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关系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cos(2kπ+α)=cosα   

tan(2kπ+α)=tanα   

cot(2kπ+α)=cotα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诱导公式记忆口诀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奇、偶”指的是整数n的奇偶,“变与不变”指的是三角函数的名称的变化:“变”是指正弦变余 弦,正切变余切。(反之亦然成立)“符号看象限”的含义是:把角α看做锐角,不考虑α角所在象限,看n·(π/2)±α是第几象限角,从而得到等式右边是正号还是负号。 一全正;二正弦;三两切;四余弦 这十二字口诀的意思就是说: 第一象限内任何一个角的四种三角函数值都是“+”; 第二象限内只有正弦是“+”,其余全部是“-”; 第三象限内只有正切和余切是“+”,其余全部是“-”; 第四象限内只有余弦是“+”,其余全部是“-”。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倒数关系    

tanα ·cotα=1   

sinα ·cscα=1   

cosα ·secα=1   

商的关系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   

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1+tan^2(α)=sec^2(α)   

1+cot^2(α)=csc^2(α)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六角形记忆法

  构造以"上弦、中切、下割;左正、右余、中间1"的正六边形为模型。   倒数关系   对角线上两个函数互为倒数;   商数关系  

 六边形任意一顶点上的函数值等于与它相邻

的两个顶点上函数值的乘积。(主要是两条虚线两端的三角函数值的乘积)。由此,可得商数关系式。   平方关系   在带有阴影线的三角形中,上面两个顶点上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和等于下面顶点上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

两角和差公式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 )/(1-tanα ·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 ·tanβ)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sin2α=2sinαcosα   

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tan2α=2tanα/(1-tan^2(α))

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sin^2(α/2)=(1-cosα)/2   

cos^2(α/2)=(1+cosα)/2   

tan^2(α/2)=(1-cosα)/(1+cosα)   

tan(α/2)=(1—cosα)/sinα=sinα/1+cosα

万能公式

sinα=2tan(α/2)/(1+tan^2(α/2))   

cosα=(1-tan^2(α/2))/(1+tan^2(α/2))   

tanα=(2tan(α/2))/(1-tan^2(α/2))

三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sin3α=3sinα-4sin^3(α)    

cos3α=4cos^3(α)-3cosα    

tan3α=(3tanα-tan^3(α))/(1-3tan^2(α))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

sinα+sinβ=2sin((α+β)/2) ·cos((α-β)/2)   

sinα-sinβ=2cos((α+β)/2) ·sin((α-β)/2)   

cosα+cosβ=2cos((α+β)/2)·cos((α-β)/2)   

cosα-cosβ=-2sin((α+β)/2)·sin((α-β)/2)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sinα·cosβ=0.5[sin(α+β)+sin(α-β)]   

cosα·sinβ=0.5[sin(α+β)-sin(α-β)]   

cosα·cosβ=0.5[cos(α+β)+cos(α-β)]   

sinα·sinβ=- 0.5[cos(α+β)-cos(α-β)]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cos(2kπ+α)=cosα   

tan(2kπ+α)=tanα   

cot(2kπ+α)=cotα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诱导公式记忆口诀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奇、偶”指的是整数n的奇偶,“变与不变”指的是三角函数的名称的变化:“变”是指正弦变余 弦,正切变余切。(反之亦然成立)“符号看象限”的含义是:把角α看做锐角,不考虑α角所在象限,看n·(π/2)±α是第几象限角,从而得到等式右边是正号还是负号。 一全正;二正弦;三两切;四余弦 这十二字口诀的意思就是说: 第一象限内任何一个角的四种三角函数值都是“+”; 第二象限内只有正弦是“+”,其余全部是“-”; 第三象限内只有正切和余切是“+”,其余全部是“-”; 第四象限内只有余弦是“+”,其余全部是“-”。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倒数关系    

tanα ·cotα=1   

sinα ·cscα=1   

cosα ·secα=1   

商的关系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   

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1+tan^2(α)=sec^2(α)   

1+cot^2(α)=csc^2(α)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六角形记忆法

  构造以"上弦、中切、下割;左正、右余、中间1"的正六边形为模型。   倒数关系   对角线上两个函数互为倒数;   商数关系  

 六边形任意一顶点上的函数值等于与它相邻

的两个顶点上函数值的乘积。(主要是两条虚线两端的三角函数值的乘积)。由此,可得商数关系式。   平方关系   在带有阴影线的三角形中,上面两个顶点上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和等于下面顶点上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

两角和差公式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 )/(1-tanα ·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 ·tanβ)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sin2α=2sinαcosα   

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tan2α=2tanα/(1-tan^2(α))

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sin^2(α/2)=(1-cosα)/2   

cos^2(α/2)=(1+cosα)/2   

tan^2(α/2)=(1-cosα)/(1+cosα)   

tan(α/2)=(1—cosα)/sinα=sinα/1+cosα

万能公式

sinα=2tan(α/2)/(1+tan^2(α/2))   

cosα=(1-tan^2(α/2))/(1+tan^2(α/2))   

tanα=(2tan(α/2))/(1-tan^2(α/2))

三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sin3α=3sinα-4sin^3(α)    

cos3α=4cos^3(α)-3cosα    

tan3α=(3tanα-tan^3(α))/(1-3tan^2(α))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

sinα+sinβ=2sin((α+β)/2) ·cos((α-β)/2)   

sinα-sinβ=2cos((α+β)/2) ·sin((α-β)/2)   

cosα+cosβ=2cos((α+β)/2)·cos((α-β)/2)   

cosα-cosβ=-2sin((α+β)/2)·sin((α-β)/2)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sinα·cosβ=0.5[sin(α+β)+sin(α-β)]   

cosα·sinβ=0.5[sin(α+β)-sin(α-β)]   

cosα·cosβ=0.5[cos(α+β)+cos(α-β)]   

sinα·sinβ=- 0.5[cos(α+β)-cos(α-β)]


相关内容

  • 201711.1函数的图象12.doc
  • 11.1变量与函数 函数的图象(一) 教学目标 (一)知道函数图象的意义: (二)能画出简单函数的图象,会列表.描点.连线: (三)能从图象上由自变量的值求出对应的函数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函数图象的意义,会对简单的函数列表.描点.连线画出函数图象. 难点:对已恬图象能读图.识图,从 ...

  • 2017三角函数简单教学设计.doc
  • 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简单教学设计 苍南中学 薛祖坚 1.1.1任意角 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学会在平面内建立 适当的坐标系来讨论角:并进而理解"正角""负角""象限角"" ...

  •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反比例函数教案
  • 第一章 反比例函数 第一课时 建立反比例函数的模型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二.重.难点 1.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 ...

  • 苏科版二次函数全章教学案
  • 6.1二 次 函 数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 使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 2. 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了解如何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课前自习] 1. 我们学过的函数有 函数和 函数. 2. 一次函数的关系式是y = ( ):特别,当 时, 一次函数就是正比例函数y = ...

  • 反比例函数教材分析
  • <反比例函数>集体备课发言稿 [备课形式]集体备课 [参加人员]数学组教师 [中心发言人]张勇 [备课时间]2010.3.15 [解决的中心问题] 探究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反比例函数>教 学 安排,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 一.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 ...

  • 人教A版数学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教材分析
  • 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教材分析 函数是刻画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不同的变化规律应当用不同的函数来刻画.三角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中周期性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数学和其他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又一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本章中,学生将在数学1中学习函数概 ...

  •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练习题
  • 函数六 一次函数的定义的学案 初二( )班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 时间:2006年3月10日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特点2. 理解一 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特征[教学重点] 理解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特征 [教学过程]情 环节一:看看我们身 ...

  •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全章教案
  •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17.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二.重.难点 1.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 ...

  • 一次函数教案
  • 正比例函数 (一)按下列要求写出解析式. (1)圆的周长L 随半径r 的大小变化而变化,L 与r 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铁的密度为7.8g/cm3.铁块的质量m (g )随它的体积V (cm 3)的大小变化而变化,V 与m 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