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下期末练习题(六)

人教版:八下期末练习题(六)

2017-06-28

一、选择题

1.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

族振兴之路。下列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可能集中

在(  )

A.《千年巨变》

B.《峥嵘岁月》

C.《中国新生》

D.《伟大转折》

2.“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1950年带领这支斗志昂扬的军队奔赴朝鲜战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  )

A.彭德怀

B.朱德

C.叶挺

D.刘伯承

3.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四次变革,依次是土地改革、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土地改革而言,与其他三次最明显的不同之处是(  )

A.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B.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当时普遍得到农民的好评

4.下图反映了新中国20世纪50-60年代经济发展的状况。其中,导致甲到乙段历史现象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开展“大跃进”运动

C.召开中共八大

D.实施“一五”计划

5.某班开展以“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1953—1956)”为主题的课题讨论。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  )

A.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一五”计划

6.20世纪50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与这些“科学现象”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7.下列内容中,可以证明“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的是(  )

①掀起夺取党和政府领导权的狂潮②迫害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

③消灭地主阶级④国民经济发展缓慢⑤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8.“21世纪始于1978年”,因为这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材料中的“一步”是指(  )

A.结束“两个凡是”

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听民声、体民情、顺民意、解民忧”是我党一贯的工作作风,其中最能体现我党顺应下图反映的民意而制定的政策是(  )

A.进行土地改革

B.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这次变革的总设计师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1.新中国建立后,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B.“一国两制”的实践

C.土地改革的进行

D.对外开放的实行

1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下列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的举措中最具有创新意义的是(  )

A.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B.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C.农业集体化

D.“一国两制”构想

13.“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国民政府”行政院长于右任的诗作《望大陆》反映了台湾同胞渴

望(  )

A.反攻大陆

B.葬于大陆

C.祖国统一

D.台湾独立

14.毛泽东说,“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陆军、空军、海军及战略导弹部队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A.陆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

B.海军、陆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

C.陆军、海军、战略导弹部队、空军

D.陆军、空军、海军、战略导弹部队

15.某中学八年级同学进行“周恩来的外交活动”的主题探究,下列各项中与此主题有关的是(  )

①参加重庆谈判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出席万隆会议

④参加中国加入WTO的谈判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6.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广州春交会向38户美商发出邀请,应邀到会42人,这是中美贸易中断20多年后美商首次到中国参会。与这一事件有直接关系的是(  )

A.中日关系改善

B.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C.中美正式建交

D.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17.1964年10月17日,法新社发布消息:“在24小时内爆炸了两颗影响世界平衡的炸弹:一颗是15日赫鲁晓夫下台的炸弹;另一颗是16日正式宣布中国第一次爆炸的炸弹。”这里所说的“另一颗炸弹”指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8.下列史实中,不属于“我国高科技领域的成就”这一学习主题的是(  )

A.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B.“两弹”的成功研制

C.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D.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水稻

19.在普及义务教育中,全社会为改变失学儿童命运实施的最大社会公益活动

是(  )

A.实施“希望工程”

B.为贫困地区设立义务教育专项补助金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加大教育投入,大力提高教师地位

20.阅读下图《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不符合史实的是(  )

A.A~B点城镇人口增长主要是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一五”计划的推动

B.C点城镇人口高峰的出现是由于国民经济全面调整,生产恢复发展

C.“文化大革命”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导致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

D.E~F点城镇人口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方针政策的调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3分,第23题13分,第24题14分,共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0年12月,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说:“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要走弯路,就是S形。”这是他对党走过的历史道路的形象说法……——《党的艰辛探索的厚重史书》

(1)列举20世纪50年代党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的失误。我们应从中吸取怎样的历史教训?(5分)

材料二 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2)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到的中国道路指什么?为人民造福,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贡献的我国科学家是谁?(5分)

22.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材料一 “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过去'三靠’(即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越靠越穷,现在'靠三’(即靠三中全会路线),越靠越富。”——20世纪80年代农村的顺口溜

(1)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农民对我们党的哪一项政策赞不绝口?这项政策为农村带来哪些变化?(5分)

材料二 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2)从《人民日报》的社论可以看出,当时我国正在作出怎样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策是如何迈出第一步的?(4分)

材料三

(3)根据以上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各领域发生的历史性巨变。(4分)

23.中美两国都是当今世界的重要国家,中美关系是构筑21世纪大国关系的重要一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出抗日战争期间中美两国关系怎样?(2分)

(2)图二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目的是什么?(2分)

(3)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两件大事。(6分)

(4)在台湾问题上,你认为美国遵守什么原则才能有利于中美关系正常发展?(3分)

24.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请回答:

(1)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6分)

(2)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党和政府提出了哪个正确的方针?(2分)

材料

时间

四大件

20世纪50-70年代

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20世纪80-90年代

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21世纪以来

智能手机、电脑、汽车、楼房

(3)根据材料分析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用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实施了哪些措施?(至少写出两项)(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A 3A 4D 5C

6C 7B 8B 9D 10B

11A 12D 13C 14A 15C

16B 17A 18A 19A 20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3分,第23题13分,第24题14分,共50分)

21.

(1)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教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发展经济应从本国国情出发。

(2)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家:袁隆平。

22.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化: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生活富裕起来。

(2)实行对外开放的决策。设立经济特区。

(3)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科技不断进步,国防装备走向现代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3.

(1)两国是盟友关系(友好关系)。

(2)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由对抗到两国关系正常化。中美两国大事记:1971年乒乓外交、基辛格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4)遵守一个中国的原则,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4.

(1)土地改革,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等。

(2)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外来文明的传入和影响等。

措施: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取消农业税、家电下乡等。(任意两条即可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人教版:八下期末练习题(六)

2017-06-28

一、选择题

1.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

族振兴之路。下列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可能集中

在(  )

A.《千年巨变》

B.《峥嵘岁月》

C.《中国新生》

D.《伟大转折》

2.“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1950年带领这支斗志昂扬的军队奔赴朝鲜战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  )

A.彭德怀

B.朱德

C.叶挺

D.刘伯承

3.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四次变革,依次是土地改革、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土地改革而言,与其他三次最明显的不同之处是(  )

A.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B.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当时普遍得到农民的好评

4.下图反映了新中国20世纪50-60年代经济发展的状况。其中,导致甲到乙段历史现象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开展“大跃进”运动

C.召开中共八大

D.实施“一五”计划

5.某班开展以“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1953—1956)”为主题的课题讨论。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  )

A.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一五”计划

6.20世纪50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与这些“科学现象”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7.下列内容中,可以证明“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的是(  )

①掀起夺取党和政府领导权的狂潮②迫害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

③消灭地主阶级④国民经济发展缓慢⑤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8.“21世纪始于1978年”,因为这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材料中的“一步”是指(  )

A.结束“两个凡是”

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听民声、体民情、顺民意、解民忧”是我党一贯的工作作风,其中最能体现我党顺应下图反映的民意而制定的政策是(  )

A.进行土地改革

B.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这次变革的总设计师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1.新中国建立后,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B.“一国两制”的实践

C.土地改革的进行

D.对外开放的实行

1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下列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的举措中最具有创新意义的是(  )

A.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B.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C.农业集体化

D.“一国两制”构想

13.“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国民政府”行政院长于右任的诗作《望大陆》反映了台湾同胞渴

望(  )

A.反攻大陆

B.葬于大陆

C.祖国统一

D.台湾独立

14.毛泽东说,“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陆军、空军、海军及战略导弹部队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A.陆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

B.海军、陆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

C.陆军、海军、战略导弹部队、空军

D.陆军、空军、海军、战略导弹部队

15.某中学八年级同学进行“周恩来的外交活动”的主题探究,下列各项中与此主题有关的是(  )

①参加重庆谈判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出席万隆会议

④参加中国加入WTO的谈判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6.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广州春交会向38户美商发出邀请,应邀到会42人,这是中美贸易中断20多年后美商首次到中国参会。与这一事件有直接关系的是(  )

A.中日关系改善

B.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C.中美正式建交

D.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17.1964年10月17日,法新社发布消息:“在24小时内爆炸了两颗影响世界平衡的炸弹:一颗是15日赫鲁晓夫下台的炸弹;另一颗是16日正式宣布中国第一次爆炸的炸弹。”这里所说的“另一颗炸弹”指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8.下列史实中,不属于“我国高科技领域的成就”这一学习主题的是(  )

A.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B.“两弹”的成功研制

C.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D.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水稻

19.在普及义务教育中,全社会为改变失学儿童命运实施的最大社会公益活动

是(  )

A.实施“希望工程”

B.为贫困地区设立义务教育专项补助金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加大教育投入,大力提高教师地位

20.阅读下图《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不符合史实的是(  )

A.A~B点城镇人口增长主要是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一五”计划的推动

B.C点城镇人口高峰的出现是由于国民经济全面调整,生产恢复发展

C.“文化大革命”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导致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

D.E~F点城镇人口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方针政策的调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3分,第23题13分,第24题14分,共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0年12月,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说:“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要走弯路,就是S形。”这是他对党走过的历史道路的形象说法……——《党的艰辛探索的厚重史书》

(1)列举20世纪50年代党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的失误。我们应从中吸取怎样的历史教训?(5分)

材料二 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2)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到的中国道路指什么?为人民造福,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贡献的我国科学家是谁?(5分)

22.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材料一 “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过去'三靠’(即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越靠越穷,现在'靠三’(即靠三中全会路线),越靠越富。”——20世纪80年代农村的顺口溜

(1)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农民对我们党的哪一项政策赞不绝口?这项政策为农村带来哪些变化?(5分)

材料二 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2)从《人民日报》的社论可以看出,当时我国正在作出怎样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策是如何迈出第一步的?(4分)

材料三

(3)根据以上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各领域发生的历史性巨变。(4分)

23.中美两国都是当今世界的重要国家,中美关系是构筑21世纪大国关系的重要一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出抗日战争期间中美两国关系怎样?(2分)

(2)图二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目的是什么?(2分)

(3)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两件大事。(6分)

(4)在台湾问题上,你认为美国遵守什么原则才能有利于中美关系正常发展?(3分)

24.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请回答:

(1)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6分)

(2)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党和政府提出了哪个正确的方针?(2分)

材料

时间

四大件

20世纪50-70年代

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20世纪80-90年代

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21世纪以来

智能手机、电脑、汽车、楼房

(3)根据材料分析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用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实施了哪些措施?(至少写出两项)(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A 3A 4D 5C

6C 7B 8B 9D 10B

11A 12D 13C 14A 15C

16B 17A 18A 19A 20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3分,第23题13分,第24题14分,共50分)

21.

(1)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教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发展经济应从本国国情出发。

(2)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家:袁隆平。

22.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化: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生活富裕起来。

(2)实行对外开放的决策。设立经济特区。

(3)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科技不断进步,国防装备走向现代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3.

(1)两国是盟友关系(友好关系)。

(2)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由对抗到两国关系正常化。中美两国大事记:1971年乒乓外交、基辛格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4)遵守一个中国的原则,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4.

(1)土地改革,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等。

(2)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外来文明的传入和影响等。

措施: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取消农业税、家电下乡等。(任意两条即可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相关内容

  • 八下古诗默写
  • 人教版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 名著导读练习(精编版) <海底两万里>相关练习 1.<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生物学家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一,他的另两部作品是 ( ).( ). 2.<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 )号潜艇的故事.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拥有广大的 ...

  •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新课程标准要求:(最新人教八下计划) 在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过程,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次函数的意义,能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解析表达式y=kx+b( ...

  • 人教版八下语文期末测试卷1
  • 八年级下语文期末测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⒈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杳无消息(yǎo) 匿名(nì) 畸形(qī) 解剖(pōu) B.广袤无垠(mào) 嬉戏(xī) 管束(sù) 虐待(nüâ) C.颔首低眉(hàn) 污秽(huì) 迸射(bâng) 诘责(ji ...

  • 八下数学人教版-练目录
  •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1) 16.1 二次根式(1)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2)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4) 本章检测(6)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8) 17.1 勾股定理(8)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1) 本章检测(13)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16) 18.1 平行四边形(16) 1 ...

  • 人教版语文八下配套练习册第六单元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第六单元答案 26课 小石潭记 一1冽 缀 澈 2(1)向西,往西.(2)以--为乐(3)在空中(4)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5)像狗的牙齿一样.(6)格外.3(1)清澈. 凄清,冷清.(2)以--为乐.欢乐.(3)大约.可以(4)游动.游玩.4略.5略. 二(一)6说 ...

  • 人教版八下英语课文翻译
  • 1.p6 UNIT 1 3a:In ten years,I think I 十年后,我想我会成为一名记者.我将住在上海因为去年我去了上海,立即爱上了这座城市.上海真的是座优美的城市.作为一名记者,我想我会遇到很多有趣的人.我想我会和自己最好的朋友住在一套公寓里,因为我不愿意独居.我会养宠物,因为我妈 ...

  • 人教版八下数学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复习教案
  • 第18章 平行四边形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几种平行四边形的回顾与思考,使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系统地复习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等: 2.正确理解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在反思和交流过程中,逐渐建立知识体系: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

  • 人教版历史八下[钢铁长城]word教案
  • 今天是几月几日?一年前的明天发生了什么事件?是谁第一个赶赴现场?他们是怎么 去的? 是我们的 播放视频资料<开国大典>阅兵片段和<国庆50周年阅兵>片段.鲜明的对比,雄壮的气势引发学生极大兴趣,进入本课探究学习.(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师指出:过去的半个多世纪,我 ...

  • 人教版生物八下[鸟的生殖和发育]word教案1
  • 生物:1.4<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1( 人教版八年级 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探究鸟卵的结构,说出鸟卵适合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通过参观或参与家禽养殖活动,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