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战斗机的演化与新生

轻型战斗机是指战斗机中体型相对较小,航程相对较短,载弹量相对较小的战斗机。依据今天的眼光,螺旋桨时代的战斗机都是轻型战斗机,其中著名的零战(空重1.6吨)甚至比战斧式导弹(1.2吨)重不到哪里去。进入喷气时代以后,战斗机的研发步入快车道。材料科技、发动机、气动科学的迅速发展为战机复杂化、高科技化提供了充足的保障,战斗机变得越来越复杂,重量越来越大,造价也越来越高。如果说在战后第一代亚音速战机,如米格15和F86的身上这个趋势还不明显,那么第二代超音速战机F4“鬼怪”式,F111,米格23和苏24,飞机的复杂性和昂贵造价就已经表现得十分典型了。

  

这些具有大航程纵身打击能力的重型战机极具攻击性,是第一批真正具有多重任务属性的飞行作战平台。但人们也很快发现由于现有航空科技的限制,在飞行平台上追求机械性能的极限并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XB70型轰炸机的悲剧为此做了最好的注脚。70年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发展新一代作战飞机时,选择了提升战斗机机动性能这一道路。

当时,美国面临着越战后严重的经费收缩,国家财力无法支持F-14,F-15这样的重型战斗机一对一替换。同时,中欧地区是冷战期间最大的预设战场,而狭窄的地理空间和苏联空军庞大的机队规模使得美军除非使用空对空战术核武器,否则为了对抗苏军的数量优势,也必须发展一种可以在数量和性能上压倒对手的廉价战机。欧洲战场机场众多,很多距战区前沿不远,战区目标密集,无须花太多时间寻找目标,战斗机的航程和续航力不是关键性的性能指标,轻型战斗机腿短的缺点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

F16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当然,战斗机黑手党的影响力也不容否认。但是,历史很快就向着偏离他们设想的方向发展。第一批下线的F-16A战斗机是携带简单电子设备的白天战斗机, 不具备BVR空战和夜战能力, 雷达仅用于追踪视距内目标。F-16A使用空重仅6600千克,略轻于枭龙(6.8吨),但却装备了一台大推力发动机,带两枚格斗弹的空战推重比达1.3。1977 年 美国宣布追加订购 783 架 F-16A/B,此时空军已决定把 F-16 作为战斗轰炸机使用,而不是最初设想的轻型白天战斗机。被用作小型战斗轰炸机的F-16不得不加强结构, 携带额外的电子设备, 重量增长的趋势就此开始. 以后随着对空武器的复杂性和性能不断提升, 战斗机被迫携带越来越繁复的电子对抗设备来保证自己的安全, 重量相应进一步攀升。实际上,F16已经取代了F4战斗机,A7攻击机等战术打击飞机的地位,成为了一款复合型的作战飞机。为了补偿重量的提升,F16也不断改善其动力系统的性能。以色列装备的F16I“雷暴”战斗轰炸机的最大起飞重量已经高达23吨。

我们可以回溯一下F16的研制历程。当年F-111计划成本失控引发了美国军购体系的大规模改革,战机研发受到严格的风险和成本控制,重型战机的牵引因素是技术前沿和性能要求的结果,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省下来的,而低端战机则要精打细算,甚至放弃一部分技术性能来换取与高端战机之间的技术和价格差异。在冷战这一高度对抗时代背景下,高低搭配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效。

苏联式的高低搭配与美国空军大不相同,但与美国海军倒是颇有类似之处。苏27和米格29具有类似的空战属性,但负责的防区范围不同;F14和F18都具有制空和对地打击的能力,其中F14更偏重于舰队防空,F18则是一开始便考虑了多用途打击能力。这两种搭配都是重型/中型飞机组合,比起F15/F16的轻重组合,前者更加适合在广阔大洋或是广袤的俄罗斯大地进行作战,具有防御的属性。

轻型战斗机的另一条思路则是为中小国家打造一款“负担的起”的主力作战飞机。进入60年代以后,随着大国主力作战飞机向高端化方向发展,中小国家由于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限制,已经不可能完全跟踪大国的技术发展脉络,而不得不接受低端战机作为主力的现实。F5,米格21和幻影战机风行于中小国家和贫穷的大国,不是没有原因的。但是这些战机性能实在有限,进入80年代以后便面临换装的需求。F16和幻影2000便是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开始在国际上大行其道。与此同时米格29也在一部分发展中国家获得了空间。

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渐渐缓和下来,也为其他中小国家提供了一定的活动空间。随着冷战时期的战斗机逐步老化,国际军机市场上也产生了一定的需求。但是符合这些小国国防需求的现代化飞机种类却不是很多。瑞典人首先抓住了机会。他们在80年代发展新一代作战飞机时,将对地攻击、防空及侦察任务合并为统一的飞行平台,但与前辈不同的是,这种多元的任务属性是建立在现代电子技术、数据链、先进通讯技术和制导武器系统,而不是飞行平台的机械性能之上。这样既保证了多用途能力,又不让“鹰狮”战机变得大而沉重,从而使其发展成了颇具特色的现代轻型战机。拥有多功能,高效,经济的轻型战机,长久以来一直是各国空军的美梦;如今这些需求被“鹰狮”一一满足。“鹰狮”不仅达到了瑞典空军多功能、低成本的严格要求,也符合了多变的世界市场对飞机品质及能力日益提高的需要,其性能价格比亦十分可观。虽然JAS-39载弹量不大,作战半径也有些不足,但对于领土面积不大,经济实力不强的中小国家而言,鹰狮战机已经足以满足需要了。

拜现代科技所赐,‘鹰狮’有先进的气动力构型与电传操纵系统,机身更为灵巧;又有一套先进的武器系统,飞行员对这些特殊任务装备的操控非常容易。通过广泛的采用新技术和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实现了飞机的减重,其中复合材料的使用量占到机体结构的 25%~30%。“鹰狮”飞机为单发飞机,采用一台通用电气公司/沃尔沃航空发动机公司的 RM12 发动机,与原其原型F404 发动机相比,RM12 发动机除改进控制系统和采用大量新材料之外,还将发动机的加力推力提高了 10%,达到 80.5千牛,不加力推力为 54.0千牛。虽然无法与F16的大推力 发动机媲美,但对于像鹰狮战机这样的轻型飞机而言,已经足够使用了。

鹰狮战机已经成为了一个模板。此后出现的一些轻型战机也基本是以它所确立的技术路线为主。单台中等推力发动机,强调电子系统的高度适应性,武器装备的多用途化,可维护性较高,经济适用等等,被“枭龙”战机采纳进来。而印度的LCA,韩国的FA50也基本遵循这一路径。实际上,对于中小国家或航空技术薄弱的国家来说,这种轻型战机是很好的入门产品,并且可以提供基本完备的多用途作战能力。随着老一代的战斗机不断退役,第四代战机价格异常昂贵,可能这种轻型战机将会形成一个颇具吸引力的市场。

轻型战斗机是指战斗机中体型相对较小,航程相对较短,载弹量相对较小的战斗机。依据今天的眼光,螺旋桨时代的战斗机都是轻型战斗机,其中著名的零战(空重1.6吨)甚至比战斧式导弹(1.2吨)重不到哪里去。进入喷气时代以后,战斗机的研发步入快车道。材料科技、发动机、气动科学的迅速发展为战机复杂化、高科技化提供了充足的保障,战斗机变得越来越复杂,重量越来越大,造价也越来越高。如果说在战后第一代亚音速战机,如米格15和F86的身上这个趋势还不明显,那么第二代超音速战机F4“鬼怪”式,F111,米格23和苏24,飞机的复杂性和昂贵造价就已经表现得十分典型了。

  

这些具有大航程纵身打击能力的重型战机极具攻击性,是第一批真正具有多重任务属性的飞行作战平台。但人们也很快发现由于现有航空科技的限制,在飞行平台上追求机械性能的极限并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XB70型轰炸机的悲剧为此做了最好的注脚。70年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发展新一代作战飞机时,选择了提升战斗机机动性能这一道路。

当时,美国面临着越战后严重的经费收缩,国家财力无法支持F-14,F-15这样的重型战斗机一对一替换。同时,中欧地区是冷战期间最大的预设战场,而狭窄的地理空间和苏联空军庞大的机队规模使得美军除非使用空对空战术核武器,否则为了对抗苏军的数量优势,也必须发展一种可以在数量和性能上压倒对手的廉价战机。欧洲战场机场众多,很多距战区前沿不远,战区目标密集,无须花太多时间寻找目标,战斗机的航程和续航力不是关键性的性能指标,轻型战斗机腿短的缺点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

F16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当然,战斗机黑手党的影响力也不容否认。但是,历史很快就向着偏离他们设想的方向发展。第一批下线的F-16A战斗机是携带简单电子设备的白天战斗机, 不具备BVR空战和夜战能力, 雷达仅用于追踪视距内目标。F-16A使用空重仅6600千克,略轻于枭龙(6.8吨),但却装备了一台大推力发动机,带两枚格斗弹的空战推重比达1.3。1977 年 美国宣布追加订购 783 架 F-16A/B,此时空军已决定把 F-16 作为战斗轰炸机使用,而不是最初设想的轻型白天战斗机。被用作小型战斗轰炸机的F-16不得不加强结构, 携带额外的电子设备, 重量增长的趋势就此开始. 以后随着对空武器的复杂性和性能不断提升, 战斗机被迫携带越来越繁复的电子对抗设备来保证自己的安全, 重量相应进一步攀升。实际上,F16已经取代了F4战斗机,A7攻击机等战术打击飞机的地位,成为了一款复合型的作战飞机。为了补偿重量的提升,F16也不断改善其动力系统的性能。以色列装备的F16I“雷暴”战斗轰炸机的最大起飞重量已经高达23吨。

我们可以回溯一下F16的研制历程。当年F-111计划成本失控引发了美国军购体系的大规模改革,战机研发受到严格的风险和成本控制,重型战机的牵引因素是技术前沿和性能要求的结果,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省下来的,而低端战机则要精打细算,甚至放弃一部分技术性能来换取与高端战机之间的技术和价格差异。在冷战这一高度对抗时代背景下,高低搭配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效。

苏联式的高低搭配与美国空军大不相同,但与美国海军倒是颇有类似之处。苏27和米格29具有类似的空战属性,但负责的防区范围不同;F14和F18都具有制空和对地打击的能力,其中F14更偏重于舰队防空,F18则是一开始便考虑了多用途打击能力。这两种搭配都是重型/中型飞机组合,比起F15/F16的轻重组合,前者更加适合在广阔大洋或是广袤的俄罗斯大地进行作战,具有防御的属性。

轻型战斗机的另一条思路则是为中小国家打造一款“负担的起”的主力作战飞机。进入60年代以后,随着大国主力作战飞机向高端化方向发展,中小国家由于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限制,已经不可能完全跟踪大国的技术发展脉络,而不得不接受低端战机作为主力的现实。F5,米格21和幻影战机风行于中小国家和贫穷的大国,不是没有原因的。但是这些战机性能实在有限,进入80年代以后便面临换装的需求。F16和幻影2000便是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开始在国际上大行其道。与此同时米格29也在一部分发展中国家获得了空间。

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渐渐缓和下来,也为其他中小国家提供了一定的活动空间。随着冷战时期的战斗机逐步老化,国际军机市场上也产生了一定的需求。但是符合这些小国国防需求的现代化飞机种类却不是很多。瑞典人首先抓住了机会。他们在80年代发展新一代作战飞机时,将对地攻击、防空及侦察任务合并为统一的飞行平台,但与前辈不同的是,这种多元的任务属性是建立在现代电子技术、数据链、先进通讯技术和制导武器系统,而不是飞行平台的机械性能之上。这样既保证了多用途能力,又不让“鹰狮”战机变得大而沉重,从而使其发展成了颇具特色的现代轻型战机。拥有多功能,高效,经济的轻型战机,长久以来一直是各国空军的美梦;如今这些需求被“鹰狮”一一满足。“鹰狮”不仅达到了瑞典空军多功能、低成本的严格要求,也符合了多变的世界市场对飞机品质及能力日益提高的需要,其性能价格比亦十分可观。虽然JAS-39载弹量不大,作战半径也有些不足,但对于领土面积不大,经济实力不强的中小国家而言,鹰狮战机已经足以满足需要了。

拜现代科技所赐,‘鹰狮’有先进的气动力构型与电传操纵系统,机身更为灵巧;又有一套先进的武器系统,飞行员对这些特殊任务装备的操控非常容易。通过广泛的采用新技术和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实现了飞机的减重,其中复合材料的使用量占到机体结构的 25%~30%。“鹰狮”飞机为单发飞机,采用一台通用电气公司/沃尔沃航空发动机公司的 RM12 发动机,与原其原型F404 发动机相比,RM12 发动机除改进控制系统和采用大量新材料之外,还将发动机的加力推力提高了 10%,达到 80.5千牛,不加力推力为 54.0千牛。虽然无法与F16的大推力 发动机媲美,但对于像鹰狮战机这样的轻型飞机而言,已经足够使用了。

鹰狮战机已经成为了一个模板。此后出现的一些轻型战机也基本是以它所确立的技术路线为主。单台中等推力发动机,强调电子系统的高度适应性,武器装备的多用途化,可维护性较高,经济适用等等,被“枭龙”战机采纳进来。而印度的LCA,韩国的FA50也基本遵循这一路径。实际上,对于中小国家或航空技术薄弱的国家来说,这种轻型战机是很好的入门产品,并且可以提供基本完备的多用途作战能力。随着老一代的战斗机不断退役,第四代战机价格异常昂贵,可能这种轻型战机将会形成一个颇具吸引力的市场。


相关内容

  • 美国陆军主要装备计划
  • 美国陆军主要装备计划 综合述评 目前,美国陆军正处于从阿富汗撤军和改变现有采办策略的过渡期.现有的采办策略是着眼当前作战提供应急支持而设计的.而未来采办也需要吸取过去获得的经验教训,与以前相比,这些经验教训可以得到更多的公开讨论.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美国士兵是最重要.最宝贵的财富.目前现代化计划实 ...

  • 铁道线上的红白对撞
  • 蒸汽机的闷响由远及近,一列飞奔着的火车呼啸而至.目光沉静的指挥宦矗立在车厢尾部,仿佛对扑面而来的凛凛寒风无动于衷.铁道两旁,在铅灰色军用大衣外斜挎着步枪的红军战士发出"乌拉"的欢呼声-- 在1965年上映的不朽爱情史诗巨片<日瓦格医生>中,一袭黑装.表情严酷.双眼躲藏 ...

  • 御风飞行阅读答案
  • 说明文的阅读在中考和高考中都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如何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技巧,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快速完成说明文的阅读,掌握其阅读方法尤为重要.今天,语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御风飞行阅读答案,希望通过此分享,能对提高同学们的说明文阅读能力有所帮助. 御风飞行 当你在花园里驻足观察那些胖胖的蜜蜂在花丛中起起落 ...

  • 中国不可缺少的国之重器 这位朋友解燃眉之急
  • 最近最能吸引大家眼球的就是我们即将入役的运-20大型战略运输机以及正在研制的"空警-3000"战略级大预警机.运-20运输机的服役已经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了,此时宣布运-20量产服役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空警-3000"是否会有这个代号,目前没有任何媒体证实消息, ...

  • 抗日淞沪战役:中国版的坦克大决战
  • <太平洋战争>第五集,鬼子的坦克出现了.貌似97式"其哈"中型坦克.中型坦克,起码鬼子是这样认为的.美军可是不以为然,谢尔曼一炮送它上了路.二战轴心国中,日军的装甲力量确实薄弱.由于其主要战场在中国,那么,鬼子的装甲部队就向快速机动部队方向发展.火力与装甲不是主要考虑 ...

  • 航母的发展史
  • 航母的发展史 航空母舰(Aircraft Carrier)是一个战斗群,一般包括一艘旗舰,两艘防空巡洋舰,4~6艘防空反潜驱逐舰,1-2艘攻击型核潜艇组成.CV是航空母舰的英文缩写,全称是Carrier Vessels . 依靠航空母舰,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不依靠当地的机场情况施加军事压 ...

  • 美国陆军编制
  • 总的编制 美国陆军主要编有:7个司令部(3个集团军司令部和4个军部,其中1个为空降军部):10个作战师(2个装甲师.4个机械化师.2个轻步兵师.1个空中突击师.1个空降师).13个旅(7个航空旅.6个炮兵旅):3个装甲骑兵团:2个营群(1个步兵营群.1个空降营群):12个防空导弹营:另有2个一体化师 ...

  • 中国海相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 论 文 第52卷 增刊Ⅰ 2007年9月 中国海相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贾承造① 李本亮②③ 张兴阳③ 李传新①* (①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0083; ②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北京 102249; 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 实验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3. * ...

  • 中国特种兵装备最新型微声枪械
  • 中国特种兵装备最新型微声枪械[图] 我军特种兵新装备最新型微声手枪与微声冲锋枪 由于特种作战的需要,世界各国军队的特种作战部队,都列装有特种微声枪械,我军也是如此,目前我军各侦察分队和特种作战大队,列装的是67式7.62毫米微声手枪与85式微声冲锋枪,这两种微声枪都经过实战的检验,特别是67式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