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习题答案

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收入-支出模型)

习题参考答案

复习与思考

1.答:所谓凯恩斯定律是指,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都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的变动,直到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这条定律提出的背景是,凯恩斯写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时,面对的是1929-1933年西方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从而使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上能保持不变。这条凯恩斯定律被认为适用于短期分析。在短期中,价格不易变动,社会需求变动时,企业首先考虑调整产量而不是变动价格。

2.答:如教材中图3.5所示。

45°线上的点都表示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是相等的,意味着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图中总需求曲线即为图3.5中的c+i曲线,该线与45°线的交点E点就是产品市场的均衡点,该点所决定的收入水平即为均衡国民收入y*。在这一点家庭的计划消费与企业的计划

i

投资之和正好等于产出水平,企业既不会出现产品积压,也不会出现产品不足,因而,产

出将保持原有的规模,所以该点决定的产出是均衡国民收入。

当产出偏离y*时,都不会处于均衡状态。当产出大于y*时(如图中的A点),总产出大于总需求,这时,企业将会出现非意愿存货,为此要降低产出水平。相反,当产出小于y*时,总需求大于总产出,产出将会增加。因而,只有E点是均衡点,也只有E点所决定的产出y*是均衡国民收入。

3. 答:如教材中图3.6,s线即为储蓄曲线。投资曲线是一条纵坐标为i的平行于横轴的直线,两条线的交点E点就是均衡点,E点所决定的收入水平y*就是均衡收入水平。 当收入水平偏离y*时,产出都不会处于均衡。当产出水平大于y*时,从图中可以看到,储

i,s

s

图3.6 投资—储蓄法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蓄大于投资,这意味着,经济中的总供给(总产出)大于总需求。因为,当储蓄与投资分别加上相同的部分消费c时,就分别是经济中的总产出与总需求,所以,储蓄与投资就可以分别代表总产出与总需求,因此,储蓄大于投资就意味着总产出大于总需求,所以,经济中的厂商将会出现存货意外增加,非意愿存货出现并大于0,厂商将会减少产出。相反,当产出水平小于y*时,总需求大于总产出,存货出现意外减少,即非意愿存货小于0,厂商将增加产出。总之,大于或小于产出水平y*时,都不会处于稳定的水平,因而,只有y*是均衡国民收入。

4. 答:均衡收入的变化量与带来这种变化的因素的变动量之比率称为乘数,或者也可定义为,某一因素变动所引起的均衡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用公式可表示为:k=Δy/ΔA,其中k为乘数值,ΔA为自发支出的变化,它包括投资变化Δi、政府购买变化Δg和转移支付变化Δtr等,这个公式表明了自发需求变化导致产出以k倍变化。这个理论反映了现代经济的特点,即由于经济中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关系,某一部门支出(即需求)的增加必然在经济中引起其他部门的连锁反应,从而使收入以k倍的值增加。

一般说来,需求增加时,只有经济中存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并且假定自发需

求变化时利率、汇率等都不变化,则自发需求增加ΔA才会导致收入水平增加kΔA。如果经济中已实现了充分就业,即没有可利用的闲置资源,则自发需求增加ΔA不会使产出水平(或实际收入水平)上升。

5. 答: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税收一方面形成了政府的收入,是政府从事经济活动的前提与基础;另一方面对其它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产生了影响。税直接抵减了企业与个人的收入。企业收入的减少将使其用于投资的量受到抑制,个人收入的减少将引起消费的下降。由此,可以看到税收的征收或增加将使得经济中的总需求下降,进而在经济中引起连锁反应,大大降低均衡国民收入水平。

政府支出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产品或劳务的购买,即政府购买支出。另一部分是转移支付。政府购买支出是总需求的构成部分,所以它的变动直接影响到了总需求的大小,继而引发收入与消费的一系列反应,从而影响了均衡国民收入。

转移支付改变了个人可支配收入,从而引起消费的变动,在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后,使得均衡国民收入也随之发生变化。

这三种活动对总需求及均衡收入的影响有所差异。第一,政府购买支出与转移支付对总需求与均衡收入的影响是同向的,即政府购买支出与转移支付增加会使得均衡收入也是增加的,相反,二者减少将引起均衡收入减少。但税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则恰恰相反,二者的变动是反向的。第二,政府购买支出的变动将直接影响总需求,而税收与转移支付则通过个人可支配收入这个中间环节影响了总需求。

6. 答:他们的理由是,富者的消费倾向较低,储蓄倾向较高,而贫者的消费倾向较高(因为贫者收入低,为维持基本生活水平,他们的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重必然大于富者),因而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可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总消费支出水平,于是总产出或者说总收入水平就会随之提高。

7. 答:政府(购买)支出直接影响总支出,两者的变化是同方向的。总支出的变化量数倍于政府购买的变化量,这个倍数就是政府购买乘数。但是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它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来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支出。税收的变化与总支出的变化是反方向的。当税收增加(税率上升或税收基数增加)时,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总支出也减少。总支出的减少量数倍于税收的增加量,反之亦然。这个倍数就是税收乘数。由于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而是要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来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支出,因此税收乘数绝对值小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的绝对值。例如增加10亿元政府购买,一开始就能增加10亿元总需求,但是减税10亿元,会使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10亿元,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8,则一开始增加的消费需求只有8亿元,这样政府购买支出的乘数绝对值就必然大于税收乘数的绝对值。

政府转移支付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类似于税收,也是间接影响总支出,也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来影响消费支出及总支出;并且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的绝对值

是一样大的。但与税收不同的是,政府转移支付是与政府购买总支出同方向变化的,但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小于政府购买乘数。

8. 答:总需求由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四部分组成。

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需求,它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需求。税收的变化与总需求的变化是反方向的。当税收增加(税率上升或税收基数增加)时,导致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总需求也减少。总需求的减少量数倍于税收的增加量,反之亦然。这个倍数就是税收乘数。

政府购买支出直接影响总需求,两者的变化是同方向的。总需求的变化量也数倍于政府购买的变化量,这个倍数就是政府购买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对总需求的影响方式类似于税收,是间接影响总需求,也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及总需求。并且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的绝对值是一样大的。但与税收不同的是,政府转移支付与政府购买总支出是同方向变化的,但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小于政府购买乘数。

例如,增加1美元的政府支出,一开始就使总需求增加1美元,因为政府购买直接是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可是增加1美元的转移支付和减少1美元的税收,只是使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1美元,若边际消费倾向是0.8,则消费支出只增加0.8美元,这0.8美元才是增加1美元转移支付和减税1美元对最终产品需求的第一轮增加,这一区别使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与税收乘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使政府购买乘数的绝对值大于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的绝对值。

9. 答:增加储蓄会导致均衡收入下降,这是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增加消费或减少储蓄会通过增加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经济繁荣;反之,减少消费或增加储蓄会通过减少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经济萧条。如下图所示,当储蓄增加,储蓄曲线会向上

i,s

s

移动,从而均衡收入水平降低。由此得出一个看来是自相矛盾的推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从而引起萧条,因而对整个

经济来说却是坏事;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坏事,但由于会增加国民收入从而使经济繁荣,因而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好事。这就是所谓的“节俭的悖论”。

在这个悖论中包含了某些一般理论的因素,即消费对生产的刺激作用。生产决定消费,但消费对生产也有反作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强调了消费的这种作用。从总体上看,生产对消费的制约作用是主要的,但在某些情况下,消费对生产的作用也可以成为主要的。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能力的无限增加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相对缩小是其基本矛盾的表现之一。总需求不足在经济中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重要的制约因素。

课后练习

1. 选择题

(1)A; (2)A; (3)A; (4)C; (5)A; (6)C; (7)B;

(8)A; (9)C; (10)D; (11)B; (12)C; (13)D。

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单说明理由

(1)错误,因为储蓄增加将减少消费,从而减少总需求,导致均衡产出减少。

(2)错误,投资乘数=1/(1—MPC),所以,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大。

(3)错误,平均消费倾向可以大于1。

(4)错误,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之时。

(5)错误,在消费和收入的分析中,消费曲线的消费轴上的截距是自发消费。

(6)错误,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曲线是斜率递减的曲线,而非直线。

(7)正确。

(8)正确。

(9)错误,投资乘数具有双向作用,投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成倍增加,减少投资也会使国民收入成倍的减少。

(10)错误,储蓄函数的低利率为1—MPC,因为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小于1,因而1—MPC也是大于0小于1的,因而储蓄函数的斜率大于0。

(11)错误,在三部门经济中,实施定量税时,政府的净税收和购买支出同时变动一个相同的数额,国民收入水平变动与净税收和购买支出同样的量。

3. 解:(1)均衡国民收入

y=c+i+g=1000+0.75(y-700+100)+800+650=1000+0.75y-450+800+650,

得y=8000,即均衡国民收入为8000

可支配收入yd=y-t+tr=8000-700+100=7400

(2)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投资乘数:

税收乘数:kgki1410.75 ktktr 转移支付乘数:0.75310.75 0.75310.75

平衡预算乘数:kb=1

4. (1)均衡国民收入

y=c+i+g=1000+0.8×(y-550+50)+650+550=1000+0.8y-400+650+550, 得y=9000,即均衡国民收入为9000

消费C=1000+0.8×(9000-550+50)=7800

政府预算盈余BS=t-g-tr=550-550-50=-50

1kg510.8 (2) y95009000g100kg5

*5. 解:(1)可支配收入:yd=y-tn=y-50

消费:c=30+0.8(y-50)=0.8y-10

均衡收入:y=c+i+g+nx

=0.8y-10+60+50+50-0.05y=0.75y+150

解得y=150/0.25=600,即均衡收入为600。

(2)净出口余额:

nx=50-0.05y=50-0.05×600=20 ( 3)投资乘数:ki1410.80.05

(4)投资从60增加到70时,有

y=c+i+g+nx=0.8y-10+70+50+50-0.05y

=0.75y+160

解得y=160/0.25=640,即均衡收入为640。

净出口余额:

nx=50-0.05y=50-0.05×640=18

(5)净出口函数从nx=50-0.05y变为nx=40-0.05y时的均衡收入: y=c+i+g+nx=0.8y-10+60+50+40-0.05y=0.75y+140

解得y=140/0.25=560,即均衡收入为560。 净出口余额:nx=40-0.05y=40-0.05×560=12

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收入-支出模型)

习题参考答案

复习与思考

1.答:所谓凯恩斯定律是指,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都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的变动,直到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这条定律提出的背景是,凯恩斯写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时,面对的是1929-1933年西方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从而使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上能保持不变。这条凯恩斯定律被认为适用于短期分析。在短期中,价格不易变动,社会需求变动时,企业首先考虑调整产量而不是变动价格。

2.答:如教材中图3.5所示。

45°线上的点都表示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是相等的,意味着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图中总需求曲线即为图3.5中的c+i曲线,该线与45°线的交点E点就是产品市场的均衡点,该点所决定的收入水平即为均衡国民收入y*。在这一点家庭的计划消费与企业的计划

i

投资之和正好等于产出水平,企业既不会出现产品积压,也不会出现产品不足,因而,产

出将保持原有的规模,所以该点决定的产出是均衡国民收入。

当产出偏离y*时,都不会处于均衡状态。当产出大于y*时(如图中的A点),总产出大于总需求,这时,企业将会出现非意愿存货,为此要降低产出水平。相反,当产出小于y*时,总需求大于总产出,产出将会增加。因而,只有E点是均衡点,也只有E点所决定的产出y*是均衡国民收入。

3. 答:如教材中图3.6,s线即为储蓄曲线。投资曲线是一条纵坐标为i的平行于横轴的直线,两条线的交点E点就是均衡点,E点所决定的收入水平y*就是均衡收入水平。 当收入水平偏离y*时,产出都不会处于均衡。当产出水平大于y*时,从图中可以看到,储

i,s

s

图3.6 投资—储蓄法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蓄大于投资,这意味着,经济中的总供给(总产出)大于总需求。因为,当储蓄与投资分别加上相同的部分消费c时,就分别是经济中的总产出与总需求,所以,储蓄与投资就可以分别代表总产出与总需求,因此,储蓄大于投资就意味着总产出大于总需求,所以,经济中的厂商将会出现存货意外增加,非意愿存货出现并大于0,厂商将会减少产出。相反,当产出水平小于y*时,总需求大于总产出,存货出现意外减少,即非意愿存货小于0,厂商将增加产出。总之,大于或小于产出水平y*时,都不会处于稳定的水平,因而,只有y*是均衡国民收入。

4. 答:均衡收入的变化量与带来这种变化的因素的变动量之比率称为乘数,或者也可定义为,某一因素变动所引起的均衡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用公式可表示为:k=Δy/ΔA,其中k为乘数值,ΔA为自发支出的变化,它包括投资变化Δi、政府购买变化Δg和转移支付变化Δtr等,这个公式表明了自发需求变化导致产出以k倍变化。这个理论反映了现代经济的特点,即由于经济中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关系,某一部门支出(即需求)的增加必然在经济中引起其他部门的连锁反应,从而使收入以k倍的值增加。

一般说来,需求增加时,只有经济中存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并且假定自发需

求变化时利率、汇率等都不变化,则自发需求增加ΔA才会导致收入水平增加kΔA。如果经济中已实现了充分就业,即没有可利用的闲置资源,则自发需求增加ΔA不会使产出水平(或实际收入水平)上升。

5. 答: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税收一方面形成了政府的收入,是政府从事经济活动的前提与基础;另一方面对其它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产生了影响。税直接抵减了企业与个人的收入。企业收入的减少将使其用于投资的量受到抑制,个人收入的减少将引起消费的下降。由此,可以看到税收的征收或增加将使得经济中的总需求下降,进而在经济中引起连锁反应,大大降低均衡国民收入水平。

政府支出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产品或劳务的购买,即政府购买支出。另一部分是转移支付。政府购买支出是总需求的构成部分,所以它的变动直接影响到了总需求的大小,继而引发收入与消费的一系列反应,从而影响了均衡国民收入。

转移支付改变了个人可支配收入,从而引起消费的变动,在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后,使得均衡国民收入也随之发生变化。

这三种活动对总需求及均衡收入的影响有所差异。第一,政府购买支出与转移支付对总需求与均衡收入的影响是同向的,即政府购买支出与转移支付增加会使得均衡收入也是增加的,相反,二者减少将引起均衡收入减少。但税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则恰恰相反,二者的变动是反向的。第二,政府购买支出的变动将直接影响总需求,而税收与转移支付则通过个人可支配收入这个中间环节影响了总需求。

6. 答:他们的理由是,富者的消费倾向较低,储蓄倾向较高,而贫者的消费倾向较高(因为贫者收入低,为维持基本生活水平,他们的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重必然大于富者),因而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可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总消费支出水平,于是总产出或者说总收入水平就会随之提高。

7. 答:政府(购买)支出直接影响总支出,两者的变化是同方向的。总支出的变化量数倍于政府购买的变化量,这个倍数就是政府购买乘数。但是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它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来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支出。税收的变化与总支出的变化是反方向的。当税收增加(税率上升或税收基数增加)时,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总支出也减少。总支出的减少量数倍于税收的增加量,反之亦然。这个倍数就是税收乘数。由于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而是要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来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支出,因此税收乘数绝对值小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的绝对值。例如增加10亿元政府购买,一开始就能增加10亿元总需求,但是减税10亿元,会使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10亿元,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8,则一开始增加的消费需求只有8亿元,这样政府购买支出的乘数绝对值就必然大于税收乘数的绝对值。

政府转移支付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类似于税收,也是间接影响总支出,也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来影响消费支出及总支出;并且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的绝对值

是一样大的。但与税收不同的是,政府转移支付是与政府购买总支出同方向变化的,但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小于政府购买乘数。

8. 答:总需求由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四部分组成。

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需求,它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需求。税收的变化与总需求的变化是反方向的。当税收增加(税率上升或税收基数增加)时,导致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总需求也减少。总需求的减少量数倍于税收的增加量,反之亦然。这个倍数就是税收乘数。

政府购买支出直接影响总需求,两者的变化是同方向的。总需求的变化量也数倍于政府购买的变化量,这个倍数就是政府购买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对总需求的影响方式类似于税收,是间接影响总需求,也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及总需求。并且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的绝对值是一样大的。但与税收不同的是,政府转移支付与政府购买总支出是同方向变化的,但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小于政府购买乘数。

例如,增加1美元的政府支出,一开始就使总需求增加1美元,因为政府购买直接是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可是增加1美元的转移支付和减少1美元的税收,只是使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1美元,若边际消费倾向是0.8,则消费支出只增加0.8美元,这0.8美元才是增加1美元转移支付和减税1美元对最终产品需求的第一轮增加,这一区别使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与税收乘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使政府购买乘数的绝对值大于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的绝对值。

9. 答:增加储蓄会导致均衡收入下降,这是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增加消费或减少储蓄会通过增加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经济繁荣;反之,减少消费或增加储蓄会通过减少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经济萧条。如下图所示,当储蓄增加,储蓄曲线会向上

i,s

s

移动,从而均衡收入水平降低。由此得出一个看来是自相矛盾的推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从而引起萧条,因而对整个

经济来说却是坏事;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坏事,但由于会增加国民收入从而使经济繁荣,因而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好事。这就是所谓的“节俭的悖论”。

在这个悖论中包含了某些一般理论的因素,即消费对生产的刺激作用。生产决定消费,但消费对生产也有反作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强调了消费的这种作用。从总体上看,生产对消费的制约作用是主要的,但在某些情况下,消费对生产的作用也可以成为主要的。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能力的无限增加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相对缩小是其基本矛盾的表现之一。总需求不足在经济中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重要的制约因素。

课后练习

1. 选择题

(1)A; (2)A; (3)A; (4)C; (5)A; (6)C; (7)B;

(8)A; (9)C; (10)D; (11)B; (12)C; (13)D。

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单说明理由

(1)错误,因为储蓄增加将减少消费,从而减少总需求,导致均衡产出减少。

(2)错误,投资乘数=1/(1—MPC),所以,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大。

(3)错误,平均消费倾向可以大于1。

(4)错误,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之时。

(5)错误,在消费和收入的分析中,消费曲线的消费轴上的截距是自发消费。

(6)错误,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曲线是斜率递减的曲线,而非直线。

(7)正确。

(8)正确。

(9)错误,投资乘数具有双向作用,投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成倍增加,减少投资也会使国民收入成倍的减少。

(10)错误,储蓄函数的低利率为1—MPC,因为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小于1,因而1—MPC也是大于0小于1的,因而储蓄函数的斜率大于0。

(11)错误,在三部门经济中,实施定量税时,政府的净税收和购买支出同时变动一个相同的数额,国民收入水平变动与净税收和购买支出同样的量。

3. 解:(1)均衡国民收入

y=c+i+g=1000+0.75(y-700+100)+800+650=1000+0.75y-450+800+650,

得y=8000,即均衡国民收入为8000

可支配收入yd=y-t+tr=8000-700+100=7400

(2)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投资乘数:

税收乘数:kgki1410.75 ktktr 转移支付乘数:0.75310.75 0.75310.75

平衡预算乘数:kb=1

4. (1)均衡国民收入

y=c+i+g=1000+0.8×(y-550+50)+650+550=1000+0.8y-400+650+550, 得y=9000,即均衡国民收入为9000

消费C=1000+0.8×(9000-550+50)=7800

政府预算盈余BS=t-g-tr=550-550-50=-50

1kg510.8 (2) y95009000g100kg5

*5. 解:(1)可支配收入:yd=y-tn=y-50

消费:c=30+0.8(y-50)=0.8y-10

均衡收入:y=c+i+g+nx

=0.8y-10+60+50+50-0.05y=0.75y+150

解得y=150/0.25=600,即均衡收入为600。

(2)净出口余额:

nx=50-0.05y=50-0.05×600=20 ( 3)投资乘数:ki1410.80.05

(4)投资从60增加到70时,有

y=c+i+g+nx=0.8y-10+70+50+50-0.05y

=0.75y+160

解得y=160/0.25=640,即均衡收入为640。

净出口余额:

nx=50-0.05y=50-0.05×640=18

(5)净出口函数从nx=50-0.05y变为nx=40-0.05y时的均衡收入: y=c+i+g+nx=0.8y-10+60+50+40-0.05y=0.75y+140

解得y=140/0.25=560,即均衡收入为560。 净出口余额:nx=40-0.05y=40-0.05×560=12


相关内容

  • 庞浩版计量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 计量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解答 2.1 为研究中国的货币供应量(以货币与准货币M2表示)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相互依存关系,分析表中1990年-2007年中国货币供应量(M2)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有关数据: 表2.9 1990年-2007年中国货币供应量和国内生产总值(单位 ...

  • 计量经济学(庞浩)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1)
  • 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解答 2.1 为研究中国的货币供应量(以货币与准货币M2表示)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相互依存关系,分析表中1990年-2007年中国货币供应量(M2)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有关数据: 表2.9 1990年-2007年中国货币供应量和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 ...

  • 庞皓计量经济学第二版第四章习题答案
  • 第四章练习题及参考解答 4.1 假设在模型Yi=β1+β2X2i+β3X3i+ui中,X2与X3之间的相关系数为零,于是有人建议你进行如下回归: Yi=α1+α2X2i+u1iY i=γ1+γ3X3i+u2i (1)是否存在αˆ2=βˆ2且γˆ3=βˆ3 ?为什么? (2)βˆ1 会等于αˆ1或γˆ ...

  • 经济计量学第三版习题及答案
  • 华南农业大学考试试卷 考试类型:(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号 姓名 年级专业 题号 得分 评阅人 2007-2008学年第2学期测验 考试科目:经济计量学 总分 李宗璋 1. 根据10个观察值组成的样本,研究博彩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建立博彩支出(Y)和收入 (X)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利用Evi ...

  • 计量经济学习题与答案
  • 第一章绪论 1-14.计量经济模型中为何要包括随机误差项?简述随机误差项形成的原因. 答:由于客观经济现象的复杂性,以至于人们目前仍难以完全地透彻地了解它的全貌.对于某一种经济现象而言,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人们在认识这种经济现象的时候,只能从影响它的很多因素中选择一种或若干种来说明.这样就会有 ...

  • 西方经济学脉络整理
  • 西经脉络整理 第一章 导言 §1.3 需求和供给 需求量和需求的区别,需求法则,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偏好.收入.相关商品的价格.预期),替代品和互补品,需求曲线的移动和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供给量和供给的区别,供给法则,影响市场供给的因素(技术.生产要素的价格.其他商品的价格.预期.政府税收),供给曲 ...

  • 叶德磊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 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 一.教材上的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梗概) 1.GDP 与GNP 这两个指标的运用功能有何差异? 答:GDP 衡量的是一国领土范围内或境内所有产出的总产值,而不管这些产值的所有者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GNP 衡量的是一国国民或公民的总收入,而不管其收入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获取的.由 ...

  • 计量经济学第二章和第三章
  • 计量经济学全部答案(庞浩)第二版 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解答 2.1 为研究中国的货币供应量(以货币与准货币M2表示) 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相互依存关系,分析表中1990年-2007年中国货币供应量(M2)和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有关数据: 表2.9 1990年-2007年中国货币供应量和国内 ...

  • 计量经济学庞皓第二版第四章习题答案
  • 第四章习题答案 练习题4.1参考答案 ˆ. ˆ且γˆ2=βˆ2=β(1) 存在α32 当X2和X3 (yx)(x)-(yx)(xx)ˆβ= ∑x∑x-∑xx因为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零时,即∑xx=0 ()ˆ=yx(x)=yx=αˆβ xxx 有 i2i 23i i3i 2i 3i 2 22i 23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