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德为心-吴楚君

学无止境德为心

吴楚君

看到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尤其是阐述关于学习的重要性让我很受启发,感触颇深。尽管这些是对领导干部说的,但其基本精神对我们当代大学生亦非常适用。

中央党校是培养党政干部的的摇篮。在这个汇集中国政坛未来之星的地方,习主席的讲话以学习为主,大兴学习之风。我们知道,知识就是力量、就是财富,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所以,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也没有止境。翻开历史,回到延安时期,当时党中央的领导人就提出了“本领恐慌”这一问题。明确指出,我们的队伍里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到了知识经济时代,活到老学到老被一直倡导着,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如果我们不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不自觉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不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那就难以增强本领,也就没有办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一个不断进步的社会,必定也是一个学习型社会。

作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大学生,我们知道党员必须履行的八项基本义务的第一条强调的便是学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用学

习来提高本领,用本领来武装自己。在面对各种问题时,我们才会信心满满的解决。

在前进的道路上,紧紧具备学习的本领是不够的,也需要许多珍贵的品质。有个故事便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看到这段话时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把信送给加西亚》经由俄罗斯传到德国、法国、印度和中国。日俄战争期间,前线上的俄罗斯士兵每人一册,必须随身携带。日本人在俄战俘身上发现了它,于是,这本书被译成了日文。日本天皇下令,所有的日本政府官员、士兵乃至平民均须人手一册!

是什么东西使这本书充满了如此的魅力?一看才知道,故事情节很简单,平实的语言,质朴的文笔,没有漂亮的修饰,阿尔伯特.哈伯德先生只用了一个小时便完成了创作。讲述的是19世纪美西战争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手中,可是加西亚正在丛林作战,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此时,挺身而出的一名军人——罗文,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险,徒步三周后,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

世界上有许多的书短到令人吃惊的程度,而它们所发挥的作用却不小。美国作家阿尔伯特·哈伯雷的《把信送给加西亚》就是。罗文通过他那不畏艰险的敬业精神,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本简单的书,蕴藏着简单而又不简单的道理,它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自己的使命,怎样把信交给自己要找的“加西亚”而成为英雄。之所以能畅销不衰,风靡世界,正是因为它倡导了一种理念,一种精神:

对工作的忠诚与信念。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缺少的便是这。

学习好的文章,让人受益匪浅,精神得到了升华,我看到了今后自己对待学习与做事的态度。

(作者系学生二大队六区队)

学无止境德为心

吴楚君

看到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尤其是阐述关于学习的重要性让我很受启发,感触颇深。尽管这些是对领导干部说的,但其基本精神对我们当代大学生亦非常适用。

中央党校是培养党政干部的的摇篮。在这个汇集中国政坛未来之星的地方,习主席的讲话以学习为主,大兴学习之风。我们知道,知识就是力量、就是财富,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所以,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也没有止境。翻开历史,回到延安时期,当时党中央的领导人就提出了“本领恐慌”这一问题。明确指出,我们的队伍里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到了知识经济时代,活到老学到老被一直倡导着,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如果我们不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不自觉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不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那就难以增强本领,也就没有办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一个不断进步的社会,必定也是一个学习型社会。

作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大学生,我们知道党员必须履行的八项基本义务的第一条强调的便是学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用学

习来提高本领,用本领来武装自己。在面对各种问题时,我们才会信心满满的解决。

在前进的道路上,紧紧具备学习的本领是不够的,也需要许多珍贵的品质。有个故事便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看到这段话时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把信送给加西亚》经由俄罗斯传到德国、法国、印度和中国。日俄战争期间,前线上的俄罗斯士兵每人一册,必须随身携带。日本人在俄战俘身上发现了它,于是,这本书被译成了日文。日本天皇下令,所有的日本政府官员、士兵乃至平民均须人手一册!

是什么东西使这本书充满了如此的魅力?一看才知道,故事情节很简单,平实的语言,质朴的文笔,没有漂亮的修饰,阿尔伯特.哈伯德先生只用了一个小时便完成了创作。讲述的是19世纪美西战争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手中,可是加西亚正在丛林作战,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此时,挺身而出的一名军人——罗文,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险,徒步三周后,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

世界上有许多的书短到令人吃惊的程度,而它们所发挥的作用却不小。美国作家阿尔伯特·哈伯雷的《把信送给加西亚》就是。罗文通过他那不畏艰险的敬业精神,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本简单的书,蕴藏着简单而又不简单的道理,它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自己的使命,怎样把信交给自己要找的“加西亚”而成为英雄。之所以能畅销不衰,风靡世界,正是因为它倡导了一种理念,一种精神:

对工作的忠诚与信念。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缺少的便是这。

学习好的文章,让人受益匪浅,精神得到了升华,我看到了今后自己对待学习与做事的态度。

(作者系学生二大队六区队)


相关内容

  • 学生作文:学无止境
  • 学无止境 发布者:jiangli??浏览次数:212??发布时间:2010-8-15 16:28 ?????????????? 学无止境 ? ??? (本文与教科版第12册第四单元作文练习同步) ? ??????????????????作者:?? 刘彩连 ????????????????? 学校:平 ...

  • 学无止境教案
  • 学无止境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 2.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心得体会. 3.通过习作,能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真正践行"学无止境"的理念. [教学重点.难点] 读写结合,能在读懂本单元各篇课文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写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学时间] 2-3 ...

  •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课前谈话: 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到你们我很高兴,你们见到我,高兴吗?为什么高兴?看来,只要是美的,大家都喜欢.真好,所以我时刻都要保持漂亮的状态. 谁会写我的姓 一.整体识写环节:5分钟 1. 温故而知新:(新课导入,师说句子,生说名言.) 师:温习旧的 ...

  • 学无止境作文
  • 学无止境 最近我收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百家讲坛>.在钱文忠教授讲述<三字经>时,有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深思.这段话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这段话讲述了孔子拜师的故事. 它讲的是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来到一个据说当地人都很聪明的地方.在这个地方他看见旁边有个农民正在地 ...

  • 学无止境-教师网络研修随笔
  • 学无止境--网络研修随笔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走进研修这片沃野,感谢研修,让我成长,感谢研修,使我收获,感谢研修,促我奋进. 在研修过程中,我坚持每天进行网上学习,认真观看各个专家和老师们的视频录象,通过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

  • 学无止境.doc
  • 学无止境 作者:卢幸迪 来源:<下一代英才>2012年第05期 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学习"是什么?有些人可能会说,学习就是按照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我认为,学习是一种自觉行为,是一个提升自我的过程.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只是起到"引路人"的作用. ...

  • 学无止境不能言满,
  • 学无止境 徒弟学艺多年,出山心切,就去向师傅告辞: "师傅,我已经学 够了,可以独闯天下了. " "什么叫够了?"师傅问. "就是满了,装 不下了. " 徒弟答. "那么你装一大碗石子来. " 徒弟照办. "满 ...

  • 学无止境-演讲稿
  • 我为自己树立了一个观念:学无止境!我明白"活到老,学到老"的哲理,终身学习是现代社会的立身之本.所以,我只有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目前,我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在以后的生涯中取得成功.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公司需要一名计算机人 ...

  • 学校骨干教师培训感悟:学无止境
  • 本学期经历了学校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后,我对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要努力的方向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现将自己的感悟归纳如下: 一.思无邪.只有思想纯正的教师,才能培育出健康向上的学生.一直以来,我都坚持"不求最好,只求做好"的处事原则,认真踏实地干着自己的工作.但是随着任务量的不断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