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园教师应注意事项

新生入园教师应注意事项

孩子刚上幼儿园,一般都会有哭闹和不情愿的情况发生。这是因为孩子从小在家长身边长大,突然要离开家长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当中去,他就会产生“分离焦虑”和“陌生焦虑”。

“分离焦虑”使孩子产生一种离开家长的不安全感;“陌生焦虑”使孩子因为接触到新环境和新老师、新同学而感到紧张,所以对亲人的依恋感特别强。新的环境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新要求与他们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往往会产生矛盾,形成心理冲突。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现象。

一、不宜“关”

现象:在幼儿入园的第一天早晨,教师从家长手中接过孩子后,往往把教室的前后门都关上,甚至拉上窗帘。因为孩子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教师担心孩子走失,往往把孩子关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如果教师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关门的一刹那,孩子的哭声会更大。因为在三四岁孩子的直觉行动思维中,关门了,就意味着爸爸妈妈不能进来了。孩子也会将封闭的空间与许多可怕的事联想在一起。如“被关起来了”,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惩罚概念。

对策一:教师不要把活动室的门都关起来,可留一小扇门开着,让配班老师多留意这扇门,防止孩子溜走。

对策二:幼儿园的大门一定要关好,各班级教师密切配合,注意观察园内孩子情况。这样,孩子生活的小空间开放,大空间封闭,既不给幼儿造成压迫感,又不会造成安全隐患。

对策三:允许孩子带一件喜爱的玩具来幼儿园。一件熟悉的物品可成为他们依恋的对象,缓解分离焦虑。

1

二、不宜“偏”

现象:教师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哭闹的孩子身上,而对不哭闹的孩子甚少关注。这些孩子因为无所事事,或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反而会在今后的入园中哭闹起来。

对策一:在入园幼儿与家长分别后,教师之间要做好分工合作,既要有教师安置好哭闹的孩子,又要有教师带好不哭的孩子,组织他们活动。

对策二:教师要准备较多的玩具和材料供不哭闹的孩子操作,让他们有事可做。对于哭闹的孩子,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多开展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以转移他们对家和亲人的注意力。

对策三:教师可引导不哭闹的孩子主动与哭闹的孩子交往,让他们在互动中体验同伴交往的乐趣,如组织“开火车”“小胖猪搬新家”等简单有趣的游戏。

三、不宜“吓”

现象:对哭闹的孩子,有些教师喜欢用这样的语言来恐吓孩子:“再哭,爸爸妈妈不来接你了。”“再哭,把你一个人关到一间屋子里去。”这样做或许一时能奏效,但起不到长期效果,而且可能导致孩子第二天不愿来幼儿园,甚至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使孩子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老师抱有畏惧感和不信任感。

对策一:孩子哭闹时,教师不妨直呼他的小名,多与他肌肤相亲,如摸摸小脑袋、拉拉小手、抱抱他、说说悄悄话等。随着相互间距离的贴近,孩子会逐渐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和依恋感。

对策二:孩子的情绪会相互“传染”的,往往会出现“这方哭罢 2

那方登场”的情况。为此,教师可使用短时隔离法,暂时将哭闹严重的孩子带离活动室。不过,要由专门的老师对其进行安抚,待其情绪平和后再带回活动室和其他孩子一起游戏。

对策三:许多孩子哭闹是因为生活中碰到了进餐、如厕、穿衣服等困难。生活自理问题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挑战,当需要自己来完成而又有困难时,他们就特别想念亲人。这就更需要教师留心观察孩子所遭遇的困难,适时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四、不宜“急”

现象:刚入园的孩子,没有一日活动的规则意识。有些教师急着建立常规,第一天就上规矩,固定座位、排队洗手等。孩子第一天适应新环境,又要接受新规则,这往往容易加重分离焦虑感。

对策一:对特殊的孩子,不妨让他多随意两天,允许他不参加集体活动,允许他抱着自己的玩具玩,给他一个适应的过程。并逐步通过游戏、故事、谈话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树立常规意识。 对策二:对拒绝吃饭的孩子可以让他少吃一些,下午多准备一些点心,供孩子取食。对拒绝午睡的孩子,教师可以先让他坐在床边,给他讲故事,待他疲倦了,再要求他躺下睡觉。

对策三:应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如孩子喜欢什么样的游戏,喜欢玩什么玩具,喜欢和谁做朋友,教师就尽量让他按自己的意愿去做,并在行动中给予配合。

为了尽快稳定新入园幼儿的情绪,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保证正常的教育的尽快开展,新入园的教育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丰富幼儿关于幼儿园的感性经验,做好迎新工作 3

迎接新生入园,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对此要有严格的计划。入园前,教师要对所有有儿童进行家访。家访要有很具体的目的;要科学设计儿童身体发育、智力状况、兴趣、习惯、个性特征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查表,请家长填写,从而对幼儿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对幼儿的家庭状况比如亲子关系、家庭环境和气氛,家长素质等进行充分的了解,也是家访的重要任务。

在孩子入幼儿园之前,家长可以先带孩子熟悉一下幼儿园的环境和游戏设施。这样,孩子入园后,就不会因为环境的陌生而产生紧张情绪。幼儿园中的滑梯、秋千、积木等游戏设施以及老师教孩子唱歌、跳舞、画画、游戏等等活动,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吸引力,使孩子对上幼儿园产生一种向往之情。如果可能,可以让孩子接触一下幼儿园里的老师,并且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玩一玩,这样孩子再入幼儿园后,就不会因为不认识老师和别的小朋友而感到陌生和紧张。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让孩子多看幼儿电视节目,多看电视中同龄幼儿演出。告诉孩子,这些小朋友之所以表演得那么好的,都是幼儿园老师教的。其实,这如同入园前家访时幼儿与老师的初步接触,建立初步的感情联系是一样的,可以让幼儿积累与人、事、物环境相互作用的经验,提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二、稳定幼儿情绪,做好入园接待工作

“接待”是新生入园教育的重要步骤。儿童入园时的情绪,往往会影响到一整天。因此,老师应该把接待工作做好。

开学第一天,幼儿正式入园,老师应亲切接待,直呼幼儿的名字和家中呼唤的小名,拥抱他,搀扶他,给他喜欢的玩具,使初入园的儿童感到温暖和安全。对于哭闹的儿童,家长一定要果断,把孩子交 4

给老师后立即跟孩子告别,千万不可以粘粘糊糊。更不可以因为孩子哭闹就将他带回家,那样,孩子就更不喜欢上幼儿园了。老师要像妈妈一样,哄抱一下,给以抚慰和鼓励,并当着儿童的面要家长下午早些来园接领,使儿童在情感上受到满足。教师还应善于关心那些虽然不哭,但内心焦虑不安的孩子,使自己尽快地成为幼儿依恋的对象,陌生环境中的保护者,这样会降低幼儿的焦虑情绪。

三、合理安排幼儿入园活动,做好接送、进餐、大小便、睡眠等工作

新入园幼儿情绪波动突出,特别是接送时候更为突出。要改变入园时间一刀切的做法,可以让幼儿分批入园。实践表明早入园孩子常常能发挥榜样的作用,后入园的幼儿在老生影响下比较容易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这样幼儿就能比较快进入稳定期。开学初应该适当缩短儿童在园时间,尽量做到迟送早接;允许幼儿保留原有的生活习惯,允许吃饭时要喂、拉大小便要陪等等。

如果条件允许,等幼儿基本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老师和同伴情绪相对稳定后,再安排幼儿的午睡,这样可以减少幼儿的痛苦经历,使消极情绪向积极情绪发展。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帮助幼儿逐步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及集体生活

幼儿具有好奇心强心理特点。因此在一日生活中开展多种多样,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的游戏活动,不仅能使幼儿在这些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逐渐产生对幼儿园的依恋情绪,而且,孩子在欢乐的气氛中“分离焦虑”的情况将会大大减少。

开学初,老师要认真布置活动室、午睡室。将活动室打扮得漂亮、 5

整洁;午睡室装饰得文雅、舒适;此外还要布置一个娃娃家游戏区。游戏活动一般在娃娃家游戏区开展,老师可以扮演妈妈,从使孩子感到亲切、高兴,充分让幼儿体验幼儿园的生活。

大多数的幼儿刚入园时都有一些与集体生活不适应的不良习惯,如挑食、不爱吃饭,活动时独占玩具,会咬人,会抓人,午睡时要抱着睡等等,对此老师绝不能呵斥、鄙视,而要用爱心耐心地对待孩子,使他们渐渐改造这些不良习惯。平时用表扬、奖红角星等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幼儿乐于入园的好习惯。

五、进行初步的常规训练

从开学第一天起,老师就要开始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各种常规训练,如让儿童懂得说礼貌语言:“老师早”、“老师好”、“小朋友好”、“老师再见”、“小朋友再见”、“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等。活动、吃饭能到指定的位置,能听老师的琴声、铃声行动;大小便知道蹲便池,并请老师帮忙;分组玩玩具时不争抢;识别自己的毛巾和水杯,不乱用等等。常规训练往往能帮助新入园的儿童适应新的生活,也促使全班建立良好的秩序、正常的教育创造良好条件。

新入园的幼儿教育是一项细致、复杂而有创造性的工作,幼儿教师只有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的具体情况,采用科学、切实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2014.9.25

6

新生入园教师应注意事项

孩子刚上幼儿园,一般都会有哭闹和不情愿的情况发生。这是因为孩子从小在家长身边长大,突然要离开家长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当中去,他就会产生“分离焦虑”和“陌生焦虑”。

“分离焦虑”使孩子产生一种离开家长的不安全感;“陌生焦虑”使孩子因为接触到新环境和新老师、新同学而感到紧张,所以对亲人的依恋感特别强。新的环境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新要求与他们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往往会产生矛盾,形成心理冲突。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现象。

一、不宜“关”

现象:在幼儿入园的第一天早晨,教师从家长手中接过孩子后,往往把教室的前后门都关上,甚至拉上窗帘。因为孩子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教师担心孩子走失,往往把孩子关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如果教师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关门的一刹那,孩子的哭声会更大。因为在三四岁孩子的直觉行动思维中,关门了,就意味着爸爸妈妈不能进来了。孩子也会将封闭的空间与许多可怕的事联想在一起。如“被关起来了”,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惩罚概念。

对策一:教师不要把活动室的门都关起来,可留一小扇门开着,让配班老师多留意这扇门,防止孩子溜走。

对策二:幼儿园的大门一定要关好,各班级教师密切配合,注意观察园内孩子情况。这样,孩子生活的小空间开放,大空间封闭,既不给幼儿造成压迫感,又不会造成安全隐患。

对策三:允许孩子带一件喜爱的玩具来幼儿园。一件熟悉的物品可成为他们依恋的对象,缓解分离焦虑。

1

二、不宜“偏”

现象:教师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哭闹的孩子身上,而对不哭闹的孩子甚少关注。这些孩子因为无所事事,或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反而会在今后的入园中哭闹起来。

对策一:在入园幼儿与家长分别后,教师之间要做好分工合作,既要有教师安置好哭闹的孩子,又要有教师带好不哭的孩子,组织他们活动。

对策二:教师要准备较多的玩具和材料供不哭闹的孩子操作,让他们有事可做。对于哭闹的孩子,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多开展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以转移他们对家和亲人的注意力。

对策三:教师可引导不哭闹的孩子主动与哭闹的孩子交往,让他们在互动中体验同伴交往的乐趣,如组织“开火车”“小胖猪搬新家”等简单有趣的游戏。

三、不宜“吓”

现象:对哭闹的孩子,有些教师喜欢用这样的语言来恐吓孩子:“再哭,爸爸妈妈不来接你了。”“再哭,把你一个人关到一间屋子里去。”这样做或许一时能奏效,但起不到长期效果,而且可能导致孩子第二天不愿来幼儿园,甚至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使孩子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老师抱有畏惧感和不信任感。

对策一:孩子哭闹时,教师不妨直呼他的小名,多与他肌肤相亲,如摸摸小脑袋、拉拉小手、抱抱他、说说悄悄话等。随着相互间距离的贴近,孩子会逐渐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和依恋感。

对策二:孩子的情绪会相互“传染”的,往往会出现“这方哭罢 2

那方登场”的情况。为此,教师可使用短时隔离法,暂时将哭闹严重的孩子带离活动室。不过,要由专门的老师对其进行安抚,待其情绪平和后再带回活动室和其他孩子一起游戏。

对策三:许多孩子哭闹是因为生活中碰到了进餐、如厕、穿衣服等困难。生活自理问题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挑战,当需要自己来完成而又有困难时,他们就特别想念亲人。这就更需要教师留心观察孩子所遭遇的困难,适时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四、不宜“急”

现象:刚入园的孩子,没有一日活动的规则意识。有些教师急着建立常规,第一天就上规矩,固定座位、排队洗手等。孩子第一天适应新环境,又要接受新规则,这往往容易加重分离焦虑感。

对策一:对特殊的孩子,不妨让他多随意两天,允许他不参加集体活动,允许他抱着自己的玩具玩,给他一个适应的过程。并逐步通过游戏、故事、谈话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树立常规意识。 对策二:对拒绝吃饭的孩子可以让他少吃一些,下午多准备一些点心,供孩子取食。对拒绝午睡的孩子,教师可以先让他坐在床边,给他讲故事,待他疲倦了,再要求他躺下睡觉。

对策三:应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如孩子喜欢什么样的游戏,喜欢玩什么玩具,喜欢和谁做朋友,教师就尽量让他按自己的意愿去做,并在行动中给予配合。

为了尽快稳定新入园幼儿的情绪,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保证正常的教育的尽快开展,新入园的教育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丰富幼儿关于幼儿园的感性经验,做好迎新工作 3

迎接新生入园,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对此要有严格的计划。入园前,教师要对所有有儿童进行家访。家访要有很具体的目的;要科学设计儿童身体发育、智力状况、兴趣、习惯、个性特征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查表,请家长填写,从而对幼儿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对幼儿的家庭状况比如亲子关系、家庭环境和气氛,家长素质等进行充分的了解,也是家访的重要任务。

在孩子入幼儿园之前,家长可以先带孩子熟悉一下幼儿园的环境和游戏设施。这样,孩子入园后,就不会因为环境的陌生而产生紧张情绪。幼儿园中的滑梯、秋千、积木等游戏设施以及老师教孩子唱歌、跳舞、画画、游戏等等活动,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吸引力,使孩子对上幼儿园产生一种向往之情。如果可能,可以让孩子接触一下幼儿园里的老师,并且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玩一玩,这样孩子再入幼儿园后,就不会因为不认识老师和别的小朋友而感到陌生和紧张。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让孩子多看幼儿电视节目,多看电视中同龄幼儿演出。告诉孩子,这些小朋友之所以表演得那么好的,都是幼儿园老师教的。其实,这如同入园前家访时幼儿与老师的初步接触,建立初步的感情联系是一样的,可以让幼儿积累与人、事、物环境相互作用的经验,提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二、稳定幼儿情绪,做好入园接待工作

“接待”是新生入园教育的重要步骤。儿童入园时的情绪,往往会影响到一整天。因此,老师应该把接待工作做好。

开学第一天,幼儿正式入园,老师应亲切接待,直呼幼儿的名字和家中呼唤的小名,拥抱他,搀扶他,给他喜欢的玩具,使初入园的儿童感到温暖和安全。对于哭闹的儿童,家长一定要果断,把孩子交 4

给老师后立即跟孩子告别,千万不可以粘粘糊糊。更不可以因为孩子哭闹就将他带回家,那样,孩子就更不喜欢上幼儿园了。老师要像妈妈一样,哄抱一下,给以抚慰和鼓励,并当着儿童的面要家长下午早些来园接领,使儿童在情感上受到满足。教师还应善于关心那些虽然不哭,但内心焦虑不安的孩子,使自己尽快地成为幼儿依恋的对象,陌生环境中的保护者,这样会降低幼儿的焦虑情绪。

三、合理安排幼儿入园活动,做好接送、进餐、大小便、睡眠等工作

新入园幼儿情绪波动突出,特别是接送时候更为突出。要改变入园时间一刀切的做法,可以让幼儿分批入园。实践表明早入园孩子常常能发挥榜样的作用,后入园的幼儿在老生影响下比较容易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这样幼儿就能比较快进入稳定期。开学初应该适当缩短儿童在园时间,尽量做到迟送早接;允许幼儿保留原有的生活习惯,允许吃饭时要喂、拉大小便要陪等等。

如果条件允许,等幼儿基本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老师和同伴情绪相对稳定后,再安排幼儿的午睡,这样可以减少幼儿的痛苦经历,使消极情绪向积极情绪发展。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帮助幼儿逐步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及集体生活

幼儿具有好奇心强心理特点。因此在一日生活中开展多种多样,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的游戏活动,不仅能使幼儿在这些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逐渐产生对幼儿园的依恋情绪,而且,孩子在欢乐的气氛中“分离焦虑”的情况将会大大减少。

开学初,老师要认真布置活动室、午睡室。将活动室打扮得漂亮、 5

整洁;午睡室装饰得文雅、舒适;此外还要布置一个娃娃家游戏区。游戏活动一般在娃娃家游戏区开展,老师可以扮演妈妈,从使孩子感到亲切、高兴,充分让幼儿体验幼儿园的生活。

大多数的幼儿刚入园时都有一些与集体生活不适应的不良习惯,如挑食、不爱吃饭,活动时独占玩具,会咬人,会抓人,午睡时要抱着睡等等,对此老师绝不能呵斥、鄙视,而要用爱心耐心地对待孩子,使他们渐渐改造这些不良习惯。平时用表扬、奖红角星等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幼儿乐于入园的好习惯。

五、进行初步的常规训练

从开学第一天起,老师就要开始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各种常规训练,如让儿童懂得说礼貌语言:“老师早”、“老师好”、“小朋友好”、“老师再见”、“小朋友再见”、“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等。活动、吃饭能到指定的位置,能听老师的琴声、铃声行动;大小便知道蹲便池,并请老师帮忙;分组玩玩具时不争抢;识别自己的毛巾和水杯,不乱用等等。常规训练往往能帮助新入园的儿童适应新的生活,也促使全班建立良好的秩序、正常的教育创造良好条件。

新入园的幼儿教育是一项细致、复杂而有创造性的工作,幼儿教师只有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的具体情况,采用科学、切实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2014.9.25

6


相关内容

  • 2013年迎接新生工作计划书
  • 2013年迎接新生工作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更好地配合学校做好迎接2013级新生的工作,给新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让新生更快的融入到电气信息学院这个大家庭,我院结合之前迎新工作经验及今年的情况制定本次迎新生计划,希望全院师生都能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努力的执行. 二.活动流程 1.前期工作准备:6月23 ...

  • 儿科见习指导
  • 儿科学见习教学大纲 第一节 儿科学见习教学大纲 见习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补充.要按照教学大纲重点内容,以病例讨论为中心,合理安排,严密组织,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切实掌握儿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体安排如下: 见习时数 3-6 3-6 3 ...

  • [特殊教育学校新生入学教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 <新生入学教育>课题研究[摘要]随着我校办学规模日渐扩大,在特殊儿童教育各方面都取得 了令社会及家长认同的成绩.于此同时,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启智 学生人数也逐渐增多,其中新生比例也随之扩大,由于这些新生出入 校园且家庭教育不足,在适应校园生活方面存在一些障碍,教师也为 此付出了很多努力 ...

  • 一年级新生入学的适应问题及对策
  • 一年级新生入学的适应问题级对策 广园小学实验学校 黄健宜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展开,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学习适应性问题已经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儿童经过了幼儿园的洗礼后进入小学,他们面临的是教育生态环境的变迁.幼儿园的生活是充满童趣以游戏为主,而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进入学校正规的.系统 ...

  • 体育课堂常规应如何教学微型课题
  • 体育课堂常规应如何教学微型课题 一.研究课题题目: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堂常规应如何教学 二.现状描述与分析:一年级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基本上还保持着幼儿园及家里的一些行为习惯,对学校的一些行为要求.课堂常规还很陌生,有的学生还没上过幼儿园,根本没有上课的概念,上课的铃声对他们不起作用,每次接他们上课都要很 ...

  • 2013级七年级新生入学教育活动方案.1doc
  • 武都深圳中学2013级新生入学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跨进中学大门,是七年级新生接受教育.学习和成长道路中的一个重要的起点,一个质的飞跃.这些学生对中学的学习环境都感到陌生和新鲜,尤其是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骤变而急剧发 ...

  • 新生入园家长须知
  • 新生入园家长须知 亲爱的家长:首先欢迎您的孩子进入本园学习,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这份资料是向您介绍孩子入园的一些注意事项,希望您能仔细阅读,并与我园密切合作,共同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一.开学初,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 幼儿初次来园,因环境.人员的变化,可能会产生焦虑心理以及种种的不适应, ...

  • 2011年学生会迎新生方案
  • 2011年学生会迎新生工作方案 为了配合学校做好迎新工作,帮助刚踏进大学校园的学子尽快熟悉校园环 境.适应大学生活,同时展示大学校园文化: 9月10日也是教师节,为营造嘉园尊师重道之风,激发新生的感恩之心,校团委.学生会.社联联合举行迎新生系列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迎新生工作机构 总统筹:刘思林 ...

  • 机械系工作总结
  • 机械工程系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工作总结 张海琴 谢明秋 一. 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1.制定了18个班次共136门课程的学期教学执行计划. 2.安排了39位老师教学任务. 3.编排制作学校学期总课表.各班级课程表.各任课教师课程表.机房使用安排表. 4.聘用7名代课教师及4名交通工程系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