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与首相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科学家与首相

在十九世纪末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有一天,他和自己的妻子带着只有7岁的儿子正在田里收拾农活。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里有人发出呼救的哭泣声。他和妻子立即放下手中的农具,迅速跑到泥沼地边,发现一个男孩掉进了粪池里,孩子已经被粪水污泥淹到了胸口,眼看一个活生生的小生命就要被吞没了。他毫不顾忌地跳了下去,奋力将那个男孩救起来。妻子赶快提来了清水把孩子身上的污泥冲洗干净,孩子脱离了生命危险。

孩子告诉农夫,他跟随家人从这里经过,父母看到这里风光很好就让他随处走走,没有想到不小心掉到了粪池里。农夫看着孩子向父母所在的地方走去,然后埋头继续收拾自己的农活。

不久,一位高雅的绅士驾着一辆华丽的马车来到了弗莱明所住的农舍,彬彬有礼地自我介绍说,他就是被救男孩的父亲,特地前来道谢的。他的太太感激不尽地从马车上拿下来很多名贵的礼品。这位绅士表示要以优厚的礼金报答他对儿子的救命之恩。农夫却坚持不受,一再申明:“我不能因救了你的小孩而接受报酬,我们这里的任何一个人遇到了都会这样做的。”

他们正在互相推让之际,一个农家少年突然从外面走进屋来。绅士瞥了一眼便问道:“这是你的儿子吗?”农夫很高兴地点点头说:“正是。”绅士接着说道:“那好,你既然救了我的孩子,那就也让我为你的儿子尽点力,让我们订个协议吧,请允许我把你的儿子带走,我要让他受到良好的教育。假如这个孩子也像他父亲一样善良,那么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感到骄傲的人。”鉴于绅士的诚意,农夫只好答应了他的提议。

绅士非常讲信誉,不但把农夫的孩子送到学校读书,而且一直供他到圣玛利医学院上学。这个农夫的孩子不是别人,就是后来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

1928年,弗莱明在实验室研究葡萄球菌时,因为没有盖好仪器盖子,致使楼上培养的青霉菌飘落到仪器中。奇迹发生了,因为青霉菌的到来,葡萄球菌竟然全部不见了。弗莱明经过进一步的试验证实,青霉菌当中的“青霉素”,是葡萄球菌的克星,并能杀灭多种细菌。于是,第一种抗生素就这样被发明出来了。后来又经过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和德国生物学家钱恩的进一步研究完善,于1941年开始用于临床,并于1943年逐渐加以推广。青霉素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原子弹和雷达相并列的第三个重大发明。青霉素能够治疗多种疾病,发明以来,挽救病人生命数以亿计。弗莱明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并被公认为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百位名人之一。而那个绅士,就是英国上议院议员丘吉尔,他那个被农夫从粪池里救起的儿子,就是后来英国著名的政治家,二战时期的盟军领袖,首相丘吉尔爵士。

二次大战期间,已经当上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出访非洲时,不幸罹患肺炎,生命垂危。肺炎在当时属绝症,医师均束手无策。紧急时刻,弗莱明从英国赶来,使用自己刚刚发明的青霉素,治好了丘吉尔的病。丘吉尔紧紧握住弗莱明的手说:“谢谢你,给了我两次生命。”弗莱明微笑着回答:“不用客气,第一次是我的父亲救了你,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5分)

A.农夫弗莱明毫不犹豫地跳进粪池里救起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这样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小事情,却未料到后来会对人类世界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B.掉进粪池孩子的父母没有尽到家长的责任,险些让孩子丧命,为了减轻自己的罪过,不惜用优厚的礼金收买农夫以封嘴,不让事态扩大。

C.绅士知恩图报,带走农家少年亚历山大•弗莱明,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终于使他成为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弗莱明后来发明了青霉素,为人类造福。

D.丘吉尔大难不死,终有后福。他成为英国著名的政治家,二战时期的盟军领袖,英国首相。这是农夫弗莱明有先见之明,所以当年舍身救人,在所不惜。

E.本文通过记叙弗莱明、丘吉尔两家人互助互爱、与人为善的真实故事,重点勾勒了弗莱明父子俩可亲可爱、朴实无华的慈善人家的感人形象。

15.农夫弗莱明坚持不受厚礼,却同意让绅士带走自己的孩子,这是为什么?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4分)

答:

16.这里所叙述的事情,经历并不复杂,但却很感人,从某种角度说,它对人类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请依据文章内容,并结合实际,探究文中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你受到了什么启迪?(5分)

答:

阅读答案:

14.BD

15.因为农夫弗莱明认为救人是平凡小事,在这里人人都可做到,施恩不必图报。(2分)他之所以答应让绅士带走自己的孩子,一方面是被绅士的诚意所打动,另一方面是能让孩子接受良好教育,将来会有更大作为。(2分)

16.善良的人是不讲报酬的。但是,生活对于善行的回报,却在我们的世界上时刻发生着。

第二问示例: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每一天中,有多少这样的举手之劳被我们不经意的疏忽而错过?一个小小的善念,一次善意的提醒,公共汽车上的让座,上坡路上助人的一臂之力,对我们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谁又能够说不会因此成就一个人,或者帮助一个人脱离困境呢!

解析:

14. B项说“没有尽到家长的责任”,有点牵强附会,西方教育孩子的方式与我们不同;“封嘴”一说与事实不符。D项说“农夫弗莱明有先见之明”,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不值一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科学家与首相

在十九世纪末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有一天,他和自己的妻子带着只有7岁的儿子正在田里收拾农活。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里有人发出呼救的哭泣声。他和妻子立即放下手中的农具,迅速跑到泥沼地边,发现一个男孩掉进了粪池里,孩子已经被粪水污泥淹到了胸口,眼看一个活生生的小生命就要被吞没了。他毫不顾忌地跳了下去,奋力将那个男孩救起来。妻子赶快提来了清水把孩子身上的污泥冲洗干净,孩子脱离了生命危险。

孩子告诉农夫,他跟随家人从这里经过,父母看到这里风光很好就让他随处走走,没有想到不小心掉到了粪池里。农夫看着孩子向父母所在的地方走去,然后埋头继续收拾自己的农活。

不久,一位高雅的绅士驾着一辆华丽的马车来到了弗莱明所住的农舍,彬彬有礼地自我介绍说,他就是被救男孩的父亲,特地前来道谢的。他的太太感激不尽地从马车上拿下来很多名贵的礼品。这位绅士表示要以优厚的礼金报答他对儿子的救命之恩。农夫却坚持不受,一再申明:“我不能因救了你的小孩而接受报酬,我们这里的任何一个人遇到了都会这样做的。”

他们正在互相推让之际,一个农家少年突然从外面走进屋来。绅士瞥了一眼便问道:“这是你的儿子吗?”农夫很高兴地点点头说:“正是。”绅士接着说道:“那好,你既然救了我的孩子,那就也让我为你的儿子尽点力,让我们订个协议吧,请允许我把你的儿子带走,我要让他受到良好的教育。假如这个孩子也像他父亲一样善良,那么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感到骄傲的人。”鉴于绅士的诚意,农夫只好答应了他的提议。

绅士非常讲信誉,不但把农夫的孩子送到学校读书,而且一直供他到圣玛利医学院上学。这个农夫的孩子不是别人,就是后来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

1928年,弗莱明在实验室研究葡萄球菌时,因为没有盖好仪器盖子,致使楼上培养的青霉菌飘落到仪器中。奇迹发生了,因为青霉菌的到来,葡萄球菌竟然全部不见了。弗莱明经过进一步的试验证实,青霉菌当中的“青霉素”,是葡萄球菌的克星,并能杀灭多种细菌。于是,第一种抗生素就这样被发明出来了。后来又经过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和德国生物学家钱恩的进一步研究完善,于1941年开始用于临床,并于1943年逐渐加以推广。青霉素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原子弹和雷达相并列的第三个重大发明。青霉素能够治疗多种疾病,发明以来,挽救病人生命数以亿计。弗莱明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并被公认为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百位名人之一。而那个绅士,就是英国上议院议员丘吉尔,他那个被农夫从粪池里救起的儿子,就是后来英国著名的政治家,二战时期的盟军领袖,首相丘吉尔爵士。

二次大战期间,已经当上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出访非洲时,不幸罹患肺炎,生命垂危。肺炎在当时属绝症,医师均束手无策。紧急时刻,弗莱明从英国赶来,使用自己刚刚发明的青霉素,治好了丘吉尔的病。丘吉尔紧紧握住弗莱明的手说:“谢谢你,给了我两次生命。”弗莱明微笑着回答:“不用客气,第一次是我的父亲救了你,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5分)

A.农夫弗莱明毫不犹豫地跳进粪池里救起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这样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小事情,却未料到后来会对人类世界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B.掉进粪池孩子的父母没有尽到家长的责任,险些让孩子丧命,为了减轻自己的罪过,不惜用优厚的礼金收买农夫以封嘴,不让事态扩大。

C.绅士知恩图报,带走农家少年亚历山大•弗莱明,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终于使他成为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弗莱明后来发明了青霉素,为人类造福。

D.丘吉尔大难不死,终有后福。他成为英国著名的政治家,二战时期的盟军领袖,英国首相。这是农夫弗莱明有先见之明,所以当年舍身救人,在所不惜。

E.本文通过记叙弗莱明、丘吉尔两家人互助互爱、与人为善的真实故事,重点勾勒了弗莱明父子俩可亲可爱、朴实无华的慈善人家的感人形象。

15.农夫弗莱明坚持不受厚礼,却同意让绅士带走自己的孩子,这是为什么?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4分)

答:

16.这里所叙述的事情,经历并不复杂,但却很感人,从某种角度说,它对人类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请依据文章内容,并结合实际,探究文中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你受到了什么启迪?(5分)

答:

阅读答案:

14.BD

15.因为农夫弗莱明认为救人是平凡小事,在这里人人都可做到,施恩不必图报。(2分)他之所以答应让绅士带走自己的孩子,一方面是被绅士的诚意所打动,另一方面是能让孩子接受良好教育,将来会有更大作为。(2分)

16.善良的人是不讲报酬的。但是,生活对于善行的回报,却在我们的世界上时刻发生着。

第二问示例: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每一天中,有多少这样的举手之劳被我们不经意的疏忽而错过?一个小小的善念,一次善意的提醒,公共汽车上的让座,上坡路上助人的一臂之力,对我们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谁又能够说不会因此成就一个人,或者帮助一个人脱离困境呢!

解析:

14. B项说“没有尽到家长的责任”,有点牵强附会,西方教育孩子的方式与我们不同;“封嘴”一说与事实不符。D项说“农夫弗莱明有先见之明”,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不值一驳。


相关内容

  • 一次帮助,改变两个人命运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下题. 一次帮助,改变两个人命运 ①在19世纪末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天他在干活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里有人呼救,原来,一个男孩陷了进去.眼看泥沼已淹到胸口,弗莱明立刻跳下去,奋力救起了男孩. ②这时,一位绅士驾着华丽的马车赶了过来,正在焦 ...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必修1课后习题 第三单元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doc
  • 一.选择题 1. 观察右图 , 画家将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年在位) 摆在整幅画的最后面, 且占据很小的空间, 而将议会放在前面.这寓意着在当时的英国( ) 伊丽莎白一世 主持召开议会 A . 国王要服从议会的意志 B. 国王要受到议会的限制 C. 议会享有国家最高权力 D. 国王地位 ...

  • 高考试题17
  • 07-11 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一专题 7 年高考真题汇编: 连城二中小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3 小题) 选择题( 1.(2010 年高考山东文综 15 题)1688 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 ( 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 ...

  • 2016年会考说明大题和答案
  • 2016年会考说明题型示例 二.非选择题 136.中国政治制度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 ...

  •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复习
  • 第2课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一.选择: 1.18世纪70年代后英国政治体制发展的特点是( ) A.议会权力削弱,国王权力增强 B.内阁权力削弱,国王权力增强 C.国王权力削弱,内阁权力增强. D.议会和国王权力增强,内阁权力削弱 2.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最终确立的是( ) A.< ...

  • 语文小升初摸底考试+答案
  • 小升初摸底考试 姓名: 成绩: 一.看拼音写词语 kū wěi fěi cuì shū jí qīn shí piě zuǐ 二.形近字组词 醋( ) 卓( ) 瞅( ) 峻( ) 腊( ) 悼( ) 愁( ) 骏( ) 蜡( ) 掉( ) 揪( ) 竣( ) 三.先补充成语,再填空. ( )气冲冲 ...

  • 2016年北京市高中历史会考考试说明(带答案)
  • 2016年高中历史会考考试说明(必修一)部分 一.选择题 1.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西周受封的主体是 A.同姓亲族 B.异姓功臣 C.殷商后裔 D.先代贵族 2..1986 年在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克罍,其铭文大意为周王说:太保(指周 ...

  • 2010年10月25日高一期中历史考试卷杨锐命题
  • 阜阳市红旗中学2010年高一年级期中测试 历史卷 命题:杨锐 审核:陈大勇 (满分100分,选择题25题共30分:主观题4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有的以官职为姓,如司马.司徒.司空等:有的以排行为姓,如孟.叔.季等:有的技艺为姓,如陶. ...

  • 高三复习 人物传记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高亦吾:周恩来总理一生感念的启蒙老师 高亦吾1881年生于章丘绣惠镇西关村,15岁考取了济南省立高等学堂.在进步教师萧少瑜的启发和引导下,他与学友赵佑贞.徐云甫等组建了"乐群书社"和"玫瑰花诗社",并投书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