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蕾师陶杯

创设情境 孕育动力 激发活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策略的尝试

【内容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孕育动力,激发活力。只有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学生进行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认知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使趣味贯穿始末;注意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操作,获得丰富的直观经验;以多元评价、人文评价保护学生的信心,发展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使学生热爱数学。

【关键词】 兴趣 动力 活力

《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强调: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要着重让学生打好基础,学会应用,激发兴趣,启迪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创造动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激发兴趣放在首要位置,使学生热爱数学,让数学课堂扬起兴趣的风帆。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激发探究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选取一些出乎学生预料或在学生已有经验以外的素材,设计一些新颖别致、趣味横生的新课导入,对诱发学生形成主动探新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将产生重要作用。

例如,教学“年、月、日”前,我先在班级对学生的生日进行调查,利用班级恰巧有2月29日出生的的学生进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生日及自己过了多少个生日,当李可可说出自己11岁、过了3个生日时,全班哄堂大笑。11岁本来应该过了11个生日,而他怎么只过了3个生日,李可可不至于连自己一岁过一个生日都不知道吧。李可可坚定自己11岁且只过了3个生日,我同时也肯定了李可可的说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产生强烈疑问从而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学习兴趣被调起以后,教师再顺势引导学生,“你想知道是为什么吗?通过这堂课的探究,你就可以找出答案了。”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深厚的求知欲望开始了新课的学习,诱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每人每年过一个生日,这是孩子们的普遍经验,是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起点,也是这部分内容的一个知识点,而“11年只过3个生日”是多数学生没有的经验。抓住这个起点,让学生发现自己生活中常用的年月日知识中还有这样“奇特”的情况,他们就会产生极大的探究兴趣,为顺利地进行年月日知识的研究与学习提供动力。

二、直观展示、注重过程,激活探究动力。

有效地探究教学要从兴趣入手,而数学知识是概括抽象的,教条化的语言让学生难懂,简单的说教使学生厌烦。直观教学就是把概括抽象的问题通过教具或实物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丰富表象,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理解掌握新知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以及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进行直观、形象的演示,注重知识的学习和获得的过程,让学生很清楚地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样做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对学生常常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时,课前我让学生把长方体火柴盒的六个面都糊上纸,每两个相对的面糊同样颜色的纸,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加了这一教学活动,兴趣也很高。新授时,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面,老师问:长方体有几个面?都什么形状?面与面之间有什么关系?相对的棱有什么关系?12条棱可以分为几组?因为学生亲自动手糊过火柴盒,又在老师的指导下

进行了观察,都争先恐后举手发言,都能有条有理的把观察的结果叙述出来,最后又由学生将长方体各部分的特征完整地做了叙述,在此基础上老师又运用准确、简明的数学用语做出总结,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比如在教学行程问题中的相遇、追及问题时,我就在组织学生分作进行“相遇”、“追及”活动的基础上加强学具演示,学生很快就明白“相遇时间”、“追及时间”的概念,并且记忆持久。这种运用直观、形象化的手段,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注意力能够集中、持久。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

学生的生活经验、操作经验就是最好的学习起点。数学的知识与方法是从生活现象出发的。学生糊纸盒的活动,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这一生活现象,并通过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产生用语言描述这些生活想象的愿望,激活进一步探究的动力。这样以学生的直观经验为起点的知识切入方法,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途径。

三、走进生活、情境体验,孕育学习动力。

《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 “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体验中理解数学”。显然,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力量。数学“生活化”教学就是要从学生丰富的生活背景中捕捉身边的数学现象,引导学生尽可能把生活中的数学上升为科学,再用科学来解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能吸引学生的问题,创设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学生能接受、爱观看、喜参与的学习情境。

例如:在教学总价、单价、数量之间的关系时,我在布置学案时,就让学生走进商场、超市进行实际购物,体会总价、单价、数量之间的关系,在教学时进一步把全班分成几个合作小组,充当小小营业员进行实际购物交易,在实际计算中体验总价、单价、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枯燥的数量间的关系生活化,使学生很容易理解记忆。又如教学“面积”时可让学生联系身边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学生自然会联想到:拇指的指甲面的面积约1平方厘米,手掌表面的面积约1平方分米,自己用的书桌桌面的面积约1平方米。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的记忆更牢固。

再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在轻快的音乐声中把学生带进了这样的一个学习情境:爸爸带糊涂涂逛公园,糊涂涂先坐三角形轮子的小车,小车动不了。接着改乘正方形轮子的小车,车开动了,但糊涂涂被颠得忽上忽下,惊魂不定。最后他坐在圆形轮子的小车上,小车很平稳地向前滚动,糊涂涂开心极了。那么圆形与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有什么不同?圆形轮子的小车开起来为什么平平稳稳呢?很自然地揭示出新知。通过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既能激发兴趣,又能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使学生自觉地、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在新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的一切生活经历,或多或少都包含着精妙的数学知识方法,这些生活经历学生的兴趣所在,更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起点。如果我们积极地把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结合起来,就可以巧妙利用这一起点,推动学生自主发展。

四、动手实践、加强合作,互动中求提升。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动手实践。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学习中的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才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才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提高兴趣,获取知识。

例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让学生拿不同大小的圆柱形罐头,把外面贴的商标纸剪开,展开后看看是什么形状。有的学生沿着高剪开,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有的学生把高瘦的圆柱体罐头沿高剪开,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到: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可以是一

个长方形也可以是一个正方形,它们的长与圆柱底面周长相等,宽与圆柱的高相等。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在此基础上,导出圆柱体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但有一个学生沿斜线剪开,展开后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不少学生在预习学案时就没考虑到沿斜线剪开,所以立刻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和争议,通过自主地剪、拼、比较,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与圆柱底面周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圆柱的高。学生学得主动、活泼,不仅理解了圆柱体侧面积的概念,掌握了计算侧面积的方法,而且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这种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比看老师做,听老师讲解获得的知识要牢固得多,在参与实践活动中,能够强有力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感知的过程中,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五、优化练习、拓展延伸,实现创新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而有意义的,要富有挑战性,它们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要通过设计一定量的创新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与结论,有利于增强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开发学生的智力,形成创新意识。我们可根据每节课教学的目的与要求,主动设计一些新颖的、有创意的、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增添数学学习的趣味。

例如,我教学“质数和合数”有这样一个巩固练习,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编号,按老师要求站立,看谁反应快:① 学号是质数的同学,② 学号是最小合数的同学,③ 学号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同学,④ 学号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同学,⑤ 学号是合数的同学,⑥ 没有站立过的同学„„这样可以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让学生带着愉快和渴望学习新知识的心情结束一节课。设计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与练习,达到练一题长一智,练一题多一能之目的。学生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增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的认知起点是随着他们的认知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地提高,以前所积累的知识经验,甚至1秒前获得的知识经验都可以作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起点,并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不断地应用和提高自己认知起点,既可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又可以发展孩子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六、增设悬念、巧妙结课,延展学生兴趣。

在课堂总结时,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总结,不仅能巩固知识,保持兴趣,还能进一步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活跃思维,开拓思路。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把一堂课的教学推向高潮,给学生留下一个激发兴趣的悬念,使课开始引人入胜,课结尾扣人心弦,整个教学过程协调、完美。

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新课可以这样结尾: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对分数有了初步的理解,下面我们完成本节课开始时所提出的问题:“一块西瓜,奶奶吃了这块西瓜的一半,妈妈吃了这块西瓜一半的一半,聪聪吃了这块西瓜的一半的一半的一半”。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表达吗?当学生们回答出:奶奶吃了一块西瓜的二分之一,妈妈吃了一块西瓜的四分之一,聪聪吃了一块西瓜的八分之一后,再追问:这块西瓜还剩几分之几?谁吃得多?谁吃得少?为什么?这些知识就是我们下一节要学习的内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先自学。此课的“尾”就成了彼课的“头”,使新旧课之间有了衔接,把一次一次的课堂教学连贯起来,有助于保持学生继续学习下去的兴趣。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的知识方法,如果没有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就不能形成进一步学习的认知起点。教学中要注意随时随地地把知识与方法和实际的问题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所学的东西内化,形成新的认知起点,使之形成系统完整的认知过程,上一节课的所学是本节课的起点,而本节课的所学又是下节课的起点,循序渐进,促成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发展。

七、激励评价、树立信心,保护持久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对学生的评价都应采用激励性语言,更多地倾注宽容、尊重、理解、信任、赞赏、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成功”的情绪体验,形成“乐学”的心态,学习就会更积极、更主动。哪怕是一句“你讲得真好!”“你真棒!”“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你真聪明!”一面红旗,一颗星,都有着你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加强激励性评价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教师激励的话语中树立自信心,从而进一步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学生以前的认知经验是否能成为接受新知的起点,关键还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积极性不够,以前的认知经验对接受新知的积极推动作用就不可能实现,甚至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人文评价不但对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益处的,而且对学生主动激活认知经验的积极因素也有主观推动力。

“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唤起学生自主学习,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从生活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不断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触发学生爱学、乐学的情感,促进有效的、高效的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现代教育思想》(邢永富,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3、《草根化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于实践的教育智慧2005年)

文题: 创设氛围 孕育动力 激发活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的尝试

类别: 小学数学

作者: 盛 蕾

年龄: 35

单位:

邮编:

电话: 赣榆县金山镇中心小学 222115 0518——86731050

创设情境 孕育动力 激发活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策略的尝试

【内容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孕育动力,激发活力。只有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学生进行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认知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使趣味贯穿始末;注意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操作,获得丰富的直观经验;以多元评价、人文评价保护学生的信心,发展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使学生热爱数学。

【关键词】 兴趣 动力 活力

《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强调: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要着重让学生打好基础,学会应用,激发兴趣,启迪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创造动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激发兴趣放在首要位置,使学生热爱数学,让数学课堂扬起兴趣的风帆。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激发探究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选取一些出乎学生预料或在学生已有经验以外的素材,设计一些新颖别致、趣味横生的新课导入,对诱发学生形成主动探新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将产生重要作用。

例如,教学“年、月、日”前,我先在班级对学生的生日进行调查,利用班级恰巧有2月29日出生的的学生进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生日及自己过了多少个生日,当李可可说出自己11岁、过了3个生日时,全班哄堂大笑。11岁本来应该过了11个生日,而他怎么只过了3个生日,李可可不至于连自己一岁过一个生日都不知道吧。李可可坚定自己11岁且只过了3个生日,我同时也肯定了李可可的说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产生强烈疑问从而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学习兴趣被调起以后,教师再顺势引导学生,“你想知道是为什么吗?通过这堂课的探究,你就可以找出答案了。”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深厚的求知欲望开始了新课的学习,诱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每人每年过一个生日,这是孩子们的普遍经验,是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起点,也是这部分内容的一个知识点,而“11年只过3个生日”是多数学生没有的经验。抓住这个起点,让学生发现自己生活中常用的年月日知识中还有这样“奇特”的情况,他们就会产生极大的探究兴趣,为顺利地进行年月日知识的研究与学习提供动力。

二、直观展示、注重过程,激活探究动力。

有效地探究教学要从兴趣入手,而数学知识是概括抽象的,教条化的语言让学生难懂,简单的说教使学生厌烦。直观教学就是把概括抽象的问题通过教具或实物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丰富表象,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理解掌握新知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以及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进行直观、形象的演示,注重知识的学习和获得的过程,让学生很清楚地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样做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对学生常常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时,课前我让学生把长方体火柴盒的六个面都糊上纸,每两个相对的面糊同样颜色的纸,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加了这一教学活动,兴趣也很高。新授时,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面,老师问:长方体有几个面?都什么形状?面与面之间有什么关系?相对的棱有什么关系?12条棱可以分为几组?因为学生亲自动手糊过火柴盒,又在老师的指导下

进行了观察,都争先恐后举手发言,都能有条有理的把观察的结果叙述出来,最后又由学生将长方体各部分的特征完整地做了叙述,在此基础上老师又运用准确、简明的数学用语做出总结,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比如在教学行程问题中的相遇、追及问题时,我就在组织学生分作进行“相遇”、“追及”活动的基础上加强学具演示,学生很快就明白“相遇时间”、“追及时间”的概念,并且记忆持久。这种运用直观、形象化的手段,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注意力能够集中、持久。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

学生的生活经验、操作经验就是最好的学习起点。数学的知识与方法是从生活现象出发的。学生糊纸盒的活动,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这一生活现象,并通过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产生用语言描述这些生活想象的愿望,激活进一步探究的动力。这样以学生的直观经验为起点的知识切入方法,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途径。

三、走进生活、情境体验,孕育学习动力。

《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 “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体验中理解数学”。显然,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力量。数学“生活化”教学就是要从学生丰富的生活背景中捕捉身边的数学现象,引导学生尽可能把生活中的数学上升为科学,再用科学来解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能吸引学生的问题,创设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学生能接受、爱观看、喜参与的学习情境。

例如:在教学总价、单价、数量之间的关系时,我在布置学案时,就让学生走进商场、超市进行实际购物,体会总价、单价、数量之间的关系,在教学时进一步把全班分成几个合作小组,充当小小营业员进行实际购物交易,在实际计算中体验总价、单价、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枯燥的数量间的关系生活化,使学生很容易理解记忆。又如教学“面积”时可让学生联系身边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学生自然会联想到:拇指的指甲面的面积约1平方厘米,手掌表面的面积约1平方分米,自己用的书桌桌面的面积约1平方米。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的记忆更牢固。

再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在轻快的音乐声中把学生带进了这样的一个学习情境:爸爸带糊涂涂逛公园,糊涂涂先坐三角形轮子的小车,小车动不了。接着改乘正方形轮子的小车,车开动了,但糊涂涂被颠得忽上忽下,惊魂不定。最后他坐在圆形轮子的小车上,小车很平稳地向前滚动,糊涂涂开心极了。那么圆形与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有什么不同?圆形轮子的小车开起来为什么平平稳稳呢?很自然地揭示出新知。通过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既能激发兴趣,又能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使学生自觉地、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在新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的一切生活经历,或多或少都包含着精妙的数学知识方法,这些生活经历学生的兴趣所在,更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起点。如果我们积极地把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结合起来,就可以巧妙利用这一起点,推动学生自主发展。

四、动手实践、加强合作,互动中求提升。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动手实践。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学习中的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才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才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提高兴趣,获取知识。

例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让学生拿不同大小的圆柱形罐头,把外面贴的商标纸剪开,展开后看看是什么形状。有的学生沿着高剪开,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有的学生把高瘦的圆柱体罐头沿高剪开,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到: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可以是一

个长方形也可以是一个正方形,它们的长与圆柱底面周长相等,宽与圆柱的高相等。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在此基础上,导出圆柱体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但有一个学生沿斜线剪开,展开后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不少学生在预习学案时就没考虑到沿斜线剪开,所以立刻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和争议,通过自主地剪、拼、比较,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与圆柱底面周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圆柱的高。学生学得主动、活泼,不仅理解了圆柱体侧面积的概念,掌握了计算侧面积的方法,而且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这种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比看老师做,听老师讲解获得的知识要牢固得多,在参与实践活动中,能够强有力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感知的过程中,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五、优化练习、拓展延伸,实现创新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而有意义的,要富有挑战性,它们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要通过设计一定量的创新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与结论,有利于增强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开发学生的智力,形成创新意识。我们可根据每节课教学的目的与要求,主动设计一些新颖的、有创意的、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增添数学学习的趣味。

例如,我教学“质数和合数”有这样一个巩固练习,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编号,按老师要求站立,看谁反应快:① 学号是质数的同学,② 学号是最小合数的同学,③ 学号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同学,④ 学号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同学,⑤ 学号是合数的同学,⑥ 没有站立过的同学„„这样可以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让学生带着愉快和渴望学习新知识的心情结束一节课。设计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与练习,达到练一题长一智,练一题多一能之目的。学生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增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的认知起点是随着他们的认知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地提高,以前所积累的知识经验,甚至1秒前获得的知识经验都可以作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起点,并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不断地应用和提高自己认知起点,既可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又可以发展孩子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六、增设悬念、巧妙结课,延展学生兴趣。

在课堂总结时,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总结,不仅能巩固知识,保持兴趣,还能进一步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活跃思维,开拓思路。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把一堂课的教学推向高潮,给学生留下一个激发兴趣的悬念,使课开始引人入胜,课结尾扣人心弦,整个教学过程协调、完美。

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新课可以这样结尾: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对分数有了初步的理解,下面我们完成本节课开始时所提出的问题:“一块西瓜,奶奶吃了这块西瓜的一半,妈妈吃了这块西瓜一半的一半,聪聪吃了这块西瓜的一半的一半的一半”。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表达吗?当学生们回答出:奶奶吃了一块西瓜的二分之一,妈妈吃了一块西瓜的四分之一,聪聪吃了一块西瓜的八分之一后,再追问:这块西瓜还剩几分之几?谁吃得多?谁吃得少?为什么?这些知识就是我们下一节要学习的内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先自学。此课的“尾”就成了彼课的“头”,使新旧课之间有了衔接,把一次一次的课堂教学连贯起来,有助于保持学生继续学习下去的兴趣。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的知识方法,如果没有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就不能形成进一步学习的认知起点。教学中要注意随时随地地把知识与方法和实际的问题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所学的东西内化,形成新的认知起点,使之形成系统完整的认知过程,上一节课的所学是本节课的起点,而本节课的所学又是下节课的起点,循序渐进,促成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发展。

七、激励评价、树立信心,保护持久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对学生的评价都应采用激励性语言,更多地倾注宽容、尊重、理解、信任、赞赏、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成功”的情绪体验,形成“乐学”的心态,学习就会更积极、更主动。哪怕是一句“你讲得真好!”“你真棒!”“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你真聪明!”一面红旗,一颗星,都有着你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加强激励性评价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教师激励的话语中树立自信心,从而进一步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学生以前的认知经验是否能成为接受新知的起点,关键还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积极性不够,以前的认知经验对接受新知的积极推动作用就不可能实现,甚至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人文评价不但对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益处的,而且对学生主动激活认知经验的积极因素也有主观推动力。

“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唤起学生自主学习,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从生活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不断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触发学生爱学、乐学的情感,促进有效的、高效的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现代教育思想》(邢永富,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3、《草根化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于实践的教育智慧2005年)

文题: 创设氛围 孕育动力 激发活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的尝试

类别: 小学数学

作者: 盛 蕾

年龄: 35

单位:

邮编:

电话: 赣榆县金山镇中心小学 222115 0518——8673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