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荒漠化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荒漠化现状调查报告

一. 何谓沙尘暴

沙尘暴,对大多数人来说,还算是个新名词,但上半年12次沙尘暴的突现,让我们不得不来认识一下它,那么什么叫做沙尘暴呢?

在气象学中,沙尘天气克分为浮尘、扬沙和沙尘暴三个等级。风力较大,将地面沙尘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10公里之间,称为扬尘;而沙尘暴是强风吹起大量沙尘,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公里以下。根据这一标准,截止到4月25日的影响华北的8次沙尘天气均未形成沙尘暴,而是扬尘天气。但入春后的华北强沙尘影响到京、津等15个省、市、自治区,最南及于湖北、江苏、安徽等省份,受影响的国土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加之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迅速,因而对国民经济造成影响比50年代的沙尘天气大大增加。 今年华北的8次沙尘天气中的主要颗粒物并非来自这些地区,而是来自华北北部、西部土地、土壤退化、植被稀疏、表土裸露的沙化地区。天然戈壁、沙漠的颗粒较粗,一般只能被强风搬运数十公里,而这些沙化地区的地表物质以粉尘为主,颗粒直径在0.063—0.002毫米之间,强风能将其搬运数百公里之遥。这8次沙尘的物质中,主要是这些粉尘。

二. 沙尘暴产生原因

中科院多位院士及各方专家研究后认为,我国北方地表沙化加剧是今年沙尘陡增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表明,我国50—60年代沙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扩展1560平方公里,90年代每年扩展已达2460平方公里,尽管在内蒙古科尔沁部分地区经过20多年人工造林的努力,使植被得以恢复,但从整体来看,建设与破坏相抵后,土地沙漠化面积仍在迅速增长,基本评价应是“局部改善、整体恶化”。 但仅仅地表覆被恶化并不足以造成强沙尘天气。从地球气候周期性变化来看,80—90年代厄尔尼诺占上风,东亚冬季风强度减弱,这解释了这一时期我国沙漠化扩展却沙尘天气比50—60年代少的现象。而现在我们正在反厄尔尼诺的高潮期,东亚冬季风势力强,我国北方容易因寒潮天风而引发强沙尘天气。

三. 我国沙化现状

其实土地沙漠化的警钟早已不止一次地在国人的身边响起:

建国初期,全国沙漠化土地面积约为60万平方公里;到了五十年代,由于滥垦滥挖、毁林毁草、过度放牧,草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时至今日,沙漠已肆虐于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上了。

据国家林业局的最新数据表明:我国现在的十大沙漠、沙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与新疆等地区,除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为我国第一大沙漠

而荒漠化土地的总面积更达262.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整整28个台湾省。同时,它还在以每天400公顷、每年245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吞噬着本来就为数不多的可耕土地。这也意味着每年有一个中等县的居民被迫背井离乡,因赖以生存的土地荒漠化而迁至他地以谋生路,最终将形成“沙进人退”的恶性循环。

四.沙漠就在身边

如果说上面这些数字还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那么今年开春以来波及近整个中国并远渡重洋造访韩国日本的12次沙尘暴就足以给人一幅形象的图景了。上海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是个温暖湿润的城市,“沙”在上海人的脑海中似乎只限于跳远的沙坑和海边的沙滩,而今年4—5月,上海却接连几次刮起了沙风。下起了泥雨,足足让生于安乐中的上海人吃惊了一回。不仅如此,连位于中国南部的鱼米之乡也未能幸免,江西、湖南、福建等省也相继出现了大面积的沙化土地。如果再听任其发展下去,50年后,北京城将被沙漠所吞没,甚至有可能使中国再无可耕作农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正如朱总理在考察内蒙古防沙治沙工作时指出的——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绿色屏障势在必建!!

走进科尔沁——融入志愿者

一. 中国最大的沙地——科尔沁

曾经是“风吹草地见牛羊”的科尔沁草原正在经历着沙漠化的劫难,大面积的沙化引起风沙起尘,道路田野白茫茫一片。于是,科尔沁草原,现在变成了著名的“科尔沁沙地”。

科尔沁沙地位于大兴安岭和冀北山地之间的三角地带。地势是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东部低。西辽河水系贯其中。地貌最显著的特点是沙层有广泛的覆盖,丘间平地开阔,形成了坨甸相间的地形组合,当地人称它为“坨甸地”。沙丘多是西北——东南走向的龚岗状,在沙岗上广泛分布着沙地榆树疏林。西辽河上游老哈河流域还有沙黄土堆积,植被以虎榛子灌丛和油松人工林为主。科尔沁沙地西部翁牛持旗松树山及附近沙地分布有油松林,沙地东南部大青沟内分布有水曲柳林。

科尔沁沙地离海洋较近,受湿润气流科尔沁沙地离海洋较近,受湿润气流的影响,平均降水量可达300—500mm。降水量多集中于7—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

沙地南部由于受海洋气团影响相对较大,降水量高于沙地中部。受蒙古冷高压和太平洋暖低压消长变化影响,当地冬春季以西北风和偏北风为主,夏季以东南风为主。但今年突遇近20年来的大旱,连续380多天滴雨未下。

科尔沁东部和东北部有少量钙土分布,科尔沁西部大兴安岭山前冲积扇上主要为栗钙土;南部黄土丘陵山地主要是褐土、黑垆土。沙质平原广泛分布,其中风沙土是主要土壤,按土壤分类,可分为:流动风沙土、生草风沙土和栗钙土型风沙土。风沙土四科尔沁沙地的基本土类。流动风沙土是风沙土中分布面积最广的。生草风沙土主要分布在科尔沁沙地的东部,翁牛持旗松树山的沙地油松林生长在此之中。它们可固定沙丘、沙地和丘间低平地,成土时间较早,土层较厚是草原植被长期作用形成的。大青沟沙地水曲柳林生长在此种土壤中。栗钙土型风沙土主要分布在科尔沁沙地西部和西北部,有钙积层和盐酸反应,是沙地榆树疏林分布。

科尔沁沙地主要处在农牧交错带,它的形成有三个自然方面的原因:生态环境脆弱、土壤机制不稳定,风势强劲。而且风的作用和干旱季节是同期的。在科尔沁地区,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的,植被是处于逐渐恢复的状态;而以种植业生产为主的,环境总是趋于恶化,沙漠化急剧发展。

二. 无私奉献的志愿者

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巴彦尔灯苏木,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正在日以继夜地为绿色屏障的构建奉献青春与热情。

他们凝聚在一起,组成了这样一个组织——内蒙古赤峰沙漠绿色工程研究所。

内蒙古赤峰沙漠绿色工程研究所是由来自全国各地沙漠绿色志愿者创办的公益性民营科研单位,全体志愿者共有一个目标:自力更生、奋战荒漠、唤醒全社会保护生态、治理荒漠的意识,激发全民参与热情,共建人类绿色家园。 在新千年之际,中央政府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英明决策,生态工程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课题。从中央到地方,从东部到西部,从南方到北方,社会各界掀起了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于是来自全国各地的36名志愿者汇聚在浑善达克和科尔沁沙地之间,并于2000年3月29日正式注册成立“赤峰沙漠绿色工程研究所”。巴彦尔

灯沙漠化形势异常严峻,区域内流动沙丘占到65%,荒漠化土地高达85%,浑善达克沙地臭名远扬,今年有8起沙尘暴就起源于此,而中国每年沙化的2460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600平方公里就发生在科尔沁沙地。志愿者在巴彦尔灯承包沙地十万亩,站在防沙治沙的最前线,进行着大规模的绿化,把这里作为治沙点,对于防治沙尘暴有特殊意义。

在这片土地上,分布着流动沙丘、半流动沙丘、固定沙丘、退化草地四种土壤类型,底下水资源比较贫乏,治沙难度非常大。植树造林季节,志愿者及来自各地的短期志愿者在这里展开绿化大会战,每个工作日的劳动长达20个小时,很多人手脚都磨起了血泡,但没有一个人停下来休息,血泡钻心的痛苦和身体的极端疲乏是所有志愿者生来从来没有经受的,沙漠中不断成行成片的绿色象无声的号角激励着每一个人,他们的心灵从没有象现在这样充实和愉悦,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们共栽种杨、柳树苗50万株,种庙上万株。上苍好象有意折磨治沙人,从去年6月份到今年7月份,当地碰上百年不遇特大旱灾,大部分苗木干枯而死,面对几千亩的绿色,植被一片枯黄,每个人心口都堵得难受,他们从来没有感受到如此地痛苦和凄凉,志愿者更加认识了生态被破坏、大自然的无情和残酷。无私奉献的治沙人没有气馁,他们开始以更新的视角关注自已的使命。

在与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交流中,志愿者感受到农牧民生态意识非常淡薄,因过度放牧、垦荒和砍伐,土地沙化日益严重,沙进人退现象没有得到遏制,部分农牧民被迫离开家园迁移他乡。志愿者们认识到:只有提高全民生态绿化意识,实现社会综合治沙。才是重建绿色家园的根本出路。他们明显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沙漠绿色工程所长苗玉坤感叹的说:“我是搞地质勘探的,对北方的沙漠化非常了解,已到非治不可的地步了。志愿者都是凭着满腔热情来治沙。急剧扩张的沙漠,使我们的行动越发显的微不足道,如果人类愚昧、贪婪和攫取再无休止,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将是极其可怕的。动员更多的人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治沙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发展至今,研究所已开发苗圃200亩,成功培植了北京杨、赤峰杨、速生杨、侧柏、油松等沙地植物树苗,并正在进行肉用兔、狐狸、蝎子等动物的沙地养殖。尽管所里的设备还很简陋,但在赤峰、苏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获得了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当地树立了社会治沙的典范。

三.“共建绿色家园”系列活动

志愿者们更以“共有一个家园”为目标,投入到了使人们的心头绿起来的工作中。

2000年6月4日,所长苗玉坤与两名志愿者王洪宇,孙飞及赤峰市绿化办主任谢克一道南下申城,播洒绿色希望的种子。在沪一周期间,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实践部与环保协会在校团委等支持下为他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6月8日晚,在复旦举行了“共建绿色家园”的大型讲座。刚一开始,教室里还显得有些空荡,但随着讲座得深入,渐渐地有人流涌入,甚至连窗外走廊上都站上了人;6月9日,一行人又赴上海师范大学参加了中德专家环保讲座,并与上师大的专家进行了座谈,还在他的帮助下教授与兰州沙漠所取得了联系;6月10日、11日,参观了上海环保产品成果展,又购买了一些专业书籍;6月12日,与上海市高教办公室的同志座谈;6月14日,他们又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了讲座,讲座后还被热情的同学包围,几乎误了车。

大学生们被志愿者们的奉献精神所激励,对志愿者行动和土地荒漠化有了深刻认识。志愿者孙飞道出了青年志愿者共同的心声:“我们志愿者队伍67%的是大中专学生,青年占了多数。每个人都有奉献社会的热心,如何遭到一个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突破口是关键,西部大开发是国家振兴西部经济,加强生态建设,实现东西不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也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关键措施,我们这儿有好多年轻人义无反顾地来到西部,希望更多的青年朋友加入我们的行列,为现实,也为历史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

志愿者以不尽的辛劳呼应着他们的理想,除植树造林季节外,他们以超出常人数倍的劳动投入苗圃地育苗管理。因内蒙古地区纬度高,太阳光照时间长,他们每天从早上四点半一直工作到下午七点半,从三月份到现在共培育了黑松、側柏、赤峰杨、山杏、灌木柳等十几个品种的苗木,还培育了甘草,麻黄等既能固沙,又有经济开发价值的草本植物,以及美国苋菜、踏榔等可用于群众发展舍饲的饲草品种。土地荒漠化的急剧扩张,紧紧牵动着高校学子的心,志愿者行动激发了大学生的关注生态、投身沙漠治理的热情。

一个星期的宣传,活动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在环境科学工程科学系与复旦大学环保协会的共同帮助下,终于在2000年7、8月组织起了两批共51人的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奔赴内蒙古沙漠,以期为中国沙漠治理事业作出一点微薄的贡献!

“沙漠绿色行”暑期社会实践

——巴彦尔灯环境生态综合报告

暑期伊始,赤峰沙漠绿色工程研究所迎来了一批批到沙漠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高校学生,我们复旦大学的学生正是其中的一支有力的队伍,我们通过送文化,送科技,送医药的“三下乡”活动,深入牧民家中,向他们普及科技、卫生保健和生态绿化知识,向患有疾病的农牧民无偿赠送药品。7月第一批的同学还与当地“乌兰牧骑”的演员一起演出了一场精彩的联欢晚会。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生态绿化知识,百里之内的很多农牧民不畏旅途跋涉之苦纷纷骑马前来观看了演出。而8月第二批的同学则积极参与了研究所200亩苗圃地的护苗植树活动,为治沙工作献出了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通过此次实践,我们完成了有关巴彦尔灯苏木地区的环境生态综合报告。

一.“生态经济一体化”课题研究

第一批共33名同学于7月9日来到了巴彦尔灯苏木,作为今年暑假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先驱,他们在当地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他们和牧民们联欢、参与苗圃地的劳作、在沙地上植树造林,并完成了“沙漠地区生态经济一体化”的报告,为当地的环境经济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报告如下:

经济环境分析

巴彦尔灯苏木共11个嘎查(村),其中牧业嘎查7个,农业村4个,共47个独资龙(组)2064户,9861口人。其中少数民族4442人。1997年工农牧业总产值2130万元,其中农牧业产值1730万元,整个赤峰市农牧业产值23364万元,约占全市的7%;财政收入127。5万元,总债务435万元。牲畜头数10万头(只)左右;粮食总产410万公斤,人均收入1248元,赤峰市人均收入1765元,其中牧民人均纯收入约1386元,人均收入不足500元,贫困户321户,1446口人,约占苏木总人口14%,是国家三级扶贫地区,仅有20%的人口解决了温饱,走上致富路,60%的人口在贫困线上下波动,20%的人口是社会救济对象。

贫困源于经济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导致经济落后的直接原因。巴彦尔灯苏木多年来一直保留传统的农牧结合,以畜牧业为主的结构方式。畜牧完全依赖自然资源与气候状况,年均产量波动大。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对自然资源的应变能力差,一旦遇到像今年的大旱,居民无法从其他产业得到相应的补偿,家庭经济退化,无法解决温饱。特别是今年干旱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同时,劳动力冗余也是导致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巴彦尔灯苏木可利用土地面积很少,人均占地就更加可怜了。另外畜牧所需劳动力大大少于其他产业。 据统计,每年夏冬季节,有33%劳动力闲置。

我们走访了巴彦尔灯苏木地区及以耕种为主的大户、中户、贫困户。根据调查报告,可以发现牧户平均年收入28600元,农户平均年收入1583元,平均每个牧户占地(包括牧地农田)1268亩,而农户平均则为占地15亩。

牧民家庭中大户约占22%,贫困户约占50%,农户家庭中大户约占33%,贫困户约占33%。

无论牧户还是农户,仍然是以牧业或农业为主,不具备向其他产业转换的意

识,因此家庭经济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即便是平均年收入远超过6万元的牧户大户由于今年的大旱也将损失5 万元,而那些土地几近贫瘠的贫困户不得不靠举债来维持生计。

所调查的农牧民的耕作范围仅限于玉米、大豆、谷子等主要用于自给自足的农作物,没有涉及任何像山杏、沙棘之类的经济作物或育苗。大多根本没有耕种经济作物或育苗的意识,而有此意识的大户却因作物无法适应土地没有育苗先锋而被迫放弃。

由于技术含量低,牧户饲料基本通过干草 玉米自给自足。仅有大户请专家饲料青贮放入药物补充营养,保证冬季饲用,以此喂养100头牛300头羊。

牧民大户仅畜牧年均收入达6万元,中户18000元,其中畜牧收入16000元,贫困户1200元。大中户对公共牧场的压力明显大于贫困户,而贫困户几乎无法从畜牧中得到收益。大中户已有养大限小的意识,通过禁牧造林治沙。贫困户则可以加入治沙队伍,通过个人承包半沙漠化土地,在政府与研究所的技术支持下,翻沙为绿,获得长期利益。

我们也实地考察了克德河山地组合治理项目。巴彦尔灯政府采取梯田 杏树个人承包制,使农户拥有土地年限权,一方面得以治沙,一方面使农户获得切生利益,使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实现经济与生态一体化。

二. 沙漠植物样本采集分类报告

今年8月18日至8月23日,复旦大学环境k科学与工程系及环境保护协会,一行18人赴内蒙赤峰市巴林右旗巴彦尔灯苏木沙漠绿色工程研究所,进行了为期5天的包括沙漠志愿治理与沙漠生态考察的暑期实践活动。

历史上的巴彦尔灯正如它在蒙语中的意思:水草丰美的地方。这片土地曾经也正在养育世世代代居于此地的蒙汉两族人民。“风吹草地见牛羊”便曾经是这里的写照,当年康熙,乾隆两位君主都曾在这里围猎,并有“南山打虎,北山猎豹”的记载。而且据当地牧民与研究所的同志介绍:曾听上一辈的人说过甚至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无论在巴彦尔灯的哪个牧场都能看到“遍野绿色,牛羊成群”的景色。

8月20日,处于了解目前巴彦尔灯苏木克德河地区沙地的植物分布与生态情况的目的,18名志愿者在研究所的同志的带领下,从上午9:30开始历时6个半小时的穿越沙地行动。

首先我们来到沙地的边缘地带。这里是草原,也是草原于沙漠的交接地带。 土壤:色泽黑,湿润,属栗钙土(但其中有颗粒,含沙)。

植被:地表植物比较茂盛,大致可分为三类:灌木,草本,乔木。

灌木:以白拧条为主。白拧条根系高度发达,在其发达的根系的及根系周围水分的共同作用下,沙粒可以固定在根系周围,即起到了“固沙作用”。其次白拧条是一种叶化刺的植物,这种保护性的措施可以阻止牛,羊,马等畜牧业牲畜的啃食,所以白拧条是一种很好的固沙(固定沙丘)植物。

草本:有两种主要植物,一种为羊草,另一种是花棒。这两种植物都是伏地并成片生长,基于这种特性使得沙粒不能很容易被风代起来,这便使表层沙粒停在原处,有了固砂(固定砂粒)的作用。但由于这两种植物正是牛羊马的主要食物,所以牲畜正是它们的最大敌人。

另外,在沙地边界有少量杨树和小片杨树林出现,在植物丛中可以发现各种昆虫:蜥蜴,蝗虫,蜻蜓及一些食腐昆虫(以牛羊粪为食物),也能看到某些大型食肉动物的足迹(狐狸的脚印)。所以总体看来沙地边缘是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也是一个合适的放牧场所。

在经历了沙地与草原的交接之后,便进入了科尔沁沙地的内部。在进入沙地时可以看出植物的数量与密度在减少和降低,乔木消失,地貌也发生了变化。 进入沙地之后,景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交界地与沙丘。据研究所的同志介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不久前刚刚下过雨的原因,如果在其他季节,所谓“交界地”也将是一片沙地。

对于交界地仍可发现它与草原的不同:

土壤:土壤较草原地代硬,色泽黄,可以看出土壤主要为沙土,水分少。 植被:灌木仍已白拧条为主,但其分布数量于密度都低于草原地带。个体植株也较草原矮小,其分布直到沙丘的出现才终止。

草本:在主要包括草原地带的两种时,也大量出现了新种—沙棘,并且沙棘在很大范围内成为主要种类。但大部分沙棘的茎杆为青绿色,可能是在前几天下雨后新长成的。

在沙地内部除了交界地外便是占有一定面积的大型沙丘。

虽然这类沙丘所占全部沙地面积的百分比不大,但每一座都很大,几乎每座都有20米左右,个别有30米以上,面积一般为一到两个足球场大小,个别有四个左右,且他与周围景物有极大差别:交界地与沙丘无明显过渡区,植物在沙丘脚下停止生长,界限非常分明。

沙丘的土壤:表面含水量非常低,外观为黄色,土壤松软,砂粒大小比较均等,多数在0.2MM直径左右,在个别沙丘有大砂粒出现,直径大约在0.5—2MM之间,可能是风化不完全的原因。沙丘内部的含水量:大部分沙丘在表面5CM左右有湿沙出现,这些湿沙在手中可以用力握成形,而沙丘有如此高的水分,也是雨季刚过的原因。

沙丘的植被:大多数沙丘表面裸露无植物,但个别沙丘有植物出现,多为羊草与沙棘,但个体矮小,且个体与个体件间隔较交界地大。

以上是我们现场考察的结果,从以上考察资料分析,沙漠内部与草原有有一定联系的,如有共同的植物与动物分布,土壤都有颗粒等,再根据在当地牧民中的调查与史料记载可以看出这片沙地是由草原退化而来,而退化的原因是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而直接原因是过渡放牧,即消费量大大超过了生产量,超过了草原的承受能力。在表层的覆盖植物消失之后,表土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土地表面的水分便会蒸发,引起土壤硬化,再在风雨侵蚀下表土消失,然后土地进一步被侵蚀,这样在不常的时间内一块土地便沙化,不再适宜农牧业。而且一旦沙丘形成,在风的推动下沙丘便可以前进,吞噬前进道路上的土地与植被,形成新的沙地。一旦一套沙化机制形成,沙漠便开始扩张,而且其速度很快。

如果想恢复沙地原来的景色,要从两方面作起:

1,加大固沙防沙的工作力度,要在沙丘与沙丘边缘大力种植固沙植物,努力减少沙丘的移动速度甚至固定沙丘。

2,防止新的沙地出现,减少对草原的破坏。做到这点首要的是合理放牧,在不影响沙漠生态的前提下进行农牧生产。对于人工栽植的用于恢复草原的植被要将强保护,不能在其上放牧。

三. 农牧户访问调查报告

我们两批实践活动的同学都分别对巴彦尔灯低区的农户于牧户做了一定的 调查了解。

对于地处荒漠中的巴彦尔灯,其经济状况与发展程度是可想而知的。邓小平同志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内蒙的沙漠化与当地牧民过度放牧、不讲科学管理与使用草场息息相关。

1.教育对农牧户经济与环保意识的影响调查

我们针对这一问题走访了当地的农牧民家庭及学校,着重调查教育对当地农牧民经济与环保意识的影响。

鲜明的例子给了我们很强的震撼:

7月20日,我们走访了巴彦尔灯苏木所辖的宝力格嘎查(即自然村)的几户农牧民。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那里听到的几个声音,是真正能引发我们思考的。 在一个年平均每人收入在200元的赤贫家庭,我们看到了黑瘦的四口人,38岁的两个孩子的父亲对我们说:我们全家收入基本用于供两个孩子上学,我希望他们上大学,成材。这时,他们的目光注视着两个儿子,眼神的灵动让人非常感动,似乎已经看到未来的美好。我们问其中一个孩子,将来想干什么?回答是让人震撼的:我要当总理!稚嫩的声音却那么坚定,不由地让我们感慨,毕竟生长在内蒙这块广阔的土地上,博大的胸怀不是一般孩子所能及的。

贫穷不能压制他们对知识、科学的渴求,这无论如何也是令人欣慰的。 带着思考走出了这家小院,远远的看到一栋刚落成的新房,非常漂亮,于是我们走了进去,这家的情况让我们高兴。他们全家有6口人,4个女儿,1个儿子,2个女儿已经高中毕业,儿子在呼和浩特上大学,还有两个女儿读高中,那个叫乌兰的高二学生告诉我们,她明年要考大学了,她明年要考大学了,她要象哥哥一样,好好学习,为国效力,

她家在宝力格属于富裕的家庭,在荒漠化的成因问题上,她们说:人为的,过度放牧。他们的放牧已经比较科学了,在自家50亩地里,种植了不少饲料,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草场的破坏,依然是那句老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当地农牧民对教育还是比较重视的。不过,不可以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为了对全苏木的教育情况有个全面的了解,我们于7月22日专程到巴彦尔灯总校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这里的学校建制是这样的。每个苏木设总校,所谓总校就是九年制学校,负责对苏木里的孩子进行九年义务教育,总校下设教育点。以巴彦尔灯为例,下设26个教育点,分散在各个嘎查里。总校还有对农牧民进行在职教育的职责,即负责整个苏木的扫盲监察工作。令人好奇的是,总校有一位老师不管教学,叫教育警察,我们抱着疑问对教育警察做了一番了解。

巴彦尔灯有20%的孩子还不很满足九年义务制教育,其中一半是贫困户,这些通过捐款、扶助等解决;另一半是属于富裕户,观念跟不上,以为放牧即可,无须读书。这时候就需要教育警察同志的帮助了。

在内地已追求考研、靠博的同时,这里的教育还跟不上,但却在进行中,它的进步离不开一批献身于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这里民办老师一个135元而且一般至少拖一两个月的工资水平,是我们不敢想象的,就这样,顶着家存二斗粮,不当孩子王的舆论压力,就干下去了,而且一干就是几十年。

在采访中,我们就碰到了这样一位老师:赵福田,男,47岁,汉族,出生在巴彦尔灯一个贫瘠的嘎喳,从事教育工作已有29年了,从最初工资几块钱,十多块钱,几十块钱,到近两年才稍好些,在教育战线上兢兢业业,经常因为一个缀学儿童就不顾家里儿女、妻子,把养家糊口的工资拿出来,救济这些孩子。 赵老师口碑非常好,在走访过程中,只要有人听说要探询赵老师的事迹,第一反应是赵老师,好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看到的是赵老师的敬业,爱心,无私奉献。

我们不想用太多的篇幅来赞美这些大漠之中有着天空一样博大胸襟,有着孜孜以求,奋斗不息为了内蒙的将来更美好的平凡而伟大的教育工作者,我只想问一句:我们该做什么?

巴彦尔灯政府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一、落实政策、完善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二、不失时机的搞好春、夏、秋三季会战,增强综合治理能力。

三、加大科技含量,提高防沙、治沙整体水平。

四、搞好科学合理的总体建设规划,确保生态建设目标的如期实现。

从中不难看出,治沙最重要的还是靠科技,靠知识,靠文化。不科学的治沙,是对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极大浪费,是治沙工作的最大禁忌。

在此行中,我们还参加了一个名为敖包相会的民族活动,愉快的和蒙族人民交流以后,我们得知这样一个活动是用来祈雨的这着实令人寒心。部分农牧民对于今年的大旱理解为:天公不作美,不下雨。这无疑是由于知识的欠缺,与封建观念的束缚。

治沙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业,是关系千秋万代的事业,要想搞好这项事业,必须从孩子抓起,科技要振兴,教育要先行在智力,我要说:治沙要顺利,教育要有力,阐述教育的重要作用多少有些多余,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呼吁全国各大高校的学生,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治沙工作靠的不仅是巴彦尔灯人民的大会战,不仅是一所小小的科研所,需要我们所有目光的聚焦。

我们愿意以实际行动表明:地球是我们的,让我们共同来保护她。

2.农牧户家庭生活调查报告

我们第二批的同学在8月22日走访了临近的几个村落的牧户。我们发现当地的农户多早在数十年前就已转型从事农业生产,并对这样的生活很喜欢,与此同时更有大量的牧户也逐步开始定居下来和做农业工作,他们也适应现在的生活。

根据调查,我们获得了相当多的实例:

苏木上一家开杂货店的老板对我们格外热情,他向我们介绍说自己也算是个知识分子,还有工程师的职称,他觉得当地的人们还是重视教育的。他说:“我们是很重视知识的,因为知识是发展的保证,我就是要送我儿子出去学电脑,学知识,这次暑假也不例外,这里的教育水平不高,但学习是不能耽误的,所以我送我儿子出去学,这是一定要的!”

我们在一个仅16户的小型村落做了访问。该村均为蒙族,都是牧户,他们也承认因为环境破坏的问题,使得他们的畜量每年递减达20%左右。

其中一户姓穆斯沁的牧户,有6口人,年收入达万元以上,除了自己畜养的百来头羊和数十匹马与牛保证了基本收入外,在呼和浩特等地打工的3个兄弟也给家里带来了相当多的收入。17年前一家人正式在光星村定居,和大多数村民一样,有摩托车做交通工具,加之来往大板与克德河之间的巴车,村民一月到苏木

所在的大板镇一次,孩子都是自己徒步约4、5公里到苏木去上学的。穆斯沁介绍说,家里有20亩的田自己种些玉米等做粮食,但大米还要到镇上去买。

村里已通了电,但没有电话线,烧饭用液化气,三月换一次的频率是相当节省的。

穆斯沁家在村里属于中等水平,与之相比,隔壁的察罕家可就差多了。 察罕家有5口人,也有20亩地种粮食,但作为牧民,10来头的牛是很难有高收入的,所以3000多元的年收入也很正常。

根据探访,我们得知,光星村的牧民年均收入在6000元左右。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同样是蒙族村的五星村,但这里的村民多是农户,以种植玉米、黄豆为主,全村共37户,年产量有10万来市斤玉米。

我们走访了一家4口人,很巧他们也姓穆斯沁。

从访问中,我们得知,由于向日葵的产油量不高所以不种,但自家种的粮食是足够自己吃的,年收入也有4000多元。

由于今年大旱,村里有很多人外出打工以补家用。

在这里我们尝了一下蒙族的特色食物——奶茶、奶豆腐。虽说这些食物并不对我们的胃口,但我们却深深感受到了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

在一切都将圆满结束时,却发生一件让人遗憾的事。当时,我们走出了最后一家农户的门口,发现他们种了很多赤峰杨,正是治沙的好树种,可一问之下,他们竟回答说:“种杨树,为了好看啊!”

听了这句答话,我们不由有一丝心酸,这里的人们对环保的意识还很差,还需要很多的宣传与教育。我们大学生的来到,无疑给他们带来了很多新的东西,这也为开发这个地区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而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人都能来到这里,投入到这一片环保的事业中去!

永远的绿色基地

在这一次的暑期实践活动中,我们与赤峰沙漠绿色工程研究的志愿者们达成了较好的一致意见,我们将正式确立研究所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及环保协会在内蒙古的一个暑期实践活动基地。

我们已将初步的意向书带回了上海,在经过系领导的审核与商讨后,就将最后签定协议书,而长期的稳固联系,必将使更多的人可以了解西北的情况,了解祖国日益恶化的荒漠化状况。

这需要更多人的关注,我们相信,研究所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去,那儿将会是一个永远的绿色基地!

尾声

时间过得飞快,短短11天的暑期实践就这样匆匆结束了,扣去前后共4天在路上的时间,我们一行18人只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巴彦尔灯苏木停留了不到7天。但就是在这7天里,一群来自复旦的年轻人,将自己对祖国治沙事业的一份关注与热情带到了志愿者们的心中,带到了苏木的居民心中。

长达7个小时的横越10万亩沙地、采集生物样本的经历,让我们体会了治沙事业的艰辛;有幸参加15年一度的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看到蒙族的草原景色,让我们了解了内蒙古的风土人情;整整一天的农牧民探访,让我们清楚看到了内蒙人民的淳朴、善良以及因缺乏宣传教育而造成的对沙漠的认识错误。

通过这一次的暑期实践,我们完成了巴彦尔灯地区的环境综合评估报告,随之也将进一步推动研究所和当地的治沙工作的发展。我们坚信,巴彦尔灯,赤峰沙漠绿色工程研究,将成为一批又一批大学生实践的基地。

为了共有的这个家园——地球,让我们一同投入祖国的绿色事业,让青春飞扬在新世纪,无怨而无悔!

中国荒漠化现状调查报告

一. 何谓沙尘暴

沙尘暴,对大多数人来说,还算是个新名词,但上半年12次沙尘暴的突现,让我们不得不来认识一下它,那么什么叫做沙尘暴呢?

在气象学中,沙尘天气克分为浮尘、扬沙和沙尘暴三个等级。风力较大,将地面沙尘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10公里之间,称为扬尘;而沙尘暴是强风吹起大量沙尘,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公里以下。根据这一标准,截止到4月25日的影响华北的8次沙尘天气均未形成沙尘暴,而是扬尘天气。但入春后的华北强沙尘影响到京、津等15个省、市、自治区,最南及于湖北、江苏、安徽等省份,受影响的国土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加之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迅速,因而对国民经济造成影响比50年代的沙尘天气大大增加。 今年华北的8次沙尘天气中的主要颗粒物并非来自这些地区,而是来自华北北部、西部土地、土壤退化、植被稀疏、表土裸露的沙化地区。天然戈壁、沙漠的颗粒较粗,一般只能被强风搬运数十公里,而这些沙化地区的地表物质以粉尘为主,颗粒直径在0.063—0.002毫米之间,强风能将其搬运数百公里之遥。这8次沙尘的物质中,主要是这些粉尘。

二. 沙尘暴产生原因

中科院多位院士及各方专家研究后认为,我国北方地表沙化加剧是今年沙尘陡增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表明,我国50—60年代沙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扩展1560平方公里,90年代每年扩展已达2460平方公里,尽管在内蒙古科尔沁部分地区经过20多年人工造林的努力,使植被得以恢复,但从整体来看,建设与破坏相抵后,土地沙漠化面积仍在迅速增长,基本评价应是“局部改善、整体恶化”。 但仅仅地表覆被恶化并不足以造成强沙尘天气。从地球气候周期性变化来看,80—90年代厄尔尼诺占上风,东亚冬季风强度减弱,这解释了这一时期我国沙漠化扩展却沙尘天气比50—60年代少的现象。而现在我们正在反厄尔尼诺的高潮期,东亚冬季风势力强,我国北方容易因寒潮天风而引发强沙尘天气。

三. 我国沙化现状

其实土地沙漠化的警钟早已不止一次地在国人的身边响起:

建国初期,全国沙漠化土地面积约为60万平方公里;到了五十年代,由于滥垦滥挖、毁林毁草、过度放牧,草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时至今日,沙漠已肆虐于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上了。

据国家林业局的最新数据表明:我国现在的十大沙漠、沙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与新疆等地区,除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为我国第一大沙漠

而荒漠化土地的总面积更达262.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整整28个台湾省。同时,它还在以每天400公顷、每年245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吞噬着本来就为数不多的可耕土地。这也意味着每年有一个中等县的居民被迫背井离乡,因赖以生存的土地荒漠化而迁至他地以谋生路,最终将形成“沙进人退”的恶性循环。

四.沙漠就在身边

如果说上面这些数字还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那么今年开春以来波及近整个中国并远渡重洋造访韩国日本的12次沙尘暴就足以给人一幅形象的图景了。上海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是个温暖湿润的城市,“沙”在上海人的脑海中似乎只限于跳远的沙坑和海边的沙滩,而今年4—5月,上海却接连几次刮起了沙风。下起了泥雨,足足让生于安乐中的上海人吃惊了一回。不仅如此,连位于中国南部的鱼米之乡也未能幸免,江西、湖南、福建等省也相继出现了大面积的沙化土地。如果再听任其发展下去,50年后,北京城将被沙漠所吞没,甚至有可能使中国再无可耕作农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正如朱总理在考察内蒙古防沙治沙工作时指出的——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绿色屏障势在必建!!

走进科尔沁——融入志愿者

一. 中国最大的沙地——科尔沁

曾经是“风吹草地见牛羊”的科尔沁草原正在经历着沙漠化的劫难,大面积的沙化引起风沙起尘,道路田野白茫茫一片。于是,科尔沁草原,现在变成了著名的“科尔沁沙地”。

科尔沁沙地位于大兴安岭和冀北山地之间的三角地带。地势是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东部低。西辽河水系贯其中。地貌最显著的特点是沙层有广泛的覆盖,丘间平地开阔,形成了坨甸相间的地形组合,当地人称它为“坨甸地”。沙丘多是西北——东南走向的龚岗状,在沙岗上广泛分布着沙地榆树疏林。西辽河上游老哈河流域还有沙黄土堆积,植被以虎榛子灌丛和油松人工林为主。科尔沁沙地西部翁牛持旗松树山及附近沙地分布有油松林,沙地东南部大青沟内分布有水曲柳林。

科尔沁沙地离海洋较近,受湿润气流科尔沁沙地离海洋较近,受湿润气流的影响,平均降水量可达300—500mm。降水量多集中于7—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

沙地南部由于受海洋气团影响相对较大,降水量高于沙地中部。受蒙古冷高压和太平洋暖低压消长变化影响,当地冬春季以西北风和偏北风为主,夏季以东南风为主。但今年突遇近20年来的大旱,连续380多天滴雨未下。

科尔沁东部和东北部有少量钙土分布,科尔沁西部大兴安岭山前冲积扇上主要为栗钙土;南部黄土丘陵山地主要是褐土、黑垆土。沙质平原广泛分布,其中风沙土是主要土壤,按土壤分类,可分为:流动风沙土、生草风沙土和栗钙土型风沙土。风沙土四科尔沁沙地的基本土类。流动风沙土是风沙土中分布面积最广的。生草风沙土主要分布在科尔沁沙地的东部,翁牛持旗松树山的沙地油松林生长在此之中。它们可固定沙丘、沙地和丘间低平地,成土时间较早,土层较厚是草原植被长期作用形成的。大青沟沙地水曲柳林生长在此种土壤中。栗钙土型风沙土主要分布在科尔沁沙地西部和西北部,有钙积层和盐酸反应,是沙地榆树疏林分布。

科尔沁沙地主要处在农牧交错带,它的形成有三个自然方面的原因:生态环境脆弱、土壤机制不稳定,风势强劲。而且风的作用和干旱季节是同期的。在科尔沁地区,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的,植被是处于逐渐恢复的状态;而以种植业生产为主的,环境总是趋于恶化,沙漠化急剧发展。

二. 无私奉献的志愿者

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巴彦尔灯苏木,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正在日以继夜地为绿色屏障的构建奉献青春与热情。

他们凝聚在一起,组成了这样一个组织——内蒙古赤峰沙漠绿色工程研究所。

内蒙古赤峰沙漠绿色工程研究所是由来自全国各地沙漠绿色志愿者创办的公益性民营科研单位,全体志愿者共有一个目标:自力更生、奋战荒漠、唤醒全社会保护生态、治理荒漠的意识,激发全民参与热情,共建人类绿色家园。 在新千年之际,中央政府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英明决策,生态工程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课题。从中央到地方,从东部到西部,从南方到北方,社会各界掀起了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于是来自全国各地的36名志愿者汇聚在浑善达克和科尔沁沙地之间,并于2000年3月29日正式注册成立“赤峰沙漠绿色工程研究所”。巴彦尔

灯沙漠化形势异常严峻,区域内流动沙丘占到65%,荒漠化土地高达85%,浑善达克沙地臭名远扬,今年有8起沙尘暴就起源于此,而中国每年沙化的2460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600平方公里就发生在科尔沁沙地。志愿者在巴彦尔灯承包沙地十万亩,站在防沙治沙的最前线,进行着大规模的绿化,把这里作为治沙点,对于防治沙尘暴有特殊意义。

在这片土地上,分布着流动沙丘、半流动沙丘、固定沙丘、退化草地四种土壤类型,底下水资源比较贫乏,治沙难度非常大。植树造林季节,志愿者及来自各地的短期志愿者在这里展开绿化大会战,每个工作日的劳动长达20个小时,很多人手脚都磨起了血泡,但没有一个人停下来休息,血泡钻心的痛苦和身体的极端疲乏是所有志愿者生来从来没有经受的,沙漠中不断成行成片的绿色象无声的号角激励着每一个人,他们的心灵从没有象现在这样充实和愉悦,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们共栽种杨、柳树苗50万株,种庙上万株。上苍好象有意折磨治沙人,从去年6月份到今年7月份,当地碰上百年不遇特大旱灾,大部分苗木干枯而死,面对几千亩的绿色,植被一片枯黄,每个人心口都堵得难受,他们从来没有感受到如此地痛苦和凄凉,志愿者更加认识了生态被破坏、大自然的无情和残酷。无私奉献的治沙人没有气馁,他们开始以更新的视角关注自已的使命。

在与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交流中,志愿者感受到农牧民生态意识非常淡薄,因过度放牧、垦荒和砍伐,土地沙化日益严重,沙进人退现象没有得到遏制,部分农牧民被迫离开家园迁移他乡。志愿者们认识到:只有提高全民生态绿化意识,实现社会综合治沙。才是重建绿色家园的根本出路。他们明显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沙漠绿色工程所长苗玉坤感叹的说:“我是搞地质勘探的,对北方的沙漠化非常了解,已到非治不可的地步了。志愿者都是凭着满腔热情来治沙。急剧扩张的沙漠,使我们的行动越发显的微不足道,如果人类愚昧、贪婪和攫取再无休止,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将是极其可怕的。动员更多的人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治沙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发展至今,研究所已开发苗圃200亩,成功培植了北京杨、赤峰杨、速生杨、侧柏、油松等沙地植物树苗,并正在进行肉用兔、狐狸、蝎子等动物的沙地养殖。尽管所里的设备还很简陋,但在赤峰、苏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获得了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当地树立了社会治沙的典范。

三.“共建绿色家园”系列活动

志愿者们更以“共有一个家园”为目标,投入到了使人们的心头绿起来的工作中。

2000年6月4日,所长苗玉坤与两名志愿者王洪宇,孙飞及赤峰市绿化办主任谢克一道南下申城,播洒绿色希望的种子。在沪一周期间,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实践部与环保协会在校团委等支持下为他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6月8日晚,在复旦举行了“共建绿色家园”的大型讲座。刚一开始,教室里还显得有些空荡,但随着讲座得深入,渐渐地有人流涌入,甚至连窗外走廊上都站上了人;6月9日,一行人又赴上海师范大学参加了中德专家环保讲座,并与上师大的专家进行了座谈,还在他的帮助下教授与兰州沙漠所取得了联系;6月10日、11日,参观了上海环保产品成果展,又购买了一些专业书籍;6月12日,与上海市高教办公室的同志座谈;6月14日,他们又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了讲座,讲座后还被热情的同学包围,几乎误了车。

大学生们被志愿者们的奉献精神所激励,对志愿者行动和土地荒漠化有了深刻认识。志愿者孙飞道出了青年志愿者共同的心声:“我们志愿者队伍67%的是大中专学生,青年占了多数。每个人都有奉献社会的热心,如何遭到一个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突破口是关键,西部大开发是国家振兴西部经济,加强生态建设,实现东西不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也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关键措施,我们这儿有好多年轻人义无反顾地来到西部,希望更多的青年朋友加入我们的行列,为现实,也为历史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

志愿者以不尽的辛劳呼应着他们的理想,除植树造林季节外,他们以超出常人数倍的劳动投入苗圃地育苗管理。因内蒙古地区纬度高,太阳光照时间长,他们每天从早上四点半一直工作到下午七点半,从三月份到现在共培育了黑松、側柏、赤峰杨、山杏、灌木柳等十几个品种的苗木,还培育了甘草,麻黄等既能固沙,又有经济开发价值的草本植物,以及美国苋菜、踏榔等可用于群众发展舍饲的饲草品种。土地荒漠化的急剧扩张,紧紧牵动着高校学子的心,志愿者行动激发了大学生的关注生态、投身沙漠治理的热情。

一个星期的宣传,活动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在环境科学工程科学系与复旦大学环保协会的共同帮助下,终于在2000年7、8月组织起了两批共51人的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奔赴内蒙古沙漠,以期为中国沙漠治理事业作出一点微薄的贡献!

“沙漠绿色行”暑期社会实践

——巴彦尔灯环境生态综合报告

暑期伊始,赤峰沙漠绿色工程研究所迎来了一批批到沙漠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高校学生,我们复旦大学的学生正是其中的一支有力的队伍,我们通过送文化,送科技,送医药的“三下乡”活动,深入牧民家中,向他们普及科技、卫生保健和生态绿化知识,向患有疾病的农牧民无偿赠送药品。7月第一批的同学还与当地“乌兰牧骑”的演员一起演出了一场精彩的联欢晚会。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生态绿化知识,百里之内的很多农牧民不畏旅途跋涉之苦纷纷骑马前来观看了演出。而8月第二批的同学则积极参与了研究所200亩苗圃地的护苗植树活动,为治沙工作献出了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通过此次实践,我们完成了有关巴彦尔灯苏木地区的环境生态综合报告。

一.“生态经济一体化”课题研究

第一批共33名同学于7月9日来到了巴彦尔灯苏木,作为今年暑假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先驱,他们在当地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他们和牧民们联欢、参与苗圃地的劳作、在沙地上植树造林,并完成了“沙漠地区生态经济一体化”的报告,为当地的环境经济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报告如下:

经济环境分析

巴彦尔灯苏木共11个嘎查(村),其中牧业嘎查7个,农业村4个,共47个独资龙(组)2064户,9861口人。其中少数民族4442人。1997年工农牧业总产值2130万元,其中农牧业产值1730万元,整个赤峰市农牧业产值23364万元,约占全市的7%;财政收入127。5万元,总债务435万元。牲畜头数10万头(只)左右;粮食总产410万公斤,人均收入1248元,赤峰市人均收入1765元,其中牧民人均纯收入约1386元,人均收入不足500元,贫困户321户,1446口人,约占苏木总人口14%,是国家三级扶贫地区,仅有20%的人口解决了温饱,走上致富路,60%的人口在贫困线上下波动,20%的人口是社会救济对象。

贫困源于经济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导致经济落后的直接原因。巴彦尔灯苏木多年来一直保留传统的农牧结合,以畜牧业为主的结构方式。畜牧完全依赖自然资源与气候状况,年均产量波动大。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对自然资源的应变能力差,一旦遇到像今年的大旱,居民无法从其他产业得到相应的补偿,家庭经济退化,无法解决温饱。特别是今年干旱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同时,劳动力冗余也是导致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巴彦尔灯苏木可利用土地面积很少,人均占地就更加可怜了。另外畜牧所需劳动力大大少于其他产业。 据统计,每年夏冬季节,有33%劳动力闲置。

我们走访了巴彦尔灯苏木地区及以耕种为主的大户、中户、贫困户。根据调查报告,可以发现牧户平均年收入28600元,农户平均年收入1583元,平均每个牧户占地(包括牧地农田)1268亩,而农户平均则为占地15亩。

牧民家庭中大户约占22%,贫困户约占50%,农户家庭中大户约占33%,贫困户约占33%。

无论牧户还是农户,仍然是以牧业或农业为主,不具备向其他产业转换的意

识,因此家庭经济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即便是平均年收入远超过6万元的牧户大户由于今年的大旱也将损失5 万元,而那些土地几近贫瘠的贫困户不得不靠举债来维持生计。

所调查的农牧民的耕作范围仅限于玉米、大豆、谷子等主要用于自给自足的农作物,没有涉及任何像山杏、沙棘之类的经济作物或育苗。大多根本没有耕种经济作物或育苗的意识,而有此意识的大户却因作物无法适应土地没有育苗先锋而被迫放弃。

由于技术含量低,牧户饲料基本通过干草 玉米自给自足。仅有大户请专家饲料青贮放入药物补充营养,保证冬季饲用,以此喂养100头牛300头羊。

牧民大户仅畜牧年均收入达6万元,中户18000元,其中畜牧收入16000元,贫困户1200元。大中户对公共牧场的压力明显大于贫困户,而贫困户几乎无法从畜牧中得到收益。大中户已有养大限小的意识,通过禁牧造林治沙。贫困户则可以加入治沙队伍,通过个人承包半沙漠化土地,在政府与研究所的技术支持下,翻沙为绿,获得长期利益。

我们也实地考察了克德河山地组合治理项目。巴彦尔灯政府采取梯田 杏树个人承包制,使农户拥有土地年限权,一方面得以治沙,一方面使农户获得切生利益,使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实现经济与生态一体化。

二. 沙漠植物样本采集分类报告

今年8月18日至8月23日,复旦大学环境k科学与工程系及环境保护协会,一行18人赴内蒙赤峰市巴林右旗巴彦尔灯苏木沙漠绿色工程研究所,进行了为期5天的包括沙漠志愿治理与沙漠生态考察的暑期实践活动。

历史上的巴彦尔灯正如它在蒙语中的意思:水草丰美的地方。这片土地曾经也正在养育世世代代居于此地的蒙汉两族人民。“风吹草地见牛羊”便曾经是这里的写照,当年康熙,乾隆两位君主都曾在这里围猎,并有“南山打虎,北山猎豹”的记载。而且据当地牧民与研究所的同志介绍:曾听上一辈的人说过甚至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无论在巴彦尔灯的哪个牧场都能看到“遍野绿色,牛羊成群”的景色。

8月20日,处于了解目前巴彦尔灯苏木克德河地区沙地的植物分布与生态情况的目的,18名志愿者在研究所的同志的带领下,从上午9:30开始历时6个半小时的穿越沙地行动。

首先我们来到沙地的边缘地带。这里是草原,也是草原于沙漠的交接地带。 土壤:色泽黑,湿润,属栗钙土(但其中有颗粒,含沙)。

植被:地表植物比较茂盛,大致可分为三类:灌木,草本,乔木。

灌木:以白拧条为主。白拧条根系高度发达,在其发达的根系的及根系周围水分的共同作用下,沙粒可以固定在根系周围,即起到了“固沙作用”。其次白拧条是一种叶化刺的植物,这种保护性的措施可以阻止牛,羊,马等畜牧业牲畜的啃食,所以白拧条是一种很好的固沙(固定沙丘)植物。

草本:有两种主要植物,一种为羊草,另一种是花棒。这两种植物都是伏地并成片生长,基于这种特性使得沙粒不能很容易被风代起来,这便使表层沙粒停在原处,有了固砂(固定砂粒)的作用。但由于这两种植物正是牛羊马的主要食物,所以牲畜正是它们的最大敌人。

另外,在沙地边界有少量杨树和小片杨树林出现,在植物丛中可以发现各种昆虫:蜥蜴,蝗虫,蜻蜓及一些食腐昆虫(以牛羊粪为食物),也能看到某些大型食肉动物的足迹(狐狸的脚印)。所以总体看来沙地边缘是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也是一个合适的放牧场所。

在经历了沙地与草原的交接之后,便进入了科尔沁沙地的内部。在进入沙地时可以看出植物的数量与密度在减少和降低,乔木消失,地貌也发生了变化。 进入沙地之后,景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交界地与沙丘。据研究所的同志介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不久前刚刚下过雨的原因,如果在其他季节,所谓“交界地”也将是一片沙地。

对于交界地仍可发现它与草原的不同:

土壤:土壤较草原地代硬,色泽黄,可以看出土壤主要为沙土,水分少。 植被:灌木仍已白拧条为主,但其分布数量于密度都低于草原地带。个体植株也较草原矮小,其分布直到沙丘的出现才终止。

草本:在主要包括草原地带的两种时,也大量出现了新种—沙棘,并且沙棘在很大范围内成为主要种类。但大部分沙棘的茎杆为青绿色,可能是在前几天下雨后新长成的。

在沙地内部除了交界地外便是占有一定面积的大型沙丘。

虽然这类沙丘所占全部沙地面积的百分比不大,但每一座都很大,几乎每座都有20米左右,个别有30米以上,面积一般为一到两个足球场大小,个别有四个左右,且他与周围景物有极大差别:交界地与沙丘无明显过渡区,植物在沙丘脚下停止生长,界限非常分明。

沙丘的土壤:表面含水量非常低,外观为黄色,土壤松软,砂粒大小比较均等,多数在0.2MM直径左右,在个别沙丘有大砂粒出现,直径大约在0.5—2MM之间,可能是风化不完全的原因。沙丘内部的含水量:大部分沙丘在表面5CM左右有湿沙出现,这些湿沙在手中可以用力握成形,而沙丘有如此高的水分,也是雨季刚过的原因。

沙丘的植被:大多数沙丘表面裸露无植物,但个别沙丘有植物出现,多为羊草与沙棘,但个体矮小,且个体与个体件间隔较交界地大。

以上是我们现场考察的结果,从以上考察资料分析,沙漠内部与草原有有一定联系的,如有共同的植物与动物分布,土壤都有颗粒等,再根据在当地牧民中的调查与史料记载可以看出这片沙地是由草原退化而来,而退化的原因是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而直接原因是过渡放牧,即消费量大大超过了生产量,超过了草原的承受能力。在表层的覆盖植物消失之后,表土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土地表面的水分便会蒸发,引起土壤硬化,再在风雨侵蚀下表土消失,然后土地进一步被侵蚀,这样在不常的时间内一块土地便沙化,不再适宜农牧业。而且一旦沙丘形成,在风的推动下沙丘便可以前进,吞噬前进道路上的土地与植被,形成新的沙地。一旦一套沙化机制形成,沙漠便开始扩张,而且其速度很快。

如果想恢复沙地原来的景色,要从两方面作起:

1,加大固沙防沙的工作力度,要在沙丘与沙丘边缘大力种植固沙植物,努力减少沙丘的移动速度甚至固定沙丘。

2,防止新的沙地出现,减少对草原的破坏。做到这点首要的是合理放牧,在不影响沙漠生态的前提下进行农牧生产。对于人工栽植的用于恢复草原的植被要将强保护,不能在其上放牧。

三. 农牧户访问调查报告

我们两批实践活动的同学都分别对巴彦尔灯低区的农户于牧户做了一定的 调查了解。

对于地处荒漠中的巴彦尔灯,其经济状况与发展程度是可想而知的。邓小平同志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内蒙的沙漠化与当地牧民过度放牧、不讲科学管理与使用草场息息相关。

1.教育对农牧户经济与环保意识的影响调查

我们针对这一问题走访了当地的农牧民家庭及学校,着重调查教育对当地农牧民经济与环保意识的影响。

鲜明的例子给了我们很强的震撼:

7月20日,我们走访了巴彦尔灯苏木所辖的宝力格嘎查(即自然村)的几户农牧民。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那里听到的几个声音,是真正能引发我们思考的。 在一个年平均每人收入在200元的赤贫家庭,我们看到了黑瘦的四口人,38岁的两个孩子的父亲对我们说:我们全家收入基本用于供两个孩子上学,我希望他们上大学,成材。这时,他们的目光注视着两个儿子,眼神的灵动让人非常感动,似乎已经看到未来的美好。我们问其中一个孩子,将来想干什么?回答是让人震撼的:我要当总理!稚嫩的声音却那么坚定,不由地让我们感慨,毕竟生长在内蒙这块广阔的土地上,博大的胸怀不是一般孩子所能及的。

贫穷不能压制他们对知识、科学的渴求,这无论如何也是令人欣慰的。 带着思考走出了这家小院,远远的看到一栋刚落成的新房,非常漂亮,于是我们走了进去,这家的情况让我们高兴。他们全家有6口人,4个女儿,1个儿子,2个女儿已经高中毕业,儿子在呼和浩特上大学,还有两个女儿读高中,那个叫乌兰的高二学生告诉我们,她明年要考大学了,她明年要考大学了,她要象哥哥一样,好好学习,为国效力,

她家在宝力格属于富裕的家庭,在荒漠化的成因问题上,她们说:人为的,过度放牧。他们的放牧已经比较科学了,在自家50亩地里,种植了不少饲料,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草场的破坏,依然是那句老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当地农牧民对教育还是比较重视的。不过,不可以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为了对全苏木的教育情况有个全面的了解,我们于7月22日专程到巴彦尔灯总校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这里的学校建制是这样的。每个苏木设总校,所谓总校就是九年制学校,负责对苏木里的孩子进行九年义务教育,总校下设教育点。以巴彦尔灯为例,下设26个教育点,分散在各个嘎查里。总校还有对农牧民进行在职教育的职责,即负责整个苏木的扫盲监察工作。令人好奇的是,总校有一位老师不管教学,叫教育警察,我们抱着疑问对教育警察做了一番了解。

巴彦尔灯有20%的孩子还不很满足九年义务制教育,其中一半是贫困户,这些通过捐款、扶助等解决;另一半是属于富裕户,观念跟不上,以为放牧即可,无须读书。这时候就需要教育警察同志的帮助了。

在内地已追求考研、靠博的同时,这里的教育还跟不上,但却在进行中,它的进步离不开一批献身于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这里民办老师一个135元而且一般至少拖一两个月的工资水平,是我们不敢想象的,就这样,顶着家存二斗粮,不当孩子王的舆论压力,就干下去了,而且一干就是几十年。

在采访中,我们就碰到了这样一位老师:赵福田,男,47岁,汉族,出生在巴彦尔灯一个贫瘠的嘎喳,从事教育工作已有29年了,从最初工资几块钱,十多块钱,几十块钱,到近两年才稍好些,在教育战线上兢兢业业,经常因为一个缀学儿童就不顾家里儿女、妻子,把养家糊口的工资拿出来,救济这些孩子。 赵老师口碑非常好,在走访过程中,只要有人听说要探询赵老师的事迹,第一反应是赵老师,好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看到的是赵老师的敬业,爱心,无私奉献。

我们不想用太多的篇幅来赞美这些大漠之中有着天空一样博大胸襟,有着孜孜以求,奋斗不息为了内蒙的将来更美好的平凡而伟大的教育工作者,我只想问一句:我们该做什么?

巴彦尔灯政府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一、落实政策、完善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二、不失时机的搞好春、夏、秋三季会战,增强综合治理能力。

三、加大科技含量,提高防沙、治沙整体水平。

四、搞好科学合理的总体建设规划,确保生态建设目标的如期实现。

从中不难看出,治沙最重要的还是靠科技,靠知识,靠文化。不科学的治沙,是对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极大浪费,是治沙工作的最大禁忌。

在此行中,我们还参加了一个名为敖包相会的民族活动,愉快的和蒙族人民交流以后,我们得知这样一个活动是用来祈雨的这着实令人寒心。部分农牧民对于今年的大旱理解为:天公不作美,不下雨。这无疑是由于知识的欠缺,与封建观念的束缚。

治沙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业,是关系千秋万代的事业,要想搞好这项事业,必须从孩子抓起,科技要振兴,教育要先行在智力,我要说:治沙要顺利,教育要有力,阐述教育的重要作用多少有些多余,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呼吁全国各大高校的学生,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治沙工作靠的不仅是巴彦尔灯人民的大会战,不仅是一所小小的科研所,需要我们所有目光的聚焦。

我们愿意以实际行动表明:地球是我们的,让我们共同来保护她。

2.农牧户家庭生活调查报告

我们第二批的同学在8月22日走访了临近的几个村落的牧户。我们发现当地的农户多早在数十年前就已转型从事农业生产,并对这样的生活很喜欢,与此同时更有大量的牧户也逐步开始定居下来和做农业工作,他们也适应现在的生活。

根据调查,我们获得了相当多的实例:

苏木上一家开杂货店的老板对我们格外热情,他向我们介绍说自己也算是个知识分子,还有工程师的职称,他觉得当地的人们还是重视教育的。他说:“我们是很重视知识的,因为知识是发展的保证,我就是要送我儿子出去学电脑,学知识,这次暑假也不例外,这里的教育水平不高,但学习是不能耽误的,所以我送我儿子出去学,这是一定要的!”

我们在一个仅16户的小型村落做了访问。该村均为蒙族,都是牧户,他们也承认因为环境破坏的问题,使得他们的畜量每年递减达20%左右。

其中一户姓穆斯沁的牧户,有6口人,年收入达万元以上,除了自己畜养的百来头羊和数十匹马与牛保证了基本收入外,在呼和浩特等地打工的3个兄弟也给家里带来了相当多的收入。17年前一家人正式在光星村定居,和大多数村民一样,有摩托车做交通工具,加之来往大板与克德河之间的巴车,村民一月到苏木

所在的大板镇一次,孩子都是自己徒步约4、5公里到苏木去上学的。穆斯沁介绍说,家里有20亩的田自己种些玉米等做粮食,但大米还要到镇上去买。

村里已通了电,但没有电话线,烧饭用液化气,三月换一次的频率是相当节省的。

穆斯沁家在村里属于中等水平,与之相比,隔壁的察罕家可就差多了。 察罕家有5口人,也有20亩地种粮食,但作为牧民,10来头的牛是很难有高收入的,所以3000多元的年收入也很正常。

根据探访,我们得知,光星村的牧民年均收入在6000元左右。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同样是蒙族村的五星村,但这里的村民多是农户,以种植玉米、黄豆为主,全村共37户,年产量有10万来市斤玉米。

我们走访了一家4口人,很巧他们也姓穆斯沁。

从访问中,我们得知,由于向日葵的产油量不高所以不种,但自家种的粮食是足够自己吃的,年收入也有4000多元。

由于今年大旱,村里有很多人外出打工以补家用。

在这里我们尝了一下蒙族的特色食物——奶茶、奶豆腐。虽说这些食物并不对我们的胃口,但我们却深深感受到了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

在一切都将圆满结束时,却发生一件让人遗憾的事。当时,我们走出了最后一家农户的门口,发现他们种了很多赤峰杨,正是治沙的好树种,可一问之下,他们竟回答说:“种杨树,为了好看啊!”

听了这句答话,我们不由有一丝心酸,这里的人们对环保的意识还很差,还需要很多的宣传与教育。我们大学生的来到,无疑给他们带来了很多新的东西,这也为开发这个地区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而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人都能来到这里,投入到这一片环保的事业中去!

永远的绿色基地

在这一次的暑期实践活动中,我们与赤峰沙漠绿色工程研究的志愿者们达成了较好的一致意见,我们将正式确立研究所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及环保协会在内蒙古的一个暑期实践活动基地。

我们已将初步的意向书带回了上海,在经过系领导的审核与商讨后,就将最后签定协议书,而长期的稳固联系,必将使更多的人可以了解西北的情况,了解祖国日益恶化的荒漠化状况。

这需要更多人的关注,我们相信,研究所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去,那儿将会是一个永远的绿色基地!

尾声

时间过得飞快,短短11天的暑期实践就这样匆匆结束了,扣去前后共4天在路上的时间,我们一行18人只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巴彦尔灯苏木停留了不到7天。但就是在这7天里,一群来自复旦的年轻人,将自己对祖国治沙事业的一份关注与热情带到了志愿者们的心中,带到了苏木的居民心中。

长达7个小时的横越10万亩沙地、采集生物样本的经历,让我们体会了治沙事业的艰辛;有幸参加15年一度的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看到蒙族的草原景色,让我们了解了内蒙古的风土人情;整整一天的农牧民探访,让我们清楚看到了内蒙人民的淳朴、善良以及因缺乏宣传教育而造成的对沙漠的认识错误。

通过这一次的暑期实践,我们完成了巴彦尔灯地区的环境综合评估报告,随之也将进一步推动研究所和当地的治沙工作的发展。我们坚信,巴彦尔灯,赤峰沙漠绿色工程研究,将成为一批又一批大学生实践的基地。

为了共有的这个家园——地球,让我们一同投入祖国的绿色事业,让青春飞扬在新世纪,无怨而无悔!


相关内容

  • 全球森林锐减的现状思考及应对
  • 全球森林锐减的现状思考及应对 张 怡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湖北省 武汉市 441000) [作者简介]张怡(1992- ),男,湖北襄阳人,化工与制药学院2011级化工09班本科生, 学号:1106010930) [内容摘要]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生物多样化的基础,它不仅能够 ...

  • 文检报告 喀斯特石漠化防治
  • 文献检索报告 2011年 秋 季学期 班级: 姓名: 学号: 检索课题:喀斯特石漠化防治 完成时间: 2011年 12 月24 日 目 录 1. 检索策略......................................................... 2 1.1 选择检索工具 .. ...

  • 湖南省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现状及防治对策
  • .10. 中国水土保持SWCC2012年第5期 湖南省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现状及防治对策 尹黎明',袁志忠2,周耀舻 (1.湖南省水利厅,湖南长沙410007:2.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吉首416加0) [关键词]土地石漠化:岩溶地区:成园:对策:湖南省 [摘要]分析了湖南省岩溶地区土地 ...

  • 中国自然植被就地保护现状评价
  • ㊀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㊀ 2015,31(6):796-801JournalofEcologyandRuralEnvironment 中国自然植被就地保护现状评价 周大庆,夏㊀ 欣,张昊楠,钱者东,王㊀ 智,蒋明康①㊀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㊀ 210042) 摘要:基于1458个 ...

  • 课题结题验收总结报告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治理研究" 课题结题验收总结报告 课题名称:沙漠化综合防治战略与优化模式 课题编号:G2000048705 执行时间: 2000.10-2005.9 课题负责人:王 涛 2005年8月 北京 汇报提纲 一.课题结题验收总结报告 ...

  • 中国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的现状成因及治理的优化模式
  • 第16卷第2期水土保持学报 .16No.2Vol 中国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的现状成因及治理的优化模式 苏 维 词 (贵州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贵阳550001)Ξ 摘要:阐述了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的发展现状,从碳酸盐岩的抗风蚀能力.成土过程.地貌结构.土体剖面.人口 压力及耕作方式与产业结构等方面详细分 ...

  •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 附件2 中国西部地区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技术方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0年7月 1 项目概述 1.1 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中国西部地区是指新疆.青海.宁夏.甘肃.陕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广西和内蒙古等十二个省(区),面积约为597.6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2%以上.西部地区 ...

  • 能源概论论文
  • 能源概论(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就是对工程或者说工程建设进行管理,这里的工程指的是指土木建筑工程.我作为一个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对此做出与自己相关专业有关的国土资源现状做一些调查和报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土地规划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于此同时,在经济效益下的社会发展环境中,国 ...

  • 3中国污染现状
  • 水资源 中国的水资源受到水质污染和水量短缺问题的困扰.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宽松的环境监管,提高了用水需求和污染状况.政府已经作出回应,迅速兴建水利基础设施,提高监管力度,探索进一步的技术解决方案.燃煤发电站的用水需求给中国北方造成河流断流的影响. 中国政府2014年的数据显示,59.6%的地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