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

第4讲 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

[考纲要求]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降水的时间变化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压、气温、降水等值线图、柱状图等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 [知识讲解]

一、 天气和气候

天气和气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我们把一定区域内短时间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称为天气。如刮风下雨、冷热阴晴等。所谓天气的短时间,可以是未来一天、两天、五天,也可以指一旬的天气变化。

而气候,则是指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即多年时间大气的一般状态。一个或下雨时间的长短所决定的。例如,极地气候只存在于两极地区,四季寒冷“而热带气候则终年炎热。 二、 气温

1. 概念:大气的温度叫气温。我国用摄氏温标,以℃表示,读做摄氏度。

从长时间平均看,地面和大气系统热量得失的总和平衡,因此,地面和大气的平均温度保持不变。但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和大气条件等是有变化的,因此,气温具有时间上的变化差异。 2. 气温高低:

1) 影响某地气温高低的因素:①地面-大气系统的热量收入(太阳辐射)支出(由于地面和大气反射、散射和辐射而射向宇宙空间的热能)状况②地面状况如热容量大小(水体热容量大,陆地小)、地形等③大气运动与洋流的热能输送和交换情况④人类活动的影响(改变大气成分、地面状况,释放人为废热等)。 2) 分析方法:

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分析纬度位置、太阳高度

大气自身条件(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大气密度)—主要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和保温作用的强弱

人类活动——影响大气和下垫面

3. 气温的时间变化:取决于地面储热量的多少,落后于太阳高度的日变化与年变化。

1) 气温的日变化 2) 不同地理纬度、季节变化、地表性质、天气状况等,日较差的变化是有差异的。一般规律:低纬大于高纬(低纬地带的平均日较差为12℃、中纬地带为8℃—9℃、高纬地带为2℃—4℃),夏季大于冬季(在中纬度地区尤其明显,但最大值并不出现在夏至日,而是在初夏),陆地大于海洋(一般海上的气温日较差只有1—2℃,而内陆地区可达15℃以上,有些地方甚至达20℃—30℃),晴天大于阴天;高原大于同纬度平原;谷地和盆地大于山地上部(这是因为受地形影响,谷地和盆地区白天不易散热,晚上冷空气沿山坡下滑聚集在底部,因此较差大,特别容易遭受霜冻的危害)。 3) 气温的年变化 落后1—2个月。北半球大陆上的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份(海洋上为8月份),最低气温出现在

~ 38 ~

1月份(海洋上为2份月)。(注意:回归线之间赤道附近地区为双波型:最高为4、10月,最低为7,1月。)

4) 气温年较差:纬度、地面性质、地形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纬度气温的年变化情况是:在赤道附近,在春分和秋分后气温最高,夏至和冬至后最低,年较差最小,全年气温都高;随纬度的升高,冬夏季节变化明显,而且气温的年较差越来越大。例如,西沙群岛的气温年较差为6℃,南京为26℃,海拉尔达46.7盆地大于山地上部;高原大于周围自由大气,但低纬度高原上气温年变化特别小,形成四季如春的景色。世界上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地方是赤道上的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仅0.5℃;最大的是西伯利亚东北部的维尔霍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为102℃。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是气温的周期性变化,但大气的不规则运动常使这种变化发生改变。如冷空气活动使气温骤降、暖空气来临使气温回升等。 4. 气温的垂直分布

1) 2) 逆温:常值,称为逆温。一般逆温层上热下冷,阻碍空气的垂直运动,不利于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变差,加剧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逆温形成的主要原因:①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强烈,近地面大气迅速冷却,而上层大气降温较慢,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上而下消失。夏季较弱,冬季较强。②地形逆温(下沉逆温):在盆地和谷地中,夜晚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到置现象。③平流逆温: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会发生接触冷却的作用。 5. 气温的水平分布

1) 全球年平均气温曲线变化规律---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受地球球体形状影响,太阳辐射高低纬分布不均,气温基本上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等 温线大致东西延伸,北半球南高北低,南半球北高南低。(注意:不能说由赤道向高纬递减——原因:全球气温最高的地方在撒哈拉沙漠,而不在赤道。) 2) 南北半球的不同---海陆影响

南半球等温线要平直——原因: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

由于热容量差异,同一纬度气温夏季大陆>海洋,冬季大陆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故大陆上等温线向高温方向弯曲或出现低值中心,一般是受山地或高原的影响。等温线向低温方向弯曲或出现高值中心,一般为高大山脉背风(指冬季风)处或盆地地形。

4) 海洋上的不同---洋流影响

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5) 极值---局部最冷最热的地方

世界最热的地方:的西伯利亚。

6) 人类对气温的影响。

~ 39 ~

6. 等温线的判读 等温线图的判读主要根据图上等温线的疏密和弯曲分布情况来判断气温的变化规律,根据气温(水温)分布特点来分析影响因素。 1) 等温线图的判读的基本知识

①等温线的疏密: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气温水平分布上的差异大小,若就同一地区,两个季节相比,疏者,气温差异小,如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等温线就稀疏,冬季气温差异大,等温线就密集。

②等温线的弯曲:等温线平直,表明下垫面性质单一;等温线分布,并不完全与纬线或海岸线相平行,有时向北突出,有时向南凸,这表明等温线分布还与大气运动、洋流、地面状况等因素有关。

2) 分析影响某地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①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这是因为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就高,高纬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气温就低。若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表明该地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②北半球,1月份(冬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7月份

(夏季)正好相交。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致,据此判断图所示区域为夏季(7月

)

③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表明该地受海洋影响显著,如我国7月份平原区气温分布情况。 ④如若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则表明该地气温受地形影响,比如1月份我国东北地区,等温线平原向高纬突出,这是受东北地形成“马蹄形”影响.

⑤洋流因素: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凸,沿岸地区增温增湿;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凸,沿岸地区降温减湿。

⑥闭合曲线:盆地增温,山地降温。 7. 实际应用

1) 气温和降水是最基本的两个气候因子,水热条件是自然环境最根本、最活跃的两个要素。 2) 气温的纬度变化是形成纬度地带性的基础,气温的垂直变化是形成垂直地带性的主要原因 3) 气候四季是以气温的季节变化为划分依据;温度带的划分,以无霜期和≥10℃积温来划分。 4) 各地的冷热不均,是形成大气运动的基本原因。

5) 气温低(<0℃),降水以固体形式为主,蒸发微弱,水体、土壤结冰封冻,许多动植物进

入休眠状态,生长缓慢。严寒或剧烈降温会导致低温冷害。生物生命活动都有自己的最适温度,人体最适温度16-20℃,≥25℃感觉热,≤0℃感觉凉,≤5℃感觉冷,≤0℃缩手缩脚。冬夏季节人们为了取暖或降温,会消耗很多能源。气温太高(>35-40℃),生物易脱水,生理机能失调。物侯能指示气温的变化情况。

6) 气温低的地区,为了保温,一般墙体较厚,窗户采用双层玻璃,建筑密闭性好。

~ 40 ~

7) 气温变化对商业、旅游业影响很大。

8) 寒带和寒温带(亚寒带)一般不能发展种植业;中温带适宜的农作物有春小麦、甜菜、大豆、

玉米、亚麻、马铃薯等;暖温带适宜的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棉花、苹果等;亚热带适宜水稻、冬小麦、玉米、油菜、棉花、柑橘茶叶、毛竹等;热带适宜水稻、玉米、棉花、茶叶、热带作物。(注意中国因受季风影响,夏季温度比世界同纬度高,农作物种植北界纬度高,但冬季温度偏低,故热带作物分布纬度比其他地区要低) 三、 降水

1. 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 降水条件:水汽+凝结核+水汽达过饱和+上升冷却

3. 降雨等级: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等。 4. 类型:

午后2点 (热雷雨) a.对流雨 赤道附近 冷锋 b.锋面雨 暖锋 准静止锋——“梅雨”,6月上旬~7月中旬(淮河——南岭) c.地形雨——高大山脉的迎风坡山腰

d.台风雨——热带低气压——气旋——台风—→强台风(逆) 5.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1) 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3) 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4) 气候湿润地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5) 世界“雨极”是乞拉朋齐,世界“干极”是阿塔卡马沙漠。 6.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①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密集——差异大,稀疏——差异小。 ②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

③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四、 气压

1. 概念:从地球表面延伸至高空的空气重量,使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称为“大气压强”。气象学上单位为百帕(hPa)。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76厘米汞柱=1.013×105帕斯卡

2. 气压的分布与变化:气压的大小与海拔高度、大气温度 、大气密度等有关,一般随高度升高按指数律递减。气压有日变化和年变化。一年之中,冬季比夏季气压高。一天中,气压有一个最高值、一个最低值,分别出现在9~10时和15~16时,还有一个次高值和一个次低值,分别出现在21~22时和3~4时。气压日变化幅度较小,一般为0.1~0.4千帕,并随纬度增高而减小。气压变化与风、天气的好坏等关系密切,因而是重要气象因子。 3. 等压线图的判读: 1) 等压线:气象人员把各地气象站同一时间所量度到之气压值(根据温度等作出适当的修正后)填上天气图上,然后将气压数值相同的地点用线连接起来,便成为等压线。等压线一般以2或4百帕斯卡分隔。等压线能有效地显示地面气压的分布状况。

~ 41 ~

A. 根据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判断气压系统: B. 根据等压线的疏密情况判断风力与风向

(1)等压线密集,说明该地区水平气压差大,风力也大,等压线稀疏,则说明该地区水平气压差小,风力也小。

(2)判断风向规律:先判明高低气压,然后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永远从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再根据半球确定地转偏向力的方向。 C. 分析天气状况

①低压中心地区(气旋):气流以上升为主,多阴雨天气。 ②高压中心地区(反气旋):气流以下沉为主,多为干晴天气。 D. 锋面气旋的判读

①确定锋面位置:在低压系统(气旋),锋面多出现在低压槽,如图中HD、KD线。 ②确定锋面附近风向:图中A、H、F为偏南风,K、C为偏北风。

~ 42 ~

③判断冷暖气团:图中A、H、F在锋面南侧,来自低纬地区,气温较高,为暖气团,K、C在锋面北侧,来自高纬地区,气温较低,为冷气团。

④确定锋面性质及移动方向:HD为暖锋,KD为冷锋。锋面都随气流呈反时钟方向移动。

北半球某地区气压

⑤天气状况:A地位于暖锋面的锋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无雨;C地处于冷锋锋面的后侧,在 锋面控制之内,多阴雨

五、

影响气候的因素

六、 气候类型及自然带

1. 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及分布

~ 43 ~

~ 44 ~

2. 非地带性气候分布

A.离亦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地形迎风坡十沿岸暖流”

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分布在赤道南北纬10°之间的地区,受纬度位置及大气环流的影响,具有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及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那些远离赤道的地区,只要气温、降水量等达到一定数值也可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这样的地方在地球上有四处,即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它们虽然远离赤道,但由于处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洋面又有暖流的加温加湿作用,从而使上述地区不但气温较高,降水也较为丰富,符合形成热带雨林的条件,所以发育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B.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分布于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位于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因处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之下而形成。赤道穿过东非高原,本地区理应为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内安第斯山脉的北风坡”

温带大陆性气候一般分布于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距海洋较远,干旱少雨。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D.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可以看到,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及南美大陆西岸狭长地带,许多人误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于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事实上,只要是温带地区,又能受到西风的影响,终年有暖湿空气从海洋面上吹来,就可以形成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 45 ~

另外,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可以看到,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现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分布特征,其原因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从而具有了上述特征。 3. 气候类型的判断

1) 气候类型判断思路

2) 判断方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 46 ~

还要注意降水的变化,如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的区别是集中与渐变,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别均匀,温带季风集中在7、8两个月份。 [典型高考题]

1 【2007上海综合,15】气温随高度变化会影响大气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大气污染物的聚集和扩散。下图所示气温与高度关系的四种情况中,最容易导致大气污染物聚集的是( )

命题思路:考查有关逆温的知识

解题思路:最容易导致大气污染物聚集的是逆温最强烈发展时,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这时大气对流运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故选A。 2 【2007广东文基,39】右图是公园(林草 地)、操场(裸地)、 足球场(草坪)三个 典型地点的地面温度变化曲线图。①、②、③ 三条曲线分别对应的地点是 A.公园、操场、足球场 B.足球场、操场、公园 C.操场、足球场、公园 D.公园、足球场、操场

命题思路:主要考查植被对气温的影响

解题思路: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温差越小,温度曲线越平缓。选C

3 【2007广东文基,50】右图为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气温年

变化曲线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北京、南京、 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对应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分别是 A.甲、丁、丙、乙 B.甲、乙、丙、丁 C.丙、乙、丁、甲 D.丙、丁、甲、乙

命题思路:考查对不同纬度气温年变化规律的分析及解 题方法的运用。

解题思路:四城市比较,海口纬度最低,气温年变化最 小,又位于热带,故对应图中甲曲线,用排出法可得C 项正确。

4 【2005辽宁综合,37】下图表示我国某地区7月份平均气温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8分)

(1)写出P1、P2两地的气温T1、T2值范围;

℃ ℃; ℃。(4分)

~ 47 ~

(2)导致该地区等温线如此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 __。(1分)

(3)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地形特征:AA´属于___ __;BB´属于___ __。(2分)

(4)P1、P2两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 __。(1分)

解析:(1)图中等温线的等温差为4℃;P1周边的等温线数值均为12℃;P2周边的等温线数值为24℃和28℃。

(2)依据经纬网可大致判断出,该地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再依据等温线的弯曲、数值特征可以判断AA′为伊犁河谷地,BB′为吐鲁番盆地。

(3)AA′周边的等温线由西部向东呈半环状分布,且数值由外向内逐渐增大,反映的是一个低洼的地区,其有一开口向西敞开,说明是一个山谷或河谷地区;BB′周边的等温线呈完整的环状分布,且数值由外向内逐渐增大,反映的是一个盆地或洼地。

(4)BB′为吐鲁番盆地,属于新疆,简称新。

【答案】(1)8 12 24 28

(2)地形

(3)山谷(谷地) 盆地(洼地)

(4)新

5 【2003全国文综,36】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4中有6个经纬线交点,其中与游记作者登临之地相距最近的交点的地理坐标

是 。作者北顾的是 高原的深秋景色。(8分)

(2)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16分)

~ 48 ~

解析:先来从文字资料中审题,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北顾”,既有方位,又有高低比较;“晴岚”、“寒沙衰草”是景观描述,晴岚,可知天气晴朗,能见度较好;寒沙衰草,可判断是深秋景色。能够南望并且俯视太行山的地方必在其北,而且地势较高,结合看图可确定在长城以北,即北纬41°线上;但其经线在何处,需进行分析,图中有200米等高线,并非太行山所在,小五台山属太行山的山峰,因此能登高南望的地方只能在东经115°与北纬41°的交点附近。在该处向北望去,能在深秋看到有寒沙衰草的高原自然景观就是内蒙古高原了。

第二问描述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先找出图中10℃等温线,然后分析其走向,走向是说明空间位置要素之一。原因要从影响气温分布的各种因素去考虑,如纬度位置与太阳辐射有关,影响气温分布;地势高低也是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由于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考生自己做出判断分析并编制答案。

【答案】(1)(41°N ,115°E) 内蒙古(张北,坝上亦可)

(2)10℃等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该等温线西半段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的影响(黄土高原东缘)。 6 【2007开封3月】焚风效应是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地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一般发生在背风坡地区,使气温比山前异常变高。其成因是湿绝热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是不同的。(湿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有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无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读图回答(1)-(2)题。

高度 3000

(米) 2000 1000 化 米(海拔)Hezsulight?? -5 10 15 温度(℃)

焚风形成示意图 气温垂直递减率

(1)、在气流过山时在②至③处成云致雨,气温垂直递减率与山地其它处相比的变化及成因

A、变大,水汽凝结释放热量 B、变大,水汽凝结消耗热量

C、变小,水汽凝结释放热量 D、变小,水汽凝结消耗热量

(2)、空气过山后按干绝热变化,④处气温比①大致高(OC)

A、 6℃ B、8℃ C、10℃ D、12℃

解析:由于山地迎风坡多降水而释放热量,导致在迎风坡气温垂直递减率要小于背风坡;从图中可以看出③处气温为-5℃,而空气过山后按干绝热变化,每下降1000米气温升高10℃,由③处至④处共下降了3000米,则气温升高了25℃,故④处气温为25℃;则④处气温比①大致高10℃

【答案】(1)C (2)C

7 【2007广东理基,75】读某地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圈,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49 ~

A.降水量从西北部向东南部逐渐减少

B.西北及北部山区年降水量大于700mm

C.东北迎风坡降水量最小

D.该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与地形

关系密切

命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等值线图准确理解和判

读,揭示图中给出的规律。

解题思路:由图中给出的等值线的变化规律及

数值,可判断A、B、C三个选项均不符合图中

给出的等值线变化规律及数值特征。故D选项

符合。

8 【2007上海文综,14】14.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下列四幅等压线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 )

命题思路:考查等压线与风力大小的判断。

解题思路:风力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有关,而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有关。在四幅图比例尺相同,C图中的P点处等压线密

集,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风力大。故选C

9 【2007宁夏文综,9-11】图5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

日22时等温线图。回答(1)~(3)题。

(1)O、P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过

A.4℃ B.3℃ C.2℃ D.1℃

(2)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3)图6中与M、P、N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

的示意图为

A.① B.② C.③ D.④

~ 50 ~

命题思路:以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为信息平台,考查等温线分布图的阅读分析能力,涉及到气温数值的推算、气压场中气流运动特征、等压面(线)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征等自然地理知识的运用。

解题思路:第(1)题,据等温线空间递变规律知两点气温范围:O(25~26),P(29~30).因此O、P两点温差范围是(3~5)。故选A。

第(2)题,P周围地区属于高温地区,相应气流运动状况为气旋,N点位于气旋的偏东南部,故N地吹东南风,选B。

(3)M、P、N一线中P地属于热低压的中心区,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凹陷,对应上空等压面向上凸,故③ 图画法正确,选C。

【答案】(1)A (2)B (3)C

10 【2007四川文综,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 l )在图12 所示气压形势下,a 等压线的数值为 百帕,① 地可能出现的风向是 。若甲天气系统中心气压值增大,几天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寒潮天气,在此期间,② 地的气压和天气变化状况是 。 随着季节变化,当甲天气系统消失时,控制澳大利亚大陆西南角的气压带或风带

是 。(8 分)

( 2 )图12 中A 一B 一C 一线年降水最大致呈现出“由A 至B 逐渐减少、由C 至B 逐渐减少”的变化特点.试分析其成因。(8 分)

解析:(1)由图示等压场信息看出,甲区域为冬半年形成的亚洲高压,而其同纬度的东部则为低压槽。据图中给出的等压线数值可知相邻两条等压线之间的等压距为2.5百帕,按等值线递减规律可推出,a等压线数值为1012.5百帕;根据①地气压值大小可判断气压梯度力方向,结合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可判断①地风向为西北风或偏北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寒潮天气,此时②地完全在冷气团控制下,所以在此期间气压和天气变化是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晴;甲天气系统此时为亚洲高压,其消失时,南半球进入冬季,澳大利亚西南角为地中海气候区,此时应为西风带控制。

(2)A——B——C一线年降水量大致呈现出由A至B逐渐减少,由C至B逐渐减少,主要是冬半年A——B一线受西风及地形影响,降水自西向东递减,即受源自大西洋湿润气流影响渐弱;西半年C——B一线受海陆位置及夏季风影响,自东向西渐弱。

【答案】(1)1012.5 西北风(偏北风) 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西风带

(2)由A至B,降水主要受西风气流的影响,西端的山口有利于西风深入,在山地迎风坡形成降水(地形雨),水汽含量由西向东逐渐减少;由C至B,主要受东南季风(夏季风)影响,

~ 51 ~

由于海陆位置的差异(距海远近不同),来自太平洋的水汽由沿海向内陆(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11 【2004全国文综,36】(24分)图4、图5分别是我国华北某地地形图和气温降水图,读图并完成下列要求:

图4

丙地多年平均气温降水图

(1)请在给出的方框内画出自甲至乙的地形剖面。(7分)

(2)图5中丙地某日的降水类型可能为(4分)(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

~ 52 ~

A.对流雨+台风雨 B.锋面雨+地形雨 C.对流雨+锋面雨 D.地形雨+对流雨【 】

(3)若此次降水为上述类型,请叙述其成因。(9分)

(4)此次降水对丙地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4分)(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A.侵蚀作用 B.风化作用 C.堆积作用 D.搬运作用 【 】

解析:第(1)小题,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是根据甲乙线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设定好纵坐标,将甲乙线与等高线的交点转绘到地形剖面图的底线上,然后将各交点的海拔用黑点标在图中,最后用平滑的曲线相连即可。第(2)、(3)小题,从气候资料图上可看出,该地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从该地8月某日降水量图上可以看出,该日降水发生在6:00~12:00,降水类型应为锋面雨。如果是对流雨时间应该是在午后。主要原因是8月份锋面雨带北移到华北地区,东南暖湿气流于南下冷空气交汇形成锋面。同时由于丙处位于低山迎风坡,暖湿空气沿山坡上升,气温降低,水汽凝结,形成降水。第(4)小题,丙处在山坡上,且坡度较大,会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和搬运作用。

【答案】(1)答案参见下图:甲地高于550m,乙地在300m最低在150m—200m之间,整图转折趋势正确

(2)B

(3)形成锋面雨的原因:华北地区8月降水类型多为锋面雨,此时雨带北移至此地,东南暖湿

气流与北下冷空气相交形成锋面,产生降水。形成地形雨的原因:丙地地处低山山坡,暖湿空气行进至此,沿坡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水。(4)A(或A、D)

12 【2007江苏地理,21-22】右图为“我国某地

地面气压分布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2)

题。

(1)在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中

A. a地的气压比b 地低

B. C地附近有冷锋活动

C. d地的风力比e 地小

D. e地的风向为偏北风

(2)a、c、d、e四地中,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

A. a B. e C. d D. c

命题思路:第(1)题主要考查等值线和锋面气旋

的知识。第(2)题主要考查冷锋、暖锋降水的区

别差异。

解题思路:第(1)题画出等值线可看出,该图所示为锋面气旋,在a与b和c 与d之间分别形成冷锋和暖锋。a地的气压比b地高,c处应为暖锋。

~ 53 ~

第(2)题冷锋锋前、锋后都会形成降水,但主要集中在锋后a处;暖锋的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前的c处。

【答案】(1)CD (2)AD

13 【2006天津文综,5-6】读某日某时海平面天气图(图4,单位:百帕),回答5~6题。

5.图中此时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地区是

A.山东半岛 B.长江三角洲 C.云贵高原 D.台湾岛

6.下列城市中,月平均气温和相应月降水量符合图4所示季节的是

A.巴 黎——3 ℃,35 mm B.旧金山——14 ℃,51 mm

C.莫斯科——20℃,75 mm D.孟 买——28 ℃,6 mm

解析:(1)由图可知,山东半岛正处在冷锋的锋后,而冷锋降水受暖湿气流抬升影响多发生在锋后,故此时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地区是山东半岛、黄淮至西部四川盆地以北地带。而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单一暖气团影响出现晴朗少雨天气。故选A。

(2)由图中等压线数值可看出,海洋上主要受高压控制,而大陆上气压较低;根据气压与气温(季节)的变化规律,可判断,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莫斯科为北半球较高纬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此时气温较高、降水较多,而巴黎、旧金山都在北半球,夏季应气温较高;孟买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应高温多雨;很明显A、B、D三项都不符合当地夏季气候特征。故选C。 14 【2006广东地理,8-9】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 2 中甲、乙、丙、丁表示的四种气候类型依次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高山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 54 ~

C.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高山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山气候

(2)与图 2 中丁气候类型相同的城市是

A.长沙 B.宜昌 C.太原 D.合肥

解析:(1)据图分析,甲图降水量稀少(注意纵轴数值),可能蒸发量较大,而实际蒸发量较小,说明气温较高,气候干旱,因此甲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图降水量也很少,10月~次年3月无蒸发,说明气温很低,因此可能为极地气候;丙、丁相对比较湿润,根据蒸发量及降水量,可知丙、丁分别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故答案A正确。

(2)图中丁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选项中A长沙,B宜昌,D合肥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有C选项太原为温带季风气候。

15 【2004全国文综Ⅳ,37】(21分)读图4,回答下列问题:

(1)冬季a地比同纬度内陆地区温度,说明其原因。(6分)

(2)与a地气候类型相符的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图的代号是(7分)

(3)b海区是世界著名的渔场,说明该渔场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

解析:从海陆轮廓和经纬度位置上看,a位于西欧沿海地区,该地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特征是气温年较差小,冬不冷夏不热,降水分配较均匀。b地位于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地区,受沿岸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世界著名渔场。

【答案】(1)高;原因: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使西欧沿海地区增温。

(2)B;因为a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或答a地年降水量分布均匀,年温差较小。)

(3)秘鲁;秘鲁沿海的洋流(或答秘鲁寒流、上升流),带来了丰富的饵料。

~ 55 ~

1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回答:

(1)图中气温分布异常部分是①②③中的 ,判断的理由是 。

(2)该城市工业高度集中,汽车数以百万计,当天发生了重大的烟雾事件,造成这一事件的人为原因是 ;气象原因是 ;地形原因是 。

(3)在商业区、居民区、近郊工业区、农田区域中,烟雾浓度最大的是 。

【答案】(1)②,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逆温层) (2)汽车尾气与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 出现逆温层,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 盆地地形,易出现逆温现象 (3)商业区

0读南京北城郊秋季某日垂直温度梯度(C/100米)时空变化图。完成下列三题:

(1)该日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

A.8时-16时30分 B.17时-23时

C.16时30分-7时 D.23时-5时

(2)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A.500米B.100米C.350米D.150米

(3)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时:

A.空气对流更加显著B.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

C.有利于大气成云致雨D.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

【答案】(1)C (2)C (3)B

6读图分析(拉萨和杭州纬度接近,30°N附近)(1 拉萨

原因是 2000

(2)两地中白天气温较高的是 ,原因是

1000

杭州

(3)两地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 ,原因是 拉萨和杭州海拔示意图

(4)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计算,拉萨的气温要比杭州约低 ,但实际上拉萨气温要比此计算值 ,理由

是 。

【答案】(1)拉萨 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 (2)杭州 海拔低,气温高(接受的地面辐射多) 拉萨

(3)杭州 杭州受季风影响,气温年较差大。拉萨海拔高,夏季气温低,冬季不受冬季风影响,气温不太低。(4)21℃ 高 拉萨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当地地面辐射,并不是离地面3500米的自由大气。

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

代表绿化街道昼夜气温变化曲线的是 在改造城市小气候方面的主要作用是 0 12 2 4时

【答案】(1)A 低 云层削弱作用强 高 云层能增强大气逆辐射 (2)B A 海洋上气温不会太高或太低;气温变化幅度小;滞后效应更明显。 (3)A 降低气温日较差 吸烟滞尘、减弱噪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读图14“2月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 57 ~

(1)此图反映的是 (南、北)半球大洋表层水温分布状况。图中①代表的是下列渔场中 (选择填空)。

A.北海道渔场 B.秘鲁渔场 C.北海渔场 D.纽芬兰渔场

(2)图中A处海区等温线比B处海区等温线稠密的原因

是 。

图中C、D、E、F四处海域盐度最高的是 。

(3)与大洋西岸等温线相比,大洋东岸温线在甲处海域向 (南、北)方向突出,在乙

处海域向 (南、北)突出,主要是甲处受 洋流(名称)的影响,乙处受 洋流(名称)的影响。

【答案】(1)北 D (2)寒暖流交汇处,南北温差大 D (3)南 加那利寒流 北大西洋暖流

图2是世界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其中①是25℃等温线,②是20℃等温线,回答:

(1).②等温线明显与海岸线平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影响 B.洋流影响

C.降水影响 D.人类活动影响

(2).①②两条等温线温度不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海陆分布 C.人气环流 D.地

面状况

(3).④⑤⑥⑦等温线都呈闭合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 D.

地形

(4).等温线③与②的数值不同,则等温线③的温度最可能是

A.15℃ B.20℃ C 22℃ D.25℃

【答案】B A D D

图7是“两岛屿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

(1)1月等温线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月等温线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15℃等温线在两岛中间向南弯曲,其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

有一封闭的等温圈,其中间的气温应_____(大于

或小于)17℃。

(4)两岛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8 ~

图7

(5)与该岛纬度位置大体相当的纽芬兰岛,1月份的气温比该岛要低20℃,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1)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2)由南向北(或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太阳辐射 海陆热力差异 (3)夏季同一纬度海洋温度比陆地低 大于 (4)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5)纽芬兰受附近拉布拉多寒流影响,冬季气温低。

图33-4是某地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后回答:

(1).甲、乙、丙、丁四图中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若该地气温由甲逐渐演变到丁,则造成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台风过境 ②晴朗无云 ③冷空气南下 ④热带海洋气团影响 ⑤暖锋过境

雨( )

【答案】(1)A (2)②③

~ 59 ~ ⑥连续阴

第4讲 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

[考纲要求]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降水的时间变化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压、气温、降水等值线图、柱状图等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 [知识讲解]

一、 天气和气候

天气和气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我们把一定区域内短时间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称为天气。如刮风下雨、冷热阴晴等。所谓天气的短时间,可以是未来一天、两天、五天,也可以指一旬的天气变化。

而气候,则是指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即多年时间大气的一般状态。一个或下雨时间的长短所决定的。例如,极地气候只存在于两极地区,四季寒冷“而热带气候则终年炎热。 二、 气温

1. 概念:大气的温度叫气温。我国用摄氏温标,以℃表示,读做摄氏度。

从长时间平均看,地面和大气系统热量得失的总和平衡,因此,地面和大气的平均温度保持不变。但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和大气条件等是有变化的,因此,气温具有时间上的变化差异。 2. 气温高低:

1) 影响某地气温高低的因素:①地面-大气系统的热量收入(太阳辐射)支出(由于地面和大气反射、散射和辐射而射向宇宙空间的热能)状况②地面状况如热容量大小(水体热容量大,陆地小)、地形等③大气运动与洋流的热能输送和交换情况④人类活动的影响(改变大气成分、地面状况,释放人为废热等)。 2) 分析方法:

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分析纬度位置、太阳高度

大气自身条件(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大气密度)—主要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和保温作用的强弱

人类活动——影响大气和下垫面

3. 气温的时间变化:取决于地面储热量的多少,落后于太阳高度的日变化与年变化。

1) 气温的日变化 2) 不同地理纬度、季节变化、地表性质、天气状况等,日较差的变化是有差异的。一般规律:低纬大于高纬(低纬地带的平均日较差为12℃、中纬地带为8℃—9℃、高纬地带为2℃—4℃),夏季大于冬季(在中纬度地区尤其明显,但最大值并不出现在夏至日,而是在初夏),陆地大于海洋(一般海上的气温日较差只有1—2℃,而内陆地区可达15℃以上,有些地方甚至达20℃—30℃),晴天大于阴天;高原大于同纬度平原;谷地和盆地大于山地上部(这是因为受地形影响,谷地和盆地区白天不易散热,晚上冷空气沿山坡下滑聚集在底部,因此较差大,特别容易遭受霜冻的危害)。 3) 气温的年变化 落后1—2个月。北半球大陆上的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份(海洋上为8月份),最低气温出现在

~ 38 ~

1月份(海洋上为2份月)。(注意:回归线之间赤道附近地区为双波型:最高为4、10月,最低为7,1月。)

4) 气温年较差:纬度、地面性质、地形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纬度气温的年变化情况是:在赤道附近,在春分和秋分后气温最高,夏至和冬至后最低,年较差最小,全年气温都高;随纬度的升高,冬夏季节变化明显,而且气温的年较差越来越大。例如,西沙群岛的气温年较差为6℃,南京为26℃,海拉尔达46.7盆地大于山地上部;高原大于周围自由大气,但低纬度高原上气温年变化特别小,形成四季如春的景色。世界上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地方是赤道上的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仅0.5℃;最大的是西伯利亚东北部的维尔霍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为102℃。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是气温的周期性变化,但大气的不规则运动常使这种变化发生改变。如冷空气活动使气温骤降、暖空气来临使气温回升等。 4. 气温的垂直分布

1) 2) 逆温:常值,称为逆温。一般逆温层上热下冷,阻碍空气的垂直运动,不利于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变差,加剧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逆温形成的主要原因:①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强烈,近地面大气迅速冷却,而上层大气降温较慢,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上而下消失。夏季较弱,冬季较强。②地形逆温(下沉逆温):在盆地和谷地中,夜晚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到置现象。③平流逆温: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会发生接触冷却的作用。 5. 气温的水平分布

1) 全球年平均气温曲线变化规律---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受地球球体形状影响,太阳辐射高低纬分布不均,气温基本上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等 温线大致东西延伸,北半球南高北低,南半球北高南低。(注意:不能说由赤道向高纬递减——原因:全球气温最高的地方在撒哈拉沙漠,而不在赤道。) 2) 南北半球的不同---海陆影响

南半球等温线要平直——原因: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

由于热容量差异,同一纬度气温夏季大陆>海洋,冬季大陆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故大陆上等温线向高温方向弯曲或出现低值中心,一般是受山地或高原的影响。等温线向低温方向弯曲或出现高值中心,一般为高大山脉背风(指冬季风)处或盆地地形。

4) 海洋上的不同---洋流影响

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5) 极值---局部最冷最热的地方

世界最热的地方:的西伯利亚。

6) 人类对气温的影响。

~ 39 ~

6. 等温线的判读 等温线图的判读主要根据图上等温线的疏密和弯曲分布情况来判断气温的变化规律,根据气温(水温)分布特点来分析影响因素。 1) 等温线图的判读的基本知识

①等温线的疏密: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气温水平分布上的差异大小,若就同一地区,两个季节相比,疏者,气温差异小,如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等温线就稀疏,冬季气温差异大,等温线就密集。

②等温线的弯曲:等温线平直,表明下垫面性质单一;等温线分布,并不完全与纬线或海岸线相平行,有时向北突出,有时向南凸,这表明等温线分布还与大气运动、洋流、地面状况等因素有关。

2) 分析影响某地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①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这是因为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就高,高纬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气温就低。若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表明该地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②北半球,1月份(冬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7月份

(夏季)正好相交。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致,据此判断图所示区域为夏季(7月

)

③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表明该地受海洋影响显著,如我国7月份平原区气温分布情况。 ④如若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则表明该地气温受地形影响,比如1月份我国东北地区,等温线平原向高纬突出,这是受东北地形成“马蹄形”影响.

⑤洋流因素: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凸,沿岸地区增温增湿;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凸,沿岸地区降温减湿。

⑥闭合曲线:盆地增温,山地降温。 7. 实际应用

1) 气温和降水是最基本的两个气候因子,水热条件是自然环境最根本、最活跃的两个要素。 2) 气温的纬度变化是形成纬度地带性的基础,气温的垂直变化是形成垂直地带性的主要原因 3) 气候四季是以气温的季节变化为划分依据;温度带的划分,以无霜期和≥10℃积温来划分。 4) 各地的冷热不均,是形成大气运动的基本原因。

5) 气温低(<0℃),降水以固体形式为主,蒸发微弱,水体、土壤结冰封冻,许多动植物进

入休眠状态,生长缓慢。严寒或剧烈降温会导致低温冷害。生物生命活动都有自己的最适温度,人体最适温度16-20℃,≥25℃感觉热,≤0℃感觉凉,≤5℃感觉冷,≤0℃缩手缩脚。冬夏季节人们为了取暖或降温,会消耗很多能源。气温太高(>35-40℃),生物易脱水,生理机能失调。物侯能指示气温的变化情况。

6) 气温低的地区,为了保温,一般墙体较厚,窗户采用双层玻璃,建筑密闭性好。

~ 40 ~

7) 气温变化对商业、旅游业影响很大。

8) 寒带和寒温带(亚寒带)一般不能发展种植业;中温带适宜的农作物有春小麦、甜菜、大豆、

玉米、亚麻、马铃薯等;暖温带适宜的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棉花、苹果等;亚热带适宜水稻、冬小麦、玉米、油菜、棉花、柑橘茶叶、毛竹等;热带适宜水稻、玉米、棉花、茶叶、热带作物。(注意中国因受季风影响,夏季温度比世界同纬度高,农作物种植北界纬度高,但冬季温度偏低,故热带作物分布纬度比其他地区要低) 三、 降水

1. 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 降水条件:水汽+凝结核+水汽达过饱和+上升冷却

3. 降雨等级: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等。 4. 类型:

午后2点 (热雷雨) a.对流雨 赤道附近 冷锋 b.锋面雨 暖锋 准静止锋——“梅雨”,6月上旬~7月中旬(淮河——南岭) c.地形雨——高大山脉的迎风坡山腰

d.台风雨——热带低气压——气旋——台风—→强台风(逆) 5.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1) 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3) 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4) 气候湿润地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5) 世界“雨极”是乞拉朋齐,世界“干极”是阿塔卡马沙漠。 6.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①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密集——差异大,稀疏——差异小。 ②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

③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四、 气压

1. 概念:从地球表面延伸至高空的空气重量,使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称为“大气压强”。气象学上单位为百帕(hPa)。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76厘米汞柱=1.013×105帕斯卡

2. 气压的分布与变化:气压的大小与海拔高度、大气温度 、大气密度等有关,一般随高度升高按指数律递减。气压有日变化和年变化。一年之中,冬季比夏季气压高。一天中,气压有一个最高值、一个最低值,分别出现在9~10时和15~16时,还有一个次高值和一个次低值,分别出现在21~22时和3~4时。气压日变化幅度较小,一般为0.1~0.4千帕,并随纬度增高而减小。气压变化与风、天气的好坏等关系密切,因而是重要气象因子。 3. 等压线图的判读: 1) 等压线:气象人员把各地气象站同一时间所量度到之气压值(根据温度等作出适当的修正后)填上天气图上,然后将气压数值相同的地点用线连接起来,便成为等压线。等压线一般以2或4百帕斯卡分隔。等压线能有效地显示地面气压的分布状况。

~ 41 ~

A. 根据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判断气压系统: B. 根据等压线的疏密情况判断风力与风向

(1)等压线密集,说明该地区水平气压差大,风力也大,等压线稀疏,则说明该地区水平气压差小,风力也小。

(2)判断风向规律:先判明高低气压,然后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永远从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再根据半球确定地转偏向力的方向。 C. 分析天气状况

①低压中心地区(气旋):气流以上升为主,多阴雨天气。 ②高压中心地区(反气旋):气流以下沉为主,多为干晴天气。 D. 锋面气旋的判读

①确定锋面位置:在低压系统(气旋),锋面多出现在低压槽,如图中HD、KD线。 ②确定锋面附近风向:图中A、H、F为偏南风,K、C为偏北风。

~ 42 ~

③判断冷暖气团:图中A、H、F在锋面南侧,来自低纬地区,气温较高,为暖气团,K、C在锋面北侧,来自高纬地区,气温较低,为冷气团。

④确定锋面性质及移动方向:HD为暖锋,KD为冷锋。锋面都随气流呈反时钟方向移动。

北半球某地区气压

⑤天气状况:A地位于暖锋面的锋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无雨;C地处于冷锋锋面的后侧,在 锋面控制之内,多阴雨

五、

影响气候的因素

六、 气候类型及自然带

1. 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及分布

~ 43 ~

~ 44 ~

2. 非地带性气候分布

A.离亦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地形迎风坡十沿岸暖流”

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分布在赤道南北纬10°之间的地区,受纬度位置及大气环流的影响,具有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及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那些远离赤道的地区,只要气温、降水量等达到一定数值也可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这样的地方在地球上有四处,即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它们虽然远离赤道,但由于处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洋面又有暖流的加温加湿作用,从而使上述地区不但气温较高,降水也较为丰富,符合形成热带雨林的条件,所以发育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B.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分布于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位于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因处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之下而形成。赤道穿过东非高原,本地区理应为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内安第斯山脉的北风坡”

温带大陆性气候一般分布于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距海洋较远,干旱少雨。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D.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可以看到,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及南美大陆西岸狭长地带,许多人误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于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事实上,只要是温带地区,又能受到西风的影响,终年有暖湿空气从海洋面上吹来,就可以形成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 45 ~

另外,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可以看到,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现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分布特征,其原因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从而具有了上述特征。 3. 气候类型的判断

1) 气候类型判断思路

2) 判断方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 46 ~

还要注意降水的变化,如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的区别是集中与渐变,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别均匀,温带季风集中在7、8两个月份。 [典型高考题]

1 【2007上海综合,15】气温随高度变化会影响大气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大气污染物的聚集和扩散。下图所示气温与高度关系的四种情况中,最容易导致大气污染物聚集的是( )

命题思路:考查有关逆温的知识

解题思路:最容易导致大气污染物聚集的是逆温最强烈发展时,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这时大气对流运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故选A。 2 【2007广东文基,39】右图是公园(林草 地)、操场(裸地)、 足球场(草坪)三个 典型地点的地面温度变化曲线图。①、②、③ 三条曲线分别对应的地点是 A.公园、操场、足球场 B.足球场、操场、公园 C.操场、足球场、公园 D.公园、足球场、操场

命题思路:主要考查植被对气温的影响

解题思路: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温差越小,温度曲线越平缓。选C

3 【2007广东文基,50】右图为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气温年

变化曲线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北京、南京、 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对应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分别是 A.甲、丁、丙、乙 B.甲、乙、丙、丁 C.丙、乙、丁、甲 D.丙、丁、甲、乙

命题思路:考查对不同纬度气温年变化规律的分析及解 题方法的运用。

解题思路:四城市比较,海口纬度最低,气温年变化最 小,又位于热带,故对应图中甲曲线,用排出法可得C 项正确。

4 【2005辽宁综合,37】下图表示我国某地区7月份平均气温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8分)

(1)写出P1、P2两地的气温T1、T2值范围;

℃ ℃; ℃。(4分)

~ 47 ~

(2)导致该地区等温线如此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 __。(1分)

(3)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地形特征:AA´属于___ __;BB´属于___ __。(2分)

(4)P1、P2两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 __。(1分)

解析:(1)图中等温线的等温差为4℃;P1周边的等温线数值均为12℃;P2周边的等温线数值为24℃和28℃。

(2)依据经纬网可大致判断出,该地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再依据等温线的弯曲、数值特征可以判断AA′为伊犁河谷地,BB′为吐鲁番盆地。

(3)AA′周边的等温线由西部向东呈半环状分布,且数值由外向内逐渐增大,反映的是一个低洼的地区,其有一开口向西敞开,说明是一个山谷或河谷地区;BB′周边的等温线呈完整的环状分布,且数值由外向内逐渐增大,反映的是一个盆地或洼地。

(4)BB′为吐鲁番盆地,属于新疆,简称新。

【答案】(1)8 12 24 28

(2)地形

(3)山谷(谷地) 盆地(洼地)

(4)新

5 【2003全国文综,36】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4中有6个经纬线交点,其中与游记作者登临之地相距最近的交点的地理坐标

是 。作者北顾的是 高原的深秋景色。(8分)

(2)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16分)

~ 48 ~

解析:先来从文字资料中审题,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北顾”,既有方位,又有高低比较;“晴岚”、“寒沙衰草”是景观描述,晴岚,可知天气晴朗,能见度较好;寒沙衰草,可判断是深秋景色。能够南望并且俯视太行山的地方必在其北,而且地势较高,结合看图可确定在长城以北,即北纬41°线上;但其经线在何处,需进行分析,图中有200米等高线,并非太行山所在,小五台山属太行山的山峰,因此能登高南望的地方只能在东经115°与北纬41°的交点附近。在该处向北望去,能在深秋看到有寒沙衰草的高原自然景观就是内蒙古高原了。

第二问描述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先找出图中10℃等温线,然后分析其走向,走向是说明空间位置要素之一。原因要从影响气温分布的各种因素去考虑,如纬度位置与太阳辐射有关,影响气温分布;地势高低也是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由于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考生自己做出判断分析并编制答案。

【答案】(1)(41°N ,115°E) 内蒙古(张北,坝上亦可)

(2)10℃等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该等温线西半段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的影响(黄土高原东缘)。 6 【2007开封3月】焚风效应是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地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一般发生在背风坡地区,使气温比山前异常变高。其成因是湿绝热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是不同的。(湿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有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无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读图回答(1)-(2)题。

高度 3000

(米) 2000 1000 化 米(海拔)Hezsulight?? -5 10 15 温度(℃)

焚风形成示意图 气温垂直递减率

(1)、在气流过山时在②至③处成云致雨,气温垂直递减率与山地其它处相比的变化及成因

A、变大,水汽凝结释放热量 B、变大,水汽凝结消耗热量

C、变小,水汽凝结释放热量 D、变小,水汽凝结消耗热量

(2)、空气过山后按干绝热变化,④处气温比①大致高(OC)

A、 6℃ B、8℃ C、10℃ D、12℃

解析:由于山地迎风坡多降水而释放热量,导致在迎风坡气温垂直递减率要小于背风坡;从图中可以看出③处气温为-5℃,而空气过山后按干绝热变化,每下降1000米气温升高10℃,由③处至④处共下降了3000米,则气温升高了25℃,故④处气温为25℃;则④处气温比①大致高10℃

【答案】(1)C (2)C

7 【2007广东理基,75】读某地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圈,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49 ~

A.降水量从西北部向东南部逐渐减少

B.西北及北部山区年降水量大于700mm

C.东北迎风坡降水量最小

D.该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与地形

关系密切

命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等值线图准确理解和判

读,揭示图中给出的规律。

解题思路:由图中给出的等值线的变化规律及

数值,可判断A、B、C三个选项均不符合图中

给出的等值线变化规律及数值特征。故D选项

符合。

8 【2007上海文综,14】14.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下列四幅等压线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 )

命题思路:考查等压线与风力大小的判断。

解题思路:风力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有关,而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有关。在四幅图比例尺相同,C图中的P点处等压线密

集,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风力大。故选C

9 【2007宁夏文综,9-11】图5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

日22时等温线图。回答(1)~(3)题。

(1)O、P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过

A.4℃ B.3℃ C.2℃ D.1℃

(2)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3)图6中与M、P、N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

的示意图为

A.① B.② C.③ D.④

~ 50 ~

命题思路:以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为信息平台,考查等温线分布图的阅读分析能力,涉及到气温数值的推算、气压场中气流运动特征、等压面(线)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征等自然地理知识的运用。

解题思路:第(1)题,据等温线空间递变规律知两点气温范围:O(25~26),P(29~30).因此O、P两点温差范围是(3~5)。故选A。

第(2)题,P周围地区属于高温地区,相应气流运动状况为气旋,N点位于气旋的偏东南部,故N地吹东南风,选B。

(3)M、P、N一线中P地属于热低压的中心区,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凹陷,对应上空等压面向上凸,故③ 图画法正确,选C。

【答案】(1)A (2)B (3)C

10 【2007四川文综,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 l )在图12 所示气压形势下,a 等压线的数值为 百帕,① 地可能出现的风向是 。若甲天气系统中心气压值增大,几天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寒潮天气,在此期间,② 地的气压和天气变化状况是 。 随着季节变化,当甲天气系统消失时,控制澳大利亚大陆西南角的气压带或风带

是 。(8 分)

( 2 )图12 中A 一B 一C 一线年降水最大致呈现出“由A 至B 逐渐减少、由C 至B 逐渐减少”的变化特点.试分析其成因。(8 分)

解析:(1)由图示等压场信息看出,甲区域为冬半年形成的亚洲高压,而其同纬度的东部则为低压槽。据图中给出的等压线数值可知相邻两条等压线之间的等压距为2.5百帕,按等值线递减规律可推出,a等压线数值为1012.5百帕;根据①地气压值大小可判断气压梯度力方向,结合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可判断①地风向为西北风或偏北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寒潮天气,此时②地完全在冷气团控制下,所以在此期间气压和天气变化是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晴;甲天气系统此时为亚洲高压,其消失时,南半球进入冬季,澳大利亚西南角为地中海气候区,此时应为西风带控制。

(2)A——B——C一线年降水量大致呈现出由A至B逐渐减少,由C至B逐渐减少,主要是冬半年A——B一线受西风及地形影响,降水自西向东递减,即受源自大西洋湿润气流影响渐弱;西半年C——B一线受海陆位置及夏季风影响,自东向西渐弱。

【答案】(1)1012.5 西北风(偏北风) 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西风带

(2)由A至B,降水主要受西风气流的影响,西端的山口有利于西风深入,在山地迎风坡形成降水(地形雨),水汽含量由西向东逐渐减少;由C至B,主要受东南季风(夏季风)影响,

~ 51 ~

由于海陆位置的差异(距海远近不同),来自太平洋的水汽由沿海向内陆(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11 【2004全国文综,36】(24分)图4、图5分别是我国华北某地地形图和气温降水图,读图并完成下列要求:

图4

丙地多年平均气温降水图

(1)请在给出的方框内画出自甲至乙的地形剖面。(7分)

(2)图5中丙地某日的降水类型可能为(4分)(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

~ 52 ~

A.对流雨+台风雨 B.锋面雨+地形雨 C.对流雨+锋面雨 D.地形雨+对流雨【 】

(3)若此次降水为上述类型,请叙述其成因。(9分)

(4)此次降水对丙地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4分)(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A.侵蚀作用 B.风化作用 C.堆积作用 D.搬运作用 【 】

解析:第(1)小题,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是根据甲乙线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设定好纵坐标,将甲乙线与等高线的交点转绘到地形剖面图的底线上,然后将各交点的海拔用黑点标在图中,最后用平滑的曲线相连即可。第(2)、(3)小题,从气候资料图上可看出,该地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从该地8月某日降水量图上可以看出,该日降水发生在6:00~12:00,降水类型应为锋面雨。如果是对流雨时间应该是在午后。主要原因是8月份锋面雨带北移到华北地区,东南暖湿气流于南下冷空气交汇形成锋面。同时由于丙处位于低山迎风坡,暖湿空气沿山坡上升,气温降低,水汽凝结,形成降水。第(4)小题,丙处在山坡上,且坡度较大,会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和搬运作用。

【答案】(1)答案参见下图:甲地高于550m,乙地在300m最低在150m—200m之间,整图转折趋势正确

(2)B

(3)形成锋面雨的原因:华北地区8月降水类型多为锋面雨,此时雨带北移至此地,东南暖湿

气流与北下冷空气相交形成锋面,产生降水。形成地形雨的原因:丙地地处低山山坡,暖湿空气行进至此,沿坡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水。(4)A(或A、D)

12 【2007江苏地理,21-22】右图为“我国某地

地面气压分布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2)

题。

(1)在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中

A. a地的气压比b 地低

B. C地附近有冷锋活动

C. d地的风力比e 地小

D. e地的风向为偏北风

(2)a、c、d、e四地中,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

A. a B. e C. d D. c

命题思路:第(1)题主要考查等值线和锋面气旋

的知识。第(2)题主要考查冷锋、暖锋降水的区

别差异。

解题思路:第(1)题画出等值线可看出,该图所示为锋面气旋,在a与b和c 与d之间分别形成冷锋和暖锋。a地的气压比b地高,c处应为暖锋。

~ 53 ~

第(2)题冷锋锋前、锋后都会形成降水,但主要集中在锋后a处;暖锋的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前的c处。

【答案】(1)CD (2)AD

13 【2006天津文综,5-6】读某日某时海平面天气图(图4,单位:百帕),回答5~6题。

5.图中此时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地区是

A.山东半岛 B.长江三角洲 C.云贵高原 D.台湾岛

6.下列城市中,月平均气温和相应月降水量符合图4所示季节的是

A.巴 黎——3 ℃,35 mm B.旧金山——14 ℃,51 mm

C.莫斯科——20℃,75 mm D.孟 买——28 ℃,6 mm

解析:(1)由图可知,山东半岛正处在冷锋的锋后,而冷锋降水受暖湿气流抬升影响多发生在锋后,故此时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地区是山东半岛、黄淮至西部四川盆地以北地带。而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单一暖气团影响出现晴朗少雨天气。故选A。

(2)由图中等压线数值可看出,海洋上主要受高压控制,而大陆上气压较低;根据气压与气温(季节)的变化规律,可判断,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莫斯科为北半球较高纬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此时气温较高、降水较多,而巴黎、旧金山都在北半球,夏季应气温较高;孟买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应高温多雨;很明显A、B、D三项都不符合当地夏季气候特征。故选C。 14 【2006广东地理,8-9】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 2 中甲、乙、丙、丁表示的四种气候类型依次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高山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 54 ~

C.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高山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山气候

(2)与图 2 中丁气候类型相同的城市是

A.长沙 B.宜昌 C.太原 D.合肥

解析:(1)据图分析,甲图降水量稀少(注意纵轴数值),可能蒸发量较大,而实际蒸发量较小,说明气温较高,气候干旱,因此甲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图降水量也很少,10月~次年3月无蒸发,说明气温很低,因此可能为极地气候;丙、丁相对比较湿润,根据蒸发量及降水量,可知丙、丁分别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故答案A正确。

(2)图中丁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选项中A长沙,B宜昌,D合肥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有C选项太原为温带季风气候。

15 【2004全国文综Ⅳ,37】(21分)读图4,回答下列问题:

(1)冬季a地比同纬度内陆地区温度,说明其原因。(6分)

(2)与a地气候类型相符的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图的代号是(7分)

(3)b海区是世界著名的渔场,说明该渔场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

解析:从海陆轮廓和经纬度位置上看,a位于西欧沿海地区,该地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特征是气温年较差小,冬不冷夏不热,降水分配较均匀。b地位于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地区,受沿岸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世界著名渔场。

【答案】(1)高;原因: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使西欧沿海地区增温。

(2)B;因为a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或答a地年降水量分布均匀,年温差较小。)

(3)秘鲁;秘鲁沿海的洋流(或答秘鲁寒流、上升流),带来了丰富的饵料。

~ 55 ~

1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回答:

(1)图中气温分布异常部分是①②③中的 ,判断的理由是 。

(2)该城市工业高度集中,汽车数以百万计,当天发生了重大的烟雾事件,造成这一事件的人为原因是 ;气象原因是 ;地形原因是 。

(3)在商业区、居民区、近郊工业区、农田区域中,烟雾浓度最大的是 。

【答案】(1)②,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逆温层) (2)汽车尾气与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 出现逆温层,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 盆地地形,易出现逆温现象 (3)商业区

0读南京北城郊秋季某日垂直温度梯度(C/100米)时空变化图。完成下列三题:

(1)该日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

A.8时-16时30分 B.17时-23时

C.16时30分-7时 D.23时-5时

(2)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A.500米B.100米C.350米D.150米

(3)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时:

A.空气对流更加显著B.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

C.有利于大气成云致雨D.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

【答案】(1)C (2)C (3)B

6读图分析(拉萨和杭州纬度接近,30°N附近)(1 拉萨

原因是 2000

(2)两地中白天气温较高的是 ,原因是

1000

杭州

(3)两地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 ,原因是 拉萨和杭州海拔示意图

(4)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计算,拉萨的气温要比杭州约低 ,但实际上拉萨气温要比此计算值 ,理由

是 。

【答案】(1)拉萨 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 (2)杭州 海拔低,气温高(接受的地面辐射多) 拉萨

(3)杭州 杭州受季风影响,气温年较差大。拉萨海拔高,夏季气温低,冬季不受冬季风影响,气温不太低。(4)21℃ 高 拉萨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当地地面辐射,并不是离地面3500米的自由大气。

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

代表绿化街道昼夜气温变化曲线的是 在改造城市小气候方面的主要作用是 0 12 2 4时

【答案】(1)A 低 云层削弱作用强 高 云层能增强大气逆辐射 (2)B A 海洋上气温不会太高或太低;气温变化幅度小;滞后效应更明显。 (3)A 降低气温日较差 吸烟滞尘、减弱噪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读图14“2月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 57 ~

(1)此图反映的是 (南、北)半球大洋表层水温分布状况。图中①代表的是下列渔场中 (选择填空)。

A.北海道渔场 B.秘鲁渔场 C.北海渔场 D.纽芬兰渔场

(2)图中A处海区等温线比B处海区等温线稠密的原因

是 。

图中C、D、E、F四处海域盐度最高的是 。

(3)与大洋西岸等温线相比,大洋东岸温线在甲处海域向 (南、北)方向突出,在乙

处海域向 (南、北)突出,主要是甲处受 洋流(名称)的影响,乙处受 洋流(名称)的影响。

【答案】(1)北 D (2)寒暖流交汇处,南北温差大 D (3)南 加那利寒流 北大西洋暖流

图2是世界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其中①是25℃等温线,②是20℃等温线,回答:

(1).②等温线明显与海岸线平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影响 B.洋流影响

C.降水影响 D.人类活动影响

(2).①②两条等温线温度不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海陆分布 C.人气环流 D.地

面状况

(3).④⑤⑥⑦等温线都呈闭合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 D.

地形

(4).等温线③与②的数值不同,则等温线③的温度最可能是

A.15℃ B.20℃ C 22℃ D.25℃

【答案】B A D D

图7是“两岛屿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

(1)1月等温线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月等温线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15℃等温线在两岛中间向南弯曲,其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

有一封闭的等温圈,其中间的气温应_____(大于

或小于)17℃。

(4)两岛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8 ~

图7

(5)与该岛纬度位置大体相当的纽芬兰岛,1月份的气温比该岛要低20℃,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1)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2)由南向北(或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太阳辐射 海陆热力差异 (3)夏季同一纬度海洋温度比陆地低 大于 (4)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5)纽芬兰受附近拉布拉多寒流影响,冬季气温低。

图33-4是某地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后回答:

(1).甲、乙、丙、丁四图中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若该地气温由甲逐渐演变到丁,则造成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台风过境 ②晴朗无云 ③冷空气南下 ④热带海洋气团影响 ⑤暖锋过境

雨( )

【答案】(1)A (2)②③

~ 59 ~ ⑥连续阴


相关内容

  •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 第一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海陆分布 一.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地球是人类成长的摇篮,也是人类生活的唯 一家园. 2.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 例关系. 3.要求学生撑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4.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二. 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和 ...

  • 世界的气候与自然景观
  • 第二节 世界的气候与自然景观 巩固夯实基础 一.世界的气候 1.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南半球正好相反. (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气温 ...

  • 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 第三章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华安一中 李毅琴 2013年12月12日 教学目标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

  • 地理七年级下教案
  •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 自然环境 第 1 教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政区划分以及地形河流概况. 能力目标: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如学会读图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会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运用地图 ...

  • 亚洲的自然环境
  • <亚洲的自然环境>同步测试 江苏省邳州市岔河中学 宋 成 一.选择题 (2013·山东阳信学业模拟考)"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河像热血流,莽原(指草长得繁密茂盛的原野)缠玉带:亚洲风乍起,亚洲雄风震天吼„„"歌词中蕴藏着亚洲重要地理事物特征.据此回答1-2题. 1. ...

  •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一章教案
  •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政区划分以及地形河流概况.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如学会读图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会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及有 ...

  •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复习教案)
  •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复习课) 一.学习目标: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学会判读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方法. 二.探究学习: (一) 气候类型及分布 [自主复习] 1. 热带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 平原. 盆地. 群岛等地. (2)热带草原气候主 ...

  • 高考地理复习_世界地理_区域地理_详细知识点
  • 世界地理 (1)亚洲(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 1)经纬度: 60`E-160`E 0-66`34N 2)地形特点:中部高四周低,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 3)气候特点:季风性和大陆性强,类型复杂多样. A 东亚 日本 1.概述 (1)位置范围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 ...

  • 中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 中考地理知识点考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 一.地球与地图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经线与纬线的特点,经度与纬度和半球的划分. 6.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 ...

  • 2014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资料
  •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 基础知识点: 1.亚洲大部分位于(半球位置):临海:东-.北-.南-海陆 位置):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一.是,二. 是跨纬度最广(大致位于10°S--80°N 之间),三.是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3.大洲分界线(结合图): 亚欧分界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