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线中枢与缠论

K 线中枢与缠论

一、基本概念

K 线走势中枢: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如图1是下-上-下型走势中枢(即:不创新低后向上);图2是上-下-上型走势中枢(即:不创新高后向下)。

K 线走势中枢定理一:在趋势中,连接两个同级别“走势中枢”的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级别的走势类型。

K 线走势中枢定理二:在盘整中,无论是离开还是返回“走势中枢”的走势类型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的。

K 线走势中枢定理三:某级别“走势中枢”的终结,当且仅当一个次级别走势离开该“走势中枢”后,其后的次级别回抽走势不重新回到该“ 走势中枢”内。

K 线走势中枢中心定理一:走势中枢的延伸等价于任意区间[dn ,g n ]与[ZD,ZG]有重叠。换言之,若有Zn ,使得d n >ZG 或g n <ZD ,则必然产生高级别的走势中枢或趋势及延续。

K 线走势中枢中心定理二:前后同级别的两个走势中枢,后GG前ZG 且后DD=

二、概念要点

K 线走势中枢的形成无非两种,一种是回调形成的(下-上-下型走势中枢), 一种是回升形成的(上-下-上型走势中枢)。 在走势中枢的形成与延伸,由与走势中枢形成方向一致的次级别走势类型的区间重叠确定。例如,回升形成的走势中枢,由向上的次级别走势类型的区间重叠确定。这些与走势中枢方向一致的次级别走势类型称为Z 走势段。相应的高、低点分别记为g n 、d n ,定义四个指标,GG=max(gn ) ,G=min(gn ) ,D=max(dn ) ,DD=min(dn ) ,n 遍历走势中枢中所有Z n 。再定义ZG=min(g1、g 2) ,ZD=max(d1、d 2) ,显然,[ZD,ZG]就是走势中枢的区间,如图③。

注意,次级别的前三个走势类型都是完成的才构成该级别的走势中枢,完成的走势类型,在次级别图上是很明显的,根本就不用着再看次级别下面级别的图了。

K 线走势中枢的延伸:等价于任意区间[dn ,g n ]与[ZD,ZG]有重叠(如图④) 。表现为盘整。 K 线走势中枢的新生:即形成趋势(如图⑤) 。

K 线走势中枢的扩展:即形成高级别的走势中枢(如图⑥) 。

三、分析理解

1、“连接两相邻同级别走势中枢的一定是趋势吗?一定是次级别的趋势吗?”首先,这不必然是趋势,任何走势类型都可能,最极端的就是跳空缺口后形成新的“走势中枢”;其次,也不一定是次级别的,只要是次级别以下,例如跳空缺口,就属于最低级别,如果图上是日线、周线,就不会是次级别了;最后,往往相连走势类型的级别越低,表示其力度越大,这也就是为什么缺口在分析中有比较强技术含义的理论依据所在。

2、“盘整的高低点是如何造成的?”无论离开与返回的走势类型是何种级别的,站在最低级别上看,例如把1分钟图当成最低级别,那么最后连接离开与返回走势类型连接处的最低级别图,只能有两种可能:第一,三根以上1分钟K 线的来回重叠震荡后回头;第二,1分钟K 线无三根以上K 线重叠的V 型走势。对于第一种情况,这几根重叠K 线最极端那根的极端位置,就构成盘整中的高低点,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对于第二种情况,这个V 型尖顶那根K 线的极端位置就构成盘整中的高低点,这种情况十分常见。这也是为何真正的低点和高点总是盘中一闪而过的理论依据。

3、这定理三中的两个次级别走势的组合只有三种:趋势+盘整,趋势+反趋势,盘整+反趋势。最用力的终结,就是:趋势+盘整。例如在上涨中,如果一个次级别走势向上突破后以一个盘整走势进行整理回抽,那其后的上涨往往比较有力,特别这种突破是在底部区间。

4、走势中枢由前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的重叠部分确定,其后的走势有两种情况:其一、该走势中枢的延伸。其二、产生新的同级别走势中枢。而在趋势里,同级别的前后走势中枢是不能有任何重叠的,这包括任何围绕走势中枢产生的任何瞬间波动之间的重叠。因此,如果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的重叠区间虽然不和前面的走势中枢有任何重叠。但围绕该走势中枢产生的波动触及前面走势中枢延续时的某个瞬间波动区间,这时候,就不能认为该走势类型是趋势,而只是产生一个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

这里,必须把两种情况严格区分。其一、走势中枢以及其延伸。这种情况下,所有围绕走势中枢产生的前后两个次级波动都必须至少有一个触及走势中枢的区间。否则,就必然产生一个新的三次连续次级走势类型的重叠部分离开原来的走势中枢,这与走势中枢的延续矛盾。其二、一个走势中枢完成前,其波动触及上一个走势中枢或延伸时的某个瞬间波动区间,由此产生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这就是走势中枢扩展。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区别以上的情况,例如,一个股票开盘立刻封涨停,那么,只能算是一分钟级别上出现了走势中枢的延伸,无论这个延伸有多长时间,都不可能产生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如果该股票第二天开始继续开盘涨停,那么就形成一个一分钟级别上的趋势,这个趋势可以无限延伸下去,但只要依然只是只形成一分钟的走势中枢,无论能连续涨停多少天,都不足以形成即使是五分钟的走势中枢,除非中途有打开涨停的时候。

换言之,走势中枢的延伸与不断产生新的走势中枢并相应围绕波动互不重叠而形成趋势,在这两种情况下,一定不可能形成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而要形成一个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必然要采取第三种的方式,就是围绕新的同级别走势中枢产生后的波动与围绕前走势中枢的某个波动区间产生重叠。

缠论

【缠论前提】

价格充分有效和市场里的非完全绝对趋同交易。

【自同构性结构】

分型在不同级别上,如在1分钟级别、甚至是在年线上,结构是一样的。

【缠论三个基本客观支点】

1、走势的不可重复性

2、自同构性结构的绝对复制性

3、理论的纯逻辑推导

【K 线包含关系】

一K 线的高低点全在另一K 线的范围里

【K 线包含关系合并方法】

1、向上时,把两K 线的最高点当高点,而两K 线低点中的较高者当成低点;

2、向下时,把两K 线的最低点当低点,而两K 线高点中的较低者当成高点。

【顶分型】

第二K 线高点是相邻三K 线高点中最高的,而低点也是相邻三K 线低点中最高的。

【底分型】

第二K 线低点是相邻三K 线低点中最低的,而高点也是相邻三K 线高点中最低的。

【顶】

顶分型的最高点。

【底】

底分型的最低点。

【笔】

两个相邻的顶和底之间构成一笔。

【笔的规范要求】

1、必须一顶、一底相连;

2、顶和底之间至少有一个K 线不属于顶分型和底分型;

3、顶分型中最高那K 线的区间至少要有一部分高于底分型中最低那K 线的区间。

【线段】

至少由三笔组成,而且前三笔必须有重叠的部分。

【线段终结的充要条件】

形成新线段

【走势中枢】

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

【走势中枢定理】

1、在趋势中,连接两个同级别“走势中枢”的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级别的走势类型。

2、在盘整中,无论是离开还是返回“走势中枢”的走势类型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的。

3、“走势中枢”的终结,当且仅当一个次级别走势离开该“走势中枢”后,其后的次级别回抽走势不重新回到该“走势中枢”内。

【走势中枢中心定理】

1、走势中枢的延伸等价于任意区间[dn, gn]与[ZD,ZG]有重叠。

2、前后同级别的两个走势中枢,后GG前GG 等价于上涨及其延续。后ZG=前DD ,或后ZD>前ZG 且后DD=

【走势分类】

任何级别的走势均可分为盘整和趋势,趋势又分为上涨和下跌。

【趋势】

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至少包含两个以上一次同向的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趋势。

【盘整】

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只包含一个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盘整。

【走势级别延续定理】

1、在更大级别走势中枢产生前,该级别走势类型将延续。也就是说,只能是只具有该级别走势的盘整或趋势的延续。

2、更大级别走势中枢产生,当且仅当围绕连续两个同级别走势中枢产生的波动区间产生重叠。

【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一】

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终要完成。简言之,“走势终完美”。

【走势分解定理】

1、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都可以分解成同级别“盘整”、“下跌”与“上涨”三种走势类型的连接。

2、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都至少由三段以上次级别走势类型构成。

【背驰】

趋势力度比上一次趋势力度要弱,就形成背驰。

【盘整背驰】

盘整中当下笔或线段比前一笔或线段力度要弱,就形成了盘整背驰。

【背驰段】

就是在某级别的某类型走势,构成背驰或盘整背驰的走势类型称为某级别的背驰段。

【背驰-买卖点定理】

任意背驰都必然制造某级别的买卖点,任意级别的买卖点都必然源自某级别走势的背驰。

【背驰要点】

1、无趋势,无背驰,盘整中是没有背驰的。

2、如果在第一个走势中枢就出现背驰,那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背驰,只能算是盘整背驰,其真正的技术含义,其实就是一个企图脱离走势中枢的运动,由于力度有限,被阻止而重新回到走势中枢里。

3、对付一个太快速的走势(如1分钟图),macd 的反应就太慢了,要用乖离率判断,一旦触及这个乖离的极限,特别是两次或三次上冲该极限,就会引发因为乖离而产生的回调。

4、背驰与盘整背驰的两种情况中,背驰是最重要的,一旦出现背驰,其回跌,一定至少重新回到B 段的走势中枢里;盘整背驰出来,并不一定都要大幅下跌,否则怎么会有第三类买点构成的情况。

5、盘整背驰最有用的,就是用在大级别上,特别是至少周线级别以上的,这种盘整背驰所发现的,往往就是历史性的大底部。

6、第一类买点肯定是趋势背驰构成的,而盘整背驰构成的买点,在小级别中式意义不大的,所以以前也没专门当成一种买点;但在大级别里,这也构成一种类似第一类买点的买点,因为在超大级别里,往往不会形成一个明显的趋势。

【走势中枢震荡】

即走势中枢的延伸,等价于任意区间[dn,gn]与[ZD,ZG]有重叠,表现为盘整。

【震荡中轴】

一个走势中枢确立后,走势中枢区间的一半位置,称为震荡中轴Z 。

【中阴阶段】

就是一种走势类型完成后无法确定会转向何种走势类型,既是会出现反转变成新的走势类型还是延续原来的走势类型的过程阶段。

【趋势转折定律】

任何级别的上涨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卖点构成的;任何的下跌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买点构成的。

【背驰-转折定理】

磨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趋势最后一个走势中枢的级别扩展、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走势类型分解原则】

一个某级别的走势类型中,不可能出现比该级别更大的走势中枢。一旦出现,就证明着布什一个某级别的走势类型,而是更大级别走势类型的一部分或几个该级别走势类型的连接。

【小背驰-大转折定理】

小级别背驰引发大级别转折的必要条件是该级别走势的最后一个次级别走势中枢出现第三类买卖点。

【股票强弱指标】

把股票当前价格处在均线系统中的位置进行分类,就是股票的强弱指标。

【板块强弱指标】

板块中股票的平均强弱指标就是板块强弱指标。

【轮动】

板块强弱指标的不断此消彼涨,就反映了市场的轮动。

【买卖点定律一】

任何级别的第二类买卖点都由自己别相应走势的第一类买点构成。

【趋势转折定律】

任何级别的上涨转折都是有某级别的第一类卖点构成的;任何的下跌转折的后事由某级别的第一类买点构成的。

【买卖点的完备性定理】

市场必然产生盈利的买卖点只有第一、二、三类。

【升跌完备性定理】

市场中的任何向上与下跌,都必然从三类买卖点中的某一类开始以及结束。换言之,市场嗾使完全由这样的线段构成,线段的端点是某级别三类买卖点中的某一类。

【买卖点的要点】

1、只有在下跌趋势确立后的走势中枢下方才可能出现买点。这就是第一类买点,第一类卖点正好相反。

2、并不是走势中枢上方的任何回调回抽都是第三类买卖点,必须是第一次。

3、趋势转折定律中的某级别不一定是次级别,因为次级别里可以是第二类买卖点。而且还有这种情况,就是不同级别同时出现第一类买卖点,也即是出现不同级别的同步共振

【第一类买点】

只有在下跌趋势确立后的走势中枢下方才可能出现买点。对于下跌的走势来说,一旦完成只能转换为上涨或盘整。因此,一旦能把握下跌走势转化为其他类型的关节点买入,就在市场中占据了一个最有利的位置。

【第二类买点】

在第一类买点出现后第一次次级别回调制造的低点,是市场中第二有利的位置。因为上涨和

盘整必然要在图形上完成,而上涨和盘整在图形上的要求,是必须包含三个以上的次级别运动,因此后面必须且至少有一个向上的次级别运动,这样的买点是绝对安全的,期安全性由走势的“不患”而保证。

【第三类买点】

走势中枢有三种情况:延续、扩张与新生。如果是走势中枢延续,那么在走势中枢上是不可能有买点的,因为走势中枢延续必然要求所有走势中枢上的走势都必然转折向下,并回到走势中枢之中。第三类买点是走势中枢扩张或新生产生的。走势中枢扩张导致一个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而走势中枢新生,就形成一个上涨的趋势,这就是第三类买点后必然出现的两种情况。注意:并不是任何回调都是第三类买点,必须是第一次

【第二、三类买点重合】

第一类买点出现后,一个次级别的走势凌厉地直接上破前面下跌的最后一个走势中枢,然后在其上产生一个次级别的回抽不触及该走势中枢,这时候,就会出现第二类买点与第三类买点重合的情况,也只有这种情况才会出现两者的重合。当然,在理论上没有任何必然的理由确定第二、三类买点重合后一定不会只构成一个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扩张。但实际上,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大级别的上涨往往就会出现。

【区间套】

就是根据背驰段从高级别向低级别逐渐寻找背驰点(即买卖点)的方法。

【精确大转折点寻找程序定理】

某大级别的转折点,可以通过不同级别背驰段的逐级收缩范围而确定。

【区间套寻找背驰点的理论依据】

低级别背驰是本级别背驰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换句话说,就是只有在低级别发生背驰时,本级别才可能背驰。所以,我们可以从低级别去发现本级别背驰的精确点,也就是说次级别的背驰决定了背驰点,我们说某个级别的走势背驰了,那么必须确定它一下所有级别都转折了,这是所有背驰的前提。

【中小资金的高效买卖法】

1、只选择出现“下跌+盘整+下跌”的走势

2、在该走势的第二段下跌出现第一类买点时介入

3、介入后,一旦出现盘整走势(上涨的第三段出现顶点),坚决退出

【最大利润操作法】

对于一个走势中枢来说,最有价值的买点就是其第三类买点以及走势中枢向下震荡力度出现背驰的买点。

第一种,最坏的情况就是出现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这可以用其后走势时候出现盘整背驰来决定是否卖出。一旦不出现这种情况,就意味着一个向上走势去形成新欧式中枢的过程,这种过程当然是最能获利的;

第二种,围绕走势中枢震荡差价的过程。通过高抛低吸,可以降低成本、增加筹码。

【30F 及以上级别机械化操作】

第一段:

从一个下跌背驰开始,必然出现向上的第一段走势类型,根据其内部结构可以判断其背驰或盘整背驰结束点,先卖出,然后必然有向下的第二段;

第二段:

第二段有两种情况

1)不跌破第一段低点,重新买入

2)跌破第一段低点,如果与前一段前的向下线段形成盘整背驰,也重新买入,否则继续观望,直到出现新的下跌背驰。

第三段:

在第二段重新买入的情况下,然后出现向上的第三段,相应面临两种情况

1)第三段未超过第一段的高点或对第一段发生盘整背驰,这时要卖出

2)第三段超过第一段的高点并对第一段不发生盘整背驰,这时要继续持有

延续段:

这个过程可以不断延续下去,直到下一段向上的走势类型相对前一段向上的走势类型出现不创新高或盘整背驰为止。

K 线中枢与缠论

一、基本概念

K 线走势中枢: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如图1是下-上-下型走势中枢(即:不创新低后向上);图2是上-下-上型走势中枢(即:不创新高后向下)。

K 线走势中枢定理一:在趋势中,连接两个同级别“走势中枢”的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级别的走势类型。

K 线走势中枢定理二:在盘整中,无论是离开还是返回“走势中枢”的走势类型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的。

K 线走势中枢定理三:某级别“走势中枢”的终结,当且仅当一个次级别走势离开该“走势中枢”后,其后的次级别回抽走势不重新回到该“ 走势中枢”内。

K 线走势中枢中心定理一:走势中枢的延伸等价于任意区间[dn ,g n ]与[ZD,ZG]有重叠。换言之,若有Zn ,使得d n >ZG 或g n <ZD ,则必然产生高级别的走势中枢或趋势及延续。

K 线走势中枢中心定理二:前后同级别的两个走势中枢,后GG前ZG 且后DD=

二、概念要点

K 线走势中枢的形成无非两种,一种是回调形成的(下-上-下型走势中枢), 一种是回升形成的(上-下-上型走势中枢)。 在走势中枢的形成与延伸,由与走势中枢形成方向一致的次级别走势类型的区间重叠确定。例如,回升形成的走势中枢,由向上的次级别走势类型的区间重叠确定。这些与走势中枢方向一致的次级别走势类型称为Z 走势段。相应的高、低点分别记为g n 、d n ,定义四个指标,GG=max(gn ) ,G=min(gn ) ,D=max(dn ) ,DD=min(dn ) ,n 遍历走势中枢中所有Z n 。再定义ZG=min(g1、g 2) ,ZD=max(d1、d 2) ,显然,[ZD,ZG]就是走势中枢的区间,如图③。

注意,次级别的前三个走势类型都是完成的才构成该级别的走势中枢,完成的走势类型,在次级别图上是很明显的,根本就不用着再看次级别下面级别的图了。

K 线走势中枢的延伸:等价于任意区间[dn ,g n ]与[ZD,ZG]有重叠(如图④) 。表现为盘整。 K 线走势中枢的新生:即形成趋势(如图⑤) 。

K 线走势中枢的扩展:即形成高级别的走势中枢(如图⑥) 。

三、分析理解

1、“连接两相邻同级别走势中枢的一定是趋势吗?一定是次级别的趋势吗?”首先,这不必然是趋势,任何走势类型都可能,最极端的就是跳空缺口后形成新的“走势中枢”;其次,也不一定是次级别的,只要是次级别以下,例如跳空缺口,就属于最低级别,如果图上是日线、周线,就不会是次级别了;最后,往往相连走势类型的级别越低,表示其力度越大,这也就是为什么缺口在分析中有比较强技术含义的理论依据所在。

2、“盘整的高低点是如何造成的?”无论离开与返回的走势类型是何种级别的,站在最低级别上看,例如把1分钟图当成最低级别,那么最后连接离开与返回走势类型连接处的最低级别图,只能有两种可能:第一,三根以上1分钟K 线的来回重叠震荡后回头;第二,1分钟K 线无三根以上K 线重叠的V 型走势。对于第一种情况,这几根重叠K 线最极端那根的极端位置,就构成盘整中的高低点,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对于第二种情况,这个V 型尖顶那根K 线的极端位置就构成盘整中的高低点,这种情况十分常见。这也是为何真正的低点和高点总是盘中一闪而过的理论依据。

3、这定理三中的两个次级别走势的组合只有三种:趋势+盘整,趋势+反趋势,盘整+反趋势。最用力的终结,就是:趋势+盘整。例如在上涨中,如果一个次级别走势向上突破后以一个盘整走势进行整理回抽,那其后的上涨往往比较有力,特别这种突破是在底部区间。

4、走势中枢由前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的重叠部分确定,其后的走势有两种情况:其一、该走势中枢的延伸。其二、产生新的同级别走势中枢。而在趋势里,同级别的前后走势中枢是不能有任何重叠的,这包括任何围绕走势中枢产生的任何瞬间波动之间的重叠。因此,如果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的重叠区间虽然不和前面的走势中枢有任何重叠。但围绕该走势中枢产生的波动触及前面走势中枢延续时的某个瞬间波动区间,这时候,就不能认为该走势类型是趋势,而只是产生一个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

这里,必须把两种情况严格区分。其一、走势中枢以及其延伸。这种情况下,所有围绕走势中枢产生的前后两个次级波动都必须至少有一个触及走势中枢的区间。否则,就必然产生一个新的三次连续次级走势类型的重叠部分离开原来的走势中枢,这与走势中枢的延续矛盾。其二、一个走势中枢完成前,其波动触及上一个走势中枢或延伸时的某个瞬间波动区间,由此产生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这就是走势中枢扩展。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区别以上的情况,例如,一个股票开盘立刻封涨停,那么,只能算是一分钟级别上出现了走势中枢的延伸,无论这个延伸有多长时间,都不可能产生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如果该股票第二天开始继续开盘涨停,那么就形成一个一分钟级别上的趋势,这个趋势可以无限延伸下去,但只要依然只是只形成一分钟的走势中枢,无论能连续涨停多少天,都不足以形成即使是五分钟的走势中枢,除非中途有打开涨停的时候。

换言之,走势中枢的延伸与不断产生新的走势中枢并相应围绕波动互不重叠而形成趋势,在这两种情况下,一定不可能形成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而要形成一个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必然要采取第三种的方式,就是围绕新的同级别走势中枢产生后的波动与围绕前走势中枢的某个波动区间产生重叠。

缠论

【缠论前提】

价格充分有效和市场里的非完全绝对趋同交易。

【自同构性结构】

分型在不同级别上,如在1分钟级别、甚至是在年线上,结构是一样的。

【缠论三个基本客观支点】

1、走势的不可重复性

2、自同构性结构的绝对复制性

3、理论的纯逻辑推导

【K 线包含关系】

一K 线的高低点全在另一K 线的范围里

【K 线包含关系合并方法】

1、向上时,把两K 线的最高点当高点,而两K 线低点中的较高者当成低点;

2、向下时,把两K 线的最低点当低点,而两K 线高点中的较低者当成高点。

【顶分型】

第二K 线高点是相邻三K 线高点中最高的,而低点也是相邻三K 线低点中最高的。

【底分型】

第二K 线低点是相邻三K 线低点中最低的,而高点也是相邻三K 线高点中最低的。

【顶】

顶分型的最高点。

【底】

底分型的最低点。

【笔】

两个相邻的顶和底之间构成一笔。

【笔的规范要求】

1、必须一顶、一底相连;

2、顶和底之间至少有一个K 线不属于顶分型和底分型;

3、顶分型中最高那K 线的区间至少要有一部分高于底分型中最低那K 线的区间。

【线段】

至少由三笔组成,而且前三笔必须有重叠的部分。

【线段终结的充要条件】

形成新线段

【走势中枢】

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

【走势中枢定理】

1、在趋势中,连接两个同级别“走势中枢”的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级别的走势类型。

2、在盘整中,无论是离开还是返回“走势中枢”的走势类型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的。

3、“走势中枢”的终结,当且仅当一个次级别走势离开该“走势中枢”后,其后的次级别回抽走势不重新回到该“走势中枢”内。

【走势中枢中心定理】

1、走势中枢的延伸等价于任意区间[dn, gn]与[ZD,ZG]有重叠。

2、前后同级别的两个走势中枢,后GG前GG 等价于上涨及其延续。后ZG=前DD ,或后ZD>前ZG 且后DD=

【走势分类】

任何级别的走势均可分为盘整和趋势,趋势又分为上涨和下跌。

【趋势】

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至少包含两个以上一次同向的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趋势。

【盘整】

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只包含一个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盘整。

【走势级别延续定理】

1、在更大级别走势中枢产生前,该级别走势类型将延续。也就是说,只能是只具有该级别走势的盘整或趋势的延续。

2、更大级别走势中枢产生,当且仅当围绕连续两个同级别走势中枢产生的波动区间产生重叠。

【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一】

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终要完成。简言之,“走势终完美”。

【走势分解定理】

1、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都可以分解成同级别“盘整”、“下跌”与“上涨”三种走势类型的连接。

2、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都至少由三段以上次级别走势类型构成。

【背驰】

趋势力度比上一次趋势力度要弱,就形成背驰。

【盘整背驰】

盘整中当下笔或线段比前一笔或线段力度要弱,就形成了盘整背驰。

【背驰段】

就是在某级别的某类型走势,构成背驰或盘整背驰的走势类型称为某级别的背驰段。

【背驰-买卖点定理】

任意背驰都必然制造某级别的买卖点,任意级别的买卖点都必然源自某级别走势的背驰。

【背驰要点】

1、无趋势,无背驰,盘整中是没有背驰的。

2、如果在第一个走势中枢就出现背驰,那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背驰,只能算是盘整背驰,其真正的技术含义,其实就是一个企图脱离走势中枢的运动,由于力度有限,被阻止而重新回到走势中枢里。

3、对付一个太快速的走势(如1分钟图),macd 的反应就太慢了,要用乖离率判断,一旦触及这个乖离的极限,特别是两次或三次上冲该极限,就会引发因为乖离而产生的回调。

4、背驰与盘整背驰的两种情况中,背驰是最重要的,一旦出现背驰,其回跌,一定至少重新回到B 段的走势中枢里;盘整背驰出来,并不一定都要大幅下跌,否则怎么会有第三类买点构成的情况。

5、盘整背驰最有用的,就是用在大级别上,特别是至少周线级别以上的,这种盘整背驰所发现的,往往就是历史性的大底部。

6、第一类买点肯定是趋势背驰构成的,而盘整背驰构成的买点,在小级别中式意义不大的,所以以前也没专门当成一种买点;但在大级别里,这也构成一种类似第一类买点的买点,因为在超大级别里,往往不会形成一个明显的趋势。

【走势中枢震荡】

即走势中枢的延伸,等价于任意区间[dn,gn]与[ZD,ZG]有重叠,表现为盘整。

【震荡中轴】

一个走势中枢确立后,走势中枢区间的一半位置,称为震荡中轴Z 。

【中阴阶段】

就是一种走势类型完成后无法确定会转向何种走势类型,既是会出现反转变成新的走势类型还是延续原来的走势类型的过程阶段。

【趋势转折定律】

任何级别的上涨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卖点构成的;任何的下跌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买点构成的。

【背驰-转折定理】

磨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趋势最后一个走势中枢的级别扩展、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走势类型分解原则】

一个某级别的走势类型中,不可能出现比该级别更大的走势中枢。一旦出现,就证明着布什一个某级别的走势类型,而是更大级别走势类型的一部分或几个该级别走势类型的连接。

【小背驰-大转折定理】

小级别背驰引发大级别转折的必要条件是该级别走势的最后一个次级别走势中枢出现第三类买卖点。

【股票强弱指标】

把股票当前价格处在均线系统中的位置进行分类,就是股票的强弱指标。

【板块强弱指标】

板块中股票的平均强弱指标就是板块强弱指标。

【轮动】

板块强弱指标的不断此消彼涨,就反映了市场的轮动。

【买卖点定律一】

任何级别的第二类买卖点都由自己别相应走势的第一类买点构成。

【趋势转折定律】

任何级别的上涨转折都是有某级别的第一类卖点构成的;任何的下跌转折的后事由某级别的第一类买点构成的。

【买卖点的完备性定理】

市场必然产生盈利的买卖点只有第一、二、三类。

【升跌完备性定理】

市场中的任何向上与下跌,都必然从三类买卖点中的某一类开始以及结束。换言之,市场嗾使完全由这样的线段构成,线段的端点是某级别三类买卖点中的某一类。

【买卖点的要点】

1、只有在下跌趋势确立后的走势中枢下方才可能出现买点。这就是第一类买点,第一类卖点正好相反。

2、并不是走势中枢上方的任何回调回抽都是第三类买卖点,必须是第一次。

3、趋势转折定律中的某级别不一定是次级别,因为次级别里可以是第二类买卖点。而且还有这种情况,就是不同级别同时出现第一类买卖点,也即是出现不同级别的同步共振

【第一类买点】

只有在下跌趋势确立后的走势中枢下方才可能出现买点。对于下跌的走势来说,一旦完成只能转换为上涨或盘整。因此,一旦能把握下跌走势转化为其他类型的关节点买入,就在市场中占据了一个最有利的位置。

【第二类买点】

在第一类买点出现后第一次次级别回调制造的低点,是市场中第二有利的位置。因为上涨和

盘整必然要在图形上完成,而上涨和盘整在图形上的要求,是必须包含三个以上的次级别运动,因此后面必须且至少有一个向上的次级别运动,这样的买点是绝对安全的,期安全性由走势的“不患”而保证。

【第三类买点】

走势中枢有三种情况:延续、扩张与新生。如果是走势中枢延续,那么在走势中枢上是不可能有买点的,因为走势中枢延续必然要求所有走势中枢上的走势都必然转折向下,并回到走势中枢之中。第三类买点是走势中枢扩张或新生产生的。走势中枢扩张导致一个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而走势中枢新生,就形成一个上涨的趋势,这就是第三类买点后必然出现的两种情况。注意:并不是任何回调都是第三类买点,必须是第一次

【第二、三类买点重合】

第一类买点出现后,一个次级别的走势凌厉地直接上破前面下跌的最后一个走势中枢,然后在其上产生一个次级别的回抽不触及该走势中枢,这时候,就会出现第二类买点与第三类买点重合的情况,也只有这种情况才会出现两者的重合。当然,在理论上没有任何必然的理由确定第二、三类买点重合后一定不会只构成一个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扩张。但实际上,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大级别的上涨往往就会出现。

【区间套】

就是根据背驰段从高级别向低级别逐渐寻找背驰点(即买卖点)的方法。

【精确大转折点寻找程序定理】

某大级别的转折点,可以通过不同级别背驰段的逐级收缩范围而确定。

【区间套寻找背驰点的理论依据】

低级别背驰是本级别背驰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换句话说,就是只有在低级别发生背驰时,本级别才可能背驰。所以,我们可以从低级别去发现本级别背驰的精确点,也就是说次级别的背驰决定了背驰点,我们说某个级别的走势背驰了,那么必须确定它一下所有级别都转折了,这是所有背驰的前提。

【中小资金的高效买卖法】

1、只选择出现“下跌+盘整+下跌”的走势

2、在该走势的第二段下跌出现第一类买点时介入

3、介入后,一旦出现盘整走势(上涨的第三段出现顶点),坚决退出

【最大利润操作法】

对于一个走势中枢来说,最有价值的买点就是其第三类买点以及走势中枢向下震荡力度出现背驰的买点。

第一种,最坏的情况就是出现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这可以用其后走势时候出现盘整背驰来决定是否卖出。一旦不出现这种情况,就意味着一个向上走势去形成新欧式中枢的过程,这种过程当然是最能获利的;

第二种,围绕走势中枢震荡差价的过程。通过高抛低吸,可以降低成本、增加筹码。

【30F 及以上级别机械化操作】

第一段:

从一个下跌背驰开始,必然出现向上的第一段走势类型,根据其内部结构可以判断其背驰或盘整背驰结束点,先卖出,然后必然有向下的第二段;

第二段:

第二段有两种情况

1)不跌破第一段低点,重新买入

2)跌破第一段低点,如果与前一段前的向下线段形成盘整背驰,也重新买入,否则继续观望,直到出现新的下跌背驰。

第三段:

在第二段重新买入的情况下,然后出现向上的第三段,相应面临两种情况

1)第三段未超过第一段的高点或对第一段发生盘整背驰,这时要卖出

2)第三段超过第一段的高点并对第一段不发生盘整背驰,这时要继续持有

延续段:

这个过程可以不断延续下去,直到下一段向上的走势类型相对前一段向上的走势类型出现不创新高或盘整背驰为止。


相关内容

  • 缠论原文里的扩展和扩张--其实可以看作一个概念
  • 缠社晓宇问我中枢扩展和扩张的区别,缠师并没有给出清晰的定义,在我先前的概念里,并没有区别,都是中枢升级的标志,但为了不误人子弟,我从原文里把中枢扩展和扩张全部找了出来,仔细研究了下,扩展和扩张其实可以看作一个概念,用不着缠在这里面,看回复特别明显,实战你记住一点就行了,扩展和扩张,就是中枢升级了. ...

  • 缠论中枢2
  • 缠中说禅中枢?所谓中枢就是传统技术分析上的横盘或者说是箱体 整理, 虽然不完全相同, 但大同小异. 股价的走势无非就三种, 上涨. 下跌.横盘. 横盘 --又称盘整,横盘是指股价在一段时间内波动幅度小, 无明显的上涨或下降趋势,股价呈牛皮整理,该阶段的行情震幅小, 方向不易把握,是投资者最迷惑的时候 ...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影像学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PCNSL ) 占所有原发性脑肿瘤的约5%.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定义为淋巴瘤在中枢神经 系统(CNS ),而无别处原发肿瘤.它比全身性淋巴瘤继发中枢神经系统少见.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有90%是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不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组织学类型是 ...

  • 中医治疗中枢性面瘫的临床研究_云彩霞
  • ·1690· 辽宁中医杂志2011年第38卷第8期 中医治疗中枢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12 云彩霞,孟智宏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要:中枢性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多见于脑血管病变.在此从中枢性面瘫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中医治疗 研究方 ...

  • 缠论总结版(十)
  • 操作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什么理论,最终都要落实到操作.而操作中一些细节问题,是必须要搞清楚的. 一个正确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特别是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因为应用的人的经验与心理状态,其结果自然有很大差异.如何提高操作的精确度,就是一个长期实践的问题.但无论如何,只有在操作中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否则永远都 ...

  • 缠论原理定理定义
  • 走势中枢定义:    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具体的计算以前三个连续次级别的重叠为准.注意,次级别的前三个走势类型都是完成的才构成该级别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完成的走势类型,在次级别图上是很明显的,根本就不用着再看次级别下面级别的图了. 盘整定义: 在任何级别的任何 ...

  • 缠论图解108课案例配图
  • 缠论图解108课案例配图 花了两天时间把图表制出来,一方面自己也加深了学习的印象,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对学缠的朋友有一点帮助. 缠论第一高手 缠论完美教程 缠论图解 缠论第一高手 缠论完美教程 缠论图解 缠论第一高手 缠论完美教程 缠论图解 没事整理一下思路,复习复习缠论,做个图解. 开宗明义,缠论的价 ...

  • 缠论实战买点操作法则
  • 缠论实战买点操作法则 总结了很多缠论高手的授课和实盘经验,归纳一下,发现此方法值得我们去学习.当然这个需要不断的复盘和练习.此方法主要是个股买入操作,我们的盈利是个股操作,不是做大盘,大家应该明白的.也就是把缠论结合到个股操作实战上去.当然也需要很好的悟性,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缠论个股实战纲领分形 ...

  • 中枢级别扩张扩展图例
  • (2011-03-10 16:14:24) 转载 标签:杂谈 分类:缠论图解 这是一张标准的扩张扩展图. 对走势进行分析时.首先划分好线段.图中0到10就是该股1分钟图上的线段同级别分解.看的图多了以后.目测就可以了.没必要斤斤计较.特别是在个股上.当然对大盘的划分还是要认真的. 0点开始的上涨到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