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团菌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与现场杀菌的初步观察

  摘要: [目的] 通过军团菌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本区各种人群中军团菌感染情况。寻找较为理想的中央空调系统冷却水军团菌消除方法,为防制军团菌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各种人群血清用微量凝集法检测军团菌抗体。采用ZG频谱式微电脑杀菌器进行现场军团菌杀灭效果对比实验。 [结果] 本区各种人群军团菌抗体总阳性率为5.60%,中央空调冷却水军团菌培养阳性单位人群军团菌抗体阳性率为阴性单位人群的5.25倍。经72、240、624 h除菌效果观察均无军团菌生长,而对照组持续阳性,菌落数45~198 cfu/mL。 [结论] 本区各种人群中均存在军团菌的感染,应加强对辖区内大型企业、宾馆饭店等中央空调冷却水的监测和卫生管理,如军团菌培养阳性,应采取强制性控制措施。ZG频谱式微电脑杀菌器能有效杀灭军团菌。�关键词:军团菌;血清; 调查; 杀菌中图分类号:R 517.9 文献标识码: A���

  

  军团菌病是一种急性呼吸道细菌性传染病,主要是因吸入含有军团菌的气溶胶而感染,西方国家军团菌病爆发流行期间的发病率为2.0%~10.6%。我国自1983年南京首次发现军团菌病病例以后,全国各地开始了军团菌的人群和环境监测,南京协作组用3年时间调查了1 022名健康人群,军团菌抗体阳性率为5.0%[1]。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用4年时间调查了各大宾馆、影剧院、医院、地铁和大型百货商场的空调冷却塔水,军团菌阳性率在28.6%~37.5%之间[2]。本区亦用2年时间调查了冷却塔水军团菌污染情况,阳性率高达45.7%[3],证明我区环境中军团菌的污染已对人群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上海地区自1993年出现首例军团菌病病例[4]以来,有关军团菌的污染问题引起了有关各方关注,并对军团菌的毒力及水环境污染等作了大量研究,但各种人群中军团菌感染状况及对军团菌消除方法等方面较详细的报道较少。对此我们于2004年起开展了军团菌病血清流行病调查及军团菌污染消除方法研究,旨在了解本区各种人群中军团菌感染情况及提供消除军团菌污染的方法,为制定军团菌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军团菌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

  1.1.1 对象 ① 特殊健康人群:从基础调查中分别选择空调冷却水军团菌阳性单位(青浦某宾馆和某食品有限公司)和阴性单位(青浦区2家卫生材料有限公司)的员工各200人。② 健康从业人群: 选择辖区内前来体检的健康从业人员,并经口头询问没有在中央空调环境下工作的经历,按WHO快速血清学调查方法(每个年龄组不少于30人份数),按年龄组分类,共600人份。�

  1.1.2 方法 对接受调查者每人采血2 mL分离血清,送上海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科细菌实验室用微量凝集试验检测军团菌抗体,血清抗体效价≥1∶32为军团菌抗体阳性,阳性者为当时或过去曾有过军团菌感染�

  1.2 现场空调冷却水军团菌消除实验�

  1.2.1 基础调查 调查辖区内2家宾馆和4家企业。每家采集空调冷却塔水各500 mL, 置于无菌广口瓶中立即送市疾控中心,采样重复2次,间隔1个月。�

  1.2.2 实验与对照 在经过2次采样检测均为军团菌阳性的宾馆、商务大楼中,选择外部条件基本相似的3家进行实验对照研究,其中1家为对照组,2家为实验组。实验组在进行现场试验后的72、 240、 624 h收集水样送市疾控中心防疫科细菌实验室进行军团菌培养和定量试验,同时与对照组作比对。�

  1.2.3 现场试验方法 现场试验采用物理除菌方法,器材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某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ZG频谱式微电脑杀菌器。当接通电源,输入200 V交流电,产生的脉冲电磁波经过线圈绕阻,将电磁波感应到水体,产生物理电化和生物反应,从而破坏细菌的生存环境,达到除藻灭菌的效果。��

  

  2 结果�

  

  2.1 军团菌抗体阳性率�

  本次收集各种人群血清共1 000份,检出军团菌抗体阳性56份,健康人群和特殊人群阳性率分别为5.17%(31/600)和6.25%(25/40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 P>0.05)。�

  2.1.1 健康从业人员军团菌抗体阳性率 健康从业体检人员共调查600人,其中男性225人,军团菌抗体阳性13人,阳性率为5.78%;女性375人,军团菌抗体阳性18人,阳性率为4.80%。男女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P>0.05)。各年龄段比较,≤20岁年龄组未检出军团菌阳性,21~40岁组军团菌阳性23人,阳性率为6.68%,各年龄组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098,P>0.05)(表1)。�

  

  2.1.2 特殊人群军团菌抗体阳性率 空调冷却水军团菌培养阳性单位的200人中,军团菌抗体阳性21人,阳性率为10.50%;阴性单位的200人中,军团菌阳性4人,阳性率为2.00%。两者比较,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3,P  2.2 现场军团菌消除实验结果�

  2.2.1 实验前军团菌污染情况 在开展现场实验之前的基线调查中,2004年7―9月中央空调冷却水军团菌阳性率为56.25(9/16),菌落数为36~218 cfu/mL; 8―10月军团菌阳性率为62.50%(10/16),菌落数为55~403 cfu/mL,2次采样检测,军团菌重复阳性达62.50%。�

  2.2.2 现场实验效果比较 实验前3家商务大楼和饭店空调冷却塔水军团菌培养均为阳性,实验后72、240、624 h采样检测,实验组中军团菌均为阴性,而对照组持续阳性,军团菌菌落数在45~198 cfu/mL之间(表2)。��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健康从业人员和特殊人群中的军团菌抗体总阳性率为5.60%,表明本区人群健康受到军团菌的影响,其中健康从业人员阳性率为5.17%,与南京协作组对1 022名健康人群(与本文中健康从业人员性质相仿)调查的军团菌抗体阳性率5.0%基本相似[1]。�

  各种人群受军团菌感染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军团菌感染似不受性别影响,健康从业人员与特殊人群之间也无差异。但是在特殊人群中则与空调冷却水军团菌污染有关,在军团菌培养阳性的单位中,员工军团菌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军团菌阴性单位的员工,这对于预防军团菌病,重点控制环境,尤其是消除空调冷却水中军团菌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3年8月19日卫生部网上发布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中明确规定,空调系统的冷却水、冷凝水中不得检出军团菌。然而从我们2年抽查部分宾馆饭店及大型企业中央空调冷却水的资料中发现,军团菌阳性率高达62.50%,其菌落数在36~430 cfu/mL之间。据此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防止军团菌菌落总数进一步攀升,从而避免军团菌病的爆发流行。�

   预防军团菌病,根本的措施是消除空调冷却水中军团菌污染源。近年开展了一些有关军团菌的杀菌效果研究,但臭氧、紫外线杀菌等技术对控制军团菌效果并不理想,而金属电离消毒效果受水pH值和硬度的影响较大,含氯化学杀菌剂长期使用可损坏空调设备系统装置并对环境有污染。因此,寻找既能去藻除菌,又不损坏设备的安全、有效消除军团菌环境水污染的方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ZG频谱式微电脑杀菌器采用宽频磁场杀菌原理进行除藻、灭菌、去垢,在上海市疾控中心实验室中经过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在48 h内对军团菌杀灭率达到100.0%。本次现场军团菌消除实验显示,使用ZG频谱式微电脑杀菌器,经过72、240 及624 h效果观察,均无军团菌生长而对照组持续阳性,说明采用物理方法能恒定去除和杀灭中央空调系统冷却水中的军团菌。这种方法既解决了化学方法带来的损坏设备及环境污染问题,又弥补了臭氧、紫外线杀菌技术控制军团菌效果不彻底的不足,是目前值得推广应用的杀灭军团菌的有效方法。��

  

  4 参考文献�

  

  [1]胡修元,万超群. 我国军团菌病研究三年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86,7(3):175-177.�

  [2]陈悦,沈健民,何智纯,等,上海地区军团菌感染和环境污染状况的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2000,12(7):305-306.�

  [3]胡君生,夏建英,杨兰萍,等.应用简化和定量方法从空调冷却水中培养分离军团菌[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3):226-228.�

  [4]陈悦,秦兴国,陈长怡.上海首次从军团菌病例中检出军团菌[J].上海预防医学,1997,9(7):326-327.�

  (收稿日期:2007-06-11)

  摘要: [目的] 通过军团菌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本区各种人群中军团菌感染情况。寻找较为理想的中央空调系统冷却水军团菌消除方法,为防制军团菌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各种人群血清用微量凝集法检测军团菌抗体。采用ZG频谱式微电脑杀菌器进行现场军团菌杀灭效果对比实验。 [结果] 本区各种人群军团菌抗体总阳性率为5.60%,中央空调冷却水军团菌培养阳性单位人群军团菌抗体阳性率为阴性单位人群的5.25倍。经72、240、624 h除菌效果观察均无军团菌生长,而对照组持续阳性,菌落数45~198 cfu/mL。 [结论] 本区各种人群中均存在军团菌的感染,应加强对辖区内大型企业、宾馆饭店等中央空调冷却水的监测和卫生管理,如军团菌培养阳性,应采取强制性控制措施。ZG频谱式微电脑杀菌器能有效杀灭军团菌。�关键词:军团菌;血清; 调查; 杀菌中图分类号:R 517.9 文献标识码: A���

  

  军团菌病是一种急性呼吸道细菌性传染病,主要是因吸入含有军团菌的气溶胶而感染,西方国家军团菌病爆发流行期间的发病率为2.0%~10.6%。我国自1983年南京首次发现军团菌病病例以后,全国各地开始了军团菌的人群和环境监测,南京协作组用3年时间调查了1 022名健康人群,军团菌抗体阳性率为5.0%[1]。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用4年时间调查了各大宾馆、影剧院、医院、地铁和大型百货商场的空调冷却塔水,军团菌阳性率在28.6%~37.5%之间[2]。本区亦用2年时间调查了冷却塔水军团菌污染情况,阳性率高达45.7%[3],证明我区环境中军团菌的污染已对人群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上海地区自1993年出现首例军团菌病病例[4]以来,有关军团菌的污染问题引起了有关各方关注,并对军团菌的毒力及水环境污染等作了大量研究,但各种人群中军团菌感染状况及对军团菌消除方法等方面较详细的报道较少。对此我们于2004年起开展了军团菌病血清流行病调查及军团菌污染消除方法研究,旨在了解本区各种人群中军团菌感染情况及提供消除军团菌污染的方法,为制定军团菌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军团菌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

  1.1.1 对象 ① 特殊健康人群:从基础调查中分别选择空调冷却水军团菌阳性单位(青浦某宾馆和某食品有限公司)和阴性单位(青浦区2家卫生材料有限公司)的员工各200人。② 健康从业人群: 选择辖区内前来体检的健康从业人员,并经口头询问没有在中央空调环境下工作的经历,按WHO快速血清学调查方法(每个年龄组不少于30人份数),按年龄组分类,共600人份。�

  1.1.2 方法 对接受调查者每人采血2 mL分离血清,送上海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科细菌实验室用微量凝集试验检测军团菌抗体,血清抗体效价≥1∶32为军团菌抗体阳性,阳性者为当时或过去曾有过军团菌感染�

  1.2 现场空调冷却水军团菌消除实验�

  1.2.1 基础调查 调查辖区内2家宾馆和4家企业。每家采集空调冷却塔水各500 mL, 置于无菌广口瓶中立即送市疾控中心,采样重复2次,间隔1个月。�

  1.2.2 实验与对照 在经过2次采样检测均为军团菌阳性的宾馆、商务大楼中,选择外部条件基本相似的3家进行实验对照研究,其中1家为对照组,2家为实验组。实验组在进行现场试验后的72、 240、 624 h收集水样送市疾控中心防疫科细菌实验室进行军团菌培养和定量试验,同时与对照组作比对。�

  1.2.3 现场试验方法 现场试验采用物理除菌方法,器材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某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ZG频谱式微电脑杀菌器。当接通电源,输入200 V交流电,产生的脉冲电磁波经过线圈绕阻,将电磁波感应到水体,产生物理电化和生物反应,从而破坏细菌的生存环境,达到除藻灭菌的效果。��

  

  2 结果�

  

  2.1 军团菌抗体阳性率�

  本次收集各种人群血清共1 000份,检出军团菌抗体阳性56份,健康人群和特殊人群阳性率分别为5.17%(31/600)和6.25%(25/40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 P>0.05)。�

  2.1.1 健康从业人员军团菌抗体阳性率 健康从业体检人员共调查600人,其中男性225人,军团菌抗体阳性13人,阳性率为5.78%;女性375人,军团菌抗体阳性18人,阳性率为4.80%。男女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P>0.05)。各年龄段比较,≤20岁年龄组未检出军团菌阳性,21~40岁组军团菌阳性23人,阳性率为6.68%,各年龄组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098,P>0.05)(表1)。�

  

  2.1.2 特殊人群军团菌抗体阳性率 空调冷却水军团菌培养阳性单位的200人中,军团菌抗体阳性21人,阳性率为10.50%;阴性单位的200人中,军团菌阳性4人,阳性率为2.00%。两者比较,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3,P  2.2 现场军团菌消除实验结果�

  2.2.1 实验前军团菌污染情况 在开展现场实验之前的基线调查中,2004年7―9月中央空调冷却水军团菌阳性率为56.25(9/16),菌落数为36~218 cfu/mL; 8―10月军团菌阳性率为62.50%(10/16),菌落数为55~403 cfu/mL,2次采样检测,军团菌重复阳性达62.50%。�

  2.2.2 现场实验效果比较 实验前3家商务大楼和饭店空调冷却塔水军团菌培养均为阳性,实验后72、240、624 h采样检测,实验组中军团菌均为阴性,而对照组持续阳性,军团菌菌落数在45~198 cfu/mL之间(表2)。��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健康从业人员和特殊人群中的军团菌抗体总阳性率为5.60%,表明本区人群健康受到军团菌的影响,其中健康从业人员阳性率为5.17%,与南京协作组对1 022名健康人群(与本文中健康从业人员性质相仿)调查的军团菌抗体阳性率5.0%基本相似[1]。�

  各种人群受军团菌感染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军团菌感染似不受性别影响,健康从业人员与特殊人群之间也无差异。但是在特殊人群中则与空调冷却水军团菌污染有关,在军团菌培养阳性的单位中,员工军团菌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军团菌阴性单位的员工,这对于预防军团菌病,重点控制环境,尤其是消除空调冷却水中军团菌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3年8月19日卫生部网上发布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中明确规定,空调系统的冷却水、冷凝水中不得检出军团菌。然而从我们2年抽查部分宾馆饭店及大型企业中央空调冷却水的资料中发现,军团菌阳性率高达62.50%,其菌落数在36~430 cfu/mL之间。据此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防止军团菌菌落总数进一步攀升,从而避免军团菌病的爆发流行。�

   预防军团菌病,根本的措施是消除空调冷却水中军团菌污染源。近年开展了一些有关军团菌的杀菌效果研究,但臭氧、紫外线杀菌等技术对控制军团菌效果并不理想,而金属电离消毒效果受水pH值和硬度的影响较大,含氯化学杀菌剂长期使用可损坏空调设备系统装置并对环境有污染。因此,寻找既能去藻除菌,又不损坏设备的安全、有效消除军团菌环境水污染的方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ZG频谱式微电脑杀菌器采用宽频磁场杀菌原理进行除藻、灭菌、去垢,在上海市疾控中心实验室中经过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在48 h内对军团菌杀灭率达到100.0%。本次现场军团菌消除实验显示,使用ZG频谱式微电脑杀菌器,经过72、240 及624 h效果观察,均无军团菌生长而对照组持续阳性,说明采用物理方法能恒定去除和杀灭中央空调系统冷却水中的军团菌。这种方法既解决了化学方法带来的损坏设备及环境污染问题,又弥补了臭氧、紫外线杀菌技术控制军团菌效果不彻底的不足,是目前值得推广应用的杀灭军团菌的有效方法。��

  

  4 参考文献�

  

  [1]胡修元,万超群. 我国军团菌病研究三年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86,7(3):175-177.�

  [2]陈悦,沈健民,何智纯,等,上海地区军团菌感染和环境污染状况的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2000,12(7):305-306.�

  [3]胡君生,夏建英,杨兰萍,等.应用简化和定量方法从空调冷却水中培养分离军团菌[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3):226-228.�

  [4]陈悦,秦兴国,陈长怡.上海首次从军团菌病例中检出军团菌[J].上海预防医学,1997,9(7):326-327.�

  (收稿日期:2007-06-11)


相关内容

  • 呼吸道九联检技术手册20100311
  • 一. 呼吸道感染概述 呼吸道感染是指病原体感染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系统.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 tract infection ),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常见病因 ...

  • 医学微生物学[1]
  • 医学微生物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 微生物:一大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类群,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 分布:广泛 微生物在自然界生物中的地位:六界系统:病毒界.真菌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 三大类微生物: 1.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 ...

  •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394-2012
  •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由卫生部于2012年9月19日卫通[2012]16号发布,自2013年4月1日起实施.卫生部于2006年发布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自2013年4月1日起废止. ICS 91.140.30 C 51 WS 394-2012 公 ...

  • 聚集性医院感染事件处理流程
  • 聚集性医院感染事件处理机制与流程 一.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组织机构,成立领导小组,正确指挥,快速反应,积极应对 (一)领导小组: 组长.成 员与本院医院感染暴发应争预案同. (二)专家组,对遇到的突发事件的处置进行指导. 医疗组:成 员与本院医院感染暴发应争预案同. 疫情报告管理组:成 员与本院医院感染 ...

  • 食物中毒应急处置预案
  • 紫云自治县卫生监督所 食物中毒事件卫生监督应急处理预案 1.总则 1.1 目的和依据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食物中毒事件及其危害,指导.规范和做好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蔓延和事态的扩大,抢救中毒病人,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依 ...

  • 呼吸系统知识点总结
  • 呼吸系统知识点总结 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好发部位位于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 肺囊性纤维化血清内可含有抑制支气管柱状上皮细胞纤毛活动的物质 六.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的动脉血气诊断指标是PaO 2 6.65kPa Ⅱ型呼吸衰竭最主要的发生机制是肺泡通气不足 慢性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病因是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肺心病呼 ...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总学时数:72 理论环节学时数:56 实践环节学时数:16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 学分: 开课单位: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性质:该课程是研究抗原性异物的性状.补体的活化机制.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

  • 预防医学期末复习题
  • A 1. 下列关于氟中毒的论述中错误是 A 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B 氟斑牙多见于恒牙 C 从非病区搬入的居民比当地居民易患病 D 氟骨症发病主要在成年人,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且病情严重 E 无论氟斑牙还是氟骨症,其发生率和病情均与氟摄入量呈正相关 A 2. 一次污染物是指 A 由污染源直接排 ...

  • 霍乱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 霍乱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为及时.高效.妥善处臵我市发生的霍乱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山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中心成立霍乱疫情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