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及培养途径

第10卷第1期

2008年1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LiaoningTechnic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Vol.10,No.1Jan.2008

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及培养途径

于伟东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处,辽宁 阜新 123000)

摘要:阐述了法律意识的共性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个性。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课堂教学受限,导致大学生整体法律认知水平不高;社会消极文化影响,导致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社会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缺乏应有的法律信仰。因此,要加强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传统道德教育获得有力支持的重要保障;也是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从从课堂知识教学、校园课外文化、社会大众传媒三方面着重探讨有效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律观念;法律信仰;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D920.0;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91X(2008)01-0013-04

Collegestudents'legalconsciousnessandthetrainingway

YUWeidong

(Student'sAffairsoffice,FuxinJuniorCollege,Fuxin123000,China)

Abstract:Thearticledealswiththegeneralcharacteroflegalconsciousnessandthespecificcharacterofcollegestudents'legalconsciousnessandanalyzesthepresentsituationofit.Therearethreepoints:First,thelimitedclassroomteaching,whichleadstothelowlevellegalconsciousnessofthewholecol-legestudents;Secondly,theinfluenceofnegativesocialculture,whichleadstothestudents'dimlegalsense;Thirdly,thenotenougheffortofsocialpropaganda,whichleadstothelackofduelegalbelief.Soitbecomestheimportantgoalofstudents'ideologicalandpoliticalteachingtostrengthenthetrainingofcollegestudents'legalconsciousnessinthemarketeconomy,becauseitistheimportantguaranteetomakethetraditionalmoraltraininggainstrongsupportanditisalsotheneedtosafeguardthestudents'lawfulrightsandinterestsandmeettherequirementsofthesocialdevelopment.Thearticlemainlyfocusonfindingtheeffectivewaystotrainthecollegestudents'legalconsciousnessfromthreeparts:class-roomteaching;extracurricularcultureandmassmedia.

Keywords:collegestudent;legalconsciousness;legalsense;legalbelief;trainingway

普遍的心理认同,才会化为人们的内心自觉。正如

亚里士多德所说:“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

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

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可见,公民的遵纪守法

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

的指导下实现的。正确的法律意识能够使公民理解

和尊重法律,并在此基础上自觉执行和维护社会法

律法规。在中国,正确的法律意识即社会主义法律

意识,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

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1]1 法律意识的共性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个性法律意识是人们对社会客观法律现象的主观反映,即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统称。它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和法制观念。当今,法治社会已成为现代国家的重要标志。法治的根本特征是法律权威的至上性,而法律权威的确立,必须以良好的法律意识作为前提和基础。法律只有赢得全社会

  收稿日期:2007-10-15  作者简介:于伟东(1964-),男,辽宁阜新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德育教育研究。

14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0卷 大学生法律意识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重

要组成部分,它既具备社会主义现代法律意识的基

本内容和特征,又有自己的特征,同时还区别于一般

社会群体的法律意识。就其主体而言,大学生的年

龄层次、受教育程度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或社会公

众;就其内容而言,由于大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科学

人生观和世界观,致使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还不够全

面,因此,他们的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

熟性。大学生是现代社会的新生力量,也是未来社

会建设的生力军,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中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社会发展的后备骨干力量,

其群体法律素质如何,对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因此,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已是十分必要和日益紧

迫的课题。提,不尊重他人的权利,其实就是践踏自己的权利。然而现实生活中,由权力滥用而滋生的腐败现象普遍存在,加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律效益低下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消极文化的影响,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守法的自觉性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方面,大学生缺乏权利观念,不懂得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另一方面,一些学生损人利己,不懂得对他人权利的尊重,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3)社会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缺乏应有的法律信仰。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体在对法的现象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体验,是对法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皈依感,是人们对法的理性和激情的升华,是主体关于法的主观心理状态的上升境

界。由于中国受数千年的政治传统和法律文化的影2 中国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响,权力至上、专制特权、义务本位等与现代法治精

有关人士曾对某高校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神相悖的、消极的法律观依然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查,统计结果如下:71%的人觉得学习《法律基础》是个领域,法律还没有真正成为权力运作的最终依据。一门有一点点用的课程,23%的人觉得非常有用。作为高校大学生,受传统意识影响,接触外界相对较只有极少数人觉得课程对自己丝毫没有帮助;认为少,加之社会宣传对法律意识培养的支持力度不够,自己知法,懂法且守法的人有80%,只有3%的人觉不能适应当代法制教育的需求,大学生不能及时懂得自己没有什么法律意识,另外17%的人保持中立得法律、了解法律,从而降低了法律在他们中的地态度,而大学生们对自身估计往往过高;大学生对法位,从客观上制约了大学生对法律的认同,动摇了法律的不够信任,只有17%人对法律有信心,也就是律信仰。

说的信仰法律的人寥寥无几;只有40%的人表示会

自觉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而有60%的人持相反

[2]意见。

有关专家对抽样问卷调查统计出来的结果进行

分析后,发现中国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以下问题:

(1)课堂教学受限,导致大学生整体法律认知水

平不高。当前,中国大学生对法律知识比较感兴趣,

且认识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

现行的高校《法律基础》课时有限,不可能对法律知

识系统地展开,加之讲授该门课程的教师受专业的

局限,对专业教的法律知识难以深入把握,从而不同

程度地影响了《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历史及现

实造成了大学生整体法律认识水平不高的状况,甚

至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与社会接触

中出现许多法律盲点。

(2)社会消极文化影响,导致大学生法制观念淡

薄。权利和义务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权利

意识对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尤为重要。权利意识

指人们对自己正当权利的感知、正确理解和加以捍

卫的观念。对自己权利的主张,必然要求人们将对

方作为这种具有独立价值的主体来认识并尊重其主

体性。没有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总之,中国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不高,在法律认知、法律信仰、法律观念等问题上存在很大的疏漏,前景令人担忧,一系列迫在眉睫的问题亟待解决。3 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必要性这是一组关于高校大学生违法犯罪率的数字:在中国,高校的大学生大都在20~24岁之间,这一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社会的不良因素和现象影响。大学生犯罪率逐年上升,据网上得到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自1999年起开始上升。2004年比2003年增加了54.5%,2005年较之2004年又增加了97.1%。在前几年,犯罪大学生多出自民办大专院校,而现在来自重点大专院校甚至名牌院校的犯罪大学生较往年明显增多。据上海一项关于校园犯罪的调查,在犯罪的51名大学生中有16人来自重点院校,占了总数的31%.在大学生犯罪中,其中不乏博士生和硕士生,例如在2001年大学生犯罪案件抽样调查28件34人中,就有硕士研究生2件2人。可见,大学生缺失了基本的法律意识,学历文化再高也无济于事,最终只能成为社会的毒瘤、人群的渣滓,法律意识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可见一斑。[2]

 第1期            于伟东: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及培养途径15展的客观要求:

(1)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 市场经济是法治化的经

济,经济活动的主体精神就是法治化的利益精神。

它以利益为取向,要求的不是“重义轻利”的道德观,

而是以义为镜、合法取利的法治观。市场经济的价

值取向,必然要求大学生对公平、公开、竞争等主体

精神的认同,及由此决定的对法治精神的呼唤。市

场经济的抉择预示着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由道德本

位向法治本位转型。与之相适应,现代高校德育在

内容、形式和对象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此,当

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体现时代的这一要求,把

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放到一个相当重要、相当突出

的战略高度上来认识,突出其应有的地位。

(2)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传统道德教育获得有力

支持的重要保障 中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对

大学生进行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这是我党

长期以来形成的政治优势,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

极大的传承的价值意义。不仅不能放弃,而应与时

俱进,继续坚持并发扬光大。但同时我们还应看到,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及社会

利益分配的市场化,一方面激发了人们的创造性,另

一方面又容易诱发人们的贪欲,加之,传统的道德规

范因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机制,而使之呈现出了弱化

的趋势。当代大学生道德认识和行为背离现象增多

的事实表明,仅仅依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无法

适应客观现实的需要。为有效地规范他们的行为,

必须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大学生法

律意识的培养,使传统精神获得新的力量的支撑。

(3)法律意识的培养是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和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社会的维权角度来看,加

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能够使其增强自我保护

的能力。学生唯有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才会明白

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具体的法律活动中,明白什

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什么是法律所禁

止的,什么是法律所要求的,尤其是在自己的合法权

益受到侵犯时,如何通过法定程序维护自己的正当

利益。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以及中国成

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对外交往日渐加强,可

以预见,中国的未来将不可避免地更加紧密地与世

界连为一体,这种新形势对中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在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

的同时,尚需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唯有如此,才能

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学生法律意识的必要性的讨论,我们得出结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事在必行,然而如何才能更切中要害、行之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呢?根据对中国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法律意识低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课堂教学受限,大学生心理不成熟,需要有人告知其正确的法律意识取向。而目前关于法律意识的课堂教学受限,表现为法律教学方式和教育体系滞后,主次把握不清晰,课堂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高校重视程度不够,法律教学课时稀少,学生不了解法律教学的真正作用;家庭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家长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学生文化课上,忽略了法律意识教育。②社会文化消极影响,大学生心理保健欠缺,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思想价值观容易发生错位。他们心理比较脆弱,很难应对挫折,心理相对迷乱,情绪容易失控。倘若校园文化生活引导不利,高校大学生极容易被社会上一些消极负面的影响所感染,思想价值观念的错位,致使一些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进而产生严重的后果。③社会宣传力度不够。大学生接触外界较少,往往通过一写媒介来了解社会,而目前中国大众传媒对法律的宣传力度还无法与法律意识教育想适应,相应的支持不够,缺少对法律的信仰,藐视法律,自认为能蒙混过关,他[3]们不知道:“法律有时入睡,但决不死亡”。这都是不懂法的表现。针对上述大学生法律意识低下的主要原因,我们得出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课堂教学方面,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培养现代权利义务意识,找出主次,理清思路,形成法律意识教育的有机体系。孟德斯鸠说过:“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一个国家里,也就是说,在一个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能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4]。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就表明,在中国,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同样要受到法律的限制,这种限制是为了防止由于对自由和权利的滥用而使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遭到损害。根据中国实际情

况,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

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

,[5]4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途径

16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0卷 开展法制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

念”。法律意识不同于一般的思想观念,它不会凭空

产生,也不会自发养成,正确的法律认知需要学校的

系统教育,为此,要切实把法律基础课纳入教学计

划,准确地、有重点地把讲清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

原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从而正确地行使公

民权利作为教学重点。此外,法律心理健康教育也

应做为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辅助方式,由单

纯的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到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法律

意识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德育。据此,学校应该形成

法律意识教育的有机体系,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开设

法律基础和思想道德课教育,认真了解公民的权利

和义务,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追求目标,增强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②开展法律意识心理健康知识

讲座,针对高校大学生心理特点,引导大学生心理向

健康方向发展,积极地组织大学生法律心理交流座

谈会,及时掌握其法律意识的变化和发展。③开设

法律政策咨询机构和心理咨询机构,引导大学生在

懂法的同时,能够控制情绪,增强社会应变力,学会

处理现实与愿望的矛盾,学会自我调试,做事前理智

思考正确对待各种问题。

(2)在校园课外文化方面,肃清社会消极文化在

校园的影响营造,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养成创造和

谐的校园氛围。要肃清社会消极文化的影响关键是

依法治校。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

究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基本原则,也是依法治校的重

要原则。高校作为培养“四有”人才的阵地,是否做

到依法治校,照章治校,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法治理念念。若社会公众缺乏对法律的信仰,法律规范就不能内在化,进而落实到自发的行为之中。其实,法律虽然是一些规则和条文,但法律规则和条文背后深深隐藏着道德关切,寄托着深切的信仰,当人们在对法律产生认同并建立了法律信仰之后,遵守法律规则和条文会很自觉。在法治社会中,法律之所以能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威,并为每一个公民所信奉,根本在于法律体现、保障并实现着正义。法律意识的形成,正是因为法律所体现的正义为主体所感受,继而上升为理性认识,最终升华为对这种价值观的认同。因此,社会传媒对大学生进行法治引导时,还应注重要求大学生用现代理念来评判与思考法律条文所体现的价值观,它是否充分体现了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内在法律权威的要求,是否充分满足了现代正义观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对法律的感情和其发自内心的对正义的信仰达到一种心灵的契合,大学生才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去遵守法律、尊重法律,最终完成法律意识的理念升华。正如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所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2]。大学生需要的正是法律信仰,即法律意识的理念升华。高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实现者,他们的法律意识直接关系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大业,因此,其法律意识的培养不容忽视。但是,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可以完成的,也不是几个人几句话就可以做到的,就中国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这项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学生和教师、学校和家庭、个人和社会,多层面、多元化、全方位、立体式的共同努力和配的形成,影响到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因此,高校合协作。因此,全社会都应当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教育法规和规章,培养提升到一个战略的高度,为中国法治现代化乃遵守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依章办事,尤其是对学生至全面现代化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普遍关注的德智体量化考核、评奖评优、贫困生资参考文献: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助、学生干部的管理等问题上,按规定办事,不能因[1](

1965.人而异。若学校的规章制度权威性不大,执行不执

星空—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Z].行无所谓,对违反者也不处罚,则不利于学生对“规[2]丁财兴,齐 虎.

则”服从的观念的养成。肃清社会消极文化对校园

的影响,实现依法治校,使学生在校园这个小社会群

体中形成了严格守法、自觉护法的法律意识,从而自

觉过度到社会中,成为依法治国的有利支持。

(3)在社会大众传媒方面,重在培养大学生法律

价值的认同感和法律信仰。加大对社会主义法治宣

传力度,树立法律先进并发挥其榜样作用,培养大学

生法律价值的认同感和法律信仰。只有在法律信仰

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2005-11-29.[3](庐阳论坛)法律格言[EB/OL].http:bbs.rc.gov.cn,2007-05-12[4](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5]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北京:三联书店,1991.张小波][责任编校:

第10卷第1期

2008年1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LiaoningTechnic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Vol.10,No.1Jan.2008

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及培养途径

于伟东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处,辽宁 阜新 123000)

摘要:阐述了法律意识的共性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个性。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课堂教学受限,导致大学生整体法律认知水平不高;社会消极文化影响,导致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社会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缺乏应有的法律信仰。因此,要加强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传统道德教育获得有力支持的重要保障;也是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从从课堂知识教学、校园课外文化、社会大众传媒三方面着重探讨有效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律观念;法律信仰;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D920.0;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91X(2008)01-0013-04

Collegestudents'legalconsciousnessandthetrainingway

YUWeidong

(Student'sAffairsoffice,FuxinJuniorCollege,Fuxin123000,China)

Abstract:Thearticledealswiththegeneralcharacteroflegalconsciousnessandthespecificcharacterofcollegestudents'legalconsciousnessandanalyzesthepresentsituationofit.Therearethreepoints:First,thelimitedclassroomteaching,whichleadstothelowlevellegalconsciousnessofthewholecol-legestudents;Secondly,theinfluenceofnegativesocialculture,whichleadstothestudents'dimlegalsense;Thirdly,thenotenougheffortofsocialpropaganda,whichleadstothelackofduelegalbelief.Soitbecomestheimportantgoalofstudents'ideologicalandpoliticalteachingtostrengthenthetrainingofcollegestudents'legalconsciousnessinthemarketeconomy,becauseitistheimportantguaranteetomakethetraditionalmoraltraininggainstrongsupportanditisalsotheneedtosafeguardthestudents'lawfulrightsandinterestsandmeettherequirementsofthesocialdevelopment.Thearticlemainlyfocusonfindingtheeffectivewaystotrainthecollegestudents'legalconsciousnessfromthreeparts:class-roomteaching;extracurricularcultureandmassmedia.

Keywords:collegestudent;legalconsciousness;legalsense;legalbelief;trainingway

普遍的心理认同,才会化为人们的内心自觉。正如

亚里士多德所说:“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

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

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可见,公民的遵纪守法

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

的指导下实现的。正确的法律意识能够使公民理解

和尊重法律,并在此基础上自觉执行和维护社会法

律法规。在中国,正确的法律意识即社会主义法律

意识,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

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1]1 法律意识的共性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个性法律意识是人们对社会客观法律现象的主观反映,即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统称。它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和法制观念。当今,法治社会已成为现代国家的重要标志。法治的根本特征是法律权威的至上性,而法律权威的确立,必须以良好的法律意识作为前提和基础。法律只有赢得全社会

  收稿日期:2007-10-15  作者简介:于伟东(1964-),男,辽宁阜新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德育教育研究。

14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0卷 大学生法律意识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重

要组成部分,它既具备社会主义现代法律意识的基

本内容和特征,又有自己的特征,同时还区别于一般

社会群体的法律意识。就其主体而言,大学生的年

龄层次、受教育程度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或社会公

众;就其内容而言,由于大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科学

人生观和世界观,致使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还不够全

面,因此,他们的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

熟性。大学生是现代社会的新生力量,也是未来社

会建设的生力军,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中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社会发展的后备骨干力量,

其群体法律素质如何,对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因此,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已是十分必要和日益紧

迫的课题。提,不尊重他人的权利,其实就是践踏自己的权利。然而现实生活中,由权力滥用而滋生的腐败现象普遍存在,加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律效益低下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消极文化的影响,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守法的自觉性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方面,大学生缺乏权利观念,不懂得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另一方面,一些学生损人利己,不懂得对他人权利的尊重,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3)社会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缺乏应有的法律信仰。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体在对法的现象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体验,是对法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皈依感,是人们对法的理性和激情的升华,是主体关于法的主观心理状态的上升境

界。由于中国受数千年的政治传统和法律文化的影2 中国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响,权力至上、专制特权、义务本位等与现代法治精

有关人士曾对某高校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神相悖的、消极的法律观依然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查,统计结果如下:71%的人觉得学习《法律基础》是个领域,法律还没有真正成为权力运作的最终依据。一门有一点点用的课程,23%的人觉得非常有用。作为高校大学生,受传统意识影响,接触外界相对较只有极少数人觉得课程对自己丝毫没有帮助;认为少,加之社会宣传对法律意识培养的支持力度不够,自己知法,懂法且守法的人有80%,只有3%的人觉不能适应当代法制教育的需求,大学生不能及时懂得自己没有什么法律意识,另外17%的人保持中立得法律、了解法律,从而降低了法律在他们中的地态度,而大学生们对自身估计往往过高;大学生对法位,从客观上制约了大学生对法律的认同,动摇了法律的不够信任,只有17%人对法律有信心,也就是律信仰。

说的信仰法律的人寥寥无几;只有40%的人表示会

自觉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而有60%的人持相反

[2]意见。

有关专家对抽样问卷调查统计出来的结果进行

分析后,发现中国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以下问题:

(1)课堂教学受限,导致大学生整体法律认知水

平不高。当前,中国大学生对法律知识比较感兴趣,

且认识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

现行的高校《法律基础》课时有限,不可能对法律知

识系统地展开,加之讲授该门课程的教师受专业的

局限,对专业教的法律知识难以深入把握,从而不同

程度地影响了《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历史及现

实造成了大学生整体法律认识水平不高的状况,甚

至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与社会接触

中出现许多法律盲点。

(2)社会消极文化影响,导致大学生法制观念淡

薄。权利和义务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权利

意识对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尤为重要。权利意识

指人们对自己正当权利的感知、正确理解和加以捍

卫的观念。对自己权利的主张,必然要求人们将对

方作为这种具有独立价值的主体来认识并尊重其主

体性。没有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总之,中国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不高,在法律认知、法律信仰、法律观念等问题上存在很大的疏漏,前景令人担忧,一系列迫在眉睫的问题亟待解决。3 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必要性这是一组关于高校大学生违法犯罪率的数字:在中国,高校的大学生大都在20~24岁之间,这一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社会的不良因素和现象影响。大学生犯罪率逐年上升,据网上得到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自1999年起开始上升。2004年比2003年增加了54.5%,2005年较之2004年又增加了97.1%。在前几年,犯罪大学生多出自民办大专院校,而现在来自重点大专院校甚至名牌院校的犯罪大学生较往年明显增多。据上海一项关于校园犯罪的调查,在犯罪的51名大学生中有16人来自重点院校,占了总数的31%.在大学生犯罪中,其中不乏博士生和硕士生,例如在2001年大学生犯罪案件抽样调查28件34人中,就有硕士研究生2件2人。可见,大学生缺失了基本的法律意识,学历文化再高也无济于事,最终只能成为社会的毒瘤、人群的渣滓,法律意识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可见一斑。[2]

 第1期            于伟东: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及培养途径15展的客观要求:

(1)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 市场经济是法治化的经

济,经济活动的主体精神就是法治化的利益精神。

它以利益为取向,要求的不是“重义轻利”的道德观,

而是以义为镜、合法取利的法治观。市场经济的价

值取向,必然要求大学生对公平、公开、竞争等主体

精神的认同,及由此决定的对法治精神的呼唤。市

场经济的抉择预示着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由道德本

位向法治本位转型。与之相适应,现代高校德育在

内容、形式和对象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此,当

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体现时代的这一要求,把

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放到一个相当重要、相当突出

的战略高度上来认识,突出其应有的地位。

(2)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传统道德教育获得有力

支持的重要保障 中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对

大学生进行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这是我党

长期以来形成的政治优势,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

极大的传承的价值意义。不仅不能放弃,而应与时

俱进,继续坚持并发扬光大。但同时我们还应看到,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及社会

利益分配的市场化,一方面激发了人们的创造性,另

一方面又容易诱发人们的贪欲,加之,传统的道德规

范因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机制,而使之呈现出了弱化

的趋势。当代大学生道德认识和行为背离现象增多

的事实表明,仅仅依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无法

适应客观现实的需要。为有效地规范他们的行为,

必须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大学生法

律意识的培养,使传统精神获得新的力量的支撑。

(3)法律意识的培养是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和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社会的维权角度来看,加

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能够使其增强自我保护

的能力。学生唯有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才会明白

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具体的法律活动中,明白什

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什么是法律所禁

止的,什么是法律所要求的,尤其是在自己的合法权

益受到侵犯时,如何通过法定程序维护自己的正当

利益。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以及中国成

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对外交往日渐加强,可

以预见,中国的未来将不可避免地更加紧密地与世

界连为一体,这种新形势对中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在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

的同时,尚需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唯有如此,才能

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学生法律意识的必要性的讨论,我们得出结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事在必行,然而如何才能更切中要害、行之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呢?根据对中国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法律意识低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课堂教学受限,大学生心理不成熟,需要有人告知其正确的法律意识取向。而目前关于法律意识的课堂教学受限,表现为法律教学方式和教育体系滞后,主次把握不清晰,课堂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高校重视程度不够,法律教学课时稀少,学生不了解法律教学的真正作用;家庭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家长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学生文化课上,忽略了法律意识教育。②社会文化消极影响,大学生心理保健欠缺,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思想价值观容易发生错位。他们心理比较脆弱,很难应对挫折,心理相对迷乱,情绪容易失控。倘若校园文化生活引导不利,高校大学生极容易被社会上一些消极负面的影响所感染,思想价值观念的错位,致使一些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进而产生严重的后果。③社会宣传力度不够。大学生接触外界较少,往往通过一写媒介来了解社会,而目前中国大众传媒对法律的宣传力度还无法与法律意识教育想适应,相应的支持不够,缺少对法律的信仰,藐视法律,自认为能蒙混过关,他[3]们不知道:“法律有时入睡,但决不死亡”。这都是不懂法的表现。针对上述大学生法律意识低下的主要原因,我们得出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课堂教学方面,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培养现代权利义务意识,找出主次,理清思路,形成法律意识教育的有机体系。孟德斯鸠说过:“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一个国家里,也就是说,在一个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能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4]。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就表明,在中国,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同样要受到法律的限制,这种限制是为了防止由于对自由和权利的滥用而使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遭到损害。根据中国实际情

况,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

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

,[5]4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途径

16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0卷 开展法制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

念”。法律意识不同于一般的思想观念,它不会凭空

产生,也不会自发养成,正确的法律认知需要学校的

系统教育,为此,要切实把法律基础课纳入教学计

划,准确地、有重点地把讲清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

原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从而正确地行使公

民权利作为教学重点。此外,法律心理健康教育也

应做为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辅助方式,由单

纯的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到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法律

意识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德育。据此,学校应该形成

法律意识教育的有机体系,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开设

法律基础和思想道德课教育,认真了解公民的权利

和义务,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追求目标,增强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②开展法律意识心理健康知识

讲座,针对高校大学生心理特点,引导大学生心理向

健康方向发展,积极地组织大学生法律心理交流座

谈会,及时掌握其法律意识的变化和发展。③开设

法律政策咨询机构和心理咨询机构,引导大学生在

懂法的同时,能够控制情绪,增强社会应变力,学会

处理现实与愿望的矛盾,学会自我调试,做事前理智

思考正确对待各种问题。

(2)在校园课外文化方面,肃清社会消极文化在

校园的影响营造,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养成创造和

谐的校园氛围。要肃清社会消极文化的影响关键是

依法治校。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

究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基本原则,也是依法治校的重

要原则。高校作为培养“四有”人才的阵地,是否做

到依法治校,照章治校,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法治理念念。若社会公众缺乏对法律的信仰,法律规范就不能内在化,进而落实到自发的行为之中。其实,法律虽然是一些规则和条文,但法律规则和条文背后深深隐藏着道德关切,寄托着深切的信仰,当人们在对法律产生认同并建立了法律信仰之后,遵守法律规则和条文会很自觉。在法治社会中,法律之所以能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威,并为每一个公民所信奉,根本在于法律体现、保障并实现着正义。法律意识的形成,正是因为法律所体现的正义为主体所感受,继而上升为理性认识,最终升华为对这种价值观的认同。因此,社会传媒对大学生进行法治引导时,还应注重要求大学生用现代理念来评判与思考法律条文所体现的价值观,它是否充分体现了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内在法律权威的要求,是否充分满足了现代正义观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对法律的感情和其发自内心的对正义的信仰达到一种心灵的契合,大学生才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去遵守法律、尊重法律,最终完成法律意识的理念升华。正如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所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2]。大学生需要的正是法律信仰,即法律意识的理念升华。高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实现者,他们的法律意识直接关系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大业,因此,其法律意识的培养不容忽视。但是,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可以完成的,也不是几个人几句话就可以做到的,就中国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这项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学生和教师、学校和家庭、个人和社会,多层面、多元化、全方位、立体式的共同努力和配的形成,影响到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因此,高校合协作。因此,全社会都应当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教育法规和规章,培养提升到一个战略的高度,为中国法治现代化乃遵守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依章办事,尤其是对学生至全面现代化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普遍关注的德智体量化考核、评奖评优、贫困生资参考文献: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助、学生干部的管理等问题上,按规定办事,不能因[1](

1965.人而异。若学校的规章制度权威性不大,执行不执

星空—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Z].行无所谓,对违反者也不处罚,则不利于学生对“规[2]丁财兴,齐 虎.

则”服从的观念的养成。肃清社会消极文化对校园

的影响,实现依法治校,使学生在校园这个小社会群

体中形成了严格守法、自觉护法的法律意识,从而自

觉过度到社会中,成为依法治国的有利支持。

(3)在社会大众传媒方面,重在培养大学生法律

价值的认同感和法律信仰。加大对社会主义法治宣

传力度,树立法律先进并发挥其榜样作用,培养大学

生法律价值的认同感和法律信仰。只有在法律信仰

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2005-11-29.[3](庐阳论坛)法律格言[EB/OL].http:bbs.rc.gov.cn,2007-05-12[4](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5]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北京:三联书店,1991.张小波][责任编校:


相关内容

  • 依法治校下的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研究
  • 摘 要:依法治校作为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战略,也是深入推进教育法治建设的重点.因此,准确把握大学生法律意识和依法治校内涵,是加强依法治校的前提,也是关键.以陕西某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法律认知.法律意志和法律信仰等方面进行实证调查.通过调查发现,该校大学生存在法律意识 ...

  • 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 [摘要]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堪忧,这是与大学生所面对的多元化的思维.传统文化以及社会法律环境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的.只有从大学生规则意识的塑造入手,才能更好的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 [关键词]传统文化 社会法律环境 规则意识 [中图分类号]G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 ...

  • 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 题目 社会调研与实践报告 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 申 雨 芊 指导老师: 郭 晓 玲 专业/班级:2014国际经济与贸易3班 学 号: 1421090318 成 绩: ___2016___年__10__月__26__日 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一.引言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 ...

  • 非法律专业大学生法律意识构建
  • 摘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作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重要推动力的大学生群体同样也是中国法治建设进程的见证者.参与者,更是实现者. 关键词:法律意识大学生非法律专业 "法律的重要性不在于刻写于铜版之上,而在于雕镌在国民的心坎之中,"真正 ...

  • 关于印发技工院校公共课设置方案和德育等4门公共课课程标准的函
  • 人社职司便函[2010]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保障)厅(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保障局: 为进一步规范技工院校公共课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 水平和文化素质,保障教学质量,我司组织制定了<技工院校公 共课设置方案>和德育等4门公共课课程标准,现印发予以施 ...

  • 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
  • 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 第一章绪言 1.1选题依据--从大学生村官辜某贪腐一案说起 据2012年04月23日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时任四川省简阳市三岔镇新民乡藕堰村支部副书记的大学生村官辜晓明在村征地拆迁过程中,主管填写丈量数据.记录房屋附着物.绘制房屋平面图.制作拆迁补偿协议等工作.辜晓明利用其在土地拆 ...

  • 中外青少年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比较
  • 摘    要 通过分析探讨中外青少年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共性和差异,从中获得启示:我国青少年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应积极纳入法制轨道建设,推进其教育的自觉性和规范性;应以新安全观为指导,推进其内容的先进性和全面性;应坚持多管齐下,推进其教育途径的多样性和发展性. 关 键 词 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法制建设;新安 ...

  • 浅谈中国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作者简介:姚丽,1991.01-),女,汉,辽宁省锦州市,沈阳师范大学,教育学 摘 要: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强弱从根本上关系到整个国民的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跨世纪宏伟目标的实现.因此,针对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十分紧迫.只有针对大学生这类人群的特点制定合适的公民意识教育制度和方法 ...

  • [维护消费者权益]教学设计
  • <维护消费者权益>教学设计 华星学校孙文芳 设计理念: 让学生发现问题,教师提供思路.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设设计问题要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层层深入.增强权利观念,培养责任意识 分学习小组: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