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论学翻译

一、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书上》)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尽心下》)

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子贡问:“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孔子回答:“孔文子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孟子说:“大王的不明智,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我和大王相见的时候也太少了。我一离开大王,那些‘冻’他的奸邪之人就去了,他即使有一点善良之心的萌芽也被他们冻杀了,我有什么办法呢?比如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只是一种小技艺; 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学不会的。奔秋是全国闻名的下棋能手,叫奔秋同时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虽然也在听,但心里面却老是觉得有天鹅要飞来,一心想着如何张弓搭箭去射击它。这个人虽然与专心致志的那个人一起学习,却比不上那个人。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回答很明确:当然不是。”

孟子说:‘完全相信书,还不如没有书。我对《尚书》武成一篇,所取不过两三片竹简罢了。仁德的人在天下没有敌手。凭周武王这样很有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王这样很不仁道的人,怎么会使血流得那么多,以致连打仗的杵也都在血水中漂流起来呢?

一、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书上》)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尽心下》)

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子贡问:“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孔子回答:“孔文子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孟子说:“大王的不明智,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我和大王相见的时候也太少了。我一离开大王,那些‘冻’他的奸邪之人就去了,他即使有一点善良之心的萌芽也被他们冻杀了,我有什么办法呢?比如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只是一种小技艺; 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学不会的。奔秋是全国闻名的下棋能手,叫奔秋同时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虽然也在听,但心里面却老是觉得有天鹅要飞来,一心想着如何张弓搭箭去射击它。这个人虽然与专心致志的那个人一起学习,却比不上那个人。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回答很明确:当然不是。”

孟子说:‘完全相信书,还不如没有书。我对《尚书》武成一篇,所取不过两三片竹简罢了。仁德的人在天下没有敌手。凭周武王这样很有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王这样很不仁道的人,怎么会使血流得那么多,以致连打仗的杵也都在血水中漂流起来呢?


相关内容

  • 孔孟论学习对比阅读题集
  • 孔孟论学习对比阅读题集 一.阅读<孔孟论学>全文,完成练习 1.本文前四则选自 .孔子是我国 学派的创始人.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划线词语的含义: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三则孔子认为自己勤奋虚心地学习,不懂就问,所 ...

  • [孔孟论学习]习题
  • <孔孟论学习>习题 一.基础识记 1.默写: (1)学而不思则罔, . (2)不 不 ,不 不 . (3)"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因为 " , ". (4)读书应有怀疑的精神,孟子的名言这样教导我们: " , ." 2.< ...

  • (北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孔孟论学习]练习题
  • 7.<孔孟论学习> 一.基础识记 1.默写: ⑴学而不思则罔, . ⑵不 不 ,不 不 . ⑶"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因为" , ". ⑷读书应有怀疑的精神,孟子的名言这样教导我们:" , ." 2.<孔孟论学习> ...

  • 孔孟两章练习
  • 孔孟两章 季氏将伐颛臾 1.注音. 颛臾( ) 冉有( ) 社稷( ) 柙( ) 虎兕( ) 萧墙( ) 相夫子( ) 椟( ) (1)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2)无乃尔是过与? .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4)则修文德以来之. .(5)既来之,则安之. . ...

  • 从动态对等到功能对等_奈达对等翻译观简述
  • 理 论 新 探 从动态对等到功能对等 --奈达对等翻译观简述 ◎张雪芳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4) 尤其是他的对等翻译观, 对国内外翻译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尝试在讨论其三个阶段的 摘 要 奈达的翻译理论, 翻译思想, 分析他的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理论, 以及后来提出的功能对 ...

  • 桐城文章与翻译
  • 桐 城 文 章 与 翻 译 --以严复.林纾为中心 吴 微 摘 要:桐城古文作为古文的正宗和化身,笼罩了文言写作.在边际游走中自身也得到了扩容和更新.严复.林纾凭借这种扩容了的桐城文章作为工具,译述西方学术思想和西洋小说,输入外来文化:与教育紧密关联,哺育了新一代知识青年.在晚清民初的文化转型中,引 ...

  • 给中学老师的对联
  • 给中学老师的对联 一.写给语文老师 1.站三尺讲台,传李杜韩柳诗文:握一支粉笔,授孔孟老庄学问.站三尺讲台,传李杜韩柳诗文的下联 握一支粉笔,授孔孟老庄学问 或 通四方天地,授孔孟老庄道理或 立十年寒暑,育梅兰莲菊芳华 2.论学问,四书五经样样通晓:讲口才,三言两语句句精妙. 3.诗词歌赋尽显雅士风 ...

  • _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论语]翻译研究
  • 2006年6月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une, 2006 第2期Journal of Lianyungang Teachers C ollege No. 2 y 文章编号:1009- 7740(2006) 02-0051-04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 论语 翻译研究 韦汇余, 张 新 1 2 ( ...

  • 近代史上列强对华的宗教侵略
  • 近代史上列强对华的宗教侵略 (作者:苦竹)原创于: 2012-11-27 马克思早在1843年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近代宗教是压制殖民地的工具". 近代史上,洋毒药(鸦片).洋枪炮.洋宗教,是列强侵华的三大工具. 一.西方宗教势力乘机大举侵华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公元2世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