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

正义。

【提出问题】:什么是共同富裕,怎样实现共同富裕? 引出本课的课题: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活动二:事先调查:①调查自己家里经济收入来源,我家的收入主要来自于: ⑵了解什么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

⑶知道“四个尊重”。 2.能力目标:

⑴从我国多层次生产力水平出发,理解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的必要性;

⑵结合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地理位置等方面的情况,体会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的道理;

⑶从激发社会活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角度,明确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现实意义。 ⑷培养学生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认同现阶段我国基本分配制度,自觉做到“四个尊重”;

⑵使学生理解部分先富的政策,懂得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各族人民应互帮互助,并积极 投身到扶贫帮困的宣传活动中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⑴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⑵什么是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先富和共富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先富与共富的辩证关系。 教法指导:讲授法和问题教学法

教学过程:活动一:⑴利用多媒体给出两组图片:第一组是华西村及其富裕的人们;第二组是贫穷的人和贫穷的孩子以及因贫穷而买不起药和上不起学的漫画。 【提出问题】:对比这两组图片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我们国家还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有些地区和人们比较富裕,有些地区和人们仍然没有摆脱贫困与落后,我们这个社会还存在贫穷的人。

⑵文字材料:我国现阶段贫困人口绝对数量依然庞大,到2005年末,全国绝对贫困人口还有2365万,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067万。这些贫困人口分布在生产生活条件极差的地区,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低,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收入来源匮乏,极易返贫,是我国扶贫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 结合多媒体介绍十六届六中全会(2006年10月8日召开)的主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公平正义;人与人和谐相处;民主法治;诚信友爱;社会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提出问题】:上述材料反应的贫富差距能体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吗:不能。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任务,其中重要一点是使“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也就是要缩小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的公平① 父母参加工作获得的工资、奖金;②打工获得的劳动报酬;③做生意赚的钱;④购买股 票赚的钱;⑤买彩票中的奖;⑥出租房屋收取租金;⑦投资分红。⑧把钱存进银行获取利息。

教师主导:总结概括:家庭收入有工资收入、劳动收入、利息收入、投资风险收入、技术入股收入、管理收入等多种方式。

②材料:阅读下列四个材料,他们分别是通过哪些方式获取合法收入?

 周某是某国有企业的工人,月工资为1800元;劳动  王某外出打工当建筑工人,一年挣了8000元钱—劳动

 张某取得了一项科技发明成果,专利权被某企业购买,获利20万元。—技术

 李某是位饮料厂的老板,年终交纳各种税款后,获利5万元。—劳动、管理、资本  王某购买了某企业的股票,年终获红利1万元。—资本

教师主导。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多样化的家庭收入体现了什么样的分配制度? 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板书)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对比讲解:公有制为主体,分配制度上必然是按劳分配分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上必然是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向学生提示:不仅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能创造财富,资本、技术、管理也能创造财富,获得收入。

分配制度体现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向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按劳分配的意义是什么?或者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呢?

帮助学生理解实行按劳分配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劳动贡献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打破平均主义,奖勤罚懒,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家个人都是有好处的。强调个人与国家的统一。 活动三:多媒体出示两个材料:

材料一: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实业家,爱国华侨领袖陈家庚先生。他一生累计为我国文化教育事业捐款人民币5.4亿元,临终又把银行存款300多万元捐献,未给子孙留一分钱。 材料二:微软的创始人和主席比尔.盖茨,有580亿美元的资产,但他的3个孩子只能从父亲的资产中,得到几百万美元。比尔及美琳达·盖茨基金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慈善机构。 截至2005年,这家机构已向第三世界国家捐助了105亿美元,挽救了至少67万人的生命。 【提出问题】:这两个材料给你什么启示?富了不要忘了社会,要关爱弱势群体,要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扶危济困,要有奉献精神。 【联系现实】: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把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又落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的制度,极大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党的好政策的指引下,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

作为享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现在固定资产30多亿,年销售收入超100亿的华西村,

多年来,始终坚持“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的共同富裕理念,拿出数千万元资金,先后在宁夏、黑龙江建立了两个“省外华西村”,并为中西部20多个省、区举办培训班100多期,直接培训10000多名基层干部,带动10多万人脱贫致富。2001年6月份以来,将周边10个村并入华西共同发展,不仅建设了一个18平方公里的大华西村,而且还帮助1.7万名村民走上富裕的小康之路。 华西村的事例给你什么启示?

⑴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⑵经济社会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分配中,既要讲效率,鼓励先进,反对平均主义,奖勤罚懒,落实按劳分配政策,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劳动贡献紧密结合起来,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还要认识到:地区间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自然资源的拥有量不同;劳动者的素质、能力、技术的参差不齐,一些地区经济仍然比较落后,社会中还存在相当数量的急待救助的弱势群体,所以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人就有责任、有义务利用自己的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去帮助和带动那些比较落后的地区和人们提高技术水平,发展经济,提倡奉献精神,以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一、先富带后富 共奔富裕路(板书) 【提出问题】:共同富裕是两极分化吗?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吗?同时、同步富裕能做到吗?为什么?

⑴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结果(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因素)

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结果(劳动者素质、能力、技术以及对生产要素占有不同等因素)

所以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如何体现过程?) 共同富裕三步走战略:(多媒体)

⑴当前许多人和地区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学识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率先富了起来。广大东部沿海和沿江地区,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成为中国较快富裕的地区。出示改革开放格局形成的地图,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在东部沿海和沿江地区建立了许多经济开发区和经济特区,东部地区利用自身的优越的地理位置,中西部地区根据自己的条件发挥资源优势,在各方面支持了沿海地区的发展,使东部沿海地区很快发展起来(出示一些经济开发区和经济特区的图片);

⑵多媒体出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人口,土地,资源数量的对比表和人均GDP,人均收入的对比。

提出问题:从表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西部地区土地和各种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比东部地区低,经济不发达,西部地区人才少。 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出示地图显示西部大开发的格局、包括的省、自治区。 并出示西部大开发取得的成就的图片: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新开工的重点工程,总投资800亿,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生态环境的改善,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治理严重退化草原的成果。

⑶2003年中央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出示一组图片进行对比,显示取得的成就。最后出示一组数据:全省生产总值,利用外资,改制国有大中型企业,农民纯收入增长情况。 【提出问题】:三步走战略给你什么启示?

2、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板书)

三步走战略目的就是让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富裕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 3、什么是共同富裕?或者怎样实现共同富裕(板书)

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而是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讨论:【提出问题】:先富和共富矛盾吗?你怎样认为两者的关系?

“共富”必须先富,先富和共富并不矛盾。先富是共富的实现途径和手段,共富为先富指明了方向,是最终目的,可防止两极分化,这便是先富和共富的关系。 【提出问题】:怎样实现先富带后富?

⑴提倡奉献精神,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人主动承担责任和义务,去帮助和带动后富者; ⑵要有制度和政策的保障:

①建立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②通过制度和法律使发达地区的富裕人、企业多交税,并利用这部分资金开发贫困地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③发达地区帮助贫困地区培训人才;④给予优惠政策,让发达地区通过技术转让,投资于贫困地区,使之共同发展。 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板书)

多媒体展示(配合图片):材料:徐本禹,男,山东聊城人。华中农业大学的在读研究生,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为什么成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介绍:徐本禹出生于山东聊城的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他的父亲教了一辈子小学,最多的时候每月能拿到270元的工资,最少的时候一个月只有十几元,直到2003年转为正式教师后基本工资才到了800元。这点工资几乎就是全家的收入来源。

1999年,徐本禹成为华中农业大学的一名学生。2003年,徐本禹以372分的高分考取了本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然而,2003年4月16日,徐本禹却作出了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决定:放弃攻读研究生的机会,去贵州省大方县大水乡大石村支教。徐本禹2008年1月10日荣获“中国第18届十大杰出青年”

颁奖辞: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提出问题:他为什么去条件非常恶劣的地方去支教呢?

因为他知道深山里的孩子更需要知识,唯有知识才能让孩子们走出大山,改变他们的人生命运。接受知识和良好的教育已经成为人们一生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一生的命运。

提出问题:作为中学生,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承担自己应该承担责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开拓进取的精神。为今后的成才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多媒体展示⑴江泽民会见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科技工作者;⑵胡锦涛会见优秀教师代表

和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图片。

提出问题:从上面的图片中,⑴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是对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的鼓励和尊重。

⑵如果你是教育工作者或者科技工作者,你最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意识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离不开教育,离不开创新,离不开人才。科学技术和人才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大力推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国力强弱依靠科技;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财富!等等。 引出:

所以在我们这个社会,才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1、四个尊重(板书)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努力干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仅劳动能创造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创造财富的力量更加巨大。

【现实例子】:全球首富比尔.盖茨拥有的财富价值580亿美元,是靠一般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吗?是靠知识、技术、管理和创造。

在“四个尊重”的社会氛围下,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也将充分涌流(板书)。

2、创造财富的源泉:劳动、知识、技术、资本、管理(板书) 学生阅读课本的例子,课本第85页小严创业的例子。

提出问题:小严创业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分析小严创业的原因。 ⑴社会为小严创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四个尊重”;(制度)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良好机制,如专利向市场转化;(政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低息贷款,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⑵个人素质:具有非常突出的创造才能;善于利用社会提供的有利于创业的各种条件;善于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自己研究的方向。

国家制定了共同富裕三步走的战略,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公民个人来讲,也应该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为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公民应该怎么做呢?

3、发挥自身才智,为国家经济发展作贡献(板书)

作为个人,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 学生总结这节课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一、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与分配原则。 (1)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2、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 3、什么是共同富裕?或者怎样实现共同富裕 二、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1、四个尊重

2、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 3、发挥自身才能,为国家经济发展作贡献。 【课后记】: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

正义。

【提出问题】:什么是共同富裕,怎样实现共同富裕? 引出本课的课题: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活动二:事先调查:①调查自己家里经济收入来源,我家的收入主要来自于: ⑵了解什么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

⑶知道“四个尊重”。 2.能力目标:

⑴从我国多层次生产力水平出发,理解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的必要性;

⑵结合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地理位置等方面的情况,体会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的道理;

⑶从激发社会活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角度,明确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现实意义。 ⑷培养学生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认同现阶段我国基本分配制度,自觉做到“四个尊重”;

⑵使学生理解部分先富的政策,懂得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各族人民应互帮互助,并积极 投身到扶贫帮困的宣传活动中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⑴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⑵什么是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先富和共富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先富与共富的辩证关系。 教法指导:讲授法和问题教学法

教学过程:活动一:⑴利用多媒体给出两组图片:第一组是华西村及其富裕的人们;第二组是贫穷的人和贫穷的孩子以及因贫穷而买不起药和上不起学的漫画。 【提出问题】:对比这两组图片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我们国家还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有些地区和人们比较富裕,有些地区和人们仍然没有摆脱贫困与落后,我们这个社会还存在贫穷的人。

⑵文字材料:我国现阶段贫困人口绝对数量依然庞大,到2005年末,全国绝对贫困人口还有2365万,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067万。这些贫困人口分布在生产生活条件极差的地区,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低,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收入来源匮乏,极易返贫,是我国扶贫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 结合多媒体介绍十六届六中全会(2006年10月8日召开)的主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公平正义;人与人和谐相处;民主法治;诚信友爱;社会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提出问题】:上述材料反应的贫富差距能体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吗:不能。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任务,其中重要一点是使“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也就是要缩小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的公平① 父母参加工作获得的工资、奖金;②打工获得的劳动报酬;③做生意赚的钱;④购买股 票赚的钱;⑤买彩票中的奖;⑥出租房屋收取租金;⑦投资分红。⑧把钱存进银行获取利息。

教师主导:总结概括:家庭收入有工资收入、劳动收入、利息收入、投资风险收入、技术入股收入、管理收入等多种方式。

②材料:阅读下列四个材料,他们分别是通过哪些方式获取合法收入?

 周某是某国有企业的工人,月工资为1800元;劳动  王某外出打工当建筑工人,一年挣了8000元钱—劳动

 张某取得了一项科技发明成果,专利权被某企业购买,获利20万元。—技术

 李某是位饮料厂的老板,年终交纳各种税款后,获利5万元。—劳动、管理、资本  王某购买了某企业的股票,年终获红利1万元。—资本

教师主导。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多样化的家庭收入体现了什么样的分配制度? 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板书)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对比讲解:公有制为主体,分配制度上必然是按劳分配分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上必然是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向学生提示:不仅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能创造财富,资本、技术、管理也能创造财富,获得收入。

分配制度体现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向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按劳分配的意义是什么?或者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呢?

帮助学生理解实行按劳分配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劳动贡献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打破平均主义,奖勤罚懒,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家个人都是有好处的。强调个人与国家的统一。 活动三:多媒体出示两个材料:

材料一: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实业家,爱国华侨领袖陈家庚先生。他一生累计为我国文化教育事业捐款人民币5.4亿元,临终又把银行存款300多万元捐献,未给子孙留一分钱。 材料二:微软的创始人和主席比尔.盖茨,有580亿美元的资产,但他的3个孩子只能从父亲的资产中,得到几百万美元。比尔及美琳达·盖茨基金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慈善机构。 截至2005年,这家机构已向第三世界国家捐助了105亿美元,挽救了至少67万人的生命。 【提出问题】:这两个材料给你什么启示?富了不要忘了社会,要关爱弱势群体,要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扶危济困,要有奉献精神。 【联系现实】: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把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又落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的制度,极大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党的好政策的指引下,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

作为享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现在固定资产30多亿,年销售收入超100亿的华西村,

多年来,始终坚持“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的共同富裕理念,拿出数千万元资金,先后在宁夏、黑龙江建立了两个“省外华西村”,并为中西部20多个省、区举办培训班100多期,直接培训10000多名基层干部,带动10多万人脱贫致富。2001年6月份以来,将周边10个村并入华西共同发展,不仅建设了一个18平方公里的大华西村,而且还帮助1.7万名村民走上富裕的小康之路。 华西村的事例给你什么启示?

⑴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⑵经济社会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分配中,既要讲效率,鼓励先进,反对平均主义,奖勤罚懒,落实按劳分配政策,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劳动贡献紧密结合起来,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还要认识到:地区间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自然资源的拥有量不同;劳动者的素质、能力、技术的参差不齐,一些地区经济仍然比较落后,社会中还存在相当数量的急待救助的弱势群体,所以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人就有责任、有义务利用自己的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去帮助和带动那些比较落后的地区和人们提高技术水平,发展经济,提倡奉献精神,以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一、先富带后富 共奔富裕路(板书) 【提出问题】:共同富裕是两极分化吗?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吗?同时、同步富裕能做到吗?为什么?

⑴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结果(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因素)

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结果(劳动者素质、能力、技术以及对生产要素占有不同等因素)

所以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如何体现过程?) 共同富裕三步走战略:(多媒体)

⑴当前许多人和地区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学识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率先富了起来。广大东部沿海和沿江地区,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成为中国较快富裕的地区。出示改革开放格局形成的地图,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在东部沿海和沿江地区建立了许多经济开发区和经济特区,东部地区利用自身的优越的地理位置,中西部地区根据自己的条件发挥资源优势,在各方面支持了沿海地区的发展,使东部沿海地区很快发展起来(出示一些经济开发区和经济特区的图片);

⑵多媒体出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人口,土地,资源数量的对比表和人均GDP,人均收入的对比。

提出问题:从表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西部地区土地和各种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比东部地区低,经济不发达,西部地区人才少。 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出示地图显示西部大开发的格局、包括的省、自治区。 并出示西部大开发取得的成就的图片: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新开工的重点工程,总投资800亿,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生态环境的改善,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治理严重退化草原的成果。

⑶2003年中央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出示一组图片进行对比,显示取得的成就。最后出示一组数据:全省生产总值,利用外资,改制国有大中型企业,农民纯收入增长情况。 【提出问题】:三步走战略给你什么启示?

2、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板书)

三步走战略目的就是让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富裕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 3、什么是共同富裕?或者怎样实现共同富裕(板书)

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而是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讨论:【提出问题】:先富和共富矛盾吗?你怎样认为两者的关系?

“共富”必须先富,先富和共富并不矛盾。先富是共富的实现途径和手段,共富为先富指明了方向,是最终目的,可防止两极分化,这便是先富和共富的关系。 【提出问题】:怎样实现先富带后富?

⑴提倡奉献精神,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人主动承担责任和义务,去帮助和带动后富者; ⑵要有制度和政策的保障:

①建立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②通过制度和法律使发达地区的富裕人、企业多交税,并利用这部分资金开发贫困地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③发达地区帮助贫困地区培训人才;④给予优惠政策,让发达地区通过技术转让,投资于贫困地区,使之共同发展。 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板书)

多媒体展示(配合图片):材料:徐本禹,男,山东聊城人。华中农业大学的在读研究生,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为什么成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介绍:徐本禹出生于山东聊城的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他的父亲教了一辈子小学,最多的时候每月能拿到270元的工资,最少的时候一个月只有十几元,直到2003年转为正式教师后基本工资才到了800元。这点工资几乎就是全家的收入来源。

1999年,徐本禹成为华中农业大学的一名学生。2003年,徐本禹以372分的高分考取了本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然而,2003年4月16日,徐本禹却作出了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决定:放弃攻读研究生的机会,去贵州省大方县大水乡大石村支教。徐本禹2008年1月10日荣获“中国第18届十大杰出青年”

颁奖辞: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提出问题:他为什么去条件非常恶劣的地方去支教呢?

因为他知道深山里的孩子更需要知识,唯有知识才能让孩子们走出大山,改变他们的人生命运。接受知识和良好的教育已经成为人们一生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一生的命运。

提出问题:作为中学生,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承担自己应该承担责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开拓进取的精神。为今后的成才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多媒体展示⑴江泽民会见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科技工作者;⑵胡锦涛会见优秀教师代表

和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图片。

提出问题:从上面的图片中,⑴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是对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的鼓励和尊重。

⑵如果你是教育工作者或者科技工作者,你最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意识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离不开教育,离不开创新,离不开人才。科学技术和人才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大力推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国力强弱依靠科技;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财富!等等。 引出:

所以在我们这个社会,才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1、四个尊重(板书)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努力干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仅劳动能创造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创造财富的力量更加巨大。

【现实例子】:全球首富比尔.盖茨拥有的财富价值580亿美元,是靠一般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吗?是靠知识、技术、管理和创造。

在“四个尊重”的社会氛围下,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也将充分涌流(板书)。

2、创造财富的源泉:劳动、知识、技术、资本、管理(板书) 学生阅读课本的例子,课本第85页小严创业的例子。

提出问题:小严创业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分析小严创业的原因。 ⑴社会为小严创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四个尊重”;(制度)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良好机制,如专利向市场转化;(政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低息贷款,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⑵个人素质:具有非常突出的创造才能;善于利用社会提供的有利于创业的各种条件;善于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自己研究的方向。

国家制定了共同富裕三步走的战略,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公民个人来讲,也应该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为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公民应该怎么做呢?

3、发挥自身才智,为国家经济发展作贡献(板书)

作为个人,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 学生总结这节课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一、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与分配原则。 (1)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2、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 3、什么是共同富裕?或者怎样实现共同富裕 二、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1、四个尊重

2、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 3、发挥自身才能,为国家经济发展作贡献。 【课后记】:


相关内容

  •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案例及反思
  •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案例及反思 珠田中学 肖昭铖 (一)教材分析 1.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共同富裕.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2. 教学目标 (1)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 (2)理解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及其意义: (二)学生分析 (1)学生对于共同富裕这一国家的基本情况是有所感爱的,但这种感觉是表 ...

  •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课例
  • 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七课 第二框题<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教学课例 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七课 第二框题<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课例 内容摘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着不同的内容,它是一个先富 ...

  • 树立崇高理想教案
  • 树立崇高理想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理想伴我成长 2. 运用:艰苦奋斗,走向成功.世界因我而精彩 3. 情感态度: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形成和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教师出示问题,学生自主解决) 1.理想的含义?内容? 2.社会理想的重要性? 3.我国人民在现阶段 ...

  •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简明教案1
  • m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简明教案: 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了解中国近代百余年沧桑的历史以及中华民族英勇抗争的历史,初步感受团结爱国.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知识要点 1.中华民族有悠久而辉煌的文明史 ...

  • 第三节 走向全面小康教案
  • 第三节 走向全面小康 第一教时 共同富裕的目标 一.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 [教学难点]贫富差别现实与共同富裕目标之间的矛盾. 二.学生分析 针对的问题: 共同富裕的目标与当前贫富悬殊的现实这对矛盾,使得学生产生这样的认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差距会变得越来越 ...

  •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育才中学 李福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 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体会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后富 ...

  •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钱学森]教案
  • 钱 学 森 一.导入新课,简介人物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本组课文的第二位名人,他叫:钱学森. 哪位同学愿意把钱学森的名字写在黑板上?(指生上台板演课题,提醒学生注意"森"字的第二个木的一捺应改成点.) 2.钱学森是位了不起的人物.请问你对他了解吗?谁能用一两句话来 ...

  • 高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教案]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教案]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 2.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例,说明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优势.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 ...

  • [诚信创业我能行]教案 (2)
  • 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教案 吴信忠 教学内容: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们心灵世界的深层核心.有无理想信念,就像一道分水岭,既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又把高尚充实的人生与庸俗空虚的人生区别开来.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人生需要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