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三国演义]中赵云的形象

试论《三国演义》中赵云的形象

作者:陶辉辉

来源:《信息教研周刊》2013年第05期

内容摘要:在《三国演义》中刘备,诸葛亮作为千古明君贤相的典型,已经为人们所公认,但除此之外,罗贯中又塑造了一个典型形象,即赵云。本文通过对《三国演义》中有关赵云情节的具体分析,认为赵云是一个深明大义、择主而事;胆略过人、智勇双全;深思远虑、忠直敢谏;襟怀坦荡、一心为国的千古良将的典型。

关键词:《三国演义》;赵云;千古良将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为蜀国的五虎上将之一,《三国演义》全书中描绘赵云的笔墨虽然赶不上诸葛亮、刘备、曹操、孙权等领袖人物,也不及关羽、张飞等浓墨重彩,但是笔者认为赵云却是作者所着力刻画的千古良将的典型,本文拟通过对《三国演义》中有关赵云情节的具体分析,对赵云这一千古良将的形象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深明大义 择主而事

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割据称霸,这本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生此乱世,想要建功立业,必须保一明主才有安身立命之所,此正是所谓的“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那么处此乱世的赵云是如何处理这一问题的呢?

我们知道,赵云最初投靠的是山东豪强、冀州袁绍,当时的袁绍身为十七路诸侯盟主,可谓是威震八方,各地群豪趋之若骛,但是赵云却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因而弃袁绍而投公孙瓒麾下。直到第二十八回公孙瓒死后,赵云辗转与刘备重逢,了却“奔走四方,择主而事”的愿望。赵云在这个“奔走四方,择主而事”的途中可谓是历经艰辛,遇刘备方休。他先是遇一“无忠君救民之心”的袁绍,因而改投公孙瓒麾下,却又“误认公孙瓒为英雄,今观所为,亦袁绍等辈耳。”这其中更苦的是,刘备赵云二人数次相见,且刘备甚相敬爱赵云,二人多次洒泪而别。由此可见,赵云在遇到刘备之前是何等苦闷,遇明君而不能从,又是何等无奈!直到第二十八回与刘备重逢,赵云以刘备为明主,刘备亦喜爱赵云之一将才。且看刘赵二人相见之场景:《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斩蔡阳兄弟释疑,会古城主臣聚义”……玄德早挥鞭大叫:“来者莫非子龙否?”那将见了玄德,滚鞍下马,拜服道旁……玄德曰:“吾初见子龙,便有留恋,不舍之情,今幸遇见”云曰:“云奔走四方,择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今得相随,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矣。”

从以上刘赵二人相见之景,不难看出赵云以刘备为明主,甘愿肝脑涂地,报效终身的深情。而此时的刘备正是身小力单之时。在刘备最艰难的时候,赵云毅然决然投到了刘备的帐下,开始了为蜀汉打天下的戎马生涯。事实证明,赵云的选择是正确的,公孙瓒、袁绍先后为

他人所灭,而刘备则是从一个无立足之地到处寄人篱下的流亡之主成为蜀汉的先主。赵云能识其于未兴,投其于艰难。足见他在择主时独具慧眼、深明大义。

二、胆略过人 智勇双全

《三国演义》中描写了成百上千的武将,其中不乏武艺高强之人,如:无敌天下之吕布,魏国的虎痴许褚、张辽、庞德、典韦等,蜀国的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吴国的太史慈、甘宁。但是要说起《三国演义》中智勇双全的第一人,笔者却认为非赵云莫属。

《三国演义》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在当公孙瓒在磐河被袁绍大将文丑战败后,文丑直将公孙瓒赶出阵后山谷而逃……瓒弓箭尽落,头盔坠地,披发纵马,却转山坡,其马前失,瓒翻身坠于坡下。文丑急捻枪来刺。”

这时“读书者至此,必曰公孙瓒休矣。”可罗贯中笔锋一转,忽见:

“草坡左侧转出一将,马上须无铠甲,拈枪直取文丑……大战文丑五六十合,胜负未分。瓒部下救军到,文丑拔回马去了。那少年也不赶去。”

这时,死里逃生的公孙瓒才定下神来打量自己的救命恩人,只见他“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颜,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赵云的这个“亮相”,一下就表现出一个无敌英雄的神勇和气势,声先夺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真正使赵云名扬天下的是惊心动魄的长阪坡之战。《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过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赵云拨枪上马看时,面前马上正绑一人,乃糜竹也。背后一将,手提大刀,引着千军,……赵云大喝一声,挺枪纵马,直取淳于导,导抵敌不住,被云一枪刺死,向前救了糜竺,夺得马二匹。云请甘夫人上马,杀开条大路,直送至长坂坡。……赵云见夫人已死,恐曹军盗尸,便将土墙推倒,掩盖枯井。掩讫,解开勒条绦,放下掩心镜,将阿斗护在怀中,绰枪上马。……赵云力战四将,曹军一起涌至,云乃拨青工剑乱砍,手起处衣甲平过,血如涌泉。杀退众军将,直透重围……

又如,《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此番赵云在罗贯中的生花妙笔下,这一七旬老将在诸葛亮出兵前,自告奋勇充当先锋,在凤鸣山三回合刺死韩瑛于马下,又“独战三将”,“少时,韩琪中枪落马”,又拨落韩琼三箭,还一箭射死韩琼,继而“生擒韩瑶归阵”,吓得韩德“肝胆皆裂”;“西凉兵素知赵云之名,今见其英勇如昔,谁敢交锋?赵云战马到处,人人到退。赵云匹马单枪,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这一系列生动的描写,使赵云在最后一次出征中保持了“常胜将军”的威名,正是在这种慷慨雄壮的艺术氛围中,罗贯中完成了对赵云英勇无畏形象的塑造。

三、襟怀坦荡 一心为国

赵云自从第二十八回跟从刘备之日起至九十七回赵云病重身死,赵云可谓是始终如一,对刘备、刘禅尽心尽力,为蜀汉,奉献终身。在赵云初投刘备之时,刘备正是身小力单,赵云他不讲究这些,跟随刘备走南打北,为蜀汉基业立下赫赫战功。在刘备死后,赵云事后主刘禅,他没有因自己是前朝老将倚老卖老,也没有因自己劳苦功高而居功自傲,而是一如既往地为主尽忠尽职、默默奉献。后其随丞相诸葛亮征南寇,伐北魏,事事当先,尽心尽力,可以说是,为蜀国始终如一,善始善终。赵云在追随刘备刘禅的数十年间,为蜀汉立下了大大小小无数次的战功,他也因此深受刘备、刘禅器重,丞相诸葛亮也以赵云为“国资栋梁,吾之右臂”赵云在蜀汉集团中,资格仅次于关羽、张飞,又有救护刘禅之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从不争名夺利。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赵云确实是一个深明大义、择主而事;胆略过人、智勇双全;襟怀坦荡、一心为国的千古良将的典型。

参考文献

[1] 罗贯中.三国演义. 西安.三秦出版社. 1992

[2] 陈寿著.裴松之注.三国志. 北京.中华书局. 2006

[3] 刘敬析.明清小说补论.[M] .北京.三联书店. 2004

[4] 三国演义研究集.[R].成都.四川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3

[5] 卢盛江.正统三国.[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6] 冯立鳌.三国风云.[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试论《三国演义》中赵云的形象

作者:陶辉辉

来源:《信息教研周刊》2013年第05期

内容摘要:在《三国演义》中刘备,诸葛亮作为千古明君贤相的典型,已经为人们所公认,但除此之外,罗贯中又塑造了一个典型形象,即赵云。本文通过对《三国演义》中有关赵云情节的具体分析,认为赵云是一个深明大义、择主而事;胆略过人、智勇双全;深思远虑、忠直敢谏;襟怀坦荡、一心为国的千古良将的典型。

关键词:《三国演义》;赵云;千古良将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为蜀国的五虎上将之一,《三国演义》全书中描绘赵云的笔墨虽然赶不上诸葛亮、刘备、曹操、孙权等领袖人物,也不及关羽、张飞等浓墨重彩,但是笔者认为赵云却是作者所着力刻画的千古良将的典型,本文拟通过对《三国演义》中有关赵云情节的具体分析,对赵云这一千古良将的形象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深明大义 择主而事

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割据称霸,这本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生此乱世,想要建功立业,必须保一明主才有安身立命之所,此正是所谓的“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那么处此乱世的赵云是如何处理这一问题的呢?

我们知道,赵云最初投靠的是山东豪强、冀州袁绍,当时的袁绍身为十七路诸侯盟主,可谓是威震八方,各地群豪趋之若骛,但是赵云却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因而弃袁绍而投公孙瓒麾下。直到第二十八回公孙瓒死后,赵云辗转与刘备重逢,了却“奔走四方,择主而事”的愿望。赵云在这个“奔走四方,择主而事”的途中可谓是历经艰辛,遇刘备方休。他先是遇一“无忠君救民之心”的袁绍,因而改投公孙瓒麾下,却又“误认公孙瓒为英雄,今观所为,亦袁绍等辈耳。”这其中更苦的是,刘备赵云二人数次相见,且刘备甚相敬爱赵云,二人多次洒泪而别。由此可见,赵云在遇到刘备之前是何等苦闷,遇明君而不能从,又是何等无奈!直到第二十八回与刘备重逢,赵云以刘备为明主,刘备亦喜爱赵云之一将才。且看刘赵二人相见之场景:《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斩蔡阳兄弟释疑,会古城主臣聚义”……玄德早挥鞭大叫:“来者莫非子龙否?”那将见了玄德,滚鞍下马,拜服道旁……玄德曰:“吾初见子龙,便有留恋,不舍之情,今幸遇见”云曰:“云奔走四方,择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今得相随,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矣。”

从以上刘赵二人相见之景,不难看出赵云以刘备为明主,甘愿肝脑涂地,报效终身的深情。而此时的刘备正是身小力单之时。在刘备最艰难的时候,赵云毅然决然投到了刘备的帐下,开始了为蜀汉打天下的戎马生涯。事实证明,赵云的选择是正确的,公孙瓒、袁绍先后为

他人所灭,而刘备则是从一个无立足之地到处寄人篱下的流亡之主成为蜀汉的先主。赵云能识其于未兴,投其于艰难。足见他在择主时独具慧眼、深明大义。

二、胆略过人 智勇双全

《三国演义》中描写了成百上千的武将,其中不乏武艺高强之人,如:无敌天下之吕布,魏国的虎痴许褚、张辽、庞德、典韦等,蜀国的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吴国的太史慈、甘宁。但是要说起《三国演义》中智勇双全的第一人,笔者却认为非赵云莫属。

《三国演义》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在当公孙瓒在磐河被袁绍大将文丑战败后,文丑直将公孙瓒赶出阵后山谷而逃……瓒弓箭尽落,头盔坠地,披发纵马,却转山坡,其马前失,瓒翻身坠于坡下。文丑急捻枪来刺。”

这时“读书者至此,必曰公孙瓒休矣。”可罗贯中笔锋一转,忽见:

“草坡左侧转出一将,马上须无铠甲,拈枪直取文丑……大战文丑五六十合,胜负未分。瓒部下救军到,文丑拔回马去了。那少年也不赶去。”

这时,死里逃生的公孙瓒才定下神来打量自己的救命恩人,只见他“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颜,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赵云的这个“亮相”,一下就表现出一个无敌英雄的神勇和气势,声先夺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真正使赵云名扬天下的是惊心动魄的长阪坡之战。《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过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赵云拨枪上马看时,面前马上正绑一人,乃糜竹也。背后一将,手提大刀,引着千军,……赵云大喝一声,挺枪纵马,直取淳于导,导抵敌不住,被云一枪刺死,向前救了糜竺,夺得马二匹。云请甘夫人上马,杀开条大路,直送至长坂坡。……赵云见夫人已死,恐曹军盗尸,便将土墙推倒,掩盖枯井。掩讫,解开勒条绦,放下掩心镜,将阿斗护在怀中,绰枪上马。……赵云力战四将,曹军一起涌至,云乃拨青工剑乱砍,手起处衣甲平过,血如涌泉。杀退众军将,直透重围……

又如,《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此番赵云在罗贯中的生花妙笔下,这一七旬老将在诸葛亮出兵前,自告奋勇充当先锋,在凤鸣山三回合刺死韩瑛于马下,又“独战三将”,“少时,韩琪中枪落马”,又拨落韩琼三箭,还一箭射死韩琼,继而“生擒韩瑶归阵”,吓得韩德“肝胆皆裂”;“西凉兵素知赵云之名,今见其英勇如昔,谁敢交锋?赵云战马到处,人人到退。赵云匹马单枪,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这一系列生动的描写,使赵云在最后一次出征中保持了“常胜将军”的威名,正是在这种慷慨雄壮的艺术氛围中,罗贯中完成了对赵云英勇无畏形象的塑造。

三、襟怀坦荡 一心为国

赵云自从第二十八回跟从刘备之日起至九十七回赵云病重身死,赵云可谓是始终如一,对刘备、刘禅尽心尽力,为蜀汉,奉献终身。在赵云初投刘备之时,刘备正是身小力单,赵云他不讲究这些,跟随刘备走南打北,为蜀汉基业立下赫赫战功。在刘备死后,赵云事后主刘禅,他没有因自己是前朝老将倚老卖老,也没有因自己劳苦功高而居功自傲,而是一如既往地为主尽忠尽职、默默奉献。后其随丞相诸葛亮征南寇,伐北魏,事事当先,尽心尽力,可以说是,为蜀国始终如一,善始善终。赵云在追随刘备刘禅的数十年间,为蜀汉立下了大大小小无数次的战功,他也因此深受刘备、刘禅器重,丞相诸葛亮也以赵云为“国资栋梁,吾之右臂”赵云在蜀汉集团中,资格仅次于关羽、张飞,又有救护刘禅之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从不争名夺利。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赵云确实是一个深明大义、择主而事;胆略过人、智勇双全;襟怀坦荡、一心为国的千古良将的典型。

参考文献

[1] 罗贯中.三国演义. 西安.三秦出版社. 1992

[2] 陈寿著.裴松之注.三国志. 北京.中华书局. 2006

[3] 刘敬析.明清小说补论.[M] .北京.三联书店. 2004

[4] 三国演义研究集.[R].成都.四川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3

[5] 卢盛江.正统三国.[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6] 冯立鳌.三国风云.[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相关内容

  • 虎胆龙威赵子龙
  • 虎胆龙威赵子龙 --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看赵云的人物形象 摘要 历史上赵云的英雄形象一直被人们所流传可以说在<三国演义>的影响下赵云是自武圣关羽和神算诸葛亮之后又一个近乎神一样的人物.那么联系<三国志>以及裴松之的注再结合<三国演义 ...

  • 三国演义刘备形象分析
  • 刘备,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明君,只可惜现代的读者和研究者对刘备形象分析的评价的却不高,甚至还将刘备划为"苍白无力"的君主,确实,如果从战绩中分析刘备,一生当中八败七胜,这样的战绩确实是不能将之拿来评论的,那么刘备形象分析到底怎么样,从哪些地方分析呢? 刘备剧照 从仁德之心,爱护百姓的 ...

  •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如果吕布战赵云会怎样?
  • 吕布有多厉害呢?民间流传着一段话: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许八黄九姜巍". 吕布之所以能排在第一,也是有着一定的依据的.三国演义中将吕布描述成一员悍将,擅长骑射,可以说三国时期,单挑的话,无一人能战胜吕布.三国时期,乱世出将才,诸如夏侯惇.夏侯渊以及渊许褚.典韦等人 ...

  • 刘备有没有封过"五虎大将"?
  • 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并称"五虎大将",元代的<三国志平话>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都说"五虎大将"系刘备所封.那么-- 刘备有没有封过"五虎大将"? <三国演义>第73回写刘备取汉中之后,众文武官 ...

  •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滚滚流逝的历史长河中,涌出了一群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有忠义勇敢的三国英雄,有仗义豪爽的梁山好 ...

  • 论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特色
  • 论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特色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是一个各方势力军阀割据.战争频发的换乱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宏大而残酷的战争史.而<三国演义>就是以这个历史时期为题材的,描写整个三国的形成和三国最终统一归晋的伟大历史小说.它的主要内容就是战争的历史性再现,因而战争描写成了小说 ...

  •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作文
  • 精选作文:<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 作文 <三国演义>是中国的四大名着之一,也是我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书中一个个传奇故事令我深有感触,苦肉计.空城计.王允巧施连环计等都让人拍案叫绝. 我最喜欢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他的壮举之一,令我挥之不去. 三国时期,东吴有个大 ...

  • 三国演义知识点整理
  • 高三语文文科名著阅读<三国演义>知识点整理(一) 一.简答题: 1.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一次战役. 答:①官渡之战 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袁绍只派少 ...

  • "面相"与命运:[三国演义]中刘备外貌描写的隐含意义解读
  • 摘 要:传统方式解析文本,多从写作手法.故事脉络.象征隐喻.风俗民俗等方面着眼.这些部分固然是时代的缩影,能体现作者在"大"处布局的能力,但提及作者运笔处微妙的区别,以上诸点就很难对其分析有深入的帮助.如果从<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外貌描写入手,解剖其隐含的人物命运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