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临床试验项目管理体会
邹冲
(江苏省中医院GCP中心,江苏南京210029)
【关键词】药物,临床试用;临床试验;组织与管理
【摘要1如何促进新药临床研究的规范化,保障临床研究结果的真实性、科学性,是目前额药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重点。作者总结近几年从事相关工作的经验,从法规指南的学习、立项评估、工作团队创建、方案实施的培训、原始数据记录、质量监控、协调员的使用及试验药物的管理等浅谈对新药临床试验项目管理的工作体会。
Experienceinprojectmanagementofnewdrugclinicaltrials
ZOUChong(JiangsuProvince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NanjingJIANGSU210029,China)[KEYWORDS】drugs,investigational;clinical
【ABSTRACT]Howtotrials;organizationandadministrationpromotethestandardizationofnewdrugclinicalresearches,guaranteetheauthenticity
newandscientificoftheresultsofclinicalstudies,isthefocusofqualitymanagementofdrugclinicaltrialsin
currently.Theauthorsconcludedinrecentyearsrelevantworkexperience,talkingaboutsomeworkexperienceofthenewdrugclinicaltrial
createprojectmanagementofthebylearningfromtheregulatoryguidelines,projectevaluation,useterm,trainingofImplementationprogram,rawdatarecording,quality
SOon.monitoring,theofcoordinator,managementoftestdrugclinicaltrialsofnewdrugsand
如何促进新药临床研究的规范化,保障临床研究结果的真实性、科学性,是目前新药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重点。方案设计应具有科学性,符合伦理要求,并具有可操作性。研究人员依从法规及方案开展研究,是药物临床试验机构项目管理的重点,是临床试验质量的保障。近几年,通过对新药临床试验项目的管理,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法规指南的认真学习
药物临床试验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如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并依从试验方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进行资格认定,规定药物临床试验必须在具有资格的机构进行,是为了保障药物临床试验过程的规范和结果的可靠。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应组织研究人员认真学习GCP等法规,明确各自职责,履行职责开展研究。
二、组织立项的客观评估
项目管理人员与主要研究者在承接项目之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①机构是否具备所承接药物研究所需的专业资质;②是否具备预期严重不良事件抢救的条件;③主要研究者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参加研究;④是否有足够数量的受试173
人群参加试验;⑤是否具有必要的研究条件、设施设备与人员配备,能否满足研究方案的实施和受试者保护的需求;⑥是否能够获得所在科室的支持和机构的批准,保证有充分的时间在方案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临床试验。
三、创建高效的工作团队
在临床试验项目培训前,主要研究者负责组建研究团队,明确研究流程与研究岗位分工,授权研究岗位与职责,并进行书面记录。研究人员的执业资质、经验和培训需适应研究岗位的要求,并有充分的时间参加研究。主要研究者应对研究项目保持适当的监管,确认研究人员履行其岗位的职责。研究团队应精简,一般一个项目配备研究者2.3名,药物管理员1名(可为药剂科工作人员兼),研究助理1.2名,质量管理员1名。本科室的其他工作人员可根据试验项目的纳入及排除标准推荐受试者。
四、方案实施的规范培训
申办者/主要研究者负责临床试验方案及其实施的培i)iI,包括受试对象的选择、知情同意过程、研究流程及其操作细则、治疗方案及观察指标等。主要研究者进行研究岗位分工与岗位职责培训,研究岗位包括研究者、研究助理、研究护士、药物管理员、电子CRF数据录入员等。项目管理员负责GCP与机构管理规章的培训,强调医疗与研究流程的源文件和源数据管理。培训结束后进行GCP及项目相关知识考核,主要研究者对考核合格的研究人员进行岗位授权,研究人员签署“研究人员授权签名表”,并存入项目档案。
五、原始数据的现场记录
保证临床研究过程和源数据的可回溯性是临床研究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关键环节之一。临床试验的源文件是指研究过程中原始记录的文件,如:病历,知情同意书,试验用药品使用记录,实验室记录,受试者日志等。源文件需要采集的数据称之为源数据。病历作为研究的源文件,其所记录的信息应包括临床诊疗过程的医疗信息和方案规定采集的研究信息。电子病历的记录应符合卫生部关于临床医疗病历书写的基本规范,符合研究方案关于数据采集的规定。研究者需基于医疗流程,依据法规及方案的要求,设计~份完整的电子研究病历,记录并链接相关医疗记录,满足研究方案所要采集的研究信息。174
六、研究质量的多重监控
从机构管理的层面上,通过设立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制定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制度,保证药物临床试验平台的运行能够满足高质量临床试验项目的要求。机构制定质量检查清单,定期评估药物临床试验相关部门,如实验室,药库/药房,信息工程部等的工作质量,评估其对法律、法规、政策和指南的依从性,并反馈意见,由机构办公室向质量管理部门提供年度报告。从机构办公室管理的层面上,应组织研究人员定期核查软、硬件设备;有无严格按照研究方案的要求入组病例,开展研究;数据的记录是否及时、完整、准确,修改后是否签名并注明目期;依据电子系统进行实时监督指导,并对提交的研究病历进行检查。
七、研究协调员参与其中
临床医生是临床研究中稀有的高成本人力资源,在任务分解后应尽可能减少医生的工作量。目前国内出现科研护士、研究助理等角色,该类人群被广范定义为研究协调员。他们可参与临床研究全过程,协助主要研究者完成临床研究相关的非医学判断的事务,如:①受试者招募及协助知情同意过程;⑦对研究者进行提醒,减少或防止对方案的偏离;③按照方案规定的随访时间窗,预约受试者与研究医生,安排受试者随访;④整理理化检查报告单,核对理化检查数据;⑤对受试者给予人文关爱,增强受试者对试验的依从性,减少中止、脱落病例;⑥协助研究者填写严重不良事件报告表并协助处理不良事件;⑦填写病例报告表;@接受监查与稽查。
八、试验药物的依法管理
GCP第59条规定“试验用药品的使用由研究者负责,研究者必须保证所有试验用药品仅用于该临床试验的受试者,其剂量与用法应遵照试验方案,剩余的试验用药品退回申办者,上述过程需由专人负责并记录在案,试验用药品须有专人管理。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试验用药品最好由药剂科药库/药房,或合规的试验用药品专用药库/药房进行储存,并配备专业药师管理。试验用药品的验收、保管、处方、发放以及剩余药品的回收、退还/销毁的管理应符合我国《药品管理法》、GCP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医疗机构药库/药房必须配备经过法定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175
通过近几年的临床试验项目管理体会,作者深刻认识到如何保证研究人员执行法规及方案的要求采集研究数据,保证临床试验数据的真实、规范、可靠,是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核心,也是项目管理人员面对的挑战。随着我国6cr,的完善,对临床试验实施以及数据质量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临床试验过程进一步复杂化、规范化以及标准化,临床试验项目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2010.03.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2003.09.
【3】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01.2.
[4】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办法(试行),2004.02.[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临床研究的若干规定,2000,07.
【6】何丽云,刘保延,梁志伟等.临床研究中数据管理及其质量评价【J】.中国新药与临床,2005,24(11):916・919.
[7】沈玉红,张正付,李正奇.我国药物临床试验实施问题及对策【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2):173—176,
【8】程晓华,刘丽忠,吕农华.浅谈我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运行管理模式的构建【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3,32(5):362.365.176
新药临床试验项目管理体会
邹冲
(江苏省中医院GCP中心,江苏南京210029)
【关键词】药物,临床试用;临床试验;组织与管理
【摘要1如何促进新药临床研究的规范化,保障临床研究结果的真实性、科学性,是目前额药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重点。作者总结近几年从事相关工作的经验,从法规指南的学习、立项评估、工作团队创建、方案实施的培训、原始数据记录、质量监控、协调员的使用及试验药物的管理等浅谈对新药临床试验项目管理的工作体会。
Experienceinprojectmanagementofnewdrugclinicaltrials
ZOUChong(JiangsuProvince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NanjingJIANGSU210029,China)[KEYWORDS】drugs,investigational;clinical
【ABSTRACT]Howtotrials;organizationandadministrationpromotethestandardizationofnewdrugclinicalresearches,guaranteetheauthenticity
newandscientificoftheresultsofclinicalstudies,isthefocusofqualitymanagementofdrugclinicaltrialsin
currently.Theauthorsconcludedinrecentyearsrelevantworkexperience,talkingaboutsomeworkexperienceofthenewdrugclinicaltrial
createprojectmanagementofthebylearningfromtheregulatoryguidelines,projectevaluation,useterm,trainingofImplementationprogram,rawdatarecording,quality
SOon.monitoring,theofcoordinator,managementoftestdrugclinicaltrialsofnewdrugsand
如何促进新药临床研究的规范化,保障临床研究结果的真实性、科学性,是目前新药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重点。方案设计应具有科学性,符合伦理要求,并具有可操作性。研究人员依从法规及方案开展研究,是药物临床试验机构项目管理的重点,是临床试验质量的保障。近几年,通过对新药临床试验项目的管理,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法规指南的认真学习
药物临床试验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如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并依从试验方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进行资格认定,规定药物临床试验必须在具有资格的机构进行,是为了保障药物临床试验过程的规范和结果的可靠。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应组织研究人员认真学习GCP等法规,明确各自职责,履行职责开展研究。
二、组织立项的客观评估
项目管理人员与主要研究者在承接项目之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①机构是否具备所承接药物研究所需的专业资质;②是否具备预期严重不良事件抢救的条件;③主要研究者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参加研究;④是否有足够数量的受试173
人群参加试验;⑤是否具有必要的研究条件、设施设备与人员配备,能否满足研究方案的实施和受试者保护的需求;⑥是否能够获得所在科室的支持和机构的批准,保证有充分的时间在方案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临床试验。
三、创建高效的工作团队
在临床试验项目培训前,主要研究者负责组建研究团队,明确研究流程与研究岗位分工,授权研究岗位与职责,并进行书面记录。研究人员的执业资质、经验和培训需适应研究岗位的要求,并有充分的时间参加研究。主要研究者应对研究项目保持适当的监管,确认研究人员履行其岗位的职责。研究团队应精简,一般一个项目配备研究者2.3名,药物管理员1名(可为药剂科工作人员兼),研究助理1.2名,质量管理员1名。本科室的其他工作人员可根据试验项目的纳入及排除标准推荐受试者。
四、方案实施的规范培训
申办者/主要研究者负责临床试验方案及其实施的培i)iI,包括受试对象的选择、知情同意过程、研究流程及其操作细则、治疗方案及观察指标等。主要研究者进行研究岗位分工与岗位职责培训,研究岗位包括研究者、研究助理、研究护士、药物管理员、电子CRF数据录入员等。项目管理员负责GCP与机构管理规章的培训,强调医疗与研究流程的源文件和源数据管理。培训结束后进行GCP及项目相关知识考核,主要研究者对考核合格的研究人员进行岗位授权,研究人员签署“研究人员授权签名表”,并存入项目档案。
五、原始数据的现场记录
保证临床研究过程和源数据的可回溯性是临床研究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关键环节之一。临床试验的源文件是指研究过程中原始记录的文件,如:病历,知情同意书,试验用药品使用记录,实验室记录,受试者日志等。源文件需要采集的数据称之为源数据。病历作为研究的源文件,其所记录的信息应包括临床诊疗过程的医疗信息和方案规定采集的研究信息。电子病历的记录应符合卫生部关于临床医疗病历书写的基本规范,符合研究方案关于数据采集的规定。研究者需基于医疗流程,依据法规及方案的要求,设计~份完整的电子研究病历,记录并链接相关医疗记录,满足研究方案所要采集的研究信息。174
六、研究质量的多重监控
从机构管理的层面上,通过设立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制定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制度,保证药物临床试验平台的运行能够满足高质量临床试验项目的要求。机构制定质量检查清单,定期评估药物临床试验相关部门,如实验室,药库/药房,信息工程部等的工作质量,评估其对法律、法规、政策和指南的依从性,并反馈意见,由机构办公室向质量管理部门提供年度报告。从机构办公室管理的层面上,应组织研究人员定期核查软、硬件设备;有无严格按照研究方案的要求入组病例,开展研究;数据的记录是否及时、完整、准确,修改后是否签名并注明目期;依据电子系统进行实时监督指导,并对提交的研究病历进行检查。
七、研究协调员参与其中
临床医生是临床研究中稀有的高成本人力资源,在任务分解后应尽可能减少医生的工作量。目前国内出现科研护士、研究助理等角色,该类人群被广范定义为研究协调员。他们可参与临床研究全过程,协助主要研究者完成临床研究相关的非医学判断的事务,如:①受试者招募及协助知情同意过程;⑦对研究者进行提醒,减少或防止对方案的偏离;③按照方案规定的随访时间窗,预约受试者与研究医生,安排受试者随访;④整理理化检查报告单,核对理化检查数据;⑤对受试者给予人文关爱,增强受试者对试验的依从性,减少中止、脱落病例;⑥协助研究者填写严重不良事件报告表并协助处理不良事件;⑦填写病例报告表;@接受监查与稽查。
八、试验药物的依法管理
GCP第59条规定“试验用药品的使用由研究者负责,研究者必须保证所有试验用药品仅用于该临床试验的受试者,其剂量与用法应遵照试验方案,剩余的试验用药品退回申办者,上述过程需由专人负责并记录在案,试验用药品须有专人管理。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试验用药品最好由药剂科药库/药房,或合规的试验用药品专用药库/药房进行储存,并配备专业药师管理。试验用药品的验收、保管、处方、发放以及剩余药品的回收、退还/销毁的管理应符合我国《药品管理法》、GCP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医疗机构药库/药房必须配备经过法定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175
通过近几年的临床试验项目管理体会,作者深刻认识到如何保证研究人员执行法规及方案的要求采集研究数据,保证临床试验数据的真实、规范、可靠,是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核心,也是项目管理人员面对的挑战。随着我国6cr,的完善,对临床试验实施以及数据质量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临床试验过程进一步复杂化、规范化以及标准化,临床试验项目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2010.03.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2003.09.
【3】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01.2.
[4】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办法(试行),2004.02.[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临床研究的若干规定,2000,07.
【6】何丽云,刘保延,梁志伟等.临床研究中数据管理及其质量评价【J】.中国新药与临床,2005,24(11):916・919.
[7】沈玉红,张正付,李正奇.我国药物临床试验实施问题及对策【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2):173—176,
【8】程晓华,刘丽忠,吕农华.浅谈我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运行管理模式的构建【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3,32(5):362.36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