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化学学科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知识结构:九年化学是化学起始课,以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水、空气,以及碳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

2、教学重点:氧气、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的性质和用途.物质的组成及结构的知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方程式等化学用语。

3、教学难点:物质结构的知识、化学用语及碳的性质。

二、学生分析:

本人所教学的这些学生原来就基础高低参差不齐,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学习发展生所占比例太大,其中发展生大多数学习习惯不好、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

为了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应据实际情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验到“我上学,我快乐;我学习,我提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常见地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2) 掌握氧气、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的性质和用途; 物质的组成及结构的知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方程式等化学用语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和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2)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实施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复习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备课、上课要抓重点,把握本质。在平日的备课、上课中要把握好本质的东西,

3、在平日讲课中学会对比。

要在区别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掌握时应进行对比,抓住事物的本质、概念特征,加以记忆。如分子和原子、他们在构成物质时区别很小,不易记忆,要列表分析,就较为容易了。

4、讲究“巧练” ,在对比学习的同时,练习必不缺少的,关键在于“巧练”,要注意分析,习题的数量不要太大,关键在于“精”,从而达到“巧练巧学”的目的和完善的结合。

5、在平日要注意化学实验。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复习中在加强实验教学的指导和练习。

6、教改专题: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掌握和理解及应用化学知识,帮助学生把教育改革特别是目前中考改革动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自学能力,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化学课自身特点,深入研究,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辅导又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潜力,引导其在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上稳步提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有多样性,可以从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以及应用方面进行课堂检测、阶段检测、期末检测等。并将其所得成绩按照不同比例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可以按照课堂检测成绩占20%、阶段检测成绩占20%、期末检测成绩占60%。

教师要及时做好课堂检测和阶段检测等评价后续工作,这样能及时对学生存在的知识和方法缺陷进行检查。

六、教学进度:详见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知识结构:九年化学是化学起始课,以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水、空气,以及碳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

2、教学重点:氧气、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的性质和用途.物质的组成及结构的知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方程式等化学用语。

3、教学难点:物质结构的知识、化学用语及碳的性质。

二、学生分析:

本人所教学的这些学生原来就基础高低参差不齐,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学习发展生所占比例太大,其中发展生大多数学习习惯不好、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

为了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应据实际情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验到“我上学,我快乐;我学习,我提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常见地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2) 掌握氧气、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的性质和用途; 物质的组成及结构的知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方程式等化学用语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和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2)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实施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复习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备课、上课要抓重点,把握本质。在平日的备课、上课中要把握好本质的东西,

3、在平日讲课中学会对比。

要在区别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掌握时应进行对比,抓住事物的本质、概念特征,加以记忆。如分子和原子、他们在构成物质时区别很小,不易记忆,要列表分析,就较为容易了。

4、讲究“巧练” ,在对比学习的同时,练习必不缺少的,关键在于“巧练”,要注意分析,习题的数量不要太大,关键在于“精”,从而达到“巧练巧学”的目的和完善的结合。

5、在平日要注意化学实验。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复习中在加强实验教学的指导和练习。

6、教改专题: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掌握和理解及应用化学知识,帮助学生把教育改革特别是目前中考改革动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自学能力,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化学课自身特点,深入研究,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辅导又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潜力,引导其在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上稳步提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有多样性,可以从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以及应用方面进行课堂检测、阶段检测、期末检测等。并将其所得成绩按照不同比例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可以按照课堂检测成绩占20%、阶段检测成绩占20%、期末检测成绩占60%。

教师要及时做好课堂检测和阶段检测等评价后续工作,这样能及时对学生存在的知识和方法缺陷进行检查。

六、教学进度:详见教案


相关内容

  • 13级培养方案
  •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一.院系概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成立于1996年7月,首任院长是朱清时院士,第二任院长是俞书勤教授,第三任院长是钱逸泰院士,第四任院长是吴奇院士, 现任院长是李灿院士 . 学院现由化学物理系.化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和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五部分组成 ...

  •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理化组教研计划
  •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理、化教师教研水平;为了在我校形成浓厚的教育、教学研讨氛围;为了让我校理、化学科在11年中考中,学生中考成绩再上新台阶;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理、化学科课堂教学效率;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特拟定本学期理化组教研计划如下: 一、教研目标 掌握理、化学科新<<课标>>;熟练驾驭理、 ...

  •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是教育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出台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由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原则的过程当中,教育部门对基础 ...

  • 初三暑期化学学习计划
  •   进入初三年级,要开始接触一门新的学科--化学。这门学科分上下两册,一共12个单元。上学期学7个单元,下学期学5个单元。前七个单元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讲解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后五个单元才是学习的重难点,涉及到溶液及酸碱盐的应用。   初三的化学对于学生来说它其实是刚刚接触的一门学科, ...

  • 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博士学科.学位点简介
  • 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一级学科)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拥有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工业催化)和一级省重中之重学科.新材料及加工工程省重中之重学科.具有科技部"能源材料及应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 ...

  • 初三化学学科教学计划
  •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初三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毕业会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担任902班的化学教学任务,该班共有学生56人,其中女29人。这些学生都来自农村,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如:寻树平、张银燕、王淑平、吴大平 ...

  • 高三化学工作总结
  • 首先,备课组努力研究信息,看准方向。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备课组主要做了以下 ...

  • 初三化学上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化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以学校教学计划为指导,把握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领会新教材的精神,研究课堂教学的教学规律,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为起点,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阵地,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团队协作精神,坚 ...

  • 化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 化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理化初级中学 王兴平 学校的工作是教书育人, 育人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育人的德育教育应该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中蕴含的德育素材, 有机地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思想品质教育和环保意识教育等, 以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

  •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法制教育渗透计划
  •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学习计划祝建钢依据化学教材的内容,结合<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化学部分,对本学期化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特做下列计划:1.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一条.第十七条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