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文理学院

市场营销1201班

黄婵琦

[1**********]57

人力资源规划

一、人力资源规划简介

人力资源规划是一项系统的战略工程,内容包括晋升规划、补充规划、培训开发规划、人员调配规划、工资规划等,基本涵盖了人力资源的各项管理工作。

狭义:企业从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出发,根据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及为满足这种需要所提供人力资源的活动过程。

广义:企业所有各类人力资源规划的总称。按期限分:长期(五年以上)、短期(一年及以内),介于两者的中期计划。

按内容分:战略发展规划、组织人事规划、制度建设规划、员工开发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将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转化成人力需求,以企业整体的超前和量化的角度分析和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具体目标。

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包括以下四层含义:

1)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必须依据组织的发展战略、目标。

2)人力资源规划要适应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3)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是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工作。

4)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是使组织人力资源供需平衡,保证组织长期持续发展和员工个人利益的实现。

作用:1.有利于组织制定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

2.确保组织生存发展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人力资源部门必须分析组织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差距,制定各种规划来满足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3.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有序化

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它由总体规划和各种业务计划构成,为管理活动(如确定人员的需求量、供给量、调整职务和任务、培训等)提供可靠的信息和依据,进而保证管理活动的有序化。

4.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要满足员工的个人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这样才能激发员工持久的积极性,只有在人力资源规划的条件下,员工对自己可满足的东西和满足的水平才是可知的。

5.有利于控制人力资源成本

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检查和测算出人力资源规划方案的实施成本及其带来的效益。要通过人力资源规划预测组织人员的变化,调整组织的人员结构,把人工成本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这是组织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

五个方面:1、战略规划 :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计划。

2、组织规划 :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等。

3、制度规划 :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

4、人员规划: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和供给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等。

5、费用规划 :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的预算、核算、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人力资源规划又可分为战略性的长期规划、策略性的中期规划和具体作业性的短期计划,这些规划与组织的其他规划相互协调联系,既受制于其他规划,又为其他规划服务。

人力资源规划是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以及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设计的提供人力资源的过程。通过收集和利用现有的信息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资源使用情况进行评估预测。经营方针,通过确定未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来实现公司的即定目标。因此,我们将人力资源规划分为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两个方面。

分类:一般地说,按照人力资源规划的时限划分,人力资源规划分为三种类型:长期(战略)人力资源规划、中期人力资源规划和短期(战略)人力资源规划。但对具体的时限却没有统一标准。有的企业将短期规划定为3-6个月,将中期规划定为6个月-2年,长期规划则定为2-5年。而有的企业,即使短期规划,也都定在10年以上。显然,具体的规划时限应根据组织的性质、规模来定。

目标:1、得到和保持一定数量具备特定技能、知识结构和能力的人员;

2、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

3、能够预测企业组织中潜在的人员过剩或人力不足;

4、建设一支训练有素,运作灵活的劳动力队伍,增强企业适应未知环境的能力;

5、减少企业在关键技术环节对外部招聘的依赖性。

二、人力资源规划步骤:

1、制定职务编制计划根据企业发展规划,结合职务分析报告的内容,来制定职务编制计划。职务编制计划阐述了企业的组织结构、职务设置、职务描述和职务资格要求等内容。制定职务编制计划的目的是描述企业未来的组织职能规模和模式。

2、制定人员配置计划根据企业发展规划,结合企业人力资源盘点报告,来制定人员配置计

划。人员配置计划阐述了企业每个职务的人员数量,人员的职务变动,职务人员空缺数量等。制定人员配置计划的目的是描述企业未来的人员数量和素质构成。

3、预测人员需求根据职务编制计划和人员配置计划,使用预测方法,来预测人员需求预测。人员需求中应阐明需求的职务名称、人员数量、希望到岗时间等。最好形成一个标明有员工数

量、招聘成本、技能要求、工作类别,及为完成组织目标所需的管理人员数量和层次的分 列表。实际上,预测人员需求是整个人力资源规划中最困难和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它要求 以富有创造性、高度参与的方法处理未来经营和技术上的不确定性问题。

4、确定人员供给计划人员供给计划是人员需求的对策性计划。主要阐述了人员供给的方式 (外部招聘、内部招聘等)、人员内部流动政策、人员外部流动政策、人员获取途径和获取实施计划等。

通过分析劳动力过去的人数、组织结构和构成以及人员流动、年龄变化和录用等资料,就 可以预测出未来某个特定时刻的供给情况。预测结果勾画出了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以及 未来在流动、退休、淘汰、升职及其他相关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

5、制定培训计划

为了提升企业现有员工的素质,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培训计划中包括了培训政策、培训需求、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考核等内容。

6、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调整计划。

三、案例分析

例如:某公司是一家日化产品生产企业。几年来,公司业务一直发展很好,销售量逐年 上升。每到销售旺季,公司就会到人才市场大批招聘销售人员,一旦到了销售淡季,公司又 会大量裁减销售人员。就这件事,某公司销售经理陈鸿飞曾给总经理蒋明浩提过几次意见, 而蒋总却说:人才市场中有的是人,只要我们工资待遇高,还怕找不到人吗?一年四季把他 们“养”起来,这样做费用太大了。这样,某公司的销售人员流动性很大,包括一些销售骨干也纷纷跳槽,蒋总对销售骨干还是极力挽留,但没有效果,他也不以为然,仍照着惯例,派人到人才市场中去招人来填补空缺。终于出事了,在去年某公司销售旺季时,跟随蒋总多 年的陈鸿飞和公司大部分销售人员集体辞职,致使某公司销售工作一时近乎瘫痪。这时, 蒋总才感到问题有些严重。因为人才市场上可以招到一般的销售人员,但不一定总能找到优秀的销售人才和管理人才。在这种情势下,他亲自到陈鸿飞家中,开出极具诱惑力的年薪,希望他和一些销售骨干能重回某公司。然而,这不菲的年薪,依然没能召回这批老部下。 这时,蒋明浩总经理才有些后悔,为什么以前没有下功夫去留住这些人才呢?同时,他也陷入了困惑,如此高薪,他们为什么也会拒绝,企业到底靠什么留住人才呢?

人才流失不单是某公司,也是许多企业普遍头痛的问题。而某公司留不住人才,在激励、内部沟通等机制上存在许多问题,但造成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人才的不重视,缺乏正确的人力资源观。某公司的管理是传统的以“事”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这一点,也可以从某公司组织结构中看出,某公司只是在办公室下设了一个人事主管,从事的只是员工的考勤、招聘、档案管理等简单的人事管理。

问题:某公司缺乏的是人力资源观,在实际操作中该公司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构建起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我个人认为,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非一朝一夕之事,前期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而基础的人事管理的事务性工作(如:招聘、薪资、考核,尤其是各项制度的制定等等)是不可避免的,加上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如人力资源规划、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等等)一些先进管理理论的应用与实践,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成问题。

在留人方面比较重要的是要从一点一滴做好企业文化,员工的培训与发展,让员工能够在这个企业看到发展的希望、有归属感,这点比亚迪的“家文化”就做得很好。而不是在需要的时候拿来,不需要的时候踢开,让员工没有安全感。像上边那家公司注定是留不住人的。当然薪资待遇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不是所有。

四、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有利于促进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企业拥有三大资源,即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财力资源,而物质资源和财力资源的利用是通过和人力资源的结合实现的,只有通过合理组织劳动力,不断协调劳动力之间、劳动力和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资源,使它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形成最优的配置,从而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利于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中的员工,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尊严,这就决定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设法为劳动者创造一个适合他们所需要的劳动环境,使他们乐于工作,并能积极主动地把个人劳动潜力和聪明发挥出来,为企业创造出更有效的生产经营成果。

因此,企业必须善于处理好物质奖励、行为激励以及思想教育工作三方面的关系,使企业员工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努力学习技术和钻研业务,不断改进工作,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有利于减少劳动耗费,提高经济效益并使企业的资产保值。

经济效益是指进行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和所耗费的差额。减少劳动耗费的过程,就是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所以,合理组织劳动力,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可以促使企业以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成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资产要保值增值,争取企业利润最大化,价值最大化,就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而人力资源的管理又是企业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个企业只有拥有第一流的人才,才能充分而有效地把握和应用第一流现代化技术,创造出第一流的产品。不具备优秀的管理者和劳动者,企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只会付诸东流。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是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

可见,注重和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搞好员工培训教育工作,是实现企业管理由传统管理向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转变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利于建立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凝聚剂和催化剂,对员工具有导向、凝聚和激励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增进企业员工的团结和友爱;减少教育和培训经费;降低管理成本和运营风险;并最终使企业获取巨额利润。

五、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1、加强人力资源的战略地位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作用

(1) 完善公司组织架构设置专职的人力资源部门。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升到决策层面、战略层面发挥人力资源的战略性、规划性、辅助决策功能。

(2) 明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和功能。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计划、组织、监督、激励、协调和控制等职能。

(3)完善人力资源的相关控制流程实现人力资源综合协调职能。

(4)加强人力资源规划工作。

2、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系统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系统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武器和分析工具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装备和水平增强选人、用人、育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系统主要包括:

(1)人力资源规划技术包括组织和岗位的设计技术分析技术评价技术定额定员技术等。引入线性和回归分析、现代工效学及工业工程IE技术等。

(2)选人用人技术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出相应的选人用人技术诸如笔试、面试技术、心理测验技术、情景模拟技术、评价中心技术、系统仿真技术及现代考核技术等等。通过这些技术集散地应用科学客观准确的评价出人才的知识技能、个性、综合素质、能力、职业适应性等发掘出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科学合理的配置人才。

(3)考评技术考评技术设计的关键在于标准的确定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设计出适合本企业实际的考评指标实施考评。同时将考评结果与使用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绩效水平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4)薪酬设计技术企业在薪酬设计上以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对成本具有控制性体现岗位、技能、责任、劳动强度的差别体现薪酬的保障、激励、调节等功能体现市场需求使薪酬既能起到激励员工热情又能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5)培训与开发技术引入各种直接传授、实践培训、参与培训、网上培训、虚拟培训等方式方法摸索出有效的技术组合。

(6)劳动关系管理技术引入现代沟通处理技术、调查技术、统计技术、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现代谈判技术和预警机制等信息沟通整合协调预防和化解矛盾。

3、普及现代人力资源意识培养造就“准人力资源经理”管理团队

(1)重点向部门经理和主管灌输现代人力资源意识使他们明确绩效考评、人员配置、教育培养造就员工等等人力资源相关责任,不单纯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同时也是他们的义务和责任关系到组织整体的管理水平和绩效水平影响到公司整体战略的实现。提高他们执行人事职责的自觉性和责任心。

(2) 明确划分直线部门或职能部门与人力资源部门的人事管理职责。

(3)定期培训教育部门经理和主管有关人力资源的知识、技术、方法特别是有关绩效考评、人员配置、定员定额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以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

一个优秀的企业,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一套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指导人力资源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人性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那么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我们都知道企业是以人为本,只有将人分配好科学的管理,合理利用,优化配置,企业才能长期持久的发展,企业才更强大才更有竞争力。所以人才是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也是一个企业的根基。那么,一个企业有多少优秀的人才是靠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来实现的。所以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密不可分。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文理学院

市场营销1201班

黄婵琦

[1**********]57

人力资源规划

一、人力资源规划简介

人力资源规划是一项系统的战略工程,内容包括晋升规划、补充规划、培训开发规划、人员调配规划、工资规划等,基本涵盖了人力资源的各项管理工作。

狭义:企业从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出发,根据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及为满足这种需要所提供人力资源的活动过程。

广义:企业所有各类人力资源规划的总称。按期限分:长期(五年以上)、短期(一年及以内),介于两者的中期计划。

按内容分:战略发展规划、组织人事规划、制度建设规划、员工开发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将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转化成人力需求,以企业整体的超前和量化的角度分析和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具体目标。

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包括以下四层含义:

1)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必须依据组织的发展战略、目标。

2)人力资源规划要适应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3)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是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工作。

4)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是使组织人力资源供需平衡,保证组织长期持续发展和员工个人利益的实现。

作用:1.有利于组织制定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

2.确保组织生存发展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人力资源部门必须分析组织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差距,制定各种规划来满足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3.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有序化

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它由总体规划和各种业务计划构成,为管理活动(如确定人员的需求量、供给量、调整职务和任务、培训等)提供可靠的信息和依据,进而保证管理活动的有序化。

4.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要满足员工的个人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这样才能激发员工持久的积极性,只有在人力资源规划的条件下,员工对自己可满足的东西和满足的水平才是可知的。

5.有利于控制人力资源成本

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检查和测算出人力资源规划方案的实施成本及其带来的效益。要通过人力资源规划预测组织人员的变化,调整组织的人员结构,把人工成本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这是组织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

五个方面:1、战略规划 :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计划。

2、组织规划 :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等。

3、制度规划 :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

4、人员规划: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和供给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等。

5、费用规划 :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的预算、核算、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人力资源规划又可分为战略性的长期规划、策略性的中期规划和具体作业性的短期计划,这些规划与组织的其他规划相互协调联系,既受制于其他规划,又为其他规划服务。

人力资源规划是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以及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设计的提供人力资源的过程。通过收集和利用现有的信息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资源使用情况进行评估预测。经营方针,通过确定未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来实现公司的即定目标。因此,我们将人力资源规划分为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两个方面。

分类:一般地说,按照人力资源规划的时限划分,人力资源规划分为三种类型:长期(战略)人力资源规划、中期人力资源规划和短期(战略)人力资源规划。但对具体的时限却没有统一标准。有的企业将短期规划定为3-6个月,将中期规划定为6个月-2年,长期规划则定为2-5年。而有的企业,即使短期规划,也都定在10年以上。显然,具体的规划时限应根据组织的性质、规模来定。

目标:1、得到和保持一定数量具备特定技能、知识结构和能力的人员;

2、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

3、能够预测企业组织中潜在的人员过剩或人力不足;

4、建设一支训练有素,运作灵活的劳动力队伍,增强企业适应未知环境的能力;

5、减少企业在关键技术环节对外部招聘的依赖性。

二、人力资源规划步骤:

1、制定职务编制计划根据企业发展规划,结合职务分析报告的内容,来制定职务编制计划。职务编制计划阐述了企业的组织结构、职务设置、职务描述和职务资格要求等内容。制定职务编制计划的目的是描述企业未来的组织职能规模和模式。

2、制定人员配置计划根据企业发展规划,结合企业人力资源盘点报告,来制定人员配置计

划。人员配置计划阐述了企业每个职务的人员数量,人员的职务变动,职务人员空缺数量等。制定人员配置计划的目的是描述企业未来的人员数量和素质构成。

3、预测人员需求根据职务编制计划和人员配置计划,使用预测方法,来预测人员需求预测。人员需求中应阐明需求的职务名称、人员数量、希望到岗时间等。最好形成一个标明有员工数

量、招聘成本、技能要求、工作类别,及为完成组织目标所需的管理人员数量和层次的分 列表。实际上,预测人员需求是整个人力资源规划中最困难和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它要求 以富有创造性、高度参与的方法处理未来经营和技术上的不确定性问题。

4、确定人员供给计划人员供给计划是人员需求的对策性计划。主要阐述了人员供给的方式 (外部招聘、内部招聘等)、人员内部流动政策、人员外部流动政策、人员获取途径和获取实施计划等。

通过分析劳动力过去的人数、组织结构和构成以及人员流动、年龄变化和录用等资料,就 可以预测出未来某个特定时刻的供给情况。预测结果勾画出了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以及 未来在流动、退休、淘汰、升职及其他相关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

5、制定培训计划

为了提升企业现有员工的素质,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培训计划中包括了培训政策、培训需求、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考核等内容。

6、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调整计划。

三、案例分析

例如:某公司是一家日化产品生产企业。几年来,公司业务一直发展很好,销售量逐年 上升。每到销售旺季,公司就会到人才市场大批招聘销售人员,一旦到了销售淡季,公司又 会大量裁减销售人员。就这件事,某公司销售经理陈鸿飞曾给总经理蒋明浩提过几次意见, 而蒋总却说:人才市场中有的是人,只要我们工资待遇高,还怕找不到人吗?一年四季把他 们“养”起来,这样做费用太大了。这样,某公司的销售人员流动性很大,包括一些销售骨干也纷纷跳槽,蒋总对销售骨干还是极力挽留,但没有效果,他也不以为然,仍照着惯例,派人到人才市场中去招人来填补空缺。终于出事了,在去年某公司销售旺季时,跟随蒋总多 年的陈鸿飞和公司大部分销售人员集体辞职,致使某公司销售工作一时近乎瘫痪。这时, 蒋总才感到问题有些严重。因为人才市场上可以招到一般的销售人员,但不一定总能找到优秀的销售人才和管理人才。在这种情势下,他亲自到陈鸿飞家中,开出极具诱惑力的年薪,希望他和一些销售骨干能重回某公司。然而,这不菲的年薪,依然没能召回这批老部下。 这时,蒋明浩总经理才有些后悔,为什么以前没有下功夫去留住这些人才呢?同时,他也陷入了困惑,如此高薪,他们为什么也会拒绝,企业到底靠什么留住人才呢?

人才流失不单是某公司,也是许多企业普遍头痛的问题。而某公司留不住人才,在激励、内部沟通等机制上存在许多问题,但造成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人才的不重视,缺乏正确的人力资源观。某公司的管理是传统的以“事”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这一点,也可以从某公司组织结构中看出,某公司只是在办公室下设了一个人事主管,从事的只是员工的考勤、招聘、档案管理等简单的人事管理。

问题:某公司缺乏的是人力资源观,在实际操作中该公司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构建起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我个人认为,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非一朝一夕之事,前期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而基础的人事管理的事务性工作(如:招聘、薪资、考核,尤其是各项制度的制定等等)是不可避免的,加上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如人力资源规划、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等等)一些先进管理理论的应用与实践,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成问题。

在留人方面比较重要的是要从一点一滴做好企业文化,员工的培训与发展,让员工能够在这个企业看到发展的希望、有归属感,这点比亚迪的“家文化”就做得很好。而不是在需要的时候拿来,不需要的时候踢开,让员工没有安全感。像上边那家公司注定是留不住人的。当然薪资待遇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不是所有。

四、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有利于促进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企业拥有三大资源,即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财力资源,而物质资源和财力资源的利用是通过和人力资源的结合实现的,只有通过合理组织劳动力,不断协调劳动力之间、劳动力和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资源,使它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形成最优的配置,从而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利于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中的员工,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尊严,这就决定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设法为劳动者创造一个适合他们所需要的劳动环境,使他们乐于工作,并能积极主动地把个人劳动潜力和聪明发挥出来,为企业创造出更有效的生产经营成果。

因此,企业必须善于处理好物质奖励、行为激励以及思想教育工作三方面的关系,使企业员工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努力学习技术和钻研业务,不断改进工作,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有利于减少劳动耗费,提高经济效益并使企业的资产保值。

经济效益是指进行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和所耗费的差额。减少劳动耗费的过程,就是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所以,合理组织劳动力,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可以促使企业以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成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资产要保值增值,争取企业利润最大化,价值最大化,就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而人力资源的管理又是企业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个企业只有拥有第一流的人才,才能充分而有效地把握和应用第一流现代化技术,创造出第一流的产品。不具备优秀的管理者和劳动者,企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只会付诸东流。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是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

可见,注重和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搞好员工培训教育工作,是实现企业管理由传统管理向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转变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利于建立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凝聚剂和催化剂,对员工具有导向、凝聚和激励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增进企业员工的团结和友爱;减少教育和培训经费;降低管理成本和运营风险;并最终使企业获取巨额利润。

五、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1、加强人力资源的战略地位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作用

(1) 完善公司组织架构设置专职的人力资源部门。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升到决策层面、战略层面发挥人力资源的战略性、规划性、辅助决策功能。

(2) 明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和功能。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计划、组织、监督、激励、协调和控制等职能。

(3)完善人力资源的相关控制流程实现人力资源综合协调职能。

(4)加强人力资源规划工作。

2、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系统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系统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武器和分析工具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装备和水平增强选人、用人、育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系统主要包括:

(1)人力资源规划技术包括组织和岗位的设计技术分析技术评价技术定额定员技术等。引入线性和回归分析、现代工效学及工业工程IE技术等。

(2)选人用人技术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出相应的选人用人技术诸如笔试、面试技术、心理测验技术、情景模拟技术、评价中心技术、系统仿真技术及现代考核技术等等。通过这些技术集散地应用科学客观准确的评价出人才的知识技能、个性、综合素质、能力、职业适应性等发掘出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科学合理的配置人才。

(3)考评技术考评技术设计的关键在于标准的确定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设计出适合本企业实际的考评指标实施考评。同时将考评结果与使用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绩效水平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4)薪酬设计技术企业在薪酬设计上以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对成本具有控制性体现岗位、技能、责任、劳动强度的差别体现薪酬的保障、激励、调节等功能体现市场需求使薪酬既能起到激励员工热情又能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5)培训与开发技术引入各种直接传授、实践培训、参与培训、网上培训、虚拟培训等方式方法摸索出有效的技术组合。

(6)劳动关系管理技术引入现代沟通处理技术、调查技术、统计技术、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现代谈判技术和预警机制等信息沟通整合协调预防和化解矛盾。

3、普及现代人力资源意识培养造就“准人力资源经理”管理团队

(1)重点向部门经理和主管灌输现代人力资源意识使他们明确绩效考评、人员配置、教育培养造就员工等等人力资源相关责任,不单纯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同时也是他们的义务和责任关系到组织整体的管理水平和绩效水平影响到公司整体战略的实现。提高他们执行人事职责的自觉性和责任心。

(2) 明确划分直线部门或职能部门与人力资源部门的人事管理职责。

(3)定期培训教育部门经理和主管有关人力资源的知识、技术、方法特别是有关绩效考评、人员配置、定员定额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以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

一个优秀的企业,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一套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指导人力资源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人性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那么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我们都知道企业是以人为本,只有将人分配好科学的管理,合理利用,优化配置,企业才能长期持久的发展,企业才更强大才更有竞争力。所以人才是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也是一个企业的根基。那么,一个企业有多少优秀的人才是靠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来实现的。所以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密不可分。


相关内容

  • 2014年广西师范大学
  • 2014年广西师范大学函授点,广西师范大学简介 广西师范大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大学,坐落在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学校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校园面积4100多亩.学校现有21个教学学院(含独立学院--漓江学院),在职教职员工2342人,全日制本科生21137人,博士生110 ...

  •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考研要考的科目
  •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考研要考的科目 社会保障硕士点(120404)一览表 2.中国人民大学 设在劳动人事学院,2000年设立. 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学2.劳动经济与社会学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学> 郑功成 商务印书馆 2.<劳动经济学> 赵履宽 中国劳动出版社 3.&l ...

  • 南京晓庄学院专业介绍
  • 南京晓庄学院专业介绍 一.艺体类招生专业 1.音乐学专业(师范) 主要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多声部音乐分析与习作.声乐.钢琴.器乐(中国乐器.外国乐器).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外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中国民族音乐.外国民族音乐.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形体训练.钢琴伴奏等.另开设了近20门选修课程 ...

  • 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硕士点的学校
  • 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硕士点的学校 • 社会保障硕士点(120404)一览表 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设在劳动经济学院,2000年设立. 2.中国人民大学 设在劳动人事学院,2000年设立. 考1.<社会保障学> 郑功成 商务印书馆 2.<劳动经济学> 赵履宽 中国劳动出版社 3. ...

  • 农田水利学(7)
  • 农水概论 农田水利工程概论 任课教师:董玉文 农水概论 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介绍 Ø董玉文:副教授,博士. Ø电话:[1**********] ØE-mail: [email protected] 农水概论 要求 基本要求 Ø考勤:两次迟到或请假算一次旷课,旷课达 三次平时成绩为零,超过四次取消考试资格 ...

  •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代码及选用教材
  •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代码及选用教材 课码 00009 课程名称 教材名称 教材主编 教材出版社 卫兴华等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 广东08年4月自考专业课程考试时间表
  • 专业代码及名称 4月19日(星期六) 4月20日(星期日) 课程代码 上午:8:30-11:00 课程代码 下午:14:00-16:30 课程代码 上午:8:30-11:00 课程代码 下午:14:00-16:30 A020103 财税(专科)* 0002 001 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 003 ...

  • 成人高考高升专专升本所有专业介绍
  • 高中起点专科专业介绍: 1.护理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必备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本技能的护理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邓小平理论概论.生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病理解剖学.生物化学.心理 ...

  • 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 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1.课程分类 专科考试课程: (l)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品德教育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2)应用基础课:"高等数学(-)"."大学语文 ...

  • 关于查看期末复习资料的通知
  • 关于查看期末复习资料的通知 各位辅导员及各位学生: 本学期,现已全面进入复习迎考阶段.为了更好的做好期末复习工作,提高期末复习效率,以确保学生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学校各专业教师经过加工.整理出具了有针对性的课程复习资料,现将各门课程的期末复习资料发布至学校教学平台---教学信息栏目,学生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