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格里曼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

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 1942- )美国心理学家,曾获美国应用与预防心理学会的荣誉奖章,终身成就奖。199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马丁·塞利格曼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奥尔巴尼,在家乡念书时,喜好篮球运动,后因未能入选篮球队而开始钻研究学问。13岁那年,他开始专心读书,尤其是S.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64年,塞利格曼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随后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师从R. 所罗门学习实验心理学。塞利格曼先是与B. 奥弗米尔,后来又与S. 梅尔合作研究了狗在受到预置的不可避免的伤害进所表现出的被动性。

塞利格曼提出动物的学习与它们的活动无关,简单地说,动物是失助的。

他发现:当坏事发生进,那些具有将坏事的起因看作是固有的不变的人往往陷入失助的境地。

“习得性无助”是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

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随后的很多实验也证明了这种习得性无助在人身上也会发生。

1、定义:习得性无助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

2、表现:习得性无助学生形成了自我无能的策略,最终导致他们努力避免失败。他们力求无法实现的目标,他们拖延作业,或只完成不费力气的任务。他们沮丧,并以愤怒的形式表现出来。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的报告描述这类学生是“懒散、怠慢、有时是破坏性的。他们不完成作业。他们面临困难的作业很快就放弃。他们在要求大声阅读、测验时变得焦虑。”

有一项研究显示,反复对动物施以无可逃避的强烈电击会造成无助和绝望情绪。

60年代对这种“习得的无助感”之研究又做了加强。宾州大学的马丁·赛利曼他把笼中的狗从钢制格栅地板通以强烈而持久的电,以致狗不再企图逃避,“学会了”处于无助状态。

赛利曼在一篇论文中写道:“当一个正常、未曾受过任何训练的狗在箱中接受逃避训练时,以下的行为是常态:初遭电击,狗就狂奔,屎滚尿流,惊恐哀叫,直到爬过障碍时间较快,如此反复,直至

可以有效地避免电击。再一步,赛利曼把狗绑住,使它们在遭到电击时无法逃脱。当这些狗重又放回电击时可以逃脱的穿梭箱时,赛利曼发现:这样的狗在穿梭箱最初被电击时的反应,和未曾受过任何训练的狗一样。但它却不久就停止奔跑,默然不动地一直等到电击结束,狗没有越过障碍逃避电击。

习得性无助的重要的矫治策略是元认知、问题解决、示范、自我谈话、自我控制、自我评价。

积极心理学是新兴的一门心理学,马丁·塞利格曼首创,目的在研究如何生活的快乐、成功与有意义。因此可以简称为“快乐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

什么最能让我们感到快乐?

研究结果可能会令人感到惊讶:

财富、学历与青春对快乐的帮助都相当有限;

婚姻的影响好坏参半;

倒是宗教信仰与亲情友谊,才更能让我们快乐。

伊利诺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爱德华·迪纳的研究发现:

只要基本生活无虞,额外的收入并不能带来多大快乐。

良好的教育与高智商对快乐的提升也没多大帮助。

年轻也不保证快乐。

美国疾病管制局的一项调查显示,廿到廿四岁的年轻人情绪低落的时间,还比六十五到七十四岁的老人长。

另一方面,宗教信仰确实能鼓舞心情,宗教团体以及亲情与友谊也能带来快乐;塞利格曼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参与研究的大学生中,最快乐与最不忧郁的10%学生,他们明显的共同特征就是都有亲密的朋友与家人,并花时间与他们共处。迪纳结论说:“想要追求快乐,就应该培养社交技巧、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

塞利格曼在《真实的快乐》一书中指出,快乐是由三项要素构成:享乐(笑脸)、参与(对家庭、工作、爱情与业余爱好的投入程度)、意义(发挥个人长处)。三项要素之中,享乐带来的快乐最为短暂。塞利格曼说:“这一点值得大家注意,因为有太多人以追求享乐为生活的目的,但是参与和意义却远比享乐重要。”

积极心理学也认为人的快乐基点可以调整:人们可以借由后天的努力,改变先天人格特质的快乐水平。那么究竟如何才能使我们更快乐呢?

八项具体可行的做法:

1、心存感激

2、时时行善

3、品尝乐趣

4、感恩良师

5、学习宽恕

6、爱家人亲友

对生活满意与否,其实与钱财、头衔、甚至健康关系不大。最重要的因素是坚固的人际关系。多花点时间与精力在朋友与亲人身上。

7、照顾自己的身体

睡眠充足、运动、伸展四肢、笑口常开都可暂时改善心情。经常如此会让你对生活感到满意。

8、逆境自持

他的出版物有:

1、习得性无助

2、学习乐观/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3、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4、教出乐观的孩子

5、真实的幸福

内容简介:

1、习得性无助

过去心理学多半是关心心理与精神疾病,忽略了生命的快乐和意义,塞利格曼博士希望校正这种不平衡,帮助我们追求真实的幸福与美好的人生。本书告诉我们,为何我们会有幸福觉?谁会有很多的幸福感?如何能在生活中建立持久的幸福感?本书包含众多的测试,帮助你深入了解自己的幸福感以及自己突出的优势,最终实现幸福、有意义的人生。

2、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作者:马丁·塞利格曼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内容简介:如果你是商人,你需要乐观,渡过金融危机的猛烈冲击。如果你是职场人士,你需要乐观,扛过每一个难关和挑战。如果你是家长,你需要乐观。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榜样。如果你是学生,你需要乐观,以应对学业的压力。如果你是运动员,你需要乐观,抓住最后1秒的胜利机会。

3、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作者:马丁·塞利格曼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将颠覆你以往深以为是的观点。节食能达到减肥的效果吗?戒烟、戒酒能成功吗?你从这本书中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些方面是可以改变的,而哪些方面却无法改变,是自己必须接受的。塞利格曼博士从改变的可能性和生物局限性出发,帮助你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那些能够改变的特性上,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一条自我提升的最有效途径。

4、教出乐观的孩子

作者:马丁·塞利格曼

我们希望孩子对未来怀抱信心、对远景勇于探险、有足够的勇气来实行社会正义;我们要孩子在面对成长所带来的挫折与失败时,不屈不挠。如要教养出一个乐观的孩子,你得改变自己的悲观,你也可以改变批评孩子的方式,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孩子征服的经验,你更可以直接教导孩子学习乐观的技巧。

5、持续的幸福

作者:马丁·塞利格曼

《持续的幸福》作者马丁·塞利格曼是“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不再关注传统心理学注重的“如何减轻人们的痛苦”,专注于如何建立人们的幸福感,并让幸福感持续下去。

《持续的幸福》这本书中的幸福理念是在《真实的幸福》一书的基础上扩充而来的,在书中,塞利格曼具体阐释了构建幸福的具体方法。他提出,实现幸福人生应具有5个元素, 即,要有积极的情绪,要投入、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做的事要有意义和目的、要有成就感。 他2012年11月6日在北京参加录制《杨澜访谈录》

他2012年11月4日在上海参加大师行访华上海论坛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

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 1942- )美国心理学家,曾获美国应用与预防心理学会的荣誉奖章,终身成就奖。199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马丁·塞利格曼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奥尔巴尼,在家乡念书时,喜好篮球运动,后因未能入选篮球队而开始钻研究学问。13岁那年,他开始专心读书,尤其是S.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64年,塞利格曼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随后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师从R. 所罗门学习实验心理学。塞利格曼先是与B. 奥弗米尔,后来又与S. 梅尔合作研究了狗在受到预置的不可避免的伤害进所表现出的被动性。

塞利格曼提出动物的学习与它们的活动无关,简单地说,动物是失助的。

他发现:当坏事发生进,那些具有将坏事的起因看作是固有的不变的人往往陷入失助的境地。

“习得性无助”是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

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随后的很多实验也证明了这种习得性无助在人身上也会发生。

1、定义:习得性无助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

2、表现:习得性无助学生形成了自我无能的策略,最终导致他们努力避免失败。他们力求无法实现的目标,他们拖延作业,或只完成不费力气的任务。他们沮丧,并以愤怒的形式表现出来。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的报告描述这类学生是“懒散、怠慢、有时是破坏性的。他们不完成作业。他们面临困难的作业很快就放弃。他们在要求大声阅读、测验时变得焦虑。”

有一项研究显示,反复对动物施以无可逃避的强烈电击会造成无助和绝望情绪。

60年代对这种“习得的无助感”之研究又做了加强。宾州大学的马丁·赛利曼他把笼中的狗从钢制格栅地板通以强烈而持久的电,以致狗不再企图逃避,“学会了”处于无助状态。

赛利曼在一篇论文中写道:“当一个正常、未曾受过任何训练的狗在箱中接受逃避训练时,以下的行为是常态:初遭电击,狗就狂奔,屎滚尿流,惊恐哀叫,直到爬过障碍时间较快,如此反复,直至

可以有效地避免电击。再一步,赛利曼把狗绑住,使它们在遭到电击时无法逃脱。当这些狗重又放回电击时可以逃脱的穿梭箱时,赛利曼发现:这样的狗在穿梭箱最初被电击时的反应,和未曾受过任何训练的狗一样。但它却不久就停止奔跑,默然不动地一直等到电击结束,狗没有越过障碍逃避电击。

习得性无助的重要的矫治策略是元认知、问题解决、示范、自我谈话、自我控制、自我评价。

积极心理学是新兴的一门心理学,马丁·塞利格曼首创,目的在研究如何生活的快乐、成功与有意义。因此可以简称为“快乐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

什么最能让我们感到快乐?

研究结果可能会令人感到惊讶:

财富、学历与青春对快乐的帮助都相当有限;

婚姻的影响好坏参半;

倒是宗教信仰与亲情友谊,才更能让我们快乐。

伊利诺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爱德华·迪纳的研究发现:

只要基本生活无虞,额外的收入并不能带来多大快乐。

良好的教育与高智商对快乐的提升也没多大帮助。

年轻也不保证快乐。

美国疾病管制局的一项调查显示,廿到廿四岁的年轻人情绪低落的时间,还比六十五到七十四岁的老人长。

另一方面,宗教信仰确实能鼓舞心情,宗教团体以及亲情与友谊也能带来快乐;塞利格曼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参与研究的大学生中,最快乐与最不忧郁的10%学生,他们明显的共同特征就是都有亲密的朋友与家人,并花时间与他们共处。迪纳结论说:“想要追求快乐,就应该培养社交技巧、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

塞利格曼在《真实的快乐》一书中指出,快乐是由三项要素构成:享乐(笑脸)、参与(对家庭、工作、爱情与业余爱好的投入程度)、意义(发挥个人长处)。三项要素之中,享乐带来的快乐最为短暂。塞利格曼说:“这一点值得大家注意,因为有太多人以追求享乐为生活的目的,但是参与和意义却远比享乐重要。”

积极心理学也认为人的快乐基点可以调整:人们可以借由后天的努力,改变先天人格特质的快乐水平。那么究竟如何才能使我们更快乐呢?

八项具体可行的做法:

1、心存感激

2、时时行善

3、品尝乐趣

4、感恩良师

5、学习宽恕

6、爱家人亲友

对生活满意与否,其实与钱财、头衔、甚至健康关系不大。最重要的因素是坚固的人际关系。多花点时间与精力在朋友与亲人身上。

7、照顾自己的身体

睡眠充足、运动、伸展四肢、笑口常开都可暂时改善心情。经常如此会让你对生活感到满意。

8、逆境自持

他的出版物有:

1、习得性无助

2、学习乐观/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3、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4、教出乐观的孩子

5、真实的幸福

内容简介:

1、习得性无助

过去心理学多半是关心心理与精神疾病,忽略了生命的快乐和意义,塞利格曼博士希望校正这种不平衡,帮助我们追求真实的幸福与美好的人生。本书告诉我们,为何我们会有幸福觉?谁会有很多的幸福感?如何能在生活中建立持久的幸福感?本书包含众多的测试,帮助你深入了解自己的幸福感以及自己突出的优势,最终实现幸福、有意义的人生。

2、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作者:马丁·塞利格曼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内容简介:如果你是商人,你需要乐观,渡过金融危机的猛烈冲击。如果你是职场人士,你需要乐观,扛过每一个难关和挑战。如果你是家长,你需要乐观。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榜样。如果你是学生,你需要乐观,以应对学业的压力。如果你是运动员,你需要乐观,抓住最后1秒的胜利机会。

3、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作者:马丁·塞利格曼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将颠覆你以往深以为是的观点。节食能达到减肥的效果吗?戒烟、戒酒能成功吗?你从这本书中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些方面是可以改变的,而哪些方面却无法改变,是自己必须接受的。塞利格曼博士从改变的可能性和生物局限性出发,帮助你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那些能够改变的特性上,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一条自我提升的最有效途径。

4、教出乐观的孩子

作者:马丁·塞利格曼

我们希望孩子对未来怀抱信心、对远景勇于探险、有足够的勇气来实行社会正义;我们要孩子在面对成长所带来的挫折与失败时,不屈不挠。如要教养出一个乐观的孩子,你得改变自己的悲观,你也可以改变批评孩子的方式,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孩子征服的经验,你更可以直接教导孩子学习乐观的技巧。

5、持续的幸福

作者:马丁·塞利格曼

《持续的幸福》作者马丁·塞利格曼是“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不再关注传统心理学注重的“如何减轻人们的痛苦”,专注于如何建立人们的幸福感,并让幸福感持续下去。

《持续的幸福》这本书中的幸福理念是在《真实的幸福》一书的基础上扩充而来的,在书中,塞利格曼具体阐释了构建幸福的具体方法。他提出,实现幸福人生应具有5个元素, 即,要有积极的情绪,要投入、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做的事要有意义和目的、要有成就感。 他2012年11月6日在北京参加录制《杨澜访谈录》

他2012年11月4日在上海参加大师行访华上海论坛


相关内容

  • 被"躺枪"的马丁·路德·金
  • 2013年8月28日,"天使投资人"薛蛮子嫖娼被抓引起关注.<洛杉矶时报>称,薛蛮子是一名被"归化"的美国公民,也是一名中国版"推特"作者.据<京华时报>报道,2010年,薛蛮子曾经是一家名为华艺百创的"网 ...

  • [霍比特人]观后感
  • 不想冒险的华生不是好霍比特人 观<霍比特人:意外的旅程>有感 电影<霍比特人:意外的旅程>是<魔戒>系列的前传,对于风靡一时的魔幻小说<魔戒>,没有看过的本人真的一点谈论的立场都没有.所以,我只能单纯从对影片主人公的认识角度来谈谈对这个霍比特人的理解. ...

  • 穆罕默德·阿里
  • 1 人物简介 穆罕默德·阿里穆罕默德·阿里出生于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在他十二岁那年,他的自行车被偷了,他把这件事情报告给了地区警察(也是拳击教练)乔·马丁.马丁建议他学习拳击术.在马丁的指导下,克莱很快的打败了其他的少年拳手们.虽然克莱的成绩很烂,在高中阶段就赢得了六副肯塔基州金手套的他还是得以从高 ...

  • 世界古代史初中
  • 第一部分 世界古代史(2-6章) 一.亚非欧奴隶社会(2.3章) 四大文明古国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填图题-彩图册P4]. (一)古埃及:公元前3100年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首都孟斐斯.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识图题彩图2] (二)古巴 ...

  • 马丁·海德格尔
  • 马丁·海德格尔 百科名片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09.26-1976.05.26),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出生于德国西南巴登邦(Baden)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Messkirch)的天主教家庭,逝于德国梅斯基尔希 中文名: ...

  • 2015年5月浙江宁波市海曙区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和写作试卷
  • 015年5月浙江宁波市海曙区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和写作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 并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选项涂黑.每小题1分,共30分) (1). 高考前夕,总有一些相信有神论的学生及家长用敬神拜佛的迷信方式,祈祷神灵保佑自 参考答案:B ...

  • 世界名人排行榜
  • 世界名人排行榜 2011-11-23 20:46:32 来自: 周彬(Billy) 1: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创始人,政治领袖 2:牛顿 发现日光十七色混合的人:发明反射式望远镜的人:微积分,二项式创始人:四大运动定论创始人:<原理>作者:恒星起源学创始人 3:耶稣基督 基督教创始人:< ...

  • 不可不知的300部西方名著
  • 第一章 文学篇 1.荷马--<荷马史诗> 2.古希腊人集体创作--<伊索寓言> 3.索福克勤斯--<俄狄浦斯王> 4.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5.塞内加--<特洛伊妇女> 6.维吉尔--<埃涅阿斯纪> 7.但丁·阿利 ...

  • 2016超星尔雅通识课大学生心理答案
  • 走进心理学 1 心理学是在( )模式下研究人的问题的. A .简单 B .健康 C .通约 D .一般 正确答案: C 2 心理学学科的发展迄今是( )的局面. A .稳步向前 B .曲折坎坷 C .百花齐放 D .停滞不前 正确答案: C 3 学习心理学要追求( ).不要苛求( ). A .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