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 融资

2009谁在开辟融资渠道

策划/本刊编辑部 编辑/张友先 记者/刘朝龙

事物发展的极点便是变革产生的源头。中小企业融资难如魔咒一般挥之不去,各行各业多年上下求索而不得其道。时逢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让众多中小企业掉进冰底,甚至魂魄俱散,但也正因为这场不被人喜悦的经济“大灾难”让更多的中小企业得到了重生的机会,一块块融资“舢板”在市场的催生下抛出,这让我们看到了融资的坚冰正在一滴滴地融化„„ 并购贷款:尝试杠杆融资

并购贷款的推出,可被视为中国建设杠杆融资市场的一个初步尝试。2008年12月6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并宣布自该“指引”发布之日起开始施行。这一新政出台,至少提示了两大战略意义:其一,这标志着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已从传统的实业贷款间接走向资本并购及证券业领域,无疑这会拓宽银行经营渠道及利润来源;其二,这标志着有银行信贷支撑下的并购浪潮将有可能在中国大地上逐渐展开。

而“指引”颁布后的首笔并购贷款业务即发生在零售业中2009年2月19日,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与百联集团签署了《并购贷款协议》及《并购财务顾问协议》。根据协议,工商银行向百联集团提供4亿元并购贷款,用于收购上海实业联合集团商务网络发展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以间接获得联华超市21.17%内资股股权。这有助于百联提高对联华超市的实际控制力和收益权,加快推进旗下资产整合。

但对并购贷款融资方式的利弊业内人士说法不一,有业内人士认为,反观我国此时放行并购贷款,有点逆形势谋求刺激经济的意思,此为险招。也有人认为,国家在此时欲借助并购来做大做强国内企业,其战略意义是面临短期盈利压力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所难以深刻理解或即便理解也难以全身心投入的。在这种情况下,排头兵的重担很有可能落在政策性银行身上。当然,尝试的积极意义值得称赞。

风投融资:借东风可燎原

在国际金融危机下,政府与行业共赴时艰,民间资本制度的相对放宽给缺乏资金的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2009年1月12日,京东商城获得来自今日资本、雄牛资本以及亚洲著名投资银行家梁伯韬的私人公司共计2100万美元的联合注资。5月7日,如家酒店集团向携程国际有限公司定向发行合计5000万美元的普通股,其资金全部用作公司常规业务使用。而6月6日,贝恩资本出资认购国美电器46亿港元可转债中的12%,使国美此次总共融资32亿港元。8月12日,物美也获得TPG 、弘毅、联想控股三家投资机构2亿美元的投资,这不仅解决了物美的资金之渴,也标志着物美彻底走出“张文中事件”的阴影。10月,由祥峰投资集团领投的东方爱婴第二轮投资顺利完成,数百万美元资金已一次性注资到位,这为东方爱婴的业务拓展赢得了更多的时间。

从这一年的企业融资渠道来看,民间资本着实贡献不小,业界对放开民间资本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业内人士中也不乏有把民间资本看作“洪水猛兽”者,于是民间资本一度被“妖”与“神”缠身,这一争议或将一直持续,但民间资本的积极主流意义更应该被放大。

平台融资:欲利己先利人

在国际金融危机下,一些零售企业还通过合纵连横创新出多种融资渠道及方式。 招商银行、中国银行联合天虹商场共同举办供应链融资服务推介会。会上,两家银行宣布为天虹商场200余家中小企业供应商提供针对性供应链融资方案,解决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帮助这些中小企业顺利融资。

招行深圳分行的融资方案以供应商在天虹的应收账款物为担保,给予供应商授信额度,

帮助供应商通过无抵押、无担保的形式获得银行贷款,解决资金的燃眉之急。该方案还包含了订单融资这一创新的融资模式,即只要供应商与天虹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招行就可以提前为供应商提供一笔融资,用于供应商备货、生产,供应商实现商品销售后按一定比例归还银行贷款,这种以未来的应收账款为担保的融资模式突破了现有银行信贷产品的固有模式,或将成为供应链融资的未来发展趋势。

而中国银行提供的“应收账款池融资”服务方案把天虹商场各供应商的应收账款与银行的授信绑定,一次性为各供应商核定融资额度,企业不需提供任何的房产、设备等抵押担保即可获得最长1年的短期贷款,可解决各供应商的资金周转之急,盘活企业的应收账款。 2009年9月,家乐福也推出“扶持中小企业融资计划”。根据家乐福的计划,凡与家乐福合作的中小供应商,只需提供家乐福的供货发票,就可以到德意志银行申请贷款,贷款最高额度为供货发票的数目,年利息为9.82%,企业可以选择按天和月来结息。同时,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也推出相应的扶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这些在市场经济疲软下诞生的融资平台,不仅丰富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也是融资渠道的一次次有力拓展。

集体融资:众人拾柴火焰高

在寒冷的冬天里,大家挤在一起会更加温暖;在经济下行的2009年,一些餐饮企业也独辟蹊径,以集体融资之法自救。

炎热的9月,四川省餐饮娱乐行业协会牵头与风险投资公司洽谈对川菜企业进行投资。味道? 江湖、银杏、巴国布衣、谭鱼头等品牌川菜企业集体走上融资之路。

原本对资本市场十分陌生,没有足够规模和资产的餐饮企业,在融资道路上一直是被歧视的行业,在危机带来的资本机遇面前,餐饮企业都积极抓住难得的资金机遇。成都银杏、皇城老妈等与风投进入了快速“恋爱”阶段;顺风饮食集团也一度和多家风投公司洽谈;成都谭鱼头则在运作香港创业板上市;卞氏菜根香与红杏、大蓉和等多家川菜企业也意欲组建川菜“巨无霸”餐饮集团酝酿上市。

此外,在兰州城乡建设发展投资中心牵头下,50家规模不大的牛肉面馆也意欲组团上市。 上市配股:壮士断腕以自救

对于上市企业而言,上市、配股无疑是最佳的融资捷径。

巴黎春天百货登陆港交所融资29.3亿港元,以解现金匮乏;人人乐上市融资15亿元,对抗外资超市。武汉中百通过配股融资6.25亿元,所募资金计划投入连锁仓储超市技改、咸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浠水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及便民连锁超市技改四个项目,加速做强做大连锁超市主业。苏宁电器拟定向发行不超过2亿股以筹集约28亿元资金,其中约14亿元将用于苏宁250家左右连锁店的发展项目,另有约10亿元投入成都、无锡、重庆、天津、徐州等地物流基地建设项目和北京物流基地建设二期扩建项目,其余近4亿元用于补充企业流动资金。

因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至2009财年净利下降幅度高达33%的新世界中国拟按2:1比例进行供股,筹资逾6亿美元。继2009年7月向东亚银行贷款3亿元用于新建门店后,王府井又发行可转换债券,从资本市场融资8.21亿元。业内预测,此次融资后可为王府井扩张提供资金后盾。 2009年因国际金融危机让活跃的零售业陷入难得的冷静期,但一直被视为一块坚冰的融资业务在这一年却是异常的活跃,这正如老子曾经曰: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2010自有品牌如何掘金

2009年,经济危机催生了连锁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大发展。

在中国市场上,沃尔玛的自有品牌单品数已达2400多种,约占其经营商品的20.5%,而乐购、麦德龙的自有品牌单品数也已上千。

国内零售企业世纪联华自有品牌单品数为2300个,物美、华润万家等国内知名零售企业均已初步形成了自有品牌体系。部分中小型零售企业以及家电连锁企业如浙江供销超市、京客隆、百思买等均已经尝到了做自有品牌的“甜头”。

“自有”抵御零售“寒冬”

在2009年金融危机引发的严峻形势下,随着零售业进入低利时代,努力打造“价廉质优”形象的超市自有品牌是否能抵御寒冬,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成为消费者的新宠? 业内人士指出,发展自有品牌正在成为占据渠道优势的连锁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超市出售自有品牌商品也是零售行业的一个大趋势。

世纪联华、家乐福、华润万家、沃尔玛、Tesco 乐购、百思买等自有品牌的产品越来越多,从最初的食品类、纸制品等快速消费品到家电产品,不断拓展阵地。另外,一些中小型零售企业也开始尝试自有品牌产品的开发。

外资企业快马加鞭扩大自有品牌品类,内资零售巨头开始构建自有品牌体系,中小零售商从无到有不断创新。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自有品牌的发展成为零售商新的关注焦点,自有品牌的开发在两个方面对零售商经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自有品牌产品有助于零售商降低采购成本,形成差异化经营;另一方面,自有品牌的开发为零售企业的供应链起到了优化作用。

长期从事日本流通经济研究的首都经贸大学教授陈立平介绍,日本180多家华堂商场的PB 商品市场占有率高达70%至80%,但北京6家华堂商场PB 商品市场占有率却只有10%。 在经济低迷时期,消费者对低价高质的商品关注度更高,由于省去了广告宣传费用和进货的中间环节,自有品牌商品成为零售商追逐高毛利率的重要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外资超市借助国际化背景,引进国际自有品牌,将成为中国零售业商品差异化竞争的又一焦点。 外资加码自有品牌

Tesco乐购超市“乐购牌”系列单品上千种,涉及到生鲜、杂货、非食多个品类。Tesco 乐购,将首次引进国际自有品牌食品,其韩国自有品牌食品在山东潍坊店上架销售后,立即在北方地区21家门店展开铺货。

如今,Tesco 乐购的自有品牌蔬菜已开始在其华东各门店正式销售。Tesco 在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建了350个大棚,占地420亩,种植30个品种的蔬菜,年产量约3600吨。Tesco 方面表示,目前,其自有品牌农产品仅占全部农产品的5%,但未来3至5年,将有望达到95%。 外资超市在自有品牌开发方面起步较早,市场占有率较高。目前沃尔玛、Tesco 乐购和麦德龙的自有品牌商品逾千种,涵盖了食品、日用家居、厨房用品和办公用品等品类,这些商品比销售的同质量其他品牌商品价格要低15%至20%。

目前,沃尔玛已经开发了13个系列的自有品牌,主打的3个品牌分别是“Great Value ”,主要覆盖食品和非食品;“Mainstays ”,主要覆盖家居用品;“Simply Basic”,主要覆盖服装产品。沃尔玛表示在5年内将自有品牌占有率从2.5%提高到20%。

以专业客户为服务对象的麦德龙同样拥有十几个自有品牌,其中以Aka 、Fine Food、Horeca Select 、Rioba 、H-Line 五大自有品牌为核心,涵盖2000余种食品和非食品。像Aka 大豆油5L/20L,H-Line50只箱装6格快餐盘等,都非常畅销。目前,自有品牌商品占到麦德

龙所有商品的大约10%,并呈现销量逐年上升趋势。

刚刚与万客隆完成品牌整合的乐天玛特,目前有lottemart 和wiselect 两大系列自有品牌,涉及600余个单品,占公司销售额的4.22%,比去年整合前6.8%的比例有所减少。不过按照公司计划,到2010年自有品牌单品将增加到1000个,到2013年达到2000个,预计占比将达到12%。

内资企业有益探索

内资超市近年也在大量涉足自有品牌,像世纪联华超市旗下的自有品牌包括“LH ”、“Better Living”、“优品生活”及“联华佳惠”等4个注册商标,涵盖了粮油、食品、家纺及家居用品等多个品类,产品达到2000多种。在自有品牌的发展道路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经营。

超市自有品牌业务的开发并不是大型超市企业的专利,关键是企业在开发产品方面是否能够充分结合企业自身的市场优势,开发出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特点的产品来,当然首先企业自身的形象要能够为区域消费者所认可。 在自有品牌开发时,超市一般会选择那些消费者品牌意识不是很强的分类商品,比如,一部分农产品、垃圾袋、纸巾以及一些日杂用品,但也有些企业较为例外,洗护用品、饮料甚至是小家电等一些消费者品牌意识较强的产品也是其自有品牌开发的范围。 “只有选对产品,自有品牌业务才可能得以顺利地开展下去”,说这句话的业内人士孙圣斌对此深有体会。他表示,掌握好目标客户的需求是自有品牌的关键。 相比之下,本土连锁超市尽管也推出了一些自有品牌,但在超市整体销售中的比重却很小。因此,自有品牌市场仍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尽管发展自有品牌是零售企业的一种潮流和趋势,但它也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使用的一种手段。如果在自身能力还很薄弱的情况下,贸然大力推出自有品牌,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很难获得成功。

发展自有品牌需要较强的市场信息搜寻、产品研发、质量控制和品牌战略管理等能力。而这方面,中国零售商的能力还很薄弱,而且开发一个自有品牌要耗费大量资金,一般又只能在零售商自己的终端销售,因此需要零售商具有庞大的销售网络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如果再具体到某一个品种上,对规模的要求就更高了。对于国内零售企业来说,应该在分析自身实力的基础上,做出适当选择,不能盲目跟风。

品质监管成关键

对于生产企业而言,目前在大部分快速消费品领域,制造商普遍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尤其是一些地方性及二线品牌的制造商。因此,利用剩余加工能力为零售商进行贴牌生产,让机器满负荷运转,也可以降低制造商的整体成本,取得制造商、零售商、消费者三方共赢的市场效果。 但是超市自有品牌的经营,一旦发生品质方面的问题,不但意味着超市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而且对超市的企业形象也有不利的影响。

如何保证产品的品质也是自有品牌运作时面临的一大问题。 自有品牌品质的控制在借助政府相关部门检测的同时,超市企业也应事先做好考察,形成合同。另外,后期的跟踪监控也很关键,必要时应委托第三方对产品生产方进行检查,同时超市应经常搜集顾客的信息反馈,保持对产品品质的关注。 自有品牌的最大卖点是品质过关、价格低廉。而自有品牌要做到相对低价较为容易,问题的关键是在品质信任方面,自有品牌产品能否初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还要看超市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

自有品牌产品的开发虽然不需要太大的投资,但是企业的形象对自有品牌的可操作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产品的开发也要先选择商品周转快、品牌性不是很强的民生畅销品品类,一般是选择该品类当中销量名列前茅的商品作为自有品牌开发的首选。对于一些科技含量较高、周转较慢的品类,前期最好不要考虑。

零售企业与自有品牌生产者之间,前者很大程度上扮演着监制的作用,对于产品的品质监控超市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断地加大力度。在与委托生产商签订相关合同后,超市企业还需

要专门聘请第三方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其所提供的产品进行检测,这样进一步保证产品品质。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励建荣指出,超市自有品牌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超市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如果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能会给超市形成致命打击。

2010社区商业如何深耕

外资零售企业的进入在中国零售市场中掀起了一场“大卖场”热,社区超市因其规模小、网点分散、整合统一相对困难而被一些零售业者不屑一顾。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进入,让冷静下来的零售业者开始着眼于社区,着眼于商业的本质,即如何离消费者更近。同时随着业内专家对未来10年中,中国社区商业消费将占全社会商业零售额的1/3的预测,社区商业2009年的经济“寒冬”中初显暖意。

百货争食社区

2009年,不仅连锁超市开始挖掘社区商机,百货业态也盯上了社区市场。开创了“津工模式”的天津津工超市董事长卢代盛发出了“离消费者越近,离竞争就越远”的声音,这句话充满了商业智慧,其实也是零售业者共同的方向。

2009年“十一”长假其间,北京五环外新兴住宅区附近的百货店销售增幅比百货业平均业绩高出一成。在京郊百货销售增长普遍高于市区百货的事实前提下,市区高端百货商场翠微、华堂、当代等大品牌将门店开到新兴住宅区附近。当然,这些开在新兴住宅区的商场,无一例外地都与超市进行了“捆绑”经营。

不仅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在武汉,大洋百货也开始效仿超市进军社区,并分级开店,除时尚流行店、高端主流店外,满足市民日常购物需求的社区店也被提上议程。在杭州,衣之家折扣百货也放低身价,“傍”上了社区,且战果不错,比如在萧山的衣之家恒隆店尽管只有300平方米,可商场月度营业额过百万元,目前,该商场正计划将原来的300平方米临时区域扩容成3000平方米的社区店,锁定半山商圈的购物人群。 在市区商业网点竞争白热化状态下,都市型百货转向有成长空间的住宅区不失为一次很好的尝试。而百货店到住宅区发展,可以为城市发展的多中心商业格局做铺垫。与目前的都市型百货强调服装等消费品不同,社区百货应强调生活化,注重购买率较高的商品。社区百货店与经营日用品的超市结合可以较好捕捉到社区需求,但这一结合只是社区百货发展的初级阶段,百货店应向配套消费品延伸,在货品上进行调整。

差异化缘于个性鲜明

社区店虽小,难度却不比大卖场小,做的更细、更人性化是社区超市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由此,天津津工开创了集“社区超市、社区厨房、社区服务、社区物流、社区养老”五业合一的津工模式,这一模式让津工立刻在天津社区市场中声名雀起,350家社区店铺,年10.2亿元的销售额,让天津津工超市几乎成了中国社区超市的典范。

而做社区超市,光离顾客近还不行,还要有适于被费者接受的鲜明个性。在北京,社区超市的领头企业北京超市发,自改制以来就扎根社区,并一直坚持以打造“亲情卖场”为主旨,商品结构均以社区居民的需求出发,“主食厨房”专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食品制作的教学方法,每逢节日期间,超市发便推出“为您家乡行,捎去首都情”等活动,并组织超市演出团到各个社区进行演出,真正地让消费者感觉到超市发就在自己的身边。在商业战场中,超市发成功地将商业中的以利制利的法则转变为以情取利,而在商业交易中,这种真情更加弥足珍贵。也正是通过这种真情的承载,超市发60%的顾客均是忠诚顾客,即使在2009年,众多零售企业纷纷业绩下滑的年份,超市发仍然实现了23亿元的销售,同比增长达21%。 无论是津工、超市发,还是河北的国大36524、山西美特好的生鲜超市,他们之所以可以立足社区,并在社区市场中掘到金,因为他们的方向都是相同的,但方法却是不同的。相

同的方向,是他们都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联系社区商业的本质,真正做到了离消费者越来越近;而其在打造社区超市品牌的时候,都有不同品牌核心,比如津工的津工模式,超市发的亲情卖场,国大的四网并行,美特好的生鲜革命,这些都给各自的企业贴上了鲜明的个性标签,消费者一眼可以认出,由此也形成了社区超市之间的差异化,这一差异化甚至可以大大减弱商品的同质化。

也正因为离顾客更近,在经济环境不景气的年月里,当大卖场业绩下滑,生产企业纷纷倒闭,社区超市却似乎躲在了避风港里,这也让更多的商家开始重视社区市场的潜力的战略意义。于是,2009年零售业开始“过冬”的时候,社区市场却独显温暖。

看好社区意踌躇

虽然商务部早在2005年5月初就已经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国社区商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向社区商业的发展。可近年来,各种商业业态都不断升温,惟独社区商业即使提到桌面上说也依然是雷声大雨点小。其实与大卖场相比,社区超市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经营模式带来了发展优势。但为何社区商业这台戏一直不能开幕上演?

记者曾就这同一个问题采访过多位零售业者,共同的答案是社区超市太小、太零散,不如做大卖场来得快。当然,由于社区超市是一个服务终端集成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一套全面的服务解决方案,其需要更多的附加功能,例如可以缴纳水、电费,充值等业务,但是目前大部分的社区超市还无法满足这个要求。正因为这些难度让众多看上社区超市的商家们望而却步。

另有部分已经开出社区超市的企业,因更重视超市的形象、商品,而忽视了它最重要的服务,随着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居民对社区商业的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因偏离“正道”,让不少社区超市难以有大的作为。

未来社区商业发展,必须形成规模效应,实现低成本、多品种、大品牌、优服务。社区商业在为消费者提供日用消费品的同时更要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经营者要明白我们不仅仅是提供的是产品更多的是在提供一种便利服务。

社区商业就像一块即将烘焙好的蛋糕,“诱人”不假,但想吃到嘴里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一直立志于发展社区的超市企业,如北京超市发、天津津工超市、河北国大36524等等,已经成果初显,其成功经验也值得业界借鉴。

连接:2009精耕社区零售企业(部分)

区域:华北

市场:北京

企业:超市发

特点:打造“亲情卖场”

概况:超市发立足于北京,网点集中在社区,顾客群分布在周围1公里左右,60%是忠诚顾客。该公司提出在营销活动中融入亲情文化。积极参与社区建设,超市发的每家门店都有一支贴心服务队,员工作为志愿者为社区困难居民送服务上门;改善购物环境,让消费者有回家的感觉。2009年,超市发46个店铺全部完成改造;通过举办健康大讲堂、发放营养保健

手册等活动,与社区居民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即使是在2009年经济疲软的形势下,超市发仍然实现了23亿元的销售,同比增长达21%。

区域:华北

市场:天津

企业:津工超市

特点:开创“津工模式”

概况: “当我们离顾客越近时,离竞争就越远。”这是津工超市总经理卢代盛的商业感言。土生土长的津工超市提出了“在顾客身边”的战略口号,并开创以“社区超市、社区厨房、社区服务、社区物流、社区养老”五业合一的立体式的津工社区模式。350家社区店铺,年10.2亿元的销售额,再次肯定了“津工模式”。

区域:华北

市场:河北

企业:国大36524

特点:推行“四网合一”

概况: 河北国大以“互联网、电话网络、实体店网络、人力资源网络”四网并行的模式牢牢扎根于社区,“36524”已变成了老百姓生活中的“拐棍”,正如该公司总经理于树中所说,“大家依赖你,在这里买食品、缴费、还款,有人需要你,这就是你存在的价值。” 区域:华中

市场:武汉

企业:大洋百货

特点:效仿超市

概况: 武汉大洋百货开始分级开店,除时尚流行店、高端主流店外,满足市民日常购物需求的社区店也被提上议程。 区域:华东 市场:杭州 企业:衣之家 特点:扣百货“傍”社区 概况: 杭州衣之家尝试社区百货店,战果颇佳,其一店尽管只有300平方米的区域,可商场月度营业额过百万元,由此,该商场计划将原来的300平方米临时区域扩容成3000平方米的社区店,锁定商圈的购物人群。

区域:华南

市场:深圳

企业:沃尔玛

特点:天天平价、服务社区

概况: 继2007年元月10日,沃尔玛在深圳人民南路的嘉里中心开出在中国的第一家社区店后,2009年又在深圳市开出3家名为“惠选”的社区折扣店,由此也实现了沃尔玛从大卖场向社区市场的转身。 区域:东北 市场:大连 企业:大商超市 特点:幸福e 家 概况: 作为大商超市集团与正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精品社区超市--大商超市幸福e 家店

前不久开业,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需求的中高档商品为主,经营涵盖食品、非食品、生鲜等品种约2.5万个单品,为附近居民提供安全放心的优质商品和超值服务。

2010专卖连锁如何变局

2009年,国际服装专卖连锁巨头在中国的扩张脚步匆匆。来自西班牙的ZARA 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已经超过60家,并将向哈尔滨、昆明等二线城市扩张;2009年春季,来自瑞典的H&M继在香港、上海等地开设14家店后,在北京又开了两家门店;而进入中国已7年的MANGO 则在2010启动直营店,高调营销,提升品牌形象;日本的UNIQLO2010将全力以赴扩充店铺网络,计划在中国每年新开100家店……

大到家用电器,小到一包糖果,如今都走上了连锁专卖的康庄大道,如果几年前这种现象还是星星之火,今天却正以燎原之势蔓延全国。专业专卖连锁已经成为今天中国零售行业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火箭速度“潜”景看好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统计,2008年,中国特许体系总数增长了25%,达到3500个,继续保持全世界特许体系最多国家的位置。连锁专卖兴起的时间较为短暂,但其利用自身单店投资小、发展加盟快速等特点,实现了迅速成长。

以屈臣氏、娇兰佳人、丝芙兰等为代表的日化用品专业连锁店、日化品牌在全国大肆扩张,娇兰佳人从2005年第一家点开业,到目前已发展拥有300多家门店,销售额超过5亿元,据其官方网站公布数据每天正以20家新店的速度在扩张。

随着消费水平及能力的提升,消费者对专卖产品的需求都极大地推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以汪氏、蜜蜂堂为代表的一批蜂产品专卖店也在经历着火箭般的成长速度,以蜜蜂堂为例,从2003年开展加盟业务以来,6年的时间实现门店突破千家,销售过亿的业绩。

一把小小的木梳子在经历了十几年的专卖之路后,做成了市值十几亿的上市企业,“谭木匠”用800多家专卖店,为小小的梳子铺垫了一条手工小作坊的上市之路。此外,包括百丽、探路者等专卖连锁企业,都在近几年蜂拥登陆了资本市场,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事实表明,中国的“专卖之路”正在一条快速车道上,以火箭般的速度迅猛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翰威特近期发布的2009年度中国零售业薪酬福利评估报告显示,2009年,专卖连锁店企业成为抵御危机的行业先锋,上调薪酬幅度达到6.3%,高于大综超市企业。 专家指出,通过对市场的抢先占领,专营连锁规模成为在市场上的一大优势。竞争对手难以超越,想要超越,必须付出极大代价。同时,专营连锁的规模优势不仅是产品成本降低,经营成本也可降低。此外,用成功经验建成的专营连锁模式可以快速复制店面,保证专营连锁店的成功率。这是专营连锁的低风险优势。因此,专卖连锁在中国市场“潜”景看好。 传统模式 联合“嫁接”

传统零售商在面对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专业店、专卖店冲击时该怎么办?未来的中国零售人必须学会“共生”概念。将一些专卖店的优势充分嫁接到传统零售商的模式中来,而这种嫁接是战术性的也可以是战略性的。

业内人士表示,强有力的专业专卖也能成为该企业做差异化经营和竞争的一剂良方。通过有效的专业定位,同时考虑跟有自己互补的产品线优势的专卖店进行结合,避免进行直接竞争作。例如一些专业的女士饰品店、药妆店、休闲食品店也能额外吸引一部分客流。 零售企业做促销成了家常便饭,商家之间的促销历来都是针锋相对的,促销演变为恶性的价格战,违背了促销的初衷。因此,零售商需要在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通过与专业店共同策划和运作促销活动,进行联合促销、捆绑促销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销售资源,

实现最佳促销效果。 前不久在与一位零售老总对话时,该老总谈到未来企业将专注于便利店业态的发展,但同时坦露目前选址难是遇到的首要难题。地段好的,面积不合适;面积合适的,地段不理想。比如便利店需要的是200平米左右的网点,但有的网点有400平米甚至600、1000平米,是要还是不要?如果要,则不好清晰定位业态,如果放弃,则可能被竞争对手占据。

因此,引入专卖连锁进入这位老总的视野。他告诉记者,便利店的选址可以将与其业态关联的小型专卖店相结合,从而降低选址难度,而且联合选址能够有效降低开店的成本和减少经营的风险,实现1+1>2的效应。甚至某些影响力较强的区域零售商可以打造一个区域性的专业品牌专卖与普通零售业态共发展。目前,该企业已经着手打造便利店+药妆专卖连锁店的联合业态,这将给当地商业竞争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专业专卖 特点突显

从目前市场出现的专卖店不难看出,其正在走向具体市场细分的阶段,简单的吃、穿、住、行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服装专卖出现了运动专卖、休闲专卖、商务专卖;食品店被细化成为有机食品专卖、休闲食品专卖、老字号食品专卖等;各样各样的连锁专卖、服务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连锁、特许专卖在发展的同时,也在遭遇区域发展瓶颈的问题,例如,在上海备受欢迎的休闲食品品牌“来伊份”发展至今没有走向北方,而同样作为休闲品牌的“座上客”也只是雄霸京城这一方。相比较而言,服装专卖的跨区域发展较为乐观,真维斯、劲霸、李宁等销售网络基本覆盖全国一、二线城市。某些专卖品牌也选择先入驻三、四线城市,利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来逐步推进。

几年前的连锁专卖企业更多选择OEM 的模式来进行壮大发展,而在今天完善产业链这个口号已在连锁专卖行业响起,企业正在不断从新品研发、原料采购、生产、包装、物流、销售等各个领域进行渗透,最终实现掌控整个产业链,虽然进程较为缓慢,但是已是大势所趋,而这也可能是对传统零售业最大的威胁。

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伴随着整个行业的管理更加细致化,包括对每家店面、每个单品、每次销售的管理。甚至部分连锁专卖企业实现了门店的动态管理,数据的随时掌控。在一份调查中,对比财务分析,用占超市20%的场地,30%的人员,完成了它们40%的销售额和50%的利润。

连锁专卖的大面积布点,背后必然有一个庞大的资金链条系统在支撑。企业除了本身的造血系统外,连锁专卖的模式近年来不断受到风投的青睐,例如,百丽、谭木匠、富安娜、特步等一大批专卖企业都得到了众多风投的青睐――专卖连锁强大的融资能力为整个产业的壮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0供应之链孕育变革

2009年最后一个月,一则“京联商超市不收进场费”的消息,再次触动了零售业最敏感的那根神经——供应链。

与之前以物美、永辉、家乐福等企业为代表的零售行业采购模式的变革,农超对接的深入,直采力度的加大,供应联盟、采购联盟的发展一并成为2009年零售行业供应链优化的亮点。

2009年,零售商将逆势谋发展焦点锁定在供应链上。2010年,对供应链的变革将更加深入。

采购模式求变革

经济危机下,众多零售商开始操起了优化供应链机能的“手术刀”。“我们已启动改制,包括取消促销员进场费、建立透明的零供管理库,允许供应商参与监督货品的销售和库存,并以最快速度给予供应商货款。”物美率先行动起来。

2009年对于国美来讲无疑是“卧薪尝胆”的一年,危机的色彩显得更浓更具挑战,其董事局主席陈晓多次呼吁,要改善创新供应链中间环节,回归商业本质,改善冗杂低效的供应链,随后我们也看到了国美取消个别门店供应商进店费的具体行动。

其实,外资企业更敏感的感受到了优化供应链结构的重要性。在政策的天时下,沃尔玛、家乐福等纷纷启动“农超”对接,大规模筹建农超对接基地,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最终取得生鲜商品的价格优势,为此家乐福还取消了农户产品的进场费。 同样开始优化供应链体系的还有武汉中百,其总经理程军透露,计划设立专门的奖金来奖励门店经理、销售人员及供应商伙伴等,以促进双方合作,同时扩大供应商体系中生产厂家的结构占比。 此外,国内部分中小零售商正在谋划采购模式的改革。山西美特好等企业联盟,以“二次革命”雄心壮志探索通过集体采购方式提高企业供应链的运营效率。业界指出,希望通过一系列改革,改善供应链体系,减少市场压力。

在物美集团董事长吴坚忠看来,零售企业要想提升利润,在经营中变被动为主动,就“应转变为供应链的组织者。”通过采购模式的改善,以及集中采购模式和配送中心的扩建,使物美成为一个从单纯零售商转变成自身供应链的组织者。通过优化供应链结构,不仅帮助企业降低了采购成本,同时还改善了供应链结构。

国美电器目前在内部流程上已经缩短了借款审批周期,与供应商谈判的条件也比以前宽松了不少,过去和国美谈不成的条件,现在一次就谈成,与国美电器有合作关系的某供应商代表切身感受到了国美电器在采购模式上的变化。

对接加大直采占比

2009年,商务部、财政部、农业部斥资4亿元,在全国15个省份进行“农超对接”。沃尔玛、家乐福、物美等9家内外资企业成为首批试点企业。按计划到2012年,试点企业鲜活农产品产地直接采购比例将达到50%以上。

为此,沃尔玛建设起鲜食配送中心和食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中心,启动农超对接培训师计划,不断提高农超对接水平。沃尔玛中国首席运营官罗世诚透露,中国约有35%的新鲜食品因腐烂变质而失去价值,通过“农超对接”,果蔬的损耗大幅下降,超市、农民和消费者都能从中获益。

在此方面,内资零售商也在尝试基地直采。如上海农工商超市、丹尼斯、胖东来、福建永辉、上海城市、武汉中百等超市都建立与工厂、农场参股,控股的关系向上游渗透。大商、山东家家悦、胖东来等企业在生鲜商品上不但从基地直接采购,还建立自己的生鲜产品加工工厂,制定自己的产品标准和质量体系。

超大型物流助力规模采购也慢慢体现在农超对接上,零售商不但迈出生鲜直采的步子,还在筹备建立大型物流中心,通过大型物流助力联合采购。

2009年初,河北保龙仓与省市供销系统合作,筹备建设农产品物流园+农产品(加工)工业园+批发市场的大型物流园――大河物流园。据介绍,大河物流园将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充分整合,致力于绿色生产基地建设、绿色农产品开发、绿色农产品批发、绿色农产品加工、营销网络的拓展,构建起一条从生产基地、运输仓储、物流加工到批发网络、社区专卖、出口创汇完整的“绿色生态产业链”。

物流建设的完善将使零售商更加方便地进行联合采购,实现向农业产业链的上游整合,这样既可以提高本土超市的竞争力,还可以扩大物流项目的规模和实力。

供应联盟、采购联盟新发展

在零售商越来越意识到集中采购优势的同时,供应联盟也在2009年在一些区域得到了明显发展。

供应联盟的运作模式就是超市负责对接市民需求,对产品销售情况进行分析,以动态分析结果及时向厂家反馈顾客和市场信息,进行新品开发,形成生产制作单,对厂家的开发和生产进行指导;参与合作的各个生产商按要求进行产品开发生产配送,接受超市的指导,利用自身技术和规模优势进行生产,形成专业分工合作,最终实现双赢。

2009年,区域性采购联盟在逆势的经济大环境下成为众多零售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屏障。 浙江连锁超市采购联盟在2009年获得了明显的发展,经过成员企业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以及集中联合采购,大大提高了其市场竞争力。山西美特好超市领衔的晋蒙SPA 以及河南“四方联采”的发展模式,都在2009年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纵观2009年,在逆势的大环境下,采购联盟、供应联盟在促进连锁超市发展的过程中作用越来越明显。某些采购联盟的作用也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联合采购,更重要的是将成员企业优势进行互补,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资源的互通。

供应联盟的出现以及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将零散、不规范的供应商资源整合起来,提高其专业化程度以及供应能力;另一方面,供应联盟的存在更有助于零售商整合供应商结构,提升自身竞争力。

终端组织需探索

在国际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中国零售行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客观上也刺激了中国零售企业对供应链环节的变革。

对于一般零售企业,面对冗杂的供应链体系时,基本上处于“有心磨刀,无力斩断”的尴尬境地。不过,如果企业能够找到自身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实现对供应链条的有效组织。

浙江供销超市与物美集团合作后,通过与物美采购体系的对接,在一线品牌商品的采购上,直接获得了与物美同样的价格优势。这在此前以浙江供销超市的销售规模是不可想象的。“像宝洁这样的厂家,给我们的价格就与物美一样了。仅这一项就为我们创造了上百万元的利润。”浙江供销超市董事长叶耀庭表示,在被纳入物美体系后,不仅规范了企业经营,更重要的则是有效整合了资源,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身在供应链体系中的话语权。

同时,也有些中小零售企业在尝试通过创新实现对供应链条的改善。北京超市发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燕川认为,比如超市发通过农超对接实现菜市场的超市化,从而打造超市生鲜的优势,树立起企业真正服务于百姓的亲情卖场形象,就在部分商品经营上充分体现出企业的组织作用。

但是,对于更多的中小型零售企业来讲,在面对供应商时,大多是敢怒不敢言,甚至还必须依赖目前的供应商来维持企业的发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零售商感慨道:“面对大部分一线品牌,我们本身就没有主导优势,甚至严重依赖他们。

在遇到自身发展瓶颈而不得不向供应链条“开刀”时,不同的零售商在整个供应链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另一方面,在供应链话语权上的大小也与零售企业自身的规模、影响力成正比。“宝洁有专门管理队伍与沃尔玛谈合作;决定品类的一定是顾客,顾客想怎么买,我们就怎么摆。”广州宝洁有限公司高级经理刘国维的这句话或许能从侧面表明,零售业要想最终承担起供应链组织者的角色,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2010零供关系何去何从

“和则两利,斗则两害”,零售商和供应商都熟谙于心。但更多的时候,两者就像是房东与房客,因为利害关系,总是找不到矛盾的平衡点。金融危机本被业界认为是零供双方深入携作的大好机遇,的确也出现了一些缓和现象。不过,与往年一样,零供关系在2009年并不平静。

危机带来改善机遇

金融危机给了零供关系改善的机遇、压力和动力。2009年初,当代商城、翠微大厦等零售企业为各自供应商推出的预付货款、降低扣点等激励政策,开始集体为供货商“减压”,让业内呈现一种零供抱团过冬的和谐氛围。

值得欣喜的是:国美、沃尔玛、乐购、卜蜂莲花纷纷调整供应商策略,修复脆弱的零供关系„„零售商似乎都意识到,改变零供关系迫在眉睫,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外资已先一步看到了供应商尤其是占据重头的生鲜供应商的重要性。因此,沃尔玛、家乐福等纷纷启动“农超”对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以此来掌控定价权。家乐福甚至也推出了针对供应商的“融资服务”,农民合作社“零费用”进场等。

国内零售巨头物美也有了对策。“我们已启动改制,包括取消促销员进场费、建立透明的零供管理库,允许供应商参与监督货品的销售和库存,并以最快速度给予供应商货款。”物美控股董事长吴坚忠说。同样开始改革零供体系的还有武汉中百,其总经理程军透露,该公司计划用专门的奖金来奖励门店经理、销售人员及供应商伙伴等,以促进双方合作。 刚出炉的《2009年中国零售与快速消费品行业工商协作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零供关系整体上有趋于缓和的迹象,有的大型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建立起相对紧密的协同关系和战略伙伴关系,表明在经济危机的环境下希望加强合作的强烈愿望。报告显示,对于“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零售商的关注度(认为重要和非常重要的)由2008年的94%提高到2009年的97%,满意度(认为满意和非常满意)由2008年的57%提高到2009年的82%。生产商的关注度为82%,比2008年略有下降,但满意度由2008年的33%提高到2009年的62%。 转机背后纠纷依然

“我们规模扩大后,供应商的微词也越来越多。产品制造成本和零售价格之间的差距很大。我们希望改善创新中间环节,缩小差距,零售业的最终经营模式应是获取商品经营差价,而非从各类收费和租金中获利。我们需要回归商业本质。现在零供关系到了一个变革的时期。”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总裁陈晓认为,在金融风暴后,更应改善零供关系,共同减少经营压力。

然而,虽然是抱团过冬,但零售双方还是越发感慨“共赢”挺难。本刊对2009年零供关系矛盾的统计数据表明,一年来,仍旧因为各项费用和货款账期等问题导致的双方矛盾依然

不断,此外,2009年由于零供关系破裂引发的债务纠纷频频发生,“突然的危险,迅速的死亡”在连锁零售业接连上演,这些商家突然停业或者倒闭,让供应商措手不及。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江明表示,目前供应商与零售商普遍存在冲突现象,供应商对零售商的不满主要是在账期过长、新店开业费、合同外收费、商业索贿等方面,尤其是中小供应商更是因为陈列位置差、促销资源少、销售贡献率低、零售商拖延账期与提高收费进一步加重了负担,面临着被淘汰出局的困难。在零售商利用和滥用其优势地位的情况下,由于缺乏相关法规的制约和企业自律,大量分散的中小供应商很容易成为不对称交易的受害者。黄江明说,零售商大面积的“滥用优势地位”,对供应商的经济满意度和社会满意度都有负面影响。

积重痼疾一朝难解

零供双方争来争去无非一个“利”字。

营销专家李政权认为,零供矛盾之所以长期存在,供应商也有责任。因为每个供应商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有些已经做大了的供应商,为了阻止其他品牌竞争,就会设置一些壁垒,这都会给零售商争取更多利益的意识,把供应商继续榨得体无完肤。

专家指出,多种原因促使零供双方硝烟不断,而就目前零售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食品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在未来5~10年,零供之间的矛盾肯定会越来越激烈。在零售商掌控话语权的大背景下,面对零供之争,供应商应该更加主动,进行改变提升,才是当下最为有效的举措。 资深零供关系研究专家黄静指出,零售商在特定阶段的特定做法自然有其利益的驱使,供应商单纯的愤慨或者抱怨毫无意义,关键是要增强自身品牌实力。作为供应商的代表,王老吉厂长邓亮坦言:“无论进入哪一家卖场,王老吉都是现金结算,没有出现过被卖场扣押货款的情况。而且,我们拥有遍布全国的销售公司,全国统一由王老吉定价。” 专家认为,2010年,零售商会加大力度缩减供应链,越过代理商进行直接采购,减少中间环节;有实力的代理商将发展成为零售商供货的主渠道,一般代理退缩成为大企业的配送商和存储商中转站;而同类产品的代理商形成自发的采购、供应联盟,增加谈判的话语权。 同时,从欧美等国家零售业发展的经验看,工商协同是零供双方关系发展趋于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协同的关系下,供应链效率将大大提高,成本则明显降低。中国的零供关系在各方的努力下,也在开始显现出协同的趋势,但要做到完全的工商协同,零供双方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链接:

2009中国零供关系“大事记”

改善

●永辉超市 1月10日,永辉在京的首个门店开业,超市为其供应商开出了15天的到账期。

●翠微大厦 1月11日,翠微大厦承诺给资金困难的供应商预先支付部分货款和缩短货款的结算周期。

●国美电器 1月21日,国美2009年战略规划显示,国美将进一步优化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

3月18日,国美副总裁何阳青表示, 2009年国美原有的合作模式、盈利模式、

门店销售模式、产销链模式都会发生变化。

9月1日,深圳国美电器总经理章卫兵表示,国美将在全国试点,开设50家无“进场费”的门店。

●当代商城 2月9号,当代商城出台多项举措鼓励和帮助供应商抵御危机。 ●乐天银泰 5月22日,乐天银泰、晨曦、新世界等百货纷纷表示要通过“补贴租金”、“降低销售指标”、“减免推广费”等办法来为供货商“减压”。 ●卜蜂莲花 7月,卜蜂莲花向供应商代表宣布,将交出促销“主导权”,促销商品规划改由“供应商说了算”。

●家乐福 9月,家乐福正式启动名为“扶持中小企业融资计划”的项目。

9月 8日,家乐福总裁罗盛中表示,家乐福每天有超过35种农产品“零费用”进场销售,直降三成的流通成本另一半转化成为农民收入。

11月18日,“家乐福合作伙伴日”在武汉举行。这是家乐福首次在汉与中小企业供应商和农民合作社组织“联欢”活动。

●ITAT 9月21日起,ITAT 将其“铁三角”模式“改良”为联合经营,在原有运营方式中增加“供应商承包”新办法。

●苏宁 9月23日,苏宁与惠而浦签署深度战略合作协议。这意味着苏宁与厂商的合作在 “承销定制模式”上有了进一步的深入。

●沃尔玛 9月25日,沃尔玛被上海商情信息中心评为“2009供应商满意的连锁企业”和“信用满意度最高的连锁卖场”。

●京联商 10月17日,全新经营模式的“京联商”超市开张,其经销商品一般在15天左右结算,联营商品30天左右的账期,租赁则次日结算。

●物美 12月19日,“全国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评价活动”评选结果揭晓,物美等7家企业被评为“全国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十佳企业”。

矛盾

●国美 1月20日有不少的供应商选择停止向国美供货,同时纷纷抓紧时间催讨欠款。

10月27,北京大中电器大山子店美的公司70多人与该店人员发生冲突。事情的起因在于国美集团要在北京所有门店单方面提高美的冰洗类产品的返点率。 ●沃尔玛 2月3日,沃尔玛宣布将启动大规模降价促销活动。家乐福、物美商业都在此后宣布了促销计划。

11月25日,中国劳工观察组织,指责其供应商不正当用工。据悉,为应对越来越低的采购价格,沃尔玛供应商不得以长时间劳作、低工资和恶劣的工作条件来降低成本。

●乐购 2月28日,以“全新的市调比价政策”为名,乐购在中国加入了大型外资卖场掀起的降价风潮。

●广州嘉家 2月27日,广州市中山一路的嘉家超市突然倒闭,上百名供货商闻讯后,聚集在超市门口,要求退还货物及款项。

●济南万嘉隆 4月5日,济南万嘉隆超市突然宣布关门,供应商无奈在广场摆起了地摊。

●晨曦百货 4月24日,北京晨曦百货富力城店的值班经理抢夺了索意安娜专柜的库房钥匙,致使专柜无法销售,被迫要求撤柜。双方最终走上法庭。

●珠海好百家 5月25日,珠海夏湾好百家超市拖欠供货商货款,多家供货商人

员赴该超市撤货退场。

●济南华联 5月25日,济南华联超市以停止付款相威胁,变相强制要求供应商进入其新开设的店面。

●欧尚 5月,欧尚向所有供应商要求在去年9月份以后涨价的商品降回到原来的价格,没有涨价的商品一律降价10%。

●家乐福 5月,一糖果类供应商透露,今年北京家乐福超市已经将返点率由10%提高到13%。

●人人乐 6月17日,因不满超市强收" 进店费" , 40多名供货商来到西安西门的人人乐购物广场讨要说法。

●ITAT 8月,ITAT 的供货商们成立了“供应商维权联合会”,并开驻ITAT 集团总部“现场办公”,商量讨要货款事宜。

●上海圣莱因 10月底,上海圣莱因超市拖欠60多家供应商货款上千万元遭部分供应商诉讼。

●深圳民润 11月中旬,深圳民润超市退场,提出的折扣方案,由于实际拖欠的货款悬殊太大,遭到了大部分供货商拒绝。

●红星美凯龙 12月初,由于持续亏损,红星美凯龙南京卡子门店100多家经销商停业抗议。

12月28日,红星美凯龙要求广大供应商签订战略联盟并缴纳上百万元保证金的计划,由于行业协会的介入而宣告停止。

●武汉武商 12月,供应商反映武汉武商集团被指借办《同一首歌》圈钱。 ●麦德龙 12月底,麦德龙单方面要求供应商加入其物流配送中心集中配送,否则需收取2%的物流补偿款。

政府声音

●2009年1月27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表示,将继续强化《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的执行力度,对大型超市等零售商滥用市场优势地位对中小供应商滥收费用等不公平交易行为进行查处。

●2009年2月9日,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商家促销不得侵害生产厂商、消费者的利益,且不能转嫁促销成本,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严查上述违规促销行为。

●2009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颁布的 《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行为规范》国内贸易行业标准正式实施。

2009谁在开辟融资渠道

策划/本刊编辑部 编辑/张友先 记者/刘朝龙

事物发展的极点便是变革产生的源头。中小企业融资难如魔咒一般挥之不去,各行各业多年上下求索而不得其道。时逢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让众多中小企业掉进冰底,甚至魂魄俱散,但也正因为这场不被人喜悦的经济“大灾难”让更多的中小企业得到了重生的机会,一块块融资“舢板”在市场的催生下抛出,这让我们看到了融资的坚冰正在一滴滴地融化„„ 并购贷款:尝试杠杆融资

并购贷款的推出,可被视为中国建设杠杆融资市场的一个初步尝试。2008年12月6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并宣布自该“指引”发布之日起开始施行。这一新政出台,至少提示了两大战略意义:其一,这标志着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已从传统的实业贷款间接走向资本并购及证券业领域,无疑这会拓宽银行经营渠道及利润来源;其二,这标志着有银行信贷支撑下的并购浪潮将有可能在中国大地上逐渐展开。

而“指引”颁布后的首笔并购贷款业务即发生在零售业中2009年2月19日,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与百联集团签署了《并购贷款协议》及《并购财务顾问协议》。根据协议,工商银行向百联集团提供4亿元并购贷款,用于收购上海实业联合集团商务网络发展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以间接获得联华超市21.17%内资股股权。这有助于百联提高对联华超市的实际控制力和收益权,加快推进旗下资产整合。

但对并购贷款融资方式的利弊业内人士说法不一,有业内人士认为,反观我国此时放行并购贷款,有点逆形势谋求刺激经济的意思,此为险招。也有人认为,国家在此时欲借助并购来做大做强国内企业,其战略意义是面临短期盈利压力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所难以深刻理解或即便理解也难以全身心投入的。在这种情况下,排头兵的重担很有可能落在政策性银行身上。当然,尝试的积极意义值得称赞。

风投融资:借东风可燎原

在国际金融危机下,政府与行业共赴时艰,民间资本制度的相对放宽给缺乏资金的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2009年1月12日,京东商城获得来自今日资本、雄牛资本以及亚洲著名投资银行家梁伯韬的私人公司共计2100万美元的联合注资。5月7日,如家酒店集团向携程国际有限公司定向发行合计5000万美元的普通股,其资金全部用作公司常规业务使用。而6月6日,贝恩资本出资认购国美电器46亿港元可转债中的12%,使国美此次总共融资32亿港元。8月12日,物美也获得TPG 、弘毅、联想控股三家投资机构2亿美元的投资,这不仅解决了物美的资金之渴,也标志着物美彻底走出“张文中事件”的阴影。10月,由祥峰投资集团领投的东方爱婴第二轮投资顺利完成,数百万美元资金已一次性注资到位,这为东方爱婴的业务拓展赢得了更多的时间。

从这一年的企业融资渠道来看,民间资本着实贡献不小,业界对放开民间资本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业内人士中也不乏有把民间资本看作“洪水猛兽”者,于是民间资本一度被“妖”与“神”缠身,这一争议或将一直持续,但民间资本的积极主流意义更应该被放大。

平台融资:欲利己先利人

在国际金融危机下,一些零售企业还通过合纵连横创新出多种融资渠道及方式。 招商银行、中国银行联合天虹商场共同举办供应链融资服务推介会。会上,两家银行宣布为天虹商场200余家中小企业供应商提供针对性供应链融资方案,解决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帮助这些中小企业顺利融资。

招行深圳分行的融资方案以供应商在天虹的应收账款物为担保,给予供应商授信额度,

帮助供应商通过无抵押、无担保的形式获得银行贷款,解决资金的燃眉之急。该方案还包含了订单融资这一创新的融资模式,即只要供应商与天虹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招行就可以提前为供应商提供一笔融资,用于供应商备货、生产,供应商实现商品销售后按一定比例归还银行贷款,这种以未来的应收账款为担保的融资模式突破了现有银行信贷产品的固有模式,或将成为供应链融资的未来发展趋势。

而中国银行提供的“应收账款池融资”服务方案把天虹商场各供应商的应收账款与银行的授信绑定,一次性为各供应商核定融资额度,企业不需提供任何的房产、设备等抵押担保即可获得最长1年的短期贷款,可解决各供应商的资金周转之急,盘活企业的应收账款。 2009年9月,家乐福也推出“扶持中小企业融资计划”。根据家乐福的计划,凡与家乐福合作的中小供应商,只需提供家乐福的供货发票,就可以到德意志银行申请贷款,贷款最高额度为供货发票的数目,年利息为9.82%,企业可以选择按天和月来结息。同时,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也推出相应的扶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这些在市场经济疲软下诞生的融资平台,不仅丰富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也是融资渠道的一次次有力拓展。

集体融资:众人拾柴火焰高

在寒冷的冬天里,大家挤在一起会更加温暖;在经济下行的2009年,一些餐饮企业也独辟蹊径,以集体融资之法自救。

炎热的9月,四川省餐饮娱乐行业协会牵头与风险投资公司洽谈对川菜企业进行投资。味道? 江湖、银杏、巴国布衣、谭鱼头等品牌川菜企业集体走上融资之路。

原本对资本市场十分陌生,没有足够规模和资产的餐饮企业,在融资道路上一直是被歧视的行业,在危机带来的资本机遇面前,餐饮企业都积极抓住难得的资金机遇。成都银杏、皇城老妈等与风投进入了快速“恋爱”阶段;顺风饮食集团也一度和多家风投公司洽谈;成都谭鱼头则在运作香港创业板上市;卞氏菜根香与红杏、大蓉和等多家川菜企业也意欲组建川菜“巨无霸”餐饮集团酝酿上市。

此外,在兰州城乡建设发展投资中心牵头下,50家规模不大的牛肉面馆也意欲组团上市。 上市配股:壮士断腕以自救

对于上市企业而言,上市、配股无疑是最佳的融资捷径。

巴黎春天百货登陆港交所融资29.3亿港元,以解现金匮乏;人人乐上市融资15亿元,对抗外资超市。武汉中百通过配股融资6.25亿元,所募资金计划投入连锁仓储超市技改、咸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浠水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及便民连锁超市技改四个项目,加速做强做大连锁超市主业。苏宁电器拟定向发行不超过2亿股以筹集约28亿元资金,其中约14亿元将用于苏宁250家左右连锁店的发展项目,另有约10亿元投入成都、无锡、重庆、天津、徐州等地物流基地建设项目和北京物流基地建设二期扩建项目,其余近4亿元用于补充企业流动资金。

因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至2009财年净利下降幅度高达33%的新世界中国拟按2:1比例进行供股,筹资逾6亿美元。继2009年7月向东亚银行贷款3亿元用于新建门店后,王府井又发行可转换债券,从资本市场融资8.21亿元。业内预测,此次融资后可为王府井扩张提供资金后盾。 2009年因国际金融危机让活跃的零售业陷入难得的冷静期,但一直被视为一块坚冰的融资业务在这一年却是异常的活跃,这正如老子曾经曰: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2010自有品牌如何掘金

2009年,经济危机催生了连锁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大发展。

在中国市场上,沃尔玛的自有品牌单品数已达2400多种,约占其经营商品的20.5%,而乐购、麦德龙的自有品牌单品数也已上千。

国内零售企业世纪联华自有品牌单品数为2300个,物美、华润万家等国内知名零售企业均已初步形成了自有品牌体系。部分中小型零售企业以及家电连锁企业如浙江供销超市、京客隆、百思买等均已经尝到了做自有品牌的“甜头”。

“自有”抵御零售“寒冬”

在2009年金融危机引发的严峻形势下,随着零售业进入低利时代,努力打造“价廉质优”形象的超市自有品牌是否能抵御寒冬,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成为消费者的新宠? 业内人士指出,发展自有品牌正在成为占据渠道优势的连锁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超市出售自有品牌商品也是零售行业的一个大趋势。

世纪联华、家乐福、华润万家、沃尔玛、Tesco 乐购、百思买等自有品牌的产品越来越多,从最初的食品类、纸制品等快速消费品到家电产品,不断拓展阵地。另外,一些中小型零售企业也开始尝试自有品牌产品的开发。

外资企业快马加鞭扩大自有品牌品类,内资零售巨头开始构建自有品牌体系,中小零售商从无到有不断创新。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自有品牌的发展成为零售商新的关注焦点,自有品牌的开发在两个方面对零售商经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自有品牌产品有助于零售商降低采购成本,形成差异化经营;另一方面,自有品牌的开发为零售企业的供应链起到了优化作用。

长期从事日本流通经济研究的首都经贸大学教授陈立平介绍,日本180多家华堂商场的PB 商品市场占有率高达70%至80%,但北京6家华堂商场PB 商品市场占有率却只有10%。 在经济低迷时期,消费者对低价高质的商品关注度更高,由于省去了广告宣传费用和进货的中间环节,自有品牌商品成为零售商追逐高毛利率的重要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外资超市借助国际化背景,引进国际自有品牌,将成为中国零售业商品差异化竞争的又一焦点。 外资加码自有品牌

Tesco乐购超市“乐购牌”系列单品上千种,涉及到生鲜、杂货、非食多个品类。Tesco 乐购,将首次引进国际自有品牌食品,其韩国自有品牌食品在山东潍坊店上架销售后,立即在北方地区21家门店展开铺货。

如今,Tesco 乐购的自有品牌蔬菜已开始在其华东各门店正式销售。Tesco 在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建了350个大棚,占地420亩,种植30个品种的蔬菜,年产量约3600吨。Tesco 方面表示,目前,其自有品牌农产品仅占全部农产品的5%,但未来3至5年,将有望达到95%。 外资超市在自有品牌开发方面起步较早,市场占有率较高。目前沃尔玛、Tesco 乐购和麦德龙的自有品牌商品逾千种,涵盖了食品、日用家居、厨房用品和办公用品等品类,这些商品比销售的同质量其他品牌商品价格要低15%至20%。

目前,沃尔玛已经开发了13个系列的自有品牌,主打的3个品牌分别是“Great Value ”,主要覆盖食品和非食品;“Mainstays ”,主要覆盖家居用品;“Simply Basic”,主要覆盖服装产品。沃尔玛表示在5年内将自有品牌占有率从2.5%提高到20%。

以专业客户为服务对象的麦德龙同样拥有十几个自有品牌,其中以Aka 、Fine Food、Horeca Select 、Rioba 、H-Line 五大自有品牌为核心,涵盖2000余种食品和非食品。像Aka 大豆油5L/20L,H-Line50只箱装6格快餐盘等,都非常畅销。目前,自有品牌商品占到麦德

龙所有商品的大约10%,并呈现销量逐年上升趋势。

刚刚与万客隆完成品牌整合的乐天玛特,目前有lottemart 和wiselect 两大系列自有品牌,涉及600余个单品,占公司销售额的4.22%,比去年整合前6.8%的比例有所减少。不过按照公司计划,到2010年自有品牌单品将增加到1000个,到2013年达到2000个,预计占比将达到12%。

内资企业有益探索

内资超市近年也在大量涉足自有品牌,像世纪联华超市旗下的自有品牌包括“LH ”、“Better Living”、“优品生活”及“联华佳惠”等4个注册商标,涵盖了粮油、食品、家纺及家居用品等多个品类,产品达到2000多种。在自有品牌的发展道路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经营。

超市自有品牌业务的开发并不是大型超市企业的专利,关键是企业在开发产品方面是否能够充分结合企业自身的市场优势,开发出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特点的产品来,当然首先企业自身的形象要能够为区域消费者所认可。 在自有品牌开发时,超市一般会选择那些消费者品牌意识不是很强的分类商品,比如,一部分农产品、垃圾袋、纸巾以及一些日杂用品,但也有些企业较为例外,洗护用品、饮料甚至是小家电等一些消费者品牌意识较强的产品也是其自有品牌开发的范围。 “只有选对产品,自有品牌业务才可能得以顺利地开展下去”,说这句话的业内人士孙圣斌对此深有体会。他表示,掌握好目标客户的需求是自有品牌的关键。 相比之下,本土连锁超市尽管也推出了一些自有品牌,但在超市整体销售中的比重却很小。因此,自有品牌市场仍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尽管发展自有品牌是零售企业的一种潮流和趋势,但它也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使用的一种手段。如果在自身能力还很薄弱的情况下,贸然大力推出自有品牌,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很难获得成功。

发展自有品牌需要较强的市场信息搜寻、产品研发、质量控制和品牌战略管理等能力。而这方面,中国零售商的能力还很薄弱,而且开发一个自有品牌要耗费大量资金,一般又只能在零售商自己的终端销售,因此需要零售商具有庞大的销售网络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如果再具体到某一个品种上,对规模的要求就更高了。对于国内零售企业来说,应该在分析自身实力的基础上,做出适当选择,不能盲目跟风。

品质监管成关键

对于生产企业而言,目前在大部分快速消费品领域,制造商普遍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尤其是一些地方性及二线品牌的制造商。因此,利用剩余加工能力为零售商进行贴牌生产,让机器满负荷运转,也可以降低制造商的整体成本,取得制造商、零售商、消费者三方共赢的市场效果。 但是超市自有品牌的经营,一旦发生品质方面的问题,不但意味着超市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而且对超市的企业形象也有不利的影响。

如何保证产品的品质也是自有品牌运作时面临的一大问题。 自有品牌品质的控制在借助政府相关部门检测的同时,超市企业也应事先做好考察,形成合同。另外,后期的跟踪监控也很关键,必要时应委托第三方对产品生产方进行检查,同时超市应经常搜集顾客的信息反馈,保持对产品品质的关注。 自有品牌的最大卖点是品质过关、价格低廉。而自有品牌要做到相对低价较为容易,问题的关键是在品质信任方面,自有品牌产品能否初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还要看超市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

自有品牌产品的开发虽然不需要太大的投资,但是企业的形象对自有品牌的可操作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产品的开发也要先选择商品周转快、品牌性不是很强的民生畅销品品类,一般是选择该品类当中销量名列前茅的商品作为自有品牌开发的首选。对于一些科技含量较高、周转较慢的品类,前期最好不要考虑。

零售企业与自有品牌生产者之间,前者很大程度上扮演着监制的作用,对于产品的品质监控超市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断地加大力度。在与委托生产商签订相关合同后,超市企业还需

要专门聘请第三方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其所提供的产品进行检测,这样进一步保证产品品质。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励建荣指出,超市自有品牌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超市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如果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能会给超市形成致命打击。

2010社区商业如何深耕

外资零售企业的进入在中国零售市场中掀起了一场“大卖场”热,社区超市因其规模小、网点分散、整合统一相对困难而被一些零售业者不屑一顾。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进入,让冷静下来的零售业者开始着眼于社区,着眼于商业的本质,即如何离消费者更近。同时随着业内专家对未来10年中,中国社区商业消费将占全社会商业零售额的1/3的预测,社区商业2009年的经济“寒冬”中初显暖意。

百货争食社区

2009年,不仅连锁超市开始挖掘社区商机,百货业态也盯上了社区市场。开创了“津工模式”的天津津工超市董事长卢代盛发出了“离消费者越近,离竞争就越远”的声音,这句话充满了商业智慧,其实也是零售业者共同的方向。

2009年“十一”长假其间,北京五环外新兴住宅区附近的百货店销售增幅比百货业平均业绩高出一成。在京郊百货销售增长普遍高于市区百货的事实前提下,市区高端百货商场翠微、华堂、当代等大品牌将门店开到新兴住宅区附近。当然,这些开在新兴住宅区的商场,无一例外地都与超市进行了“捆绑”经营。

不仅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在武汉,大洋百货也开始效仿超市进军社区,并分级开店,除时尚流行店、高端主流店外,满足市民日常购物需求的社区店也被提上议程。在杭州,衣之家折扣百货也放低身价,“傍”上了社区,且战果不错,比如在萧山的衣之家恒隆店尽管只有300平方米,可商场月度营业额过百万元,目前,该商场正计划将原来的300平方米临时区域扩容成3000平方米的社区店,锁定半山商圈的购物人群。 在市区商业网点竞争白热化状态下,都市型百货转向有成长空间的住宅区不失为一次很好的尝试。而百货店到住宅区发展,可以为城市发展的多中心商业格局做铺垫。与目前的都市型百货强调服装等消费品不同,社区百货应强调生活化,注重购买率较高的商品。社区百货店与经营日用品的超市结合可以较好捕捉到社区需求,但这一结合只是社区百货发展的初级阶段,百货店应向配套消费品延伸,在货品上进行调整。

差异化缘于个性鲜明

社区店虽小,难度却不比大卖场小,做的更细、更人性化是社区超市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由此,天津津工开创了集“社区超市、社区厨房、社区服务、社区物流、社区养老”五业合一的津工模式,这一模式让津工立刻在天津社区市场中声名雀起,350家社区店铺,年10.2亿元的销售额,让天津津工超市几乎成了中国社区超市的典范。

而做社区超市,光离顾客近还不行,还要有适于被费者接受的鲜明个性。在北京,社区超市的领头企业北京超市发,自改制以来就扎根社区,并一直坚持以打造“亲情卖场”为主旨,商品结构均以社区居民的需求出发,“主食厨房”专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食品制作的教学方法,每逢节日期间,超市发便推出“为您家乡行,捎去首都情”等活动,并组织超市演出团到各个社区进行演出,真正地让消费者感觉到超市发就在自己的身边。在商业战场中,超市发成功地将商业中的以利制利的法则转变为以情取利,而在商业交易中,这种真情更加弥足珍贵。也正是通过这种真情的承载,超市发60%的顾客均是忠诚顾客,即使在2009年,众多零售企业纷纷业绩下滑的年份,超市发仍然实现了23亿元的销售,同比增长达21%。 无论是津工、超市发,还是河北的国大36524、山西美特好的生鲜超市,他们之所以可以立足社区,并在社区市场中掘到金,因为他们的方向都是相同的,但方法却是不同的。相

同的方向,是他们都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联系社区商业的本质,真正做到了离消费者越来越近;而其在打造社区超市品牌的时候,都有不同品牌核心,比如津工的津工模式,超市发的亲情卖场,国大的四网并行,美特好的生鲜革命,这些都给各自的企业贴上了鲜明的个性标签,消费者一眼可以认出,由此也形成了社区超市之间的差异化,这一差异化甚至可以大大减弱商品的同质化。

也正因为离顾客更近,在经济环境不景气的年月里,当大卖场业绩下滑,生产企业纷纷倒闭,社区超市却似乎躲在了避风港里,这也让更多的商家开始重视社区市场的潜力的战略意义。于是,2009年零售业开始“过冬”的时候,社区市场却独显温暖。

看好社区意踌躇

虽然商务部早在2005年5月初就已经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国社区商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向社区商业的发展。可近年来,各种商业业态都不断升温,惟独社区商业即使提到桌面上说也依然是雷声大雨点小。其实与大卖场相比,社区超市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经营模式带来了发展优势。但为何社区商业这台戏一直不能开幕上演?

记者曾就这同一个问题采访过多位零售业者,共同的答案是社区超市太小、太零散,不如做大卖场来得快。当然,由于社区超市是一个服务终端集成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一套全面的服务解决方案,其需要更多的附加功能,例如可以缴纳水、电费,充值等业务,但是目前大部分的社区超市还无法满足这个要求。正因为这些难度让众多看上社区超市的商家们望而却步。

另有部分已经开出社区超市的企业,因更重视超市的形象、商品,而忽视了它最重要的服务,随着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居民对社区商业的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因偏离“正道”,让不少社区超市难以有大的作为。

未来社区商业发展,必须形成规模效应,实现低成本、多品种、大品牌、优服务。社区商业在为消费者提供日用消费品的同时更要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经营者要明白我们不仅仅是提供的是产品更多的是在提供一种便利服务。

社区商业就像一块即将烘焙好的蛋糕,“诱人”不假,但想吃到嘴里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一直立志于发展社区的超市企业,如北京超市发、天津津工超市、河北国大36524等等,已经成果初显,其成功经验也值得业界借鉴。

连接:2009精耕社区零售企业(部分)

区域:华北

市场:北京

企业:超市发

特点:打造“亲情卖场”

概况:超市发立足于北京,网点集中在社区,顾客群分布在周围1公里左右,60%是忠诚顾客。该公司提出在营销活动中融入亲情文化。积极参与社区建设,超市发的每家门店都有一支贴心服务队,员工作为志愿者为社区困难居民送服务上门;改善购物环境,让消费者有回家的感觉。2009年,超市发46个店铺全部完成改造;通过举办健康大讲堂、发放营养保健

手册等活动,与社区居民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即使是在2009年经济疲软的形势下,超市发仍然实现了23亿元的销售,同比增长达21%。

区域:华北

市场:天津

企业:津工超市

特点:开创“津工模式”

概况: “当我们离顾客越近时,离竞争就越远。”这是津工超市总经理卢代盛的商业感言。土生土长的津工超市提出了“在顾客身边”的战略口号,并开创以“社区超市、社区厨房、社区服务、社区物流、社区养老”五业合一的立体式的津工社区模式。350家社区店铺,年10.2亿元的销售额,再次肯定了“津工模式”。

区域:华北

市场:河北

企业:国大36524

特点:推行“四网合一”

概况: 河北国大以“互联网、电话网络、实体店网络、人力资源网络”四网并行的模式牢牢扎根于社区,“36524”已变成了老百姓生活中的“拐棍”,正如该公司总经理于树中所说,“大家依赖你,在这里买食品、缴费、还款,有人需要你,这就是你存在的价值。” 区域:华中

市场:武汉

企业:大洋百货

特点:效仿超市

概况: 武汉大洋百货开始分级开店,除时尚流行店、高端主流店外,满足市民日常购物需求的社区店也被提上议程。 区域:华东 市场:杭州 企业:衣之家 特点:扣百货“傍”社区 概况: 杭州衣之家尝试社区百货店,战果颇佳,其一店尽管只有300平方米的区域,可商场月度营业额过百万元,由此,该商场计划将原来的300平方米临时区域扩容成3000平方米的社区店,锁定商圈的购物人群。

区域:华南

市场:深圳

企业:沃尔玛

特点:天天平价、服务社区

概况: 继2007年元月10日,沃尔玛在深圳人民南路的嘉里中心开出在中国的第一家社区店后,2009年又在深圳市开出3家名为“惠选”的社区折扣店,由此也实现了沃尔玛从大卖场向社区市场的转身。 区域:东北 市场:大连 企业:大商超市 特点:幸福e 家 概况: 作为大商超市集团与正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精品社区超市--大商超市幸福e 家店

前不久开业,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需求的中高档商品为主,经营涵盖食品、非食品、生鲜等品种约2.5万个单品,为附近居民提供安全放心的优质商品和超值服务。

2010专卖连锁如何变局

2009年,国际服装专卖连锁巨头在中国的扩张脚步匆匆。来自西班牙的ZARA 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已经超过60家,并将向哈尔滨、昆明等二线城市扩张;2009年春季,来自瑞典的H&M继在香港、上海等地开设14家店后,在北京又开了两家门店;而进入中国已7年的MANGO 则在2010启动直营店,高调营销,提升品牌形象;日本的UNIQLO2010将全力以赴扩充店铺网络,计划在中国每年新开100家店……

大到家用电器,小到一包糖果,如今都走上了连锁专卖的康庄大道,如果几年前这种现象还是星星之火,今天却正以燎原之势蔓延全国。专业专卖连锁已经成为今天中国零售行业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火箭速度“潜”景看好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统计,2008年,中国特许体系总数增长了25%,达到3500个,继续保持全世界特许体系最多国家的位置。连锁专卖兴起的时间较为短暂,但其利用自身单店投资小、发展加盟快速等特点,实现了迅速成长。

以屈臣氏、娇兰佳人、丝芙兰等为代表的日化用品专业连锁店、日化品牌在全国大肆扩张,娇兰佳人从2005年第一家点开业,到目前已发展拥有300多家门店,销售额超过5亿元,据其官方网站公布数据每天正以20家新店的速度在扩张。

随着消费水平及能力的提升,消费者对专卖产品的需求都极大地推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以汪氏、蜜蜂堂为代表的一批蜂产品专卖店也在经历着火箭般的成长速度,以蜜蜂堂为例,从2003年开展加盟业务以来,6年的时间实现门店突破千家,销售过亿的业绩。

一把小小的木梳子在经历了十几年的专卖之路后,做成了市值十几亿的上市企业,“谭木匠”用800多家专卖店,为小小的梳子铺垫了一条手工小作坊的上市之路。此外,包括百丽、探路者等专卖连锁企业,都在近几年蜂拥登陆了资本市场,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事实表明,中国的“专卖之路”正在一条快速车道上,以火箭般的速度迅猛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翰威特近期发布的2009年度中国零售业薪酬福利评估报告显示,2009年,专卖连锁店企业成为抵御危机的行业先锋,上调薪酬幅度达到6.3%,高于大综超市企业。 专家指出,通过对市场的抢先占领,专营连锁规模成为在市场上的一大优势。竞争对手难以超越,想要超越,必须付出极大代价。同时,专营连锁的规模优势不仅是产品成本降低,经营成本也可降低。此外,用成功经验建成的专营连锁模式可以快速复制店面,保证专营连锁店的成功率。这是专营连锁的低风险优势。因此,专卖连锁在中国市场“潜”景看好。 传统模式 联合“嫁接”

传统零售商在面对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专业店、专卖店冲击时该怎么办?未来的中国零售人必须学会“共生”概念。将一些专卖店的优势充分嫁接到传统零售商的模式中来,而这种嫁接是战术性的也可以是战略性的。

业内人士表示,强有力的专业专卖也能成为该企业做差异化经营和竞争的一剂良方。通过有效的专业定位,同时考虑跟有自己互补的产品线优势的专卖店进行结合,避免进行直接竞争作。例如一些专业的女士饰品店、药妆店、休闲食品店也能额外吸引一部分客流。 零售企业做促销成了家常便饭,商家之间的促销历来都是针锋相对的,促销演变为恶性的价格战,违背了促销的初衷。因此,零售商需要在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通过与专业店共同策划和运作促销活动,进行联合促销、捆绑促销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销售资源,

实现最佳促销效果。 前不久在与一位零售老总对话时,该老总谈到未来企业将专注于便利店业态的发展,但同时坦露目前选址难是遇到的首要难题。地段好的,面积不合适;面积合适的,地段不理想。比如便利店需要的是200平米左右的网点,但有的网点有400平米甚至600、1000平米,是要还是不要?如果要,则不好清晰定位业态,如果放弃,则可能被竞争对手占据。

因此,引入专卖连锁进入这位老总的视野。他告诉记者,便利店的选址可以将与其业态关联的小型专卖店相结合,从而降低选址难度,而且联合选址能够有效降低开店的成本和减少经营的风险,实现1+1>2的效应。甚至某些影响力较强的区域零售商可以打造一个区域性的专业品牌专卖与普通零售业态共发展。目前,该企业已经着手打造便利店+药妆专卖连锁店的联合业态,这将给当地商业竞争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专业专卖 特点突显

从目前市场出现的专卖店不难看出,其正在走向具体市场细分的阶段,简单的吃、穿、住、行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服装专卖出现了运动专卖、休闲专卖、商务专卖;食品店被细化成为有机食品专卖、休闲食品专卖、老字号食品专卖等;各样各样的连锁专卖、服务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连锁、特许专卖在发展的同时,也在遭遇区域发展瓶颈的问题,例如,在上海备受欢迎的休闲食品品牌“来伊份”发展至今没有走向北方,而同样作为休闲品牌的“座上客”也只是雄霸京城这一方。相比较而言,服装专卖的跨区域发展较为乐观,真维斯、劲霸、李宁等销售网络基本覆盖全国一、二线城市。某些专卖品牌也选择先入驻三、四线城市,利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来逐步推进。

几年前的连锁专卖企业更多选择OEM 的模式来进行壮大发展,而在今天完善产业链这个口号已在连锁专卖行业响起,企业正在不断从新品研发、原料采购、生产、包装、物流、销售等各个领域进行渗透,最终实现掌控整个产业链,虽然进程较为缓慢,但是已是大势所趋,而这也可能是对传统零售业最大的威胁。

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伴随着整个行业的管理更加细致化,包括对每家店面、每个单品、每次销售的管理。甚至部分连锁专卖企业实现了门店的动态管理,数据的随时掌控。在一份调查中,对比财务分析,用占超市20%的场地,30%的人员,完成了它们40%的销售额和50%的利润。

连锁专卖的大面积布点,背后必然有一个庞大的资金链条系统在支撑。企业除了本身的造血系统外,连锁专卖的模式近年来不断受到风投的青睐,例如,百丽、谭木匠、富安娜、特步等一大批专卖企业都得到了众多风投的青睐――专卖连锁强大的融资能力为整个产业的壮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0供应之链孕育变革

2009年最后一个月,一则“京联商超市不收进场费”的消息,再次触动了零售业最敏感的那根神经——供应链。

与之前以物美、永辉、家乐福等企业为代表的零售行业采购模式的变革,农超对接的深入,直采力度的加大,供应联盟、采购联盟的发展一并成为2009年零售行业供应链优化的亮点。

2009年,零售商将逆势谋发展焦点锁定在供应链上。2010年,对供应链的变革将更加深入。

采购模式求变革

经济危机下,众多零售商开始操起了优化供应链机能的“手术刀”。“我们已启动改制,包括取消促销员进场费、建立透明的零供管理库,允许供应商参与监督货品的销售和库存,并以最快速度给予供应商货款。”物美率先行动起来。

2009年对于国美来讲无疑是“卧薪尝胆”的一年,危机的色彩显得更浓更具挑战,其董事局主席陈晓多次呼吁,要改善创新供应链中间环节,回归商业本质,改善冗杂低效的供应链,随后我们也看到了国美取消个别门店供应商进店费的具体行动。

其实,外资企业更敏感的感受到了优化供应链结构的重要性。在政策的天时下,沃尔玛、家乐福等纷纷启动“农超”对接,大规模筹建农超对接基地,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最终取得生鲜商品的价格优势,为此家乐福还取消了农户产品的进场费。 同样开始优化供应链体系的还有武汉中百,其总经理程军透露,计划设立专门的奖金来奖励门店经理、销售人员及供应商伙伴等,以促进双方合作,同时扩大供应商体系中生产厂家的结构占比。 此外,国内部分中小零售商正在谋划采购模式的改革。山西美特好等企业联盟,以“二次革命”雄心壮志探索通过集体采购方式提高企业供应链的运营效率。业界指出,希望通过一系列改革,改善供应链体系,减少市场压力。

在物美集团董事长吴坚忠看来,零售企业要想提升利润,在经营中变被动为主动,就“应转变为供应链的组织者。”通过采购模式的改善,以及集中采购模式和配送中心的扩建,使物美成为一个从单纯零售商转变成自身供应链的组织者。通过优化供应链结构,不仅帮助企业降低了采购成本,同时还改善了供应链结构。

国美电器目前在内部流程上已经缩短了借款审批周期,与供应商谈判的条件也比以前宽松了不少,过去和国美谈不成的条件,现在一次就谈成,与国美电器有合作关系的某供应商代表切身感受到了国美电器在采购模式上的变化。

对接加大直采占比

2009年,商务部、财政部、农业部斥资4亿元,在全国15个省份进行“农超对接”。沃尔玛、家乐福、物美等9家内外资企业成为首批试点企业。按计划到2012年,试点企业鲜活农产品产地直接采购比例将达到50%以上。

为此,沃尔玛建设起鲜食配送中心和食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中心,启动农超对接培训师计划,不断提高农超对接水平。沃尔玛中国首席运营官罗世诚透露,中国约有35%的新鲜食品因腐烂变质而失去价值,通过“农超对接”,果蔬的损耗大幅下降,超市、农民和消费者都能从中获益。

在此方面,内资零售商也在尝试基地直采。如上海农工商超市、丹尼斯、胖东来、福建永辉、上海城市、武汉中百等超市都建立与工厂、农场参股,控股的关系向上游渗透。大商、山东家家悦、胖东来等企业在生鲜商品上不但从基地直接采购,还建立自己的生鲜产品加工工厂,制定自己的产品标准和质量体系。

超大型物流助力规模采购也慢慢体现在农超对接上,零售商不但迈出生鲜直采的步子,还在筹备建立大型物流中心,通过大型物流助力联合采购。

2009年初,河北保龙仓与省市供销系统合作,筹备建设农产品物流园+农产品(加工)工业园+批发市场的大型物流园――大河物流园。据介绍,大河物流园将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充分整合,致力于绿色生产基地建设、绿色农产品开发、绿色农产品批发、绿色农产品加工、营销网络的拓展,构建起一条从生产基地、运输仓储、物流加工到批发网络、社区专卖、出口创汇完整的“绿色生态产业链”。

物流建设的完善将使零售商更加方便地进行联合采购,实现向农业产业链的上游整合,这样既可以提高本土超市的竞争力,还可以扩大物流项目的规模和实力。

供应联盟、采购联盟新发展

在零售商越来越意识到集中采购优势的同时,供应联盟也在2009年在一些区域得到了明显发展。

供应联盟的运作模式就是超市负责对接市民需求,对产品销售情况进行分析,以动态分析结果及时向厂家反馈顾客和市场信息,进行新品开发,形成生产制作单,对厂家的开发和生产进行指导;参与合作的各个生产商按要求进行产品开发生产配送,接受超市的指导,利用自身技术和规模优势进行生产,形成专业分工合作,最终实现双赢。

2009年,区域性采购联盟在逆势的经济大环境下成为众多零售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屏障。 浙江连锁超市采购联盟在2009年获得了明显的发展,经过成员企业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以及集中联合采购,大大提高了其市场竞争力。山西美特好超市领衔的晋蒙SPA 以及河南“四方联采”的发展模式,都在2009年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纵观2009年,在逆势的大环境下,采购联盟、供应联盟在促进连锁超市发展的过程中作用越来越明显。某些采购联盟的作用也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联合采购,更重要的是将成员企业优势进行互补,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资源的互通。

供应联盟的出现以及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将零散、不规范的供应商资源整合起来,提高其专业化程度以及供应能力;另一方面,供应联盟的存在更有助于零售商整合供应商结构,提升自身竞争力。

终端组织需探索

在国际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中国零售行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客观上也刺激了中国零售企业对供应链环节的变革。

对于一般零售企业,面对冗杂的供应链体系时,基本上处于“有心磨刀,无力斩断”的尴尬境地。不过,如果企业能够找到自身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实现对供应链条的有效组织。

浙江供销超市与物美集团合作后,通过与物美采购体系的对接,在一线品牌商品的采购上,直接获得了与物美同样的价格优势。这在此前以浙江供销超市的销售规模是不可想象的。“像宝洁这样的厂家,给我们的价格就与物美一样了。仅这一项就为我们创造了上百万元的利润。”浙江供销超市董事长叶耀庭表示,在被纳入物美体系后,不仅规范了企业经营,更重要的则是有效整合了资源,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身在供应链体系中的话语权。

同时,也有些中小零售企业在尝试通过创新实现对供应链条的改善。北京超市发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燕川认为,比如超市发通过农超对接实现菜市场的超市化,从而打造超市生鲜的优势,树立起企业真正服务于百姓的亲情卖场形象,就在部分商品经营上充分体现出企业的组织作用。

但是,对于更多的中小型零售企业来讲,在面对供应商时,大多是敢怒不敢言,甚至还必须依赖目前的供应商来维持企业的发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零售商感慨道:“面对大部分一线品牌,我们本身就没有主导优势,甚至严重依赖他们。

在遇到自身发展瓶颈而不得不向供应链条“开刀”时,不同的零售商在整个供应链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另一方面,在供应链话语权上的大小也与零售企业自身的规模、影响力成正比。“宝洁有专门管理队伍与沃尔玛谈合作;决定品类的一定是顾客,顾客想怎么买,我们就怎么摆。”广州宝洁有限公司高级经理刘国维的这句话或许能从侧面表明,零售业要想最终承担起供应链组织者的角色,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2010零供关系何去何从

“和则两利,斗则两害”,零售商和供应商都熟谙于心。但更多的时候,两者就像是房东与房客,因为利害关系,总是找不到矛盾的平衡点。金融危机本被业界认为是零供双方深入携作的大好机遇,的确也出现了一些缓和现象。不过,与往年一样,零供关系在2009年并不平静。

危机带来改善机遇

金融危机给了零供关系改善的机遇、压力和动力。2009年初,当代商城、翠微大厦等零售企业为各自供应商推出的预付货款、降低扣点等激励政策,开始集体为供货商“减压”,让业内呈现一种零供抱团过冬的和谐氛围。

值得欣喜的是:国美、沃尔玛、乐购、卜蜂莲花纷纷调整供应商策略,修复脆弱的零供关系„„零售商似乎都意识到,改变零供关系迫在眉睫,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外资已先一步看到了供应商尤其是占据重头的生鲜供应商的重要性。因此,沃尔玛、家乐福等纷纷启动“农超”对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以此来掌控定价权。家乐福甚至也推出了针对供应商的“融资服务”,农民合作社“零费用”进场等。

国内零售巨头物美也有了对策。“我们已启动改制,包括取消促销员进场费、建立透明的零供管理库,允许供应商参与监督货品的销售和库存,并以最快速度给予供应商货款。”物美控股董事长吴坚忠说。同样开始改革零供体系的还有武汉中百,其总经理程军透露,该公司计划用专门的奖金来奖励门店经理、销售人员及供应商伙伴等,以促进双方合作。 刚出炉的《2009年中国零售与快速消费品行业工商协作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零供关系整体上有趋于缓和的迹象,有的大型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建立起相对紧密的协同关系和战略伙伴关系,表明在经济危机的环境下希望加强合作的强烈愿望。报告显示,对于“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零售商的关注度(认为重要和非常重要的)由2008年的94%提高到2009年的97%,满意度(认为满意和非常满意)由2008年的57%提高到2009年的82%。生产商的关注度为82%,比2008年略有下降,但满意度由2008年的33%提高到2009年的62%。 转机背后纠纷依然

“我们规模扩大后,供应商的微词也越来越多。产品制造成本和零售价格之间的差距很大。我们希望改善创新中间环节,缩小差距,零售业的最终经营模式应是获取商品经营差价,而非从各类收费和租金中获利。我们需要回归商业本质。现在零供关系到了一个变革的时期。”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总裁陈晓认为,在金融风暴后,更应改善零供关系,共同减少经营压力。

然而,虽然是抱团过冬,但零售双方还是越发感慨“共赢”挺难。本刊对2009年零供关系矛盾的统计数据表明,一年来,仍旧因为各项费用和货款账期等问题导致的双方矛盾依然

不断,此外,2009年由于零供关系破裂引发的债务纠纷频频发生,“突然的危险,迅速的死亡”在连锁零售业接连上演,这些商家突然停业或者倒闭,让供应商措手不及。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江明表示,目前供应商与零售商普遍存在冲突现象,供应商对零售商的不满主要是在账期过长、新店开业费、合同外收费、商业索贿等方面,尤其是中小供应商更是因为陈列位置差、促销资源少、销售贡献率低、零售商拖延账期与提高收费进一步加重了负担,面临着被淘汰出局的困难。在零售商利用和滥用其优势地位的情况下,由于缺乏相关法规的制约和企业自律,大量分散的中小供应商很容易成为不对称交易的受害者。黄江明说,零售商大面积的“滥用优势地位”,对供应商的经济满意度和社会满意度都有负面影响。

积重痼疾一朝难解

零供双方争来争去无非一个“利”字。

营销专家李政权认为,零供矛盾之所以长期存在,供应商也有责任。因为每个供应商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有些已经做大了的供应商,为了阻止其他品牌竞争,就会设置一些壁垒,这都会给零售商争取更多利益的意识,把供应商继续榨得体无完肤。

专家指出,多种原因促使零供双方硝烟不断,而就目前零售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食品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在未来5~10年,零供之间的矛盾肯定会越来越激烈。在零售商掌控话语权的大背景下,面对零供之争,供应商应该更加主动,进行改变提升,才是当下最为有效的举措。 资深零供关系研究专家黄静指出,零售商在特定阶段的特定做法自然有其利益的驱使,供应商单纯的愤慨或者抱怨毫无意义,关键是要增强自身品牌实力。作为供应商的代表,王老吉厂长邓亮坦言:“无论进入哪一家卖场,王老吉都是现金结算,没有出现过被卖场扣押货款的情况。而且,我们拥有遍布全国的销售公司,全国统一由王老吉定价。” 专家认为,2010年,零售商会加大力度缩减供应链,越过代理商进行直接采购,减少中间环节;有实力的代理商将发展成为零售商供货的主渠道,一般代理退缩成为大企业的配送商和存储商中转站;而同类产品的代理商形成自发的采购、供应联盟,增加谈判的话语权。 同时,从欧美等国家零售业发展的经验看,工商协同是零供双方关系发展趋于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协同的关系下,供应链效率将大大提高,成本则明显降低。中国的零供关系在各方的努力下,也在开始显现出协同的趋势,但要做到完全的工商协同,零供双方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链接:

2009中国零供关系“大事记”

改善

●永辉超市 1月10日,永辉在京的首个门店开业,超市为其供应商开出了15天的到账期。

●翠微大厦 1月11日,翠微大厦承诺给资金困难的供应商预先支付部分货款和缩短货款的结算周期。

●国美电器 1月21日,国美2009年战略规划显示,国美将进一步优化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

3月18日,国美副总裁何阳青表示, 2009年国美原有的合作模式、盈利模式、

门店销售模式、产销链模式都会发生变化。

9月1日,深圳国美电器总经理章卫兵表示,国美将在全国试点,开设50家无“进场费”的门店。

●当代商城 2月9号,当代商城出台多项举措鼓励和帮助供应商抵御危机。 ●乐天银泰 5月22日,乐天银泰、晨曦、新世界等百货纷纷表示要通过“补贴租金”、“降低销售指标”、“减免推广费”等办法来为供货商“减压”。 ●卜蜂莲花 7月,卜蜂莲花向供应商代表宣布,将交出促销“主导权”,促销商品规划改由“供应商说了算”。

●家乐福 9月,家乐福正式启动名为“扶持中小企业融资计划”的项目。

9月 8日,家乐福总裁罗盛中表示,家乐福每天有超过35种农产品“零费用”进场销售,直降三成的流通成本另一半转化成为农民收入。

11月18日,“家乐福合作伙伴日”在武汉举行。这是家乐福首次在汉与中小企业供应商和农民合作社组织“联欢”活动。

●ITAT 9月21日起,ITAT 将其“铁三角”模式“改良”为联合经营,在原有运营方式中增加“供应商承包”新办法。

●苏宁 9月23日,苏宁与惠而浦签署深度战略合作协议。这意味着苏宁与厂商的合作在 “承销定制模式”上有了进一步的深入。

●沃尔玛 9月25日,沃尔玛被上海商情信息中心评为“2009供应商满意的连锁企业”和“信用满意度最高的连锁卖场”。

●京联商 10月17日,全新经营模式的“京联商”超市开张,其经销商品一般在15天左右结算,联营商品30天左右的账期,租赁则次日结算。

●物美 12月19日,“全国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评价活动”评选结果揭晓,物美等7家企业被评为“全国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十佳企业”。

矛盾

●国美 1月20日有不少的供应商选择停止向国美供货,同时纷纷抓紧时间催讨欠款。

10月27,北京大中电器大山子店美的公司70多人与该店人员发生冲突。事情的起因在于国美集团要在北京所有门店单方面提高美的冰洗类产品的返点率。 ●沃尔玛 2月3日,沃尔玛宣布将启动大规模降价促销活动。家乐福、物美商业都在此后宣布了促销计划。

11月25日,中国劳工观察组织,指责其供应商不正当用工。据悉,为应对越来越低的采购价格,沃尔玛供应商不得以长时间劳作、低工资和恶劣的工作条件来降低成本。

●乐购 2月28日,以“全新的市调比价政策”为名,乐购在中国加入了大型外资卖场掀起的降价风潮。

●广州嘉家 2月27日,广州市中山一路的嘉家超市突然倒闭,上百名供货商闻讯后,聚集在超市门口,要求退还货物及款项。

●济南万嘉隆 4月5日,济南万嘉隆超市突然宣布关门,供应商无奈在广场摆起了地摊。

●晨曦百货 4月24日,北京晨曦百货富力城店的值班经理抢夺了索意安娜专柜的库房钥匙,致使专柜无法销售,被迫要求撤柜。双方最终走上法庭。

●珠海好百家 5月25日,珠海夏湾好百家超市拖欠供货商货款,多家供货商人

员赴该超市撤货退场。

●济南华联 5月25日,济南华联超市以停止付款相威胁,变相强制要求供应商进入其新开设的店面。

●欧尚 5月,欧尚向所有供应商要求在去年9月份以后涨价的商品降回到原来的价格,没有涨价的商品一律降价10%。

●家乐福 5月,一糖果类供应商透露,今年北京家乐福超市已经将返点率由10%提高到13%。

●人人乐 6月17日,因不满超市强收" 进店费" , 40多名供货商来到西安西门的人人乐购物广场讨要说法。

●ITAT 8月,ITAT 的供货商们成立了“供应商维权联合会”,并开驻ITAT 集团总部“现场办公”,商量讨要货款事宜。

●上海圣莱因 10月底,上海圣莱因超市拖欠60多家供应商货款上千万元遭部分供应商诉讼。

●深圳民润 11月中旬,深圳民润超市退场,提出的折扣方案,由于实际拖欠的货款悬殊太大,遭到了大部分供货商拒绝。

●红星美凯龙 12月初,由于持续亏损,红星美凯龙南京卡子门店100多家经销商停业抗议。

12月28日,红星美凯龙要求广大供应商签订战略联盟并缴纳上百万元保证金的计划,由于行业协会的介入而宣告停止。

●武汉武商 12月,供应商反映武汉武商集团被指借办《同一首歌》圈钱。 ●麦德龙 12月底,麦德龙单方面要求供应商加入其物流配送中心集中配送,否则需收取2%的物流补偿款。

政府声音

●2009年1月27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表示,将继续强化《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的执行力度,对大型超市等零售商滥用市场优势地位对中小供应商滥收费用等不公平交易行为进行查处。

●2009年2月9日,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商家促销不得侵害生产厂商、消费者的利益,且不能转嫁促销成本,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严查上述违规促销行为。

●2009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颁布的 《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行为规范》国内贸易行业标准正式实施。


相关内容

  • 生鲜便利超市连锁策划书
  • 对初创的企业来说,创业计划书的作用尤为重要,一个酝酿中的项目,往往很模糊,通过制订创业计划书,把正反理由都书写下来.见后再逐条推敲.这样就能对这一项目有更清晰的认识.可以这样说,创业计划书首先是把计划中要创立的企业推销给了自己,其次是大家. 项目摘要 公司名称xxx生鲜超市连锁有限公司,我为主要发起 ...

  • O2O创业死亡警示录:新星陨落_腾讯科技
  • 腾讯科技 相欣 10月21日报道 漫画<死亡笔记>中,凡是被写进该笔记的人物在死神面前都在劫难逃.此前热火朝天的O2O市场正流传着这样一本死亡笔记,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位列其中.然而与漫画不同的是,现实中并不存在让死去之人复活的"死亡橡皮擦",这些创业公司或销声匿迹,或 ...

  • 目标倒推法
  • 目标倒推法 近期研读了一些研究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历程的文章,收获较大. 蒙牛乳业集团的发展史,就目前而言,仍可以用奇迹和空前来形容,公司1999年白手起家,通过实施先创品牌市场.再建乳品工厂的经营思路,仅三年时间,就从国内乳业排行榜第1116位跻身全行业四强,六年后,蒙牛跃居中国 ...

  • 实务丨在建工程抵押担保项目案例分析!
  • 作者:郭莹 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中I国I担I保I杂I志 微信号: zgdbzgdb 近年来,国内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各项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大力引进优秀企业入驻,繁荣地方经济.这些企业在政府大幅优惠政策下购置土地,新建厂房,力求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但在建设过程中企业往往因为自有资金有限,所以将正在建造 ...

  • 连锁企业创办论文(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连锁企业创办论文 题 目: 准考证号: 身份证号: 姓 名: 连锁企业创办论文 连锁企业门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以"顺天府"西直门店为例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连锁经营行业取得很大的发展,基本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业态.多种连锁形式并存的局面 ...

  • 把科技型企业"扶上马送一程"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把科技型企业"扶上马送一程" 作者:李君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2014年第21期 秉承"扶上马.送一程"的信贷支持理念,盂县农商银行在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金融超市 ...

  • 2018年水果零售行业分析报告
  • 水果零售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一.线上水果零售以生鲜电商为主要业态 . ................................................................................... 5 1.产品和物流为生鲜电商核心要素 ............ ...

  • 我国超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经济问题探索12003年第11期 纛縻恕市炭羼窄存橇施禳鼹震瓣慕 罄敏悄为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贸系安徽蚌埠433000) 内窖提要:超市作为一种新的商品零售模式.九十年代以采,在我国快速发展.且日臻完善,它的健康发展 与居民生活酌关系已经越采越密切,而且越采越成为商业流通领域一生不可忽视的 ...

  • 天津 科技小巨人升级中成长(调结构转方式·天津企业创新调研行)
  • 日 报 周 报 杂 志 人民日报 2016年06月13日 星期一 往期回顾 人民网检索 数字报用户中心 返回目录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16) 创新驱动转型 金融服务添翼 天津 科技小巨人升级中成长(调结构转方式·天津企业创新调研行) < 人民日报 >( 2016年06月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