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替代性解读

“不可替代性”解读

(2010-06-29 17:30:26)

标签: 分类: 时事笔谈/文化·哲学

思考

企业丛谈(5)

不可替代性

作者:暮初

“不可替代性”是衡量一个人在组织中的重要程度。也就是组织中的个体难以被其它个体取代的程度。通俗地讲,就是一个人的作用很重要,替换他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和代价。虽然“不可替代性”表示组织对个体的依赖性很强,但事实上“不可替代性”也是一把双刃剑,不能绝对地说好与坏,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理解。

一、员工、上司、老板之间的博弈

1、作为员工,为获得职业安全感,通过掌握特殊的技能,进而用任组织中的某项重要工作,让组织上下认同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在组织中的不可替代性程度,从而取得职业的相对稳定。也就是通过个人努力在职场上扩大“势能”,形成无形的影响力和威慑力。换句话说,以员工的能力、业绩和对组织的忠诚度为主要内容所构成的“不可替代性”成为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在组织考虑替换你时,因为顾忌可能付出较大的成本损失而“投鼠忌器”。由此可见,员工要保住自身的“不可替代性”是有条件的:一是员工的“不可替代性”应该为组织所需,二是“不可替代性”是员工所独有,三是员工是否付出得比别人多,是否比别人对组织更忠诚。

但是,“不可替代性”的特点就是“暂时”,并不永久。因此绝不能自恃“不可替

代性”与上司叫板,这是愚不可及的行为。事实上,地球离开任何人仍照样旋转。因此,“不可替代性”虽然对于员工个人很重要,但前提是不能对别人构成潜在威胁,越是具有“不可替代性”越是要有谦恭的态度,否则将成为众矢之的,犹如把自己架到火上烤。

总而言之,作为员工,加强个人努力,增强知识积累没错,但切不可锋芒太露。要知道进入组织做事,是获得工资收入和积累人气,而不是斗气。在到达“不可替代性”的底线后,要适可而止,要多从上司的角度看问题,认同和依从组织文化,争取消除上司的戒心,获得上司更大的支持。

2、作为上司,并不希望员工有太强的不可替代性。员工过强的不可替代性对于上司来说简直就是上司的一个心病。这就是说,当员工的“不可替代性”过于强势时,上司就会觉得受到胁迫。另一方面,当组织架构有变,一旦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员工过多流失,又会严重削弱上司的权威,进而对上司的地位构成威胁。因此,上司面对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员工犹如面对鸡肋,嚼之无味,弃之可惜。上司的真实想法是,既要员工能干,又不能让员工形成较强的不可替代性。一定会想方设法,把员工的“不可替代性”置于可控的范围。如通过提高工作标准和规范制度,把工作流程进行分拆,把核心技术进行分拆,不让不信任的人掌握核心部门,以达到不受制于员工的目的。或者,给不放心的员工树一个对手,增加相互的制衡机制,稀释其不可替代性。当然,作为上司一定具备必要的谋略和稳妥的做事方式,不会急于一时,一定会看准时机加以施行,避免引起激烈的反弹。

说穿了,作为上司既要努力削减下属的不可替代性,但又要营造自己在老板面前的不可替代性。不然,自己挖一个坑,连自己也跟着跳了下去,算怎么回事。

因此,作为上司要加强对员工人品的考察,对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员工加强分类管理,重视选拔人品好的员工。同时,削减“不可替代性”较强,但人品不佳的员工职权,形成一个良好的组织文化导向,争取组织整体边际效益最大化,

争取组织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3、作为老板,应该看到组织中的80%工作是由不可替代性较强的员工完成的,但是不可替代性较强的员工只占到组织人员总数的20%,说明不可替代性较强的员工效率高于其它员工。也就是说,另外20%的工作是由不具备“不可替代性”的80%的员工完成的,说明“不可替代性”以外的员工的总体效率较低。 由于这个比例永远存在,因而员工中的“不可替代性”是无法消除的,是客观存在的。最多只是低位均衡或者是高位均衡的区别而已。何况,组织重金聘请的都是具有不可替代性较强的人才。虽然这些人对老板而言是一把双刃剑。 因此,在一个组织中,员工要保住自身的“不可替代性”,而上司要削弱员工的“不可替代性”,上司和员工之间围绕“不可替代性”展开博弈。实质就是上司和员工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只不过看不到硝烟而已。作为老板要在组织的管理层与被管理层之间加强协调和平衡,加强对组织的整体掌控。

二、以“不可替代性”恰如其分地评估业绩

“不可替代性”既然客观存在,那么如何把它的正效应发挥好就具有一定的意义。例如,在考核员工的过程中,看一个员工的业绩并不是仅仅是数量级层面,而是应该考虑这个业绩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也就是说,换作别的人能否同样完成目前的数量和质量。假如能替代,那么这个员工的业绩不具有“不可替代性”,而仅仅是完成工作职能范围内的事,离了你组织照样存在,所以业绩的评估就要打折扣,只考虑一般的奖励。假如由某员工的“不可替代性”较强而不可替代,那么这个员工的业绩具有“不可替代性”,对全局有较大的贡献,需要考虑给予特殊的奖励;并同时考虑防止其坐大而尾大不掉。

业绩评定不能按“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思维来进行。否则,将不利于创新。也就是说,要站在组织持续发展和整体利益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在对组织领导的考核上,要求领导层鼓励员工增加“不可替代性”,努力为组织出力。在

组织管理的谋划上,要尽量分散“不可替代性”,加强人力资源的合理布局,减少组织因人才流失所带的风险性,从而达到激励和约束的辩证统一。

三、以“不可替代性”评估组织发展目标

一个组织要想在本行业中生存和发展,必须重视组织自身的不可替代性。这个不可替代性就是“核心竞争力”(最高层次就是“垄断”)。也就是说,组织的所有工作都围绕增强核心竞争力来进行。但这个核心竞争力也是有条件的,一是市场(服务对象)是否认可本组织的价值,二是技术和管理的组合是否独有,是否最有效率。三是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因此,组织的不可替代性也是相对的,表现相对于同行业其它组织的差异性,相对于同行业其它组织的互补性。

四、以“不可替代性”解释具体的社会现象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次我去街边小理发室理发,人较多便坐在边上等待。听理发师傅在发表高论,说是理发店边上一个机关单位,除了局长,还配备了许多位的副局长,更不要说有多少位的科长、副科长。从一个局来推断全市,可以想象每个机关单位不管人数多少,领导职数一定是人满为患。他感叹用纳税人的钱养了许多的闲人。在场有几个人在附和这个意见,但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让人听起来只是发发牢骚而已。

实际上,这个现象用“不可替代性”来解释就非常简单。当然,在当时的场景下没有必要向他们作如此如此的解释,对于来理发店的普通市民来说,可能也无法理解。

事实上,各个机关单位之所以除了局长以外,配备了许多的副局长。正是出于“不可替代性”的考虑。试想,当一个局机关只配一个局长统筹一切,而且这位局长又相当敬业和具有专业水准。那么,要替代这位局长,就要付出相当的代价。也就是说,这位局长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替代性”。当然,这位局长好商量还好,假如这个局长恃才傲物,不听号令又如何是好。因此,根据“不可

替代性”的稀释办法,最好稀释局长的权力,通过增加“助手”,以减弱他的不可替代性。而且,为了彻底杜绝不利于“执行力”的事件的预期发生,举一反三,对于所有机关单位均如法炮制,配备众多的副职领导。至于工作效率因此而减弱,企业和社会不胜其烦则是另外一个问题,万事万物总不能万全吧。有一句口号是“稳定压倒一切”。而且,多配备副手的好处在于,可以让一些从能力上足以胜任局长岗位但又“自以为是”的人靠边站。可以给一些相对能力较弱,但较为听话的人提供担任主要职位的公平机会,而且通过组成一个小型的“合奏”队伍,用“集体智商”的概念替代“个人智商”。而且,一旦工作有误,可以罪不责众,共同分担一点。关键一点是这个团队听招呼,有利于强化“执行力”。总而言之,应该充分体谅组织部门的为难之处。

“不可替代性”解读

(2010-06-29 17:30:26)

标签: 分类: 时事笔谈/文化·哲学

思考

企业丛谈(5)

不可替代性

作者:暮初

“不可替代性”是衡量一个人在组织中的重要程度。也就是组织中的个体难以被其它个体取代的程度。通俗地讲,就是一个人的作用很重要,替换他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和代价。虽然“不可替代性”表示组织对个体的依赖性很强,但事实上“不可替代性”也是一把双刃剑,不能绝对地说好与坏,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理解。

一、员工、上司、老板之间的博弈

1、作为员工,为获得职业安全感,通过掌握特殊的技能,进而用任组织中的某项重要工作,让组织上下认同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在组织中的不可替代性程度,从而取得职业的相对稳定。也就是通过个人努力在职场上扩大“势能”,形成无形的影响力和威慑力。换句话说,以员工的能力、业绩和对组织的忠诚度为主要内容所构成的“不可替代性”成为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在组织考虑替换你时,因为顾忌可能付出较大的成本损失而“投鼠忌器”。由此可见,员工要保住自身的“不可替代性”是有条件的:一是员工的“不可替代性”应该为组织所需,二是“不可替代性”是员工所独有,三是员工是否付出得比别人多,是否比别人对组织更忠诚。

但是,“不可替代性”的特点就是“暂时”,并不永久。因此绝不能自恃“不可替

代性”与上司叫板,这是愚不可及的行为。事实上,地球离开任何人仍照样旋转。因此,“不可替代性”虽然对于员工个人很重要,但前提是不能对别人构成潜在威胁,越是具有“不可替代性”越是要有谦恭的态度,否则将成为众矢之的,犹如把自己架到火上烤。

总而言之,作为员工,加强个人努力,增强知识积累没错,但切不可锋芒太露。要知道进入组织做事,是获得工资收入和积累人气,而不是斗气。在到达“不可替代性”的底线后,要适可而止,要多从上司的角度看问题,认同和依从组织文化,争取消除上司的戒心,获得上司更大的支持。

2、作为上司,并不希望员工有太强的不可替代性。员工过强的不可替代性对于上司来说简直就是上司的一个心病。这就是说,当员工的“不可替代性”过于强势时,上司就会觉得受到胁迫。另一方面,当组织架构有变,一旦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员工过多流失,又会严重削弱上司的权威,进而对上司的地位构成威胁。因此,上司面对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员工犹如面对鸡肋,嚼之无味,弃之可惜。上司的真实想法是,既要员工能干,又不能让员工形成较强的不可替代性。一定会想方设法,把员工的“不可替代性”置于可控的范围。如通过提高工作标准和规范制度,把工作流程进行分拆,把核心技术进行分拆,不让不信任的人掌握核心部门,以达到不受制于员工的目的。或者,给不放心的员工树一个对手,增加相互的制衡机制,稀释其不可替代性。当然,作为上司一定具备必要的谋略和稳妥的做事方式,不会急于一时,一定会看准时机加以施行,避免引起激烈的反弹。

说穿了,作为上司既要努力削减下属的不可替代性,但又要营造自己在老板面前的不可替代性。不然,自己挖一个坑,连自己也跟着跳了下去,算怎么回事。

因此,作为上司要加强对员工人品的考察,对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员工加强分类管理,重视选拔人品好的员工。同时,削减“不可替代性”较强,但人品不佳的员工职权,形成一个良好的组织文化导向,争取组织整体边际效益最大化,

争取组织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3、作为老板,应该看到组织中的80%工作是由不可替代性较强的员工完成的,但是不可替代性较强的员工只占到组织人员总数的20%,说明不可替代性较强的员工效率高于其它员工。也就是说,另外20%的工作是由不具备“不可替代性”的80%的员工完成的,说明“不可替代性”以外的员工的总体效率较低。 由于这个比例永远存在,因而员工中的“不可替代性”是无法消除的,是客观存在的。最多只是低位均衡或者是高位均衡的区别而已。何况,组织重金聘请的都是具有不可替代性较强的人才。虽然这些人对老板而言是一把双刃剑。 因此,在一个组织中,员工要保住自身的“不可替代性”,而上司要削弱员工的“不可替代性”,上司和员工之间围绕“不可替代性”展开博弈。实质就是上司和员工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只不过看不到硝烟而已。作为老板要在组织的管理层与被管理层之间加强协调和平衡,加强对组织的整体掌控。

二、以“不可替代性”恰如其分地评估业绩

“不可替代性”既然客观存在,那么如何把它的正效应发挥好就具有一定的意义。例如,在考核员工的过程中,看一个员工的业绩并不是仅仅是数量级层面,而是应该考虑这个业绩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也就是说,换作别的人能否同样完成目前的数量和质量。假如能替代,那么这个员工的业绩不具有“不可替代性”,而仅仅是完成工作职能范围内的事,离了你组织照样存在,所以业绩的评估就要打折扣,只考虑一般的奖励。假如由某员工的“不可替代性”较强而不可替代,那么这个员工的业绩具有“不可替代性”,对全局有较大的贡献,需要考虑给予特殊的奖励;并同时考虑防止其坐大而尾大不掉。

业绩评定不能按“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思维来进行。否则,将不利于创新。也就是说,要站在组织持续发展和整体利益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在对组织领导的考核上,要求领导层鼓励员工增加“不可替代性”,努力为组织出力。在

组织管理的谋划上,要尽量分散“不可替代性”,加强人力资源的合理布局,减少组织因人才流失所带的风险性,从而达到激励和约束的辩证统一。

三、以“不可替代性”评估组织发展目标

一个组织要想在本行业中生存和发展,必须重视组织自身的不可替代性。这个不可替代性就是“核心竞争力”(最高层次就是“垄断”)。也就是说,组织的所有工作都围绕增强核心竞争力来进行。但这个核心竞争力也是有条件的,一是市场(服务对象)是否认可本组织的价值,二是技术和管理的组合是否独有,是否最有效率。三是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因此,组织的不可替代性也是相对的,表现相对于同行业其它组织的差异性,相对于同行业其它组织的互补性。

四、以“不可替代性”解释具体的社会现象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次我去街边小理发室理发,人较多便坐在边上等待。听理发师傅在发表高论,说是理发店边上一个机关单位,除了局长,还配备了许多位的副局长,更不要说有多少位的科长、副科长。从一个局来推断全市,可以想象每个机关单位不管人数多少,领导职数一定是人满为患。他感叹用纳税人的钱养了许多的闲人。在场有几个人在附和这个意见,但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让人听起来只是发发牢骚而已。

实际上,这个现象用“不可替代性”来解释就非常简单。当然,在当时的场景下没有必要向他们作如此如此的解释,对于来理发店的普通市民来说,可能也无法理解。

事实上,各个机关单位之所以除了局长以外,配备了许多的副局长。正是出于“不可替代性”的考虑。试想,当一个局机关只配一个局长统筹一切,而且这位局长又相当敬业和具有专业水准。那么,要替代这位局长,就要付出相当的代价。也就是说,这位局长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替代性”。当然,这位局长好商量还好,假如这个局长恃才傲物,不听号令又如何是好。因此,根据“不可

替代性”的稀释办法,最好稀释局长的权力,通过增加“助手”,以减弱他的不可替代性。而且,为了彻底杜绝不利于“执行力”的事件的预期发生,举一反三,对于所有机关单位均如法炮制,配备众多的副职领导。至于工作效率因此而减弱,企业和社会不胜其烦则是另外一个问题,万事万物总不能万全吧。有一句口号是“稳定压倒一切”。而且,多配备副手的好处在于,可以让一些从能力上足以胜任局长岗位但又“自以为是”的人靠边站。可以给一些相对能力较弱,但较为听话的人提供担任主要职位的公平机会,而且通过组成一个小型的“合奏”队伍,用“集体智商”的概念替代“个人智商”。而且,一旦工作有误,可以罪不责众,共同分担一点。关键一点是这个团队听招呼,有利于强化“执行力”。总而言之,应该充分体谅组织部门的为难之处。


相关内容

  • 李华平教授莅临春风学校传授真经
  • 四川师范大学李华平教授 专程莅临我们春风学校传授真经 12月25.26日,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李华平教授应邀来到邓州. 先后为邓州市尤其是我校语文教师作了<文本解读的基本方法>和<文本解读个案分析>专题讲座,深受与会者的好评. 25日上午,李教授从"授人以鱼,不如授之 ...

  • 劳动法合同法新规定的解读与应对
  • 劳动法合同法新规定的解读与应对 一.背景介绍 近半年来,关于劳动法的新规定出台十分密集:2012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劳 动合同法修正案"),对劳务派遣的规定进行了系统修改:2 ...

  • 解读六大误区_限制中仍有机会_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_的误读与建议
  • 在补贴政策上的过于谨慎和过于随意都是由于对补贴协议的不了解或误读造成的.在不违反世贸规则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补贴促进经济发展成为今后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之一. 解读六大误区:限制中仍有机会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的误读与建议 /王海东 为防止补贴使用不当导致的不公平竞争,世贸组织针对补贴问 ...

  • 最新的劳动合同法
  • 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属于社会法。劳动合同在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前提下,重在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被誉为劳动者的“保护伞”,为构建与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法律保障。作为我国劳动保障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 ...

  • 时尚在实际意义上是一种大众审美主义--解读西美尔时尚的哲学的文化意义
  • 新闻界IssN 1007-2438 2010年第2期.2010-年-4R I'l.Ci.¨.ISSN1007-2438No.22010.Apr.2010.匿匝垂互垂囫圃 I■-----■-■■■■■■■--●-■---■--■-■-■-■-●■--●■--------■■■一I 时尚,在实际意义上是 ...

  • 共识解读: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损伤的应用标准
  • 血液净化指各种连续或间断清除体内过多水分.溶质方法的总称,包括肾脏替代治疗(RRT).血液灌流(HP)及血浆置换(PE)等,广泛应用于急性肾损伤(AKI)伴或不伴有其他脏器功能损伤的治疗.为进一步规范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在急诊的应用,国内部分专家基于国内外临床证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制定<血液净化 ...

  • 论"十七年文学"的矛盾性特征
  • 作者:吴秀明 文艺研究 2008年11期 近些年来,随着认知的深化,建国后"十七年文学"研究在经历了上世纪80.90年代的落寞之后又呈现出了明显的升温态势,并相继推出了一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如董之林的<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程光炜的&l ...

  • 文学解读的魅力
  • 任何一个历史人物从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到当今读者.观众心中的历史人物,大都要经过四个阶段: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历史记录中的人物.后世解读的人物.读者接受的人物.所以,每个历史人物都有四种形象:真实的形象.记录的形象.解读的形象.接受的形象. 真实的历史人物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唯一性,二是不可重复性.任何一个 ...

  • 曹禺经典戏剧演出文本的解读与创新
  • 经典戏剧演出文本的解读创新,其实是观众的一种需求,也是戏剧家在面对当代观众呈现经典作品时的一种使命.由我导演的<原野>在天津.北京.韩国演出,口碑还是不错的,用童道明先生的话说:"<原野>获得大成功之后,王延松又排了<雷雨>."<雷雨&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