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6版1.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创新设计)

1.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学习目标] 1. 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2. 能根据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关系确定两条直线斜率的关系.

[知识链接]

1.直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0°,180°) .

y 2-y 12.经过两点P 1(x 1,y 1) ,P 2(x 2,y 2)(x 1≠x 2) 的直线的斜率k .

x 2-x 1[预习导引]

1.两条直线平行与斜率的关系

(1)如图①设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 1,l 2的斜率分别为k 1,k 2,若l 1∥l 2,则k 1=k 2;反之,若k 1=k 2,则l 1∥l 2.

(2)如图②若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则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2.两条直线垂直与斜率的关系

(1);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之积等于-1,那么它们互相垂直.即l 1⊥l 2,l 1⊥l 2(2)如图②,若l 1与

l

2中的一条斜率不存在,另一条斜率为零,则l 1与l 2的位置关系是垂直.

要点一 两条直线平行关系的判定与应用

例1 根据下列给定的条件,判断直线l 1与直线l 2的位置关系. (1)l 1经过点A (2,1),B (-3,5) ,l 2经过点C (3,-3) ,D (8,-7) ; (2)l 1的倾斜角为60°,l 2经过点M 3) ,N (-2,-3) .

5-14

解 (1)由题意知k 1=

5-3-2-7+34

k 2=.

58-3

因为k 1=k 2,且A ,B ,C ,D 四点不共线,所以l 1∥l 2. -33-23

(2)由题意知k 1=tan60°=3,k 2=3.

-2-3因为k 1=k 2,

所以l 1∥l 2或l 1与l 2重合.

规律方法 1. 判断两直线是否平行,应首先看两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即看两点的横坐标是否相等,若存在再看斜率是否相等.

2.判断斜率是否相等实际是看倾斜角是否相等,归根结底是充分利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 跟踪演练1 根据给定的条件,判断直线l 1与直线l 2的位置关系. (1)l 1平行于y 轴,l 2经过点P (0,-2) ,Q (0,5);

(2)l 1经过点E (0,1),F (-2,-1) ,l 2经过点G (3,4),H (2,3).

解 (1)由题意知l 1的斜率不存在,且不是y 轴,l 2的斜率也不存在,恰好是y 轴,所以l 1∥l 2. -1-13-4

(2)由题意知k 1==1,k 2==1,

-2-02-3

虽然k 1=k 2,但是E ,F ,G ,H 四点共线,所以l 1与l 2重合. 要点二 两条直线垂直关系的判定与应用 例2 判断下列各组中的直线l 1与l 2是否垂直:

(1)l 1经过点A (-1,-2) ,B (1,2),l 2经过点M (-2,-1) ,N (2,1); (2)l 1的斜率为-10,l 2经过点A (10,2),B (20,3);

(3)l 1经过点A (3,4),B (3,100),l 2经过点M (-10,40) ,N (10,40).

2-(-2)1-(-1)1

解 (1)直线l 1的斜率k 1=2,直线l 2的斜率k 2==k k =1,故l 1与l 2

1-(-1)2-(-2)212不垂直.

3-21

(2)直线l 1的斜率k 1=-10,直线l 2的斜率k 2=k 1k 2=-1,故l 1⊥l 2.

20-1010(3)l 1的倾斜角为90°,则l 1⊥x 轴. 直线l 2的斜率k 2=故l 1⊥l 2.

规律方法 使用斜率公式判定两直线垂直的步骤:

(1)一看:就是看所给两点的横坐标是否相等,若相等,则直线的斜率不存在,若不相等,则进行第二步;

40-40

0,则l 2∥x 轴.

10-(-10)

(2)二用:就是将点的坐标代入斜率公式;

(3)三求值:计算斜率的值,进行判断.尤其是点的坐标中含有参数时,应用斜率公式要对参数进行讨论.

跟踪演练2 已知直线l 1⊥l 2,若直线l 1的倾斜角为30°,则直线l 2的斜率为________. 答案 -3

解析 由题意可知直线l 1的斜率k 1=tan30°=设直线l 2的斜率为k 2,则k 1·k 2=-1, ∴k 23.

要点三 平行与垂直关系的综合应用

例3 已知A (-4,3) ,B (2,5),C (6,3),D (-3,0) 四点,若顺次连接ABCD 四点,试判定图形ABCD 的形状.

解 由题意知A ,B ,C ,D 四点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 如图,由斜率公式可得 k AB =

5-31

2-(-4)3

3

0-31k CD ==

-3-630-3

k AD =3,

-3-(-4)k BC =

3-51

=-.

26-2

所以k AB =k CD ,由图可知AB 与CD 不重合, 所以AB ∥CD ,

由k AD ≠k BC ,所以AD 与BC 不平行. 1

又因为k AB ·k AD =(-3) =-1,

3

所以AB ⊥AD ,故四边形ABCD 为直角梯形.

规律方法 (1)利用直线的斜率判定平面图形的形状一般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先由图形作出猜测,然后利用直线的斜率关系进行判定.

(2)由几何图形的形状求参数(一般是点的坐标) 时,要根据图形的特征确定斜率之间的关系,既要考虑斜率是否存在,又要考虑到图形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

跟踪演练3 △ABC 的顶点A (5,-1) ,B (1,1),C (2,m ) ,若△ABC 为直角三角形,求m 的值.

解 若∠A 为直角,则AC ⊥

AB ,

m +11+1

所以k AC ·k AB =-11,得m =-7;

2-51-5若∠B 为直角,则AB ⊥BC ,所以k AB ·k BC =-1, 即

1+1m -1

1,得m =3; 1-52-1

若∠C 为直角,则AC ⊥BC ,所以k AC ·k BC =-1, 即

m +1m -1

=-1,得m =±2. 2-52-1

综上可知,m =-7或m =3或m =±

2.

1.已知A (2,0),B (3,3),直线l ∥AB ,则直线l 的斜率k =( ) 11A .-3B .3C .-D. 33答案 B

解析 因为直线l ∥AB ,所以k =k AB =

3-0

=3. 3-2

2.已知直线l 1的斜率为0,且l 1⊥l 2,则l 2的倾斜角为( ) A .0°B .135°C .90°D .180° 答案 C

解析 ∵kl 1=0且l 1⊥l 2,

∴kl 2不存在,直线l 2的倾斜角为90°.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若两直线斜率相等,则两直线平行; ②若l 1∥l 2,则k 1=k 2;

③若两直线中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存在,则两直线相交; ④若两直线斜率都不存在,则两直线平行.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答案 A

解析 当k 1=k 2时,l 1与l 2平行或重合,①不成立;②中斜率不存在时,不正确;④同①也不正确.只有③正确.

4.过点(3,6) ,(0,3)的直线与过点62) ,(2,0)的直线的位置关系为( ) A .垂直 C .重合 答案 A

B .平行

D .以上都不正确

解析 过点(36) ,(0,3)的直线的斜率k 1=的斜率k 2=

6-3

2-3;过点(62) ,(2,0)的直线3-0

2-0

3+2. 因为k 1·k 2=-1,所以两条直线垂直. 6-2

5.一条光线从A (3,2)发出,到x 轴上的M 点后,经x 轴反射通过点B (-1,6) ,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__________.

解 如图所示,作A 点关于x 轴的对称点A ′, 所以点A ′在直线MB 上. 由对称性可知A ′(3,-2) ,

6-(-2)

所以光线MB 所在直线的斜率为k A ′B =2.

-1-3故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2.

1. 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判定方法.

2.

1.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学习目标] 1. 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2. 能根据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关系确定两条直线斜率的关系.

[知识链接]

1.直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0°,180°) .

y 2-y 12.经过两点P 1(x 1,y 1) ,P 2(x 2,y 2)(x 1≠x 2) 的直线的斜率k .

x 2-x 1[预习导引]

1.两条直线平行与斜率的关系

(1)如图①设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 1,l 2的斜率分别为k 1,k 2,若l 1∥l 2,则k 1=k 2;反之,若k 1=k 2,则l 1∥l 2.

(2)如图②若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则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2.两条直线垂直与斜率的关系

(1);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之积等于-1,那么它们互相垂直.即l 1⊥l 2,l 1⊥l 2(2)如图②,若l 1与

l

2中的一条斜率不存在,另一条斜率为零,则l 1与l 2的位置关系是垂直.

要点一 两条直线平行关系的判定与应用

例1 根据下列给定的条件,判断直线l 1与直线l 2的位置关系. (1)l 1经过点A (2,1),B (-3,5) ,l 2经过点C (3,-3) ,D (8,-7) ; (2)l 1的倾斜角为60°,l 2经过点M 3) ,N (-2,-3) .

5-14

解 (1)由题意知k 1=

5-3-2-7+34

k 2=.

58-3

因为k 1=k 2,且A ,B ,C ,D 四点不共线,所以l 1∥l 2. -33-23

(2)由题意知k 1=tan60°=3,k 2=3.

-2-3因为k 1=k 2,

所以l 1∥l 2或l 1与l 2重合.

规律方法 1. 判断两直线是否平行,应首先看两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即看两点的横坐标是否相等,若存在再看斜率是否相等.

2.判断斜率是否相等实际是看倾斜角是否相等,归根结底是充分利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 跟踪演练1 根据给定的条件,判断直线l 1与直线l 2的位置关系. (1)l 1平行于y 轴,l 2经过点P (0,-2) ,Q (0,5);

(2)l 1经过点E (0,1),F (-2,-1) ,l 2经过点G (3,4),H (2,3).

解 (1)由题意知l 1的斜率不存在,且不是y 轴,l 2的斜率也不存在,恰好是y 轴,所以l 1∥l 2. -1-13-4

(2)由题意知k 1==1,k 2==1,

-2-02-3

虽然k 1=k 2,但是E ,F ,G ,H 四点共线,所以l 1与l 2重合. 要点二 两条直线垂直关系的判定与应用 例2 判断下列各组中的直线l 1与l 2是否垂直:

(1)l 1经过点A (-1,-2) ,B (1,2),l 2经过点M (-2,-1) ,N (2,1); (2)l 1的斜率为-10,l 2经过点A (10,2),B (20,3);

(3)l 1经过点A (3,4),B (3,100),l 2经过点M (-10,40) ,N (10,40).

2-(-2)1-(-1)1

解 (1)直线l 1的斜率k 1=2,直线l 2的斜率k 2==k k =1,故l 1与l 2

1-(-1)2-(-2)212不垂直.

3-21

(2)直线l 1的斜率k 1=-10,直线l 2的斜率k 2=k 1k 2=-1,故l 1⊥l 2.

20-1010(3)l 1的倾斜角为90°,则l 1⊥x 轴. 直线l 2的斜率k 2=故l 1⊥l 2.

规律方法 使用斜率公式判定两直线垂直的步骤:

(1)一看:就是看所给两点的横坐标是否相等,若相等,则直线的斜率不存在,若不相等,则进行第二步;

40-40

0,则l 2∥x 轴.

10-(-10)

(2)二用:就是将点的坐标代入斜率公式;

(3)三求值:计算斜率的值,进行判断.尤其是点的坐标中含有参数时,应用斜率公式要对参数进行讨论.

跟踪演练2 已知直线l 1⊥l 2,若直线l 1的倾斜角为30°,则直线l 2的斜率为________. 答案 -3

解析 由题意可知直线l 1的斜率k 1=tan30°=设直线l 2的斜率为k 2,则k 1·k 2=-1, ∴k 23.

要点三 平行与垂直关系的综合应用

例3 已知A (-4,3) ,B (2,5),C (6,3),D (-3,0) 四点,若顺次连接ABCD 四点,试判定图形ABCD 的形状.

解 由题意知A ,B ,C ,D 四点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 如图,由斜率公式可得 k AB =

5-31

2-(-4)3

3

0-31k CD ==

-3-630-3

k AD =3,

-3-(-4)k BC =

3-51

=-.

26-2

所以k AB =k CD ,由图可知AB 与CD 不重合, 所以AB ∥CD ,

由k AD ≠k BC ,所以AD 与BC 不平行. 1

又因为k AB ·k AD =(-3) =-1,

3

所以AB ⊥AD ,故四边形ABCD 为直角梯形.

规律方法 (1)利用直线的斜率判定平面图形的形状一般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先由图形作出猜测,然后利用直线的斜率关系进行判定.

(2)由几何图形的形状求参数(一般是点的坐标) 时,要根据图形的特征确定斜率之间的关系,既要考虑斜率是否存在,又要考虑到图形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

跟踪演练3 △ABC 的顶点A (5,-1) ,B (1,1),C (2,m ) ,若△ABC 为直角三角形,求m 的值.

解 若∠A 为直角,则AC ⊥

AB ,

m +11+1

所以k AC ·k AB =-11,得m =-7;

2-51-5若∠B 为直角,则AB ⊥BC ,所以k AB ·k BC =-1, 即

1+1m -1

1,得m =3; 1-52-1

若∠C 为直角,则AC ⊥BC ,所以k AC ·k BC =-1, 即

m +1m -1

=-1,得m =±2. 2-52-1

综上可知,m =-7或m =3或m =±

2.

1.已知A (2,0),B (3,3),直线l ∥AB ,则直线l 的斜率k =( ) 11A .-3B .3C .-D. 33答案 B

解析 因为直线l ∥AB ,所以k =k AB =

3-0

=3. 3-2

2.已知直线l 1的斜率为0,且l 1⊥l 2,则l 2的倾斜角为( ) A .0°B .135°C .90°D .180° 答案 C

解析 ∵kl 1=0且l 1⊥l 2,

∴kl 2不存在,直线l 2的倾斜角为90°.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若两直线斜率相等,则两直线平行; ②若l 1∥l 2,则k 1=k 2;

③若两直线中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存在,则两直线相交; ④若两直线斜率都不存在,则两直线平行.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答案 A

解析 当k 1=k 2时,l 1与l 2平行或重合,①不成立;②中斜率不存在时,不正确;④同①也不正确.只有③正确.

4.过点(3,6) ,(0,3)的直线与过点62) ,(2,0)的直线的位置关系为( ) A .垂直 C .重合 答案 A

B .平行

D .以上都不正确

解析 过点(36) ,(0,3)的直线的斜率k 1=的斜率k 2=

6-3

2-3;过点(62) ,(2,0)的直线3-0

2-0

3+2. 因为k 1·k 2=-1,所以两条直线垂直. 6-2

5.一条光线从A (3,2)发出,到x 轴上的M 点后,经x 轴反射通过点B (-1,6) ,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__________.

解 如图所示,作A 点关于x 轴的对称点A ′, 所以点A ′在直线MB 上. 由对称性可知A ′(3,-2) ,

6-(-2)

所以光线MB 所在直线的斜率为k A ′B =2.

-1-3故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2.

1. 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判定方法.

2.


相关内容

  • 全国初中数学教材目录大全
  • 人教版初中数学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3.3 解一元一 ...

  • 上海二期课改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全)
  • 上海二期课改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全) 高一(上) 第1章 集合和命题 一.集合 1.1 集合及其表示法 1.2 集合之间的关系 1.3 集合的运算 二.四种命题的形式 1.4 命题的形式及等价关系 三.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5 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 四.逻辑初步(* 拓展内容) 1.6 命题的运算 ...

  • 沪教版教材大纲
  • 小学 一年级(一) 一.10以内的数 说一说 分一分 数一数 几个与第几个 比一比 数射线 二.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分与合 加法 讲讲算算(一) 减法 讲讲算算(二) 加与减 看数射线做加.减法 10的游戏 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 三.2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 11-20的数 十几就是十和几 20以内数 ...

  • 七下导学案A本答案
  •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达标测试] 1.(1)x (2)ym5 (3)10 (6)2x 2. 63 56mn2 (4)a (5)(2xy)8 10 §1.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 [达标测试] 1.(1)1 (2)2a (3)a (4)x (5)7x 2. 9 ...

  • 高考物理 直线运动规律学生用
  • 高考物理 直线运动规律 (一)运动的描述 知识梳理 1. 质点:用一个只有质量而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点"来代表一个物体,这样的目的是能精确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其实任何物体均有大小,质点只是一个理想的模型.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成一个质点,并不是完全取决于物体的大小,而是由研究的问题 ...

  • 压片机说明书
  • 机械原理课程 设计说明书 设计名称:干粉压片机构 专 业: 车辆工程 班 级: 0615132 姓 名: 王时敏 学 号:061513209 2015年 7月6日--2015年7月12日 目录 ·设计题目„„„„„„„„„„„„„„„„„„„„„„„„„„„„„3 ·功能分解机结构选用„„„„„„„ ...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之洗瓶机
  • 目 录 一.设计任务书···········································4 1.1 设计题目········································4 1.2 洗瓶机的技术要求································ ...

  • 人教版初中数学电子书目录
  •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 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 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猜想 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 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阅读与思考 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 ...

  •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速度的定义. 2.知道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的单位.符号和读法.了解生活实际中的某些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数据. 3.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速度的定义式,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