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民族特色来

  读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每读到动人之处,总不免为之拍案叫绝。  为什么这些作品能够如此“抓人”?细想起来,恐怕和它们的民族特色分不开。分析一下《红楼梦》《水浒传》等名著,就会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通俗、质朴、流畅、上口。无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教授学者还是渔民村夫,看过听过之后,便能记住。不但能记住,还可以绘声绘色地向别人讲述。数百年来,这些名著正是靠这个民族特色,征服了千百万读者。  由此,我想到现在的人物写作。既然是写人叙事,是为了让读者能记住,那为什么不可以发扬这民族特色呢?我的看法是,多年来,这个问题在人物写作中被忽略了。现在提倡一下,很有必要。  那么,怎样写出民族特色来?我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些探讨。  一、标题要口语化。看许多古典作品,标题都流畅、上口,往那里一摆,何人何事,读者一下子就可以明白,一下子就能记住。像“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王安石三难苏学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等,多么简洁、明了,多么通俗易懂!我们写人物,为什么不可以借用这样的手法呢?看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些通讯,还是有这个特点的,如《狼牙山五壮士》《西瓜兄弟》等等,读起来好懂好记。后来,这样的题目就逐渐少了。据说是为了突出思想性,于是,就把那说明主题思想的意思提炼成标题。因为这标题不出人、不出事,读者看了弄不清怎么回事,就来个副题加以说明。这样,就造成了一种现象:标题一句话不行,得写两句;两句话不行,得写三句,越写越长。其效果呢?我看适得其反。比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吧,我们如果把故事讲的思想抽出来作标题,就会写成这个样子:《愤怒的抗议 无声的斗争》,为了让读者清楚是怎么回事,就得加上这样的副题:“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事迹”。《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要写成《仗义护弱女 挺身斗顽凶》,副题:“记鲁达拳打镇关西的事迹”,究竟哪个标题好,看官当会自有明断吧!  据我的观察,读者看一篇文章所揭示的思想,主要是从人物的事迹中得出来的。常常有这样的现象:看过一篇通讯,人物他记住了,事迹他记住了,甚至感动得掉泪。可是,你问他通讯的标题是什么,他却说不上来。前些年,《中国青年报》登过一篇通讯,讲的是电锯工尹礼义的未婚妻冯兰芝因工伤被摔成瘫痪,尹礼义准备守她一辈子,冯兰芝却主动托人给他找了对象,并催他结了婚。婚后,尹礼义和妻子许爱莲又把冯兰芝当作亲姐妹照顾。这三个人的高尚情操,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这篇通讯,一时争相传颂。我看过两遍,也曾感动得掉下过眼泪。可是,通讯的标题《纯洁的心灵 高尚的情操》,我总记不太清。我还曾一连问过五个人:这篇通讯的标题是什么?结果,有四个人记错了。  由此看来,标题的民族化是值得讨论的问题。这两年,我写人物的时候,在这方面有意识地做了一些努力,比如,写一位师长严格要求儿子的事,把标题定为《彭师长和他的儿子》,写一位军人家属支持丈夫工作,就把标题定为《老英雄的妻子》,尽量做到流畅、上口,不用副题。事实证明,这样写来,效果还是很好的。  二、写几笔肖像或穿戴。肖像描写,是我国文学作品的传统手法。它能给读者以具体的形象造型,使人通过文字而唤起联想,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人物,由于肖像描写比较传神,一提长相就立刻知道是谁。一提“卧蚕眉、丹凤眼”,就知道是关云长,一提“两耳垂肩,双臂过膝”,就知道是刘备,一提“羽扇纶巾”,就知道是诸葛亮。我们的人物通讯既然也是写人,为什么不可以借助这种手法呢?战争年代、上世纪50年代的一些通讯,常见肖像描写。如写射击英雄魏来国,说他“棕黑色的面孔上,瞪着一双深凹的圆眼睛”;《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一名青年战士马玉祥,说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稍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的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都给人留下过深刻的印象。以后,这种手法就不怎么用了。就说焦裕禄吧,他是什么长相,雷锋是什么长相,似乎都没有提。按我们读者的习惯,提到哪个人物,都愿意听听他是什么长相。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所经历的生活,所处的环境,他的心理状态,他的思想感情,都会给相貌衣着打下明显的印记。写下这些,会使读者更加透彻地认识你的人物。即使寥寥几笔,哪怕是一句“黑汉子”,或者一句“高个子”,也会使读者联想起他们见到过的黑汉子或高个子,从而加深对人物的印象。我在写北京部队炮兵司令员李健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加进去这样几笔:“他摸一摸花白的平顶寸头”“他那向下弯的眉毛上挂着喜悦”“他腰板挺直,端坐在秋风之中。”有些熟悉李健的同志看过那篇通讯之后,对我说:“写得还挺像他!”  三、多用讲故事的口气。我们的读者,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通俗流畅的故事。我们写人物,应该多用这种手法。有头有尾,娓娓叙来,线条明朗,环环相扣,就可以使读者易懂易记。现在有些通讯爱用插叙、倒叙,我觉得还是少用为好,因为我们读者不大习惯。有些同志片面地喜欢“阳春白雪”,把“意识流”也弄到通讯里来了。就说文艺界那些“意识流”的作品吧,有哪一篇是工人、农民、战士喜欢看、看了就能记住的呢?又有哪一篇能和《三里湾》《李有才板话》相比呢?何况我们是写人物通讯,更不能让读者“蒙眬”来“蒙眬”去。看多年来的通讯报道,凡是运用了讲故事口气的,人们似乎都愿意读,流传得也比较久。《西瓜兄弟》为什么有那样强的生命力?我看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写作形式上的“故事化”。我国古典作品常常是一上来就讲什么年间,什么地方,有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人又是怎么回事,接着引出矛盾,然后一一道来。乡下的老奶奶给孙儿讲故事,也是如此这般。《西瓜兄弟》正是借用了这一手法,从头到尾,娓娓叙来,通篇几乎没有用一个形容词,没有用一句所谓“思想性强”的“闪光”的语言。通俗,质朴,流畅,一看就能明白,一听就能记住。如果把这篇通讯念给一个乡下老奶奶听,可以肯定,她当晚就可以原原本本地讲给孩子们听。稿子达到了这样的效果,怎能不广为流传呢?现在有些通讯,看不起这种手法,拼命往“文”处写,用高级形容词,似乎不这样就显不出作者的才华。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恰恰减弱了故事性。白居易说“话须通俗方传远”,元遗山说“豪华落尽见真淳”,大有深意,值得我们写通讯的人深刻领会。  四、多用点简短、顿挫的句子。我们读者由于受古典文学作品影响极深,爱读短句、单句,不喜欢长句、复句。我国古典小说中,讲神态,讲场面,讲气氛,常常用一些简单明了、抑扬顿挫的句子。这些句子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还能起到尽快过渡的作用。比如,讲队伍的气派,说“金盔耀目,铁甲生光”;讲一个人发怒,说“眼露威凌,面含杀气”;讲秋日景色,说“山山落辉,树树秋色”;讲都市的繁华,说“三街六市,万户千门”等等,都好读好听好记。这是中国作品中独有的风格,是任何外国作品不能相比的。我们写通讯,在适当的地方适当运用一下这种手法,就可以使稿件抑扬顿挫起来。这需要写通讯的人平时多读一读《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这些“国粹”。读得多了,就能在适当的地方冒出些这样的句子来。当然,这类句子要用得恰到好处,不能滥用。如果不管当时的气氛如何、情况如何,硬去凑一些短句,那就会破坏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总之,我觉得写文章有必要强调一下民族特色。生活在中国土地上的广大读者,恐怕也有这个要求吧。

  读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每读到动人之处,总不免为之拍案叫绝。  为什么这些作品能够如此“抓人”?细想起来,恐怕和它们的民族特色分不开。分析一下《红楼梦》《水浒传》等名著,就会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通俗、质朴、流畅、上口。无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教授学者还是渔民村夫,看过听过之后,便能记住。不但能记住,还可以绘声绘色地向别人讲述。数百年来,这些名著正是靠这个民族特色,征服了千百万读者。  由此,我想到现在的人物写作。既然是写人叙事,是为了让读者能记住,那为什么不可以发扬这民族特色呢?我的看法是,多年来,这个问题在人物写作中被忽略了。现在提倡一下,很有必要。  那么,怎样写出民族特色来?我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些探讨。  一、标题要口语化。看许多古典作品,标题都流畅、上口,往那里一摆,何人何事,读者一下子就可以明白,一下子就能记住。像“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王安石三难苏学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等,多么简洁、明了,多么通俗易懂!我们写人物,为什么不可以借用这样的手法呢?看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些通讯,还是有这个特点的,如《狼牙山五壮士》《西瓜兄弟》等等,读起来好懂好记。后来,这样的题目就逐渐少了。据说是为了突出思想性,于是,就把那说明主题思想的意思提炼成标题。因为这标题不出人、不出事,读者看了弄不清怎么回事,就来个副题加以说明。这样,就造成了一种现象:标题一句话不行,得写两句;两句话不行,得写三句,越写越长。其效果呢?我看适得其反。比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吧,我们如果把故事讲的思想抽出来作标题,就会写成这个样子:《愤怒的抗议 无声的斗争》,为了让读者清楚是怎么回事,就得加上这样的副题:“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事迹”。《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要写成《仗义护弱女 挺身斗顽凶》,副题:“记鲁达拳打镇关西的事迹”,究竟哪个标题好,看官当会自有明断吧!  据我的观察,读者看一篇文章所揭示的思想,主要是从人物的事迹中得出来的。常常有这样的现象:看过一篇通讯,人物他记住了,事迹他记住了,甚至感动得掉泪。可是,你问他通讯的标题是什么,他却说不上来。前些年,《中国青年报》登过一篇通讯,讲的是电锯工尹礼义的未婚妻冯兰芝因工伤被摔成瘫痪,尹礼义准备守她一辈子,冯兰芝却主动托人给他找了对象,并催他结了婚。婚后,尹礼义和妻子许爱莲又把冯兰芝当作亲姐妹照顾。这三个人的高尚情操,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这篇通讯,一时争相传颂。我看过两遍,也曾感动得掉下过眼泪。可是,通讯的标题《纯洁的心灵 高尚的情操》,我总记不太清。我还曾一连问过五个人:这篇通讯的标题是什么?结果,有四个人记错了。  由此看来,标题的民族化是值得讨论的问题。这两年,我写人物的时候,在这方面有意识地做了一些努力,比如,写一位师长严格要求儿子的事,把标题定为《彭师长和他的儿子》,写一位军人家属支持丈夫工作,就把标题定为《老英雄的妻子》,尽量做到流畅、上口,不用副题。事实证明,这样写来,效果还是很好的。  二、写几笔肖像或穿戴。肖像描写,是我国文学作品的传统手法。它能给读者以具体的形象造型,使人通过文字而唤起联想,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人物,由于肖像描写比较传神,一提长相就立刻知道是谁。一提“卧蚕眉、丹凤眼”,就知道是关云长,一提“两耳垂肩,双臂过膝”,就知道是刘备,一提“羽扇纶巾”,就知道是诸葛亮。我们的人物通讯既然也是写人,为什么不可以借助这种手法呢?战争年代、上世纪50年代的一些通讯,常见肖像描写。如写射击英雄魏来国,说他“棕黑色的面孔上,瞪着一双深凹的圆眼睛”;《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一名青年战士马玉祥,说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稍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的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都给人留下过深刻的印象。以后,这种手法就不怎么用了。就说焦裕禄吧,他是什么长相,雷锋是什么长相,似乎都没有提。按我们读者的习惯,提到哪个人物,都愿意听听他是什么长相。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所经历的生活,所处的环境,他的心理状态,他的思想感情,都会给相貌衣着打下明显的印记。写下这些,会使读者更加透彻地认识你的人物。即使寥寥几笔,哪怕是一句“黑汉子”,或者一句“高个子”,也会使读者联想起他们见到过的黑汉子或高个子,从而加深对人物的印象。我在写北京部队炮兵司令员李健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加进去这样几笔:“他摸一摸花白的平顶寸头”“他那向下弯的眉毛上挂着喜悦”“他腰板挺直,端坐在秋风之中。”有些熟悉李健的同志看过那篇通讯之后,对我说:“写得还挺像他!”  三、多用讲故事的口气。我们的读者,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通俗流畅的故事。我们写人物,应该多用这种手法。有头有尾,娓娓叙来,线条明朗,环环相扣,就可以使读者易懂易记。现在有些通讯爱用插叙、倒叙,我觉得还是少用为好,因为我们读者不大习惯。有些同志片面地喜欢“阳春白雪”,把“意识流”也弄到通讯里来了。就说文艺界那些“意识流”的作品吧,有哪一篇是工人、农民、战士喜欢看、看了就能记住的呢?又有哪一篇能和《三里湾》《李有才板话》相比呢?何况我们是写人物通讯,更不能让读者“蒙眬”来“蒙眬”去。看多年来的通讯报道,凡是运用了讲故事口气的,人们似乎都愿意读,流传得也比较久。《西瓜兄弟》为什么有那样强的生命力?我看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写作形式上的“故事化”。我国古典作品常常是一上来就讲什么年间,什么地方,有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人又是怎么回事,接着引出矛盾,然后一一道来。乡下的老奶奶给孙儿讲故事,也是如此这般。《西瓜兄弟》正是借用了这一手法,从头到尾,娓娓叙来,通篇几乎没有用一个形容词,没有用一句所谓“思想性强”的“闪光”的语言。通俗,质朴,流畅,一看就能明白,一听就能记住。如果把这篇通讯念给一个乡下老奶奶听,可以肯定,她当晚就可以原原本本地讲给孩子们听。稿子达到了这样的效果,怎能不广为流传呢?现在有些通讯,看不起这种手法,拼命往“文”处写,用高级形容词,似乎不这样就显不出作者的才华。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恰恰减弱了故事性。白居易说“话须通俗方传远”,元遗山说“豪华落尽见真淳”,大有深意,值得我们写通讯的人深刻领会。  四、多用点简短、顿挫的句子。我们读者由于受古典文学作品影响极深,爱读短句、单句,不喜欢长句、复句。我国古典小说中,讲神态,讲场面,讲气氛,常常用一些简单明了、抑扬顿挫的句子。这些句子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还能起到尽快过渡的作用。比如,讲队伍的气派,说“金盔耀目,铁甲生光”;讲一个人发怒,说“眼露威凌,面含杀气”;讲秋日景色,说“山山落辉,树树秋色”;讲都市的繁华,说“三街六市,万户千门”等等,都好读好听好记。这是中国作品中独有的风格,是任何外国作品不能相比的。我们写通讯,在适当的地方适当运用一下这种手法,就可以使稿件抑扬顿挫起来。这需要写通讯的人平时多读一读《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这些“国粹”。读得多了,就能在适当的地方冒出些这样的句子来。当然,这类句子要用得恰到好处,不能滥用。如果不管当时的气氛如何、情况如何,硬去凑一些短句,那就会破坏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总之,我觉得写文章有必要强调一下民族特色。生活在中国土地上的广大读者,恐怕也有这个要求吧。


相关内容

  • 毕业论文的文风
  • 一、文风的含义文风就是文章所体现的思想作风,或文章写作中某种倾向性的社会风气。人们在某一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叫作风。撰写毕业论文也有个作风问题,我们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作风就是文风。人的作风与世界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毕业论文中的文风也不例外。一个人有怎样的思想、立场、作风,就表现怎 ...

  • 秘书毕业论文的文风
  • 一.文风的含义 文风就是文章所体现的思想作风,或文章写作中某种倾向性的社会风气. 人们在某一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叫作风.撰写毕业论文也有个作风问题,我们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作风就是文风.人的作风与世界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毕业论文中的文风也不例外.一个人有怎样的思想.立场.作风,就表 ...

  • 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的通知
  • 关于举办爱国主义教育主题读书活动的 通知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和引导全校青年学生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经研究,院团委.学生会决定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读书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各班: 一. 指导思想: 我校将通过此次寝室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使广大学 ...

  • 山药蛋派是中国现代小说流派
  • 概述 山药蛋派是中国现代小说流派之一,形成于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指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的文学流派.主要作家还有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人称"西李马胡孙",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他们有意识地以赵树理为 ...

  • [蒲柳人家]教学设计
  • <蒲柳人家>教学设计 从容说课 <蒲柳人家>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它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许多表现技巧和艺术手法,透过几户普通农家的故事,表现了京东北运河边农民的独特风貌,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课文节选的是小说的前两节.它浓墨重彩描写了三个主要人物:机灵顽皮.充满稚 ...

  • 社会实践活动参考主题
  • 附件1:社会实践活动参考主题 <形势与政策>社会实践调查方向性参考选题 (一)社会生活篇: 1.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 2.当前物价水平与百姓生活承受情况分析 3.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调查分析 4.城乡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及心态调查 5.城镇拆迁居民对拆迁补偿满意度调查 6.城镇居民住房保 ...

  • 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关系的再思考
  • 重庆社会科学 2006年第2期(总第134期) 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No.2,2006(Serial No.134) 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关系的再思考 曾利君 摘 要: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结缘,是在20世纪80年代.如今,"魔幻现实主义热" ...

  • 传承诗词文化打造书香校园
  • 传承诗词文化,打造书香校园 -------普丰中学诗词入校活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沅江市阳罗洲镇普丰中学课题组 周卫平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就把诗教引为学生必修的六门主科之一,指出诗有"兴.观.群.怨"等多种功能:历代教育家也十分重视诗教.可以说,以诗育 ...

  • 怎样指导民族生写好作文
  • 怎样指导民族生写好作文 1994年9月,我踌躇满志地来到鄂伦春旗乌鲁布铁小学任教.当我登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我发誓一定要把这里的孩子教好.然而,通过上课我才发现,班级里大多数同学汉语表达能力很差.后来才了解到,这个乡是全旗的民族乡,以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民族为主体,少数民族约占75%,学校学生少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