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的少年

  在高校做心理咨询的时候,见到这样一群孩子:多半是男孩,他们准时、有礼貌、乏味,不快乐也没有猛烈的痛苦,他们独来独往,在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深入的人际关系。   讲一个典型的成长故事吧。他来自南方的乡村或小镇,瘦弱,可能是家里唯一的男孩。父母非常勤劳,起早贪黑。父亲总是外出工作,他从小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即便在一起,父亲也是沉默寡言,极少表露情感。只有一次,他中考大胜,父亲高兴得把他抱起来转圈,他几乎被吓到。在不好好学习或偷懒不做事的时候,他也许会挨打,也许不会挨打,但是他一定会被送去方圆几十里内最好的学校寄宿,与家人隔绝,未成年期寄宿的时间至少有6年。家人一直支持他读书,能读多高读多高,甚至出国留学。   他记得他6岁时第一次被送到一位老师家里寄宿,爸爸开着送货小车颠簸了很久,把他放到门口就转身回去启动车子。他也想上那辆车回家,便跟在爸爸的车后追,但是爸爸听不见他的喊叫,开着车就在他眼前绝尘而去。8岁时,他过生日,爸妈工作很忙不能陪他,但是他们在县里的电视台给他点了歌,祝福他生日快乐。他一个人搬来小凳,坐在电视机前激动地守候,当属于他的歌曲播出的时候,他独享了闪烁明灭的荧光屏和屏幕后所有的漆黑。   妈妈只有小学三年级的学历,有一次妈妈让他给爸爸写一封信,他因为妈妈用错一个词,嘲笑她没文化,妈妈大怒,罚他跪了一夜,从此他不敢和妈妈讲太多的话。   他有一个姐姐,学习成绩一般,但是性格开朗,高中毕业后在城里做销售。爸爸妈妈把教育他的责任委派给了姐姐。小时候上学走累了,姐姐会把他背到学校。姐姐去年结了婚,爸爸妈妈说:“以后不能总是麻烦姐姐了。”他从此必须一个人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我们不是在说凤凰男。凤凰男多来自传统的农村大家庭,兄弟姐妹众多,父母其实顾不上其中的任何一个,孩子们相对来说是自由成长的,其中一两个会念书的,是先显露了自己的天赋才吸引了整个家族的资源投入。而且他们不一定会很早就上寄宿学校,父母也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他们在亲人中长大,在人际方面不存在明显缺陷,甚至比城里的独生子女更有人际交往能力,更会争取来自他人的注意。   在动物界,特定种群对幼崽的培育策略是不同的。狮子少育,对幼崽采取精细喂养,亲身教它狩猎的技巧;角马多产,对每个幼崽都不大投入,能够活下来的小角马属幸运儿。经典的凤凰男就属于角马策略下的产物,他们的社会进化是自然的。但现在时代变了,城乡二元化的格局不似以往坚固,只要肯往城里流动,农村的父母也可以挣到一些辛苦钱。角马的群落日益萎缩,有的角马开始用狮子的方式去精细培育幼崽,幻想着他的后代能够不再当角马。但老角马不会狩猎,他需要委托狮子去教他的幼崽,他还要尽一切可能,清除小角马食草的记忆,他以为自己在感情上把小角马推得越远,小角马就越容易变成狮子。   这些男孩的父母倾向于用两个简化的概念来归因一切的生活处境:一个是钱,一个是教育。为了能够改换门庭,角马变狮子,就一定要拼命挣钱,供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如果有什么看起来打扰了这个计划,就必须被清除。结果被清除的,是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些孩子在最该被爱喂养的年纪被放逐到情感的孤岛上,没有一艘小船能渡他们回来。其实早在被送去寄宿之前,他们的孤岛体验就已经开始了。父母因为自己的忙碌、焦虑,无暇或无力对孩子的情感需求提供及时、准确的回应,孩子在父母的眼中看不到自己的样子,当他走进人群,就像《千与千寻》里面的无脸男一样,面目不清,饥饿难忍。他们无法命名自己的体验,说不出准确表达自己的话语,也不明白别人的言语和表情是什么意思,在人群中没有存在感。或许他们智力良好,确实可以上得了大学,但他们的心智发展水平低,纵然学习成绩优异,也难在社会上立足。曾经好不容易才学会的、帮助他们远离自己原本阶层的东西――情感隔离,现在成为他们进入更高阶层的障碍。   哈贝马斯的话语体系适于描述这些来自情感孤岛的少年:在社会的结构转型中,他们丢失了属于他们的人际交往和真实的生活世界,丢失了他们原初的兴趣。看起来他们用最短的路径,在两代人之内就实现了由底层上升到中层的社会进化,然而由于这是一条异化的道路,他们也付出了心智发育停滞的极大代价。考上大学,只是让他们从物理上离开了孤岛,但在心理上还没有离开。

  在高校做心理咨询的时候,见到这样一群孩子:多半是男孩,他们准时、有礼貌、乏味,不快乐也没有猛烈的痛苦,他们独来独往,在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深入的人际关系。   讲一个典型的成长故事吧。他来自南方的乡村或小镇,瘦弱,可能是家里唯一的男孩。父母非常勤劳,起早贪黑。父亲总是外出工作,他从小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即便在一起,父亲也是沉默寡言,极少表露情感。只有一次,他中考大胜,父亲高兴得把他抱起来转圈,他几乎被吓到。在不好好学习或偷懒不做事的时候,他也许会挨打,也许不会挨打,但是他一定会被送去方圆几十里内最好的学校寄宿,与家人隔绝,未成年期寄宿的时间至少有6年。家人一直支持他读书,能读多高读多高,甚至出国留学。   他记得他6岁时第一次被送到一位老师家里寄宿,爸爸开着送货小车颠簸了很久,把他放到门口就转身回去启动车子。他也想上那辆车回家,便跟在爸爸的车后追,但是爸爸听不见他的喊叫,开着车就在他眼前绝尘而去。8岁时,他过生日,爸妈工作很忙不能陪他,但是他们在县里的电视台给他点了歌,祝福他生日快乐。他一个人搬来小凳,坐在电视机前激动地守候,当属于他的歌曲播出的时候,他独享了闪烁明灭的荧光屏和屏幕后所有的漆黑。   妈妈只有小学三年级的学历,有一次妈妈让他给爸爸写一封信,他因为妈妈用错一个词,嘲笑她没文化,妈妈大怒,罚他跪了一夜,从此他不敢和妈妈讲太多的话。   他有一个姐姐,学习成绩一般,但是性格开朗,高中毕业后在城里做销售。爸爸妈妈把教育他的责任委派给了姐姐。小时候上学走累了,姐姐会把他背到学校。姐姐去年结了婚,爸爸妈妈说:“以后不能总是麻烦姐姐了。”他从此必须一个人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我们不是在说凤凰男。凤凰男多来自传统的农村大家庭,兄弟姐妹众多,父母其实顾不上其中的任何一个,孩子们相对来说是自由成长的,其中一两个会念书的,是先显露了自己的天赋才吸引了整个家族的资源投入。而且他们不一定会很早就上寄宿学校,父母也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他们在亲人中长大,在人际方面不存在明显缺陷,甚至比城里的独生子女更有人际交往能力,更会争取来自他人的注意。   在动物界,特定种群对幼崽的培育策略是不同的。狮子少育,对幼崽采取精细喂养,亲身教它狩猎的技巧;角马多产,对每个幼崽都不大投入,能够活下来的小角马属幸运儿。经典的凤凰男就属于角马策略下的产物,他们的社会进化是自然的。但现在时代变了,城乡二元化的格局不似以往坚固,只要肯往城里流动,农村的父母也可以挣到一些辛苦钱。角马的群落日益萎缩,有的角马开始用狮子的方式去精细培育幼崽,幻想着他的后代能够不再当角马。但老角马不会狩猎,他需要委托狮子去教他的幼崽,他还要尽一切可能,清除小角马食草的记忆,他以为自己在感情上把小角马推得越远,小角马就越容易变成狮子。   这些男孩的父母倾向于用两个简化的概念来归因一切的生活处境:一个是钱,一个是教育。为了能够改换门庭,角马变狮子,就一定要拼命挣钱,供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如果有什么看起来打扰了这个计划,就必须被清除。结果被清除的,是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些孩子在最该被爱喂养的年纪被放逐到情感的孤岛上,没有一艘小船能渡他们回来。其实早在被送去寄宿之前,他们的孤岛体验就已经开始了。父母因为自己的忙碌、焦虑,无暇或无力对孩子的情感需求提供及时、准确的回应,孩子在父母的眼中看不到自己的样子,当他走进人群,就像《千与千寻》里面的无脸男一样,面目不清,饥饿难忍。他们无法命名自己的体验,说不出准确表达自己的话语,也不明白别人的言语和表情是什么意思,在人群中没有存在感。或许他们智力良好,确实可以上得了大学,但他们的心智发展水平低,纵然学习成绩优异,也难在社会上立足。曾经好不容易才学会的、帮助他们远离自己原本阶层的东西――情感隔离,现在成为他们进入更高阶层的障碍。   哈贝马斯的话语体系适于描述这些来自情感孤岛的少年:在社会的结构转型中,他们丢失了属于他们的人际交往和真实的生活世界,丢失了他们原初的兴趣。看起来他们用最短的路径,在两代人之内就实现了由底层上升到中层的社会进化,然而由于这是一条异化的道路,他们也付出了心智发育停滞的极大代价。考上大学,只是让他们从物理上离开了孤岛,但在心理上还没有离开。


相关内容

  • "孤岛"上的蹒跚起步
  • 十年前上海解放五十周年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感激上海>,略微表达我对上海真挚深切又百味俱全的情怀.黄浦江水哺育我长大,上海这个曾是"一面是严肃的工作,一面是荒淫与无耻",充满光明与黑暗.正义与罪恶搏斗的十里洋场,让一个懵懵懂懂的少年睁开眼睛看看世界,懂得一些为人的道理, ...

  • 万中原读后感
  • 1939年11月13日,上海沦为被日寇四面包围只剩下称为"孤岛"的租界区.生活在"岛"上的万中原,从忧思.激愤.奔走.呐喊中觉醒过来投奔新四军,离休后他回忆了这个被恶魔攫走了快乐威胁着生存的年月,想起了同仇敌忾抗争日.汪的初中同学,用十年时间写出小说<孤 ...

  • (最新整理)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同步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同步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给我一个承诺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斯的年轻人因为汽车"抛锚"被困在郊外.正当他万分焦急的时候,有一位骑马的男子正巧经过这里.见此情景,这位男子二话没说便用马帮助克雷斯把汽车拉到了小镇上.事后,当感激不尽的克雷 ...

  • 鲁滨逊漂流记答案
  • 1. 填空: ①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___英国__(国家)的__丹尼尔·笛福__. ② 鲁滨逊瞒着父亲出海了.鲁滨逊的第一次航行遇到__大风浪_,船只沉没.第二次出海 到__非洲__经商,赚了一笔钱.第三次又遭不幸,被__土耳其海盗__俘获,当了奴隶.逃出魔掌后鲁滨逊到了__巴西_ ...

  •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1000字
  • 文/林初喆 最近放假,宅在家里,觉着无聊就读了几本我们这个年纪该读的书,鲁滨逊,这本书不错,正好看了记忆最犹新了-- 主人公鲁宾逊向往航海,他开始了向非洲海岸航行的旅程.他乘坐的船在南美洲海岸对面一座海岛附近触礁,只有鲁宾逊一个幸存下来.他急中生智,做了一个木筏将沉船上的粮食.弹药.淡水.衣服工具等 ...

  • 怪盗基德的出场级数
  • 076<柯南VS怪盗基德> 132<魔术爱好者杀人事件(事件篇)> 133<魔术爱好者杀人事件(疑惑篇)> 134<魔术爱好者杀人事件(解决篇)> 219<名侦探大集合 工藤新一VS怪盗基德> 356<怪盗基德之奇异的空中步行> ...

  • "名著阅读"系列之三:[鲁宾逊漂流记]
  • "名著阅读":<鲁宾逊漂流记> 丹尼尔·笛福( 1660-1731)英国人, 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 阅读感受:逼真自然的描写:非凡的想象力:明白晓畅.朴素生动. 一.作品简评 1704年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被船长遗弃在荒岛,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 ...

  • 读后感鲁宾孙漂流记
  •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主人公鲁滨逊生于比较富裕的家庭,但他毅然抛弃安逸舒适的家庭生活,甘愿与海浪为伍,去实现自己的航海梦想.他航行到过伦敦,到过非洲,还到过巴西,途中曾被海盗劫持做过奴隶,但最后终于化险为夷.一次,他在去往非洲购买奴仆的航行中,不幸遇上大风暴,全船覆没,只有鲁滨逊幸免于难,飘流 ...

  • 诗歌,新时代的"孤岛文学"?
  • 诗歌,新时代的"孤岛文学"? 诗人艾略特曾说过:"四月是最残忍的季节."但是美国却将四月变成了最欢欣的诗歌圣典,为期一个月的全民诗歌庆祝活动在全美范围内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其他许多国家,诗歌也一直是很受欢迎的艺术形式,诗人在民众中得到的尊敬并不亚于国王.然而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