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在中国建筑中的应用与发展

木材在中国建筑中的应用与发展

2016级建筑学3班 夏米20164625

反观人类发展历史,木材在建筑发展的时间长河中始终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木材是大自然给人类的礼物,很少有一种东西能够像木材一样存在一种自然的由内而外散发的亲近感。有史以来,人类一直被木材那唯妙的感觉所吸引,木构建筑也始终在建筑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木材有许多优点:

1、绿色环保——对于其他材料来说,木材取之于自然,即使废弃,也不会对自然有半点伤害。对当代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世界来讲,木材毫无疑问是最理想的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在不过度采伐导致破坏自然的前提下)。

2、经济实惠——木材不像其他的建筑材料比如各种合金、玻璃,木材随处可见随处可取,加工过程中能耗低,成本低下,是生产钛合金、钢材、混凝土甚至砖头的原材料所无法比拟的。

3、施工简易——随着木材加工技术水平的提升,现代木构建筑已经基本实现了工厂预制,现场装配的工业化流程。建造房屋所用的结构构件和连接件都是在工厂按标准加工生产,再运到工地,经过拼装就可以建成一座漂亮的木房子。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在施工现场,除了基本的土地配套设施外,不会出现成堆的砖头、钢筋、水泥和尘土飞扬的壮烈场景,建房简单得就像搭积木一样。而且装配式流程也使木构建筑施工安装的速度远远快于混凝土和砖石结构建筑,大大缩短了工期,节省了人工成本,施工质量得以保证,也易于改造和维修。

4、抗震防灾——中国古代木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榫卯结构将建筑材料进行连接。由于是活性连接,所以在地震来临时,各建筑原件之间不会与震波刚性的抵抗,而是通过连接处的微小位移来减弱地震波带来的影响,所以这也是现在合金、混凝土等材料所无法触及的一个巨大的优点。

现代建筑都在走向国际化,但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建筑的不同形式其实在默默的走向统一。木构建筑在现今存在的数量已经极少,取而代之的只是一座座冰冷的、没有灵性和个性的金属玻璃摩天大楼。表现传统木文化现在也成了建筑师追求的目标。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曾经这样表达过他对木建筑的看法:“对我来说,建造木结构建筑的最大收益和兴趣,在于怎样修正过分关注数寄屋室内外各个表面及细部的倾向,

返归木构建筑的本质,从中发掘一

种更为精炼有力的当代表现手法”。这是他在1992年世博会上设计的日本馆,也是他设计的第一个木构作品。他巧妙的运用木材的特点,结合东方传统的木建筑文化,像世界展示了一个富有灵性的东方木建筑。

在上海松江,

中国现代建筑奠基人,也是我国城市规划专业以及风景园林专业的创始人冯纪忠先生设计规划了松江方塔园,并设计建造了“何陋轩”。

何陋轩高 7 米,长 16.8 米,宽 14.55 米,总面积 510 平方米。其建筑造形仿上海市郊农舍四坡顶弯屋脊形式,毛竹梁架,大屋顶,茅草屋,方砖地坪,四面环水,弧形围坪,竹椅藤几,古朴自然,与四周竹景互相交融,融为一体,浑然天成而别有风致。设计者借用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命此轩为“何陋轩”,极富哲理。轩在竹林中,水在竹轩处,一年四季,景色迥异。春雨一夜催竹生,此时可携锄寻笋,亲临农家之趣;夏日竹荫浓浓,时闻鸟鸣,却绿浓不知何处,清风袭来,暑意皆消;秋意萧瑟,

竹叶稀落,如同潇湘妃所在潇湘馆,使人诗意奋发;冬日,朔风吹,坐看白雪皑皑纷纷飘入碧绿池中,让人顿生年华流失,珍惜光阴之心。

在现代,木材也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是木材粘合技术的发展,这为制造大型木质构建,采用木材建造大跨度建筑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是木结构与其他结构形式结合形成混合结构,拓宽了木结构在公共建筑中的适用范围。可以说,当代木建筑的创作限制已经不再是技术原因,而是设计者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国内,由于一直以来的木构建筑环境压抑,木材加工技术的相对落后,以及人们对木材的不了解,教育的缺失,使得建筑师在做到大型的公建时,第一时间放弃了对木材的考量。这些年随着大环境的好转,木材再次受到关注。2004年,新的木构建筑规范在做好防腐、防潮等条件下放宽了木材在大型建筑中的适用范围,这为我国大型木结构的发展提供了很好

的机遇。所以我们在加强木材的技术研发的同时,也要在设计上充分加以运用,放宽木材使用的尺度,突破原有的局限,大力发展大型公共建筑和混合木结构建筑。例如2015年米兰

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与建造中,就充分利用木材的现代技术来进行建造。

中国人依天地与智慧,创造出符合中国气候特征、地理地貌和文化伦理的传统建筑结构和形态,这一形态在世界建筑艺术中独树一帜。中国馆吸收中国传统建筑中具有高度民族性和辨识度的结构和形态,结合现代技术,形成了具有强烈中国传统建筑意向的中国馆。

屋顶采用具有中国象征意义的木竹材料覆盖,在意大利灿烂阳光的照射下,将折射出金色的光彩。对应米兰的日照轨迹,屋顶竹编面材通过传统编制工艺选择不同的透光率,将自然采光引入室内,满足了功能照明要求,降低了人工照明的能耗,也大幅度降低了材料成本。

最后,我国传统木建筑在发展过程中如果引进西方先进的木材加工技术和建筑技术,

要真正主导建筑空间和形式的是中国文化内涵,那么中国人心中传统的木构建筑文化情结在新技术的条件下很有可能再次激活。届时,人们选择现木材作为建筑材料时,不仅仅是从技术的角度出发.很可能更多地带有人文的情怀。这样,木材在当代中国建筑中的应用发展前景才会是灿烂而辉煌的。

参考文献: 《建筑意》第一辑——萧默、王贵祥 《不止中国木建筑》——赵广超 《何陋轩》——搜狗百科

《木材在中国当代建筑中的应用》——朱希茜

木材在中国建筑中的应用与发展

2016级建筑学3班 夏米20164625

反观人类发展历史,木材在建筑发展的时间长河中始终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木材是大自然给人类的礼物,很少有一种东西能够像木材一样存在一种自然的由内而外散发的亲近感。有史以来,人类一直被木材那唯妙的感觉所吸引,木构建筑也始终在建筑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木材有许多优点:

1、绿色环保——对于其他材料来说,木材取之于自然,即使废弃,也不会对自然有半点伤害。对当代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世界来讲,木材毫无疑问是最理想的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在不过度采伐导致破坏自然的前提下)。

2、经济实惠——木材不像其他的建筑材料比如各种合金、玻璃,木材随处可见随处可取,加工过程中能耗低,成本低下,是生产钛合金、钢材、混凝土甚至砖头的原材料所无法比拟的。

3、施工简易——随着木材加工技术水平的提升,现代木构建筑已经基本实现了工厂预制,现场装配的工业化流程。建造房屋所用的结构构件和连接件都是在工厂按标准加工生产,再运到工地,经过拼装就可以建成一座漂亮的木房子。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在施工现场,除了基本的土地配套设施外,不会出现成堆的砖头、钢筋、水泥和尘土飞扬的壮烈场景,建房简单得就像搭积木一样。而且装配式流程也使木构建筑施工安装的速度远远快于混凝土和砖石结构建筑,大大缩短了工期,节省了人工成本,施工质量得以保证,也易于改造和维修。

4、抗震防灾——中国古代木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榫卯结构将建筑材料进行连接。由于是活性连接,所以在地震来临时,各建筑原件之间不会与震波刚性的抵抗,而是通过连接处的微小位移来减弱地震波带来的影响,所以这也是现在合金、混凝土等材料所无法触及的一个巨大的优点。

现代建筑都在走向国际化,但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建筑的不同形式其实在默默的走向统一。木构建筑在现今存在的数量已经极少,取而代之的只是一座座冰冷的、没有灵性和个性的金属玻璃摩天大楼。表现传统木文化现在也成了建筑师追求的目标。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曾经这样表达过他对木建筑的看法:“对我来说,建造木结构建筑的最大收益和兴趣,在于怎样修正过分关注数寄屋室内外各个表面及细部的倾向,

返归木构建筑的本质,从中发掘一

种更为精炼有力的当代表现手法”。这是他在1992年世博会上设计的日本馆,也是他设计的第一个木构作品。他巧妙的运用木材的特点,结合东方传统的木建筑文化,像世界展示了一个富有灵性的东方木建筑。

在上海松江,

中国现代建筑奠基人,也是我国城市规划专业以及风景园林专业的创始人冯纪忠先生设计规划了松江方塔园,并设计建造了“何陋轩”。

何陋轩高 7 米,长 16.8 米,宽 14.55 米,总面积 510 平方米。其建筑造形仿上海市郊农舍四坡顶弯屋脊形式,毛竹梁架,大屋顶,茅草屋,方砖地坪,四面环水,弧形围坪,竹椅藤几,古朴自然,与四周竹景互相交融,融为一体,浑然天成而别有风致。设计者借用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命此轩为“何陋轩”,极富哲理。轩在竹林中,水在竹轩处,一年四季,景色迥异。春雨一夜催竹生,此时可携锄寻笋,亲临农家之趣;夏日竹荫浓浓,时闻鸟鸣,却绿浓不知何处,清风袭来,暑意皆消;秋意萧瑟,

竹叶稀落,如同潇湘妃所在潇湘馆,使人诗意奋发;冬日,朔风吹,坐看白雪皑皑纷纷飘入碧绿池中,让人顿生年华流失,珍惜光阴之心。

在现代,木材也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是木材粘合技术的发展,这为制造大型木质构建,采用木材建造大跨度建筑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是木结构与其他结构形式结合形成混合结构,拓宽了木结构在公共建筑中的适用范围。可以说,当代木建筑的创作限制已经不再是技术原因,而是设计者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国内,由于一直以来的木构建筑环境压抑,木材加工技术的相对落后,以及人们对木材的不了解,教育的缺失,使得建筑师在做到大型的公建时,第一时间放弃了对木材的考量。这些年随着大环境的好转,木材再次受到关注。2004年,新的木构建筑规范在做好防腐、防潮等条件下放宽了木材在大型建筑中的适用范围,这为我国大型木结构的发展提供了很好

的机遇。所以我们在加强木材的技术研发的同时,也要在设计上充分加以运用,放宽木材使用的尺度,突破原有的局限,大力发展大型公共建筑和混合木结构建筑。例如2015年米兰

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与建造中,就充分利用木材的现代技术来进行建造。

中国人依天地与智慧,创造出符合中国气候特征、地理地貌和文化伦理的传统建筑结构和形态,这一形态在世界建筑艺术中独树一帜。中国馆吸收中国传统建筑中具有高度民族性和辨识度的结构和形态,结合现代技术,形成了具有强烈中国传统建筑意向的中国馆。

屋顶采用具有中国象征意义的木竹材料覆盖,在意大利灿烂阳光的照射下,将折射出金色的光彩。对应米兰的日照轨迹,屋顶竹编面材通过传统编制工艺选择不同的透光率,将自然采光引入室内,满足了功能照明要求,降低了人工照明的能耗,也大幅度降低了材料成本。

最后,我国传统木建筑在发展过程中如果引进西方先进的木材加工技术和建筑技术,

要真正主导建筑空间和形式的是中国文化内涵,那么中国人心中传统的木构建筑文化情结在新技术的条件下很有可能再次激活。届时,人们选择现木材作为建筑材料时,不仅仅是从技术的角度出发.很可能更多地带有人文的情怀。这样,木材在当代中国建筑中的应用发展前景才会是灿烂而辉煌的。

参考文献: 《建筑意》第一辑——萧默、王贵祥 《不止中国木建筑》——赵广超 《何陋轩》——搜狗百科

《木材在中国当代建筑中的应用》——朱希茜


相关内容

  • 现代木结构的防火以及应用前景
  • 南京林业大学 现代木结构 -现代木结构的防火以及应用前景 姓 专 名: 业: 学 号: 二 ○ 一 零 年 十一 月 第 -1-页 共 11 页 [摘要] 摘 要 如今,日渐成熟的木结构建筑正在被人们所提倡,木结构房屋为公共建筑及住宅 带来一种新概念.而木材是易燃材料,若长期在高温作用下木材会变质而 ...

  • 可行性计划报告书
  •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复合发泡塑料模板 2010-01-14 15:44:57 来源:中国建筑模板网 浏览次数:109 字体:大 中 小 一.产品介绍 北京浩正兴业工贸有限公司依托北京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多家国家级科研机构,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改进,自主研发,历经八年科技攻关,最终研制成功具有完全 ...

  • 建筑装饰材料论文许森茂林育宇
  • 深圳大学考试答题纸 (以论文.报告等形式考核专用) 二○一〇 - 二○一一学年度 第 2 学期 课程编号 23091925 课程 名称 新型建筑装饰材料 主讲教 师 龙武剑 评分 学 号 2010101030 学 号 2010050010 姓名 许森茂 姓名 林育宇 专业年级 专业年级 建筑学 大一 ...

  • 新型材料在景观中的应用
  • 课程论文 试论新型材料在景观中的应用 论文作者:刘 月 学 号: [1**********]2 专 业: 园林景观(设计方向) 班 级: 09级1班 提交论文日期:2011 年11月25 日 重庆文理学院 中 国  重 庆 20 11 年 11 月 试论新型材料在景观中的应用 木塑复合材料充当景观 ...

  •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建筑业绿色建材的发展
  •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城镇建设和工业生产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及建筑物建材用量急剧增长的同时碳的排放及环境污染也随之增加.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节能减排背景下发展绿色建材尤为重要.对国内外绿色建筑材料研究成果的综合评述基础上,主要介绍了绿色建材类型及其在节能减排上的贡献,并对未来 ...

  • 木材节约简讯
  • 木材节约简讯 MU CAI JIE YUE JIAN XUN 木材节约发展中心主办 2004年9月25日 第9期(总第237期) 本 期 要 目 ● <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最近公布 ● 各国争相开发非木质人造板 ● 废纸回收应列入政府议事日程 ● 让木材永远烧不着的粉末 政策法规 ● ...

  • 土木工程概论
  •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2006-08-07 08:55:48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点击:35643 土木工程的英文是Civil Engineering ,直译是民用工程,它是建造各种工程的统称.它既指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工程设施,也指应用的材料设备和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 ...

  • 我国建筑模板行业技术进步的调研报告
  • 第28卷第1期Vo1.28No.1 建筑施工 BUILDINGCONSTRUCTION 我国建筑模板行业技术进步的调研报告 InvestigationReportonTechnicalProgressofChina ConstructionFormworkIndustry □ (中国模板协会 摘[ ...

  • 材料缺陷检测综述
  • 材料缺陷检测综述 学号:xxxxxxxx 姓名:某某某 指导教师:某老师 材料缺陷检测综述 某某某 (xx大学xx系,xxxx,xxxxxx) 摘要: 材料缺陷检测的主要目的就是检测物体表面及内部的缺陷,从而对材料的等级作出评价或对健康状况进行检测.随着光学.声学以及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材料检测已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