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一章教案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政区划分以及地形河流概况。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如学会读图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会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三、情感目标:通过对亚洲自然风貌的学习以及用歌曲强化氛围,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于我们生活的大洲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及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政区,再具体到某一国家。

应从哪里入手来认识一个大洲或地区呢?

[情景提问]:比如我想去某一个同学家拜访,首先要知道你的家庭住址。

[归纳、确认]:在这里,同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我描述——1、你家门牌号码多少?2、你家周围有什么明显的标志?3、你家的房子有什么特征,如:有多大?有多高?

其实,认识一个大洲,也和认识别人的家庭一样,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

[承转]: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其实这和描述同学家的住址也是一样的:亚洲所在的街区就是他在世界半球中的位置;亚洲的的门牌号码就是其经纬度;亚洲的邻居就是他周边的大洲和大洋。

[活动]:

读图《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位置。(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你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小组讨论]

[启发引导]

读图《七大洲面积比较》,亚洲面积是多少,相当于几个欧洲和南极洲面积之和?(三个欧洲和一个南极洲面积之和)

[活动]:

角色扮演——亚洲的邻居(读图6.2《亚洲的范围》)

读图《亚洲的范围》,仍由周边同学说出自己所扮演的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 亚欧分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苏伊士运河

亚-北美分界:白令海峡

[复习地形图的阅读方法]:地形图依据什么来分层设色的?每种颜色各代表什么高度?

[提问]:

从同学们的描述及演示,能否得出亚洲地形大势有什么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提问]:亚洲河流众多,依据以上特点,亚洲的河流大多应从哪个方位发源,流向哪里?(呈辐射状,由中心流向四周)

地形大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

主要地形区: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亚洲和欧洲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二、能力目标: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根据亚洲和欧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归纳亚洲气候特征,分析归纳欧洲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从而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对亚洲气候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于我们生活的大洲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认识亚洲和欧洲气候的分布。

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亚洲和欧洲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地区的风光。

利用录像展示冬季亚洲北部西伯利亚地区冰天雪地,气候严寒;而亚洲南部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过的黄金海岸却是一派妩媚的热带海滨风光,是世界著名的海滨浴场。

亚洲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显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亚洲的气候特征以及成因。

(讲授新课)

教师指图讲述,学生进行回忆后回答问题。

1.气候复杂多样

讲述 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作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提问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学生看图回答。

引导 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仅亚洲就有9种,说明了什么? 结论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大陆性特征明显

提问 观察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儿?

温带大陆性气候,约占亚洲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

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的影响,干湿差异悬殊。

继续引导:距离海洋的远近如何?

距海遥远,深入亚洲大陆内部。

引导学生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讲述气候两大要素:降水和气温。温带大陆性气候有哪些特点?我们来观察位于这个气候区内的两个城市:雅库茨克和乌兰巴托,分析它们的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学生分析讨论

小结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差大,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过渡 降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陆地上的淡水来源主要来自于降水。

3.季风气候显著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引导:亚洲有几种季风气候是哪几种?主要分布在哪儿?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小结:降水的多少与夏季风有什么关系?

夏季风强大——降水多,反之,降水少

引导:根据以上分析,从气候类型及分布范围看,亚洲的气候主要有什么特点?

结论 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明显、季风气候显著。

过渡 我们学习了亚洲的气候特征,那么欧洲的气候特征又如何呢?

列表比较亚洲和欧洲气候特征的不同。

利用书上的练习总结:

1.气候类型少,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的气候;

2.海洋性特征显著;

3.具有面积最广、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课堂总结)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读图及学习方法的掌握,通过对亚洲气候特征的分析,掌握其分析方法,来了解欧洲的气候特征。所以,要多提醒学生从地图上找有用的知识,增加读图的练习。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亚洲和欧洲的河流湖泊和水系特征。

二、能力目标:采用阅读亚洲和欧洲地形分布图了解亚洲著名的河流和湖泊,并分析归纳亚洲的水系特点,运用分析亚洲水系特点的方法和步骤,了解欧洲的著名河流,分析并归纳欧洲的水系特征,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对亚洲河流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亚洲的热爱。

教学重点 认识亚洲和欧洲的水系特征。

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亚洲和欧洲的水系特征。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复习提问 判断下列有关气候的描述哪些是有关亚洲的,哪些是有关欧洲的?

(1)除温带海洋气候外,大多数气候类型都有分布。

(2)是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的分布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区域。

(3)季风气候显著。

(4)大陆性特征显著。

(5)终年盛行来自大西洋的温暖湿润的西风。

(讲授新课)

我们都知道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句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说说我国黄河注入到那个海洋中去?看图1-1,找找亚洲还有哪些大和分别注入到周围的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中去?

(一)亚洲

1.大河众多。

讲述 亚洲的大江大河很多。长江的长度和流量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

2.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四周奔流入海。

3.内流区面积广大。(中部的锡尔河和阿姆河)

活动 学生在1-1图上找到这些湖泊的位置,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这些湖泊的位置。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

死海——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最高的湖泊;

巴尔喀什湖——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欧洲的河流,并根据亚洲河流的特点,总结欧洲河流的特点有哪些。

通过地形图,让学生自己进行讨论、总结。

(二)欧洲

气候温暖湿润—水量丰富,大部分无结冰期地形平坦—流程长,航运价值高。 活动 完成教材P .11的活动来认识多瑙河和莱茵河。

小结 欧洲河流的特征:

1.河网稠密、水流平缓;

2.河流短小、水量丰富;

3.航运价值高。

练习 利用地图找出欧洲著名的伏尔加河、莱茵河、多瑙河等观察河流流经的国家。

列表总结亚洲、欧洲河流与湖泊的特点、河流特点。

尤其是多瑙河干流流经: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前南斯拉夫(今塞黑)、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9个国家,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课堂总结)

河流的特征与天气、地形的联系十分密切,所以,掌握亚洲和欧洲的河流有助于学习气候和地形特征,在讲授是要注意指导学生结合地图,总体学生的掌握情况较好。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知道亚洲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

[能力目标]:能通过阅读图表、图片从方方面面证实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通过图片、资料等了解亚洲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初步学会分析不同地域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人口过多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等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培养学生尊重各国家风俗习惯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亚洲的人口增长的特点、多样的地域文化。

教学准备:可参照课本中的插图,也可用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去家访,在确认了同学的家庭住址之后,就要进一步了解他家里的情况了,首先家里有什么呢?比如家里有几间房,院里有几口井,门前有几棵树——这叫自然情况;而家里有几口人,做什么工作,生活习惯和生活水平如何——这叫人文情况。

下面我们就要看看亚洲人民是怎样生活的呢?亚洲的人口、文化、经济状况如何呢?今天让我们共同探讨亚洲的人文环境。

[讲授新课]

(教师)亚洲地域辽阔,是世界第一大洲,除了面积大之外,还表现在什么方面?

(学生)亚洲不但面积最大,而且人口最多,所以是世界第一大洲。

一、人口最多的大洲

(教师提问)亚洲人口最多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讨论回答)亚洲人口总量最多,增长快,密度大等。

(教师小结)亚洲是各大洲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洲,43亿,占世界人口的63%,可见,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提问)世界上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共有多少?有几个在亚洲?

(学生回答)共10个,有6个在亚洲。这也说明了亚洲人口多。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有哪几个?

(学生思考回答)有四个,分别是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 (教师)四个地区中有两个在亚洲,可见亚洲的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整个欧洲也是世界最稠密的地区之一,那么,人口的稠密程度用什么数据来表示?

(学生活动1)读图,按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给各大洲排队: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亚洲居第三位。

(教师提问)为什么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是最高,但每年增长的人口数是世界最多的呢? (学生思考回答)因为亚洲人口基数太大,所以即使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了,每年增长的人口数还是最多,这种状况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的。

(教师)可见,控制人口不是短期的任务,而是长期的工作。以上我们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

(学生总结)亚洲人口总量最多、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亚洲最多、人口密度最大、人口增长迅速、每年增长的人口数最多。

(教师承转)从以上这些方面都体现出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众多,会对资源和环境带来什么问题呢?

(学生思考讨论,各抒己见)略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阅读材料“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讨论完成因果关系框图:

(教师提问)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怎样才能把恶性循环转化为良性循环呢?

(教师总结)人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同时又是资源的消费者,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有计划的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并且要努力控制人口的增长,充分依靠科学技术,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师承转)亚洲不但人口众多,民族也有1000个左右。不同的民族,创造了各自灿烂的文化。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时区、区时、北京时间的概念。记住国际日期变更线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能通过对东、西十二区的位置、区时、日期的异同点,根据两地所在的时区推算区时,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人类生存空间的整体观念和开放意识。 教学重点: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教学准备:区时的计算。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我们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11点的时候,那么现在美国应该是什么时间呢?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这与什么有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世界上的时间?

指导学生读图1-2世界时区图并通过自制的时钟模型演示6城市的区时,以北京(东八区)正午12点为准。也可用数轴图表示学生回答:晚上。

(讲授新课)

板书 二、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1.地方时

讲述 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点,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间,简称世界时。

板书 2.时区及换算

讲述 全球一共划分成24个时区,每一个时区跨15度经度。

其中零时区(也叫中时区),从西经7.5度~东经7.5度。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和为一个时区,称东西十二区。范围是东经172.5°~西经172.5°。

依据数轴图示法讨论、完成课文中的思考题。

阅读 材料: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学生小组讨论:

1.为什么会产生“地方时”?

2.时区是怎样划分的?

3.什么是“区时”?

4.我国采用的是哪个时区的区时?

5.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在哪里?

点拨:

某地时区数=经度/15

某地时间=已知时间(区时) ±1小时×时区差

注:已知西面区,求东面区用“﹢”号;反之,用“-”号。

时区差:若a 、b 在中时区同侧,则:a -b 。

若a 、b 在中时区两侧,则:a ﹢b 。

结果处理:若在0--24间,则为当天时间;

若大于24,则减去24,日期加一天,余数为次日时间;

若为负数,则加24,日期减一天,余数为前一天时间。

例:北京为20点(东8区)求纽约(西5区)几点?

20-1×(8+5)=7点

拓展训练 我国一艘远洋货轮,从上海出发,东渡太平洋到美国洛杉矶,5月1日6点钟越过日界线后,当地的日期和时间是多少?

答案:4月30日6点

板书 3.北京时间

讲述 北京时间即为东八区的区时。

板书 4.国际日期变更线

讲述 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大致以180度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减去一天。

练习 请同学们读图1-3,完成练习题1、2。

(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世界时区的知识,学生的掌握情况不是很好。作为初一的学生,对于时区,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要用比喻的方法,做出形象的比喻,使学生形成较深的印象,并且加深理解能力。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二节 非洲(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非洲地形图和政区图等相关资料,总结非洲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进一步掌握运用地图归纳大洲位置和地形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人口过多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等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培养学生尊重各国家风俗习惯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高原为主的地形。

教学难点:非洲的气候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海陆分布的内容,可以考察学生亚洲、欧洲相临近的大洲——非洲。而非洲的名称“阿非利加”的本意是“阳光灼热”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呢?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也了解到,居住在非洲的人大都是黑色人种,这又是为什么呢?观看图片先让学生观看视频,然后猜一猜视频资料所反映的大洲。

为了引导学生做出的正确判断,要求所选用的资料能反映出非洲炎热的气候和具有特色的自然景观,也能反映非洲的特色动物。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画非洲的地理轮廓图,标出非洲的经纬度,以及周围的海洋岛屿。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掌握和识记本节课的内容。

[讲授新课]

[提问]观看PPT 非洲国家和地区分布图或读图6-16,观察非洲境内有哪几条重要的纬线穿过,非洲的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如何?

[讲释]很容易判断赤道穿过非洲中部,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分别穿过非洲的北部和南部。找到20°W 经线,可以判断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非洲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板书]一、非洲的位置

[提问]请学生说出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的重要交通地位

[讲释]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是印度洋到大西洋的捷径。

[过渡]讲完了非洲的地理位置,我们继续看图6-16,找到二战前独立的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亚3个国家的位置,再分别介绍世界上有224个国家与地区,亚洲48个,欧洲是43个,大洋洲是24,非洲是60个。故得出目前非洲是各大洲中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大洲。

[板书]3、非洲是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大洲

[导入]我们来进一步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吧

[板书]二、高原为主的地形

[引导]让学生利用图6-17,观察非洲的轮廓,并完成欧洲、非洲海岸线的比较表格

[讲释]非洲具有海岸线平直的特征,这样的海陆轮廓特征往往缺少半岛、岛屿与海湾。然后,要求学生在图中找到非洲最大的半岛——索马里半岛,最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岛,最大的海湾——几内亚湾。

[引导]让学生回忆,如何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特征,其方法和步骤是怎样的呢?

[讲释]读图知,

1、读图可知非洲各类地形中分布最广泛的是高原,因而有“高原大陆”的称号,并可读出非洲的主要高原名称;

2、读图可判断出非洲地势是从东南向西北倾斜的,即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低。

3、在图上找出非洲极具特色的地形区,如中部的刚果盆地、北部的撒哈拉沙漠,以及纵贯东部的东非大裂谷等。学生可结合阅读材料,进一步了解东非大裂谷、撒哈拉沙漠的基本情况。

[布置作业]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二节 非洲(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运用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气候类型等分布图,归纳非洲的气候特征,掌握阅读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布图的方法,并了解非洲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还能简要分析尼罗河和刚果河流域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系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本节内容的教学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对非洲自然环境和亟待发展的经济进行进一步的认识,采取以“走进非洲”为主题,开展穿越热带丛林、撒哈拉沙漠探险等旅游探险活动,以合作、探究、讨论等参与性强的学习形式展开教学,丰富课堂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非洲炎热的气候。

教学难点:非洲的气候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今天大家来感受一下非洲的气候,看看别人是如何描述的,闭上眼睛。 “这里很热,一下飞机就感受到了,人来到这里,好像走进了庞大的烤炉。因为热,因为干燥,汗水都蒸发了,所以不出汗了;因为热,因为干燥,招待所的窗户都关得紧紧的,怕热浪冲进室内。”这是著名作家杜宣对非洲气候的描述。由此看出,非洲的气候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炎热,气温高

[讲解] 分析气候先要学会看气候图,会阅读气温分布图和降水量分布图。 从非洲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上可以看到,非洲地跨南北两半球,赤道横穿中部,全洲3/4的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这样的纬度位置,气温都在20℃以上。炎热是非洲气候的重要特点,因此,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

[板书]1、气温高——“热带大陆”

[讲解]下面再来看降水特点。会阅读降水量分布图。

从非洲年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以看到,非洲的年降水量有一个递减趋势,什么趋势(一般由赤道地区向南、向北逐渐减少),赤道地区最高可达2000mm 以上,而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广大地区,年降水量多在200毫米以下。像这样气候干

燥的地区,大约占非洲总面积的1/3。因此,干燥地区广是非洲气候的第二个重要特点。

[板书]2、降水分布不平衡——干旱面积广

[过渡]下面再来看非洲有哪些气候类型,是如何分布的?

非洲各地气候差异很大,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这些气候类型在非洲的分布多为东西延伸的带状,从赤道向南、北两侧气候带呈对称分布。这是非洲气候的第三个重要特点。

[板书]3、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由赤道向南北两侧对称分布

[活动题1] 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1)乞立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为什么山顶却终年被积雪覆盖,成为“赤道雪峰”?

(2)说说从山下至山顶自然景观发生了哪些变化?

[讲释]根据上学期所学的知识总结原因。乞力马扎罗山虽然位于赤道附近,海拔高,所以即便是在夏季,其山顶是低于零度的。

[活动题2] 读右图,结合非洲地形和气候分布图,说出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流向,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气候区,注入的水域。

[归纳] 用图表归纳,更简单明了。

[过渡]非洲除了热带大陆外还有另一个名称“富饶大陆”,下面来看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

[板书]五、非洲的资源——“富饶大陆”

[讲解]非洲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黄金、金刚石等多种稀有金属等矿产。南非的黄金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有“黄金之国”之称。同时非洲动植物资源丰富,是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非洲的可可、咖啡、棉花等经济作物在世界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埃及是世界上长绒棉的主要产地。

[布置作业]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三节 美洲(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居民组成和语言与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的差异。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引导学生了解自己身负的重任。

教学重点: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教学难点: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公元1507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根据他对美洲大陆的考察见闻,写了一本《海上旅行故事集》,向世界宣布美洲这个“新大陆”的存在,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塔,便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为这个“新大陆”命名,并仿照其他大洲的名称词尾形式称为“亚美利加州”,简称美洲。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了解美洲。

[讲授新课]

㈠新大陆

1.简单介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西印度群岛

强调白令海峡以及巴拿马运河的地理分界线作用和交通作用

2读图总结美洲的地理位置

(对照前面所学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完成要求,逐步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北美洲:

⑴最北在北极圈以北,最南在赤道以北,最东在30°w以东,最东在180°经线以东。

⑵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面

与南美洲相连,以巴拿马运河为分界线,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望相望。

⑶主要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南美洲:

⑴最北在赤道以北,最南在60°S以北,最东在30°w以东,最西在80°w以西。

⑵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麦哲伦海峡)。

⑶主要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2、介绍拉丁美洲的来源、含义、语言、国家等。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

居民的语言而论,拉丁语和英语占统治地位。由于本区都隶属拉丁语系。因此美国以南的众多国家被称为拉丁美洲国家,这个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㈡对比分析南美洲、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居世界第三(700米)

地势起伏较大

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

南美洲:西部是年轻高大的山脉,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找出南北美洲主要的地形区,尤其是在世界上居第一位的地理事物

格陵兰岛是世界上出南极洲外冰川最广的地区

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科第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长的山系

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北美洲的不少湖泊是冰川作用的产物。

[布置作业]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三节 美洲(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能力目标]:通过读地形图、统计图表对比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的水文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教学重点: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教学难点: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图”提出问题,美洲的气候与我们亚洲有没有相似之处?

[讲授新课]

对照前面所学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完成要求。

㈢气候特征 (指导学生读图、读书)

根据图分析美洲的1月7月平均气温。

(分别从等温线的读数、等温线的分布、等温线的走向来分析。)

根据图分析美洲的降水量。

(分别从等降水量线的读数、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等降水量线的走向来分析。)

根据图分析美洲的气候类型。通过读图分析复习影响气候的各个主要因素。 鼓励学生总结。

北美洲

1.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较齐全

2.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面积最广

3.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对气候影响大

南美洲

1.南美洲主要位于热带,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

2.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3.南美洲降水充沛,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利用图分析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创设地理情境,提出问题,列出表格。

㈣河流

(学生读图对比分析。)

通过对地形图的分析和书上统计图表的判读,列表比较南北美洲最大的两条河流的特点。小组讨论互助合作分析地形图和统计图表。

学会判别气候类型

八字方针: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布置作业]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三节 美洲(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美洲的原住民及种族组成。掌握美洲的主要矿产与农产品的分布。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引导学生了解自己身负的重任。

教学重点:掌握美洲的主要矿产与农产品。

教学难点:突出南北美洲的对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印第安人的图片引入美洲历史。

[讲授新课]

一、移民

提问:1、印第安人属于什么人种?

2、北美洲和南美洲居民有何特点?

3、为什么说美国和加拿大是移民国家?

公元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航行至美洲时,误以为此处为印度,因此将此地的土著称作印度人。后人发现了哥伦布的错误,但碍于此称呼已经普及,所以英语等欧洲语言称为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欧洲殖民者对他们进行血腥屠杀,然后又从非洲贩卖大量黑人作为奴隶。移民成为北美洲人口的主体,美国和加拿大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

南美洲由于不同人种长期通婚,形成一系列混血人种,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

二、经济

提问:1、美洲有哪些发达国家?

2、墨西哥的经济发展特点是什么?

3、南美洲的经济发展特点是什么

[分析回答]

1、美国、加拿大属于发达国家,其他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

2、墨西哥是以石油工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还是玉米的原产地。

3、南美洲有巴西、阿根廷等12个国家,巴西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阿根廷为重要的小麦出口国。

南美洲有巴西、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智利等12个国家.目前,巴西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阿根廷为重要的小麦出口国,牛肉、羊毛等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突出地位.南美洲的经济虽有较大发展,但农矿产品仍然是主要的出口商品.能源矿产以石油最为重要,金属矿产以铁、铜、铝土为多.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经济作物占绝对优势,大量出产咖啡、香蕉、蔗糖、棉花、可可等.多数国家的粮食生产不能满足本国的需要.

[小结]

[布置作业]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政区划分以及地形河流概况。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如学会读图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会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三、情感目标:通过对亚洲自然风貌的学习以及用歌曲强化氛围,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于我们生活的大洲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及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政区,再具体到某一国家。

应从哪里入手来认识一个大洲或地区呢?

[情景提问]:比如我想去某一个同学家拜访,首先要知道你的家庭住址。

[归纳、确认]:在这里,同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我描述——1、你家门牌号码多少?2、你家周围有什么明显的标志?3、你家的房子有什么特征,如:有多大?有多高?

其实,认识一个大洲,也和认识别人的家庭一样,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

[承转]: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其实这和描述同学家的住址也是一样的:亚洲所在的街区就是他在世界半球中的位置;亚洲的的门牌号码就是其经纬度;亚洲的邻居就是他周边的大洲和大洋。

[活动]:

读图《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位置。(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你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小组讨论]

[启发引导]

读图《七大洲面积比较》,亚洲面积是多少,相当于几个欧洲和南极洲面积之和?(三个欧洲和一个南极洲面积之和)

[活动]:

角色扮演——亚洲的邻居(读图6.2《亚洲的范围》)

读图《亚洲的范围》,仍由周边同学说出自己所扮演的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 亚欧分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苏伊士运河

亚-北美分界:白令海峡

[复习地形图的阅读方法]:地形图依据什么来分层设色的?每种颜色各代表什么高度?

[提问]:

从同学们的描述及演示,能否得出亚洲地形大势有什么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提问]:亚洲河流众多,依据以上特点,亚洲的河流大多应从哪个方位发源,流向哪里?(呈辐射状,由中心流向四周)

地形大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

主要地形区: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亚洲和欧洲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二、能力目标: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根据亚洲和欧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归纳亚洲气候特征,分析归纳欧洲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从而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对亚洲气候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于我们生活的大洲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认识亚洲和欧洲气候的分布。

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亚洲和欧洲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地区的风光。

利用录像展示冬季亚洲北部西伯利亚地区冰天雪地,气候严寒;而亚洲南部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过的黄金海岸却是一派妩媚的热带海滨风光,是世界著名的海滨浴场。

亚洲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显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亚洲的气候特征以及成因。

(讲授新课)

教师指图讲述,学生进行回忆后回答问题。

1.气候复杂多样

讲述 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作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提问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学生看图回答。

引导 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仅亚洲就有9种,说明了什么? 结论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大陆性特征明显

提问 观察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儿?

温带大陆性气候,约占亚洲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

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的影响,干湿差异悬殊。

继续引导:距离海洋的远近如何?

距海遥远,深入亚洲大陆内部。

引导学生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讲述气候两大要素:降水和气温。温带大陆性气候有哪些特点?我们来观察位于这个气候区内的两个城市:雅库茨克和乌兰巴托,分析它们的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学生分析讨论

小结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差大,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过渡 降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陆地上的淡水来源主要来自于降水。

3.季风气候显著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引导:亚洲有几种季风气候是哪几种?主要分布在哪儿?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小结:降水的多少与夏季风有什么关系?

夏季风强大——降水多,反之,降水少

引导:根据以上分析,从气候类型及分布范围看,亚洲的气候主要有什么特点?

结论 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明显、季风气候显著。

过渡 我们学习了亚洲的气候特征,那么欧洲的气候特征又如何呢?

列表比较亚洲和欧洲气候特征的不同。

利用书上的练习总结:

1.气候类型少,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的气候;

2.海洋性特征显著;

3.具有面积最广、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课堂总结)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读图及学习方法的掌握,通过对亚洲气候特征的分析,掌握其分析方法,来了解欧洲的气候特征。所以,要多提醒学生从地图上找有用的知识,增加读图的练习。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亚洲和欧洲的河流湖泊和水系特征。

二、能力目标:采用阅读亚洲和欧洲地形分布图了解亚洲著名的河流和湖泊,并分析归纳亚洲的水系特点,运用分析亚洲水系特点的方法和步骤,了解欧洲的著名河流,分析并归纳欧洲的水系特征,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对亚洲河流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亚洲的热爱。

教学重点 认识亚洲和欧洲的水系特征。

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亚洲和欧洲的水系特征。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复习提问 判断下列有关气候的描述哪些是有关亚洲的,哪些是有关欧洲的?

(1)除温带海洋气候外,大多数气候类型都有分布。

(2)是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的分布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区域。

(3)季风气候显著。

(4)大陆性特征显著。

(5)终年盛行来自大西洋的温暖湿润的西风。

(讲授新课)

我们都知道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句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说说我国黄河注入到那个海洋中去?看图1-1,找找亚洲还有哪些大和分别注入到周围的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中去?

(一)亚洲

1.大河众多。

讲述 亚洲的大江大河很多。长江的长度和流量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

2.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四周奔流入海。

3.内流区面积广大。(中部的锡尔河和阿姆河)

活动 学生在1-1图上找到这些湖泊的位置,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这些湖泊的位置。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

死海——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最高的湖泊;

巴尔喀什湖——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欧洲的河流,并根据亚洲河流的特点,总结欧洲河流的特点有哪些。

通过地形图,让学生自己进行讨论、总结。

(二)欧洲

气候温暖湿润—水量丰富,大部分无结冰期地形平坦—流程长,航运价值高。 活动 完成教材P .11的活动来认识多瑙河和莱茵河。

小结 欧洲河流的特征:

1.河网稠密、水流平缓;

2.河流短小、水量丰富;

3.航运价值高。

练习 利用地图找出欧洲著名的伏尔加河、莱茵河、多瑙河等观察河流流经的国家。

列表总结亚洲、欧洲河流与湖泊的特点、河流特点。

尤其是多瑙河干流流经: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前南斯拉夫(今塞黑)、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9个国家,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课堂总结)

河流的特征与天气、地形的联系十分密切,所以,掌握亚洲和欧洲的河流有助于学习气候和地形特征,在讲授是要注意指导学生结合地图,总体学生的掌握情况较好。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知道亚洲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

[能力目标]:能通过阅读图表、图片从方方面面证实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通过图片、资料等了解亚洲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初步学会分析不同地域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人口过多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等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培养学生尊重各国家风俗习惯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亚洲的人口增长的特点、多样的地域文化。

教学准备:可参照课本中的插图,也可用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去家访,在确认了同学的家庭住址之后,就要进一步了解他家里的情况了,首先家里有什么呢?比如家里有几间房,院里有几口井,门前有几棵树——这叫自然情况;而家里有几口人,做什么工作,生活习惯和生活水平如何——这叫人文情况。

下面我们就要看看亚洲人民是怎样生活的呢?亚洲的人口、文化、经济状况如何呢?今天让我们共同探讨亚洲的人文环境。

[讲授新课]

(教师)亚洲地域辽阔,是世界第一大洲,除了面积大之外,还表现在什么方面?

(学生)亚洲不但面积最大,而且人口最多,所以是世界第一大洲。

一、人口最多的大洲

(教师提问)亚洲人口最多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讨论回答)亚洲人口总量最多,增长快,密度大等。

(教师小结)亚洲是各大洲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洲,43亿,占世界人口的63%,可见,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提问)世界上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共有多少?有几个在亚洲?

(学生回答)共10个,有6个在亚洲。这也说明了亚洲人口多。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有哪几个?

(学生思考回答)有四个,分别是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 (教师)四个地区中有两个在亚洲,可见亚洲的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整个欧洲也是世界最稠密的地区之一,那么,人口的稠密程度用什么数据来表示?

(学生活动1)读图,按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给各大洲排队: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亚洲居第三位。

(教师提问)为什么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是最高,但每年增长的人口数是世界最多的呢? (学生思考回答)因为亚洲人口基数太大,所以即使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了,每年增长的人口数还是最多,这种状况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的。

(教师)可见,控制人口不是短期的任务,而是长期的工作。以上我们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

(学生总结)亚洲人口总量最多、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亚洲最多、人口密度最大、人口增长迅速、每年增长的人口数最多。

(教师承转)从以上这些方面都体现出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众多,会对资源和环境带来什么问题呢?

(学生思考讨论,各抒己见)略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阅读材料“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讨论完成因果关系框图:

(教师提问)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怎样才能把恶性循环转化为良性循环呢?

(教师总结)人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同时又是资源的消费者,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有计划的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并且要努力控制人口的增长,充分依靠科学技术,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师承转)亚洲不但人口众多,民族也有1000个左右。不同的民族,创造了各自灿烂的文化。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时区、区时、北京时间的概念。记住国际日期变更线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能通过对东、西十二区的位置、区时、日期的异同点,根据两地所在的时区推算区时,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人类生存空间的整体观念和开放意识。 教学重点: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教学准备:区时的计算。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我们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11点的时候,那么现在美国应该是什么时间呢?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这与什么有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世界上的时间?

指导学生读图1-2世界时区图并通过自制的时钟模型演示6城市的区时,以北京(东八区)正午12点为准。也可用数轴图表示学生回答:晚上。

(讲授新课)

板书 二、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1.地方时

讲述 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点,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间,简称世界时。

板书 2.时区及换算

讲述 全球一共划分成24个时区,每一个时区跨15度经度。

其中零时区(也叫中时区),从西经7.5度~东经7.5度。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和为一个时区,称东西十二区。范围是东经172.5°~西经172.5°。

依据数轴图示法讨论、完成课文中的思考题。

阅读 材料: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学生小组讨论:

1.为什么会产生“地方时”?

2.时区是怎样划分的?

3.什么是“区时”?

4.我国采用的是哪个时区的区时?

5.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在哪里?

点拨:

某地时区数=经度/15

某地时间=已知时间(区时) ±1小时×时区差

注:已知西面区,求东面区用“﹢”号;反之,用“-”号。

时区差:若a 、b 在中时区同侧,则:a -b 。

若a 、b 在中时区两侧,则:a ﹢b 。

结果处理:若在0--24间,则为当天时间;

若大于24,则减去24,日期加一天,余数为次日时间;

若为负数,则加24,日期减一天,余数为前一天时间。

例:北京为20点(东8区)求纽约(西5区)几点?

20-1×(8+5)=7点

拓展训练 我国一艘远洋货轮,从上海出发,东渡太平洋到美国洛杉矶,5月1日6点钟越过日界线后,当地的日期和时间是多少?

答案:4月30日6点

板书 3.北京时间

讲述 北京时间即为东八区的区时。

板书 4.国际日期变更线

讲述 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大致以180度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减去一天。

练习 请同学们读图1-3,完成练习题1、2。

(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世界时区的知识,学生的掌握情况不是很好。作为初一的学生,对于时区,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要用比喻的方法,做出形象的比喻,使学生形成较深的印象,并且加深理解能力。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二节 非洲(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非洲地形图和政区图等相关资料,总结非洲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进一步掌握运用地图归纳大洲位置和地形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人口过多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等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培养学生尊重各国家风俗习惯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高原为主的地形。

教学难点:非洲的气候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海陆分布的内容,可以考察学生亚洲、欧洲相临近的大洲——非洲。而非洲的名称“阿非利加”的本意是“阳光灼热”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呢?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也了解到,居住在非洲的人大都是黑色人种,这又是为什么呢?观看图片先让学生观看视频,然后猜一猜视频资料所反映的大洲。

为了引导学生做出的正确判断,要求所选用的资料能反映出非洲炎热的气候和具有特色的自然景观,也能反映非洲的特色动物。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画非洲的地理轮廓图,标出非洲的经纬度,以及周围的海洋岛屿。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掌握和识记本节课的内容。

[讲授新课]

[提问]观看PPT 非洲国家和地区分布图或读图6-16,观察非洲境内有哪几条重要的纬线穿过,非洲的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如何?

[讲释]很容易判断赤道穿过非洲中部,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分别穿过非洲的北部和南部。找到20°W 经线,可以判断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非洲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板书]一、非洲的位置

[提问]请学生说出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的重要交通地位

[讲释]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是印度洋到大西洋的捷径。

[过渡]讲完了非洲的地理位置,我们继续看图6-16,找到二战前独立的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亚3个国家的位置,再分别介绍世界上有224个国家与地区,亚洲48个,欧洲是43个,大洋洲是24,非洲是60个。故得出目前非洲是各大洲中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大洲。

[板书]3、非洲是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大洲

[导入]我们来进一步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吧

[板书]二、高原为主的地形

[引导]让学生利用图6-17,观察非洲的轮廓,并完成欧洲、非洲海岸线的比较表格

[讲释]非洲具有海岸线平直的特征,这样的海陆轮廓特征往往缺少半岛、岛屿与海湾。然后,要求学生在图中找到非洲最大的半岛——索马里半岛,最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岛,最大的海湾——几内亚湾。

[引导]让学生回忆,如何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特征,其方法和步骤是怎样的呢?

[讲释]读图知,

1、读图可知非洲各类地形中分布最广泛的是高原,因而有“高原大陆”的称号,并可读出非洲的主要高原名称;

2、读图可判断出非洲地势是从东南向西北倾斜的,即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低。

3、在图上找出非洲极具特色的地形区,如中部的刚果盆地、北部的撒哈拉沙漠,以及纵贯东部的东非大裂谷等。学生可结合阅读材料,进一步了解东非大裂谷、撒哈拉沙漠的基本情况。

[布置作业]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二节 非洲(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运用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气候类型等分布图,归纳非洲的气候特征,掌握阅读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布图的方法,并了解非洲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还能简要分析尼罗河和刚果河流域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系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本节内容的教学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对非洲自然环境和亟待发展的经济进行进一步的认识,采取以“走进非洲”为主题,开展穿越热带丛林、撒哈拉沙漠探险等旅游探险活动,以合作、探究、讨论等参与性强的学习形式展开教学,丰富课堂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非洲炎热的气候。

教学难点:非洲的气候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今天大家来感受一下非洲的气候,看看别人是如何描述的,闭上眼睛。 “这里很热,一下飞机就感受到了,人来到这里,好像走进了庞大的烤炉。因为热,因为干燥,汗水都蒸发了,所以不出汗了;因为热,因为干燥,招待所的窗户都关得紧紧的,怕热浪冲进室内。”这是著名作家杜宣对非洲气候的描述。由此看出,非洲的气候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炎热,气温高

[讲解] 分析气候先要学会看气候图,会阅读气温分布图和降水量分布图。 从非洲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上可以看到,非洲地跨南北两半球,赤道横穿中部,全洲3/4的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这样的纬度位置,气温都在20℃以上。炎热是非洲气候的重要特点,因此,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

[板书]1、气温高——“热带大陆”

[讲解]下面再来看降水特点。会阅读降水量分布图。

从非洲年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以看到,非洲的年降水量有一个递减趋势,什么趋势(一般由赤道地区向南、向北逐渐减少),赤道地区最高可达2000mm 以上,而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广大地区,年降水量多在200毫米以下。像这样气候干

燥的地区,大约占非洲总面积的1/3。因此,干燥地区广是非洲气候的第二个重要特点。

[板书]2、降水分布不平衡——干旱面积广

[过渡]下面再来看非洲有哪些气候类型,是如何分布的?

非洲各地气候差异很大,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这些气候类型在非洲的分布多为东西延伸的带状,从赤道向南、北两侧气候带呈对称分布。这是非洲气候的第三个重要特点。

[板书]3、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由赤道向南北两侧对称分布

[活动题1] 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1)乞立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为什么山顶却终年被积雪覆盖,成为“赤道雪峰”?

(2)说说从山下至山顶自然景观发生了哪些变化?

[讲释]根据上学期所学的知识总结原因。乞力马扎罗山虽然位于赤道附近,海拔高,所以即便是在夏季,其山顶是低于零度的。

[活动题2] 读右图,结合非洲地形和气候分布图,说出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流向,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气候区,注入的水域。

[归纳] 用图表归纳,更简单明了。

[过渡]非洲除了热带大陆外还有另一个名称“富饶大陆”,下面来看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

[板书]五、非洲的资源——“富饶大陆”

[讲解]非洲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黄金、金刚石等多种稀有金属等矿产。南非的黄金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有“黄金之国”之称。同时非洲动植物资源丰富,是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非洲的可可、咖啡、棉花等经济作物在世界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埃及是世界上长绒棉的主要产地。

[布置作业]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三节 美洲(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居民组成和语言与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的差异。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引导学生了解自己身负的重任。

教学重点: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教学难点: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公元1507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根据他对美洲大陆的考察见闻,写了一本《海上旅行故事集》,向世界宣布美洲这个“新大陆”的存在,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塔,便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为这个“新大陆”命名,并仿照其他大洲的名称词尾形式称为“亚美利加州”,简称美洲。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了解美洲。

[讲授新课]

㈠新大陆

1.简单介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西印度群岛

强调白令海峡以及巴拿马运河的地理分界线作用和交通作用

2读图总结美洲的地理位置

(对照前面所学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完成要求,逐步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北美洲:

⑴最北在北极圈以北,最南在赤道以北,最东在30°w以东,最东在180°经线以东。

⑵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面

与南美洲相连,以巴拿马运河为分界线,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望相望。

⑶主要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南美洲:

⑴最北在赤道以北,最南在60°S以北,最东在30°w以东,最西在80°w以西。

⑵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麦哲伦海峡)。

⑶主要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2、介绍拉丁美洲的来源、含义、语言、国家等。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

居民的语言而论,拉丁语和英语占统治地位。由于本区都隶属拉丁语系。因此美国以南的众多国家被称为拉丁美洲国家,这个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㈡对比分析南美洲、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居世界第三(700米)

地势起伏较大

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

南美洲:西部是年轻高大的山脉,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找出南北美洲主要的地形区,尤其是在世界上居第一位的地理事物

格陵兰岛是世界上出南极洲外冰川最广的地区

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科第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长的山系

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北美洲的不少湖泊是冰川作用的产物。

[布置作业]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三节 美洲(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能力目标]:通过读地形图、统计图表对比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的水文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教学重点: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教学难点: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图”提出问题,美洲的气候与我们亚洲有没有相似之处?

[讲授新课]

对照前面所学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完成要求。

㈢气候特征 (指导学生读图、读书)

根据图分析美洲的1月7月平均气温。

(分别从等温线的读数、等温线的分布、等温线的走向来分析。)

根据图分析美洲的降水量。

(分别从等降水量线的读数、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等降水量线的走向来分析。)

根据图分析美洲的气候类型。通过读图分析复习影响气候的各个主要因素。 鼓励学生总结。

北美洲

1.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较齐全

2.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面积最广

3.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对气候影响大

南美洲

1.南美洲主要位于热带,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

2.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3.南美洲降水充沛,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利用图分析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创设地理情境,提出问题,列出表格。

㈣河流

(学生读图对比分析。)

通过对地形图的分析和书上统计图表的判读,列表比较南北美洲最大的两条河流的特点。小组讨论互助合作分析地形图和统计图表。

学会判别气候类型

八字方针: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布置作业]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三节 美洲(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美洲的原住民及种族组成。掌握美洲的主要矿产与农产品的分布。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引导学生了解自己身负的重任。

教学重点:掌握美洲的主要矿产与农产品。

教学难点:突出南北美洲的对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印第安人的图片引入美洲历史。

[讲授新课]

一、移民

提问:1、印第安人属于什么人种?

2、北美洲和南美洲居民有何特点?

3、为什么说美国和加拿大是移民国家?

公元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航行至美洲时,误以为此处为印度,因此将此地的土著称作印度人。后人发现了哥伦布的错误,但碍于此称呼已经普及,所以英语等欧洲语言称为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欧洲殖民者对他们进行血腥屠杀,然后又从非洲贩卖大量黑人作为奴隶。移民成为北美洲人口的主体,美国和加拿大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

南美洲由于不同人种长期通婚,形成一系列混血人种,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

二、经济

提问:1、美洲有哪些发达国家?

2、墨西哥的经济发展特点是什么?

3、南美洲的经济发展特点是什么

[分析回答]

1、美国、加拿大属于发达国家,其他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

2、墨西哥是以石油工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还是玉米的原产地。

3、南美洲有巴西、阿根廷等12个国家,巴西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阿根廷为重要的小麦出口国。

南美洲有巴西、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智利等12个国家.目前,巴西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阿根廷为重要的小麦出口国,牛肉、羊毛等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突出地位.南美洲的经济虽有较大发展,但农矿产品仍然是主要的出口商品.能源矿产以石油最为重要,金属矿产以铁、铜、铝土为多.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经济作物占绝对优势,大量出产咖啡、香蕉、蔗糖、棉花、可可等.多数国家的粮食生产不能满足本国的需要.

[小结]

[布置作业]


相关内容

  • 七年级下册地理美国教案
  • 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是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50个州和关岛等众多海外领土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地理美国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册地理美国教案(一) 课题:美国 第1课时 1.了解美国的位置和组成,知道其领土变化的原因和过程 2.了解美国居民的构成和 ...

  •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
  • 初中学年度第二学期 柳堡镇中心初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柳堡镇中心初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柳堡镇中心初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柳堡镇中心初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地理教案 柳堡镇中心初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地理教案 柳堡镇中 ...

  • 七年级下册14周教案
  • 平川区魏家地学校初中地理第 2 学期教案 日期: 年 月 日~ 月 日 周次 第 14 周 周课时 共 2 课时 第六节 年级.科目 巴西 七年级地理 教师 王浪利 教学内容 第六节 二次备课记录 教案设计与学法指导 巴西 教材分析 在湘教版地理教材中,巴西这节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 ...

  • 人教课标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东南亚
  • 大屏幕显示:东南亚地图,出现东南亚字幕 过渡: 学生从故事中找出东南 学生在图中找到国家的 今天巧了,这几位朋友都是从东南亚来的, 样的地方,那里都有哪些国家? 学生回答:中南半岛 同学们说的对,东南亚一共有11个国家 大屏幕显示:东南亚地图,国家的名称 过渡: 东南亚的陆地比较破碎,多岛屿.半岛, ...

  • 七年级地理下册_第三节[俄罗斯]教案_湘教版
  • 俄罗斯教案 一. 导课 1.我们先来欣赏一下一段音乐(莫斯科没有眼泪)问:通过这首歌或这一段歌词,你得到了什么信息?(俄罗斯的首都,很冷) 二.教学新课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个国家?(俄罗斯) (一) 国土辽阔 1. 那俄罗斯到底有多大?(东西长1万多千米,南北宽约4000千米面积超过1700万 ...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人文环境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理解由于人口过多带来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2.了解亚洲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 3.理解亚洲各国间经济发展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统计图表,说明亚洲是世界 ...

  • 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下册黄土高坡教案
  • 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地理环境. 2.知道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探究这样的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 3.了解黄土高原上独特的民风民俗和文化. 情感目标: 4.知道黄土高原地区对我国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引发学生热爱黄土 ...

  •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8.7[澳大利亚]教案
  • 澳大利亚 1.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水文.动物等自然地理特征:了解澳大利亚丰富的资源条 件: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规律:了解"坐在矿车上"和"骑在羊背上"的含义. 导 2.通过阅读分析澳大利亚地形图,农牧业分布图,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技能和综合 ...

  • 八年级地理下册1.2工业教案湘教版
  • 1.2 工业 一.地位和意义: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工业生产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农业.交 通.商业和国防的现代化,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新中国工业建设的重大成就 1.工业生产高速发展 2.形成了独立的, 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3.工业布局日趋合理 (1)旧中国工业分布不平衡, 大部分集中 ...

  •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香港
  • 第十二节"繁华都会"--香港特别行政区 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 (一)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地形和气候特征等基本地理概况. (二)了解香港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的地位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三)了解香港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四)了解香港发达的旅游业.信息和教育. (五)通过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