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变迁]

《海陆变迁》 同步检测与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16•凉山州)2016年4月16日00时25分在日本九州岛附近(32.77°N ,130.78°E )发生6.9级左右地震,据此作出了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 .发生地点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

B .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C .发生地点位于热带

D .发生地点位于北亚

2.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 )

①气候变化 ②人类活动 ③地壳的变动 ④海平面的升降.

A .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3.图中 A 板块的名称是( )

A .欧亚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 .印度洋板块 D .非洲板块

4.今年我们邻国尼泊尔发生大地震,我们也应掌握一些防震知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应迅速撤到空旷地

B .当来不及离开房屋时应两手抱头躲到墙角

C .就坐在教室内做作业,毫不惊慌

D .如果被埋在废墟中不能自行脱险时,尽可能挪开脸、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

5.图中的山脉①还在不断长高,因为( )

A .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边界

B .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边界

C .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边界

D .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边界

6.(2016•泰安)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0.5~1.2厘米的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陆上邻国.这种现象的产生是( )

A .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 B .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结果

C .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 D .海浪和风力作用的结果

7.(2016•广安)下列关于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B .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联合而成

C .以海洋为主的板块是印度洋板块

D .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内部比较活跃

8.造成“沧海桑田”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类的填海造田

B .暴风雨使大部分田地淹没变成海洋

C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D .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

9.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A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 .喜马拉雅山顶上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

C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

D .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

10.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

A .位于板块交界处 B .位于板块扩张部位

C .位于火山、地震带上 D .位于板块中心部位

11.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尼泊尔处在( )

A .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 .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C .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12.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 )

A .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B.大洋内部

C .两极地区内部 D.大陆内部

13.下列地理事物中,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是( )

A .大西洋 B .红海

C .东非大裂谷 D .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山脉

14.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是世界上火山与地震活动最剧烈的两大地带之一,与这个火山、地震带无关的板块是( )

A .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 .美洲板块

15.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28.2°N ,84.7°E )发生

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此次地震的原因是( )

A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B .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C .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

D .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

《海陆变迁》 同步检测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16•凉山州)2016年4月16日00时25分在日本九州岛附近(32.77°N ,130.78°E )发生6.9级左右地震,据此作出了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 .发生地点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

B .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C .发生地点位于热带

D .发生地点位于北亚

【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解答】解: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日本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日本多地震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选项B 符合题意.

故选:B .

【点评】本题考查了日本的位置及地震产生的原因,属于基础题.

2.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 )

①气候变化 ②人类活动 ③地壳的变动 ④海平面的升降.

A .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分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解答】解: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故选:B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属于基础题.

3.图中 A 板块的名称是( )

A .欧亚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 .印度洋板块 D .非洲板块

【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解答】解:根据图中A 所在的位置,可判断出其位于亚欧大陆上,A 板块的名称为欧亚板块.

故选:A .

【点评】本题考查了六大板块的分布,属基础题.

4.今年我们邻国尼泊尔发生大地震,我们也应掌握一些防震知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应迅速撤到空旷地

B .当来不及离开房屋时应两手抱头躲到墙角

C .就坐在教室内做作业,毫不惊慌

D .如果被埋在废墟中不能自行脱险时,尽可能挪开脸、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

【分析】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习一些在火灾、地震、水灾中逃生的科学知识,在一些突发事件中,要充分利用科学知识,进行逃生.

【解答】解:当地震来临时,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有时间时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来不及外逃时,双手抱头躲避在卫生间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假如地震时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或乘电梯快速下楼都是不正确的,那样有生命危险,在高压电线附件有触电的危险,陡坡处有坠物滚落的危险.如不幸被埋压在废墟下,应该尽可能挪开脸、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不要大声呼喊,最好用敲击的方式求救.

故选:C .

【点评】根据发生地震时的逃生和自救常识分析后,选择正确的选项.

5.图中的山脉①还在不断长高,因为( )

A .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边界

B .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边界

C .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边界

D .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边界

【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山脉①是喜马拉雅山脉,该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由于两大板块的碰撞仍在继续,造成喜马拉雅山脉在不断长高.故选项C 符合题意.

故选:C .

【点评】本题考查了造成珠穆朗玛峰在不断长高的原因,属于基础题目.

6.(2016•泰安)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0.5~1.2厘米的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陆上邻国.这种现象的产生是( )

A .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 B .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结果

C .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 D .海浪和风力作用的结果

【分析】运用板块运动学说的观点解答.

【解答】解: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中国地处亚欧板块,美国地处美洲板块,两大板块挤压运动,使得太平洋的面积不断缩小,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有可能会拼合在一起,美国和中国就会成为陆上邻国.

故选:C .

【点评】考查了板块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难易适中.

7.(2016•广安)下列关于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B .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联合而成

C .以海洋为主的板块是印度洋板块

D .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内部比较活跃

【分析】(1)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这些漂移的大陆漂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2)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解答】解: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故A 正确;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故BCD 错误.

故选:A .

【点评】考查海陆变迁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

8.造成“沧海桑田”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类的填海造田

B .暴风雨使大部分田地淹没变成海洋

C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D .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

【分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比喻海陆的变迁.

【解答】解: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故选:C .

【点评】本题考查沧海桑田的主要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9.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A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 .喜马拉雅山顶上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

C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

D .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

【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变成海洋.

【解答】解:A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台湾海峡原来是陆地,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故A 不符合题意;

B 、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才抬升成为高山,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故B 不符合题意;

C 、由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形成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故C 不符合题意;

D 、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是潮汐现象,不能证明海陆变迁,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点评】本题考查海陆变迁,关键是掌握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运用其解释海陆变迁现象.

10.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

A .位于板块交界处 B .位于板块扩张部位

C .位于火山、地震带上 D .位于板块中心部位

【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解答】解: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板块和板块之间运动频繁,但力的方向不同.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对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地壳隆起形成高山,在不断的挤压下,还将不断上升.

故选:A .

【点评】考查了板块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难易适中.

11.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尼泊尔处在( )

A .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 .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C .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解答】解: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尼泊尔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尼泊尔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故选:C .

【点评】考查板块运动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

12.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 )

A .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B.大洋内部

C .两极地区内部 D.大陆内部

【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解答】解: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故选:A .

【点评】考查板块运动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

13.下列地理事物中,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是( )

A .大西洋 B .红海

C .东非大裂谷 D .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山脉

【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解答】解:板块和板块之间运动频繁,但力的方向不同.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造成断裂陷落,地表会产生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红海都是板块张裂拉伸的结果;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向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山脉.如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故选:D .

【点评】本题借助六大板块示意图考查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结合图示解答即可.

14.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是世界上火山与地震活动最剧烈的两大地带之一,与这个火山、地震带无关的板块是( )

A .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 .美洲板块

【分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解答】解:太平洋位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及南极洲板块之间.故选项A 符合题意;选项B 、C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点评】观察世界上六大板块示意图,明确太平洋板块的位置

15.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28.2°N ,84.7°E )发生

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此次地震的原因是( )

A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B .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C .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

D .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

【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解答】解: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尼泊尔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尼泊尔地震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故选:C .

【点评】本题考查尼泊尔地震的原因,理解答题即可.

《海陆变迁》 同步检测与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16•凉山州)2016年4月16日00时25分在日本九州岛附近(32.77°N ,130.78°E )发生6.9级左右地震,据此作出了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 .发生地点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

B .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C .发生地点位于热带

D .发生地点位于北亚

2.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 )

①气候变化 ②人类活动 ③地壳的变动 ④海平面的升降.

A .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3.图中 A 板块的名称是( )

A .欧亚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 .印度洋板块 D .非洲板块

4.今年我们邻国尼泊尔发生大地震,我们也应掌握一些防震知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应迅速撤到空旷地

B .当来不及离开房屋时应两手抱头躲到墙角

C .就坐在教室内做作业,毫不惊慌

D .如果被埋在废墟中不能自行脱险时,尽可能挪开脸、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

5.图中的山脉①还在不断长高,因为( )

A .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边界

B .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边界

C .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边界

D .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边界

6.(2016•泰安)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0.5~1.2厘米的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陆上邻国.这种现象的产生是( )

A .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 B .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结果

C .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 D .海浪和风力作用的结果

7.(2016•广安)下列关于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B .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联合而成

C .以海洋为主的板块是印度洋板块

D .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内部比较活跃

8.造成“沧海桑田”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类的填海造田

B .暴风雨使大部分田地淹没变成海洋

C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D .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

9.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A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 .喜马拉雅山顶上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

C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

D .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

10.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

A .位于板块交界处 B .位于板块扩张部位

C .位于火山、地震带上 D .位于板块中心部位

11.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尼泊尔处在( )

A .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 .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C .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12.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 )

A .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B.大洋内部

C .两极地区内部 D.大陆内部

13.下列地理事物中,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是( )

A .大西洋 B .红海

C .东非大裂谷 D .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山脉

14.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是世界上火山与地震活动最剧烈的两大地带之一,与这个火山、地震带无关的板块是( )

A .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 .美洲板块

15.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28.2°N ,84.7°E )发生

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此次地震的原因是( )

A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B .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C .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

D .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

《海陆变迁》 同步检测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16•凉山州)2016年4月16日00时25分在日本九州岛附近(32.77°N ,130.78°E )发生6.9级左右地震,据此作出了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 .发生地点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

B .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C .发生地点位于热带

D .发生地点位于北亚

【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解答】解: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日本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日本多地震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选项B 符合题意.

故选:B .

【点评】本题考查了日本的位置及地震产生的原因,属于基础题.

2.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 )

①气候变化 ②人类活动 ③地壳的变动 ④海平面的升降.

A .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分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解答】解: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故选:B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属于基础题.

3.图中 A 板块的名称是( )

A .欧亚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 .印度洋板块 D .非洲板块

【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解答】解:根据图中A 所在的位置,可判断出其位于亚欧大陆上,A 板块的名称为欧亚板块.

故选:A .

【点评】本题考查了六大板块的分布,属基础题.

4.今年我们邻国尼泊尔发生大地震,我们也应掌握一些防震知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应迅速撤到空旷地

B .当来不及离开房屋时应两手抱头躲到墙角

C .就坐在教室内做作业,毫不惊慌

D .如果被埋在废墟中不能自行脱险时,尽可能挪开脸、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

【分析】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习一些在火灾、地震、水灾中逃生的科学知识,在一些突发事件中,要充分利用科学知识,进行逃生.

【解答】解:当地震来临时,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有时间时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来不及外逃时,双手抱头躲避在卫生间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假如地震时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或乘电梯快速下楼都是不正确的,那样有生命危险,在高压电线附件有触电的危险,陡坡处有坠物滚落的危险.如不幸被埋压在废墟下,应该尽可能挪开脸、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不要大声呼喊,最好用敲击的方式求救.

故选:C .

【点评】根据发生地震时的逃生和自救常识分析后,选择正确的选项.

5.图中的山脉①还在不断长高,因为( )

A .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边界

B .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边界

C .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边界

D .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边界

【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山脉①是喜马拉雅山脉,该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由于两大板块的碰撞仍在继续,造成喜马拉雅山脉在不断长高.故选项C 符合题意.

故选:C .

【点评】本题考查了造成珠穆朗玛峰在不断长高的原因,属于基础题目.

6.(2016•泰安)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0.5~1.2厘米的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陆上邻国.这种现象的产生是( )

A .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 B .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结果

C .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 D .海浪和风力作用的结果

【分析】运用板块运动学说的观点解答.

【解答】解: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中国地处亚欧板块,美国地处美洲板块,两大板块挤压运动,使得太平洋的面积不断缩小,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有可能会拼合在一起,美国和中国就会成为陆上邻国.

故选:C .

【点评】考查了板块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难易适中.

7.(2016•广安)下列关于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B .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联合而成

C .以海洋为主的板块是印度洋板块

D .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内部比较活跃

【分析】(1)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这些漂移的大陆漂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2)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解答】解: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故A 正确;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故BCD 错误.

故选:A .

【点评】考查海陆变迁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

8.造成“沧海桑田”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类的填海造田

B .暴风雨使大部分田地淹没变成海洋

C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D .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

【分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比喻海陆的变迁.

【解答】解: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故选:C .

【点评】本题考查沧海桑田的主要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9.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A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 .喜马拉雅山顶上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

C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

D .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

【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变成海洋.

【解答】解:A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台湾海峡原来是陆地,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故A 不符合题意;

B 、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才抬升成为高山,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故B 不符合题意;

C 、由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形成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故C 不符合题意;

D 、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是潮汐现象,不能证明海陆变迁,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点评】本题考查海陆变迁,关键是掌握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运用其解释海陆变迁现象.

10.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

A .位于板块交界处 B .位于板块扩张部位

C .位于火山、地震带上 D .位于板块中心部位

【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解答】解: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板块和板块之间运动频繁,但力的方向不同.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对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地壳隆起形成高山,在不断的挤压下,还将不断上升.

故选:A .

【点评】考查了板块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难易适中.

11.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尼泊尔处在( )

A .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 .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C .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解答】解: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尼泊尔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尼泊尔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故选:C .

【点评】考查板块运动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

12.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 )

A .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B.大洋内部

C .两极地区内部 D.大陆内部

【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解答】解: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故选:A .

【点评】考查板块运动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

13.下列地理事物中,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是( )

A .大西洋 B .红海

C .东非大裂谷 D .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山脉

【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解答】解:板块和板块之间运动频繁,但力的方向不同.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造成断裂陷落,地表会产生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红海都是板块张裂拉伸的结果;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向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山脉.如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故选:D .

【点评】本题借助六大板块示意图考查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结合图示解答即可.

14.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是世界上火山与地震活动最剧烈的两大地带之一,与这个火山、地震带无关的板块是( )

A .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 .美洲板块

【分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解答】解:太平洋位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及南极洲板块之间.故选项A 符合题意;选项B 、C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点评】观察世界上六大板块示意图,明确太平洋板块的位置

15.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28.2°N ,84.7°E )发生

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此次地震的原因是( )

A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B .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C .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

D .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

【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解答】解: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尼泊尔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尼泊尔地震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故选:C .

【点评】本题考查尼泊尔地震的原因,理解答题即可.


相关内容

  • 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的变迁]资料非周期性海陆变迁及成因
  • <海陆的变迁>资料3 非周期性海陆变迁及成因 1.生物作用引起的海陆变迁 由生物形成的生物礁和岛,人类的造海填海等活动,可以形成小面积的海陆变迁. 2.地震作用引起的海陆变迁 地震形成的海啸可以引起短暂的海陆变迁.地震形成的岩层断裂.凹陷或隆起可以引起小面积的海陆变迁. 3.火山作用引起 ...

  • 海陆的变迁
  • 前言: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 ...

  • 海陆变迁微格教学过程
  • 导入:上节课学习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界线.那位同学愿意填出这个图,将各大洲与大洋拖到正确的位置?大家想想我们看到的海陆从古至今都是这个样子吗?它们一直处于现在这个位置吗?七大洲.四大洋即海陆的形状和位置是否发生过变化? 生:略. 师:有两种观点,海陆的位置是固定的,另外一种是变化的,那么哪 ...

  • [海陆变迁]说课稿
  • <海陆的变迁>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课题是<海陆的变迁>.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欢迎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对我的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一.说教材 <海陆的变迁>是星球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七年 ...

  • [海陆的变迁]教学案例及反思 宋成
  • <海陆的变迁>教学案例和反思 秭归县归州镇初级中学 宋诚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 2. 能力目标 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找寻方向的探究,提高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3. 情 ...

  • 七年级地理海陆的变迁7
  •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教学目标: 1. 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3. 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重点和难 ...

  •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2.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课文的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和想像能力.推理能力. 2.运用板块运动理论解释地球表面基本 ...

  •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案
  •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教案 教师:罗仕会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 2. 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有:a.地壳的变动 b.海平面的升降 c.人类的活动. 3. 理解板块构造学说,能运用板块构造理论举例说出山脉.海洋等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及火山. ...

  • 世界的海陆分布--海陆变迁法制渗透教案
  • 第二章 第四节(第二课时法制渗透教学教案) 海陆变迁----板块的运动 教师 王庆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 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示意图和进行演示.模拟等,初步了解海底地形及其发展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 2.关注人类如何防震抗灾,提高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