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的生意]读后感

达恩顿为《百科全书》做传,将其“生平”的方方面面(如造书、传播、盗版)都专立章节一一勾勒,并展示出启蒙时代的撰稿人、出版商、印刷商、印刷工人以及读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从而构筑了与《百科全书》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和人物世界。我们看到:善于钻营的书商与法兰西学院、科学院的院士们打着交道;出版商之间展开贸易战、进行磋商、达成妥协;商人们为纸张供应绞尽脑汁,为瓜分利益陷入分裂。居于这个世界中心的正是庞库克,他的一生就是一则传奇。学徒出身的他,到了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摇身变成了出版业的巨头。在其职业生涯中总共投资过16种报纸,还出版了大量多卷本图书。当时的出版商多趋于保守,总通过出版经典、法律文集和宗教著作获取稳定但有限的收入。庞库克则不同,他敢于向新书和大套的书投资。为了降低这些生意的资金风险,“他建立合伙关系,出售股份,形成复杂的借贷关系”。总之,他为图书贸易注入了企业家的精神。在庞库克及其合伙人的经营下,《百科全书》迎来了澎湃的定购洪流,在出版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

在这个成功的商业故事背后,令人不解的是,《百科全书》在1751年第一卷问世时就被当局视作危险书籍,“一直遭到旧正统和旧制度辩护者的公开抨击”。二十余年后法国政府何以容许离经叛道的书大兴其道?这首先在于路易十六统治初期要比路易十五末年开明些,而更重要的是庞库克学会了依靠当局运作生意,他结交权贵寻求保护,降低《百科全书》挑战权威的调门,将商业利益置于意识形态之上。用作者的话说,他“是在体制的中心做投机生意的”。除了向政府靠拢,出版商们还要向公众推销其产品。十八世纪出版商的营销策略是,要想卖出《百科全书》就不能让它看起来高不可攀。他们认为,“很多人会为了显得像是有知识的时髦人物而购买《百科全书》”,因此在销售宣传中他们在品味、学识上做文章。更妙的是,这部书虽得到了政府的默许甚至支持,但表面上当局没有放弃对它的压制,它不能在法国报刊上登广告。如此一来,出版商得到了双重好处:“在利用未被公开承认的官方的保护的同时,可以利用非法出版物的吸引力牟利”。由此可见,商业利润的驱动、营销策略的成功、读者的求知欲及附庸风雅的追求都促使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那么,《百科全书》的定购者究竟是哪些人?它受到哪个社会阶层的偏爱?达恩顿对这一问题的实证分析得出了令人惊讶的结论:商业和工业资产阶级对《百科全书》没有什么兴趣,此书对贵族、法官、神职人员等传统精英倒更具吸引力。

本书的英文版诞生于1979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自下而上的历史学”理论方兴未艾,同时印刷文化史也日益受到重视,正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之下,达恩顿决心围绕《百科全书》撰写从下往上看的启蒙运动史。这其中涉及到了经济和技术的历史、印刷工人的历史以及图书管理和广告的历史,等等。在达恩顿看来,印刷工并非“只是没有个性的下层工人……就像狄德罗把自己的灵魂贯注进《百科全书》的文字中去一样,他们也把自己的个性印在了百科全书的书页上”。对劳工、印刷技术以及商业运作的关注,都是建立在广博的史料基础之上的。作者仔细考察了印制《百科全书》的瑞士纳沙泰尔印刷公司遗留下的全部文献,对这些庞杂无序、晦涩难懂的史料的精心梳理,体现出作者非凡的洞察力。另外,早年担任记者的短暂经历,也使作者对出版史的观察更加敏锐。这些条件促使此书在出版当年就荣获了美国历史学会的LeoGershoy奖,并成为出版史研究的典范之作。

(《启蒙运动的生意:出版史(1775-1800)》,罗伯特·达恩顿著,叶桐、顾杭译,三联书店2005年12月版)

达恩顿为《百科全书》做传,将其“生平”的方方面面(如造书、传播、盗版)都专立章节一一勾勒,并展示出启蒙时代的撰稿人、出版商、印刷商、印刷工人以及读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从而构筑了与《百科全书》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和人物世界。我们看到:善于钻营的书商与法兰西学院、科学院的院士们打着交道;出版商之间展开贸易战、进行磋商、达成妥协;商人们为纸张供应绞尽脑汁,为瓜分利益陷入分裂。居于这个世界中心的正是庞库克,他的一生就是一则传奇。学徒出身的他,到了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摇身变成了出版业的巨头。在其职业生涯中总共投资过16种报纸,还出版了大量多卷本图书。当时的出版商多趋于保守,总通过出版经典、法律文集和宗教著作获取稳定但有限的收入。庞库克则不同,他敢于向新书和大套的书投资。为了降低这些生意的资金风险,“他建立合伙关系,出售股份,形成复杂的借贷关系”。总之,他为图书贸易注入了企业家的精神。在庞库克及其合伙人的经营下,《百科全书》迎来了澎湃的定购洪流,在出版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

在这个成功的商业故事背后,令人不解的是,《百科全书》在1751年第一卷问世时就被当局视作危险书籍,“一直遭到旧正统和旧制度辩护者的公开抨击”。二十余年后法国政府何以容许离经叛道的书大兴其道?这首先在于路易十六统治初期要比路易十五末年开明些,而更重要的是庞库克学会了依靠当局运作生意,他结交权贵寻求保护,降低《百科全书》挑战权威的调门,将商业利益置于意识形态之上。用作者的话说,他“是在体制的中心做投机生意的”。除了向政府靠拢,出版商们还要向公众推销其产品。十八世纪出版商的营销策略是,要想卖出《百科全书》就不能让它看起来高不可攀。他们认为,“很多人会为了显得像是有知识的时髦人物而购买《百科全书》”,因此在销售宣传中他们在品味、学识上做文章。更妙的是,这部书虽得到了政府的默许甚至支持,但表面上当局没有放弃对它的压制,它不能在法国报刊上登广告。如此一来,出版商得到了双重好处:“在利用未被公开承认的官方的保护的同时,可以利用非法出版物的吸引力牟利”。由此可见,商业利润的驱动、营销策略的成功、读者的求知欲及附庸风雅的追求都促使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那么,《百科全书》的定购者究竟是哪些人?它受到哪个社会阶层的偏爱?达恩顿对这一问题的实证分析得出了令人惊讶的结论:商业和工业资产阶级对《百科全书》没有什么兴趣,此书对贵族、法官、神职人员等传统精英倒更具吸引力。

本书的英文版诞生于1979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自下而上的历史学”理论方兴未艾,同时印刷文化史也日益受到重视,正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之下,达恩顿决心围绕《百科全书》撰写从下往上看的启蒙运动史。这其中涉及到了经济和技术的历史、印刷工人的历史以及图书管理和广告的历史,等等。在达恩顿看来,印刷工并非“只是没有个性的下层工人……就像狄德罗把自己的灵魂贯注进《百科全书》的文字中去一样,他们也把自己的个性印在了百科全书的书页上”。对劳工、印刷技术以及商业运作的关注,都是建立在广博的史料基础之上的。作者仔细考察了印制《百科全书》的瑞士纳沙泰尔印刷公司遗留下的全部文献,对这些庞杂无序、晦涩难懂的史料的精心梳理,体现出作者非凡的洞察力。另外,早年担任记者的短暂经历,也使作者对出版史的观察更加敏锐。这些条件促使此书在出版当年就荣获了美国历史学会的LeoGershoy奖,并成为出版史研究的典范之作。

(《启蒙运动的生意:出版史(1775-1800)》,罗伯特·达恩顿著,叶桐、顾杭译,三联书店2005年12月版)


相关内容

  • 小故事读后感
  • 斗,称,尺自古以来是人们交易过程中的计量工具,除了奸商外一般商人会都遵守<斗平尺直>的规矩.意思是量东西给人家时要装到平,度东西给人家时长度给足够.世人看轻商人因为多数的商人眼里只有钱,不讲诚信,其实行行出状元,做生意没什么不好,只要是自利利他,做到货真价实,,份量足够就可以. < ...

  • [万年牢]读后感3篇
  • <万年牢>读后感1 读了<万年牢>这个故事,我很感动. 父亲是个卖糖葫芦的,他做的糖葫芦在天津非常有名,做的糖葫芦一丝不苟,一点拦的也会扔掉. 一个糖葫芦店的老板要他做糖葫芦老板嫌他仍的太多,就叫他仍少点,可是,父亲又嫌老板欺骗顾客,老板给他了一个助手,父亲又嫌助手太慢,干的 ...

  • [洪战辉事迹]读后感
  • 12年前,当洪占辉只有12岁,父亲间歇性精神疾病的父亲拾起了一个被遗弃的宝贝,母亲逃走了家,提起了妹妹,成为自己或孩子责任和义务.在过去几年,他是一个年轻的,遭受苦难.现在他上大学了.读大学,他还是妹妹在身边,同时在照顾年轻的妹妹的同时,通过做一个小生意和奇怪的工作来维持生活. 洪先辉的事迹真的很感 ...

  • 李嘉诚传读后感
  • 李嘉诚传读后感(一) 20世纪末叶,经济热成为全球性的时代大潮.一代超人李嘉诚,人称香港首富,同时又是世界华人首富,在华夏经济史上耸起一座丰碑,举世瞩目. 读完嘉诚传奇的一生,让我心存最深的不是他如何以超人之术创立的宏基伟业,而是他那和睦的待人处事态度和他对做任何事情的诚信态度.我想就是因为拥有这个 ...

  • 做生意 诚信的气力
  • 这个读后感,写的时间太久太久,想对之前的读后感,李嘉诚全传这次总是有些事情困扰着我,所以现在我先把我读懂的一部份与大家一同分享! 20世纪末叶,经济热成为全球性的时代大潮.一代超人李嘉诚,人称香港首富,同时又是世界华人首富,在华夏经济史上耸起一座丰碑,举世注视.因此,我是带着对他经商道路的追崇心情来 ...

  • 金岳霖先生读后感
  • 篇一:金岳霖先生读后感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了一篇比较有意思的,介绍人物的文章,书名叫<金岳霖先生>.读后,使我耳目一新,感触极深.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作者的老师沈从文有个朋友金先生,样子长得很怪,但教逻辑教得非常好,对学生有耐心,因此,结交了许多朋友.读后,我心里暗暗地想:这位 ...

  • 不抱怨的人生读后感
  • 篇一:不抱怨的人生读后感 我最近读了<不抱怨的生活>.认真阅读,我感到受益匪浅,认识到"不抱怨"的内涵. <不抱怨的生活>是最近走俏的一部励志书.本书只是希望让读者能做到"不抱怨"而已. 每个人都拥有着美好的愿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每 ...

  • 草房子读后感400字
  • 文/计智怡 草房子写了一个乡下小孩桑桑小学六年生活的故事,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简单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癖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惨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着,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间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 ...

  • [胡雪岩的启示]读后感
  • 学习了<胡雪岩的启示>这本书,细细品味书中的故事,学到了不少有用的道理. <胡雪岩的启示>一书中,曾仕强教授讲述了胡雪岩短短62年的人生,从当初的贫困潦倒然后到发迹后风光无限,成为清末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最后再到倾家荡产的人生经历.讲述时,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从个人性格.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