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选读(省)

国学经典选读01-0005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问答题

1.

《尚书正义》的作者是( )

2. 杨伯峻 孔颖达 孙星衍 朱熹

如果说中国传统学术是一座大厦,那么( )学就是这座大厦的基柱。

3. 经 史 子 集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

《论语》 《周易》 《诗经》 《孟子》

战国后期以至秦汉,诸子学说开始融合,形成了( )两大学派。

5. 黄老和墨学 黄老和道家 儒学和墨学 黄老和儒学

唐宋至明中叶是中华文明形成的( )。

萌芽期 形成期 成熟期 转型期

国学经典选读01-0005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问答题

6.

衡量一个学术研究是否有生命力要看下列几个因素:( )

有无丰富的研究对象 有无系统的研究方法 有无开阔的研究前景 有无充足的研究人员

儒学的精神追求体现在( )几个方面。

8. 经世致用的精神 政治批判精神 现实主义精神 积极开放的精神

对人本身的尊重是孔子思想的着眼点。通过孔子及其弟子的实践,使( )成为后代士人的基本气质。

9. 关注现实 注重修养 参与社会 积极进取

国学是研究中华传统学术及其载体的学问,是对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进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永恒意义和普遍价值的( )的总结。

10. 思想体系 文化观念 精神追求 学术方法

儒学的思想倾向体现在( )几个方面。

11. 法治思想 人本思想 王道思想 德治思想

西汉出现了三种尚书,即( )和“伪尚书”。

《今文尚书》 《尚书正义》 《古文尚书》 《古文今古文注疏》

国学经典选读01-0005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问答题

12.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等说法是孔子提出来的。

13. √ ×

孟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广开私学。私学的普及,促成了春秋时期士阶层的形成,促进了学术的全面发展。

14. √ ×

《周易》的六十四卦全部是由阴爻和阳爻组成。阴爻被称为“九”,阳爻被称为“六”。

15. √ ×

“国学”这个词,最初指国立的学校。

16. √ ×

礼制规定的是礼仪活动中所使用的器物的形制和数量,包括礼器和礼数。

17. √ ×

礼义讨论在不同场合、不同环境下对礼仪和礼制调整的尺度。

√ ×

18.

《诗经》的“三体”指的是风、雅、颂三种体式。

19. √ ×

汉代传习《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齐、鲁、韩三家属古文经学,毛诗属今文经学。

20. √ ×

明中叶以后是中华文明形成的转型期。

21. √ ×

《诗经》的颂是祭祀用的乐舞,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

√ ×

魏晋南北朝儒经转型期的标志是什么?

答:魏晋是经学的转型期。这一转型期的标志有两个:

一是今古文经学的融合。

二是经学玄理化。

02国学经典选读-000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项选择 |多项选择 |判断题

1.

( )是通过给人物立传记的方式来记叙历史的。

2. 政书 纪事本末体史书 纪传体史书 编年体史书

《宋书》最有价值的是( )这一部分。

3. 本纪 志 表 列传

( )也被称为《汲冢纪年》、《汲冢古文》或《汲冢书》,本是一部先秦编年体古书,但到战国以后就不见流传。

《竹书纪年》 《春秋》 《国语》 《左传》

4.

阅读《三国志》不仅要注意其正文,更要注意阅读( )的注文。

5. 陈寿 欧阳修 裴松之 宋祁

《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采用的表达手法是( )。

6. 赋 比 兴 夸张

被称为“太史公书”的史书是( )。

7. 《史记》 《汉书》 《三国志》 《晋书》

历代的“起居注”及“实录”是按年叙述某一历史时期的事件,在体例上属于( )。

8. 编年体史书 纪传体史书 政书 纪事本末体史书

被合称为“三通”的三部史书是( ) 。

9. 《史通》《通典》《通志》 《通志》《通典》《资治通鉴》 《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通典》《通志》《通鉴纪事本末》

( )是我国最早的断代政书。

10. 《唐六典》 《会要》 《续会要》 《唐会要》

纪事本末体史书的体式始创于袁枢的( )。

∙ 《资治通鉴》 《通鉴纪事本末》 《宋史纪事本末》 《明史纪事本末》

02国学经典选读-000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项选择 |多项选择 |判断题

11.

史书研读要注意的问题包括( )等。

12. 明大势 知得失 审源流 阐幽微

下列史书在体例上属于史评史论类的有( )。

13. 《过秦论》 《汉书》 《读通鉴论》 《六朝通鉴博议》

《孝经》主要阐述孝道观念,其中讲述了天子、( )这几种不同等级的孝道是如何体现的。

14. 诸侯 卿大夫 士 庶人

下列典籍属于“二十五”史的有( )。

15. 《三国志》 《汉书》 《新唐书》 《春秋》

下列史书属于纪传体的是( )。

16. 《后汉书》 《晋书》 《南齐书》 《梁书》

《尔雅》具有下列鲜明特点:( )。

以标准语解释方言

用当代的语言解释古语 用常用字解释生僻字 用简化字解释繁体字

02国学经典选读-000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项选择 |多项选择 |判断题

17.

感兴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是中国诗歌乃至世界诗歌所能生发的心理基础。

18. √ ×

《春秋》在“十三经”里不是独立成书的,而是以“春秋三传”的形式出现。

19. √ ×

《周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派六宗。两派分别是指象数派和考据派。

20. √ ×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开篇提出“六经皆史”的观点,并深入地讨论了经学与史学的关系。

21. √ ×

《后汉纪》是编年体的西汉史。

22. √ ×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

23. √ ×

史评史论类著述不是以历史叙述为主,而是以历史评论为主的史书体例。

24. √ ×

东汉经学大师班固为“三礼”作注,广泛地吸取了古文经和今文经的成果,使“三礼”并称,成为礼学著作的基础。

∙ √ ×

25.

班固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为其建立史学体系的追求。

26. √ ×

“春秋三传”大都成书于战国后期,而《毂梁传》成书最晚,到汉宣帝时才整理完成。

√ ×

03国学经典选读-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问答题

1.

“存天理,灭人欲”是著名哲学家( )提出的观点。

2. 周敦颐 朱熹 王阳明 程灏

哲学家( )宣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把天人合一说法发挥到了极致。

∙ 张载

3.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 )记载了纵横家所崇尚的权谋策略和言谈辩论技巧,可以看做是纵横家理论的阐述和概括。

4. 《始终》 《大圣》 《鬼谷子》 《淮南子》

先秦名家“合同异”一派是以( )为代表的。

5. 惠施 公孙龙 庄子 老子

墨家以兼爱、非攻为其( )。

∙ 行政学说 政治学说

经济学说 逻辑体系

03国学经典选读-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问答题

6.

《白虎通》的哲学意识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

7. 用五行论政治 用天命论成败 用三统论历史 以因势利导释无为说

先秦子学三晋派注重质实而简易的学术,其代表人物是( )。

8. 老子 商鞅 慎到 韩非

先秦子学燕齐派的代表人物是( )等。

孟子 荀子

9. 邹衍 淳于髡

元康玄学的代表人物是( )。

10. 郭象 王弼 向秀 阮籍

( )对天人关系的讨论,基本上可看做中国哲学关于天人关系的总结。

11. 韩愈 李翱 刘禹锡 柳宗元

墨家以( )为其宗教思想。

天志 明鬼 尚贤

非命

03国学经典选读-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问答题

12.

先秦时期,讨论名实仅是名家的专利。

13. √ ×

玄学的学术基础是对《论语》和《墨子》等经典的解释。

14. √ ×

庄子的修养立足于两个基点,一是心斋,二是坐忘。

15. √ ×

荆楚派主要分布于今湖南、湖北、河南南部一带,以尚道、守雌、虚无为旨,荀子和庄子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

∙ √

16. ×

正始玄学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

17. √ ×

朱熹和陆九渊同为南宋重要的哲学家,但二人的逻辑不同,陆九渊认为心即理,被称为理学;朱熹认为性即理,被称为心学。

18. √ ×

清中叶以后,随着西方学术的传入,子学有所变化,开始逐渐向现代转型,显示出注重实学的倾向。

19. √ ×

“白马非马”是先秦名家合同异派的标志性观点。

20. √ ×

邹鲁派主要分布于今山东半岛一带,主要讲仁、义、礼、教化等,以孔子、孟子等为代表。

21. √ ×

王阳明将陆九渊心学理论进行完善和总结,并仿照朱熹的“求理于物”,提出了“求理于心”的观点。

22. √ ×

由子学看中西哲学的方法差异是什么?

答:

视角决定内容,内容决定方法,中西哲学之间的方法差异也是非常鲜明的。

一是求道理与求知识的不同。西方哲学注重追求对知识性的掌握,而中国哲学追求的是道理,即侧重探讨天地运行和社会运行中所蕴涵的伦理和道德。西方哲学求知识是注重研究客观规律,而不甚关注这些规律的文化意蕴和伦理意义,在思考的时候强调细部分析;而中国哲学追求的是整体的观照。

二是主体化和对象化的不同。中国哲学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常常是将对象主体化。西方哲学常常采用对象化的方法,把要分析的事物作为客体,即把它作为一个客观存在加以思考。 三是重整体和重个体的不同。中国哲学或者中国学术对万物进行讨论的时候是从整体着眼的。重视整体的圆融观照,更关注物与人、天与人、人与人交际的领域,并将各种关系作为讨论的焦点。

四是重变异和重概括的不同。西方学术强调使用计量的方法来分析,而后通过归纳或演绎将各种现象概括出来,并通过形而上来概括描述自然、社会、人生的规律,这种概括更多是看到了事物的不变性。而中国哲学看来,天下万物都在变化,变化的事物是无法概括的。中国哲学不追求对一个事物进行准确的概括,而侧重用通变的观点来审视事物的演进。

04国学经典选读-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1.

( )所说的“诗言志”,是说诗歌要表达自己的志。

2. 《尚书•尧典》 《文赋》 《诗经》 《楚辞》

在声律上,( )诗歌日趋重视平仄的搭配,并初步出现了暗合后世格律诗的律诗。

3. 西汉 东汉 魏晋南北朝 唐代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 )的著名诗句。

4. 阮籍 王粲 谢灵运 谢脁

南方祭歌以( )为代表,这种祭歌打开了中国歌诗的想象大门。

5. 《风》 《雅》 《颂》 《楚辞》

( )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是魏晋南北朝文论的集大成著作。

6. 《诗品》 《照明文选》 《文心雕龙》 《玉台新咏》

教材《国学通论》说的元曲主要是( )。

7. 元散曲 元杂剧 元小令 元套数

( )叙述了屈原自己一生的理想、抱负、遭遇,并思考自己的出路。

∙ 《天问》

8. 《离骚》 《国殇》 《招魂》

汉代辞赋继承了( )讲究辞藻、注重修辞的特点,使文辞无以复加。

9. 《诗经》 《左传》 《战国策》 楚辞

( )和感兴是中国诗歌构建意象和意境的基本手法。

10. 赋 比 象征 联想

( )的出现,使中国诗歌形式得到了文学意义上的确认。

∙ 三言诗 四言诗

五言诗 七言诗

04国学经典选读-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11.

《四库全书》的集部综合了各个时期的分类方法,把集部分为楚辞、(

别集

总集

诗文评

词曲

12.

别集按照内容可分为( )。

全集

体裁集

选集

分期别集

13.

唐诗的风采和神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阔大的意境

少年精神 )几大类。

14. 刚健气息 优美情调

中国文学的特质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

15. 诗歌重抒情而轻叙事 小说重情节而轻人物 戏曲重写意而轻情节 文论重参悟而轻分析

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诗文评”序,可将诗文评类著作大致分为( )。

16. 理论专著类 传中夹评类 文中批点类 评兼考校类

中国戏剧的写意性表现在:( )。

程式化 抒情性 虚拟性

综合性

04国学经典选读-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17.

传中夹评类著作,是选取作家作品,并对作者生平、作品得失进行概括。

18. √ ×

诗文评主要是关于诗歌和文章的评论性著作,大致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学理论著作。

19. √ ×

词具有结构曲折的特质,指的是词作者习惯翻来覆去地把内心的感受写出来, 把感情抒发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20. √ ×

文人诗的真正形成,形式上的解放还只是开始,而内容和技法的成熟,才标志着文人诗的完全成熟。

∙ √

21. ×

西方话剧是一种表演的艺术,中国戏曲也是一种表演的艺术,但中国的戏曲要比单纯的话剧、歌剧更具有综合性。

22. √ ×

词和曲有很大区别,在风格上,词风尚高,曲风通俗;在手法上,词笔尚曲,曲笔直露。在笔法上,词法朴拙,曲法工巧;在技法上,词重比兴,曲重铺陈;在意境上,词境绰约,曲境直率。

23. √ ×

别集按照编定者可以划分为自编、他编、辑集、选集。

24. √ ×

情景理的融合,形成了中国诗歌一种特有的美感。

√ ×

25.

评定考校类著作是将评定、考证、校对三者结合起来。

26. √ ×

总集是作家的作品集。

√ ×

国学经典选读01-0005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问答题

1.

《尚书正义》的作者是( )

2. 杨伯峻 孔颖达 孙星衍 朱熹

如果说中国传统学术是一座大厦,那么( )学就是这座大厦的基柱。

3. 经 史 子 集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

《论语》 《周易》 《诗经》 《孟子》

战国后期以至秦汉,诸子学说开始融合,形成了( )两大学派。

5. 黄老和墨学 黄老和道家 儒学和墨学 黄老和儒学

唐宋至明中叶是中华文明形成的( )。

萌芽期 形成期 成熟期 转型期

国学经典选读01-0005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问答题

6.

衡量一个学术研究是否有生命力要看下列几个因素:( )

有无丰富的研究对象 有无系统的研究方法 有无开阔的研究前景 有无充足的研究人员

儒学的精神追求体现在( )几个方面。

8. 经世致用的精神 政治批判精神 现实主义精神 积极开放的精神

对人本身的尊重是孔子思想的着眼点。通过孔子及其弟子的实践,使( )成为后代士人的基本气质。

9. 关注现实 注重修养 参与社会 积极进取

国学是研究中华传统学术及其载体的学问,是对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进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永恒意义和普遍价值的( )的总结。

10. 思想体系 文化观念 精神追求 学术方法

儒学的思想倾向体现在( )几个方面。

11. 法治思想 人本思想 王道思想 德治思想

西汉出现了三种尚书,即( )和“伪尚书”。

《今文尚书》 《尚书正义》 《古文尚书》 《古文今古文注疏》

国学经典选读01-0005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问答题

12.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等说法是孔子提出来的。

13. √ ×

孟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广开私学。私学的普及,促成了春秋时期士阶层的形成,促进了学术的全面发展。

14. √ ×

《周易》的六十四卦全部是由阴爻和阳爻组成。阴爻被称为“九”,阳爻被称为“六”。

15. √ ×

“国学”这个词,最初指国立的学校。

16. √ ×

礼制规定的是礼仪活动中所使用的器物的形制和数量,包括礼器和礼数。

17. √ ×

礼义讨论在不同场合、不同环境下对礼仪和礼制调整的尺度。

√ ×

18.

《诗经》的“三体”指的是风、雅、颂三种体式。

19. √ ×

汉代传习《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齐、鲁、韩三家属古文经学,毛诗属今文经学。

20. √ ×

明中叶以后是中华文明形成的转型期。

21. √ ×

《诗经》的颂是祭祀用的乐舞,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

√ ×

魏晋南北朝儒经转型期的标志是什么?

答:魏晋是经学的转型期。这一转型期的标志有两个:

一是今古文经学的融合。

二是经学玄理化。

02国学经典选读-000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项选择 |多项选择 |判断题

1.

( )是通过给人物立传记的方式来记叙历史的。

2. 政书 纪事本末体史书 纪传体史书 编年体史书

《宋书》最有价值的是( )这一部分。

3. 本纪 志 表 列传

( )也被称为《汲冢纪年》、《汲冢古文》或《汲冢书》,本是一部先秦编年体古书,但到战国以后就不见流传。

《竹书纪年》 《春秋》 《国语》 《左传》

4.

阅读《三国志》不仅要注意其正文,更要注意阅读( )的注文。

5. 陈寿 欧阳修 裴松之 宋祁

《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采用的表达手法是( )。

6. 赋 比 兴 夸张

被称为“太史公书”的史书是( )。

7. 《史记》 《汉书》 《三国志》 《晋书》

历代的“起居注”及“实录”是按年叙述某一历史时期的事件,在体例上属于( )。

8. 编年体史书 纪传体史书 政书 纪事本末体史书

被合称为“三通”的三部史书是( ) 。

9. 《史通》《通典》《通志》 《通志》《通典》《资治通鉴》 《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通典》《通志》《通鉴纪事本末》

( )是我国最早的断代政书。

10. 《唐六典》 《会要》 《续会要》 《唐会要》

纪事本末体史书的体式始创于袁枢的( )。

∙ 《资治通鉴》 《通鉴纪事本末》 《宋史纪事本末》 《明史纪事本末》

02国学经典选读-000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项选择 |多项选择 |判断题

11.

史书研读要注意的问题包括( )等。

12. 明大势 知得失 审源流 阐幽微

下列史书在体例上属于史评史论类的有( )。

13. 《过秦论》 《汉书》 《读通鉴论》 《六朝通鉴博议》

《孝经》主要阐述孝道观念,其中讲述了天子、( )这几种不同等级的孝道是如何体现的。

14. 诸侯 卿大夫 士 庶人

下列典籍属于“二十五”史的有( )。

15. 《三国志》 《汉书》 《新唐书》 《春秋》

下列史书属于纪传体的是( )。

16. 《后汉书》 《晋书》 《南齐书》 《梁书》

《尔雅》具有下列鲜明特点:( )。

以标准语解释方言

用当代的语言解释古语 用常用字解释生僻字 用简化字解释繁体字

02国学经典选读-000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项选择 |多项选择 |判断题

17.

感兴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是中国诗歌乃至世界诗歌所能生发的心理基础。

18. √ ×

《春秋》在“十三经”里不是独立成书的,而是以“春秋三传”的形式出现。

19. √ ×

《周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派六宗。两派分别是指象数派和考据派。

20. √ ×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开篇提出“六经皆史”的观点,并深入地讨论了经学与史学的关系。

21. √ ×

《后汉纪》是编年体的西汉史。

22. √ ×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

23. √ ×

史评史论类著述不是以历史叙述为主,而是以历史评论为主的史书体例。

24. √ ×

东汉经学大师班固为“三礼”作注,广泛地吸取了古文经和今文经的成果,使“三礼”并称,成为礼学著作的基础。

∙ √ ×

25.

班固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为其建立史学体系的追求。

26. √ ×

“春秋三传”大都成书于战国后期,而《毂梁传》成书最晚,到汉宣帝时才整理完成。

√ ×

03国学经典选读-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问答题

1.

“存天理,灭人欲”是著名哲学家( )提出的观点。

2. 周敦颐 朱熹 王阳明 程灏

哲学家( )宣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把天人合一说法发挥到了极致。

∙ 张载

3.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 )记载了纵横家所崇尚的权谋策略和言谈辩论技巧,可以看做是纵横家理论的阐述和概括。

4. 《始终》 《大圣》 《鬼谷子》 《淮南子》

先秦名家“合同异”一派是以( )为代表的。

5. 惠施 公孙龙 庄子 老子

墨家以兼爱、非攻为其( )。

∙ 行政学说 政治学说

经济学说 逻辑体系

03国学经典选读-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问答题

6.

《白虎通》的哲学意识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

7. 用五行论政治 用天命论成败 用三统论历史 以因势利导释无为说

先秦子学三晋派注重质实而简易的学术,其代表人物是( )。

8. 老子 商鞅 慎到 韩非

先秦子学燕齐派的代表人物是( )等。

孟子 荀子

9. 邹衍 淳于髡

元康玄学的代表人物是( )。

10. 郭象 王弼 向秀 阮籍

( )对天人关系的讨论,基本上可看做中国哲学关于天人关系的总结。

11. 韩愈 李翱 刘禹锡 柳宗元

墨家以( )为其宗教思想。

天志 明鬼 尚贤

非命

03国学经典选读-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问答题

12.

先秦时期,讨论名实仅是名家的专利。

13. √ ×

玄学的学术基础是对《论语》和《墨子》等经典的解释。

14. √ ×

庄子的修养立足于两个基点,一是心斋,二是坐忘。

15. √ ×

荆楚派主要分布于今湖南、湖北、河南南部一带,以尚道、守雌、虚无为旨,荀子和庄子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

∙ √

16. ×

正始玄学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

17. √ ×

朱熹和陆九渊同为南宋重要的哲学家,但二人的逻辑不同,陆九渊认为心即理,被称为理学;朱熹认为性即理,被称为心学。

18. √ ×

清中叶以后,随着西方学术的传入,子学有所变化,开始逐渐向现代转型,显示出注重实学的倾向。

19. √ ×

“白马非马”是先秦名家合同异派的标志性观点。

20. √ ×

邹鲁派主要分布于今山东半岛一带,主要讲仁、义、礼、教化等,以孔子、孟子等为代表。

21. √ ×

王阳明将陆九渊心学理论进行完善和总结,并仿照朱熹的“求理于物”,提出了“求理于心”的观点。

22. √ ×

由子学看中西哲学的方法差异是什么?

答:

视角决定内容,内容决定方法,中西哲学之间的方法差异也是非常鲜明的。

一是求道理与求知识的不同。西方哲学注重追求对知识性的掌握,而中国哲学追求的是道理,即侧重探讨天地运行和社会运行中所蕴涵的伦理和道德。西方哲学求知识是注重研究客观规律,而不甚关注这些规律的文化意蕴和伦理意义,在思考的时候强调细部分析;而中国哲学追求的是整体的观照。

二是主体化和对象化的不同。中国哲学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常常是将对象主体化。西方哲学常常采用对象化的方法,把要分析的事物作为客体,即把它作为一个客观存在加以思考。 三是重整体和重个体的不同。中国哲学或者中国学术对万物进行讨论的时候是从整体着眼的。重视整体的圆融观照,更关注物与人、天与人、人与人交际的领域,并将各种关系作为讨论的焦点。

四是重变异和重概括的不同。西方学术强调使用计量的方法来分析,而后通过归纳或演绎将各种现象概括出来,并通过形而上来概括描述自然、社会、人生的规律,这种概括更多是看到了事物的不变性。而中国哲学看来,天下万物都在变化,变化的事物是无法概括的。中国哲学不追求对一个事物进行准确的概括,而侧重用通变的观点来审视事物的演进。

04国学经典选读-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1.

( )所说的“诗言志”,是说诗歌要表达自己的志。

2. 《尚书•尧典》 《文赋》 《诗经》 《楚辞》

在声律上,( )诗歌日趋重视平仄的搭配,并初步出现了暗合后世格律诗的律诗。

3. 西汉 东汉 魏晋南北朝 唐代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 )的著名诗句。

4. 阮籍 王粲 谢灵运 谢脁

南方祭歌以( )为代表,这种祭歌打开了中国歌诗的想象大门。

5. 《风》 《雅》 《颂》 《楚辞》

( )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是魏晋南北朝文论的集大成著作。

6. 《诗品》 《照明文选》 《文心雕龙》 《玉台新咏》

教材《国学通论》说的元曲主要是( )。

7. 元散曲 元杂剧 元小令 元套数

( )叙述了屈原自己一生的理想、抱负、遭遇,并思考自己的出路。

∙ 《天问》

8. 《离骚》 《国殇》 《招魂》

汉代辞赋继承了( )讲究辞藻、注重修辞的特点,使文辞无以复加。

9. 《诗经》 《左传》 《战国策》 楚辞

( )和感兴是中国诗歌构建意象和意境的基本手法。

10. 赋 比 象征 联想

( )的出现,使中国诗歌形式得到了文学意义上的确认。

∙ 三言诗 四言诗

五言诗 七言诗

04国学经典选读-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11.

《四库全书》的集部综合了各个时期的分类方法,把集部分为楚辞、(

别集

总集

诗文评

词曲

12.

别集按照内容可分为( )。

全集

体裁集

选集

分期别集

13.

唐诗的风采和神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阔大的意境

少年精神 )几大类。

14. 刚健气息 优美情调

中国文学的特质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

15. 诗歌重抒情而轻叙事 小说重情节而轻人物 戏曲重写意而轻情节 文论重参悟而轻分析

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诗文评”序,可将诗文评类著作大致分为( )。

16. 理论专著类 传中夹评类 文中批点类 评兼考校类

中国戏剧的写意性表现在:( )。

程式化 抒情性 虚拟性

综合性

04国学经典选读-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17.

传中夹评类著作,是选取作家作品,并对作者生平、作品得失进行概括。

18. √ ×

诗文评主要是关于诗歌和文章的评论性著作,大致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学理论著作。

19. √ ×

词具有结构曲折的特质,指的是词作者习惯翻来覆去地把内心的感受写出来, 把感情抒发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20. √ ×

文人诗的真正形成,形式上的解放还只是开始,而内容和技法的成熟,才标志着文人诗的完全成熟。

∙ √

21. ×

西方话剧是一种表演的艺术,中国戏曲也是一种表演的艺术,但中国的戏曲要比单纯的话剧、歌剧更具有综合性。

22. √ ×

词和曲有很大区别,在风格上,词风尚高,曲风通俗;在手法上,词笔尚曲,曲笔直露。在笔法上,词法朴拙,曲法工巧;在技法上,词重比兴,曲重铺陈;在意境上,词境绰约,曲境直率。

23. √ ×

别集按照编定者可以划分为自编、他编、辑集、选集。

24. √ ×

情景理的融合,形成了中国诗歌一种特有的美感。

√ ×

25.

评定考校类著作是将评定、考证、校对三者结合起来。

26. √ ×

总集是作家的作品集。

√ ×


相关内容

  • 国学经典选读作业一
  • <国学经典选读>作业一 一.填空题 1. 中华文明的形成经历了四个时期:( )是萌芽期,( )是形成期,唐宋至明中叶是成熟期,( )以后就进入转型期. 2. 进入民国,经书成为普通的古文献.作为历史学的资料,( )所谓的"六经皆史"得到了全面的体认. 3 . 如果说中 ...

  • 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
  • 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一) 目 录 <论语>选读 <学记>选读 <大学>选读 韩愈作品选读 <传习录>选读 黄宗羲作品选读 该读本凡有"※"号均为必读文段 考试以必读选段为主. 第一章 <论语> (一.原文选读) ※ 1. ...

  • 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 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实 施 方 安定区仁化学校 二〇一三年九月 案 安定区仁化学校 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中小学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通知>精神,切实规范我校经典诵读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现就进一步加强我校经典诵读活动制定如下实 ...

  • 合肥中小学"校长接待日"每月至少两次等
  • 为规范中小学家校联系,合肥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小学家校联系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每个中小学校每月至少设立两次校长接待日,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学校开放周活动:中小学应建立家长委员会,监督并参与学校管理,与学校共同推动减负.推进素质教育等. 据了解,<意见>规定,今后中小学 ...

  • 电大国学经典选读填空.选择
  •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一.常识问答 1.诸子百家有哪些主要学派? 答:道家.儒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 2.四书五经分别指什么? 答: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 ...

  • 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内容及时间安排
  • 国学经典诵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 四年级 一.诵读内容 <国学经典诗文选读>部分内容. 二.诵读时间安排: 1.每天利用第一节课课前候课时间5-10分钟(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学习委员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可表演,可吟诵,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根据年级诵读内容并结合自己实 ...

  • 品味经典浸润人生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同时还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这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当今,找回中国传统 ...

  • 学校开展诵读国学经典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 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薄熙来也曾说:"读经典犹如吃多种维生素片,虽每日一粒,亦可养身".让孩子在记忆的黄金时期,心灵最清澈的年龄阶段诵读经典美文.唐诗宋词,既能提高孩子的人文素养,又能让孩子学会做人.古韵声声,飘来校园书香:美文句句, ...

  •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校本课程实践探析
  • 摘要: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十三岁以前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年龄段.在此期间,有目的.有计划.多形式地开展古典诗文诵读,将古典诗文诵读与多种活动有机地结合进行,加强孩子脑的记忆开发和知识训练,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国学修养和文化水平,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