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教学案

16、《古诗三首》学案

【自学提示】

学习《夏日绝句》

(明确古诗学习方法:解诗眼→解词→理句→连意→体情)。

1、理解诗题,认知作者。

2、自读全诗,读准读通。

3、借助注释,自读自学、理句连意,说说古诗大意。

4、领悟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5、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学习《石灰吟》 《竹石》

1、理解诗题,认知作者。

2、自读全诗,读准读通。

3、借助注释,自读自学、理句连意,说说古诗大意。

(4) 领悟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提示:联系作者写诗时的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生平,小组讨论,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5)背诵三首古诗词。

【资料袋】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6日)号节庵,字廷益,浙江钱塘人,

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汉族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他是一位个性鲜明,独特的诗人。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赏析: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郑板桥 原名郑燮(xi è),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可以分

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

赏析:这是一首是在竹石图上的题画诗,作者咏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以物喻人,实写竹子,赞颂的却是人。诗人屹立的青山,坚硬的岩石为背景而基础,说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千磨万击”。“坚劲”则正是这个历经风吹雨打的竹子和竹子所象征的人的真实写照。因此,可以说,诗歌通过歌咏竹石,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的光辉形象。全诗清新流畅,感情真挚,语言虽然通俗但意义深刻而意味深长。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夏日绝句》等。 赏析: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项羽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亥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古诗词中的爱国名句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唐·杜牧>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宋·范仲淹>

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 杜甫《春望》

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 军 行 (选一) 》 唐•王昌龄 1

0、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南 园 》唐·李 贺

【自学题】

一 、我会认读加点的词语并注音

千锤( ) 焚烧( ) 万凿( ) 坚劲( ) ....

二、我能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焚烧: 若: 浑:

清白: 坚劲: 任:

尔: 人杰: 鬼雄:

三、诗文理解。

1、石灰吟的作者是( )朝的( )。吟是( )。诗人用( )的方法,通过对石灰不畏( )和 ( ),也要( )的描写,一语双关,表达了诗人

( )。

2、竹石的作者是( )。诗人用( )的方法,赞颂了竹石( )的品质,表达了诗人( )。

3、夏日绝句的作者是( )朝的( )。它借古讽今,借赞颂

( ),讽刺( ),表现了诗人( )。

【参考答案】

二:烧毁,烧掉; 好像; 全;

指高尚的节操; 坚定强劲; 任凭;

你; 人中的豪杰; 贵重的英雄;

三:1、明 于谦 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托物言志

千锤万凿 烈火焚烧 留下青白 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和永留高洁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2、郑燮、 托物言志、 坚定顽强 、 对当时黑暗社会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和高尚节操。

3、南宋、 李清照、 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南宋统治者屈辱偷生、逃跑妥协的行径、 的爱国情怀

16、《古诗三首》学案

【自学提示】

学习《夏日绝句》

(明确古诗学习方法:解诗眼→解词→理句→连意→体情)。

1、理解诗题,认知作者。

2、自读全诗,读准读通。

3、借助注释,自读自学、理句连意,说说古诗大意。

4、领悟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5、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学习《石灰吟》 《竹石》

1、理解诗题,认知作者。

2、自读全诗,读准读通。

3、借助注释,自读自学、理句连意,说说古诗大意。

(4) 领悟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提示:联系作者写诗时的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生平,小组讨论,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5)背诵三首古诗词。

【资料袋】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6日)号节庵,字廷益,浙江钱塘人,

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汉族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他是一位个性鲜明,独特的诗人。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赏析: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郑板桥 原名郑燮(xi è),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可以分

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

赏析:这是一首是在竹石图上的题画诗,作者咏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以物喻人,实写竹子,赞颂的却是人。诗人屹立的青山,坚硬的岩石为背景而基础,说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千磨万击”。“坚劲”则正是这个历经风吹雨打的竹子和竹子所象征的人的真实写照。因此,可以说,诗歌通过歌咏竹石,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的光辉形象。全诗清新流畅,感情真挚,语言虽然通俗但意义深刻而意味深长。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夏日绝句》等。 赏析: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项羽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亥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古诗词中的爱国名句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唐·杜牧>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宋·范仲淹>

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 杜甫《春望》

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 军 行 (选一) 》 唐•王昌龄 1

0、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南 园 》唐·李 贺

【自学题】

一 、我会认读加点的词语并注音

千锤( ) 焚烧( ) 万凿( ) 坚劲( ) ....

二、我能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焚烧: 若: 浑:

清白: 坚劲: 任:

尔: 人杰: 鬼雄:

三、诗文理解。

1、石灰吟的作者是( )朝的( )。吟是( )。诗人用( )的方法,通过对石灰不畏( )和 ( ),也要( )的描写,一语双关,表达了诗人

( )。

2、竹石的作者是( )。诗人用( )的方法,赞颂了竹石( )的品质,表达了诗人( )。

3、夏日绝句的作者是( )朝的( )。它借古讽今,借赞颂

( ),讽刺( ),表现了诗人( )。

【参考答案】

二:烧毁,烧掉; 好像; 全;

指高尚的节操; 坚定强劲; 任凭;

你; 人中的豪杰; 贵重的英雄;

三:1、明 于谦 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托物言志

千锤万凿 烈火焚烧 留下青白 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和永留高洁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2、郑燮、 托物言志、 坚定顽强 、 对当时黑暗社会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和高尚节操。

3、南宋、 李清照、 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南宋统治者屈辱偷生、逃跑妥协的行径、 的爱国情怀


相关内容

  • 古诗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意义及运用
  • [摘要]本文阐述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法的意义,探析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实践应用途径. [关键词]古诗教学 情景教学法 意义 运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36-02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普遍存在学 ...

  • 一年级语文幸福阅读
  •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阅读计划 指导思想 让每一个孩子畅游书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从浓浓的书香中汲取营养",这是我们一年级孩子的读书目标.为了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够畅游知识的海洋,快乐读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达到成功的彼岸! 阅读内容 国学经典:<疯狂背古 ...

  •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
  •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 徐俊菊 (河北省任丘市七间房乡西大坞第二小学) 摘要:目前古诗教学中, 对于学生情感的培养方面却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本文试着对古诗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从"以情怡情, 传递诗情"."美学古诗, 增强诗情"."开发诗园 ...

  • 初中古诗文教学的几点反思
  • 摘 要: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古诗文是一项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学好古诗文是每个语文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的背诵和理解能力.本文对当前初中古诗文教学做出反思,从吟诵.联想和体会三个 ...

  • 古诗词教学计划
  • 古诗词教学计划 诗是激情的流露,诗是童心的专利.诗是中国文学美学特质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从古诗词歌赋中汲取养料,让学生通过吟诵提升文化素质.开展古诗词吟诵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更重要的是把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到了学生幼稚的心田,让他们成长的根深深扎在民族文化的沃 ...

  • 春晓说课稿
  • <春晓>说课稿 一. 说教材: <春晓>这首古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作者是唐代 伟大诗人孟浩然.这首诗给我们展现的是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不 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 ...

  • "小学古诗文教学"课题研究方案
  • 小学语文中高段古诗文 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 ××× 2012-4-18 小学语文中高段古诗文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然而 ...

  • 小学一年级下册古诗文诵读教案
  • 古诗文教学进度表 春晓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有能力的同学能读出诗中的感情. 2.通过表演.猜测.讨论.绘画等形式,从整体上了解诗的大意. 3.在活动和对话中,体会诗的情趣,初步产生对古诗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 1.引入激趣 启 ...

  •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语言的最深层的功用有时并不是直接能够感知到的.虽然文言诗文不再是现代社会主要的交流工具,在生活交往中似乎已没有必不可少的用途,但它承载着从汉文字诞生之日起至近代开始前的中国历史,中国历代许多伟大思想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都使用这种语言,并且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今天我们 ...

  • 浅谈小学古诗的意境教学
  • 浅谈小学古诗的意境教学 界首镇中心小学 马芬芳 [摘要]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只有真正领会诗的意境,才能使学生接触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由此可见引导学生领会古诗意境是古诗教学的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