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组教研活动记录

物理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记录

组长:杨会丽 组员:杨国生封国伟杨海生陈志林崔素梅杨红梅

活动主题:同课异构研讨

活动时间:2010年11月17日

活动地点:二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所有物理教师

活动内容:听二节同课异构的课:《浮力》执教教师:杨会丽封国伟

活动形式:上课、听课、评课与反思、研讨与提高

一、前言:同课异构这种教研活动是一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分享、交流、提升的教学研究模式,对提高课堂教学有很强的实效性,每一位教师都很喜欢并积极参与。我们物理教学组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杨会丽封国伟二位教师执教了同一课《浮力》,课前两位教师秉着“立足教材,优化教材,超越教材”的理念,深入研讨教材,整合资源,优化教学组织结构,认真备课、上课。在听课的过程中,教师们深切地体验着不同的教师对统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比较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教师们的教学思路。

二、教研记录:评课反思提升

1、导语:通过两位教师对同一个课题从不同的角度的可贵探索和尝试,让我们听课的教师对《浮力》这一内容有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思考的机会。今天教研的内容就是谈对此课的想法和思考,以此为载体,让我们对概念教学从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方面有个明确的认识。下面就先由上课的两位教师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设计,再由听课老师产生的困惑、发现的问题可以向上课老师提出质疑或是谈自己对此课的思考和想法,最后希望我们对概念教学的认识达成共识。

2、两位教师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

杨会丽:设计思想:浮力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中考来说,浮力实验题在近几年中考题中频频出现,而且难度逐年加大。所以今年我改变以往的讲授方法,放手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索、思考、分析、交流、练习,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通过实践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设计思路:

提出问题: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些物体漂在水面上如:鸭子、轮船„„同学们想过这里面蕴含着什么物理知识吗? 今天我们一块儿来研究一下。

一、研究浮力的产生及其方向

学生动手实验。思考:乒乓球、木块为什么浮在了水上。根据我们学过的二力平衡的知识对其进行受力分析。解释浮力是如何产生的,从而得出浮力的概念及其方向。

演示:石块、橡皮泥沉入了水底。问题:沉入水底的物体受浮力吗?

播放视频,结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并得到了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即:

二、测量浮力的大小

做相应的学案练习题。

二、探究: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动手实验。播放视频,然后教师总结,得出阿基米德原理(F 浮=G 排)

推导公式:F 浮=G 排=m排g=ρ液gV 排 (再一次强调浮力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然后说明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各种气体。

对公式的应用:学案练习题

封国伟:通过生活中的鸭子能漂浮在水面,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使学生认识到浮力的真实存在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浮力可能和某一些因素有关。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通过溢水的方法暗示阿基米德的研究方法,测量浮力的大小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的结论。体现课程标准的基础要求。

1、浮力的定义:

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 浮 = G排=ρ液V 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三、其他教师谈就听课感受谈教学方面应注意的几点。

1、同课异构主要是体现“异”。要有不同的教学结构,用不同的教学环节来处理,而不是说一个词语,你这么教,我这么教就是异构。我们上课的两位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就不一样,谁好谁坏,没有固定的评判,每位听课老师在听课的过程中可以自己去感受。

2、新授课要把目标定位好,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两位老师的教学重点都把握得比较好,封老师的课目标有些拔高了,所以教学中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吃力。

3、教师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由新课开始,学生通过视频可以更直观的了解,并归纳总结出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产生的方向,浮力大小的测量,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阿基米德原理)等内容。

4、应留出课堂练习的时间。这一点两位教师都做的很好。课堂的教学内容不应上得太满,应留给学生做课堂练习的时间,有些东西课堂上老师讲了,学生不一定记得住,但练过了效果就不一样。

5、浮力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中考来说,浮力实验题在近几年中考题中频频出现,而且难度逐年加大。这两位教师在授课当中尝试着创新, 大胆的尝试:改变以往的讲授方法,教师应敢于放手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索、思考、分析、交流、练习,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通过实践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无论从引入新课,还是授课过程都做到很好。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大胆采用了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得当对答对的同学给予肯定表扬,不对的同学给予鼓励指正。即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实验做完后互相交流实验结论, 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探究,经历知识建构过程,便于对知识的理解, 符合认知过程。. 有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勇于创新精神。

四、总结

这次同课异构活动,为我们每一位教师提供了一次学习和思考的机会,让我们这节课有了如下一些认识:一定要读懂教材,读清楚教材中的图和文字的用意。先从教材的引入着手,教材中是如何引入的,这样的引入有什么作用和好处,教材在处理重点和难点的过程中,是如何操作的,练习设计的用途是什么,它所设计到的知识点有哪些,只有读懂了教材的每一步用意,我们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的教学过程。

物理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记录

组长:杨会丽 组员:杨国生封国伟杨海生陈志林崔素梅杨红梅

活动主题:同课异构研讨

活动时间:2010年11月17日

活动地点:二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所有物理教师

活动内容:听二节同课异构的课:《浮力》执教教师:杨会丽封国伟

活动形式:上课、听课、评课与反思、研讨与提高

一、前言:同课异构这种教研活动是一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分享、交流、提升的教学研究模式,对提高课堂教学有很强的实效性,每一位教师都很喜欢并积极参与。我们物理教学组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杨会丽封国伟二位教师执教了同一课《浮力》,课前两位教师秉着“立足教材,优化教材,超越教材”的理念,深入研讨教材,整合资源,优化教学组织结构,认真备课、上课。在听课的过程中,教师们深切地体验着不同的教师对统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比较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教师们的教学思路。

二、教研记录:评课反思提升

1、导语:通过两位教师对同一个课题从不同的角度的可贵探索和尝试,让我们听课的教师对《浮力》这一内容有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思考的机会。今天教研的内容就是谈对此课的想法和思考,以此为载体,让我们对概念教学从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方面有个明确的认识。下面就先由上课的两位教师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设计,再由听课老师产生的困惑、发现的问题可以向上课老师提出质疑或是谈自己对此课的思考和想法,最后希望我们对概念教学的认识达成共识。

2、两位教师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

杨会丽:设计思想:浮力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中考来说,浮力实验题在近几年中考题中频频出现,而且难度逐年加大。所以今年我改变以往的讲授方法,放手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索、思考、分析、交流、练习,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通过实践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设计思路:

提出问题: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些物体漂在水面上如:鸭子、轮船„„同学们想过这里面蕴含着什么物理知识吗? 今天我们一块儿来研究一下。

一、研究浮力的产生及其方向

学生动手实验。思考:乒乓球、木块为什么浮在了水上。根据我们学过的二力平衡的知识对其进行受力分析。解释浮力是如何产生的,从而得出浮力的概念及其方向。

演示:石块、橡皮泥沉入了水底。问题:沉入水底的物体受浮力吗?

播放视频,结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并得到了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即:

二、测量浮力的大小

做相应的学案练习题。

二、探究: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动手实验。播放视频,然后教师总结,得出阿基米德原理(F 浮=G 排)

推导公式:F 浮=G 排=m排g=ρ液gV 排 (再一次强调浮力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然后说明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各种气体。

对公式的应用:学案练习题

封国伟:通过生活中的鸭子能漂浮在水面,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使学生认识到浮力的真实存在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浮力可能和某一些因素有关。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通过溢水的方法暗示阿基米德的研究方法,测量浮力的大小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的结论。体现课程标准的基础要求。

1、浮力的定义:

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 浮 = G排=ρ液V 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三、其他教师谈就听课感受谈教学方面应注意的几点。

1、同课异构主要是体现“异”。要有不同的教学结构,用不同的教学环节来处理,而不是说一个词语,你这么教,我这么教就是异构。我们上课的两位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就不一样,谁好谁坏,没有固定的评判,每位听课老师在听课的过程中可以自己去感受。

2、新授课要把目标定位好,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两位老师的教学重点都把握得比较好,封老师的课目标有些拔高了,所以教学中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吃力。

3、教师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由新课开始,学生通过视频可以更直观的了解,并归纳总结出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产生的方向,浮力大小的测量,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阿基米德原理)等内容。

4、应留出课堂练习的时间。这一点两位教师都做的很好。课堂的教学内容不应上得太满,应留给学生做课堂练习的时间,有些东西课堂上老师讲了,学生不一定记得住,但练过了效果就不一样。

5、浮力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中考来说,浮力实验题在近几年中考题中频频出现,而且难度逐年加大。这两位教师在授课当中尝试着创新, 大胆的尝试:改变以往的讲授方法,教师应敢于放手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索、思考、分析、交流、练习,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通过实践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无论从引入新课,还是授课过程都做到很好。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大胆采用了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得当对答对的同学给予肯定表扬,不对的同学给予鼓励指正。即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实验做完后互相交流实验结论, 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探究,经历知识建构过程,便于对知识的理解, 符合认知过程。. 有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勇于创新精神。

四、总结

这次同课异构活动,为我们每一位教师提供了一次学习和思考的机会,让我们这节课有了如下一些认识:一定要读懂教材,读清楚教材中的图和文字的用意。先从教材的引入着手,教材中是如何引入的,这样的引入有什么作用和好处,教材在处理重点和难点的过程中,是如何操作的,练习设计的用途是什么,它所设计到的知识点有哪些,只有读懂了教材的每一步用意,我们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的教学过程。


相关内容

  • 物理组社团活动记录
  • 夏邑三中八年级物理社团 活动记录 辅导教师 孟凡辉 社团成员: 夏邑三中八年级物理社团活动计划 一 活动背景: 通过半学期的学习和观察基础上,针对物理学习具有浓厚兴趣和爱好的学生,本着坚持志愿参加学科兴趣小组活动的宗旨,吸收50名学生,组织开展学科兴趣小组活动:充分发挥备课组老师的集体力量和个人潜能 ...

  • 理化生教研组活动记录
  • 理化生教研组活动记录1 活动时间 2011年2月21日 地点 理化生办公室 参加教师 全体教师 活动内容 学习学校2010学年度第2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研讨本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研讨关于考试命题.阅卷工作的责任制度 研读关于校本课程的检查和评价 活动记录 教导处2010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要点: ...

  • 高二物理备课组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 高二物理备课组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时 间:2010.05.31 下午3:15--4:00 地 点:高二物理办公室 到会人员:何勇 彭志杰 王金聚 王孝厂 葛慧爱 蔡本再 主 讲:彭志杰 活动形式:主讲加共同研讨 研讨内容------一轮复习体会 1.总结讨论本本阶段的教学进度情况 2.讨论一轮复习用书 ...

  • 物理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一) 时 间 2013.9.16 地 点 电子教研组 办公室室 6 活动形式 研讨会 主持人 活动主题 蒋宗元 应到人数 实到人数 记 录 人 6 邹国阳 确定课题名称,明确研究方向 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 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 ...

  • 教学案例怎么写
  • 物理教学案例的特点:物理教学案例与物理教案.物理教学论文.物理听课笔记有什么区别呢?又有什么特点呢? 与论文的区别:从文体和表述的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以记录为目的,以叙事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这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 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教案 ...

  • 初中物理二.探究
  •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 2.知道在国际制单位中速度的单位是m/s. 3.能用速度公式v=s/t进行简单计算. 4.初步了解用路程--时间图像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建立速 ...

  • 初中物理教案 --长度的测量
  • 济南市教研室    王恩华    2012年2月13日 17:59 [学习主题]长度的测量 [时      间] 1课时 [课程标准]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 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

  • 初中物理实验室工作计划22
  • 初中物理实验室工作计划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郭培杰 2013.3.4 物理实验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必要途径,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学期中为了使我校的物理实验教学有一个更好的效果,本人将与其他年级的物理教师密切配合,协助各年级教师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教研及物理兴趣小组 ...

  • 高中物理实验报告撰写浅析
  • 教 育 论 文 目 录 摘要„„„„„„„„„„„„„„„„„„„„„„„„„„2 关键词„„„„„„„„„„„„„„„„„„„„„„„„„2 引言„„„„„„„„„„„„„„„„„„„„„„„„„„2 1高中物理实验报告撰写意义„„„„„„„„„„„„„„„2 2目前高中生撰写实验报告存在的一些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