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王朝的统治初中一年级教案

禹传启,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我国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夏朝建立的时间、国家机构。夏朝粮食等的生产。夏桀的暴政。商汤灭夏。盘庚迁殷。商朝统治区。商朝的繁荣: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商朝奴隶主贵族的奢侈。奴隶的悲惨生活:“人牲”和“人殉”。

通过的“商汤灭夏”的讲解,指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去分析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 历史事件的能力。结合教科书上的图画,进行形象直观 教学,由学生看图说文,提高他们的观察想象能力。

通过对夏朝奴隶制国家建立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着名的文明古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 教育。通过对商朝奴隶制文明的介绍,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奴隶制统治的残酷性,同时,还认识到奴隶社会扩大了生产规模,促进了经济繁荣,它比原始杜会前进了一步,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社会发展的观点。通过“司母戊鼎”等手工业精品的 教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感情,并对学生进行保护国家文物观念的 教育。

教学建议

知识分析

公元前2070年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阶级社会取代了奴隶社会。夏朝出现了国家机构。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指导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才稳定下来。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得到了发展。

重点分析

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建立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夏朝是我国 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也是第一个阶级社会。是本课的又一个重点。因为商朝无论在农业,畜牧业还是在手工业方面都超过了前代.特别是商代的青铜器,从其铸造的精工、形状的繁多和花纹的精巧,都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而为全世界所有青铜器时代的文化所少见。

地位分析

夏朝是我国 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他的出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开始了阶级社会。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的讲解,是学生理解阶级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 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而让学生能够把朝代的更迭放入 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去考虑。

教法建议

重点突破:

首先指导学生识别图示代表都城的图标,其次根据图示在地图上找到都城所在地。夏的都城为阳城;商的都城为毫。

难点突破:

首先介绍我国奴隶社会的建立、发展、繁荣和衰亡4个时期,使学生对我国奴隶社会 历

史阶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抓住我国奴隶社会形成和发展这一线索,说明夏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形成阶段,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阶段。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夏亡商兴的原因.主观即个人品德、对政事的态度;客观即人心向背,夏桀与商汤有何不同。从而教会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 历史事件。

奴隶和奴隶主的阶级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紧扣教材讲清" 国家" 概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讲述商朝经济生产时,突出青铜器的制造及其巨大成就, 教师可适当补充些材料,讲清奴隶是怎样制造青铜器的,及青铜器工艺之高超、产品之多,使学生感受奴隶们的高度智慧和创造力。重点讲述司母戊鼎, 教师需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充激情的描述,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感情,并对学生进行保护文物的 教育。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商朝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教学难点: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课型设计:新授课

教法设计: 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分析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⑴我国原始社会大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它经过哪两个阶段?(检查学生能否从宏观上掌握原始社会的发展线索,训练他们的概括能力) ⑵我国原始社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瓦解的? 瓦解的主要原因和表现是什么?(要求学生从产品的剩余,交换的发展和私有财产出现为分析瓦解的原因,从贫富的分化、阶级的产生分析瓦解的表现) 教师在总结学生答案的基础上,逐步引入新课。导入新课:原始社会瓦解后,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第一个阶级社会是奴隶社会,那么奴隶社会的国家得到情况如何,我们一起来学习 “夏商王朝的统治”。

第三课 夏商王朝的统治

一、 国是的奴隶制国受――夏

1、禹传启,“家天下”

建议 教师先复习提问:什么是禅让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教师补充,在氏族公社后期随着阶级的出现,原始社会走到了尽头,阶级社会出现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也被“天下为家”的王位世袭制所替代。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

2、夏朝的建立

建议 教师先给学生讲以下史实:在尧和舜在位时,都是在选定接班人后,就开始让他做很多工作,一是锻炼他的能力,二是培养他在群众中的威信,所以尧死后舜能顺利接班、舜死后禹能顺利接班。但禹在位时,已经产生了阶级,部落联盟的首领已经拥有很多特权,在

继承人问题上产生了私心。禹虽然碍于禅让制不得不指定伯益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但却不让伯益得到锻炼,不让伯益接管权力,从而使伯益在群众中没能树立起威信。禹却让自己的儿子启做很多事情,接管了很多权力,树立了威信。这就使启在禹死后能够利用武力消灭伯益和其他的反对派。让学生意识到:实际上这是禹所导演的“父子相承”的一幕活剧。

3、夏朝的生产

建议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同时出示一些有关图片,使学生认识到夏朝除粮食生产外,手工业生产已能制造青铜酒器和兵器,还能制造雕饰美观的玉器和陶器。

4、夏桀的暴政

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夏桀残暴统治的文字(也可以再添加一些)并看《夏桀把人当作坐椅》图,使学生理解为什么人民要反抗夏桀。

二、 商汤灭夏和盘庚迁殷

1、商汤灭夏

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夏亡商兴的原因。主观即个人品德、对政事的态度,客观即人心向背,夏桀与商汤有何不同.从而教会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 历史事件。

2、盘庚迁殷

商朝统治的稳定和发展。指导学生使用 “商统治范围示意图”,首先指导学生识别图示代表都城的标志,其次根据图示在地图上找到都城所在地。学生在找都城的过程中,会发现商的都城有多处,然后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回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之后, 教师再提问为什么商朝又成为殷朝。学生肯定会回答因为盘庚迁殷后,商朝稳定下来,所以商朝又成为殷朝。在此基础上 教师继续提问:迁殷后商朝的情况如何?学生根据教材会回答:统治区域不断扩大,成为世界上的大国。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并告诉学生一个道理:稳定是发展的前提。那么稳定后的商朝经济是如何发展的呢?

三、 商朝经济的繁荣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79>

部门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32>

发展情况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56>

代表物品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79>

1、农 业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32>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56>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79>

2、畜 牧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32>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56>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79>

3、手工业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32>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56>

让学生阅读教材正文和补充材料来填写图表,通过填表使学生了解商朝的繁荣的经济,特别是司母戊鼎,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四、 残酷的奴隶制度

1、奴隶主奢侈的生活

2、奴隶悲惨的生活。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下列内容,使学生了解奴隶社会是奴隶主的天堂,广大奴隶的地狱。奴隶主生活极端奢侈,生前住在高大的宫殿里,并修建规模宏大的陵墓,准备死后继续享受。盘庚迁都后270年,商都再未迁移。长久建都的地方很容易集中大量文物。商都殷在武王伐讨以后遭到破坏,逐渐成为废墟,故称殷墟。这是中国 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一个都城,对研究商朝后期奴隶制社会的 历史有很大的意义。人们把它称为商朝的“ 历史博物馆”是很有道理的。殷墟从1928年开始发掘到现在,出土文物不计其数,成为国家考古发掘的重点地区,中心在河南安阳西北少屯村一带,面积达24平方公里。内有宫殿区、王室墓地、手工业作坊、平民墓地和奴隶的殉葬坑等遗址。发掘出的11座王陵,规模巨大,有的占地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1976年挖掘的商王武丁妻子妇好的墓中,就出土了400余件青铜器和玉石器,品种繁多,有许多物品是前所未见的艺术珍品,造型美观、体态生动、文饰精美。图画上的玉龙和象牙杯,集中反映了商朝的工艺水平,玉龙栩栩如生,象牙杯玲珑剔透。墓葬情况既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的奢侈生活,也反映了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创造才能。奴

禹传启,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我国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夏朝建立的时间、国家机构。夏朝粮食等的生产。夏桀的暴政。商汤灭夏。盘庚迁殷。商朝统治区。商朝的繁荣: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商朝奴隶主贵族的奢侈。奴隶的悲惨生活:“人牲”和“人殉”。

通过的“商汤灭夏”的讲解,指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去分析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 历史事件的能力。结合教科书上的图画,进行形象直观 教学,由学生看图说文,提高他们的观察想象能力。

通过对夏朝奴隶制国家建立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着名的文明古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 教育。通过对商朝奴隶制文明的介绍,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奴隶制统治的残酷性,同时,还认识到奴隶社会扩大了生产规模,促进了经济繁荣,它比原始杜会前进了一步,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社会发展的观点。通过“司母戊鼎”等手工业精品的 教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感情,并对学生进行保护国家文物观念的 教育。

教学建议

知识分析

公元前2070年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阶级社会取代了奴隶社会。夏朝出现了国家机构。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指导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才稳定下来。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得到了发展。

重点分析

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建立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夏朝是我国 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也是第一个阶级社会。是本课的又一个重点。因为商朝无论在农业,畜牧业还是在手工业方面都超过了前代.特别是商代的青铜器,从其铸造的精工、形状的繁多和花纹的精巧,都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而为全世界所有青铜器时代的文化所少见。

地位分析

夏朝是我国 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他的出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开始了阶级社会。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的讲解,是学生理解阶级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 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而让学生能够把朝代的更迭放入 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去考虑。

教法建议

重点突破:

首先指导学生识别图示代表都城的图标,其次根据图示在地图上找到都城所在地。夏的都城为阳城;商的都城为毫。

难点突破:

首先介绍我国奴隶社会的建立、发展、繁荣和衰亡4个时期,使学生对我国奴隶社会 历

史阶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抓住我国奴隶社会形成和发展这一线索,说明夏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形成阶段,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阶段。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夏亡商兴的原因.主观即个人品德、对政事的态度;客观即人心向背,夏桀与商汤有何不同。从而教会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 历史事件。

奴隶和奴隶主的阶级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紧扣教材讲清" 国家" 概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讲述商朝经济生产时,突出青铜器的制造及其巨大成就, 教师可适当补充些材料,讲清奴隶是怎样制造青铜器的,及青铜器工艺之高超、产品之多,使学生感受奴隶们的高度智慧和创造力。重点讲述司母戊鼎, 教师需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充激情的描述,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感情,并对学生进行保护文物的 教育。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商朝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教学难点: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课型设计:新授课

教法设计: 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分析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⑴我国原始社会大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它经过哪两个阶段?(检查学生能否从宏观上掌握原始社会的发展线索,训练他们的概括能力) ⑵我国原始社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瓦解的? 瓦解的主要原因和表现是什么?(要求学生从产品的剩余,交换的发展和私有财产出现为分析瓦解的原因,从贫富的分化、阶级的产生分析瓦解的表现) 教师在总结学生答案的基础上,逐步引入新课。导入新课:原始社会瓦解后,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第一个阶级社会是奴隶社会,那么奴隶社会的国家得到情况如何,我们一起来学习 “夏商王朝的统治”。

第三课 夏商王朝的统治

一、 国是的奴隶制国受――夏

1、禹传启,“家天下”

建议 教师先复习提问:什么是禅让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教师补充,在氏族公社后期随着阶级的出现,原始社会走到了尽头,阶级社会出现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也被“天下为家”的王位世袭制所替代。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

2、夏朝的建立

建议 教师先给学生讲以下史实:在尧和舜在位时,都是在选定接班人后,就开始让他做很多工作,一是锻炼他的能力,二是培养他在群众中的威信,所以尧死后舜能顺利接班、舜死后禹能顺利接班。但禹在位时,已经产生了阶级,部落联盟的首领已经拥有很多特权,在

继承人问题上产生了私心。禹虽然碍于禅让制不得不指定伯益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但却不让伯益得到锻炼,不让伯益接管权力,从而使伯益在群众中没能树立起威信。禹却让自己的儿子启做很多事情,接管了很多权力,树立了威信。这就使启在禹死后能够利用武力消灭伯益和其他的反对派。让学生意识到:实际上这是禹所导演的“父子相承”的一幕活剧。

3、夏朝的生产

建议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同时出示一些有关图片,使学生认识到夏朝除粮食生产外,手工业生产已能制造青铜酒器和兵器,还能制造雕饰美观的玉器和陶器。

4、夏桀的暴政

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夏桀残暴统治的文字(也可以再添加一些)并看《夏桀把人当作坐椅》图,使学生理解为什么人民要反抗夏桀。

二、 商汤灭夏和盘庚迁殷

1、商汤灭夏

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夏亡商兴的原因。主观即个人品德、对政事的态度,客观即人心向背,夏桀与商汤有何不同.从而教会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 历史事件。

2、盘庚迁殷

商朝统治的稳定和发展。指导学生使用 “商统治范围示意图”,首先指导学生识别图示代表都城的标志,其次根据图示在地图上找到都城所在地。学生在找都城的过程中,会发现商的都城有多处,然后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回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之后, 教师再提问为什么商朝又成为殷朝。学生肯定会回答因为盘庚迁殷后,商朝稳定下来,所以商朝又成为殷朝。在此基础上 教师继续提问:迁殷后商朝的情况如何?学生根据教材会回答:统治区域不断扩大,成为世界上的大国。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并告诉学生一个道理:稳定是发展的前提。那么稳定后的商朝经济是如何发展的呢?

三、 商朝经济的繁荣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79>

部门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32>

发展情况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56>

代表物品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79>

1、农 业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32>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56>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79>

2、畜 牧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32>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56>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79>

3、手工业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32>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156>

让学生阅读教材正文和补充材料来填写图表,通过填表使学生了解商朝的繁荣的经济,特别是司母戊鼎,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四、 残酷的奴隶制度

1、奴隶主奢侈的生活

2、奴隶悲惨的生活。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下列内容,使学生了解奴隶社会是奴隶主的天堂,广大奴隶的地狱。奴隶主生活极端奢侈,生前住在高大的宫殿里,并修建规模宏大的陵墓,准备死后继续享受。盘庚迁都后270年,商都再未迁移。长久建都的地方很容易集中大量文物。商都殷在武王伐讨以后遭到破坏,逐渐成为废墟,故称殷墟。这是中国 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一个都城,对研究商朝后期奴隶制社会的 历史有很大的意义。人们把它称为商朝的“ 历史博物馆”是很有道理的。殷墟从1928年开始发掘到现在,出土文物不计其数,成为国家考古发掘的重点地区,中心在河南安阳西北少屯村一带,面积达24平方公里。内有宫殿区、王室墓地、手工业作坊、平民墓地和奴隶的殉葬坑等遗址。发掘出的11座王陵,规模巨大,有的占地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1976年挖掘的商王武丁妻子妇好的墓中,就出土了400余件青铜器和玉石器,品种繁多,有许多物品是前所未见的艺术珍品,造型美观、体态生动、文饰精美。图画上的玉龙和象牙杯,集中反映了商朝的工艺水平,玉龙栩栩如生,象牙杯玲珑剔透。墓葬情况既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的奢侈生活,也反映了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创造才能。奴


相关内容

  • 西周的盛衰初中一年级教案
  • 武王伐纣的经过.性质:西周的分封制.等级制的内容及作用:西周的农业和手工业的状况:国人暴动,共和行政,西周的灭亡,东周的建立. 通过学习武王伐纣这一战争的原因和经过,让学生分析这场战争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对武王伐纣原因.经过.性质的分析,使学生更好 地理解得道 ...

  • 秦始皇教案(人教版)
  • 教案 一.教材分析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1第一 单元第2课的内容.本课主要由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郡县制的全面推行三个子目录组成,介绍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如何形成,以及它对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这部分内容在整 ...

  • 九年级历史复习教案
  • 篇一:初三历史总复习教案 初三历史课总复习专题教案 专题一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一. 总体概述 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不断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中华民族与外国列强的矛盾日趋激烈,中国人民在国势日益沉沦中顽强抗争,这是鸦片战 ...

  •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教案11(岳麓版必修一)
  •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教案(岳麓版必修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内外服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能力目标 (1)正确理解阐释历史概念,如宗法制,通过对概念的理解,掌握特定时期的政治制度概况.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 ...

  • 七年级历史第十七课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教案
  • 七年级历史第十七课 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元末红巾军起义:明朝的建立:废除丞相加强君权:锦衣卫和东厂:八股取士:靖难之役:迁都北京. 通过对元末红巾军起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其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结束元朝在全国的统治中所起的作用.指导学生回答" ...

  •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1-12)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 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 P1.3.4 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P2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 ...

  •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
  •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目标: 1.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等史实. 2.通过课前收集.复习比较.讨论交流等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是秦加强中央集 ...

  • 初中历史[秦的统一]教案
  • 历史教学设计 课题:<秦朝的统一>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1.了解秦统一六国的基本情况及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2.知道秦统一中国的时间,都城及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3.理解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及巩固统一各项措施的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 1.通过评价秦始皇,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 ...

  •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教学分析 ? 掌握隋朝的建立与统一: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及意义:掌握科灭亡的原因中得到启示 . 举制的创立过程和影响:从隋朝 过程与方法讲述课文知识,让学生了解隋朝建立的基本概况:仔细地讲解大运河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会识图看图:探讨隋朝的灭亡,培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