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高二历史新课程调研手记之三

嘉兴市教育研究院 戴加平

10月16日至25日,连续走了嘉善中学、嘉善第二高级中学、嘉兴第五高级中学、嘉兴第四高级中学、桐乡一中、桐乡高级中学、嘉兴三中等七所学校,每所学校分别听两位老师的一节高二历史课,共听课14节,教学内容涉及拿破仑、孙中山、甘地、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6位历史巨人(按教材分是三个类型)。其中,10月24日至25日是与市本级高中的历史学科教研组长或高二历史备课组组长一起到我市的省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桐高和嘉兴三中进行集体调研。感谢七所学校领导对本次专题调研所提供的支持,更感谢相关历史老师的坦诚相待和积极参与。

高二历史新课程的实验至今才一个多月,遇到的困难与困惑自然是比较多的,具体的主要有:

第一,备课量极大。由于高二历史新课程是按主题编写的,跳跃性较强,加之这是全新的课程,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导致老师们的备课常常非常困难。

第二,课时偏紧。按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规定,高二历史课程只能是每周两课时;我省制定的《历史教学指导意见》也已为两课时教学确定了相应的内容。但由于拟定中的高考方案已将四个选修课程列为高考内容,教学进度的提前似乎已成为文科班教学的必然选择;同时,由于学生们的历史学科基础知识普遍薄弱,这也提高了教学的难度。因此,从总体上看,课时偏紧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当然,课时紧张也遇部分老师过分加快教学进度有关。

第三,教学的深度与难度如何把握,不是很清晰。这既是因为《教学指导意见》只是规定了教学的范围,确定了教学的底线,也是因为历史人物的教学是一项新的工作,有待在实际教学中探索,还因为两年后的高考将如何进行尚未“交底”。

第四,历史人物教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尚未形成共识。历史人物的教学是一项新的工作,教学的目标、教学的方式、教学的资源开发均有待在实验中逐步地形成认识和操作思路。目前,甚至连什么是好课也尚未形成共识,教学的难度可以想见。

第五,教学评价方式(包括对教师的评价的方式)尚未有根本性变化。老师们普遍感觉,目前主要是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所谓是“不问苦劳,只问功劳”)。而且,教学管理从总体上看是日趋严密和刚性,学生与教师的自主空间均被大大压缩,教师与学生的负担同样过于沉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受到严重制约。

上述困难与困惑必然制约高二历史人物教学,集中体现为目前的高二历史教学与预期中的实验目标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

——历史人物的教学没有跳出“应试”的圈子,除少数有勇气也有专业水平的老师外,绝大多数老师是在为考而教。受此制约,历史人物的重要历史活动固然得以呈现,对他们的评价固然也得以完成,但他们的“优秀品质”“雄才伟略”、“坚定信念”“探索精神”“奋斗勇气”“创新能力”“求实品质”等独特的伟人风采却被湮没,他们的尘世生活、个性特长、嘉言懿行更是不见踪影,他们成了遥远的、可望不可及的、可敬不可亲的圣人。

——三维目标的达成还缺少有效的教学方式,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还有待作出更大努力。目前的历史人物教学中,与学习目标有关的基础知识被反复地讲述,他们对学生的人生启示也在不断地被提出被讲述。问题在于,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真正叩动学生的心灵?历史人物教学理应引导学生通过回到历史人物所生活的真实场景,走近他们的历史活动,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理解他们的人生选择和精神风貌,体验他们的成功与失败,追寻巨人之所以成为巨人的路径与奥妙。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的历史人物教学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高质量的历史人物教学课不多。在历史人物教学这一特定的场景里,什么是好课还未能形成共识,高质量的高二历史课自然也就难以出现。本来,高二应是考试压力最轻、教师自主空间最大的年段,历史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开展各种探索,但遗憾的是,目前虽然已有一些老师在极有勇气地加以探索,但这种探索显然还没有蔚然成风。如果高二的历史新课程教学都没有勇气进行探索,都无法实现应有的突破,那么高一与高三年级的历史新课程实验前景恐怕更难让人有所期待。

面对上述问题,责备高中历史教师是没有道理的。悲观或急躁同样于事无补。我们应当对上述制约因素与主要问题,加以梳理,分清主观与客观,分出轻重缓急,逐个地加以探讨,力求能逐步解决。目前需要做的主要工作是:

第一,明确教育的责任并担当起这种责任。思想决定行动,行动改变命运。当代教育的责任必须明确,当代教师的责任必须明确,历史学科的责任同样必须明确。作为个人,无论是局长、校长,还是历史教师,确实都无法改变这个世界,但完全可以改变我们的课堂(一地的课堂、一校的课堂、历史课堂)。知不易,行更难。再难也应当行动,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担当的责任。事实上,任何人都不可能生活在没有束缚、无需承担风险的世界中,优秀历史教师应当有担当社会责任的良知与勇气。

第二,教育的评价亟待变革。我们绝不能以“高升学率”为主要教育目标,绝不能自欺欺人地满足于“高升学率”,历史必定会证明,这是一颗“苦果”,是一颗在日后必定会产生报应的“苦果”。学校不是学店,更不是军营;教师也不是教书匠,更不囚徒。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只适用于“战时”,一旦战争结束,其使命必须结束。全场紧逼,超时上课,这种状况绝不能再持续。中学教师必须得到解放!学生需要必要的体育活动、休闲与睡眠时间,中学教师同样需要。自由的时间与空间是阳光,是春风,虽然摸不到,但是生命发展所必需。作为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学校领导,这方面理应有所作为,也可以有所作为。

第三,要努力为教师提供更多更优秀的教学资源。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学校需要在这方面有更多的投入,在教师的参与下,尽力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市历史学科基地也有责任在已做工作的基础上,更广泛地动员本市各学校的历史教师们参与教学资源

库的建设,更广泛地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此外,充分发挥备课组作用,共同讨论,分享教学思路,分享教学资源,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历史教师也应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解放自己。

第四,历史学科教研员和我市历史教师群体中的名师、学科带头人应当发挥引领作用。在这方面,历史学科教研员负有特殊的责任。研究、服务与指导,本来就是教研员职责之所在。教研员和名师、学科带头人要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与研究历史人物的教学规律,对历史人物教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逐步形成共识,形成操作路径,并将这些共识与路径付诸教学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引领我市的全体历史老师一起承担起高中历史教学本应承担的艰难而光荣的使命。

历史老师必须怀有理想,优秀的历史教师更应如此。历史老师必须从现实出发,优秀历史教师当然也从现实出发。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必须从此时开始,从现实出发,向理想的目标前进。我们可以走慢一点,我们或许也应当走稳健一点,但我们必须向理想的目标前行。

好在,嘉兴有一支凝聚力强、极有战斗力的高中历史教师队伍,他们已经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这正是嘉兴历史教学希望之所在。

2007-10-30

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高二历史新课程调研手记之三

嘉兴市教育研究院 戴加平

10月16日至25日,连续走了嘉善中学、嘉善第二高级中学、嘉兴第五高级中学、嘉兴第四高级中学、桐乡一中、桐乡高级中学、嘉兴三中等七所学校,每所学校分别听两位老师的一节高二历史课,共听课14节,教学内容涉及拿破仑、孙中山、甘地、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6位历史巨人(按教材分是三个类型)。其中,10月24日至25日是与市本级高中的历史学科教研组长或高二历史备课组组长一起到我市的省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桐高和嘉兴三中进行集体调研。感谢七所学校领导对本次专题调研所提供的支持,更感谢相关历史老师的坦诚相待和积极参与。

高二历史新课程的实验至今才一个多月,遇到的困难与困惑自然是比较多的,具体的主要有:

第一,备课量极大。由于高二历史新课程是按主题编写的,跳跃性较强,加之这是全新的课程,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导致老师们的备课常常非常困难。

第二,课时偏紧。按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规定,高二历史课程只能是每周两课时;我省制定的《历史教学指导意见》也已为两课时教学确定了相应的内容。但由于拟定中的高考方案已将四个选修课程列为高考内容,教学进度的提前似乎已成为文科班教学的必然选择;同时,由于学生们的历史学科基础知识普遍薄弱,这也提高了教学的难度。因此,从总体上看,课时偏紧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当然,课时紧张也遇部分老师过分加快教学进度有关。

第三,教学的深度与难度如何把握,不是很清晰。这既是因为《教学指导意见》只是规定了教学的范围,确定了教学的底线,也是因为历史人物的教学是一项新的工作,有待在实际教学中探索,还因为两年后的高考将如何进行尚未“交底”。

第四,历史人物教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尚未形成共识。历史人物的教学是一项新的工作,教学的目标、教学的方式、教学的资源开发均有待在实验中逐步地形成认识和操作思路。目前,甚至连什么是好课也尚未形成共识,教学的难度可以想见。

第五,教学评价方式(包括对教师的评价的方式)尚未有根本性变化。老师们普遍感觉,目前主要是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所谓是“不问苦劳,只问功劳”)。而且,教学管理从总体上看是日趋严密和刚性,学生与教师的自主空间均被大大压缩,教师与学生的负担同样过于沉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受到严重制约。

上述困难与困惑必然制约高二历史人物教学,集中体现为目前的高二历史教学与预期中的实验目标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

——历史人物的教学没有跳出“应试”的圈子,除少数有勇气也有专业水平的老师外,绝大多数老师是在为考而教。受此制约,历史人物的重要历史活动固然得以呈现,对他们的评价固然也得以完成,但他们的“优秀品质”“雄才伟略”、“坚定信念”“探索精神”“奋斗勇气”“创新能力”“求实品质”等独特的伟人风采却被湮没,他们的尘世生活、个性特长、嘉言懿行更是不见踪影,他们成了遥远的、可望不可及的、可敬不可亲的圣人。

——三维目标的达成还缺少有效的教学方式,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还有待作出更大努力。目前的历史人物教学中,与学习目标有关的基础知识被反复地讲述,他们对学生的人生启示也在不断地被提出被讲述。问题在于,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真正叩动学生的心灵?历史人物教学理应引导学生通过回到历史人物所生活的真实场景,走近他们的历史活动,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理解他们的人生选择和精神风貌,体验他们的成功与失败,追寻巨人之所以成为巨人的路径与奥妙。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的历史人物教学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高质量的历史人物教学课不多。在历史人物教学这一特定的场景里,什么是好课还未能形成共识,高质量的高二历史课自然也就难以出现。本来,高二应是考试压力最轻、教师自主空间最大的年段,历史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开展各种探索,但遗憾的是,目前虽然已有一些老师在极有勇气地加以探索,但这种探索显然还没有蔚然成风。如果高二的历史新课程教学都没有勇气进行探索,都无法实现应有的突破,那么高一与高三年级的历史新课程实验前景恐怕更难让人有所期待。

面对上述问题,责备高中历史教师是没有道理的。悲观或急躁同样于事无补。我们应当对上述制约因素与主要问题,加以梳理,分清主观与客观,分出轻重缓急,逐个地加以探讨,力求能逐步解决。目前需要做的主要工作是:

第一,明确教育的责任并担当起这种责任。思想决定行动,行动改变命运。当代教育的责任必须明确,当代教师的责任必须明确,历史学科的责任同样必须明确。作为个人,无论是局长、校长,还是历史教师,确实都无法改变这个世界,但完全可以改变我们的课堂(一地的课堂、一校的课堂、历史课堂)。知不易,行更难。再难也应当行动,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担当的责任。事实上,任何人都不可能生活在没有束缚、无需承担风险的世界中,优秀历史教师应当有担当社会责任的良知与勇气。

第二,教育的评价亟待变革。我们绝不能以“高升学率”为主要教育目标,绝不能自欺欺人地满足于“高升学率”,历史必定会证明,这是一颗“苦果”,是一颗在日后必定会产生报应的“苦果”。学校不是学店,更不是军营;教师也不是教书匠,更不囚徒。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只适用于“战时”,一旦战争结束,其使命必须结束。全场紧逼,超时上课,这种状况绝不能再持续。中学教师必须得到解放!学生需要必要的体育活动、休闲与睡眠时间,中学教师同样需要。自由的时间与空间是阳光,是春风,虽然摸不到,但是生命发展所必需。作为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学校领导,这方面理应有所作为,也可以有所作为。

第三,要努力为教师提供更多更优秀的教学资源。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学校需要在这方面有更多的投入,在教师的参与下,尽力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市历史学科基地也有责任在已做工作的基础上,更广泛地动员本市各学校的历史教师们参与教学资源

库的建设,更广泛地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此外,充分发挥备课组作用,共同讨论,分享教学思路,分享教学资源,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历史教师也应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解放自己。

第四,历史学科教研员和我市历史教师群体中的名师、学科带头人应当发挥引领作用。在这方面,历史学科教研员负有特殊的责任。研究、服务与指导,本来就是教研员职责之所在。教研员和名师、学科带头人要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与研究历史人物的教学规律,对历史人物教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逐步形成共识,形成操作路径,并将这些共识与路径付诸教学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引领我市的全体历史老师一起承担起高中历史教学本应承担的艰难而光荣的使命。

历史老师必须怀有理想,优秀的历史教师更应如此。历史老师必须从现实出发,优秀历史教师当然也从现实出发。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必须从此时开始,从现实出发,向理想的目标前进。我们可以走慢一点,我们或许也应当走稳健一点,但我们必须向理想的目标前行。

好在,嘉兴有一支凝聚力强、极有战斗力的高中历史教师队伍,他们已经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这正是嘉兴历史教学希望之所在。

2007-10-30


相关内容

  • 勉励自己的座右铭大全,攀爬在理想的高峰
  • 勉励自己的座右铭大全,攀爬在理想的高峰 360词叟图书馆 美丽的天空,有风有雨,才有彩:有阴有晴,才有姿:有阴霾有阳光,才缤纷! 简单的生活,不是强调人生无为,不思进取.生活中,要争取你该争取的,追求你应追求的,做到取舍有度. 花草的怒放,在风雨交加.烈日炙烤的大自然,鱼儿的翱游,在波涛汹涌.辽阔无 ...

  • 行走在岁月的思绪中
  • 岁月,是一个行走的身影,一种遥远而又现实的存在. 像晨,像暮,像夜,总是在似有似无的空间里, 让人触摸自己的灵魂. 或许只是一粒鸟语,滴落在心灵的叶片上. 梦不再忧郁,许多悲伤的记忆,被流放到了昨日的河床上, 这是一个美好的开始,宛如一朵花刚刚绽放. 生活就是这样,每天都有开始, 每一个开始都有阳光 ...

  • 游走在边缘的一代城市流浪者
  • 游走在边缘的一代城市流浪者 摘要 安妮宝贝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安妮的小说传达了当今中国都市边缘人物的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逼真地展示了这群都市边缘人的生存状态,折射出她对现实社会和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人性的哲理性思考.安妮从"城市边缘人"谋生的基本出发,关注当代"城 ...

  • 彭罗斯楼梯几何学悖论
  • 四维空间我用自己的表达方式,用文字表达完了,其实对于很多人,还是不能理解,不够直观.那么,我尝试用"彭罗斯楼梯几何学悖论"的图形,来表达四维空间. 在理解"莫比乌斯圈"时,值得注意的是,可以在静态中见证二维空间怎样改变成为三维空间的,主体是扭曲.当我们意识到那 ...

  • 社会主义形态与社会主义本质
  • 作者:姬金铎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1998年06期 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述是当前理论界谈论得很多的一个问题.很多同志谈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是对原有的社会主义特征理论的重大发展,是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一项重大的理论成果.我认为, ...

  • 桃林小木屋
  •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沁人心脾"."馋涎欲滴"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中每一个细节描写中体会的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 4.培养学生认真读书 ...

  • 历年高考浙江省高浙江省高考语文卷评析
  • .. . . .. . . 07浙江省高考语文卷评析 命题指导思想:新题型增多 追求人文味 浙江省2007年高考语文命题组 今年浙江语文卷在整卷结构.各大块分值不变的前提下,力图有所创新. 名句名篇不必死记硬背 为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名句名篇的默写今年改为选择题,重视考查学生是否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如 ...

  •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简案
  • 教材分析: <南辕北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人想到南方去,而他所走的路却是朝向北方.别人提醒他走错了,他却满不在乎.人们用"南辕北辙"这句成语,来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学习这则寓言故事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涵的 ...

  • [朱子语类]三则(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概况,辩证思考理学的历史意义.2.引导学生讨论并把握朱熹在理欲问题.义利问题.读书方法等方面的基本思想.教 学重 点了解朱熹关于理欲问题的思想. 教 学难 点了解朱熹关于理欲问题的思想. 教 学时 数三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经常从报纸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