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说起“华夏”,我们的脑海中很自然地响起了那首儿童歌曲《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的熟悉旋律: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娃哈哈娃哈哈,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   其实,“华夏”名称,真的就是“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的意思!   一、夏与蝉、华与花   华夏不仅是我们祖国的名称,还是汉族的雅称,不仅是年龄已经超过2500岁的古老名词,还是现在常见的社会词汇。那么追根溯源,“华夏”这个名称究竟作何解释呢?   我们先说夏。和我们这里讨论的华夏、诸夏有关的夏,本是夏朝的夏,这是没有疑问的。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可信的中原王朝。在这以前,是尧、舜、禹相互继位的传贤制度,及至禹传启、父传子,从此开启了在中国历史上绵延四千年之久、君家国三位一体的世袭制国家的历史。2012年底,我在《百家讲坛》节目中,曾经讲过夏国号的来源、取义与演变,我的基本观点是:   第一,夏字初义为蝉。从今天所见最早的文字,也就是商朝的甲骨文看,夏字是蝉的侧面的象形。蝉就是我们现在习称的知了。为什么以蝉的形象造出夏字呢?《礼记・月令》里说:“仲夏之月……蝉始鸣。”蝉在夏天是常见其形、每闻其声的,所以确实可以用蝉来表示夏天,这也符合“蝉鸣夏”的意思。   第二,蝉的象征意义丰富。早在夏朝建立以前,辽西红山文化、江南良渚文化中已经出现了玉蝉,这可能与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蝉变成蛹、蛹再变成蝉、蝉又变成蛹的神秘现象有关,这种神秘现象,无疑象征着生命的蜕变转生、周而复始、延续不断。又在夏朝以后的商朝、周朝,青铜器上多见蝉纹图像,这有表彰蝉居高而鸣远、饮露而清高的高尚品德的意思。   第三,启以蝉形的夏字作为国号。大概正是看中了蝉所代表的这些神秘而高尚的意思,启选用了初义为蝉的夏字作为国号,因为这些神秘而高尚的意思,既反映了夏朝开国之君启仿佛秦始皇帝嬴政“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的愿望,也可以用来反映全新意义上的夏朝在政治上以及文化上的崇高地位。试问,哪一位君主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延绵不息、世代永存、居高鸣远呢?   第四,夏字的引申义美好。夏字成为国号以后,又逐渐被赋予了许多美好的引申义。如在《诗经》中,先后出于西部的周人的诗称“雅诗”,秦人的诗称“夏声”,夏声就是雅诗,可见夏有高雅的意思。春秋时代吴国公子季札评论夏声,说是“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左传》),《尔雅》也说:“夏,大也”,可见夏有伟大的意思。那么,夏的高雅、伟大如何理解呢?西汉扬雄的《方言》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夏,中国之人也”,唐朝孔颖达的《尚书正义》说:“夏,训大也,中国有文章光华礼义之大”。由此可见,后人正是鉴于夏为泱泱大国、位置居中、文化高雅、影响远大,才赋予了夏字这么多美好的引申义,而以夏朝继承者自居的周朝、周朝分封的那些诸侯列国,当然也就乐于称夏、称诸夏、称华夏了。   我们再说华。   首先,华字的初义。在商代的甲骨文中,没有发现华字,华应该是周朝时新出现的一个字。华字的初义是花,如《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是说桃树长得很茂盛,桃花开得很鲜艳,华就是花。那为什么不用花字呢?原来花字是在1000多年后的晋朝时才出现的,也就是说,华、花是所谓的古今字,华为古字,花为今字,当然这里的古与今是相对的,就华、花来说,晋以前为古,晋以后为今。而等到华、花两个字同时存在以后,彼此之间也有了分工,大体来说,木本植物开的花叫华,草本植物开的花叫花,比如在唐诗中,张九龄的《感遇》诗“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中桂华就是桂花,桂树开的花;刘禹锡的《乌衣巷》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中野草花,那是野草开的花。   其次,华字的引申义。华既然是植物的花,于是就有了许多的引申义。花是美丽的,华引申出美丽、华丽的意思;花有光泽,华引申出光华、鲜美的意思;花的品种众多、五颜六色,华引申出繁华、华彩的意思。再由这些具体的意思引申到抽象一些的文化方面,华就指美丽的服饰、高雅的文章、灿烂的文化了。   说到这里,“华夏”这个我们祖国的名称、我们汉族的雅称的意思就清楚了:   按照初始的意思来说,华夏是植物之花、动物之蝉的组合,色彩斑斓的花、居高鸣远的蝉,这是非常美好的形象。   按照引申的意思来说,华夏是优秀常新的民族、高雅伟大的国家,是区别于蛮夷戎狄的、拥有灿烂的文化、如同花一样美丽的民族与国家。而这样的引申义,竟然不经意间体现在据说是新疆儿歌的“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里,真是奇妙无比!   同样奇妙的是,因为无论民族的“华夏”还是国家的“华夏”,都居于中间的“中国”,于是又组合出了更加富有内涵的“中华”这个我们祖国的名称。   二、“反商复夏”   周朝与夏朝有一种特殊而有趣的继承关系。   我们中国人凡事都习惯找个理由,有个说法,开会迟到,上课旷课,都有理由与说法,而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政治,改朝换代如果没有理由、没有说法,那如何能够树立新朝代的道德形象?如何让天下人口服心服地接受统治?于是,在中国的历史上,无论是真刀真枪打江山的外力征服,还是宫廷政变篡天下的内部禅让,都会有正当的理由、冠冕堂皇的说法,否则你的天下就是抢来的,这等于强盗,就是偷来的,这等于小偷。又于是,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就有了各种情形的理由与说法。   单说通过外力征服完成的改朝换代,对于汉族来说,往往有着“反元复宋”、“反清复明”一类的宣传与行动。相对于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反清复明”,“反元复宋”大家可能不太熟悉,至于这种做法的老祖宗,周人的“反商复夏”,大家可能就更不熟悉了。其实,“反商复夏”正是“华夏”名称出现的关键,在中国的信史时代,开创了改朝换代要找个继承对象这种现象的,也正是灭了商朝的周朝。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周人是以夏人的继承者自居的。如《尚书・立政》中说:“帝钦罚之,乃�任矣邢模�式商受命,奄甸万姓。”这几句话的意思是:上帝要重重地惩罚商人,于是就让我们夏人代替了商人,承受天命,治理天下的民众。很明显,这里的“我”就是“夏”,夏人就是周人,周人就是夏人的继承者。那么,周人凭什么自称夏人的继承者呢?这有传说与地理两方面的依据。传说方面的依据是,在纷繁复杂的古史传说里,有种传说把周人的先祖与夏朝连在了一起,说周人的男性始祖弃以及后来的周人首领一直担任着夏朝的农官,也就是“农业部部长”,因为周人的首领特别会种粮食;地理方面的依据是,夏、商、周这三个朝代中,商是由东方民族所建立的王朝,夏与周都是由西方民族所建立的国家,这样,商人属于东方文化系统,而夏人、周人同属西方文化系统。   其次,周朝是以夏朝的继承者自居的。既然周人以夏人的继承者自居,于是周人就打着夏朝的名义,以恢复夏朝作为政治上、军事上与文化上的号召,反抗、对峙以致最后灭了商朝。周人的这种做法,又可谓始作俑者,其多后也,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反元复宋”与“反清复明”,就可以认为是“反商复夏”的历史重演。   第三,周土是以夏土的继承者自居的。“反元复宋”成功之后,出现的国号是“大明”;“反清复明”成功之后,出现的国号是“中华民国”。而周人在“反商复夏”成功之后,尽管新的朝代是以“周”为国号的,但周人相信他们确实是取代了商朝的天命,继承了夏朝的旧疆,于是广泛使用了与“夏”有关的名称,作为周朝国土的称呼,并且以此作为安抚天下、统治子民的手段。这样的名称很多,比如“区夏”,区夏就是夏区;“有夏”,有字是语助词,有夏就是夏;“时夏”,时即是,时夏就是这个夏;还有“诸夏”,“许多夏”的意思,就好像“诸位”,是对许多人的总称一样。在“诸夏”的基础之上,后来又产生了“华夏”。   三、从诸夏到华夏   说到这里,新的问题出现了:怎么会有“诸夏”也就是许多的夏?已经有了“诸夏”,为什么还要有“华夏”?   诸夏名称的出现,与周朝实行的大分封有关。我们知道,周灭商尤其是周公东征胜利后,周朝的土地是大大扩展了,周朝的人民是大大增加了,但如何在新征服的土地上站稳脚跟,如何使各地的人民顺服地接受统治,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周朝统治者想出的办法是,大肆分封可靠的同姓亲戚,以及少数值得信任的异姓功臣、亲顺势力、古先帝王的后代,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作为周朝中央政权的拱卫力量。同姓亲戚的诸侯国如周公长子伯禽的鲁国、周公小弟康叔的卫国、成王弟弟叔虞的唐国等等,据说周公东征后分封的70多个诸侯国中,同姓亲戚的诸侯国就占了50多个;异姓功臣的诸侯国中,最著名的是姜太公的齐国;亲顺势力的诸侯国中,最著名的是商纣王的长兄微子启的宋国;古先帝王后代的诸侯国,如舜帝后代胡公满所封的陈国,夏禹后裔东楼公所封的杞国。这样一来,对于整个的周朝疆域而言,是个夏,是个大夏;对于分封的各个诸侯国而言,也是夏,是一个一个的小夏,也就是许许多多的夏,于是诸夏的名称应运而生。   但是问题在于,诸夏毕竟只是许多夏的意思,基本是个数量概念,缺乏文化色彩,而是不是诸夏,主要的判定标准又是文化。什么文化?大家都知道孔子曾经说过:“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这话的意思是:假若没有管仲,我们恐怕都要披头散发,衣襟向左边开了。在孔子的时代,诸夏人群的发式,是成人束发为髻,诸夏人群的服装,是衣襟向右边开,而北方的戎狄则是披发左衽。正是由于管仲辅佐齐桓公,抵御戎狄,才使得诸夏人群仍然保持着束发右衽的传统。比如公元前663年,齐桓公举倾国之兵,与侵犯燕国的山戎决战,使燕国避免了亡国之祸,救回了被俘的百姓;又如公元前661年,赤狄攻打邢国,齐桓公又派兵救援邢国。为什么管仲要一次又一次地劝说齐桓公出兵救助其他国家呢?因为管仲认为,“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左传》)。燕国、邢国都是周天子同姓亲戚的国家,和齐国那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利害一致、生死与共的关系,当然必须救助。所以孔子高度赞扬管仲道:“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这里的“民”,当然是指与蛮夷戎狄相区别的诸夏国家的人民。   由孔子赞扬管仲、管仲辅佐齐桓公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诸夏是与蛮夷戎狄相对而言的名称,这就仿佛后来汉与胡是相对而言的名称,而诸夏指的是与蛮夷戎狄不同的文化。进而言之,应该正是为了强调诸夏文化与蛮夷戎狄的不同,华夏名称应运而生了,并在“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公羊传》)也就是蛮夷戎狄对诸夏国家构成严重威胁的春秋时代背景下,广泛使用了起来。华夏,代表着既华美、文化又高的诸夏国家,所以区别并凌驾于蛮夷戎狄之上。   四、华夏与蛮夷戎狄的区别   那么,华夏与蛮夷戎狄的区别到底何在呢?我们看段重要史料。《礼记・王制》说:   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   这段史料的意思不难理解,需要稍加说明并有所引申的有四点:   第一,中国等于华夏。这里的“中国”,明显是与蛮夷戎狄相对而言的,指的是华夏国家特别是华夏文化中人。唐朝的孔颖达在解释《尚书》“蛮夷滑夏”一句时也说:“中国有文章光华礼义之大……是中国为华夏也。”中央的华夏加上四方的蛮夷戎狄,构成了所谓的“五方之民”。   第二,华夏与蛮夷戎狄的区别,不在血统,而在文化。华夏与蛮夷戎狄各有合适的住处、口味、服装、工具、器物,这就是所谓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也就是孔子特别重视的是“被发左衽”还是束发右衽。比如东夷披发文身,有时不吃熟食;南蛮额头上刺花纹、涂丹青,走路时两脚的脚趾相向,有时不吃熟食;西戎披头散发,穿兽皮做的衣服,习惯肉食;北狄以禽兽的羽毛为衣,住在洞穴里,习惯肉食。而这里没有说到的华夏,我们知道,那是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的人群,是平民穿麻、贵族着丝的人群,是习惯熟食、习惯五谷粒食的人群。简而言之,华夏与蛮夷戎狄的区别,首先就在于衣食住行等等物质文化方面的不同。   第三,华夏名称是诸夏国家彼此认同的结果。从根本上说,衣食住行这类物质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诗书礼乐这类精神文化的不同,并不构成自傲或者被歧视的理由,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所养出的一方生活、风俗、宗教、信仰、制度、礼仪,也各与本土的地理环境相联系、相适宜,我们无须评其是非,定其高下。但这是我们今天的认识,而在中国古代,民族歧视其实是个普遍的现象。就以华夏名称广泛流行的春秋时代为例,在诸夏国家、诸夏人群的眼里心中,蛮夷戎狄是被视为“封豕豺狼”(《国语・周语》)的,“封豕”指的是贪得无厌的野猪,因为蛮夷戎狄习惯生食、习惯肉食,又被视为“禽兽”(《左传》)。蛮夷戎狄不但侵占土地,抢夺财富,威胁着诸夏国家的安全,而且使得有些诸夏国家抛弃了自己的传统,就像赵武灵王那样,搞起了“胡服骑射”,这又是何等严重的状况!而面对这样的蛮夷戎狄侵逼的状况,那些与周天子的关系较为亲近,或者自身实力较强,或者地理位置比较居中,或者坚守传统的诸夏国家,开始彼此认同,抱团升级,政治上祭起了“尊王攘夷”的大旗,尊王,就是尊奉周天子为主,攘夷,就是排斥蛮夷戎狄,文化上则推出了华夏的名称,借此强调本身文化的传统正宗、辉煌灿烂。   第四,华夏成为民族的名称。因为属于华夏集团的诸侯国家有着一致的“尊王攘夷”的政治取向,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相同或相近的文化传统,于是,春秋时代的华夏名称就带上了民族的意味乃至成为民族的名称,及至战国时代,更形成了事实上的华夏民族,华夏民族就是以夏、商、周人为主体,并逐渐融合四周一些蛮、夷、戎、狄而形成的民族。这一民族在以后的发展中,内涵又不断丰富。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成为民族名称以后,华夏族称也仍然在使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汉族的前身就是华夏,华夏就是汉族的雅称,两者没有质的区别,只有规模大小的不同。而时至今日,不仅“华夏”仍然是我们祖国的雅称之一,“华夏”也成了使用非常广泛的社会词汇,比如华夏银行、华夏基金,各种与“华夏”沾边的企事业单位名称,真是不胜枚举。   (作者系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彭安玉

  说起“华夏”,我们的脑海中很自然地响起了那首儿童歌曲《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的熟悉旋律: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娃哈哈娃哈哈,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   其实,“华夏”名称,真的就是“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的意思!   一、夏与蝉、华与花   华夏不仅是我们祖国的名称,还是汉族的雅称,不仅是年龄已经超过2500岁的古老名词,还是现在常见的社会词汇。那么追根溯源,“华夏”这个名称究竟作何解释呢?   我们先说夏。和我们这里讨论的华夏、诸夏有关的夏,本是夏朝的夏,这是没有疑问的。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可信的中原王朝。在这以前,是尧、舜、禹相互继位的传贤制度,及至禹传启、父传子,从此开启了在中国历史上绵延四千年之久、君家国三位一体的世袭制国家的历史。2012年底,我在《百家讲坛》节目中,曾经讲过夏国号的来源、取义与演变,我的基本观点是:   第一,夏字初义为蝉。从今天所见最早的文字,也就是商朝的甲骨文看,夏字是蝉的侧面的象形。蝉就是我们现在习称的知了。为什么以蝉的形象造出夏字呢?《礼记・月令》里说:“仲夏之月……蝉始鸣。”蝉在夏天是常见其形、每闻其声的,所以确实可以用蝉来表示夏天,这也符合“蝉鸣夏”的意思。   第二,蝉的象征意义丰富。早在夏朝建立以前,辽西红山文化、江南良渚文化中已经出现了玉蝉,这可能与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蝉变成蛹、蛹再变成蝉、蝉又变成蛹的神秘现象有关,这种神秘现象,无疑象征着生命的蜕变转生、周而复始、延续不断。又在夏朝以后的商朝、周朝,青铜器上多见蝉纹图像,这有表彰蝉居高而鸣远、饮露而清高的高尚品德的意思。   第三,启以蝉形的夏字作为国号。大概正是看中了蝉所代表的这些神秘而高尚的意思,启选用了初义为蝉的夏字作为国号,因为这些神秘而高尚的意思,既反映了夏朝开国之君启仿佛秦始皇帝嬴政“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的愿望,也可以用来反映全新意义上的夏朝在政治上以及文化上的崇高地位。试问,哪一位君主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延绵不息、世代永存、居高鸣远呢?   第四,夏字的引申义美好。夏字成为国号以后,又逐渐被赋予了许多美好的引申义。如在《诗经》中,先后出于西部的周人的诗称“雅诗”,秦人的诗称“夏声”,夏声就是雅诗,可见夏有高雅的意思。春秋时代吴国公子季札评论夏声,说是“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左传》),《尔雅》也说:“夏,大也”,可见夏有伟大的意思。那么,夏的高雅、伟大如何理解呢?西汉扬雄的《方言》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夏,中国之人也”,唐朝孔颖达的《尚书正义》说:“夏,训大也,中国有文章光华礼义之大”。由此可见,后人正是鉴于夏为泱泱大国、位置居中、文化高雅、影响远大,才赋予了夏字这么多美好的引申义,而以夏朝继承者自居的周朝、周朝分封的那些诸侯列国,当然也就乐于称夏、称诸夏、称华夏了。   我们再说华。   首先,华字的初义。在商代的甲骨文中,没有发现华字,华应该是周朝时新出现的一个字。华字的初义是花,如《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是说桃树长得很茂盛,桃花开得很鲜艳,华就是花。那为什么不用花字呢?原来花字是在1000多年后的晋朝时才出现的,也就是说,华、花是所谓的古今字,华为古字,花为今字,当然这里的古与今是相对的,就华、花来说,晋以前为古,晋以后为今。而等到华、花两个字同时存在以后,彼此之间也有了分工,大体来说,木本植物开的花叫华,草本植物开的花叫花,比如在唐诗中,张九龄的《感遇》诗“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中桂华就是桂花,桂树开的花;刘禹锡的《乌衣巷》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中野草花,那是野草开的花。   其次,华字的引申义。华既然是植物的花,于是就有了许多的引申义。花是美丽的,华引申出美丽、华丽的意思;花有光泽,华引申出光华、鲜美的意思;花的品种众多、五颜六色,华引申出繁华、华彩的意思。再由这些具体的意思引申到抽象一些的文化方面,华就指美丽的服饰、高雅的文章、灿烂的文化了。   说到这里,“华夏”这个我们祖国的名称、我们汉族的雅称的意思就清楚了:   按照初始的意思来说,华夏是植物之花、动物之蝉的组合,色彩斑斓的花、居高鸣远的蝉,这是非常美好的形象。   按照引申的意思来说,华夏是优秀常新的民族、高雅伟大的国家,是区别于蛮夷戎狄的、拥有灿烂的文化、如同花一样美丽的民族与国家。而这样的引申义,竟然不经意间体现在据说是新疆儿歌的“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里,真是奇妙无比!   同样奇妙的是,因为无论民族的“华夏”还是国家的“华夏”,都居于中间的“中国”,于是又组合出了更加富有内涵的“中华”这个我们祖国的名称。   二、“反商复夏”   周朝与夏朝有一种特殊而有趣的继承关系。   我们中国人凡事都习惯找个理由,有个说法,开会迟到,上课旷课,都有理由与说法,而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政治,改朝换代如果没有理由、没有说法,那如何能够树立新朝代的道德形象?如何让天下人口服心服地接受统治?于是,在中国的历史上,无论是真刀真枪打江山的外力征服,还是宫廷政变篡天下的内部禅让,都会有正当的理由、冠冕堂皇的说法,否则你的天下就是抢来的,这等于强盗,就是偷来的,这等于小偷。又于是,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就有了各种情形的理由与说法。   单说通过外力征服完成的改朝换代,对于汉族来说,往往有着“反元复宋”、“反清复明”一类的宣传与行动。相对于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反清复明”,“反元复宋”大家可能不太熟悉,至于这种做法的老祖宗,周人的“反商复夏”,大家可能就更不熟悉了。其实,“反商复夏”正是“华夏”名称出现的关键,在中国的信史时代,开创了改朝换代要找个继承对象这种现象的,也正是灭了商朝的周朝。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周人是以夏人的继承者自居的。如《尚书・立政》中说:“帝钦罚之,乃�任矣邢模�式商受命,奄甸万姓。”这几句话的意思是:上帝要重重地惩罚商人,于是就让我们夏人代替了商人,承受天命,治理天下的民众。很明显,这里的“我”就是“夏”,夏人就是周人,周人就是夏人的继承者。那么,周人凭什么自称夏人的继承者呢?这有传说与地理两方面的依据。传说方面的依据是,在纷繁复杂的古史传说里,有种传说把周人的先祖与夏朝连在了一起,说周人的男性始祖弃以及后来的周人首领一直担任着夏朝的农官,也就是“农业部部长”,因为周人的首领特别会种粮食;地理方面的依据是,夏、商、周这三个朝代中,商是由东方民族所建立的王朝,夏与周都是由西方民族所建立的国家,这样,商人属于东方文化系统,而夏人、周人同属西方文化系统。   其次,周朝是以夏朝的继承者自居的。既然周人以夏人的继承者自居,于是周人就打着夏朝的名义,以恢复夏朝作为政治上、军事上与文化上的号召,反抗、对峙以致最后灭了商朝。周人的这种做法,又可谓始作俑者,其多后也,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反元复宋”与“反清复明”,就可以认为是“反商复夏”的历史重演。   第三,周土是以夏土的继承者自居的。“反元复宋”成功之后,出现的国号是“大明”;“反清复明”成功之后,出现的国号是“中华民国”。而周人在“反商复夏”成功之后,尽管新的朝代是以“周”为国号的,但周人相信他们确实是取代了商朝的天命,继承了夏朝的旧疆,于是广泛使用了与“夏”有关的名称,作为周朝国土的称呼,并且以此作为安抚天下、统治子民的手段。这样的名称很多,比如“区夏”,区夏就是夏区;“有夏”,有字是语助词,有夏就是夏;“时夏”,时即是,时夏就是这个夏;还有“诸夏”,“许多夏”的意思,就好像“诸位”,是对许多人的总称一样。在“诸夏”的基础之上,后来又产生了“华夏”。   三、从诸夏到华夏   说到这里,新的问题出现了:怎么会有“诸夏”也就是许多的夏?已经有了“诸夏”,为什么还要有“华夏”?   诸夏名称的出现,与周朝实行的大分封有关。我们知道,周灭商尤其是周公东征胜利后,周朝的土地是大大扩展了,周朝的人民是大大增加了,但如何在新征服的土地上站稳脚跟,如何使各地的人民顺服地接受统治,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周朝统治者想出的办法是,大肆分封可靠的同姓亲戚,以及少数值得信任的异姓功臣、亲顺势力、古先帝王的后代,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作为周朝中央政权的拱卫力量。同姓亲戚的诸侯国如周公长子伯禽的鲁国、周公小弟康叔的卫国、成王弟弟叔虞的唐国等等,据说周公东征后分封的70多个诸侯国中,同姓亲戚的诸侯国就占了50多个;异姓功臣的诸侯国中,最著名的是姜太公的齐国;亲顺势力的诸侯国中,最著名的是商纣王的长兄微子启的宋国;古先帝王后代的诸侯国,如舜帝后代胡公满所封的陈国,夏禹后裔东楼公所封的杞国。这样一来,对于整个的周朝疆域而言,是个夏,是个大夏;对于分封的各个诸侯国而言,也是夏,是一个一个的小夏,也就是许许多多的夏,于是诸夏的名称应运而生。   但是问题在于,诸夏毕竟只是许多夏的意思,基本是个数量概念,缺乏文化色彩,而是不是诸夏,主要的判定标准又是文化。什么文化?大家都知道孔子曾经说过:“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这话的意思是:假若没有管仲,我们恐怕都要披头散发,衣襟向左边开了。在孔子的时代,诸夏人群的发式,是成人束发为髻,诸夏人群的服装,是衣襟向右边开,而北方的戎狄则是披发左衽。正是由于管仲辅佐齐桓公,抵御戎狄,才使得诸夏人群仍然保持着束发右衽的传统。比如公元前663年,齐桓公举倾国之兵,与侵犯燕国的山戎决战,使燕国避免了亡国之祸,救回了被俘的百姓;又如公元前661年,赤狄攻打邢国,齐桓公又派兵救援邢国。为什么管仲要一次又一次地劝说齐桓公出兵救助其他国家呢?因为管仲认为,“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左传》)。燕国、邢国都是周天子同姓亲戚的国家,和齐国那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利害一致、生死与共的关系,当然必须救助。所以孔子高度赞扬管仲道:“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这里的“民”,当然是指与蛮夷戎狄相区别的诸夏国家的人民。   由孔子赞扬管仲、管仲辅佐齐桓公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诸夏是与蛮夷戎狄相对而言的名称,这就仿佛后来汉与胡是相对而言的名称,而诸夏指的是与蛮夷戎狄不同的文化。进而言之,应该正是为了强调诸夏文化与蛮夷戎狄的不同,华夏名称应运而生了,并在“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公羊传》)也就是蛮夷戎狄对诸夏国家构成严重威胁的春秋时代背景下,广泛使用了起来。华夏,代表着既华美、文化又高的诸夏国家,所以区别并凌驾于蛮夷戎狄之上。   四、华夏与蛮夷戎狄的区别   那么,华夏与蛮夷戎狄的区别到底何在呢?我们看段重要史料。《礼记・王制》说:   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   这段史料的意思不难理解,需要稍加说明并有所引申的有四点:   第一,中国等于华夏。这里的“中国”,明显是与蛮夷戎狄相对而言的,指的是华夏国家特别是华夏文化中人。唐朝的孔颖达在解释《尚书》“蛮夷滑夏”一句时也说:“中国有文章光华礼义之大……是中国为华夏也。”中央的华夏加上四方的蛮夷戎狄,构成了所谓的“五方之民”。   第二,华夏与蛮夷戎狄的区别,不在血统,而在文化。华夏与蛮夷戎狄各有合适的住处、口味、服装、工具、器物,这就是所谓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也就是孔子特别重视的是“被发左衽”还是束发右衽。比如东夷披发文身,有时不吃熟食;南蛮额头上刺花纹、涂丹青,走路时两脚的脚趾相向,有时不吃熟食;西戎披头散发,穿兽皮做的衣服,习惯肉食;北狄以禽兽的羽毛为衣,住在洞穴里,习惯肉食。而这里没有说到的华夏,我们知道,那是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的人群,是平民穿麻、贵族着丝的人群,是习惯熟食、习惯五谷粒食的人群。简而言之,华夏与蛮夷戎狄的区别,首先就在于衣食住行等等物质文化方面的不同。   第三,华夏名称是诸夏国家彼此认同的结果。从根本上说,衣食住行这类物质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诗书礼乐这类精神文化的不同,并不构成自傲或者被歧视的理由,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所养出的一方生活、风俗、宗教、信仰、制度、礼仪,也各与本土的地理环境相联系、相适宜,我们无须评其是非,定其高下。但这是我们今天的认识,而在中国古代,民族歧视其实是个普遍的现象。就以华夏名称广泛流行的春秋时代为例,在诸夏国家、诸夏人群的眼里心中,蛮夷戎狄是被视为“封豕豺狼”(《国语・周语》)的,“封豕”指的是贪得无厌的野猪,因为蛮夷戎狄习惯生食、习惯肉食,又被视为“禽兽”(《左传》)。蛮夷戎狄不但侵占土地,抢夺财富,威胁着诸夏国家的安全,而且使得有些诸夏国家抛弃了自己的传统,就像赵武灵王那样,搞起了“胡服骑射”,这又是何等严重的状况!而面对这样的蛮夷戎狄侵逼的状况,那些与周天子的关系较为亲近,或者自身实力较强,或者地理位置比较居中,或者坚守传统的诸夏国家,开始彼此认同,抱团升级,政治上祭起了“尊王攘夷”的大旗,尊王,就是尊奉周天子为主,攘夷,就是排斥蛮夷戎狄,文化上则推出了华夏的名称,借此强调本身文化的传统正宗、辉煌灿烂。   第四,华夏成为民族的名称。因为属于华夏集团的诸侯国家有着一致的“尊王攘夷”的政治取向,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相同或相近的文化传统,于是,春秋时代的华夏名称就带上了民族的意味乃至成为民族的名称,及至战国时代,更形成了事实上的华夏民族,华夏民族就是以夏、商、周人为主体,并逐渐融合四周一些蛮、夷、戎、狄而形成的民族。这一民族在以后的发展中,内涵又不断丰富。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成为民族名称以后,华夏族称也仍然在使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汉族的前身就是华夏,华夏就是汉族的雅称,两者没有质的区别,只有规模大小的不同。而时至今日,不仅“华夏”仍然是我们祖国的雅称之一,“华夏”也成了使用非常广泛的社会词汇,比如华夏银行、华夏基金,各种与“华夏”沾边的企事业单位名称,真是不胜枚举。   (作者系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彭安玉


相关内容

  • [精品]歌颂祖国的演讲稿
  • 篇一:歌颂祖国的演讲稿范文 这一群"母亲"的孩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中国人.他们也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崇尚自由,爱好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他们含蓄而诚恳,勤俭而乐 天,在他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绚丽的色彩──金黄. 翠绿.朱红.靛蓝.他们向往自然,爱恋自然,对于万物  ...

  • 国庆向国旗敬礼寄语2015
  • 1.灾难面前,您是我们坚实的依靠;世界面前,您是我们伟大的骄傲!每次升旗,我们仿佛看见您在微笑.祝祖国母亲强大.平安!明天更美好! 2.我爱中国,我爱你五星红旗,向你敬礼!爱护国旗是我们的荣幸,我永远向你敬礼!我热爱我的祖国,做一个有道德人,保护伟大祖国,我爱你五星红旗,向你敬礼!愿我们中国越来越强 ...

  • 三年级爱国主义主题班会设计
  • 爱国教育主题班会 活动意图: 根据低中年级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识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事物,使他们初步了解我们的祖国,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演来歌颂.赞美祖国,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活动背景: 爱国主义作为人的一切基本道德价值观和品质,必须从小培养,经过长期教育和熏陶,才能逐步形成. 作为小学生 ...

  • 关于祖国的排比句
  • 祖国是温暖的港湾,牵引着游子的心: 祖国是坚固的后盾,使我们放心地前进: 祖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撑起了华夏的脊梁. 祖国是实现我们梦想的摇篮,帮助我们踏进理想的殿堂: 祖国是一幅壮阔美丽的风景画,带给我们无限的自豪与荣耀: 祖国是我们伟大的母亲,不辞辛劳地哺育了我们十三亿的人民: 祖国是藏在中国人心 ...

  • 小学生演讲稿--我热爱花朵里的祖国
  • 尊敬的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和同学们: 我叫××,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热爱花朵里的祖国>. 我是个小男孩,却天性热爱花朵.记得从我懂事起,我就爱跟在父母身后,看他们栽花种草,渐渐地我对花草有了些特别的偏爱.我偏爱那一捧捧带着香味的花泥,它们面色黑油,满心却充满了温暖:我偏爱那萌发的嫩芽, ...

  • 校园艺术节主持词.串联词
  • 甲: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乙:敬爱的老师们 甲: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甲:在这绿意浸透的季节,我们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我们敞开心扉,用多情的歌声装扮美丽的童年. 乙:在这绿水青山的季节,我们嗅到了柳绿的芬芳, 我们满怀豪情,用舞动的旋律表达喜悦的心声. 甲:花开的季节,我们在美丽的校园中愉

  • 校园主持词
  • 甲: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乙:敬爱的老师们 甲: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甲:在这绿意浸透的季节,我们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我们敞开心扉,用多情的歌声装扮美丽的童年. 乙:在这绿水青山的季节,我们嗅到了柳绿的芬芳, 我们满怀豪情,用舞动的旋律表达喜悦的心声. 甲:花开的季节,我们在美丽的校园中愉 ...

  • 校园艺术节主持词
  • 甲: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乙:敬爱的老师们 甲: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甲:在这绿意浸透的季节,我们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我们敞开心扉,用多情的歌声装扮美丽的童年。 乙:在这绿水青山的季节,我们嗅到了柳绿的芬芳, 我们满怀豪情,用舞动的旋律表达喜悦的心声。 甲:花开的季节,我们在美丽的校园中愉 ...

  • 我爱你祖国主题班会
  • "祖国,我爱你!"主题班会 活动时间:2011年11月 活动目标:通过举行主题为"祖国,我爱你!"的班会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准备工作:搜集资料.排练.制作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序曲 1.合唱<我爱你,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