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本文从教学困惑入手,探究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有效方法,根据低年级教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情趣性强的特点,通过配音、续编、改编、仿写等,实现随文练笔的最佳效果。  一、所见——深陷“恐作”门  作文课,老师兴致盎然地直奔主题:“今天,我们习作的内容是一件难忘的事……”话音未落,牢骚声鹊起:“唉,又要写作文了!”“怎么写得出来啊!”……二十分钟后,开始独立作文时间,寂静的教室似乎也凝滞了学生的思维:有的咬着笔杆,冥思苦想;有的双眉紧皱,抓耳挠腮;有的目光茫然,不知所措……  二、所思——拨云才见日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基石,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只有立足文本,才能让阅读和写作实现良性互动,所谓“双剑合璧,威力剧增。”瞬间,困惑烟消云散,于是,我开始寻找,寻找一座能实现阅读和写作互动的桥梁……  通过观察,我发现很多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感到头痛,不知从何着手,不知写什么。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在读写的基础上练写,使读写结合,互相促进,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我思索着,设想着:如果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走读写一体化训练之路,可能会引领学生走出困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读写结合型的写作训练”在我脑中渐见雏形。  此外,在教学中,我还发现,要提高写作能力,必须从低年级抓起,所谓基石坚固,才能让高楼大厦巍然屹立。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时期,他们求知欲强,既有丰富的情感,又善于形象思维,抓好低年级作文起步,才能使学生今后作文时神思涌动,浮想联翩。令我惊喜的是,翻开低年级的教材,仔细研读,我们会发现在阅读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说写训练点。有的课文是很好的写作例文,学完即写,趁热打铁;有的课文是一则有趣的童话故事,读后令人感觉意犹未尽,恰可以迎合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续编故事;有的课文内容浅显,则可让学生根据内容作另一种题材的尝试。深思熟虑之后,我选择了用随文练笔这一方式进行尝试。  三、所行——“阅读”与“写作”齐飞  1 配画外音。叶圣陶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说明,且可以开拓儿童的想像。”让学生根据课文插图提供的画材料想像事情发展过程的各种环节,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写具体的能力,对开发学生的思维大有好处。在低年级课文中有许多趣味横生的插图,这些插图对文章的内容起到了一个点缀和补充的作用,但插图毕竟是插图,动物和人是静止的。于是,我常常鼓励学生做配音演员,给插图配配音。由于学生说写的内容有课文作提示和铺垫,他们说写起来难度降低,因此兴趣较浓。  2 续编。低年级的学生爱听童话故事,也善于展开丰富的想像编童话故事。有些课文本身就是一则幽默风趣、意味深长的童话故事,在学完这些故事后,再创设一个情境让他们续编故事,学生兴趣十足。  如:《坐井观天》一课,学完后我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以《青蛙跳出井口以后》为题,让学生续编故事。学生的思维在撞击,智慧的火花在闪耀,构思出了千奇百怪的结局,令人惊叹。另外,还有一些课文的结尾言已尽而意未完,耐人寻味,利用这些材料,让学生顺着文章的思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去延伸课文内容,既可以巩固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3 改编文体。有些课文内容有趣生动、浅显易懂,学完这类课文后,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改编。  如:《松鼠的尾巴》学完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写话内容:请你以《尾巴的作用》为题,用第一人称“我”介绍松鼠尾巴的作用,可以在书中提到的两个作用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写松鼠的大尾巴还有什么作用。这样,既巩固了课文中的知识点,积累了语言,又使课内外知识得以融会贯通,真可谓一举多得。  4 仿写。随着课文的学习及课外书的大量阅读,学生积累的好词好句越来越多,再加上有了写句的铺垫,我尝试着让学生学习文中的写法,模仿课文试写几句话甚至一段话。模仿,是从此事物到彼事物之间的支撑点,在指导时,先要帮助学生找到基本框架,再引导学生进行内容的迁移,从而大大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5 联想新编。小学生想像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的心理特点,我们可提供某件具体事物,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创新。  如:《泉水》一课,文章各小节结构雷同,写了泉水唱着“丁冬、叮咚”开始了快乐的旅行,那么,它还会去哪儿呢?于是,我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优美的文字记录泉水旅行的足迹。  四、所盼——秋水共长天一色  随文练笔的实践让我的学生品尝到了习作的简单和快乐,让我确确实实地体悟到就算是片段也可以妙笔生花,就算是片段也可以文思泉涌!就在片段练习中,学生掌握了经典写法,学会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懂得了发挥想象。砖石华丽了,新颖的楼房还怕建不了吗?作文教学的道路充满荆棘,但我相信,美丽的风景正期待我们的徜徉,有了坚实的奠基,有了“阅读”与“写作”齐飞,我们期待辉煌那一刻——“秋水共长天一色”。  (责任编校:白水)

  本文从教学困惑入手,探究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有效方法,根据低年级教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情趣性强的特点,通过配音、续编、改编、仿写等,实现随文练笔的最佳效果。  一、所见——深陷“恐作”门  作文课,老师兴致盎然地直奔主题:“今天,我们习作的内容是一件难忘的事……”话音未落,牢骚声鹊起:“唉,又要写作文了!”“怎么写得出来啊!”……二十分钟后,开始独立作文时间,寂静的教室似乎也凝滞了学生的思维:有的咬着笔杆,冥思苦想;有的双眉紧皱,抓耳挠腮;有的目光茫然,不知所措……  二、所思——拨云才见日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基石,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只有立足文本,才能让阅读和写作实现良性互动,所谓“双剑合璧,威力剧增。”瞬间,困惑烟消云散,于是,我开始寻找,寻找一座能实现阅读和写作互动的桥梁……  通过观察,我发现很多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感到头痛,不知从何着手,不知写什么。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在读写的基础上练写,使读写结合,互相促进,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我思索着,设想着:如果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走读写一体化训练之路,可能会引领学生走出困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读写结合型的写作训练”在我脑中渐见雏形。  此外,在教学中,我还发现,要提高写作能力,必须从低年级抓起,所谓基石坚固,才能让高楼大厦巍然屹立。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时期,他们求知欲强,既有丰富的情感,又善于形象思维,抓好低年级作文起步,才能使学生今后作文时神思涌动,浮想联翩。令我惊喜的是,翻开低年级的教材,仔细研读,我们会发现在阅读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说写训练点。有的课文是很好的写作例文,学完即写,趁热打铁;有的课文是一则有趣的童话故事,读后令人感觉意犹未尽,恰可以迎合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续编故事;有的课文内容浅显,则可让学生根据内容作另一种题材的尝试。深思熟虑之后,我选择了用随文练笔这一方式进行尝试。  三、所行——“阅读”与“写作”齐飞  1 配画外音。叶圣陶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说明,且可以开拓儿童的想像。”让学生根据课文插图提供的画材料想像事情发展过程的各种环节,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写具体的能力,对开发学生的思维大有好处。在低年级课文中有许多趣味横生的插图,这些插图对文章的内容起到了一个点缀和补充的作用,但插图毕竟是插图,动物和人是静止的。于是,我常常鼓励学生做配音演员,给插图配配音。由于学生说写的内容有课文作提示和铺垫,他们说写起来难度降低,因此兴趣较浓。  2 续编。低年级的学生爱听童话故事,也善于展开丰富的想像编童话故事。有些课文本身就是一则幽默风趣、意味深长的童话故事,在学完这些故事后,再创设一个情境让他们续编故事,学生兴趣十足。  如:《坐井观天》一课,学完后我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以《青蛙跳出井口以后》为题,让学生续编故事。学生的思维在撞击,智慧的火花在闪耀,构思出了千奇百怪的结局,令人惊叹。另外,还有一些课文的结尾言已尽而意未完,耐人寻味,利用这些材料,让学生顺着文章的思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去延伸课文内容,既可以巩固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3 改编文体。有些课文内容有趣生动、浅显易懂,学完这类课文后,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改编。  如:《松鼠的尾巴》学完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写话内容:请你以《尾巴的作用》为题,用第一人称“我”介绍松鼠尾巴的作用,可以在书中提到的两个作用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写松鼠的大尾巴还有什么作用。这样,既巩固了课文中的知识点,积累了语言,又使课内外知识得以融会贯通,真可谓一举多得。  4 仿写。随着课文的学习及课外书的大量阅读,学生积累的好词好句越来越多,再加上有了写句的铺垫,我尝试着让学生学习文中的写法,模仿课文试写几句话甚至一段话。模仿,是从此事物到彼事物之间的支撑点,在指导时,先要帮助学生找到基本框架,再引导学生进行内容的迁移,从而大大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5 联想新编。小学生想像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的心理特点,我们可提供某件具体事物,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创新。  如:《泉水》一课,文章各小节结构雷同,写了泉水唱着“丁冬、叮咚”开始了快乐的旅行,那么,它还会去哪儿呢?于是,我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优美的文字记录泉水旅行的足迹。  四、所盼——秋水共长天一色  随文练笔的实践让我的学生品尝到了习作的简单和快乐,让我确确实实地体悟到就算是片段也可以妙笔生花,就算是片段也可以文思泉涌!就在片段练习中,学生掌握了经典写法,学会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懂得了发挥想象。砖石华丽了,新颖的楼房还怕建不了吗?作文教学的道路充满荆棘,但我相信,美丽的风景正期待我们的徜徉,有了坚实的奠基,有了“阅读”与“写作”齐飞,我们期待辉煌那一刻——“秋水共长天一色”。  (责任编校:白水)


相关内容

  • 滕王阁序导学案 附带原文和注释
  • <滕王阁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化知识 2.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理解典故作用 3.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语言 4.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1.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 2.指导诵读,注意 ...

  • 天光云影共徘徊
  • 期待着"百花生树,群莺乱飞"的缤纷 --感悟"书香岭南"全民阅读的启动 廖庆衍 4月24日南方日报"广东新闻"版报道,今年4月23日是第15个世界读书日,2010"书香岭南"全民阅读活动在广州图书馆拉开序幕. 省委宣传部 ...

  • 滕王阁序写作素材
  • <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作为一篇赠序文,借登高之会感怀时事,慨叹身世,是富于时代精神和个人特点的真情流露.王勃一生虽连遭挫折,不免产生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怨叹,但我们在文中更多地体验到的却是作者渴望济世的抱负和强自振作的意志.希望和失望兼有,追求和痛苦交织,这正是文章的动人 ...

  • 怎样指导中学生写作文
  • 怎样指导中学生写作文 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重头戏.作文是用文字书写灵魂, 倾诉情感,每一个字必经"千锤百炼".而现在许多学生是洋洋洒 洒数千字,不知其所云:或是寥寥数字,虽言简而意不明:或是假 情假意,真情不在.因而如何引导学生写出"真"作文成了语文教 ...

  • 天安门广场
  • <天安门广场>备课札记 文学作品是以文字形式呈现的艺术品,接受者在鉴赏时必须以文字为媒介,才能进入作家所创设的文学世界.而文字必须通过阅读的方式才能被接受.被领悟,所以文本教学时应尽量多的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的阅读文本,才是文本教学的唯一途径. 一.素备 今天的备课任务是<天安门广场 ...

  •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与反思
  •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的 1.背诵课文第二.第三自然段. 2.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了解骈文的两个特征--对偶与用典. 3.积累文化知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基础,熟读本文直至背诵第二.三段. 2.通过反复诵读感受了解文言的特征. 教学难点 文字理解. 教学过程 ...

  • 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 多少年来,令语文界同仁最为头痛的问题莫过于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这一顽症了.而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 ...

  • 怎样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 怎样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李海利 河南省林州市第三小学 多少年来,令语文界同仁最为头痛的问题莫过于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这一顽症了.而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

  • 琢磨优质的作文评点
  • 琢磨优质的作文评点 作者:石教伟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年第05期 摘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评阅作文的角度进行阐述,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基础.文章通过分析教师角色的定位.优化批语.重点进行旁批,为教师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