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唐太宗李世民[百字箴言]有感

[荐]读唐太宗李世民《百字箴言》有感

读唐太宗李世民《百字箴言》有感 作者 淡泊 编辑 晚秋 近日偶读唐太宗李世民《百字箴言》,文虽短小,但含义深刻,对后人颇有教育意义。为了让大家了解李世民是怎样劝告他人的,原文抄录如下:“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读他的《百字箴言》,使人感概良多,受益匪浅。他以隋亡为鉴戒,深谙人民“载舟覆舟”的道理,为国为民,励精图治,夙夜孜孜,帷欲清静,告诫百官,体察民情,提倡节俭,注重修养,使人民安居乐业,于是写下了诲汝谆谆的《百字箴言》。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封建帝王,有此思想境界,实是难能可贵。短短百字,反映了李世民了解人民疾苦,关心群众生活;做到无功不受禄,取本分之财,不贪不沾;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能分清好坏、丑恶、是非;并能时时检查和改正自己的缺点。且不论其帝王生活如何?单从他的《百字箴言》来看,不能不论他是“明君”。唐朝所以能成为历史上的盛世,这同李世民的统治不无关系。再看,我们现在的少数领导干部,与李世民《百字箴言》的要求相去甚远。他们不仅不关心群众的疾苦,反而屡屡侵犯群众的利益。理应好好地为人民服务,但他们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禁不住金钱和腐败生活方式的诱惑,他们“一朝权在手,便把利来谋”,权利薰心,贪欲膨胀,忘乎所以,为所欲为。最后成为人民的罪人。《百字箴言》体现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他善于体察民情,体惜百姓的疾苦,如“耕夫役役,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说明他掌握下情,心有百姓,情系人民,不愧为一个开明君主。《百字箴言》体现了唐太宗提倡节俭、注重修养的美德。他提醒百官注意节俭,注重修养,如“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既说明了百姓一丝一线和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又间接地批评了那些无功受禄和铺张浪费之人,一褒一贬,使人引以为戒。《百字箴言》体现了唐太宗是非分明的做人原则。如“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体现了他做人的原则,告诫百官要明辨是非,分清好坏,注意克己,不要像有些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个人私利谋。如前几年的上海“社保案”

,把群众的“救命钱”,当作“唐僧肉”,这与唐太宗的《百字箴言》比起来,相距甚远!《百字箴言》体现了唐太宗谨小慎微的为人处世态度。如“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斯言,富贵功名可久”,告诫百官克己奉公,为国为民,忠于职守,尽心尽责。然而,有些人并不是这样,如从近期一些地方“打黑”和“反腐”的情况来看,一些人身为高官,一边喊着“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一边拿着人民丰厚的俸禄,一边在胡作非为,胆大妄为,贪赃枉法,谋取私利,于是许多人还没有拿到退休的“人生毕业证”,自己就把自己玩完了!他们的所作所为与唐太宗的《百字箴言》和人民的要求比起来,简直是天渊之别!《百字箴言》语重心长,真知灼见,意义深刻,时至今日,虽隔一千多年,然而温故知新,每读一遍,都使人有新的收获。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只有根据《百字箴言》的内容,结合实际,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为国为民建功立业,才能有所作为、有所进步,使富贵功名长久! 翻开历史看看,凡是清官廉吏都把百姓作为衣食父母,作为大地河山,作为国之根本。因而,这些清官廉吏们对人民常常怀着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和愧疚之心。  一个封建皇帝,尚能每每念及百姓之苦,牢记“寸丝千命,匙饭百鞭”,训诫百官应时时“寝食不安”,实在难能可贵啊!  白居易在任时,赋诗抒发对百姓的愧疚之情:“今我何功德,曾不事桑农。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有愧,尽日不能忘”。  韦应物为官清正,关心民瘼,感喟“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方惭不耨者,禄食出闾里”,惭愧之情溢于言表。  苏东坡任职时洞察民情,体恤民疾,其诗作也浸透了对百姓的愧怍:“自惭禄位者,曾不事农作。饱食无作劳,何殊卫人鹤”。想到人民的疾苦,想到自己的责任,“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肌肤”,如芒在背,如针刺肌。  古代官员尚且能够常有负债感,常怀愧疚心,而我们的现代官员又该做何感想呢?  现实生活中,就有人当了大官就不管人民群众,做了点工作就以功臣自居,长了点能耐就傲睨天下,多了份权力就称霸一方,有了点政绩就自我膨胀……这样的人过去有,现在有,将来恐怕也不会没有。 当今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官越高越要掌好权用好权,决不能以权谋私。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和落脚点。要从上海“社保案”中吸取教

训,越是高官越要加强学习,越要自律,越要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只有这样,才会象《百字箴言》中所说的那样“富贵功名可久。”   如果能够常怀愧疚之心,常怀感恩之心,知恩图报,孝敬父母,报效祖国,贡献社会,服务人民,这样的领导干部到了临终的时候,就可以自豪地说:这一生已经不欠任何债了,问心无愧,死而无撼。 &­?:晚秋 QQ:1015635060­ 〓 ★ 〓 晚秋欢迎您的光临!〓 ★ 〓

上一篇:新年写给馆友们的心灵感言

下一篇:【电子丛书】聊斋志异

唐太宗百字箴言 荊霄鵬楷書 唐太宗《百字箴言》 李世民的百字箴言 唐太宗李世民的《百字箴言》【书法欣赏】....

唐太宗李世民对生活的《百字箴言》 读唐太宗李世民《百字箴言》有感 唐太宗《百字箴言》 【荆霄鹏楷书欣赏】…唐太宗《百字箴言》....

热门推广-

最是书香能致远 腹有诗书气自华

《魔鬼搭讪学》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文学名著的开头,总是耐人寻味

百法读书(让你积累无穷读书技法)

《红楼梦》里最美的十二位女人排行

很大的启示和警醒,官再大也是来自人民,没有人可以脱离人民。那个政权脱离了人民就不能生存。

[荐]读唐太宗李世民《百字箴言》有感

读唐太宗李世民《百字箴言》有感 作者 淡泊 编辑 晚秋 近日偶读唐太宗李世民《百字箴言》,文虽短小,但含义深刻,对后人颇有教育意义。为了让大家了解李世民是怎样劝告他人的,原文抄录如下:“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读他的《百字箴言》,使人感概良多,受益匪浅。他以隋亡为鉴戒,深谙人民“载舟覆舟”的道理,为国为民,励精图治,夙夜孜孜,帷欲清静,告诫百官,体察民情,提倡节俭,注重修养,使人民安居乐业,于是写下了诲汝谆谆的《百字箴言》。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封建帝王,有此思想境界,实是难能可贵。短短百字,反映了李世民了解人民疾苦,关心群众生活;做到无功不受禄,取本分之财,不贪不沾;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能分清好坏、丑恶、是非;并能时时检查和改正自己的缺点。且不论其帝王生活如何?单从他的《百字箴言》来看,不能不论他是“明君”。唐朝所以能成为历史上的盛世,这同李世民的统治不无关系。再看,我们现在的少数领导干部,与李世民《百字箴言》的要求相去甚远。他们不仅不关心群众的疾苦,反而屡屡侵犯群众的利益。理应好好地为人民服务,但他们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禁不住金钱和腐败生活方式的诱惑,他们“一朝权在手,便把利来谋”,权利薰心,贪欲膨胀,忘乎所以,为所欲为。最后成为人民的罪人。《百字箴言》体现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他善于体察民情,体惜百姓的疾苦,如“耕夫役役,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说明他掌握下情,心有百姓,情系人民,不愧为一个开明君主。《百字箴言》体现了唐太宗提倡节俭、注重修养的美德。他提醒百官注意节俭,注重修养,如“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既说明了百姓一丝一线和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又间接地批评了那些无功受禄和铺张浪费之人,一褒一贬,使人引以为戒。《百字箴言》体现了唐太宗是非分明的做人原则。如“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体现了他做人的原则,告诫百官要明辨是非,分清好坏,注意克己,不要像有些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个人私利谋。如前几年的上海“社保案”

,把群众的“救命钱”,当作“唐僧肉”,这与唐太宗的《百字箴言》比起来,相距甚远!《百字箴言》体现了唐太宗谨小慎微的为人处世态度。如“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斯言,富贵功名可久”,告诫百官克己奉公,为国为民,忠于职守,尽心尽责。然而,有些人并不是这样,如从近期一些地方“打黑”和“反腐”的情况来看,一些人身为高官,一边喊着“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一边拿着人民丰厚的俸禄,一边在胡作非为,胆大妄为,贪赃枉法,谋取私利,于是许多人还没有拿到退休的“人生毕业证”,自己就把自己玩完了!他们的所作所为与唐太宗的《百字箴言》和人民的要求比起来,简直是天渊之别!《百字箴言》语重心长,真知灼见,意义深刻,时至今日,虽隔一千多年,然而温故知新,每读一遍,都使人有新的收获。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只有根据《百字箴言》的内容,结合实际,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为国为民建功立业,才能有所作为、有所进步,使富贵功名长久! 翻开历史看看,凡是清官廉吏都把百姓作为衣食父母,作为大地河山,作为国之根本。因而,这些清官廉吏们对人民常常怀着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和愧疚之心。  一个封建皇帝,尚能每每念及百姓之苦,牢记“寸丝千命,匙饭百鞭”,训诫百官应时时“寝食不安”,实在难能可贵啊!  白居易在任时,赋诗抒发对百姓的愧疚之情:“今我何功德,曾不事桑农。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有愧,尽日不能忘”。  韦应物为官清正,关心民瘼,感喟“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方惭不耨者,禄食出闾里”,惭愧之情溢于言表。  苏东坡任职时洞察民情,体恤民疾,其诗作也浸透了对百姓的愧怍:“自惭禄位者,曾不事农作。饱食无作劳,何殊卫人鹤”。想到人民的疾苦,想到自己的责任,“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肌肤”,如芒在背,如针刺肌。  古代官员尚且能够常有负债感,常怀愧疚心,而我们的现代官员又该做何感想呢?  现实生活中,就有人当了大官就不管人民群众,做了点工作就以功臣自居,长了点能耐就傲睨天下,多了份权力就称霸一方,有了点政绩就自我膨胀……这样的人过去有,现在有,将来恐怕也不会没有。 当今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官越高越要掌好权用好权,决不能以权谋私。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和落脚点。要从上海“社保案”中吸取教

训,越是高官越要加强学习,越要自律,越要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只有这样,才会象《百字箴言》中所说的那样“富贵功名可久。”   如果能够常怀愧疚之心,常怀感恩之心,知恩图报,孝敬父母,报效祖国,贡献社会,服务人民,这样的领导干部到了临终的时候,就可以自豪地说:这一生已经不欠任何债了,问心无愧,死而无撼。 &­?:晚秋 QQ:1015635060­ 〓 ★ 〓 晚秋欢迎您的光临!〓 ★ 〓

上一篇:新年写给馆友们的心灵感言

下一篇:【电子丛书】聊斋志异

唐太宗百字箴言 荊霄鵬楷書 唐太宗《百字箴言》 李世民的百字箴言 唐太宗李世民的《百字箴言》【书法欣赏】....

唐太宗李世民对生活的《百字箴言》 读唐太宗李世民《百字箴言》有感 唐太宗《百字箴言》 【荆霄鹏楷书欣赏】…唐太宗《百字箴言》....

热门推广-

最是书香能致远 腹有诗书气自华

《魔鬼搭讪学》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文学名著的开头,总是耐人寻味

百法读书(让你积累无穷读书技法)

《红楼梦》里最美的十二位女人排行

很大的启示和警醒,官再大也是来自人民,没有人可以脱离人民。那个政权脱离了人民就不能生存。


相关内容

  • 唐太宗李世民的[百字箴言]
  • "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 这就是由唐太宗李世民书撰的著名的& ...

  • 唐太宗李世民想把弟媳立为皇后,这时魏征说了一句话
  • (图)唐太宗李世民的剧照 王珪是唐初四大名相,此人性情沉静恬淡,为人正直,安于所遇,与人交往不苟且附和,<新唐书>记载了他和唐太宗李世民之间的一次对话. 一天,王珪进见,看到"有美人侍帝侧".李世民指着美人说:"庐江王李瑗不行道义,杀其丈夫而纳其为妾,怎会不 ...

  • 当众拥抱你的敌人_第37章 给别人留余地等于给自己留余地
  • 在得意时不把好处占尽,留些余地给别人,这实际上也在给自己留余地.不让别人为难,自己也就不用为难,这就是做人处世的良方. (倜易>上说: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其意思就是:行不可至极处,至极则无路可续行:言不可称绝对,称绝对则无理可续言.做任何事,进一步,也应让三分.古人云:"处事须留余地 ...

  • 王羲之书法
  • 1. 王羲之书法 羲之书法在当时即享大名.评论者称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世人对其书法推崇备至. 羲之家学渊源,幼年即从父辈学习书法,受到严格训练.稍后又从当时有名的书法家卫夫人(名铄)学书.稍长四处游历,见得前辈书法家李斯.曹喜.蔡邕等人所书碑刻,于是开始精研各书体势,博 ...

  • 读[查理九世]有感
  • 第1篇:读<查理九世>有感 这个快乐的寒假,我阅读了查理九世这本书,平时,我总是觉得这类书只不过是小儿科而已,但我读了这本书才知道:我是错的. 这本书里的墨多多,也就是男主人公,以前只不过是一位遇到难题就会害怕的男孩子,但经过这一切后,他逐渐成为一个冷静的孩子.而他的三个最要好的小伙伴也 ...

  • 陕西门神造像中的秦琼和尉迟敬德
  • 摘 要: 陕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同时也是门神造像起源地.门神―左为秦琼,一为尉迟敬德.本文分析了秦.尉迟二人成为门神的原因,并对秦.尉迟二人的门神造像特征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 门神 秦琼 尉迟敬德 起源 造像特征 一.门神起源 我国至少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贴门神的风俗,贴门神的目的是 ...

  • [兰亭集序]公开课教案
  • <兰亭集序>(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 2.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托的人生.时事的感慨.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托的人生.时事的感慨.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兰亭集序,这几天重读兰亭集序,我就一直在想,兰亭集序为什么如此为人推崇,为 ...

  • 五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
  • 五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我理解词的大意,并能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毛主席作为一代伟人的政治抱负和博大胸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 ...

  • 真实的唐僧--玄奘大师介绍
  • 凡是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唐僧带着四个徒弟到西天取经取经的故事.一提起唐僧,大多数人都会想到那个胆怯懦弱.不辨是非的糊涂和尚,其实不然,真实生活中的唐僧是一个大智大勇.胆识过人.知识渊博的高僧大德.在此做个介绍,以作茶余饭后的谈资. 唐僧姓陈名祎,法号玄奘,因唐太宗李世民赐名&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