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初探

应用题是根据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表示数量关系并求解的题目。应用题教学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关键,又是重难点。它在小学数学教学和试卷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对应用题解题策略的掌握程度来了解其数学水平,所以搞好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如何优化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改进应用题教学,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进而深化数学教育改革,我们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要以此为切入口,展开教育教学研究。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下面,就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谈几点我自己的看法:

一、应用题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细致地审题,弄明白题意,是准确解答应用题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可先让学生根据解题要求找出题中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构建起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确定数量关系。

为了便于分析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审题时可要求学生边读题边思考,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条件和问题或用线段图把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表示出来。

为了培养儿童细致审题的习惯,我常把一些容易混淆的题目同时出现,让学生分析计算。例如:①图书室的科技书与故事书共6000册,科技书的册数是故事书的2/3,有科技书多少册?

②图书室有故事书6000册,科技书册数是故事书的2/3,有科技书多少册?

题①中6000册为共有数,题②中6000册是一种的,因此计算方法不相同。经常进行此类练习,就容易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二、应用题教学要重视 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应用题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在应用题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训练学生分析应用题中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存在的相依关系,把数量关系从应用题中抽象出来。学生学会了分析数量关系,遇到各种类型的应用题都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解答,这样就会逐步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某果园种植苹果树800棵,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的3 倍还多27棵,这个果园共种植果树多少棵?这道题存在两个数量关系:①果树总棵数=苹果树的棵树+梨树的棵树;②梨树棵树=苹果树棵树×3+27。找出这两个数量关系,对号入座,题目就很容易解答了。为了防止学生一遇到叙述稍有变化的题目时就发生错误,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进行数量关系的分析。

三、利用操作和直观方法帮助学生分析问题

小学儿童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而且低年级的儿童的思维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就是高年级的儿童在学习比较抽象的知识时,如果没有直观材料的支持,也会感到有很大困难。学生通过操作和直观材料的演示,要观察、分析、比较这些对象,再进行抽象和概括,发现事物的规律。使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另外也发展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学生在学习应用题时,往往需要借助直观和操作活动来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在此基础上理解数量关系,找出算法。在应用题教学中应注意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操作学具或观察、画线段图等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这样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

智力。

如:小丽比小兰的画片多12张,正好是小兰的3/10,小丽有多少张画片?

可先让学生读题,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画线段图。

(1)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怎样用线段表示?(要把小兰的画片数量看作单位“1”,画一条线段表示小兰的画片数。)

(2)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小丽的画片数?(先画出一条跟小兰的画片数同样长的线段。因为小丽比小兰多的画片数正好 相当于小兰画片的3/10,所以这条线段还要加长,加长的一段相当于小兰的3/10,画出线段图如下:)

(3)怎样求小兰有多少张画片?(由于小丽比小兰多的12张画片正好相当于小兰画片数的3/10,所以小兰的画片数为:12÷3/10=12×3/10=40(张)

怎样求小丽有多少张画片?(小丽比小兰多12张画片,所以小丽的画片为:40+12=52(张)

此题借助线段图表达数量关系,学生分析问题一目了然,难题自然迎刃而解。

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解答权

在应用题教学中,为了解决难点,讲得往往太多,规范性的要求也提得太多,学生的解题策略仅仅是遵照老师指定的某一条路径去进行,虽然能在类同的练习中发挥较好,但一旦遇到新

类型就无从下手。为此,在应用题教学中应尽可能精讲,给学生更多的自主解答时间。要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通畅,创造才能可能。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更多地解答方法,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能力。

五、对易混淆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

对一些有联系而又容易混淆的应用题可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例如: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学生往往容易混淆。一是他们分不清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二是分不清计算时需不需要加括号。因此,可安排下列一组题进行对比教学。

1、(1)一饲养专业户养鸡4200只,鸭的只数是鸡的5/6,鸭有多少只?

(2)一饲养专业户养鸡4200只,正好是鸭的的5/6,鸭有多少只?

2、(1)裤子75元,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2/3,上衣多少元?

(2)裤子75元,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2/3,上衣多少元?

3、(1)一桶水15千克,用去了3/4,用了多少千克?

(2)一桶水用去了3/4,正好用去15千克,这桶水重多少千克?

长此以往,类似的对比训练多了,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对应用题计算结果的处理要灵活 例如:下面几道题都要算150除以60,但是答案不一样 1、150支铅笔,均分给60个学生,每人分得几支? (答:2支)

2、150个同学,每只船可以乘60个同学,需要几只船?

(答:3只)

3、一部电影放映150分钟,要放映多少小时? (答:2. 5小时)

同样是150除以60,用除法来解答的这个问题,但是在做结果回答的时候却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答案。这就要求学生在处理应用题的计算结果时,要结合生活实际,认真分析,灵活处理。

七、安排多种形式的应用题练习

应用题练习可分成不同的层次,逐步提高要求。在教学新知识之后可以安排试做题、思考题。还可以将普通的应用题改变叙述顺序、叙述方式,有多余条件,改变条件或问题,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部分自编题或改编题。

1、自编应用题;

(1) 根据两个已知数提(或补足) 问题;

(2) 根据一个已知数和问题,补充缺少的已知数;

(3) 根据实物、图表、线段图或表演动作编应用题;

(4) 根据故事内容或某一件事实编应用题;

(5) 根据算式或算法编应用题;

(6) 根据要求,例如:用720和9编一道或几道不同计算方法的应用题;

(7) 仿照课本上的应用题自编。

2、改编应用题:

(1) 把某一种简单应用题改编为另一种类型的简单应用题;

(2) 把几个有连续性的简单应用题组合成一个复合应用题,或把一个复合应用题改编为几个有连续性的简单应用题;

(3) 把未知数改为已知数,把已知数改为未知数,编成一道或几道逆运算的应用题;

(4) 把应用题中的某一个已知条件,分解为两个已知条件,

使计算增加一步,或把应用题中的某两个已知条件合并为一个已知条件,使计算减少一步。

这样安排练习,使学生能够排除应用题中非本质特征的干扰,正确地分析数量关系并选择算法,对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解题能力有很大益处。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每一个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的问题。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依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精心安排,认真落实优化应用题教学,始终着眼于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提高,那么应用题将促进素质教育,学生素质也将会在应用题教学中得到显著的提高!

作 者: 翟 汉 玉

单位:山东省肥城市王瓜店街道办事处北仪仙小学

联 系 方 式 [1**********]

邮 政 编 码 271608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初探

应用题是根据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表示数量关系并求解的题目。应用题教学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关键,又是重难点。它在小学数学教学和试卷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对应用题解题策略的掌握程度来了解其数学水平,所以搞好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如何优化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改进应用题教学,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进而深化数学教育改革,我们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要以此为切入口,展开教育教学研究。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下面,就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谈几点我自己的看法:

一、应用题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细致地审题,弄明白题意,是准确解答应用题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可先让学生根据解题要求找出题中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构建起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确定数量关系。

为了便于分析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审题时可要求学生边读题边思考,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条件和问题或用线段图把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表示出来。

为了培养儿童细致审题的习惯,我常把一些容易混淆的题目同时出现,让学生分析计算。例如:①图书室的科技书与故事书共6000册,科技书的册数是故事书的2/3,有科技书多少册?

②图书室有故事书6000册,科技书册数是故事书的2/3,有科技书多少册?

题①中6000册为共有数,题②中6000册是一种的,因此计算方法不相同。经常进行此类练习,就容易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二、应用题教学要重视 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应用题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在应用题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训练学生分析应用题中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存在的相依关系,把数量关系从应用题中抽象出来。学生学会了分析数量关系,遇到各种类型的应用题都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解答,这样就会逐步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某果园种植苹果树800棵,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的3 倍还多27棵,这个果园共种植果树多少棵?这道题存在两个数量关系:①果树总棵数=苹果树的棵树+梨树的棵树;②梨树棵树=苹果树棵树×3+27。找出这两个数量关系,对号入座,题目就很容易解答了。为了防止学生一遇到叙述稍有变化的题目时就发生错误,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进行数量关系的分析。

三、利用操作和直观方法帮助学生分析问题

小学儿童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而且低年级的儿童的思维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就是高年级的儿童在学习比较抽象的知识时,如果没有直观材料的支持,也会感到有很大困难。学生通过操作和直观材料的演示,要观察、分析、比较这些对象,再进行抽象和概括,发现事物的规律。使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另外也发展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学生在学习应用题时,往往需要借助直观和操作活动来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在此基础上理解数量关系,找出算法。在应用题教学中应注意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操作学具或观察、画线段图等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这样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

智力。

如:小丽比小兰的画片多12张,正好是小兰的3/10,小丽有多少张画片?

可先让学生读题,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画线段图。

(1)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怎样用线段表示?(要把小兰的画片数量看作单位“1”,画一条线段表示小兰的画片数。)

(2)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小丽的画片数?(先画出一条跟小兰的画片数同样长的线段。因为小丽比小兰多的画片数正好 相当于小兰画片的3/10,所以这条线段还要加长,加长的一段相当于小兰的3/10,画出线段图如下:)

(3)怎样求小兰有多少张画片?(由于小丽比小兰多的12张画片正好相当于小兰画片数的3/10,所以小兰的画片数为:12÷3/10=12×3/10=40(张)

怎样求小丽有多少张画片?(小丽比小兰多12张画片,所以小丽的画片为:40+12=52(张)

此题借助线段图表达数量关系,学生分析问题一目了然,难题自然迎刃而解。

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解答权

在应用题教学中,为了解决难点,讲得往往太多,规范性的要求也提得太多,学生的解题策略仅仅是遵照老师指定的某一条路径去进行,虽然能在类同的练习中发挥较好,但一旦遇到新

类型就无从下手。为此,在应用题教学中应尽可能精讲,给学生更多的自主解答时间。要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通畅,创造才能可能。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更多地解答方法,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能力。

五、对易混淆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

对一些有联系而又容易混淆的应用题可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例如: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学生往往容易混淆。一是他们分不清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二是分不清计算时需不需要加括号。因此,可安排下列一组题进行对比教学。

1、(1)一饲养专业户养鸡4200只,鸭的只数是鸡的5/6,鸭有多少只?

(2)一饲养专业户养鸡4200只,正好是鸭的的5/6,鸭有多少只?

2、(1)裤子75元,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2/3,上衣多少元?

(2)裤子75元,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2/3,上衣多少元?

3、(1)一桶水15千克,用去了3/4,用了多少千克?

(2)一桶水用去了3/4,正好用去15千克,这桶水重多少千克?

长此以往,类似的对比训练多了,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对应用题计算结果的处理要灵活 例如:下面几道题都要算150除以60,但是答案不一样 1、150支铅笔,均分给60个学生,每人分得几支? (答:2支)

2、150个同学,每只船可以乘60个同学,需要几只船?

(答:3只)

3、一部电影放映150分钟,要放映多少小时? (答:2. 5小时)

同样是150除以60,用除法来解答的这个问题,但是在做结果回答的时候却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答案。这就要求学生在处理应用题的计算结果时,要结合生活实际,认真分析,灵活处理。

七、安排多种形式的应用题练习

应用题练习可分成不同的层次,逐步提高要求。在教学新知识之后可以安排试做题、思考题。还可以将普通的应用题改变叙述顺序、叙述方式,有多余条件,改变条件或问题,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部分自编题或改编题。

1、自编应用题;

(1) 根据两个已知数提(或补足) 问题;

(2) 根据一个已知数和问题,补充缺少的已知数;

(3) 根据实物、图表、线段图或表演动作编应用题;

(4) 根据故事内容或某一件事实编应用题;

(5) 根据算式或算法编应用题;

(6) 根据要求,例如:用720和9编一道或几道不同计算方法的应用题;

(7) 仿照课本上的应用题自编。

2、改编应用题:

(1) 把某一种简单应用题改编为另一种类型的简单应用题;

(2) 把几个有连续性的简单应用题组合成一个复合应用题,或把一个复合应用题改编为几个有连续性的简单应用题;

(3) 把未知数改为已知数,把已知数改为未知数,编成一道或几道逆运算的应用题;

(4) 把应用题中的某一个已知条件,分解为两个已知条件,

使计算增加一步,或把应用题中的某两个已知条件合并为一个已知条件,使计算减少一步。

这样安排练习,使学生能够排除应用题中非本质特征的干扰,正确地分析数量关系并选择算法,对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解题能力有很大益处。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每一个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的问题。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依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精心安排,认真落实优化应用题教学,始终着眼于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提高,那么应用题将促进素质教育,学生素质也将会在应用题教学中得到显著的提高!

作 者: 翟 汉 玉

单位:山东省肥城市王瓜店街道办事处北仪仙小学

联 系 方 式 [1**********]

邮 政 编 码 271608


相关内容

  •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教学
  •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教学 作者:赵兴红 来源:<速读·下旬>2014年第02期 摘 要: 小学应用题教学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启发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和训练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关键词 ...

  • 济源职称论文发表网-小学数学一题多解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济源职称论文发表网-小学|数学|一题多解论文选题题目 济源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小学|数学|一题多解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均采用云论文发表选题题目软件,经 ...

  •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微课在与小学数学教学结合的过程中显现出了潜在的教学优势,实现了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灵活度的增加以及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文章主要就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从课前预习指导.课中知识阐述及课后复习巩固 ...

  • 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研究
  • 研   究   方   案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主题.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学以致用,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 ...

  • 小学数学教师读后感
  • <小学数学教师>读后反思 反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反映最新的学科知识发展动态.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研究成果,反映现代教育技术和先进教学方法,在确保科学性的前提下,进一步突出了教材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先进性和时代性.特别是书中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评价的部分,使我对课堂教学与评价有了新的 ...

  • 教学中的美育
  • 教学中的美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 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可见实施美育是培养"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

  • 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
  • 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初探 [摘要]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按照<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并正确 ...

  • 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 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 黔江区小南海镇中心小学校 向吉海 [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中心小学校 联系电话:[1**********] 邮编:409002] 目前中小学数学学习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中小学之间的衔接还是处于一种学生个体的自然连接,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互异性,学校教育在这方面还没有起 ...

  •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电脑游戏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目光,于是有教师认为游戏除了具有日常的消遣娱乐作用外,还可以用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使学生能够有机会从"玩"中"学",进而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 小学数学应用题研究
  • 探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 [摘要]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一提到应用题,大部分准叫苦连天.这使我们不能不思考这样一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应用题占用大量教学时间,却还是成为导致学生学习分化的主要原因,应用题也仍是学生眼中的"头痛题".因此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也成为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