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与梁实秋翻译之争中的

浅析鲁迅与梁实秋翻译之争中的“硬译”和“重译”

摘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和梁实秋就翻译的性质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论战。论战的时间之长,战辞之激烈,实属中国文史所罕见。本文从争论的两个焦点问题对此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鲁迅;梁实秋;硬译;重译

1.引言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梁实秋鲁迅展开了一场持续了八年之久的翻译论战。这场论战涉及了很多方面的问题,如文学作品中普遍的人性、文学的阶级性、文学的批判态度、翻译的标准等等。(刘全福,2000:56)。鲁迅的翻译原则可以概括为“直译”,“求信”和“达旨”。梁实秋在翻译原则上没有明确的原则,但是他在翻译上持“中庸翻译观”。他们产生争议的原因主要是二人在翻译时的切入点和侧重点不同,以及他们所持的信仰不同。(张琳琳,2008:147).鲁迅和梁实秋关于翻译的论战始于梁实秋的《论鲁迅先生的“硬译”》一文,这篇文章发难的对象是刚刚出版的《文艺与批评》一书,而这本书是鲁迅从日译本编译的苏联卢那卡察尔斯基的文艺评论集。在此书中,鲁迅表明了他对自己翻译这本书态度,他翻译完这本书后发现很晦涩,难解之处很多,但是他觉得如果将句子拆下来再翻译的话,又会失去原来精悍的语气。于是他又说道,他只能这样硬译了,只是希望读者肯硬着头皮读下去。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鲁迅与梁秋实争论的两个主要问题,即:“硬译”和“重译”。

2.鲁迅和梁实秋关于“硬译”和“重译”的争论

2.1 “硬译”的争论

在鲁迅先生编译的《文学与批评》一书之后,梁实秋马上就在《新月》杂志上发表了《论鲁迅先生的“硬译”》,批评鲁迅先生的文风。梁实秋说道,鲁迅先生写作小说及杂谈时,文笔简练流利,没有人能说他的文笔不济,可是译笔不敢恭维,又说鲁迅前些年翻译的文字,如《苦闷的象征》,原文还不至于让读者看不懂,但是译文却转变风格了,文句极端难懂,句法稀奇古怪,离“死译”不远了。(杨玉玲,2006:88).梁实秋认为让读者硬着头皮读完死硬的文字,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梁实秋认为坏的翻译包含下列几个条件:(一)与原文意思不符。(二)未能传达出原文的强悍的语气。(三)令人看不懂。三条有其一,便不是好翻译,若三者具备,便是最坏的翻译。(严晓江,2007:123).梁实秋还总结说,“曲译”诚然

要不得,“硬译”、“死译”之风也不可长。其实,“硬译”这一概念对于鲁迅和梁实秋来说具有不同含义。鲁迅将自己的翻译称作是“硬译”,是“直译”的代替说法。鲁迅指出:现在来了许多“外国文”,而许多句子需要也需要新造,也可以说是硬造,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留原来的精悍的语气。因此,鲁迅先生的“硬译”是为了是文章更忠实于原文,也就是说对原文的“信”。(刘全福,2000:56).对于他后来提出的“宁信而不顺”一语是针对赵景深的“宁顺而不信”,“不顺”并不是鲁迅先生所追求的,而是因为在翻译中很难实现既能顺又能信,所以鲁迅先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地选择了“信”。(杨玉玲,2006:89).

2.2“重译”的争论

重译现象是鲁迅和梁实秋翻译论战的另个焦点,这焦点主要集中在重译的成因、性质以及重译是否可取两个方面的问题上。(刘全福,2000:59).鲁迅曾重译许多日译的文章,但是梁实秋认为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梁实秋认为,重泽终究是不太好的,尤其是重译那些富有文学意味的作品,本来译者的译笔无论如何的灵活巧妙,译出来的东西和原文相比,总像是搀了水或透了气的酒一般,味道多少变了,若是重译,与原作隔了一层,当然气味就容易变得更厉害些;实在而言,也没有重泽的必要,国内精通希腊文的人大概不多,懂俄文法文的人不见得很少,所以还是研究英文的人多译出几部英文著作较为有益些。(刘全福,2000:59)。对于梁实秋的批评,鲁迅当时没有立即回应,直到1930年3月,鲁迅在《“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一文文末才提到自己之所以重译是因为国内并无直接的译本。后鲁迅又发表了《论重译》,陈述了他的原因:一是重译比直接译容易。首先,“原文的能令译者自惭不及,怕敢动笔的好处,先由原译者消去若干部分了。”其次,原著难解之处,忠实的译者会有注解,可以省却重译者许多精力。再者,重译有数种译本可供参考,这对译者是既方便的,直接译则不然。二是目前国内尚无直接的译本,姑且“空地里称雄” 这是鲁迅重译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对于重译可能损失原作的精彩,鲁迅也有清醒的认识。但鲁迅又认为,如果大家都等着,不敢动笔,不肯重译,那么中国也就“难有上至希罗,下至现代的文学名著的译本了。„„这是何等可怜的眼界。”(杨玉玲,2006:90)。虽然梁实秋反对重译,但是他也曾重译过别人的作品的,由此可见,重译并不是完全不可取的,现在的中国翻译界就是应该多啊发展,多去吸收一些其他文化,只是在重译的过程中还是要遵循翻译的原则即信、达、雅。

3.结语

鲁迅和梁实秋这场长达八年的翻译论战影响深远,他们的论题对现在的翻译界很有益处,虽然两人在争论中运用了过于偏激的言论,但是他们的有些论点都很有说服性,在研究

他们对翻译的争论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忽略了那个特定的历史政治背景,两人都对中国的翻译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应该学习他们那种批判精神,但是也应该是友好的,从善意的出发点去批评人家。

参考文献

『1』 冯智强.学者型翻译家梁实秋翻译思想研究『I』.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1):67-68. 『2』 刘全福.鲁迅、梁实秋翻译论战焦点透析『J』.中国翻译.2000(3):56-60.

『3』 李艳霞.从目的论看梁实秋和鲁迅翻译官的异同『I』.郑州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6

(2):90-92.

『4』 严晓江.梁实秋中庸翻译观研究『H』.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5』 杨玉玲.鲁迅梁实秋翻译论战综述『I』.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11):88-91. 『6』 张琳琳.鲁迅与梁实秋的翻译之争及对翻译批评的意义『I』.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

(3):147-149.

浅析鲁迅与梁实秋翻译之争中的“硬译”和“重译”

摘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和梁实秋就翻译的性质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论战。论战的时间之长,战辞之激烈,实属中国文史所罕见。本文从争论的两个焦点问题对此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鲁迅;梁实秋;硬译;重译

1.引言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梁实秋鲁迅展开了一场持续了八年之久的翻译论战。这场论战涉及了很多方面的问题,如文学作品中普遍的人性、文学的阶级性、文学的批判态度、翻译的标准等等。(刘全福,2000:56)。鲁迅的翻译原则可以概括为“直译”,“求信”和“达旨”。梁实秋在翻译原则上没有明确的原则,但是他在翻译上持“中庸翻译观”。他们产生争议的原因主要是二人在翻译时的切入点和侧重点不同,以及他们所持的信仰不同。(张琳琳,2008:147).鲁迅和梁实秋关于翻译的论战始于梁实秋的《论鲁迅先生的“硬译”》一文,这篇文章发难的对象是刚刚出版的《文艺与批评》一书,而这本书是鲁迅从日译本编译的苏联卢那卡察尔斯基的文艺评论集。在此书中,鲁迅表明了他对自己翻译这本书态度,他翻译完这本书后发现很晦涩,难解之处很多,但是他觉得如果将句子拆下来再翻译的话,又会失去原来精悍的语气。于是他又说道,他只能这样硬译了,只是希望读者肯硬着头皮读下去。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鲁迅与梁秋实争论的两个主要问题,即:“硬译”和“重译”。

2.鲁迅和梁实秋关于“硬译”和“重译”的争论

2.1 “硬译”的争论

在鲁迅先生编译的《文学与批评》一书之后,梁实秋马上就在《新月》杂志上发表了《论鲁迅先生的“硬译”》,批评鲁迅先生的文风。梁实秋说道,鲁迅先生写作小说及杂谈时,文笔简练流利,没有人能说他的文笔不济,可是译笔不敢恭维,又说鲁迅前些年翻译的文字,如《苦闷的象征》,原文还不至于让读者看不懂,但是译文却转变风格了,文句极端难懂,句法稀奇古怪,离“死译”不远了。(杨玉玲,2006:88).梁实秋认为让读者硬着头皮读完死硬的文字,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梁实秋认为坏的翻译包含下列几个条件:(一)与原文意思不符。(二)未能传达出原文的强悍的语气。(三)令人看不懂。三条有其一,便不是好翻译,若三者具备,便是最坏的翻译。(严晓江,2007:123).梁实秋还总结说,“曲译”诚然

要不得,“硬译”、“死译”之风也不可长。其实,“硬译”这一概念对于鲁迅和梁实秋来说具有不同含义。鲁迅将自己的翻译称作是“硬译”,是“直译”的代替说法。鲁迅指出:现在来了许多“外国文”,而许多句子需要也需要新造,也可以说是硬造,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留原来的精悍的语气。因此,鲁迅先生的“硬译”是为了是文章更忠实于原文,也就是说对原文的“信”。(刘全福,2000:56).对于他后来提出的“宁信而不顺”一语是针对赵景深的“宁顺而不信”,“不顺”并不是鲁迅先生所追求的,而是因为在翻译中很难实现既能顺又能信,所以鲁迅先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地选择了“信”。(杨玉玲,2006:89).

2.2“重译”的争论

重译现象是鲁迅和梁实秋翻译论战的另个焦点,这焦点主要集中在重译的成因、性质以及重译是否可取两个方面的问题上。(刘全福,2000:59).鲁迅曾重译许多日译的文章,但是梁实秋认为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梁实秋认为,重泽终究是不太好的,尤其是重译那些富有文学意味的作品,本来译者的译笔无论如何的灵活巧妙,译出来的东西和原文相比,总像是搀了水或透了气的酒一般,味道多少变了,若是重译,与原作隔了一层,当然气味就容易变得更厉害些;实在而言,也没有重泽的必要,国内精通希腊文的人大概不多,懂俄文法文的人不见得很少,所以还是研究英文的人多译出几部英文著作较为有益些。(刘全福,2000:59)。对于梁实秋的批评,鲁迅当时没有立即回应,直到1930年3月,鲁迅在《“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一文文末才提到自己之所以重译是因为国内并无直接的译本。后鲁迅又发表了《论重译》,陈述了他的原因:一是重译比直接译容易。首先,“原文的能令译者自惭不及,怕敢动笔的好处,先由原译者消去若干部分了。”其次,原著难解之处,忠实的译者会有注解,可以省却重译者许多精力。再者,重译有数种译本可供参考,这对译者是既方便的,直接译则不然。二是目前国内尚无直接的译本,姑且“空地里称雄” 这是鲁迅重译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对于重译可能损失原作的精彩,鲁迅也有清醒的认识。但鲁迅又认为,如果大家都等着,不敢动笔,不肯重译,那么中国也就“难有上至希罗,下至现代的文学名著的译本了。„„这是何等可怜的眼界。”(杨玉玲,2006:90)。虽然梁实秋反对重译,但是他也曾重译过别人的作品的,由此可见,重译并不是完全不可取的,现在的中国翻译界就是应该多啊发展,多去吸收一些其他文化,只是在重译的过程中还是要遵循翻译的原则即信、达、雅。

3.结语

鲁迅和梁实秋这场长达八年的翻译论战影响深远,他们的论题对现在的翻译界很有益处,虽然两人在争论中运用了过于偏激的言论,但是他们的有些论点都很有说服性,在研究

他们对翻译的争论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忽略了那个特定的历史政治背景,两人都对中国的翻译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应该学习他们那种批判精神,但是也应该是友好的,从善意的出发点去批评人家。

参考文献

『1』 冯智强.学者型翻译家梁实秋翻译思想研究『I』.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1):67-68. 『2』 刘全福.鲁迅、梁实秋翻译论战焦点透析『J』.中国翻译.2000(3):56-60.

『3』 李艳霞.从目的论看梁实秋和鲁迅翻译官的异同『I』.郑州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6

(2):90-92.

『4』 严晓江.梁实秋中庸翻译观研究『H』.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5』 杨玉玲.鲁迅梁实秋翻译论战综述『I』.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11):88-91. 『6』 张琳琳.鲁迅与梁实秋的翻译之争及对翻译批评的意义『I』.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

(3):147-149.


相关内容

  • 浅析鲁迅与梁实秋翻译论战
  • 摘 要:本文拟从鲁迅与梁实秋关于翻译的论战入手,对比分析鲁.梁不同的个人经历政治立场,通过对鲁.梁关于"硬译"论战的追述,来阐释鲁.梁的翻译思想不同的原因,以期更好的理解鲁迅与梁实秋的翻译观. 关键词:鲁迅:梁实秋:硬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

  • 浅析胡适的文学翻译思想
  • 学术视点 MangZhong Literature 总第429期 浅析胡适的文学翻译思想 ◎张亚楠 (南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 胡适(1891-1962)是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位中心人物,是现代中国的一个文化巨人,他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过程中,有着多方面的.创获性的文化成就.胡适大力提倡 ...

  • [飘]中的女性意识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商务信函中模糊语的使用 ...

  • 鲁迅_梁实秋翻译论战焦点透析
  • <中国翻译>2000年第3期 翻译史研究・ 鲁迅.梁实秋翻译论战焦点透析 刘全福 摘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和梁实秋之间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翻译论战,,其战辞之激烈,战文之繁密,实为中国文史所罕见.委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鲁迅梁实秋翻译 Abstract:Thedecadesof ...

  • 历史今天:1903年1月6日,被鲁迅骂为乏走狗的梁实秋出生
  • 特约作者(一一) 梁实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 他是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中国学者.他以一人之力,持续40载,完成整部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堪称奇迹.他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他的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

  • 鲁迅_硬译_的文化解读
  • 上海翻译ShanghaiJournalofTranslators2009No.4 鲁迅"硬译"的文化解读 贺爱军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宁波 315211) [摘要]鲁迅的"硬译"历来诟病较多,从梁实秋的批评到赵景深的指责,"硬译"理论从一诞 ...

  • 朱德与同盟会革命爱国运动
  • 青岛大学执教期间还翻译了<西塞罗文录>及英国著名作家乔治·艾略特的<织工马南传>,并于1932年初出版于商务印书馆.同时,也正是在青的翻译工作.1955年,梁实秋先生出任台师大文学院长一职,时隔四年后,协志出版社发行了其翻译的<沉思录>,并影响着梁实秋先生以后的创 ...

  • 五四翻译与明清翻译对比
  • 五四时期翻译与明清时期翻译之对比研究 明清时期的西学翻译和五四时期的文学翻译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两次影响较为深远的翻译活动.一方面,这两次翻译活动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两者在译者的构成.翻译材料的选择.语体格局.翻译思想理论及方法等方面却表现出迥异之处.迄今为止,很少有人对 ...

  • 梁实秋 走过蔷薇与荆棘之路
  • 梁实秋:走过蔷薇与荆棘之路 导言:"人生的路途,多少年来就这样地践踏出来了,人人都循着这路途走,你说它是蔷薇之路也好,你说它是荆棘之路也好,反正你得乖乖地把它走完."1987年的11月3日,梁实秋先生于台北走完了他84年的人生路.他的身后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