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膺益州记辑注下

【南朝梁】李 膺  撰

【今人】孙琪华  辑注

东遂宁郡

巴兴县:(在今蓬溪县长江坝)

青石岭:“青石岭有九折,亦名九节岭。九岭溪水出焉。”

《方舆纪要》卷七十一,蓬溪县(今蓬溪县城关镇)青石岭引《益州记》。

《蜀中广记》卷三十,潼川州蓬溪县引李膺《益州记》。文全同。

按:《碑目》云:“青石县九节镇金地院,有孝童孝女碑。”《志》云:“九节镇在县东南百里与合州联界。”《元和郡县图志》:“出青石县二十九里九节溪。”青石县晋之晋兴县,后魏改为始兴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名青石,在今潼南县西北,玉溪乡西青石坝。《九州要记》:“此山天下青石无佳于此者,可为钟磬。”青石山在蓬溪县东南与合川县接界。按此条应与合川青石山同为一地,其被后人或写入蓬溪,或置于合川者,以山位于两县之间也。而潼南县则本遂宁梓潼镇地,民国析遂宁蓬溪二县地置东安县,寻改潼南。“嶺”有山坡、山道之义。“九折”或系道有九处转折。

九节岭:“岭有九节故也。”

《寰宇记》卷八十七,遂州青石县“九节溪源出县东二十九里九节岭”引李膺记。

按:青石县,晋之晋興县,后魏改为始興,隋改为青石,故城在今蓬溪县南一百二十里。巴兴县,东晋穆帝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置,西魏改名长江县,以境内大江为名,故治在今蓬溪县西六十里(见《地名大辞典》。

风门山:“风门山亦在县南百七十里,四面峻绝,常有清风,因名。”

《舆地纪要》卷七十一,蓬溪县风门山引《益州记》。以上两条紧接皆引《益州记》。上条已由《蜀中广记》书明此《益州记》为李书,下条又何待言。

晋兴县:(在今潼南县西北青石坝)

九节溪:“岭有九节因为名。”

《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五遂宁府景物下引李膺记。条文前引《元和郡县志》云:“出青石县(今潼南县西北青石坝)东二十里青石岭。《九域志》:“又有九节镇。”

注:此条与上第二条几全同,一被置于蓬溪,一被置于潼南者,以所采用时间不同之故,参青石岭条按语。

犍为郡

南安县:(今乐山市)

青衣神:“神号雷塠,庙即《华阳国志》之雷垣也。班固以为离堆下有石室,名玉女房,盖此神耳。”

《蜀中广记》卷十一,嘉州青衣神引《益州记》。

《寰宇记》卷七十四,平羌县(故治在今乐山县)青衣神引《益州记》。但《蜀典》已书明为李膺《益州记》。《华阳国志》注亦书明为李书。

注:《水经注》卷三十三“又东南过犍为武阳县…”下注“江水又东南经南安县西…悬崖有滩名‘垒坻’,亦曰盐溉,李冰所平也。”《华阳国志?蜀志》:“南安县,郡东四百里,治青衣江会,县溉有名滩,一曰雷‘垣’(应是‘坻’)。”“雷塠”即“雷堆”,亦即《水经注》的“垒坻”。《华阳国志》的“雷坻”。李膺谓“班固谓之离堆。”查四川称为离堆的地方,至少有六,但主要有二说:一为现都江堰的离堆,另一说认为李冰所凿即今乐山的凌云山,或乌油山。此一处与条文接近,因两书所举均在南安县,而古南安县在今夹江县西北二十里,与都江堰市毫无关系。雷塠当指今乐山城东大佛崖。古代此崖当更突出江中,沫水冲来,水急漩大,形成险滩,故李冰铲平其突出部分。《水经注》所谓“盐溉”,当以产盐得名。据《天下郡国利病书》谓即乐山红崖子。(滩名,乐山东南十五里,在乌油山南,牛滑溪北。)(以上见《蜀志》注)

玉女房:“其房凿山为穴,深数十丈,中有廊庑堂室,屈曲,殆若神功,非人力矣。”

《蜀中广记》卷六,灌县引李膺记。 《寰宇记》卷七十三,永康军导江县引同。

按:玉女房在乐山,邓少琴教授著有《玉女房考》可以参考,故列于此。又以上青衣神条云“班固以雷塠为离堆。”而《蜀中广记》卷十一引《纪胜》云:“乌尤山一名离堆山,在九顶山之左,旧名乌牛,突然水中作犀牛状,至山谷题涪翁亭,始谓之乌尤,又名乌龙。”将乐山之离堆山,误为都江堰之离堆,或即将玉女房置于都江堰原因之一。至青衣神所在,据《蜀中广记》本条上云:“青衣石峡循而东去。《东观汉记》曰:“元初二年(公元115年)五月,青衣蛮唐律归义。”注云:“地在大江,青衣二水之会,今嘉州龙游县(今四川乐山县治)也。”《寰宇记》云:“青衣津在治南四十里,有青衣神。”

平乡江:“平乡江东经峨嵋山,在南安县界,去成都南千里。然秋日清澄,望见两山相峙如峨眉焉。”

《水经注》卷三十六。江水:青衣水至犍为南安县(今夹江县西北二十里),入于江引《益州记》。

按:南安县,南齐时属犍为郡,夹江县系汉南安县地,隋于泾上置夹江县,在今县北八十里,以临江水,故号夹江,唐徙今夹江县治。南安县,本汉侯邑,后为县,南齐后废,故治在今夹江县西北二十里。《水经注》:“青衣水迳平乡,谓之平乡江。”《汉书?地理志》:“青衣,《禹贡》:‘蒙山溪大渡水东南至南安,(乐山)入渽(大渡河)。’”青衣江,今称雅河,经雅安夹江,至乐山草鞋渡,入于大渡河。又“渽水出徼外,南至南安,东入江(岷江),过郡三(蜀、汉嘉、犍为)行三千四十里。”一名羊山(阳山),今称铜河。大渡河即古之“沫水”。

附峨眉县:(今峨嵋山市)

峨嵋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立峨嵋县,以山为名,县在南安(今乐山市)之西,峨嵋之东。”

《蜀中广记》卷十一,峨嵋县引李膺《益州记》。 《寰宇记》卷七十四,谓“峨嵋县本南安县,即青衣道地也。”所引作任豫《益州记》。

按:峨嵋县,北周为平羌县,隋改峨嵋县。李膺仕梁为武帝时(公元502—549年),如何能记书数十年后事?此条存疑。按峨嵋县本汉南安县,《华阳国志?蜀志》:南安县,(犍为)“郡东四百里,治青衣江会。”《水经注?江水》:“县即蜀王开明故治也。”可能秦时已立县,两汉、蜀、晋、因之、北周改平羌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峨眉县,寻改青衣,又改龙游,即今乐山市治。

龙门山:“龙门山在峨嵋西十里,两崖崤峙,其形如削,仰视青天,纔余一罅。”

《蜀中广记》卷十一,峨嵋县,引李膺《益州记》。

《地名大辞典》:“在四川峨眉县四十里,两岸峭壁上有洞,可容百人,对山瀑布飞泉,直下百余丈,潴为深潭,亦称龙门峡。为峨眉山所云一胜地。”范成大尝游此,谓天下峡泉之胜,峨眉之龙门为第一。《寰宇记》卷七十四引张华《博物志》谓:“牙(龙)门山东峰有石穴,深数里,出钟乳,尝有人持火入穴,有蝙蝠大如箕大扑火,穴中有水流,冬夏不歇。”

龙池:“峨嵋山下有池,广袤十里,号龙池。”

此条在《蜀中广记》卷十一中紧接上条,以“又云”引出,自是李膺书。应即龙门山下的龙门峡。见上条注。

《寰宇记》卷七十四,峨嵋县龙池引《李膺记》。条文全同。龙池:“在峨嵋山下。”《舆地纪胜》卷一百四十六嘉定府景物上引《李膺记》。只有“在峨嵋山下”五字。

附青神县:(今青神县城关镇)

北界山:“南安(乐山)、武阳(彭山)二县,于此山分界。”

《寰宇记》卷七十四,眉州青神县(今青神县城廂镇,旧名青神镇)“北界山在县北十八里,东至思蒙水,北至通义县。”引李膺记。

按:青神县北周武帝二年(公元562年)改西魏青衣县置,地在今眉山、乐山两县之间,北周时青神郡又与平羌郡(领平羌(乐山)峨嵋两县)同属嘉州,暂将此县附南安县下。

冶官县:(今仁寿县旧汪家场)

三嵎山:“县之东西南嵎,三山相对,去盐井一里,共号三嵎山。东飞泉,南翳斯,西郡州衙,主山也。”

《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隆州景物下,三嵎山引《益州记》。

“东西南三山相对,州治居其中,去陵井各一里,谓之三嵎山。

《蜀中广记》卷八,简州仁寿县三嵎山引李膺《益州记》。书中仁寿在今仁寿县城关镇。

“东嵎、西嵎、南嵎,三山相对,山去陵井各一里。”

《寰宇记》卷八十四,陵州仁寿县引《益州记》。

按:三条内容近似,繁简略易,是否均系李书?由传抄者之添改姑置此待后考。各书所载,地名不同。《舆地纪胜》载于隆州(按隆州,唐以前为陵州。宋废州为陵井监,改仙井监,又改称隆州,即今仁寿县治。)《华阳国志》载于五城县。(隋改玄武县,即今中江县治)《寰宇记》卷八十五仁寿县将其载入,卷八十二玄武县又引《华阳国志》将其载上。《蜀中广记》既于卷八载于仁寿县,又于卷三十中江县中叙其景色,以其引《益州记》或李膺《益州记》者均在仁寿,故将其置于仁寿。《华阳国志?蜀志》:“五城县…玄武山,一名三嵎山,出龙骨。”传云:“龙升其山,值天门闭,不达,坠死于此,后没地中,故掘起得龙骨。”《寰宇记》卷八十二引《九州要记》谓:“玄武山一名赤雀山,一名宜君山,山有鹿尾入贡。”又引《华阳国志》文中在“一名三嵎山”后,多“在县东二里,其山六屈三起。”句按龙升天后,当是神话。“龙骨”应是动物化石。又《蜀中广记》卷八,对三嵎别名,则云:“西曰跨鼇,即州衙坐山。”“南嵎曰翳嘶,顶上有翳嘶庙。”“东嵎曰飞泉,上有超觉寺。按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獠反,百姓城于山顶避难,遂有飞泉涌出,獠平泉涸,遂呼为飞泉山。”《本志》云:“玄武山,即大雄山也,圣水泉出焉。”两地三嵎山是一山由记者述重,抑系两山,待考。据《地名大辞典》:“北周置中江县,隋改为内江县,故治在今内江县西。”洽属仁寿地界,是否将此中江,误会为五城县所改之中江?待考。

武阳县:(今彭山县东北旧名江口)

北平山:“张道陵得仙于此。陵有二十四化,此山是其一也。”

《寰宇记》卷七十四,眉州彭山县“北平山在县西北三十四里”,引李膺《益州记》。

按:旧彭山县在今彭山县旧江口。张道陵本名张陵,“道”字是后来道教徒与加者。

北平山据《蜀中广记》卷十二,彭山县载:“《云笈七籖》云:‘第五北平治,在眉州彭山县,上有池水,纵广二百步,昔越人王子乔得仙处。’”《碑目》云:“此山有大书北平山治之碑,余不可读。碑阴书大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道士施仕衡等字。”可说明此山属道教势力范围。又彭山县,汉置武阳县。《华阳国志?蜀志》:“武阳县,(犍为)郡治,有王乔、彭祖祠。”下注,辖今彭山、新津、仁寿、井盐、眉山等县及双流南部。“现时彭山属眉山市区域。

鼎鼻山:“周德既衰,九鼎沦丧,一没此山山下江中。或见其鼻,因以为名。宋将朱龄石伐蜀,寨于此。”

《寰宇记》卷七十四,眉州彭山县,“鼎鼻山,亦名打鼻山,上有城,亦名鼎鼻。”引李膺记。

“周衰,九鼎沦散,其一没于此山下江中,或见其鼻。”

《元丰九域志》卷七眉州引《益州记》。

此条甚似上条之减写,怀疑系李膺书,置于此待考。

“周德既衰,九鼎沦散,一没于此,或见其鼻,故名鼎鼻山,一名打鼻山,上有城,亦名鼎鼻。打鼎音近也。大江过于此山,有滩。宋将朱龄石伐蜀,立寨于此。”

《蜀中广记》卷十二,眉州彭山县引李膺《益州记》。

注:《元和志》鼎鼻山,亦名打鼻山,(南朝)宋谯纵据西蜀,朱龄石伐之,纵遣将谯小苟塞打鼻以禦之。”即此。又卷三十二彭山县:“鼎鼻山,亦曰打鼻山,在县南十五里,…山形孤起,东临江(岷江)水,昔周鼎沦于此水或见其鼻,遂以名山。”《华阳国志》注,谓鼎鼻山即今彭山东北二里的平盖山,山在县东北。《元和志》误认为县南。朱龄石,见文翁学堂条注。

鼎鼻滩:“山下有滩,昔周衰,九鼎沦没,其一在此。冬夏恆深九尺。每云开风息淡(浪)静,则晓然见。”

《寰宇记》卷七十四,眉州彭山县“大江一名汶江,又名导江,《江图》云:‘江水经鼎鼻。’”引李膺云。

“汶江山下有滩,昔周衰,九鼎沦没其一,每云开风息,则暸然见之。”

《蜀中广记》卷六十八,方物记引李膺记。

按:以上二书所引,内容稍异,并列于此,以供参证。又《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三,犍为郡:“象鼻山,时周鼎沦于此水,或见其鼻,遂以名山。”等语,亦当是摘录李膺《益州记》之文。《括地志》云:“鼎鼻山北有龙州,东接导江水。”《华阳国志?蜀志》谓:“宝鼎见于江溉。”(见“元光五年,郡移治南广。”段)文中所谓“滩”即蜀志所谓“江溉”。见道光《重庆府志》“方言”门云:“蜀人谓江中滩碛为溉。”《括地志》所谓“龙州”亦即“江溉”,也就是滩。至于“宝鼎”,据《旧唐书?玄宗纪》:有开元二十二年“丁未,眉鼎皇山下江水中得宝鼎”的记载,但此宝鼎未必就是周宝鼎。

附新津县:(今新津县城关镇东五津镇)

新津市:“皂里江津之所,曰新津市。”

《寰宇记》卷七十五,新津县“本汉犍为郡武阳县地也。”,引李膺《益州记》。继又引《周地图记》云:“闵帝元年(公元557年)于此立新津县,旧属益州。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属蜀州。”

注:《汉书?地理志》:“临邛仆干水,东至武阳(新津)入江(岷江),过郡二(蜀、犍为),行五百一十里,今称南河。”《华阳国志?蜀志》:“其大江自堰至犍为有五津,始曰白华津,二曰皂里津”下注“津”渡口。《纪要》卷六十七引北周《周地图记》:“(新津)县城,故皂里江津之所,所谓新津市也。”北周新津县城,在今县城东五里,五津镇南之旧县坝。西临大江,对岸即今邓公场,则皂里津是旧县坝与邓公场间的渡口。

系龙桥:“《神仙传》:‘瞿鹊子系龙于此桥’。”

《寰宇记》卷七十五,蜀州新津县系龙桥引李膺记。

按:瞿鹊子见《庄子》,乃一学者,《神仙传》予神话。《寰宇记》卷七十四引《周地图记》云:“彭山县北四里有治水,西有系龙桥,仙人瞿君从峨嵋山乘龙来往以龙系桥。”《寰宇记》卷七十五:新津县系龙桥在县东七里,会安乡。《图经》云:“瞿君字鹊子,后汉犍为人,入峨眉山四十年,得仙,乘白龙还家而去,乡人为置祠焉,今废。”《新津志》:“鹊子上升在县东南雪峰顶,今太清宫是其处。按:以上纯属迷信神话,龙既系神物,则欲其留下何需系,而以一桥之卑微,又何能将神物系住。

梓潼郡

涪县:(郡治,今绵阳市东岸)

金山:“金山长七、八里,每夏淹雨,有崩处,即金粟散出。”

《寰宇记》卷八十三,绵州巴西县(今绵阳市)金山,引《李膺记》。

《太平御览》卷四十四,蜀汉诸山,金山,引作李膺《益州记》。

“金山在涪县东五十步,东临涧水,光照映川。长七、八里,每夏淹雨,金粟散出。”

《蜀中广记》卷九,汉州,绵州金山,引李膺《益州记》。

注:《蜀中广记》卷六十七引《华阳国志》云:“涪县有孱水,出孱山,其源有金银矿,洗取火融合之为金银。按涪县孱亭即今绵阳市盐亭,前书又引《郡国志》云:”广汉有金山县(按金山县,隋置,故治在今绵阳市地)县东一水濑,时有金碎珠,随波东注。傍水居人采以为业。”

按:涪县,汉置,晋更名涪城,南齐纳入梓潼郡,西魏改曰巴西,元入绵州,在今绵阳市。

猿门山:“猿门山在涪县之北二十五里,上多猿。其山二峰望如门,故曰猿门山。”

《寰宇记》卷八十三,绵州巴西县,猿门山引《益州记》。因下一条金山所引《益州记》系省略李膺二字,疑此条亦是李书。《蜀中广记》卷九绵州涪县引同,只“其山二峰望如门。”作“其峰磔坚如门。”此条《寰宇记》载于绵州巴西县。《蜀中广记》载于绵州涪县。

按:涪县汉置,西魏改巴西,均在今绵阳县治。《元和郡县志》云:“(绵)州城理涪县也,去成都三百五十里,依山作州,东据天池,西临涪水,形如北都,卧龙伏焉。”《寰宇记》:“巴西县本汉涪县,属广汉郡。”《华阳国志》:“后汉元初二年(公元116年),广汉郡自绳乡移治涪县,后治雒县,刘备据蜀立梓潼郡,以县属焉。西魏改为巴西县(属金山郡)。”其地在今四川绵阳县治。又《蜀中广记》卷九,彰明(今属江油)引《方舆胜览》谓:“猿门自县北特起,去县二十里,山多猿儿,险固如门,旧有猿门戍。《嫏鬟记》云:“猿啼之地多蕨,而县于是有蕨山矣。”怀疑两猿门是一地。因两地邻近,江油猿门即涪县猿门之误传。

东西井:“西溪东五十里,有东西井,井西为涪县界,井东为梓潼界。”

《寰宇记》卷八十三,绵州魏城县(绵阳市东北魏城乡)引李膺记。

按:魏城县,《寰宇记》卷八十二:“本汉涪县地,西魏于涪县置潼州,析涪之北部立为魏城县。”涪县,汉置,晋更名涪城。西魏改巴西(属潼州巴西郡),元省入绵州,即今绵阳市辖。梓潼郡,三国蜀置,晋永嘉后移治涪县,亦属今绵阳治,盖因李特、李雄之乱,巴西、梓潼大遭残破,百姓流落于涪,遂以巴西寄治于此,而以梓潼治涪,合称巴西梓潼郡,是为侨郡。

梓潼县:(今梓潼县城关镇)

五妇山:“梓潼县有五妇山,秦王遗蜀王美女五人,蜀王遣五丁迎女,至梓潼,五丁蹋地大呼,惊五女,并化为石。蜀王筑台而望之不来,因名为五妇候台。”

《寰宇记》卷八十四,剑州梓潼县五妇山,引《蜀记》。但紧接“鸣湍折碑祠”作“李膺又云。”则此《蜀记》应是李膺书。

五妇山神祠:“秦王遗蜀美女五人,蜀王遣五丁迎女至梓潼,化为石。”

《元丰九域志》卷九剑州(今剑阁县)引《蜀记》。此条极似上条缩写,上条已被推为李膺书,此条应亦为李写。

注:《华阳国志?蜀志》:秦“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还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抴蛇,山崩时压杀五人,及秦五女并将从,而山分为五岭,直顶上有平石,蜀王痛伤乃登之,因命曰:‘五妇冢山,于平石上为望妇侯,作思妻台’。”又《汉中志》:“梓潼县有五妇山,故蜀五丁士所拽蛇崩山处也。”《汉书?地理志》:“梓潼五妇山,驰水所出,南入涪,行五百五十里。(王)莽曰子同应劭曰潼水所出,南入垫江。”《水经注?梓潼水》:“梓潼水出其县北界,西南入于涪。”按梓潼水,源出四川平武县山溪,东南流经梓潼、盐亭至射江县东南之独芝山入涪,或以岐江、潼江、马阁水称之。梓潼郡,故广汉郡也,公孙述改为梓潼郡,山为五妇山,又曰五妇侯。水以驰水所出,一曰五妇水,亦曰潼水。《说文》:“潼水,出广汉梓潼北界,南入垫江。”按梓潼郡,三国蜀置,治梓潼,即今四川梓潼县治。

鸣湍折碑祠:“梓潼有鸣湍折碑祠,西临潼水,湍迅激流,俗呼张湍祠,亦呼为石碑祠。”

《寰宇记》卷八十四,梓潼鸣湍折碑祠李膺又云。

按:鸣湍折碑祠,《寰宇记》云:“又名善板祠”或“恶子祠”。《华阳国志?汉中志》:“梓潼县有五妇山…有善板祠,一曰恶子,民岁上雷抒十枚,岁尽不复见,云雷取去。”下注:“善板或恶子当是雷神之名,”其事未详。其祠即后世七曲山梓潼神祠(梓潼县北二十里)前身。《寰宇记》卷八十四谓:“济顺王张恶子,晋人,战死而庙存。”《郡国志》等又与附会一些神话,谓其为:“文昌司禄帝君”…等神名。至“鸣湍折碑”之名,据明潘之恒《七曲山记》谓:“山”有湫,引入巨穴,门立数石筍,祷雨者祝此辄应,名曰雷柱。“庙既在潼水畔,水流入穴,觸石筍当作声,文人或因此而遂予以美名也。

万安县:(今德阳东北罗江乡)

万安:“晋于梓潼水尾万安故城置万安县是矣。”

《蜀中广记》卷五十一,《蜀郡县古今通释》罗江县(今德阳县东北罗江乡)引李膺记。

按:罗江县汉为涪县地,晋置万安县,南朝梁改为孱亭,唐改曰罗江,在今德阳市区仍称罗江县。梓潼水源出四川平武县山区,东南流经梓潼、盐亭至射洪县东入于涪江水,亦曰岐江、潼江、马阁水。

西浦县:(在今安县南塔水乡)

金山穴:“栎梓坪西北一里山中有金穴,约深数丈,凡有数百所。”

《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二,神泉军龙安县景物下引李膺《益州记》。条文前言“在龙安县南五十步。”

按:“栎”音历,《尔雅.释木》:“栎,其实球椽,”陆瑗疏:“秦人谓柞栎,其子房生为球,四川称丝栎,栎之叶称柞叶,此叶养成之蚕,称柞蚕,亦称山蚕。木质极坚实。此云栎梓者,或即今山毛榉之属。《山海经?中次九经》称:“岷山,江水所出,东流于大江,其木多杻。” 《郭璞传》:“楢杻,刚木也,中车材,杻音秋。”楢(音由),则楢杻应即今丝栎之别名。神泉县,《元和郡县志》:“本汉涪县地。”(在今绵阳市东)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改为神泉县,因县西神泉以为名,隶金山郡。隋大业三年罢郡县,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于废金山县城置龙安县,因山为名隶绵州,在今安县南塔水乡。

西宕渠郡 侨郡

宕渠县:(郡治侨县,今盐亭县西北)

盐井亭:“灵江东盐井亭,古方安县也。”

《寰宇记》卷八十二,盐亭县引李膺《蜀记》。下更引《周地记》:“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于此亭置县,因井为名。管盐井三,一井见煎。”

按:盐亭县本汉广汉县地,梁复置,地在今盐亭县城关镇,梁武帝大同元年(公元535年)又置于盐井亭,南齐所置宕渠县,在今盐亭县西北,为侨县。吾师蒙文通教授《漢潺亭攷》(载《古地甄微》)谓盐亭县即古之潺亭,亦即万安。“晋末移梓潼水尾之万安于潺亭,至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立盐亭县于盐井亭,而万安废。”灵江,今县东北三十里有灵山,涧谷泉源所汇一溪,下注弥江。《清一统志》:“谓之‘小沙河’。则灵江即小沙河也。河源出南部县境,梁天监二年(公元504年)置南部县,知事后由阆中走盐亭,道出南部,自富村以下,皆傍灵江,则南部置后,新道以灵江为重。”“盐亭县《寰宇记》:‘负载山在县西,高二里,自剑门南来,其山龙拏虎踞,起伏四百余里,至此屹然蹲峙’。”“方安乃万安之误,‘萬’之别体为‘万’传写不察,误为‘方’耳。”

废宕渠:“宋元嘉十九年(公元442年)置西宕渠郡,领县四:宕渠、宣城、汉初、东关。于宕渠,是其一也。梁天监(公元502年—519年)中废。”

《寰宇记》卷八十二,梓州盐亭县“废宕渠在县北三十二里安乐村。”引李膺《益州记》。

“宋元嘉置,领县四:宕渠、宣城、汉初、东关是也。梁天监废。”

《蜀中广记》卷五十四,《蜀郡县古今通释》第四,盐亭县引李膺《蜀记》。

按:宕渠郡,后汉置,寻废,故城在渠县东北,晋时李雄复置,李寿乱后,为群獠所侵,南朝宋末于安汉郡置南宕渠郡,在今南充市北。于垫江置东宕渠郡,在解放前合川县境,梁复于故宕渠郡地置北宕渠,与南朝宋所置在盐亭县北之西宕渠,共东南西北四宕渠郡。

南新巴郡

晋熙县:(今绵竹县城关镇)

鹿堂山:“岸有隙出神泉,若诣者精志,则泉流奔涌。其信道不笃,便清泉顿竭也。”

《寰宇记》卷七十三,汉州绵竹县(今绵竹县城关镇)鹿堂山,引李膺《益州记》。

《蜀中广记》卷九:绵竹县有鹿堂致,引李膺记。引文除头一字“崖”作“山崖”外,其余全同。又引《汉地理志》:“紫岩山绵竹所出有绵水流注谓之绵堰口。”紫岩山极高大,亦谓之绵竹山,亦谓之武都山,“绵竹山有鹿堂致,即二十四化之第二化也,汉元帝时,老子偕张道陵游此。有仙基仙宫,古人度世之处。”应是道家所踞之地,而鹿堂致,应在鹿堂山上,则鹿堂山应是紫岩山(绵竹山)之支脉,或一处地方。

武侯池:“东武山有池,出白蓴,冬夏带丝肥美,为一州最。宋元嘉(公元424年——453年)末,刺史陆岩尝献文帝,敕月一献。”

《寰宇记》卷七十三,汉州绵竹县(今绵竹县城关镇)武侯池,引李膺《益州记》。下引《周地图记》云:“是诸葛菜也。”诸葛菜,《益部谈资》卷上谓:“诸葛菜即古之蔓箐,今之红萝卜也。武侯谓视诸蔬有六利,四时各食其根茎心叶,令军中所至咸种,蜀故以是名之。”然其所述形状又不类。姑书此待考。

按:绵竹县汉置北周废,故城在今德阳县北,南齐时属新巴郡,为侨郡,寄治阴平县(今德阳县西北)。“诸葛”系谓诸葛亮。“文帝”谓南朝宋第三代统治者刘义隆。

南安郡

南安县:(郡治,今剑阁县城关镇)

下辩城:“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公元452年),以武都流人于下辩县安置,大明二年(公元458年)改为武连县。”

《寰宇记》卷八十四,剑州武连县(今剑阁县西南武连乡)引《益州记》。

《蜀中广记》卷二十六,保宁府剑州(今剑阁县城关镇)引李膺《益州记》,文全同。

注:《水经注》卷二十漾水:“漾水出陇西氐道县嶓冢山,东至武都沮县为汉水。…汉水又东南于槃头郡南与濁水合…东流与丁零溪水合…南迳武街城西,东南入濁水。濁水又东迳武街城南,故下辩县治也。”《寰宇记》:“下辩城即临小潼水。”“小潼水发源在京兆山分水岭南,谓之京兆水也。”《华阳国志?汉中志》:“下辩县,郡治,一曰武街。”下注引《史记?曹相国世家》谓“曹参从刘邦还定三秦,初攻下辩故道。”可见秦已称县,当时属陇西郡,西汉称下辩道,(“道”,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称道)三国、晋复为县。”据以上,史记所载“故”字,疑是衍字。下辩故城,《华阳国志》注,谓在甘肃成县西。武都县在今甘肃西和县南,仇池山之东,东距成县八十里,所谓“武都流人”,因下辩县曾为氐帅楊难敌所据,称“道”亦因此。“大明”系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年号。

掌天山:“掌天山在临津县,山多拓,堪为良弓,雖壓絲燕角不能胜也。今巴州地。”

《蜀中广记》卷六十九,《方物记》第十一兵器引李膺《益州记》。

按:此条在上书卷二十六,保宁府剑州与《寰宇记》卷八十四所引均仅书《益州记》,而此处却冠有“李膺”名,姑列入此地,再考。注见未冠作者名《益州记》中。临津县在今剑阁县东南一百三十里。隋改南齐所置胡原县为临津县。宋省。

东宕渠郡

宕渠县:(今合川市城关镇)

青石山:“昔巴蜀争界,久而不决,汉高帝八年(公元前199年)一朝密雾,石为之裂,今犹如是。自上而下,破处直若引绳焉。于是州界始判。山上有古神庙,甚灵。今名青石山。”

《太平御览》卷四十四,关中蜀汉诸山,青石山引李膺《益州记》。

“昔巴蜀争界,久而不决,汉高帝八年(公元前199年)一朝密雾,石为之裂,州界始判。”

《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九合州景物下引李膺《益州记》条文前云:“在石照县西二百四十里。”

“昔巴蜀争界不决,一朝密雾石为之裂,于是州界始判。上有古神祠。”

《元丰九域志》卷七,合州引《益州记》。

按:石照县,本秦汉巴郡垫江县地(今合川县城关镇),齐、梁均在东宕渠郡为宕渠县,西魏改为石镜,以涪水有石似镜,故名于县,属合州。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改为石照。《寰宇记》卷八十七,遂州青石县(今潼南县西北玉溪乡西青石坝)与头二两条引文略同,但书名却作《郡国志》。青石山最早即见《御览》所引李膺《益州记》其所在处,据《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九:“青石山在石照县(今合川)西二百四十里。”《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三:“青石山在(青石)县(故城在今蓬溪县南一百二十里)东南,水路五十九里。”《方舆纪要》卷六十九:“青石山在合州(今合川)西二百二十里,涪水之南。”《寰宇记》卷一百三十六亦云:“山在涪水之南,山裂之处至今犹存。”合以上诸说,山应即今潼南县西的青岩山,此山在涪水南岸,北接青石故县(玉溪)水路约五十里,东南距合川水路二百余里。与诸书所说青石山地址相合。又《寰宇记》所引《郡国志》在:“一朝密雾”句下,作“山为之自裂,从上至下开数尺,若一绳以分之,于是始判。其山高九丈,遂为二州之界,巴蜀之民,惧天责罚,乃息所争。因共立祠,民将采石必先祀之。”在此段前又引《九州要记》谓:“此山,天下青石,无佳于此,可为钟磬。”

越嶲郡 无县

郡治(在今西昌市城关镇)

邛池:“邛都县下有一老姥,家贫孤独。每食,辄有小蛇,头上戴角,在床间,姥憐饴之。后稍长大,遂长丈余。令有骏马,蛇遂吸杀之。令大忿恨,令责姥出蛇。母云:“在床下。”令即掘地,愈大而无所见。令迁怒杀姥。蛇乃感人以灵言嗔令:“何杀我母?当为母报仇。”此后每夜辄闻雷风。四十许日,百姓相见咸惊语:”汝头那忽戴鱼!“是夜,方四十里,与城一时俱陷为湖。唯姥宅无恙。迄今犹存。鱼人采捕,必依止宿。每有浪,辄居宅侧,恬静无他。风静水清,犹见城郭楼橹畟(音侧)然。今水浅时,土人没水取得旧木,贞坚光黑如漆,好事者以为枕相赠焉。”

《太平御览》卷七百九十一,四夷部十二,南蛮七西南夷邛,引李膺《益州记》。

《后汉书》卷一百一十六,西南夷传邛都夷邛河注:在今巂州越巂县(今西昌治)东南。《南中八郡志》:“邛河纵广二十里,深百余丈,大鱼长一、二丈,头特大,远视如待铁釜状。”

“临邛老姥得水蛇,饲之,渐长丈余,后母为令所杀,见报于令曰:‘我当报仇。’是夜,四十里俱陷为湖。”

《舆地广记》卷二十九,成都府路火井县(今邛崃西南平落乡)引李膺《益州记》。下又接按语谓:“陷湖在邛州,为化外巂州,非临邛也。”

按:此条与干宝《搜神记》所言者大同小异。李膺当是抄于干宝之书而文字略有更异。《寰宇记》卷七十五,临邛县引李膺《益州记》之文,与上《太平御览》略同,只引至“楼橹宛然”句即止。《蜀中广记》卷三十四边防记越巂卫邛都长官司(今越西县城关镇)所引,与《寰宇记》同而文字略异,于“俱陷为湖”句下多“土人谓之为陷河。”更将“陷河水浅”土人取旧木作枕一小段,置于卷六十八,方物记中。

“临邛郡老姥得小蛇饲之,渐长丈余后,姥为令所杀,因梦于令曰:‘我当报仇。’是夜,四十里俱陷为湖,亦曰邛河。”

《元丰九域志》卷七邛州引李膺记。

注:邛河《寰宇记》卷七十五“邛州邛池‘土人谓之邛湖。’”

按:西昌邛池,系地震造成,土人传作神话,而形成文字记述,始作俑者,大约是干宝,后人遂相传。邛池形成时间应在公元前,因《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元始二年(公元二年)全国地理状况,已有此湖(名邛池)。

汉嘉郡  东汉置

严道县:(今荣经与雅安青衣江以南地)

雅州:“自晋永嘉(公元307—313年)崩离,李雄窃据,此城荒废将二十纪,夷獠居之。”

《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二,“禹贡梁州之域,秦灭蜀为郡即严道县也。”引李膺记。

“自晋永嘉分崩,李雄窃据,此地芜废将二十纪,夷人侵轶,獠又间之,公私路绝,无可推访。”

《寰宇记》卷七十七,雅州引李膺记。

“自晋永嘉之后,李雄窃据,此地废芜将二十纪,夷獠居之。”

《舆地纪胜》卷一百四十七雅州沿革引李膺记。

按:严道之严本作庄,班固避东汉明帝讳,改作严。《寰宇记》卷七十七:“雅州《禹贡》:梁州之域,汉武帝置十三州,在益州部,今州,即秦严道县也,…后魏废帝二年(公元552年)侨立蒙山郡于此。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废郡,乃立雅州。”又,《方舆纪要》:“严道废县今雅州治,辖今雅安、荣经、汉源三县地。”今荣经县治。据以上及条文,是雅州地区在南齐梁时应属沈黎僚郡,治今汉源县再北九襄镇。无名称,今暂将其置于汉严道县。《郡国志》云:“汉源县有离崖,即蜀守李冰所凿,离即古为雅字也,州以此为名。”地当青衣江南岸,故治在今荣经县及雅安市。青衣江以南之地。“纪”:《书毕命》:“既历三纪。”《传》:“十二年曰纪。”又《周语》:“数之纪也。”谓十为纪。“夷”是汉民族对某些少数民族的称谓,因时间地点而又有改变。如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是自来汉族对居于四方少数民族的称谓。而《史记》、《汉书》、《后汉书》都有《西南夷传》,《后汉书》与《三国志》又同有《东夷传》。夷的所指甚不确切,有时为单独称某一民族,有时又是泛称。如《华阳国志?南中志》:“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即是对若干民族的泛称。“獠”是历史上一种种族较大,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魏书》与《北史》都有专传。《魏书》谓:“盖南蛮之别种,…种类甚多,散处山谷,…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兰(即干栏)。吾师徐中舒教授所著《论巴蜀文化》在《蛮僚的族属》一篇中谓:僚是以射猎为主要生产的民族,原居住地是以大小辽河为中心。是蛮在东北的一支。他们从夏、殷朝代政权转移开始,因战争与朝代的变换,逃亡或被迁徙,由东北经大巴山与清江入蜀入黔,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杂居,而相互同化。(详见原文)吾师邓少琴教授在《巴蜀史迹探索》一书中以为:”僚徭之称,出自獽蜑。”童恩正教授著《古代的巴蜀》在《賨、獽、夷、》章中又以为“板盾蛮以及一部分巴族和濮族,构成了南北朝时始见于历史的僚族。”以上虽见仁见智各有不同,但都言之有据,论断精辟,可作研究的重要参考。永嘉,西晋怀帝司马炽年号。(公元307--313年)李雄,成汉第二代帝。

汉嘉县:(郡治本汉青衣县,隋改名山县,属雅州,今名山县城关镇)

百丈县:“临邛县南百二十里,至百丈,即其地。”

《寰宇记》卷七十七,雅州“百丈县本严道县地”(今名山县东百丈乡)引李膺记。

《蜀中广记》卷十四,名山县引同。《舆地纪胜》卷一百四十七雅州景物下引李膺记,文亦同。

按:名山县,汉之青衣县,后汉改曰汉嘉,晋废,西魏始置蒙山郡,隋改为名山,今名山县城关镇。《旧唐书?地理志》:“百丈县有百丈山。”《元和志》:“百丈县东有百丈穴,故名。”又,百丈县“本秦严道之地,《旧唐书志》云:“汉严道县地在汉临邛(今邛崃南城关镇)南百二十里有百丈山,武德(唐高祖年号公元618年—626年)置百丈镇,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镇为县。”《寰宇记》卷七十七引《图经》云:“有一穴口,方圆一百尺,深百丈,即汉王阳为益州刺使,行部至此兴叹,因之弃官处。”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置百丈镇,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镇为县。又云:临邛“本秦县汉属蜀郡,邛水出严道县邛崃山青衣江,故曰临邛。晋末李雄乱后为僚所占,梁末于临邛故地置邛州,仅领依政县。”《蜀中广记》卷十四名山县引《九州要记》谓:“百丈县本严道县地。”《本志》云:“百丈河在东北六十里,源自莲花山来,经百丈驿东与邛水合流,至新津入白马河,又名千尺潭。

甘松獠郡

蚕陵县:(今松潘县南叠溪)

江源:“大江源泉,即今所闻,始发羊膊岭下,缘崖散漫,大小数百,殆未滥觞矣。东南下百余里,至白马岭而历天彭阙,亦谓之天彭谷也。”

《水经注》卷三十三,江水“岷山在蜀郡氐道县,大江所出,东南过其县北。”引《益州记》。

注:此处又将所引秃头《益州记》作为李膺书。前在都江堰市《天彭阙》条中已说明。其实其他书(如《寰宇记》)所引秃头《益州记》被另书认作是李书者已不少,《水经注》所引,若以以上类推,也甚可能。

按:岷江,《说文解字》:“江水出湔氐(湔氐道,周氐羌地,故城在今松潘县北元坝子乡)徼外岷山入海。”《孔子家语》:“大江始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及其至江津也,不方舟,不避风雨,不可以涉。”《汉书?地理志》:“《禹贡》‘岷山在西徼外,江水所出,东南至江都入海,过郡九,行九千二百六十里。’”羊膊岭即岷山之麓。据《蜀水考补注》:羊膊岭“在松潘厅(今松潘县)西北…即岷山之南支。”《寰宇记》引《江源记云》:“羊膊山下有二神湫,乃大江始发之所。”《水经注?江水》天彭阙:“亦谓之天彭谷也,秦昭王以李冰为蜀守,冰见氐道县有天彭山,两山两对,其形如阙,谓之天彭门,亦曰天彭阙。”

岷山:“岷山去成都五百里,有岷山县,江源所起也。故其西之八十里,江之南石纽,禹所生处。”

《艺文志》载宋高惟几《杨子云宅辩》引李膺《益州记》。

注:岷山县应即汶山县,今汶川县威州镇。《华阳国志》:“岷山一名沃焦山,其跗曰羊膊,江水所出。”《水经注?江水》:“岷山在蜀氐道县,大江所出,东南过其县北。”《后汉书?郡国志》:广汉郡,八陵广柔下注引《帝王世纪》曰:“禹生石纽,县有石纽邑。”《唐书?地理志》:“石泉县有石纽山。”《清一统志》:“旧志有二石结纽,有大禹庙。”又谯周《蜀本纪》:“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广柔废县,在今四川汶山县西北,地有石纽村。“《元和志》载同。

按:石泉县,汉汶江县也,民国改为北川县。

江流:“自白马岭回行二千(十)余里,至龙涸。又八十里,至蚕陵县。又南下六十里,至石镜。又六十余里而至北部,始百许步。又西百二十余里,至汶山故郡,乃广二百余步。又西南八十里至湿坂,江稍大矣。”

《水经注》卷三十三,江水:“江水至天彭阙东迳汶关而历氐道县北”引《益州记》。

《蜀中广记》卷三十三,边防记三引此段《益州记》,“至北部”即止。

按:据《蜀水考补注》:白马岭:“在松潘厅西北,古白马羌地,……乃岷山之东南支。” 龙涸,“今松潘所治。”  蚕陵,今叠溪。 石镜,在叠溪东南。北部,今茂汶羌族自治区。汶山故郡(东晋汶山郡),郡治在今汶川县威州镇。

岷山古迹:“岷山禹庙西,有姜维城。又西,有蜀山氏女居,昌意妃也。本曰蜀山会。”

《广弘明集?释道安》二,教论三引李膺《蜀记》。

郭允韬《蜀鑑》引李膺记。其他书多引作秃头《益州记》。 《史记?河渠书》引作杜预《益州记》当误。

注:《三国志?蜀志》姜维,字伯约,天水人,蜀汉拜为征西将军,诸葛亮卒,维继领其众,刘禅降魏。维欲恢复蜀土,伪降钟会,欲俟机杀会,复立刘禅,值将士作乱,杀会,维被格杀。昌意与蜀山氏女:《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生二子……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下注《索隐》:“降,下也,言帝子为诸侯。若水在蜀,谓所封国。”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僕,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

梁 州

新巴郡

晋城县:(今江油境)

石磬山:“西有石室,口方一丈三尺,下有流泉,味甘。内有悬罄,声闻数里。四面石床高一丈。”

《太平寰宇记》卷八十三,彰明县(今江油市南彰明镇)“石磬山自戴天山向西连接,长三十里。”引李膺记。

“自戴天山向西连接,为石磬山,周三十里。山有石室,口方一丈三尺,内有石床,四面高一丈。有悬石如罄,击之声闻数里。下有流泉,甘冽可掬。”

《蜀中广记》卷九,绵州彰明县石磬山引李膺《益州记》。

注:书无详细介绍,只在猿门山所涉蕨山处,透出相似情景,谓《郡国志》云:“彰明县蕨山,有钟乳穴十九,又西岸有自然石,塞其下流,水上有一悬石似磬,击之有声。”同在一县,竟有两山如此类似,引起怀疑是否石磬山即蕨山之念。待考。

左担道:“阴平县(今江油市东北向阳乡)有左担道。其路至险。担在左肩,不能度右肩也。邓艾由此伐蜀。”

《蜀中广记》卷十,江油县(今江油市北红旗乡)引《益州记》。

《蜀故》引作“李公允”《益州记》,《太平御览》引李公允《益州记》在“其路至险”后只多“北来者”句,其余全同。两“李公允”,皆应系“李公胤”之误。

“蜀山自绵谷葭萌道,径险窄,北来负担者,不容易肩,谓之左担道。”

《蜀中广记》卷五十八,风俗记第四,川北道属,引“汉李充《蜀记》。”《太平御览》引作“李尤《蜀记》”,文全同。

注:阴平左担道:《华阳国志?汉中志》:“阴平郡,本广汉北部都尉,永平(汉明帝刘庄年号,(公元58年——75年))后,羌虏数反,遂置为郡。”“平武县(今青川县西青溪镇)有关尉,自景谷有步道,经江油左担出涪(今绵阳),邓艾伐蜀道也。”“阴平郡,本广汉北部都尉,永平后,羌虏数反,遂置为郡。”“阴平县,郡治,汉曰阴平道也。”按西汉置阴平道,东汉因,三国晋称县,故城在今甘肃文县西北四里。世称由文县经四川平武县东左担山者为阴平道。又“平武县有关尉自景谷(今青川县白水镇西之青川河谷)有步道(只能步行,不能通车的小路。),经江油左担出涪(今绵阳),邓艾伐蜀道也。”《三国志?魏志?邓艾传》:“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桥与阁道)山高谷深,至为艰险…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胜览》云:“左担路上,涪水崖壁有阁道六,曰青崖,曰蟇颐,曰石回,曰七里,曰东阁,曰石城。”阁道即栈道,在险绝的地方,傍山架木而成的道路,也称“栈阁”。平武县本汉刚氐道,三国蜀分置平广县,晋改曰平武。《蜀中广记》卷一百一,诗话记第一,载杜子美《愁坐诗》,特提出“葭萌氐种逈,左担犬羊存。”二句,谓“葭萌、左担皆地名。葭萌人知之,左担人罕知也。注者或改作‘武担’,又改作‘立担’,皆可笑。按《太平御览》引‘李尤’《蜀记》即引出上第二条,“又,李公允《益州记》,”举出上第一条,只最后无“邓艾由此伐蜀”句。据以上,以为:“李公允”“李充”“李尤”,俱系误书。按《南齐书?邓元起传》附《李膺传》:“李膺字公胤。”是“李公允”应系“李公胤”音误。至于“李充”“李尤”,则是后人传抄,误以为“公”系尊称,不是本名,遂妄自予以省略,又将“允”笔误形成。至于冠以“汉”,则汉时确有一李膺,与齐、梁时写《益州记》之李膺同名。或又将二人混而为一。后汉又确有一李尤,但所著系《汉记》,非《蜀记》。总之,以上二条,不管署名如何,均应是齐梁李膺书。

北巴西郡

阆中县:(郡治,今阆中县城关镇)

玉女房:“阆中盘龙山南有一石,长四十丈,高五尺,当中有户有门,若人之掩闭,古老以为玉女房。”

《太平御览》卷四十四,蜀汉诸山引《益州记》。

《蜀中广记》卷二十四,保宁府引李膺《益州记》。在本条下引《通志》云:“在城东三里,望如蟠龙之状,后魏蟠龙郡,以此山名。唐贞观中(公元627年—649年)候气者言,西南千里外有王气。太宗(李世民)令人入蜀,次阆中,果见山气葱蔚,后凿破山脉,今号锯山。咸亨(公元671年—674年)初,曾徙阆中县于此,即今之锯山关也。”《周地图记》云:“山东南隅,有玉女擣练石,顶有泉,常清洌,洞穴悬绝,微有一小径通。”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敕改为仙穴山。

事对:“南池、西水”

《初学记》卷八,剑南道八事对,引李膺《益州记》。

按:“南池在阆中县东南八里。”“西水县本秦阆中县之地。”阆中县,昔曾为巴国都,秦置县,在张仪伐蜀时。其地为今阆中县城关镇。南池,《蜀中广记》卷二十四,保宁府阆中引《汉书?地理志》:“县有彭道将池东西二里,南北约五里。”《文纬书谶》云:“巴西郡志有彭泽大池。《胜览》云:”彭池,即今之南池也。《寰宇记》卷八十六引《郡国志》云:“彭道鱼池在州西南。”《蜀中广记》并谓南池有汉高祖(刘邦)庙。《剑南诗纂》云:“唐长庆中南池新亭碑在汉高祖庙侧。西水县,《寰宇记》卷八十六:“西水县亦阆中县地,梁大同中(公元535年---546年)于今县西北三十五里置掌天戍,后魏废戍后,周闵帝元年(公元55年)改为西水县,以界内西水为名。西水北自剑州界来,东南入晋安县界。”元省县。又民国《阆中县志》谓彭道将池(南池)在县南十五里,即今之七里坝,坝在四山之中,横阔七里,唐末以后堰坏,渐成平陆。(参陆游《老学庵笔记》)

南国县:(即南充国县,今南部县城关镇)

南国县:“南国县,地名折脚水。”

《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二,石泉军景物下,“灵芝水在龙安县(今安县北永安乡)界朱溪南流。”(至折脚水)引李膺志。下引《唐志》云:“县北二十里有折脚堰即此。”

注:《蜀中广记》卷五十四:“南充县,即汉充国县。蜀增南字,隋减国字,是以有今称也。”《华阳国志?巴志》及注:“南充国县,原为阆中县地,西汉置充国县。见《汉志》。东汉初,省入阆中,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复置。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又分充国置南充国县,见《续汉志》及注:以充国在西,故后称西充国。至梁改南充国为南部县,即今四川南部县治。《地名大辞典》南国县,南朝置,南齐因之,梁改为南部县。

北阴平郡

阴平县:(郡治,今江油县北,旧名马阁坝)

北阴平郡:“梁,益流移之户置此,领北阴平一县。”

郭茵《大中六年县记》引李膺《益州记》。

注:龚熙春《四川郡县志》卷第二引《元和志》谓:“北阴平郡,本汉梓潼县地,宋明帝太始(公元466年—471年)中,于此置北阴平郡。”《旧唐志》:“宋流人入蜀,于此置北阴平郡,本为侨郡,宋明帝改置为实郡。”又,《元和志》:“阴平县有岐江水,下流即梓潼水也,东南流迳西南五里,一名驰水,北自阴平界流入。”《寰宇记》:“马阁水在阴平县北,发江油县大业山,又七十一里入梓潼县界,更名潼水。”考《宋志》,阴平郡有二:一、北阴平郡,领阴平、绵竹、平武、资中、胄旨五县,为侨郡。另一,并五县为二,即阴平与平武,为实郡。

平武县:(故城在今平武县东南)

龙血山:“龙血东有龙像崖,绝壁约万余丈。有四石龙在壁间,今犹可验。岩之东有洞穴,莫测深浅,泉出其下。”

《寰宇记》卷八十四,剑州阴平县(今江油市东北马阁坝)“龙穴山在县东北五十里,亦名龙像岩,亦名龙血山,古老相传昔此山有龙斗死,血变为石,宋齐于此置龙血戍。”引《益州记》。“戍”《说文》:“守边也。”《蜀中广记》卷十,龙安府平武县(今平武县东南)引作李膺《益州记》。《舆地纪胜》引亦同。

马阁山:“马阁山在阴平县北六十里,北接梁山,西接岷峨,昔邓艾伐蜀,从景谷路经龙州江油县至此,悬崖绝壁,乃束马悬车,作栈阁,方得路通。因名马阁山。”

《蜀中广记》卷十,龙安府平武县。紧接龙穴岩条下引,作“又云”。龙血岩既引自李膺《益州记》,此“又云”当然是李书。《三国志?魏志》:“景元四年(公元263年)诸军攻蜀,邓艾于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里,凿山通道,作桥阁,山高谷深(渊),至为艰险,艾以毡自裹,缚而下,将士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油。”即此地。晋于此置平武县。

按:平武县,系汉刚氐道(少数民族居地曰道),故城在今平武东北。”《华阳国志?汉中志》:“平武县,有关尉自景谷有步道经江油左担山出涪,邓艾伐蜀道也。”下注,景谷,《同治昭化县治》谓即今青川县白水镇西之青川河河谷,龙州故城即今平武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涪江边的南坝老街。江油县即今老街南三里之南坝。邓艾伐蜀道是指由今青川县北摩天岭上的青岩关入。阴平道,世称由陕西文县经四川平武县东左担山者为阴平道。

南阴平郡  侨郡

废苌阳县:(郡治,今德阳县城关镇)

三造亭:“三造亭,秦子敕之旧宅也。太守夏候纂三造门,故以为名。”

《寰宇记》卷七十三,汉州德阳县(今德阳城关镇)秦宓宅引李膺记。下云:“按其宅绵水冲毁,仅有余迹。”《蜀中广记》卷九,德阳县秦宓宅引同。

按:《汉书?地理志》“绵竹紫岩山,绵水所出,东至新都,北入雒。”今称绵阳河。废苌阳县东晋置,南齐废后复置,北周废,地在今德阳县城关镇。夏侯纂,有书作夏侯慕,刘备时为广汉太守,其事迹略见《三国志?蜀志?秦宓传》谓秦宓字子勅,蜀汉时绵竹人,少有才学,刘备定益州,夏侯慕请宓为师友祭酒,宓坚卧不起。吴使张温来聘,百官往饯,温闻宓博学,欲以辩难之,宓答问如响,温大敬服。后迁大司农卒。“造”,《正韵》:“诣也,进也。”拜会,走访之意。“三造”三次登门拜访。

浮中山:“南阴平乡(县)(西晋侨县,在今德阳西北。)东,有浮中山,每芳春,游人登赏,谓之迎春岗。四面断绝。”

《寰宇记》卷七十三,德阳县“浮中山在县北三十里,”引《益州记》。 《蜀中广记》卷九德阳县引同。

按:南阴平郡据《地名辞典》:“东晋以阴平流民侨置,并置阴平县,寄治苌阳,北周废南阴平郡为南阴平县,寻废,故城在今德阳县西北。”条文中“乡”恐是“县”之误,条文前又谓:《本志》云:“治北十里,秦中治,天下第七治也,上应箕水豹,王逸少尝欲游焉。石洞产九节菖蒲,秦时韩仲修炼之所。此云笈七籖所载,以为其山浮。”观以上诸语,恐又是道家所据之地。

按:此条前三造亭引作《李膺记》,此条后之绵竹县故城,又引作李膺《益州记》,此条若他人书,应必标出作者姓名,故可能亦是李膺书。

绵竹故城:“石子头二十里,即故绵竹县城(今德阳市北黄浒镇),诸葛瞻埋人脚战处也。”

《寰宇记》卷七十三,德阳县“绵竹县故城在县北三十五里。”引李膺《益州记》。 《蜀中广记》卷九引同。

按:诸葛瞻,诸葛亮之子。《华阳国志?刘后主志》:“邓艾由阴平景谷傍入,后主(刘禅)又遣都护诸葛瞻督诸军拒艾,至涪,不进……前锋已破,艾迳至涪,瞻退保绵竹,艾书诱瞻曰:“若降者,必表封琅峫王。”瞻怒杀艾使,战于绵竹,瞻军败绩,瞻临阵死……瞻长子尚叹曰:“父子荷恩,不早斩黄皓,以至败国殄民,用生何为!”乃驱马赴魏军而死。(《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附《诸葛瞻传》同)

夏侯慕:“并(亦)作夏侯纂,刘备时为广汉太守。”

《华阳国志?蜀志》“德阳县---太守夏侯纂时”注(五)谓《寰宇记》卷七十三引李膺《益州记》。

注:《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先主(刘备)既定益州,广汉太守夏侯纂请宓为师友祭酒,领五官椽称曰仲父,宓称疾卧在茅舍。纂将功曹古朴主簿王普厨膳即宓第宴饮,宓卧如故。纂问朴曰:‘至于贵州养生之具,实绝益州矣,不知士人何如余州也?’古朴即举严君平、杨雄、司马相如等人以对。”纂曰:“仲父何如?”宓以簿击颊曰:“愿明府勿以仲父之言假于小草民……”即向其举蜀山川之盛,“于是纂逡巡无以复答。”又“夏侯纂”或作“夏侯慕”广汉郡,据《华阳国志?蜀志》:“高祖(刘邦)六年置,……去洛三千里,南去成都百二十里。西接汶山,北接梓潼,东接巴郡。”下注“西汉广汉郡属县十三,即梓潼、什邡、涪、雒、绵竹、广汉、葭萌、郪、新都、白水、甸氐道、刚氐道、阴平道(见《汉志》)东汉分末三县为广汉属国,而新置德阳县,故广汉郡属十一。蜀又分梓潼、涪、葭萌、白水四县属新置的梓潼郡。而别立阳泉五城二县,故当时广汉郡辖九县。

巴 州

巴东郡

鱼复县:(郡治,今奉节县东白帝城)

滟滪滩:“滟滪堆,夏水涨没数十丈,其状如马,舟人不敢进。故曰滟滪,又曰犹豫,言舟子取途不决水脉,故犹豫也。”

《蜀中广记》卷二十一,夔州府奉节(今奉节县城关镇)引李膺《益州记》。

《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迳鱼复县(四川奉节县东北)故城南…水门之西,江中有孤石,为滛预石,冬出水二十余丈,夏则没。下注引李膺《益州记》,(见上文)并引《坤元録》:作“宄预。”《蜀中广记》并在引条上引《水经注》,继“夏则没”后,谓“秋时方出,滟滪如象,行人莫上,滟滪如马,行人莫下。峡人以为水候。”“县有夷溪,即狼山清江也。经所谓夷水出焉。”

清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蜀人见其澄清,因名清江也。”

《蜀中广记》卷二十一,奉节县引《益州记》。

此条前叙:“水门之西,江中有孤石,为淫预石,冬出水二十余丈,夏则没,亦有裁处矣,县有夷溪,即狼山清江也。经所谓夷水出焉。”系叙江水流经奉节之继续,又距述滟滪堆不远。可能亦系李书。《水经注》卷三十七:“夷水出巴郡鱼腹县江,夷水即狼山清江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下注引《后汉书》注云:“分沙石,蜀人见其澄清,因名清江也。”

巴郡

江州县:(今江津县西)

香草楼:“江州县西南有仙池,昔有仙人于此池侧置楼而居,多植香草于楼下。一夕,忽纵火焚其草,天降紫云,飘然而去。后人指此地为香草楼。”

《蜀景汇考》卷一,江津县(今江津县城关镇)香草楼引《益州记》。《蜀中广记》卷十七,与同,作李膺《益州记》。

“江州县西南有仙池,昔有仙人居池侧置楼多植香草,后人指此地为香草楼。”

《舆地纪胜》卷一百七十五重庆府景物下引李膺《益州记》下引《寰宇记》:“在江津县。”

仙池:“州县西南有仙池,即此是也。”

《舆地纪胜》卷一百七十五重庆府景物上引李膺《益州记》条文前谓:“江津县北,岷江南岸。”

按:江津县本汉江州县地,(今重庆市市中心)西魏分置江阳县,隋改江津县。

龟停山:“此山自益州至此,是为龟停。”

《蜀中广记》卷十七,重庆府“龟停山在江津西一里岷江中,若龟形,有古精舍。”引李膺《益州记》。《舆地纪胜》卷一百七十五引同。

注:《释名》停,“停也,道路所舍,人停集也。”是说行路人暂为休息之处。此地俗又称为车亭子。

按:“亭”,《说文》:“民所安定也。”“车亭子”亦有车马可暂为安息之意。”邓少琴教授谓:“今之小南海即此地。”《华阳国志?巴志》:“巴子时,虽都江州…又立市于龟亭北岸,今新市里是也。”下注引《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左迳新市里南。”据其叙述新市里在巴乡村之东,约当今奉节县西三江乡,龟亭在其南岸,当即今之安平乡。

垫江县:(今重庆市市中区)

塠石:“广阳州东七里,有遮要之塠石。”

《蜀中广记》卷十七,重庆府巴县附郭,引李膺《益州记》。下继书:“‘志云:’治东江浒广阳坝,即广阳州也。”字宜从“洲”,此石江中突起,俗名遮夫塠。

“广阳州东七里水南,有遮要三塠石,又东二里,至明月峡。”

《舆地纪胜》卷一百七十五,重庆府景物下,三槌石引李膺《益州记》。

明月峡:“明月峡在巴县东,壁高四十丈,有圆孔,形如满月。”

《太平御览》卷一百六十八,川南道下,渝州明月峡引李膺《益州记》。

“石壁高四十丈,壁有圆孔,形若明月,因此为名。”

《舆地纪胜》卷一百七十五,重庆府景物下,引李膺《益州记》。《舆地广记》云:“在巴县。”

“遮塠石东二里,至明月峡,峡前南岸,壁高四十丈,有圆孔如满月状。”

《蜀中广记》卷十七,引《益州记》。此条以文气论应是前“塠石”条之继续,当是李膺书之略写。

注:《华阳国志?巴志》:“巴子时虽都江州…其畜牧在沮,今东突峡(当即今重庆东四十里之铜锣峡)下畜沮是也。…其郡东枳有明月峡、广德屿(峡),故巴亦有三峡。”下注引《御览》卷五三引李膺《益州记》将三塠石,明月峡两条,合而为一,谓“广德嵎”。《舆地纪胜》卷一百七十五引此文作“广德峡”。巴之三峡在巴县与枳县之间,查今重庆与涪陵之间,峡之著名者有三,即铜锣峡、明月峡、黄草峡。东突峡当即铜锣峡,在今重庆市东北四十里,明月峡在今重庆市东北八十里。《益州记》所谓“广阳州东七里有遮要三堆石,石东二里至明月峡…。”广阳州即今之广阳坝,其位置与今明月峡完全符合。广德峡即黄草峡,在今长寿东南三十里,在汉晋枳县界。又《水经注》卷三十三:“江水东至枳县西,延江从牂柯郡,北流西屈注之”“江水又东右迳黄葛峡,山高险,今无人居。江水又左迳明月峡,东至梨乡后鸡鸣峡,江之两岸有枳县治。”按延江一名黔江,即今之乌江。“黄葛峡”应是“黄草峡”,“鸡鸣峡”应是“铜锣峡”。与明月峡合为三峡也。

涪陵郡

汉平县:(今武隆县西北)

内江:“内江水自万宁西北二百八十里,至关头滩。滩长百步,悬崖倒水,舟楫莫通。”

《蜀中广记》卷十九武隆县引李膺《益州记》。条文上云:“本汉涪陵、枳二县地,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分涪陵县立,以邑界武隆山为名。《本志》云:“枳县故址在治东二十里。”下续引《寰宇记》:“内江一名涪陵江,一名巴江,在县南屈曲北流。”

“内江至关头滩。滩长百步,悬崖倒水,舟楫莫通。”

《舆地纪胜》卷一百七十四,涪州景物上,引李陵(应是李膺之误)《益州记》。《元丰九域志》卷八涪州引文全同,著书人误为李陵亦同。

按:《舆地广记》:“内江,即黔江也,昔司马错沂此水南上,击夺楚黔中地。”《寰宇记》云:“内江一名涪陵江,一名巴江,在县南屈曲北流。”又云:“蜀江门滩在县前巴江水中。”涪陵,春秋时为巴国,秦惠王灭之以其地置巴郡。东汉时领涪陵、枳县等十一县,晋桓温定蜀,以涪陵领梓县地。晋宋齐并属涪陵及巴郡。”(见《舆地纪胜》)《华阳国志?巴志》:“涪陵郡,巴之南部,从枳(涪陵县)南入折丹,涪水本与楚商于之地接,秦将司马错由之,取商于地为黔中郡也。”《水经注?江水》:“延江水至巴郡涪陵县,注更始水。”(注:“更始水即延江枝分之始也。”)延江水入涪陵水。(按:延江水即今称之黔江、乌江也。)武龙县,唐置,明初改武隆,清省,故治在今四川涪陵县东南。万宁县,晋置,今阙,当在四川涪陵一带。(见《地名辞典》)《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流头滩,其水并浚激奔暴,鱼鳖所不能游,行者常苦之,其歌曰:‘滩头白勃坚相持,悠忽沦没别无期’。”

南梁北巴州

北宕渠郡  梁置

盐亭县   (今盐亭县旧金鸡场)

盐亭县:“梁大同于此置盐亭。”

《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四,潼川府盐亭县引李膺志。

按:《元和郡县志》:本广汉县地,梁于此置北宕渠郡及县,后魏恭帝(或谓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于此置盐井亭)于此置盐亭县。”在今盐亭县东南旧金鸡场。

民族

僚入蜀:“李雄时,尝遣李寿攻朱提,遂有南中之地。寿既篡位,以郊甸未实,都邑空虚,乃纵旁郡户三千(按:当作“丁”)以上,以实成都。又从牂柯引僚入蜀境,自象山以北,尽为僚居。蜀本无僚,至是始出巴西、渠川、广汉、阳安、资中、犍为、梓潼、布在山谷,十余万家。僚遂挨(当作夹)山旁谷,与土人参居。居家颇输租赋,在深山者不为编户。种类滋蔓,保居岩壑,依林履险,若履平地,性又无知,殆同禽兽,诸夷之中,难以道义招怀也。”

《华阳国志》卷九“冬,李奕自晋寿反”段下注三,据《蜀鉴》卷四引李膺《益州记》。

注:关于僚民族,“临邛故城”、“雅州”等条中已作简介,兹不重述。“象山”,马长寿先生谓即今小相岭。至于僚人来蜀时间,据徐中书教授所著《论巴蜀文化、蛮僚的种族问题》引郭璞《上林赋?注》:“巴西阆中有渝水,僚人居其上,皆刚勇好舞,汉高募此以平三秦。”(见《史记‘司马相如传’?集解》)谓“渝水”即嘉陵江,巴之有僚,绝不是自李寿引入的。常璩所谓“蜀本无僚,”应理解为“三蜀”无僚,而不能说“三巴”也无僚。”据以上僚入蜀应在汉以前。

【南朝梁】李 膺  撰

【今人】孙琪华  辑注

东遂宁郡

巴兴县:(在今蓬溪县长江坝)

青石岭:“青石岭有九折,亦名九节岭。九岭溪水出焉。”

《方舆纪要》卷七十一,蓬溪县(今蓬溪县城关镇)青石岭引《益州记》。

《蜀中广记》卷三十,潼川州蓬溪县引李膺《益州记》。文全同。

按:《碑目》云:“青石县九节镇金地院,有孝童孝女碑。”《志》云:“九节镇在县东南百里与合州联界。”《元和郡县图志》:“出青石县二十九里九节溪。”青石县晋之晋兴县,后魏改为始兴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名青石,在今潼南县西北,玉溪乡西青石坝。《九州要记》:“此山天下青石无佳于此者,可为钟磬。”青石山在蓬溪县东南与合川县接界。按此条应与合川青石山同为一地,其被后人或写入蓬溪,或置于合川者,以山位于两县之间也。而潼南县则本遂宁梓潼镇地,民国析遂宁蓬溪二县地置东安县,寻改潼南。“嶺”有山坡、山道之义。“九折”或系道有九处转折。

九节岭:“岭有九节故也。”

《寰宇记》卷八十七,遂州青石县“九节溪源出县东二十九里九节岭”引李膺记。

按:青石县,晋之晋興县,后魏改为始興,隋改为青石,故城在今蓬溪县南一百二十里。巴兴县,东晋穆帝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置,西魏改名长江县,以境内大江为名,故治在今蓬溪县西六十里(见《地名大辞典》。

风门山:“风门山亦在县南百七十里,四面峻绝,常有清风,因名。”

《舆地纪要》卷七十一,蓬溪县风门山引《益州记》。以上两条紧接皆引《益州记》。上条已由《蜀中广记》书明此《益州记》为李书,下条又何待言。

晋兴县:(在今潼南县西北青石坝)

九节溪:“岭有九节因为名。”

《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五遂宁府景物下引李膺记。条文前引《元和郡县志》云:“出青石县(今潼南县西北青石坝)东二十里青石岭。《九域志》:“又有九节镇。”

注:此条与上第二条几全同,一被置于蓬溪,一被置于潼南者,以所采用时间不同之故,参青石岭条按语。

犍为郡

南安县:(今乐山市)

青衣神:“神号雷塠,庙即《华阳国志》之雷垣也。班固以为离堆下有石室,名玉女房,盖此神耳。”

《蜀中广记》卷十一,嘉州青衣神引《益州记》。

《寰宇记》卷七十四,平羌县(故治在今乐山县)青衣神引《益州记》。但《蜀典》已书明为李膺《益州记》。《华阳国志》注亦书明为李书。

注:《水经注》卷三十三“又东南过犍为武阳县…”下注“江水又东南经南安县西…悬崖有滩名‘垒坻’,亦曰盐溉,李冰所平也。”《华阳国志?蜀志》:“南安县,郡东四百里,治青衣江会,县溉有名滩,一曰雷‘垣’(应是‘坻’)。”“雷塠”即“雷堆”,亦即《水经注》的“垒坻”。《华阳国志》的“雷坻”。李膺谓“班固谓之离堆。”查四川称为离堆的地方,至少有六,但主要有二说:一为现都江堰的离堆,另一说认为李冰所凿即今乐山的凌云山,或乌油山。此一处与条文接近,因两书所举均在南安县,而古南安县在今夹江县西北二十里,与都江堰市毫无关系。雷塠当指今乐山城东大佛崖。古代此崖当更突出江中,沫水冲来,水急漩大,形成险滩,故李冰铲平其突出部分。《水经注》所谓“盐溉”,当以产盐得名。据《天下郡国利病书》谓即乐山红崖子。(滩名,乐山东南十五里,在乌油山南,牛滑溪北。)(以上见《蜀志》注)

玉女房:“其房凿山为穴,深数十丈,中有廊庑堂室,屈曲,殆若神功,非人力矣。”

《蜀中广记》卷六,灌县引李膺记。 《寰宇记》卷七十三,永康军导江县引同。

按:玉女房在乐山,邓少琴教授著有《玉女房考》可以参考,故列于此。又以上青衣神条云“班固以雷塠为离堆。”而《蜀中广记》卷十一引《纪胜》云:“乌尤山一名离堆山,在九顶山之左,旧名乌牛,突然水中作犀牛状,至山谷题涪翁亭,始谓之乌尤,又名乌龙。”将乐山之离堆山,误为都江堰之离堆,或即将玉女房置于都江堰原因之一。至青衣神所在,据《蜀中广记》本条上云:“青衣石峡循而东去。《东观汉记》曰:“元初二年(公元115年)五月,青衣蛮唐律归义。”注云:“地在大江,青衣二水之会,今嘉州龙游县(今四川乐山县治)也。”《寰宇记》云:“青衣津在治南四十里,有青衣神。”

平乡江:“平乡江东经峨嵋山,在南安县界,去成都南千里。然秋日清澄,望见两山相峙如峨眉焉。”

《水经注》卷三十六。江水:青衣水至犍为南安县(今夹江县西北二十里),入于江引《益州记》。

按:南安县,南齐时属犍为郡,夹江县系汉南安县地,隋于泾上置夹江县,在今县北八十里,以临江水,故号夹江,唐徙今夹江县治。南安县,本汉侯邑,后为县,南齐后废,故治在今夹江县西北二十里。《水经注》:“青衣水迳平乡,谓之平乡江。”《汉书?地理志》:“青衣,《禹贡》:‘蒙山溪大渡水东南至南安,(乐山)入渽(大渡河)。’”青衣江,今称雅河,经雅安夹江,至乐山草鞋渡,入于大渡河。又“渽水出徼外,南至南安,东入江(岷江),过郡三(蜀、汉嘉、犍为)行三千四十里。”一名羊山(阳山),今称铜河。大渡河即古之“沫水”。

附峨眉县:(今峨嵋山市)

峨嵋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立峨嵋县,以山为名,县在南安(今乐山市)之西,峨嵋之东。”

《蜀中广记》卷十一,峨嵋县引李膺《益州记》。 《寰宇记》卷七十四,谓“峨嵋县本南安县,即青衣道地也。”所引作任豫《益州记》。

按:峨嵋县,北周为平羌县,隋改峨嵋县。李膺仕梁为武帝时(公元502—549年),如何能记书数十年后事?此条存疑。按峨嵋县本汉南安县,《华阳国志?蜀志》:南安县,(犍为)“郡东四百里,治青衣江会。”《水经注?江水》:“县即蜀王开明故治也。”可能秦时已立县,两汉、蜀、晋、因之、北周改平羌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峨眉县,寻改青衣,又改龙游,即今乐山市治。

龙门山:“龙门山在峨嵋西十里,两崖崤峙,其形如削,仰视青天,纔余一罅。”

《蜀中广记》卷十一,峨嵋县,引李膺《益州记》。

《地名大辞典》:“在四川峨眉县四十里,两岸峭壁上有洞,可容百人,对山瀑布飞泉,直下百余丈,潴为深潭,亦称龙门峡。为峨眉山所云一胜地。”范成大尝游此,谓天下峡泉之胜,峨眉之龙门为第一。《寰宇记》卷七十四引张华《博物志》谓:“牙(龙)门山东峰有石穴,深数里,出钟乳,尝有人持火入穴,有蝙蝠大如箕大扑火,穴中有水流,冬夏不歇。”

龙池:“峨嵋山下有池,广袤十里,号龙池。”

此条在《蜀中广记》卷十一中紧接上条,以“又云”引出,自是李膺书。应即龙门山下的龙门峡。见上条注。

《寰宇记》卷七十四,峨嵋县龙池引《李膺记》。条文全同。龙池:“在峨嵋山下。”《舆地纪胜》卷一百四十六嘉定府景物上引《李膺记》。只有“在峨嵋山下”五字。

附青神县:(今青神县城关镇)

北界山:“南安(乐山)、武阳(彭山)二县,于此山分界。”

《寰宇记》卷七十四,眉州青神县(今青神县城廂镇,旧名青神镇)“北界山在县北十八里,东至思蒙水,北至通义县。”引李膺记。

按:青神县北周武帝二年(公元562年)改西魏青衣县置,地在今眉山、乐山两县之间,北周时青神郡又与平羌郡(领平羌(乐山)峨嵋两县)同属嘉州,暂将此县附南安县下。

冶官县:(今仁寿县旧汪家场)

三嵎山:“县之东西南嵎,三山相对,去盐井一里,共号三嵎山。东飞泉,南翳斯,西郡州衙,主山也。”

《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隆州景物下,三嵎山引《益州记》。

“东西南三山相对,州治居其中,去陵井各一里,谓之三嵎山。

《蜀中广记》卷八,简州仁寿县三嵎山引李膺《益州记》。书中仁寿在今仁寿县城关镇。

“东嵎、西嵎、南嵎,三山相对,山去陵井各一里。”

《寰宇记》卷八十四,陵州仁寿县引《益州记》。

按:三条内容近似,繁简略易,是否均系李书?由传抄者之添改姑置此待后考。各书所载,地名不同。《舆地纪胜》载于隆州(按隆州,唐以前为陵州。宋废州为陵井监,改仙井监,又改称隆州,即今仁寿县治。)《华阳国志》载于五城县。(隋改玄武县,即今中江县治)《寰宇记》卷八十五仁寿县将其载入,卷八十二玄武县又引《华阳国志》将其载上。《蜀中广记》既于卷八载于仁寿县,又于卷三十中江县中叙其景色,以其引《益州记》或李膺《益州记》者均在仁寿,故将其置于仁寿。《华阳国志?蜀志》:“五城县…玄武山,一名三嵎山,出龙骨。”传云:“龙升其山,值天门闭,不达,坠死于此,后没地中,故掘起得龙骨。”《寰宇记》卷八十二引《九州要记》谓:“玄武山一名赤雀山,一名宜君山,山有鹿尾入贡。”又引《华阳国志》文中在“一名三嵎山”后,多“在县东二里,其山六屈三起。”句按龙升天后,当是神话。“龙骨”应是动物化石。又《蜀中广记》卷八,对三嵎别名,则云:“西曰跨鼇,即州衙坐山。”“南嵎曰翳嘶,顶上有翳嘶庙。”“东嵎曰飞泉,上有超觉寺。按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獠反,百姓城于山顶避难,遂有飞泉涌出,獠平泉涸,遂呼为飞泉山。”《本志》云:“玄武山,即大雄山也,圣水泉出焉。”两地三嵎山是一山由记者述重,抑系两山,待考。据《地名大辞典》:“北周置中江县,隋改为内江县,故治在今内江县西。”洽属仁寿地界,是否将此中江,误会为五城县所改之中江?待考。

武阳县:(今彭山县东北旧名江口)

北平山:“张道陵得仙于此。陵有二十四化,此山是其一也。”

《寰宇记》卷七十四,眉州彭山县“北平山在县西北三十四里”,引李膺《益州记》。

按:旧彭山县在今彭山县旧江口。张道陵本名张陵,“道”字是后来道教徒与加者。

北平山据《蜀中广记》卷十二,彭山县载:“《云笈七籖》云:‘第五北平治,在眉州彭山县,上有池水,纵广二百步,昔越人王子乔得仙处。’”《碑目》云:“此山有大书北平山治之碑,余不可读。碑阴书大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道士施仕衡等字。”可说明此山属道教势力范围。又彭山县,汉置武阳县。《华阳国志?蜀志》:“武阳县,(犍为)郡治,有王乔、彭祖祠。”下注,辖今彭山、新津、仁寿、井盐、眉山等县及双流南部。“现时彭山属眉山市区域。

鼎鼻山:“周德既衰,九鼎沦丧,一没此山山下江中。或见其鼻,因以为名。宋将朱龄石伐蜀,寨于此。”

《寰宇记》卷七十四,眉州彭山县,“鼎鼻山,亦名打鼻山,上有城,亦名鼎鼻。”引李膺记。

“周衰,九鼎沦散,其一没于此山下江中,或见其鼻。”

《元丰九域志》卷七眉州引《益州记》。

此条甚似上条之减写,怀疑系李膺书,置于此待考。

“周德既衰,九鼎沦散,一没于此,或见其鼻,故名鼎鼻山,一名打鼻山,上有城,亦名鼎鼻。打鼎音近也。大江过于此山,有滩。宋将朱龄石伐蜀,立寨于此。”

《蜀中广记》卷十二,眉州彭山县引李膺《益州记》。

注:《元和志》鼎鼻山,亦名打鼻山,(南朝)宋谯纵据西蜀,朱龄石伐之,纵遣将谯小苟塞打鼻以禦之。”即此。又卷三十二彭山县:“鼎鼻山,亦曰打鼻山,在县南十五里,…山形孤起,东临江(岷江)水,昔周鼎沦于此水或见其鼻,遂以名山。”《华阳国志》注,谓鼎鼻山即今彭山东北二里的平盖山,山在县东北。《元和志》误认为县南。朱龄石,见文翁学堂条注。

鼎鼻滩:“山下有滩,昔周衰,九鼎沦没,其一在此。冬夏恆深九尺。每云开风息淡(浪)静,则晓然见。”

《寰宇记》卷七十四,眉州彭山县“大江一名汶江,又名导江,《江图》云:‘江水经鼎鼻。’”引李膺云。

“汶江山下有滩,昔周衰,九鼎沦没其一,每云开风息,则暸然见之。”

《蜀中广记》卷六十八,方物记引李膺记。

按:以上二书所引,内容稍异,并列于此,以供参证。又《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三,犍为郡:“象鼻山,时周鼎沦于此水,或见其鼻,遂以名山。”等语,亦当是摘录李膺《益州记》之文。《括地志》云:“鼎鼻山北有龙州,东接导江水。”《华阳国志?蜀志》谓:“宝鼎见于江溉。”(见“元光五年,郡移治南广。”段)文中所谓“滩”即蜀志所谓“江溉”。见道光《重庆府志》“方言”门云:“蜀人谓江中滩碛为溉。”《括地志》所谓“龙州”亦即“江溉”,也就是滩。至于“宝鼎”,据《旧唐书?玄宗纪》:有开元二十二年“丁未,眉鼎皇山下江水中得宝鼎”的记载,但此宝鼎未必就是周宝鼎。

附新津县:(今新津县城关镇东五津镇)

新津市:“皂里江津之所,曰新津市。”

《寰宇记》卷七十五,新津县“本汉犍为郡武阳县地也。”,引李膺《益州记》。继又引《周地图记》云:“闵帝元年(公元557年)于此立新津县,旧属益州。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属蜀州。”

注:《汉书?地理志》:“临邛仆干水,东至武阳(新津)入江(岷江),过郡二(蜀、犍为),行五百一十里,今称南河。”《华阳国志?蜀志》:“其大江自堰至犍为有五津,始曰白华津,二曰皂里津”下注“津”渡口。《纪要》卷六十七引北周《周地图记》:“(新津)县城,故皂里江津之所,所谓新津市也。”北周新津县城,在今县城东五里,五津镇南之旧县坝。西临大江,对岸即今邓公场,则皂里津是旧县坝与邓公场间的渡口。

系龙桥:“《神仙传》:‘瞿鹊子系龙于此桥’。”

《寰宇记》卷七十五,蜀州新津县系龙桥引李膺记。

按:瞿鹊子见《庄子》,乃一学者,《神仙传》予神话。《寰宇记》卷七十四引《周地图记》云:“彭山县北四里有治水,西有系龙桥,仙人瞿君从峨嵋山乘龙来往以龙系桥。”《寰宇记》卷七十五:新津县系龙桥在县东七里,会安乡。《图经》云:“瞿君字鹊子,后汉犍为人,入峨眉山四十年,得仙,乘白龙还家而去,乡人为置祠焉,今废。”《新津志》:“鹊子上升在县东南雪峰顶,今太清宫是其处。按:以上纯属迷信神话,龙既系神物,则欲其留下何需系,而以一桥之卑微,又何能将神物系住。

梓潼郡

涪县:(郡治,今绵阳市东岸)

金山:“金山长七、八里,每夏淹雨,有崩处,即金粟散出。”

《寰宇记》卷八十三,绵州巴西县(今绵阳市)金山,引《李膺记》。

《太平御览》卷四十四,蜀汉诸山,金山,引作李膺《益州记》。

“金山在涪县东五十步,东临涧水,光照映川。长七、八里,每夏淹雨,金粟散出。”

《蜀中广记》卷九,汉州,绵州金山,引李膺《益州记》。

注:《蜀中广记》卷六十七引《华阳国志》云:“涪县有孱水,出孱山,其源有金银矿,洗取火融合之为金银。按涪县孱亭即今绵阳市盐亭,前书又引《郡国志》云:”广汉有金山县(按金山县,隋置,故治在今绵阳市地)县东一水濑,时有金碎珠,随波东注。傍水居人采以为业。”

按:涪县,汉置,晋更名涪城,南齐纳入梓潼郡,西魏改曰巴西,元入绵州,在今绵阳市。

猿门山:“猿门山在涪县之北二十五里,上多猿。其山二峰望如门,故曰猿门山。”

《寰宇记》卷八十三,绵州巴西县,猿门山引《益州记》。因下一条金山所引《益州记》系省略李膺二字,疑此条亦是李书。《蜀中广记》卷九绵州涪县引同,只“其山二峰望如门。”作“其峰磔坚如门。”此条《寰宇记》载于绵州巴西县。《蜀中广记》载于绵州涪县。

按:涪县汉置,西魏改巴西,均在今绵阳县治。《元和郡县志》云:“(绵)州城理涪县也,去成都三百五十里,依山作州,东据天池,西临涪水,形如北都,卧龙伏焉。”《寰宇记》:“巴西县本汉涪县,属广汉郡。”《华阳国志》:“后汉元初二年(公元116年),广汉郡自绳乡移治涪县,后治雒县,刘备据蜀立梓潼郡,以县属焉。西魏改为巴西县(属金山郡)。”其地在今四川绵阳县治。又《蜀中广记》卷九,彰明(今属江油)引《方舆胜览》谓:“猿门自县北特起,去县二十里,山多猿儿,险固如门,旧有猿门戍。《嫏鬟记》云:“猿啼之地多蕨,而县于是有蕨山矣。”怀疑两猿门是一地。因两地邻近,江油猿门即涪县猿门之误传。

东西井:“西溪东五十里,有东西井,井西为涪县界,井东为梓潼界。”

《寰宇记》卷八十三,绵州魏城县(绵阳市东北魏城乡)引李膺记。

按:魏城县,《寰宇记》卷八十二:“本汉涪县地,西魏于涪县置潼州,析涪之北部立为魏城县。”涪县,汉置,晋更名涪城。西魏改巴西(属潼州巴西郡),元省入绵州,即今绵阳市辖。梓潼郡,三国蜀置,晋永嘉后移治涪县,亦属今绵阳治,盖因李特、李雄之乱,巴西、梓潼大遭残破,百姓流落于涪,遂以巴西寄治于此,而以梓潼治涪,合称巴西梓潼郡,是为侨郡。

梓潼县:(今梓潼县城关镇)

五妇山:“梓潼县有五妇山,秦王遗蜀王美女五人,蜀王遣五丁迎女,至梓潼,五丁蹋地大呼,惊五女,并化为石。蜀王筑台而望之不来,因名为五妇候台。”

《寰宇记》卷八十四,剑州梓潼县五妇山,引《蜀记》。但紧接“鸣湍折碑祠”作“李膺又云。”则此《蜀记》应是李膺书。

五妇山神祠:“秦王遗蜀美女五人,蜀王遣五丁迎女至梓潼,化为石。”

《元丰九域志》卷九剑州(今剑阁县)引《蜀记》。此条极似上条缩写,上条已被推为李膺书,此条应亦为李写。

注:《华阳国志?蜀志》:秦“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还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抴蛇,山崩时压杀五人,及秦五女并将从,而山分为五岭,直顶上有平石,蜀王痛伤乃登之,因命曰:‘五妇冢山,于平石上为望妇侯,作思妻台’。”又《汉中志》:“梓潼县有五妇山,故蜀五丁士所拽蛇崩山处也。”《汉书?地理志》:“梓潼五妇山,驰水所出,南入涪,行五百五十里。(王)莽曰子同应劭曰潼水所出,南入垫江。”《水经注?梓潼水》:“梓潼水出其县北界,西南入于涪。”按梓潼水,源出四川平武县山溪,东南流经梓潼、盐亭至射江县东南之独芝山入涪,或以岐江、潼江、马阁水称之。梓潼郡,故广汉郡也,公孙述改为梓潼郡,山为五妇山,又曰五妇侯。水以驰水所出,一曰五妇水,亦曰潼水。《说文》:“潼水,出广汉梓潼北界,南入垫江。”按梓潼郡,三国蜀置,治梓潼,即今四川梓潼县治。

鸣湍折碑祠:“梓潼有鸣湍折碑祠,西临潼水,湍迅激流,俗呼张湍祠,亦呼为石碑祠。”

《寰宇记》卷八十四,梓潼鸣湍折碑祠李膺又云。

按:鸣湍折碑祠,《寰宇记》云:“又名善板祠”或“恶子祠”。《华阳国志?汉中志》:“梓潼县有五妇山…有善板祠,一曰恶子,民岁上雷抒十枚,岁尽不复见,云雷取去。”下注:“善板或恶子当是雷神之名,”其事未详。其祠即后世七曲山梓潼神祠(梓潼县北二十里)前身。《寰宇记》卷八十四谓:“济顺王张恶子,晋人,战死而庙存。”《郡国志》等又与附会一些神话,谓其为:“文昌司禄帝君”…等神名。至“鸣湍折碑”之名,据明潘之恒《七曲山记》谓:“山”有湫,引入巨穴,门立数石筍,祷雨者祝此辄应,名曰雷柱。“庙既在潼水畔,水流入穴,觸石筍当作声,文人或因此而遂予以美名也。

万安县:(今德阳东北罗江乡)

万安:“晋于梓潼水尾万安故城置万安县是矣。”

《蜀中广记》卷五十一,《蜀郡县古今通释》罗江县(今德阳县东北罗江乡)引李膺记。

按:罗江县汉为涪县地,晋置万安县,南朝梁改为孱亭,唐改曰罗江,在今德阳市区仍称罗江县。梓潼水源出四川平武县山区,东南流经梓潼、盐亭至射洪县东入于涪江水,亦曰岐江、潼江、马阁水。

西浦县:(在今安县南塔水乡)

金山穴:“栎梓坪西北一里山中有金穴,约深数丈,凡有数百所。”

《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二,神泉军龙安县景物下引李膺《益州记》。条文前言“在龙安县南五十步。”

按:“栎”音历,《尔雅.释木》:“栎,其实球椽,”陆瑗疏:“秦人谓柞栎,其子房生为球,四川称丝栎,栎之叶称柞叶,此叶养成之蚕,称柞蚕,亦称山蚕。木质极坚实。此云栎梓者,或即今山毛榉之属。《山海经?中次九经》称:“岷山,江水所出,东流于大江,其木多杻。” 《郭璞传》:“楢杻,刚木也,中车材,杻音秋。”楢(音由),则楢杻应即今丝栎之别名。神泉县,《元和郡县志》:“本汉涪县地。”(在今绵阳市东)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改为神泉县,因县西神泉以为名,隶金山郡。隋大业三年罢郡县,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于废金山县城置龙安县,因山为名隶绵州,在今安县南塔水乡。

西宕渠郡 侨郡

宕渠县:(郡治侨县,今盐亭县西北)

盐井亭:“灵江东盐井亭,古方安县也。”

《寰宇记》卷八十二,盐亭县引李膺《蜀记》。下更引《周地记》:“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于此亭置县,因井为名。管盐井三,一井见煎。”

按:盐亭县本汉广汉县地,梁复置,地在今盐亭县城关镇,梁武帝大同元年(公元535年)又置于盐井亭,南齐所置宕渠县,在今盐亭县西北,为侨县。吾师蒙文通教授《漢潺亭攷》(载《古地甄微》)谓盐亭县即古之潺亭,亦即万安。“晋末移梓潼水尾之万安于潺亭,至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立盐亭县于盐井亭,而万安废。”灵江,今县东北三十里有灵山,涧谷泉源所汇一溪,下注弥江。《清一统志》:“谓之‘小沙河’。则灵江即小沙河也。河源出南部县境,梁天监二年(公元504年)置南部县,知事后由阆中走盐亭,道出南部,自富村以下,皆傍灵江,则南部置后,新道以灵江为重。”“盐亭县《寰宇记》:‘负载山在县西,高二里,自剑门南来,其山龙拏虎踞,起伏四百余里,至此屹然蹲峙’。”“方安乃万安之误,‘萬’之别体为‘万’传写不察,误为‘方’耳。”

废宕渠:“宋元嘉十九年(公元442年)置西宕渠郡,领县四:宕渠、宣城、汉初、东关。于宕渠,是其一也。梁天监(公元502年—519年)中废。”

《寰宇记》卷八十二,梓州盐亭县“废宕渠在县北三十二里安乐村。”引李膺《益州记》。

“宋元嘉置,领县四:宕渠、宣城、汉初、东关是也。梁天监废。”

《蜀中广记》卷五十四,《蜀郡县古今通释》第四,盐亭县引李膺《蜀记》。

按:宕渠郡,后汉置,寻废,故城在渠县东北,晋时李雄复置,李寿乱后,为群獠所侵,南朝宋末于安汉郡置南宕渠郡,在今南充市北。于垫江置东宕渠郡,在解放前合川县境,梁复于故宕渠郡地置北宕渠,与南朝宋所置在盐亭县北之西宕渠,共东南西北四宕渠郡。

南新巴郡

晋熙县:(今绵竹县城关镇)

鹿堂山:“岸有隙出神泉,若诣者精志,则泉流奔涌。其信道不笃,便清泉顿竭也。”

《寰宇记》卷七十三,汉州绵竹县(今绵竹县城关镇)鹿堂山,引李膺《益州记》。

《蜀中广记》卷九:绵竹县有鹿堂致,引李膺记。引文除头一字“崖”作“山崖”外,其余全同。又引《汉地理志》:“紫岩山绵竹所出有绵水流注谓之绵堰口。”紫岩山极高大,亦谓之绵竹山,亦谓之武都山,“绵竹山有鹿堂致,即二十四化之第二化也,汉元帝时,老子偕张道陵游此。有仙基仙宫,古人度世之处。”应是道家所踞之地,而鹿堂致,应在鹿堂山上,则鹿堂山应是紫岩山(绵竹山)之支脉,或一处地方。

武侯池:“东武山有池,出白蓴,冬夏带丝肥美,为一州最。宋元嘉(公元424年——453年)末,刺史陆岩尝献文帝,敕月一献。”

《寰宇记》卷七十三,汉州绵竹县(今绵竹县城关镇)武侯池,引李膺《益州记》。下引《周地图记》云:“是诸葛菜也。”诸葛菜,《益部谈资》卷上谓:“诸葛菜即古之蔓箐,今之红萝卜也。武侯谓视诸蔬有六利,四时各食其根茎心叶,令军中所至咸种,蜀故以是名之。”然其所述形状又不类。姑书此待考。

按:绵竹县汉置北周废,故城在今德阳县北,南齐时属新巴郡,为侨郡,寄治阴平县(今德阳县西北)。“诸葛”系谓诸葛亮。“文帝”谓南朝宋第三代统治者刘义隆。

南安郡

南安县:(郡治,今剑阁县城关镇)

下辩城:“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公元452年),以武都流人于下辩县安置,大明二年(公元458年)改为武连县。”

《寰宇记》卷八十四,剑州武连县(今剑阁县西南武连乡)引《益州记》。

《蜀中广记》卷二十六,保宁府剑州(今剑阁县城关镇)引李膺《益州记》,文全同。

注:《水经注》卷二十漾水:“漾水出陇西氐道县嶓冢山,东至武都沮县为汉水。…汉水又东南于槃头郡南与濁水合…东流与丁零溪水合…南迳武街城西,东南入濁水。濁水又东迳武街城南,故下辩县治也。”《寰宇记》:“下辩城即临小潼水。”“小潼水发源在京兆山分水岭南,谓之京兆水也。”《华阳国志?汉中志》:“下辩县,郡治,一曰武街。”下注引《史记?曹相国世家》谓“曹参从刘邦还定三秦,初攻下辩故道。”可见秦已称县,当时属陇西郡,西汉称下辩道,(“道”,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称道)三国、晋复为县。”据以上,史记所载“故”字,疑是衍字。下辩故城,《华阳国志》注,谓在甘肃成县西。武都县在今甘肃西和县南,仇池山之东,东距成县八十里,所谓“武都流人”,因下辩县曾为氐帅楊难敌所据,称“道”亦因此。“大明”系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年号。

掌天山:“掌天山在临津县,山多拓,堪为良弓,雖壓絲燕角不能胜也。今巴州地。”

《蜀中广记》卷六十九,《方物记》第十一兵器引李膺《益州记》。

按:此条在上书卷二十六,保宁府剑州与《寰宇记》卷八十四所引均仅书《益州记》,而此处却冠有“李膺”名,姑列入此地,再考。注见未冠作者名《益州记》中。临津县在今剑阁县东南一百三十里。隋改南齐所置胡原县为临津县。宋省。

东宕渠郡

宕渠县:(今合川市城关镇)

青石山:“昔巴蜀争界,久而不决,汉高帝八年(公元前199年)一朝密雾,石为之裂,今犹如是。自上而下,破处直若引绳焉。于是州界始判。山上有古神庙,甚灵。今名青石山。”

《太平御览》卷四十四,关中蜀汉诸山,青石山引李膺《益州记》。

“昔巴蜀争界,久而不决,汉高帝八年(公元前199年)一朝密雾,石为之裂,州界始判。”

《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九合州景物下引李膺《益州记》条文前云:“在石照县西二百四十里。”

“昔巴蜀争界不决,一朝密雾石为之裂,于是州界始判。上有古神祠。”

《元丰九域志》卷七,合州引《益州记》。

按:石照县,本秦汉巴郡垫江县地(今合川县城关镇),齐、梁均在东宕渠郡为宕渠县,西魏改为石镜,以涪水有石似镜,故名于县,属合州。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改为石照。《寰宇记》卷八十七,遂州青石县(今潼南县西北玉溪乡西青石坝)与头二两条引文略同,但书名却作《郡国志》。青石山最早即见《御览》所引李膺《益州记》其所在处,据《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九:“青石山在石照县(今合川)西二百四十里。”《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三:“青石山在(青石)县(故城在今蓬溪县南一百二十里)东南,水路五十九里。”《方舆纪要》卷六十九:“青石山在合州(今合川)西二百二十里,涪水之南。”《寰宇记》卷一百三十六亦云:“山在涪水之南,山裂之处至今犹存。”合以上诸说,山应即今潼南县西的青岩山,此山在涪水南岸,北接青石故县(玉溪)水路约五十里,东南距合川水路二百余里。与诸书所说青石山地址相合。又《寰宇记》所引《郡国志》在:“一朝密雾”句下,作“山为之自裂,从上至下开数尺,若一绳以分之,于是始判。其山高九丈,遂为二州之界,巴蜀之民,惧天责罚,乃息所争。因共立祠,民将采石必先祀之。”在此段前又引《九州要记》谓:“此山,天下青石,无佳于此,可为钟磬。”

越嶲郡 无县

郡治(在今西昌市城关镇)

邛池:“邛都县下有一老姥,家贫孤独。每食,辄有小蛇,头上戴角,在床间,姥憐饴之。后稍长大,遂长丈余。令有骏马,蛇遂吸杀之。令大忿恨,令责姥出蛇。母云:“在床下。”令即掘地,愈大而无所见。令迁怒杀姥。蛇乃感人以灵言嗔令:“何杀我母?当为母报仇。”此后每夜辄闻雷风。四十许日,百姓相见咸惊语:”汝头那忽戴鱼!“是夜,方四十里,与城一时俱陷为湖。唯姥宅无恙。迄今犹存。鱼人采捕,必依止宿。每有浪,辄居宅侧,恬静无他。风静水清,犹见城郭楼橹畟(音侧)然。今水浅时,土人没水取得旧木,贞坚光黑如漆,好事者以为枕相赠焉。”

《太平御览》卷七百九十一,四夷部十二,南蛮七西南夷邛,引李膺《益州记》。

《后汉书》卷一百一十六,西南夷传邛都夷邛河注:在今巂州越巂县(今西昌治)东南。《南中八郡志》:“邛河纵广二十里,深百余丈,大鱼长一、二丈,头特大,远视如待铁釜状。”

“临邛老姥得水蛇,饲之,渐长丈余,后母为令所杀,见报于令曰:‘我当报仇。’是夜,四十里俱陷为湖。”

《舆地广记》卷二十九,成都府路火井县(今邛崃西南平落乡)引李膺《益州记》。下又接按语谓:“陷湖在邛州,为化外巂州,非临邛也。”

按:此条与干宝《搜神记》所言者大同小异。李膺当是抄于干宝之书而文字略有更异。《寰宇记》卷七十五,临邛县引李膺《益州记》之文,与上《太平御览》略同,只引至“楼橹宛然”句即止。《蜀中广记》卷三十四边防记越巂卫邛都长官司(今越西县城关镇)所引,与《寰宇记》同而文字略异,于“俱陷为湖”句下多“土人谓之为陷河。”更将“陷河水浅”土人取旧木作枕一小段,置于卷六十八,方物记中。

“临邛郡老姥得小蛇饲之,渐长丈余后,姥为令所杀,因梦于令曰:‘我当报仇。’是夜,四十里俱陷为湖,亦曰邛河。”

《元丰九域志》卷七邛州引李膺记。

注:邛河《寰宇记》卷七十五“邛州邛池‘土人谓之邛湖。’”

按:西昌邛池,系地震造成,土人传作神话,而形成文字记述,始作俑者,大约是干宝,后人遂相传。邛池形成时间应在公元前,因《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元始二年(公元二年)全国地理状况,已有此湖(名邛池)。

汉嘉郡  东汉置

严道县:(今荣经与雅安青衣江以南地)

雅州:“自晋永嘉(公元307—313年)崩离,李雄窃据,此城荒废将二十纪,夷獠居之。”

《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二,“禹贡梁州之域,秦灭蜀为郡即严道县也。”引李膺记。

“自晋永嘉分崩,李雄窃据,此地芜废将二十纪,夷人侵轶,獠又间之,公私路绝,无可推访。”

《寰宇记》卷七十七,雅州引李膺记。

“自晋永嘉之后,李雄窃据,此地废芜将二十纪,夷獠居之。”

《舆地纪胜》卷一百四十七雅州沿革引李膺记。

按:严道之严本作庄,班固避东汉明帝讳,改作严。《寰宇记》卷七十七:“雅州《禹贡》:梁州之域,汉武帝置十三州,在益州部,今州,即秦严道县也,…后魏废帝二年(公元552年)侨立蒙山郡于此。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废郡,乃立雅州。”又,《方舆纪要》:“严道废县今雅州治,辖今雅安、荣经、汉源三县地。”今荣经县治。据以上及条文,是雅州地区在南齐梁时应属沈黎僚郡,治今汉源县再北九襄镇。无名称,今暂将其置于汉严道县。《郡国志》云:“汉源县有离崖,即蜀守李冰所凿,离即古为雅字也,州以此为名。”地当青衣江南岸,故治在今荣经县及雅安市。青衣江以南之地。“纪”:《书毕命》:“既历三纪。”《传》:“十二年曰纪。”又《周语》:“数之纪也。”谓十为纪。“夷”是汉民族对某些少数民族的称谓,因时间地点而又有改变。如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是自来汉族对居于四方少数民族的称谓。而《史记》、《汉书》、《后汉书》都有《西南夷传》,《后汉书》与《三国志》又同有《东夷传》。夷的所指甚不确切,有时为单独称某一民族,有时又是泛称。如《华阳国志?南中志》:“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即是对若干民族的泛称。“獠”是历史上一种种族较大,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魏书》与《北史》都有专传。《魏书》谓:“盖南蛮之别种,…种类甚多,散处山谷,…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兰(即干栏)。吾师徐中舒教授所著《论巴蜀文化》在《蛮僚的族属》一篇中谓:僚是以射猎为主要生产的民族,原居住地是以大小辽河为中心。是蛮在东北的一支。他们从夏、殷朝代政权转移开始,因战争与朝代的变换,逃亡或被迁徙,由东北经大巴山与清江入蜀入黔,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杂居,而相互同化。(详见原文)吾师邓少琴教授在《巴蜀史迹探索》一书中以为:”僚徭之称,出自獽蜑。”童恩正教授著《古代的巴蜀》在《賨、獽、夷、》章中又以为“板盾蛮以及一部分巴族和濮族,构成了南北朝时始见于历史的僚族。”以上虽见仁见智各有不同,但都言之有据,论断精辟,可作研究的重要参考。永嘉,西晋怀帝司马炽年号。(公元307--313年)李雄,成汉第二代帝。

汉嘉县:(郡治本汉青衣县,隋改名山县,属雅州,今名山县城关镇)

百丈县:“临邛县南百二十里,至百丈,即其地。”

《寰宇记》卷七十七,雅州“百丈县本严道县地”(今名山县东百丈乡)引李膺记。

《蜀中广记》卷十四,名山县引同。《舆地纪胜》卷一百四十七雅州景物下引李膺记,文亦同。

按:名山县,汉之青衣县,后汉改曰汉嘉,晋废,西魏始置蒙山郡,隋改为名山,今名山县城关镇。《旧唐书?地理志》:“百丈县有百丈山。”《元和志》:“百丈县东有百丈穴,故名。”又,百丈县“本秦严道之地,《旧唐书志》云:“汉严道县地在汉临邛(今邛崃南城关镇)南百二十里有百丈山,武德(唐高祖年号公元618年—626年)置百丈镇,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镇为县。”《寰宇记》卷七十七引《图经》云:“有一穴口,方圆一百尺,深百丈,即汉王阳为益州刺使,行部至此兴叹,因之弃官处。”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置百丈镇,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镇为县。又云:临邛“本秦县汉属蜀郡,邛水出严道县邛崃山青衣江,故曰临邛。晋末李雄乱后为僚所占,梁末于临邛故地置邛州,仅领依政县。”《蜀中广记》卷十四名山县引《九州要记》谓:“百丈县本严道县地。”《本志》云:“百丈河在东北六十里,源自莲花山来,经百丈驿东与邛水合流,至新津入白马河,又名千尺潭。

甘松獠郡

蚕陵县:(今松潘县南叠溪)

江源:“大江源泉,即今所闻,始发羊膊岭下,缘崖散漫,大小数百,殆未滥觞矣。东南下百余里,至白马岭而历天彭阙,亦谓之天彭谷也。”

《水经注》卷三十三,江水“岷山在蜀郡氐道县,大江所出,东南过其县北。”引《益州记》。

注:此处又将所引秃头《益州记》作为李膺书。前在都江堰市《天彭阙》条中已说明。其实其他书(如《寰宇记》)所引秃头《益州记》被另书认作是李书者已不少,《水经注》所引,若以以上类推,也甚可能。

按:岷江,《说文解字》:“江水出湔氐(湔氐道,周氐羌地,故城在今松潘县北元坝子乡)徼外岷山入海。”《孔子家语》:“大江始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及其至江津也,不方舟,不避风雨,不可以涉。”《汉书?地理志》:“《禹贡》‘岷山在西徼外,江水所出,东南至江都入海,过郡九,行九千二百六十里。’”羊膊岭即岷山之麓。据《蜀水考补注》:羊膊岭“在松潘厅(今松潘县)西北…即岷山之南支。”《寰宇记》引《江源记云》:“羊膊山下有二神湫,乃大江始发之所。”《水经注?江水》天彭阙:“亦谓之天彭谷也,秦昭王以李冰为蜀守,冰见氐道县有天彭山,两山两对,其形如阙,谓之天彭门,亦曰天彭阙。”

岷山:“岷山去成都五百里,有岷山县,江源所起也。故其西之八十里,江之南石纽,禹所生处。”

《艺文志》载宋高惟几《杨子云宅辩》引李膺《益州记》。

注:岷山县应即汶山县,今汶川县威州镇。《华阳国志》:“岷山一名沃焦山,其跗曰羊膊,江水所出。”《水经注?江水》:“岷山在蜀氐道县,大江所出,东南过其县北。”《后汉书?郡国志》:广汉郡,八陵广柔下注引《帝王世纪》曰:“禹生石纽,县有石纽邑。”《唐书?地理志》:“石泉县有石纽山。”《清一统志》:“旧志有二石结纽,有大禹庙。”又谯周《蜀本纪》:“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广柔废县,在今四川汶山县西北,地有石纽村。“《元和志》载同。

按:石泉县,汉汶江县也,民国改为北川县。

江流:“自白马岭回行二千(十)余里,至龙涸。又八十里,至蚕陵县。又南下六十里,至石镜。又六十余里而至北部,始百许步。又西百二十余里,至汶山故郡,乃广二百余步。又西南八十里至湿坂,江稍大矣。”

《水经注》卷三十三,江水:“江水至天彭阙东迳汶关而历氐道县北”引《益州记》。

《蜀中广记》卷三十三,边防记三引此段《益州记》,“至北部”即止。

按:据《蜀水考补注》:白马岭:“在松潘厅西北,古白马羌地,……乃岷山之东南支。” 龙涸,“今松潘所治。”  蚕陵,今叠溪。 石镜,在叠溪东南。北部,今茂汶羌族自治区。汶山故郡(东晋汶山郡),郡治在今汶川县威州镇。

岷山古迹:“岷山禹庙西,有姜维城。又西,有蜀山氏女居,昌意妃也。本曰蜀山会。”

《广弘明集?释道安》二,教论三引李膺《蜀记》。

郭允韬《蜀鑑》引李膺记。其他书多引作秃头《益州记》。 《史记?河渠书》引作杜预《益州记》当误。

注:《三国志?蜀志》姜维,字伯约,天水人,蜀汉拜为征西将军,诸葛亮卒,维继领其众,刘禅降魏。维欲恢复蜀土,伪降钟会,欲俟机杀会,复立刘禅,值将士作乱,杀会,维被格杀。昌意与蜀山氏女:《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生二子……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下注《索隐》:“降,下也,言帝子为诸侯。若水在蜀,谓所封国。”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僕,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

梁 州

新巴郡

晋城县:(今江油境)

石磬山:“西有石室,口方一丈三尺,下有流泉,味甘。内有悬罄,声闻数里。四面石床高一丈。”

《太平寰宇记》卷八十三,彰明县(今江油市南彰明镇)“石磬山自戴天山向西连接,长三十里。”引李膺记。

“自戴天山向西连接,为石磬山,周三十里。山有石室,口方一丈三尺,内有石床,四面高一丈。有悬石如罄,击之声闻数里。下有流泉,甘冽可掬。”

《蜀中广记》卷九,绵州彰明县石磬山引李膺《益州记》。

注:书无详细介绍,只在猿门山所涉蕨山处,透出相似情景,谓《郡国志》云:“彰明县蕨山,有钟乳穴十九,又西岸有自然石,塞其下流,水上有一悬石似磬,击之有声。”同在一县,竟有两山如此类似,引起怀疑是否石磬山即蕨山之念。待考。

左担道:“阴平县(今江油市东北向阳乡)有左担道。其路至险。担在左肩,不能度右肩也。邓艾由此伐蜀。”

《蜀中广记》卷十,江油县(今江油市北红旗乡)引《益州记》。

《蜀故》引作“李公允”《益州记》,《太平御览》引李公允《益州记》在“其路至险”后只多“北来者”句,其余全同。两“李公允”,皆应系“李公胤”之误。

“蜀山自绵谷葭萌道,径险窄,北来负担者,不容易肩,谓之左担道。”

《蜀中广记》卷五十八,风俗记第四,川北道属,引“汉李充《蜀记》。”《太平御览》引作“李尤《蜀记》”,文全同。

注:阴平左担道:《华阳国志?汉中志》:“阴平郡,本广汉北部都尉,永平(汉明帝刘庄年号,(公元58年——75年))后,羌虏数反,遂置为郡。”“平武县(今青川县西青溪镇)有关尉,自景谷有步道,经江油左担出涪(今绵阳),邓艾伐蜀道也。”“阴平郡,本广汉北部都尉,永平后,羌虏数反,遂置为郡。”“阴平县,郡治,汉曰阴平道也。”按西汉置阴平道,东汉因,三国晋称县,故城在今甘肃文县西北四里。世称由文县经四川平武县东左担山者为阴平道。又“平武县有关尉自景谷(今青川县白水镇西之青川河谷)有步道(只能步行,不能通车的小路。),经江油左担出涪(今绵阳),邓艾伐蜀道也。”《三国志?魏志?邓艾传》:“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桥与阁道)山高谷深,至为艰险…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胜览》云:“左担路上,涪水崖壁有阁道六,曰青崖,曰蟇颐,曰石回,曰七里,曰东阁,曰石城。”阁道即栈道,在险绝的地方,傍山架木而成的道路,也称“栈阁”。平武县本汉刚氐道,三国蜀分置平广县,晋改曰平武。《蜀中广记》卷一百一,诗话记第一,载杜子美《愁坐诗》,特提出“葭萌氐种逈,左担犬羊存。”二句,谓“葭萌、左担皆地名。葭萌人知之,左担人罕知也。注者或改作‘武担’,又改作‘立担’,皆可笑。按《太平御览》引‘李尤’《蜀记》即引出上第二条,“又,李公允《益州记》,”举出上第一条,只最后无“邓艾由此伐蜀”句。据以上,以为:“李公允”“李充”“李尤”,俱系误书。按《南齐书?邓元起传》附《李膺传》:“李膺字公胤。”是“李公允”应系“李公胤”音误。至于“李充”“李尤”,则是后人传抄,误以为“公”系尊称,不是本名,遂妄自予以省略,又将“允”笔误形成。至于冠以“汉”,则汉时确有一李膺,与齐、梁时写《益州记》之李膺同名。或又将二人混而为一。后汉又确有一李尤,但所著系《汉记》,非《蜀记》。总之,以上二条,不管署名如何,均应是齐梁李膺书。

北巴西郡

阆中县:(郡治,今阆中县城关镇)

玉女房:“阆中盘龙山南有一石,长四十丈,高五尺,当中有户有门,若人之掩闭,古老以为玉女房。”

《太平御览》卷四十四,蜀汉诸山引《益州记》。

《蜀中广记》卷二十四,保宁府引李膺《益州记》。在本条下引《通志》云:“在城东三里,望如蟠龙之状,后魏蟠龙郡,以此山名。唐贞观中(公元627年—649年)候气者言,西南千里外有王气。太宗(李世民)令人入蜀,次阆中,果见山气葱蔚,后凿破山脉,今号锯山。咸亨(公元671年—674年)初,曾徙阆中县于此,即今之锯山关也。”《周地图记》云:“山东南隅,有玉女擣练石,顶有泉,常清洌,洞穴悬绝,微有一小径通。”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敕改为仙穴山。

事对:“南池、西水”

《初学记》卷八,剑南道八事对,引李膺《益州记》。

按:“南池在阆中县东南八里。”“西水县本秦阆中县之地。”阆中县,昔曾为巴国都,秦置县,在张仪伐蜀时。其地为今阆中县城关镇。南池,《蜀中广记》卷二十四,保宁府阆中引《汉书?地理志》:“县有彭道将池东西二里,南北约五里。”《文纬书谶》云:“巴西郡志有彭泽大池。《胜览》云:”彭池,即今之南池也。《寰宇记》卷八十六引《郡国志》云:“彭道鱼池在州西南。”《蜀中广记》并谓南池有汉高祖(刘邦)庙。《剑南诗纂》云:“唐长庆中南池新亭碑在汉高祖庙侧。西水县,《寰宇记》卷八十六:“西水县亦阆中县地,梁大同中(公元535年---546年)于今县西北三十五里置掌天戍,后魏废戍后,周闵帝元年(公元55年)改为西水县,以界内西水为名。西水北自剑州界来,东南入晋安县界。”元省县。又民国《阆中县志》谓彭道将池(南池)在县南十五里,即今之七里坝,坝在四山之中,横阔七里,唐末以后堰坏,渐成平陆。(参陆游《老学庵笔记》)

南国县:(即南充国县,今南部县城关镇)

南国县:“南国县,地名折脚水。”

《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二,石泉军景物下,“灵芝水在龙安县(今安县北永安乡)界朱溪南流。”(至折脚水)引李膺志。下引《唐志》云:“县北二十里有折脚堰即此。”

注:《蜀中广记》卷五十四:“南充县,即汉充国县。蜀增南字,隋减国字,是以有今称也。”《华阳国志?巴志》及注:“南充国县,原为阆中县地,西汉置充国县。见《汉志》。东汉初,省入阆中,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复置。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又分充国置南充国县,见《续汉志》及注:以充国在西,故后称西充国。至梁改南充国为南部县,即今四川南部县治。《地名大辞典》南国县,南朝置,南齐因之,梁改为南部县。

北阴平郡

阴平县:(郡治,今江油县北,旧名马阁坝)

北阴平郡:“梁,益流移之户置此,领北阴平一县。”

郭茵《大中六年县记》引李膺《益州记》。

注:龚熙春《四川郡县志》卷第二引《元和志》谓:“北阴平郡,本汉梓潼县地,宋明帝太始(公元466年—471年)中,于此置北阴平郡。”《旧唐志》:“宋流人入蜀,于此置北阴平郡,本为侨郡,宋明帝改置为实郡。”又,《元和志》:“阴平县有岐江水,下流即梓潼水也,东南流迳西南五里,一名驰水,北自阴平界流入。”《寰宇记》:“马阁水在阴平县北,发江油县大业山,又七十一里入梓潼县界,更名潼水。”考《宋志》,阴平郡有二:一、北阴平郡,领阴平、绵竹、平武、资中、胄旨五县,为侨郡。另一,并五县为二,即阴平与平武,为实郡。

平武县:(故城在今平武县东南)

龙血山:“龙血东有龙像崖,绝壁约万余丈。有四石龙在壁间,今犹可验。岩之东有洞穴,莫测深浅,泉出其下。”

《寰宇记》卷八十四,剑州阴平县(今江油市东北马阁坝)“龙穴山在县东北五十里,亦名龙像岩,亦名龙血山,古老相传昔此山有龙斗死,血变为石,宋齐于此置龙血戍。”引《益州记》。“戍”《说文》:“守边也。”《蜀中广记》卷十,龙安府平武县(今平武县东南)引作李膺《益州记》。《舆地纪胜》引亦同。

马阁山:“马阁山在阴平县北六十里,北接梁山,西接岷峨,昔邓艾伐蜀,从景谷路经龙州江油县至此,悬崖绝壁,乃束马悬车,作栈阁,方得路通。因名马阁山。”

《蜀中广记》卷十,龙安府平武县。紧接龙穴岩条下引,作“又云”。龙血岩既引自李膺《益州记》,此“又云”当然是李书。《三国志?魏志》:“景元四年(公元263年)诸军攻蜀,邓艾于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里,凿山通道,作桥阁,山高谷深(渊),至为艰险,艾以毡自裹,缚而下,将士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油。”即此地。晋于此置平武县。

按:平武县,系汉刚氐道(少数民族居地曰道),故城在今平武东北。”《华阳国志?汉中志》:“平武县,有关尉自景谷有步道经江油左担山出涪,邓艾伐蜀道也。”下注,景谷,《同治昭化县治》谓即今青川县白水镇西之青川河河谷,龙州故城即今平武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涪江边的南坝老街。江油县即今老街南三里之南坝。邓艾伐蜀道是指由今青川县北摩天岭上的青岩关入。阴平道,世称由陕西文县经四川平武县东左担山者为阴平道。

南阴平郡  侨郡

废苌阳县:(郡治,今德阳县城关镇)

三造亭:“三造亭,秦子敕之旧宅也。太守夏候纂三造门,故以为名。”

《寰宇记》卷七十三,汉州德阳县(今德阳城关镇)秦宓宅引李膺记。下云:“按其宅绵水冲毁,仅有余迹。”《蜀中广记》卷九,德阳县秦宓宅引同。

按:《汉书?地理志》“绵竹紫岩山,绵水所出,东至新都,北入雒。”今称绵阳河。废苌阳县东晋置,南齐废后复置,北周废,地在今德阳县城关镇。夏侯纂,有书作夏侯慕,刘备时为广汉太守,其事迹略见《三国志?蜀志?秦宓传》谓秦宓字子勅,蜀汉时绵竹人,少有才学,刘备定益州,夏侯慕请宓为师友祭酒,宓坚卧不起。吴使张温来聘,百官往饯,温闻宓博学,欲以辩难之,宓答问如响,温大敬服。后迁大司农卒。“造”,《正韵》:“诣也,进也。”拜会,走访之意。“三造”三次登门拜访。

浮中山:“南阴平乡(县)(西晋侨县,在今德阳西北。)东,有浮中山,每芳春,游人登赏,谓之迎春岗。四面断绝。”

《寰宇记》卷七十三,德阳县“浮中山在县北三十里,”引《益州记》。 《蜀中广记》卷九德阳县引同。

按:南阴平郡据《地名辞典》:“东晋以阴平流民侨置,并置阴平县,寄治苌阳,北周废南阴平郡为南阴平县,寻废,故城在今德阳县西北。”条文中“乡”恐是“县”之误,条文前又谓:《本志》云:“治北十里,秦中治,天下第七治也,上应箕水豹,王逸少尝欲游焉。石洞产九节菖蒲,秦时韩仲修炼之所。此云笈七籖所载,以为其山浮。”观以上诸语,恐又是道家所据之地。

按:此条前三造亭引作《李膺记》,此条后之绵竹县故城,又引作李膺《益州记》,此条若他人书,应必标出作者姓名,故可能亦是李膺书。

绵竹故城:“石子头二十里,即故绵竹县城(今德阳市北黄浒镇),诸葛瞻埋人脚战处也。”

《寰宇记》卷七十三,德阳县“绵竹县故城在县北三十五里。”引李膺《益州记》。 《蜀中广记》卷九引同。

按:诸葛瞻,诸葛亮之子。《华阳国志?刘后主志》:“邓艾由阴平景谷傍入,后主(刘禅)又遣都护诸葛瞻督诸军拒艾,至涪,不进……前锋已破,艾迳至涪,瞻退保绵竹,艾书诱瞻曰:“若降者,必表封琅峫王。”瞻怒杀艾使,战于绵竹,瞻军败绩,瞻临阵死……瞻长子尚叹曰:“父子荷恩,不早斩黄皓,以至败国殄民,用生何为!”乃驱马赴魏军而死。(《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附《诸葛瞻传》同)

夏侯慕:“并(亦)作夏侯纂,刘备时为广汉太守。”

《华阳国志?蜀志》“德阳县---太守夏侯纂时”注(五)谓《寰宇记》卷七十三引李膺《益州记》。

注:《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先主(刘备)既定益州,广汉太守夏侯纂请宓为师友祭酒,领五官椽称曰仲父,宓称疾卧在茅舍。纂将功曹古朴主簿王普厨膳即宓第宴饮,宓卧如故。纂问朴曰:‘至于贵州养生之具,实绝益州矣,不知士人何如余州也?’古朴即举严君平、杨雄、司马相如等人以对。”纂曰:“仲父何如?”宓以簿击颊曰:“愿明府勿以仲父之言假于小草民……”即向其举蜀山川之盛,“于是纂逡巡无以复答。”又“夏侯纂”或作“夏侯慕”广汉郡,据《华阳国志?蜀志》:“高祖(刘邦)六年置,……去洛三千里,南去成都百二十里。西接汶山,北接梓潼,东接巴郡。”下注“西汉广汉郡属县十三,即梓潼、什邡、涪、雒、绵竹、广汉、葭萌、郪、新都、白水、甸氐道、刚氐道、阴平道(见《汉志》)东汉分末三县为广汉属国,而新置德阳县,故广汉郡属十一。蜀又分梓潼、涪、葭萌、白水四县属新置的梓潼郡。而别立阳泉五城二县,故当时广汉郡辖九县。

巴 州

巴东郡

鱼复县:(郡治,今奉节县东白帝城)

滟滪滩:“滟滪堆,夏水涨没数十丈,其状如马,舟人不敢进。故曰滟滪,又曰犹豫,言舟子取途不决水脉,故犹豫也。”

《蜀中广记》卷二十一,夔州府奉节(今奉节县城关镇)引李膺《益州记》。

《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迳鱼复县(四川奉节县东北)故城南…水门之西,江中有孤石,为滛预石,冬出水二十余丈,夏则没。下注引李膺《益州记》,(见上文)并引《坤元録》:作“宄预。”《蜀中广记》并在引条上引《水经注》,继“夏则没”后,谓“秋时方出,滟滪如象,行人莫上,滟滪如马,行人莫下。峡人以为水候。”“县有夷溪,即狼山清江也。经所谓夷水出焉。”

清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蜀人见其澄清,因名清江也。”

《蜀中广记》卷二十一,奉节县引《益州记》。

此条前叙:“水门之西,江中有孤石,为淫预石,冬出水二十余丈,夏则没,亦有裁处矣,县有夷溪,即狼山清江也。经所谓夷水出焉。”系叙江水流经奉节之继续,又距述滟滪堆不远。可能亦系李书。《水经注》卷三十七:“夷水出巴郡鱼腹县江,夷水即狼山清江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下注引《后汉书》注云:“分沙石,蜀人见其澄清,因名清江也。”

巴郡

江州县:(今江津县西)

香草楼:“江州县西南有仙池,昔有仙人于此池侧置楼而居,多植香草于楼下。一夕,忽纵火焚其草,天降紫云,飘然而去。后人指此地为香草楼。”

《蜀景汇考》卷一,江津县(今江津县城关镇)香草楼引《益州记》。《蜀中广记》卷十七,与同,作李膺《益州记》。

“江州县西南有仙池,昔有仙人居池侧置楼多植香草,后人指此地为香草楼。”

《舆地纪胜》卷一百七十五重庆府景物下引李膺《益州记》下引《寰宇记》:“在江津县。”

仙池:“州县西南有仙池,即此是也。”

《舆地纪胜》卷一百七十五重庆府景物上引李膺《益州记》条文前谓:“江津县北,岷江南岸。”

按:江津县本汉江州县地,(今重庆市市中心)西魏分置江阳县,隋改江津县。

龟停山:“此山自益州至此,是为龟停。”

《蜀中广记》卷十七,重庆府“龟停山在江津西一里岷江中,若龟形,有古精舍。”引李膺《益州记》。《舆地纪胜》卷一百七十五引同。

注:《释名》停,“停也,道路所舍,人停集也。”是说行路人暂为休息之处。此地俗又称为车亭子。

按:“亭”,《说文》:“民所安定也。”“车亭子”亦有车马可暂为安息之意。”邓少琴教授谓:“今之小南海即此地。”《华阳国志?巴志》:“巴子时,虽都江州…又立市于龟亭北岸,今新市里是也。”下注引《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左迳新市里南。”据其叙述新市里在巴乡村之东,约当今奉节县西三江乡,龟亭在其南岸,当即今之安平乡。

垫江县:(今重庆市市中区)

塠石:“广阳州东七里,有遮要之塠石。”

《蜀中广记》卷十七,重庆府巴县附郭,引李膺《益州记》。下继书:“‘志云:’治东江浒广阳坝,即广阳州也。”字宜从“洲”,此石江中突起,俗名遮夫塠。

“广阳州东七里水南,有遮要三塠石,又东二里,至明月峡。”

《舆地纪胜》卷一百七十五,重庆府景物下,三槌石引李膺《益州记》。

明月峡:“明月峡在巴县东,壁高四十丈,有圆孔,形如满月。”

《太平御览》卷一百六十八,川南道下,渝州明月峡引李膺《益州记》。

“石壁高四十丈,壁有圆孔,形若明月,因此为名。”

《舆地纪胜》卷一百七十五,重庆府景物下,引李膺《益州记》。《舆地广记》云:“在巴县。”

“遮塠石东二里,至明月峡,峡前南岸,壁高四十丈,有圆孔如满月状。”

《蜀中广记》卷十七,引《益州记》。此条以文气论应是前“塠石”条之继续,当是李膺书之略写。

注:《华阳国志?巴志》:“巴子时虽都江州…其畜牧在沮,今东突峡(当即今重庆东四十里之铜锣峡)下畜沮是也。…其郡东枳有明月峡、广德屿(峡),故巴亦有三峡。”下注引《御览》卷五三引李膺《益州记》将三塠石,明月峡两条,合而为一,谓“广德嵎”。《舆地纪胜》卷一百七十五引此文作“广德峡”。巴之三峡在巴县与枳县之间,查今重庆与涪陵之间,峡之著名者有三,即铜锣峡、明月峡、黄草峡。东突峡当即铜锣峡,在今重庆市东北四十里,明月峡在今重庆市东北八十里。《益州记》所谓“广阳州东七里有遮要三堆石,石东二里至明月峡…。”广阳州即今之广阳坝,其位置与今明月峡完全符合。广德峡即黄草峡,在今长寿东南三十里,在汉晋枳县界。又《水经注》卷三十三:“江水东至枳县西,延江从牂柯郡,北流西屈注之”“江水又东右迳黄葛峡,山高险,今无人居。江水又左迳明月峡,东至梨乡后鸡鸣峡,江之两岸有枳县治。”按延江一名黔江,即今之乌江。“黄葛峡”应是“黄草峡”,“鸡鸣峡”应是“铜锣峡”。与明月峡合为三峡也。

涪陵郡

汉平县:(今武隆县西北)

内江:“内江水自万宁西北二百八十里,至关头滩。滩长百步,悬崖倒水,舟楫莫通。”

《蜀中广记》卷十九武隆县引李膺《益州记》。条文上云:“本汉涪陵、枳二县地,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分涪陵县立,以邑界武隆山为名。《本志》云:“枳县故址在治东二十里。”下续引《寰宇记》:“内江一名涪陵江,一名巴江,在县南屈曲北流。”

“内江至关头滩。滩长百步,悬崖倒水,舟楫莫通。”

《舆地纪胜》卷一百七十四,涪州景物上,引李陵(应是李膺之误)《益州记》。《元丰九域志》卷八涪州引文全同,著书人误为李陵亦同。

按:《舆地广记》:“内江,即黔江也,昔司马错沂此水南上,击夺楚黔中地。”《寰宇记》云:“内江一名涪陵江,一名巴江,在县南屈曲北流。”又云:“蜀江门滩在县前巴江水中。”涪陵,春秋时为巴国,秦惠王灭之以其地置巴郡。东汉时领涪陵、枳县等十一县,晋桓温定蜀,以涪陵领梓县地。晋宋齐并属涪陵及巴郡。”(见《舆地纪胜》)《华阳国志?巴志》:“涪陵郡,巴之南部,从枳(涪陵县)南入折丹,涪水本与楚商于之地接,秦将司马错由之,取商于地为黔中郡也。”《水经注?江水》:“延江水至巴郡涪陵县,注更始水。”(注:“更始水即延江枝分之始也。”)延江水入涪陵水。(按:延江水即今称之黔江、乌江也。)武龙县,唐置,明初改武隆,清省,故治在今四川涪陵县东南。万宁县,晋置,今阙,当在四川涪陵一带。(见《地名辞典》)《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流头滩,其水并浚激奔暴,鱼鳖所不能游,行者常苦之,其歌曰:‘滩头白勃坚相持,悠忽沦没别无期’。”

南梁北巴州

北宕渠郡  梁置

盐亭县   (今盐亭县旧金鸡场)

盐亭县:“梁大同于此置盐亭。”

《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四,潼川府盐亭县引李膺志。

按:《元和郡县志》:本广汉县地,梁于此置北宕渠郡及县,后魏恭帝(或谓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于此置盐井亭)于此置盐亭县。”在今盐亭县东南旧金鸡场。

民族

僚入蜀:“李雄时,尝遣李寿攻朱提,遂有南中之地。寿既篡位,以郊甸未实,都邑空虚,乃纵旁郡户三千(按:当作“丁”)以上,以实成都。又从牂柯引僚入蜀境,自象山以北,尽为僚居。蜀本无僚,至是始出巴西、渠川、广汉、阳安、资中、犍为、梓潼、布在山谷,十余万家。僚遂挨(当作夹)山旁谷,与土人参居。居家颇输租赋,在深山者不为编户。种类滋蔓,保居岩壑,依林履险,若履平地,性又无知,殆同禽兽,诸夷之中,难以道义招怀也。”

《华阳国志》卷九“冬,李奕自晋寿反”段下注三,据《蜀鉴》卷四引李膺《益州记》。

注:关于僚民族,“临邛故城”、“雅州”等条中已作简介,兹不重述。“象山”,马长寿先生谓即今小相岭。至于僚人来蜀时间,据徐中书教授所著《论巴蜀文化、蛮僚的种族问题》引郭璞《上林赋?注》:“巴西阆中有渝水,僚人居其上,皆刚勇好舞,汉高募此以平三秦。”(见《史记‘司马相如传’?集解》)谓“渝水”即嘉陵江,巴之有僚,绝不是自李寿引入的。常璩所谓“蜀本无僚,”应理解为“三蜀”无僚,而不能说“三巴”也无僚。”据以上僚入蜀应在汉以前。


相关内容

  • 诸葛亮:出师未捷的悲剧英雄(4)
  • 曹操被孙刘联军打败了,主力也退出了荆州大部地区.荆州忽然成为一片权力真空地区.建安十四年(公元 209 年),刘备趁周瑜无暇南顾之机,要求孙权 同意其收复南方四郡.此时的孙权虽然对刘备的建议心里并不情愿,但是因为自己在江陵和合肥同时进行着与曹操的第二次较量,无暇他顾,因此也只能同意了刘备 的请求.于 ...

  • 刘备为什么兵不血刃拿下了益州?十分钟读懂三国之夺取益州
  • 赤壁之后,三国终于进入老年曹操,中年刘备,青年孙权这一老中青三代猛男抢地盘的时代. 先说被打了一闷棍的曹老板.曹老板被赤壁冬天里的一把火烧过之后,放过南方刘备孙权这一对忘年交,开始盯上了西北的一对老少配:关中的马超跟韩遂. 一打二,曹操有点太吃力.马超总是弯道超车,几次差点弄死曹操.多亏许褚脚力好, ...

  • [隆中对]知识点复习 学生
  • <隆中对>知识点复习 一. 文学常识 1. 本文节选自<>,作者是字学家,所著< >共 65卷,记载三国时期 . . 的历史. 二. 基础知识 1.通假字 (1)欲信大义于天下 (2)自董卓已来 .. 2.词类活用 (1)箪.食壶.浆 箪: 3.古今异义 (1)遂 ...

  • 宋朝纸币产生和发展的几个问题
  • 摘 要:北宋益州铁钱行用不便是纸币交子产生的直接原因。交子经过民办和官办两个阶段,由初期存单性质的凭据演变为市场流通手段,发行制度亦经过了由兑换券向不可兑换的信用货币的变化。官交子产生后,行用范围不断扩大,弥补国家财用不足的作用日益明显,最后终因发行过滥,导致贬值严重,商民嗟怨。 关键词:交子;发行 ...

  • 世界上的第一张纸币 北宋益州"交子"之谜
  • 世界上的第一张纸币 北宋益州"交子"之谜 北宋时期,益州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历史考证是诞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一带,但是具体诞生地点却始终是个谜,国内外学者始终争论不休.为了弄清"交子"诞生地的确切位置,当地一批好奇的钱币收藏家和 ...

  • [隆中对](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二.教学重点.难点与疑点 :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二) ...

  • 中考文言文复习-隆中对
  • 隆中对 重点句: 1. 时人莫之许也 --当时的人都不认同这个说法. 2.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3.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此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 4. 孤不度德量 ...

  • 关羽被杀之地仅离益州20公里,刘备却未发一兵一卒
  •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三国志·先主传>:夏,曹公果引军还,先主遂有汉中.遣刘封.孟达.李平等攻申耽于上庸. 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关羽之所以要北伐襄樊,主要目的,是为了干扰曹操视线,因为那时候,刘备正在准备汉中之战. <三国志·武帝纪>:秋七月......遣于禁助曹仁击关羽.刘备拿 ...

  • [隆中对]教学设计4
  • 隆中对(一) 深圳市荔香中学 何俊婷 设计方案一 教学设想: 这篇文言文涉及许多历史人物,字句较难,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怎么讲好这篇名文呢?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即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学生观:发挥师生两个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观:开放的.与现实生活和儿童实际紧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