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_硬译_的文化解读

上海翻译ShanghaiJournalofTranslators2009No.4

鲁迅“硬译”的文化解读

贺爱军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宁波

315211)

[摘要]鲁迅的“硬译”历来诟病较多,从梁实秋的批评到赵景深的指责,“硬译”理论从一诞生起,就非议不断。悉心考

究,这些批评多是基于英汉对照的语言学层面上做出的。然而,鲁迅的“硬译”决不是个语言问题,而有着深刻的文化意蕴,它是改造中国传统语言和文化的策略。鲁迅的“硬译”是针对晚清时期盛行的“豪杰译”有感而发,是对“林纾模式”的反叛。它的理论基础是鲁迅的历史“中间物”意识,它的最终所指是改造中国传统的语言和文化。

[关键词]鲁迅;硬译;文化策略;中间物[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9358(2009)0420070204

  译家鲁迅研究在国内长期受到冷落,研究成果

也显得相对薄弱。国内研究鲁迅翻译的专著仅有3

本,深入研究鲁迅翻译的文章也为数不多。根据《鲁迅研究数据索引》,从1949年10月至1981年12月,有关鲁迅翻译研究的文章仅占5页,只有54行。(中国社会科学院1980:265-268)1981-2005年间仅发表了30多篇文章,探究鲁迅的翻译理论、值、相称,,薪。?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一直以来,作家鲁迅的声誉掩盖了译家鲁迅的成绩。同时译家鲁迅的形象被“意识形态”所掩盖,对其研究跳不出“三家五最”的思维定势。毫无疑问,鲁迅的小说创作无论在艺术性以及思想性方面都称得上“伟大”,构成他作为一位“最伟大的文学家”、“最伟大的思想家”的重要内

(也称直译)容。然而鲁迅翻译理论的核心“硬译”以及在“硬译”理论指导下的译文从语言学的角度

来看,无论如何也称不上“伟大”。(王宏志2006)他的“硬译”理论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遭到梁实秋、赵景深等人的严厉批评,他们认为鲁迅“硬译”的文章“读了也等于不读”、“如同看地图一般,要伸着手指来找寻句法的线索位置”;他的译文“信”有余而“达”不足,一般读者很难喜欢。他和其弟周作人合作翻译《域外小说集》仅仅售出不足二十本就是明证。由此可见,从传统的语言学视角来

看待鲁迅的译文,佶屈聱牙自是必然。那么应该从何种角度看待和解读鲁迅的“硬译”理论呢?笔者以为鲁迅的“硬译”,是鲁迅“历史中间物”,对“,

(雷”

2000:25-33)而提出来的。鲁迅认,硬译”才能尽量减少西方文化在翻译过程中的损失和变形,减少中国传统文化对其污染。下文就从这三个方面解读鲁迅的“硬译”。一、“硬译”溯源

晚清民初时期,“直译”不仅在翻译实践中极少使用,而且这种翻译方法往往跟“率尔操觚”、“佶屈聱牙”、“味同嚼蜡”、“无从索解”和“释家经咒”联系在一起。当时以林纾、包天笑、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晚清翻译家虽未打出“意译”的旗号,但在实践中使用的却是“译意不译词”的翻译策略。他们对原作的题名、人名乃至框架结构加以中国化的改造,以适合时人的阅读习惯。严复自称这种意译方法为

“达旨”,也有人称之为“豪杰译”。这种不尊重原文的翻译,不利于读者准确地了解外国文学和文化。鲁迅、周作人遂为直译正名,公开标榜“直译”,并在《域外小说集》的翻译实践中付诸实施。

《域外小说集》翻译出版之后,鲁迅基本一直使用“硬译”的翻译方法。他在大多数译作的序言或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XY0700018)成果之一。[收稿日期]2009201205

[作者简介]贺爱军,苏州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生,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比较文化。

・70・

后记中都阐明了这一点。1921年鲁迅在《译了〈工人绥惠略夫〉之后》中写道:“除了几处不得已的地

(鲁迅2005[10]:184)1924年方,几乎是逐字译。”在《苦闷的象征・引言》中写道:“文句大概是直译

的,也极愿意一并保存原文的口吻”。(鲁迅2005[10]:257)1925年在《〈出了象牙之塔〉后记》中,鲁迅又写道:“文句仍然是直译,和我历来所取的方法一样。也竭力想保存原书的口吻,大抵连语句的前

(鲁迅2005[10]:271)1929年后次序也不甚颠倒。”在《〈文艺与批评〉译者附记》中鲁迅又写道:“从译

本看来,卢那卡尔斯基的论说就已经很够明白痛快了。但因为译者的能力不够和中国文本来的缺点,译完一看,晦涩,甚而至于难解之处也真多;倘将仂句拆下来呢,又失了原来的精悍的语气。在我,是除了还是这样的硬译之外,只有‘束手’这一条路———就是所谓‘没有出路’———了,所余的惟一希望,只在读者还肯硬着头皮看下去而已。”(鲁迅2005[10]:329)

鲁迅每译完一本书后,几乎都要在译者序或跋中强调自己奉行的是“硬译”的翻译策略。然而“硬译”理论一提出,就受到梁实秋、对。于是在20年代后期到30难,于1929年9硬译”》和《?,批评鲁迅的翻译“生硬”、“别扭”、“极端难懂”,离“死译”不远。鲁迅则于1930年3月发表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给予反驳。鲁迅从学术角度阐述了他对“硬译”的看法,大致有以下四层意思:“硬译”与“死

(主要指译”有区别,并不是故意的“曲译”;“硬译”

翻译科学的文艺论及其他革命理论著作)自有需要它的读者对象,它在他们之间存在;“我的译作,本不在博读者的‘爽快’,却往往给人以不舒服”,因为思想对立的人觉得“气闷、憎恶、愤恨”是当然的,至于那些对理论知之不多的“批评家”,本是应该有“不贪‘爽快’,耐苦来研究这些理论的义务的”;“硬译”不仅为了“不失原来的精悍的语气”,同时也可以“逐渐添加了新句法”,经过一段时间,可能“同化”而“成为己有”。(陈福康2006:2922293)直译和意译的分歧究其实是翻译主体的文化依附在语言层面的体现,是以主体文化还是客体文化为本位的具体体现。“中国的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

(杨春时1994:251)鲁迅正是强烈地化中吸取力量”

意识到这一点,才坚定了他做一个“盗火者”,导“异

域文术新宗”,“别求新声于异邦”。而要想引进外

国原质文化,“硬译”毫无疑问是首选策略。二、“硬译”是对林纾模式的背叛

鲁迅在1932年1月16日回答日本青年学者增田涉的信中这样写道:

《域外小说集》发行于一九0七或一九0八年,我与周作人还在日本东京。当时中国流行林琴南用古文翻译的外国小说,文章确实很好,但误译很多。我们对此感到不满,想加以纠正,才干起来的,但大为失败。(顾农2008:54)

众所周知,“林纾模式”可以说是一种缺乏边界意识的翻译方式,“归化”程度极高,但凡遇到跟译入语语文规范、语言规范、文化规范、社会规范、伦理规范不一致的地方,都毫无顾忌地大力改写、改编,使之尽可能“中国化”。以译者为中心、。这种”或“中学为体、,”的斑马文章。周作人———晚清严、林以降整整一代译家“以诸子之文写夷人之语”。“他们的弊病,就在‘有自己无别人’,抱定老本领、旧思想,丝毫不肯融通;所以把外国异教的著作,都变成斑马文章,孔孟道德。”(周作人2002:148)

鲁迅受林纾的影响很大,正是在林纾的启发和影响下,他才走上了小说翻译和创作的道路。那么鲁迅为什么要背叛林纾呢?这个悖论可以从当时的文化语境得到解释。五四时期,时代语境已经发生了改变,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百日维新统统失败,中国人步步后退、步步被迫自我否定,使中华民族所依附的、具有自我身份确证意义的传统文化逐渐丧失了神圣性,乃至被疏远和抛弃。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非常明确:“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

(雷亚平、他。”张富贵2000:28)鲁迅认为为了生存,原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踏倒在地,引进西方先进文化,从而建立一种适合生存的新文化。当时的中国内外交困,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双重压迫,推己及人,中国人民对于其他被损害民族的痛苦自然会深切同情。因而了解这些国家的文化、政治、经济情

・71・

况,了解他们反帝、反独裁、争取民主自由的艰苦斗争就具有特殊意义。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叙述了他倾向于介绍东欧文学的原因:“因为所求的作品是叫喊和反抗,势必至于倾向了东欧,因此所看的俄国、波兰以及巴尔干诸小国家的东西

(鲁迅2005[4]:525)在翻译选目上,鲁就特别多。”

迅对波兰、爱尔兰、西班牙、俄国、印度、希腊等“被侮辱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情有独钟,用力甚勤。他的这种翻译选目被称为“弱国情结”(王友贵,2005)。鲁迅的“弱国情结”正是出于对中国“不变革必亡国”的巨大恐惧,他要通过翻译行为来向国人具体生动地展示“亡国”民族的可悲可怕的境遇。对传统文化和语言的决裂态度,对亡国灭种的巨大恐惧,注定鲁迅肯定要背叛林纾,提出与严复、林纾为代表的第一代翻译家截然不同的“硬译”理论。这乃是改造中国传统文化,构建中国现代文化的历史必然,也体现了以鲁迅为代表的新一代译者“容异”与“取异”的文化眼光和文化姿态。从《域外小说集》开始直到《死魂灵》,鲁迅一直采用了“硬译”的文化策略,践行“拿来主义”,积极汲取异质域外文化,三、“硬译”是鲁迅长期以来,,被人,“并非什么前途的目标、范本”而是“在转变中、在进

(鲁迅2005[1]:302)的“化的链子上”中间物”。这

绝非鲁迅的谦辞,而是如实反映了“他自己以及他所处时代的历史过渡性。他是无限运动过程中的一个有限环节,他为无数的后来者铺平了超越自己的道路,他留给后世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社会、自身的

(崔峰2007:14)他的历程中一个真实的横断面。”

“硬译”理论也是“中间物”意识的产物。“历史中间物”是鲁迅于1926年在“写在《坟》后面”一文中提出来的:“以为一切事物,在转变中,是总有多少中间物的。……或者简直可以说,在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鲁迅2005[1]:302)1926年鲁迅又在“华盖集续编・记谈话”中进一步阐发了这一思想:“黑暗只能附丽于渐就灭亡的事物,一灭亡,黑暗也就一同灭亡了,它不永久。然而将来是永远要有的,并且总要光明起来;只要不做黑暗的附着物,为光明而灭亡,则我们一定有悠久

(鲁迅2005[3]:的将来,而且一定是光明的将来。”

378)1930年鲁迅又在“致章廷谦”中谈到了这一思

・72・

想:“梯子之论,是极确的,对于此一节,我也曾熟

虑,倘使后起诸公,真能由此爬得较高,则我之被踏,又何足惜。中国之可作梯子者,其实除我之外,也无

(鲁迅2005[12]:226)思想层面的“几了。”中间物”、“梯子”意识体现在他的翻译实践中必然是“硬

译”的翻译策略,因为“硬译”是输入异域原质文化,从而改造中国语言文字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让“可用的传下去,渣滓就听他剩落在过去里”。无论什么,我是至今主张“宁信而不顺的。”自然这所谓“不顺”,决不是说“跪下”要译作“跪在膝之上”,“天河”要译作“牛奶路”的意思,乃是说,不妨不像吃茶淘饭一样几口可以咽完,却必须费牙来嚼一嚼。这里就来了一个问题:为甚么不完全中国化,给读者省些力气呢?……我的答案是:这也是译本。这样的译本,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中国的文或者话,……虽然创作,。,可用的传,。……但这情形也,其中的一部分,将以“不顺”而成,则因为到底“不顺”而被淘汰,被踢开。(鲁迅2005[4]:391-392)

自然,世间总会有较好的翻译者,能够译成既不曲,也不“硬”或“死”的文章的,那时我的译本当然就被淘汰,我就只要来填这从“无有”到“较好”的空间罢了。(鲁迅2005[4]:215)

阐释学认为,每个翻译主体都不是某一翻译实践的终结者,每部译作都不是终结之作,而是一个历史发展链条中的“中间物”。正因为它是中间物,必定是不完善的,是迈向“既不曲,也不硬”的一个环节。鲁迅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才甘愿充当这从“无有”到“较好”的中间者,并认真履行中间物的职责,宁肯自己吃点苦头,硬着头皮忠实原文。这就是“硬译”存在的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也体现了鲁迅的良苦用心。

四、“硬译”是改造中国语言文字的文化策略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道:“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在鲁迅眼里,翻译同样是实现“启蒙”、“为人生”的手段。既然翻译要起到这一目的,那便是要把外来的新的东西引进来。在这种情形下,译者便会强调译文对译文文化的冲击,便会采用一种让读者走向

原著的翻译方法,不但不会对原著稍加修改,而且尽量突出原著的权威,从而让译文在译文文化里产生最大的“暴力”作用。鲁迅采用“直译法”,为的就是要更有效地起到教化作用,产生更好的启蒙效果,从而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文字。

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鲁迅在创作中使用的语言也是“文白杂糅、半阴不阳”、“疙疙瘩瘩,读起来总

(王晓初2005:75)那么鲁迅在翻译实践有些含混。”中采取“硬译”策略,就是他一贯主张的文化策略的

具体体现。“在鲁迅及其同时代人看来,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语言形式的不同,实质上反映了民族思维方式与感知方式的不同,表现不同的社会历史文

(杨春时1994:234)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化传统。”意义,不仅在于引入新思想与新文学,更是为了促进

民族思维与心理以及民族语言的改造,这就是鲁迅坚持“硬译”标准的深刻内涵和意义所在。正是鲁迅语言的“疙瘩”“杂糅”“别扭”,“才最大限度地凝聚起语言的爆破性力量,将言说与无法言说的、正面与反面的、显露的与潜隐的、冷与热、爱与憎、黑色的与白色的与红色的等多种向度、多种维度的情感、哲思与意向凝聚起来,、(王晓初2005:式。””表明的是一种文化态度,号的尖锐否定和对西方文化及其语言符号的基本肯定而提出来的。只有“硬译”,才能尽量减少西方文化在翻译过程中的损失和变形,才能引进原质性的西方文化和语言形式,从而对中国文化和语言产生一种推动和改革作用。

综上所述,鲁迅提出“硬译”理论有其深刻的文化语境,是对不尊重原作的“林纾模式”的反拨,是鲁迅历史“中间物”意识的产物,也是改造中国语言文字的一种文化策略。注释:

① 这3本专著是刘少勤的《盗火者的足迹与心迹———论鲁

迅与翻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王友贵的《翻译家鲁迅》,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李

寄的《鲁迅传统汉语翻译文体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

② “豪杰译”即译者以“豪杰”自命,不受原文束缚,任意添

削、改动原文。参见方华文《20世纪中国翻译史》,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资料索引

[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2652268.

[2] 雷亚平,张福贵.文化转型:鲁迅的翻译活动在中国社

会进程中的意义与价值[J].鲁迅研究月刊,2000,

(12):25233.

[3] 鲁 迅.鲁迅全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

版社,2005:1842329.

[4]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2006:2922293.

[5] 杨春时.中国文化转型[M].社,1994:2342251.

[6] 顾.鲁迅的“”[J].鲁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M].鲁迅.鲁迅全集:第

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25.

[9] 鲁 迅.写在《坟》后面[M].鲁迅.鲁迅全集:第一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012302.

[10] 崔 峰.翻译家鲁迅的“中间物”意识———以鲁迅早

期翻译方式的变换为例[J].中国翻译,2007,(6):

14.

[11] 鲁 迅.华盖集续编・记谈话[M].鲁迅.鲁迅全集:

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78.

[12] 鲁 迅.书信・致章廷谦(300327)[M].鲁迅.鲁迅

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26.

[13] 鲁 迅.关于翻译的通信・回信[M].鲁迅.鲁迅全

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912392.

[14] 鲁 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M].鲁迅.鲁迅

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15.

[15] 王宏志.鲁迅与左联[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16] 王友贵.翻译家鲁迅[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

[17] 王晓初.论鲁迅思想与艺术的越文化渊源[J].文学

评论,2005,(5):70275.

・73・

上海翻译ShanghaiJournalofTranslators2009No.4

鲁迅“硬译”的文化解读

贺爱军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宁波

315211)

[摘要]鲁迅的“硬译”历来诟病较多,从梁实秋的批评到赵景深的指责,“硬译”理论从一诞生起,就非议不断。悉心考

究,这些批评多是基于英汉对照的语言学层面上做出的。然而,鲁迅的“硬译”决不是个语言问题,而有着深刻的文化意蕴,它是改造中国传统语言和文化的策略。鲁迅的“硬译”是针对晚清时期盛行的“豪杰译”有感而发,是对“林纾模式”的反叛。它的理论基础是鲁迅的历史“中间物”意识,它的最终所指是改造中国传统的语言和文化。

[关键词]鲁迅;硬译;文化策略;中间物[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9358(2009)0420070204

  译家鲁迅研究在国内长期受到冷落,研究成果

也显得相对薄弱。国内研究鲁迅翻译的专著仅有3

本,深入研究鲁迅翻译的文章也为数不多。根据《鲁迅研究数据索引》,从1949年10月至1981年12月,有关鲁迅翻译研究的文章仅占5页,只有54行。(中国社会科学院1980:265-268)1981-2005年间仅发表了30多篇文章,探究鲁迅的翻译理论、值、相称,,薪。?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一直以来,作家鲁迅的声誉掩盖了译家鲁迅的成绩。同时译家鲁迅的形象被“意识形态”所掩盖,对其研究跳不出“三家五最”的思维定势。毫无疑问,鲁迅的小说创作无论在艺术性以及思想性方面都称得上“伟大”,构成他作为一位“最伟大的文学家”、“最伟大的思想家”的重要内

(也称直译)容。然而鲁迅翻译理论的核心“硬译”以及在“硬译”理论指导下的译文从语言学的角度

来看,无论如何也称不上“伟大”。(王宏志2006)他的“硬译”理论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遭到梁实秋、赵景深等人的严厉批评,他们认为鲁迅“硬译”的文章“读了也等于不读”、“如同看地图一般,要伸着手指来找寻句法的线索位置”;他的译文“信”有余而“达”不足,一般读者很难喜欢。他和其弟周作人合作翻译《域外小说集》仅仅售出不足二十本就是明证。由此可见,从传统的语言学视角来

看待鲁迅的译文,佶屈聱牙自是必然。那么应该从何种角度看待和解读鲁迅的“硬译”理论呢?笔者以为鲁迅的“硬译”,是鲁迅“历史中间物”,对“,

(雷”

2000:25-33)而提出来的。鲁迅认,硬译”才能尽量减少西方文化在翻译过程中的损失和变形,减少中国传统文化对其污染。下文就从这三个方面解读鲁迅的“硬译”。一、“硬译”溯源

晚清民初时期,“直译”不仅在翻译实践中极少使用,而且这种翻译方法往往跟“率尔操觚”、“佶屈聱牙”、“味同嚼蜡”、“无从索解”和“释家经咒”联系在一起。当时以林纾、包天笑、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晚清翻译家虽未打出“意译”的旗号,但在实践中使用的却是“译意不译词”的翻译策略。他们对原作的题名、人名乃至框架结构加以中国化的改造,以适合时人的阅读习惯。严复自称这种意译方法为

“达旨”,也有人称之为“豪杰译”。这种不尊重原文的翻译,不利于读者准确地了解外国文学和文化。鲁迅、周作人遂为直译正名,公开标榜“直译”,并在《域外小说集》的翻译实践中付诸实施。

《域外小说集》翻译出版之后,鲁迅基本一直使用“硬译”的翻译方法。他在大多数译作的序言或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XY0700018)成果之一。[收稿日期]2009201205

[作者简介]贺爱军,苏州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生,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比较文化。

・70・

后记中都阐明了这一点。1921年鲁迅在《译了〈工人绥惠略夫〉之后》中写道:“除了几处不得已的地

(鲁迅2005[10]:184)1924年方,几乎是逐字译。”在《苦闷的象征・引言》中写道:“文句大概是直译

的,也极愿意一并保存原文的口吻”。(鲁迅2005[10]:257)1925年在《〈出了象牙之塔〉后记》中,鲁迅又写道:“文句仍然是直译,和我历来所取的方法一样。也竭力想保存原书的口吻,大抵连语句的前

(鲁迅2005[10]:271)1929年后次序也不甚颠倒。”在《〈文艺与批评〉译者附记》中鲁迅又写道:“从译

本看来,卢那卡尔斯基的论说就已经很够明白痛快了。但因为译者的能力不够和中国文本来的缺点,译完一看,晦涩,甚而至于难解之处也真多;倘将仂句拆下来呢,又失了原来的精悍的语气。在我,是除了还是这样的硬译之外,只有‘束手’这一条路———就是所谓‘没有出路’———了,所余的惟一希望,只在读者还肯硬着头皮看下去而已。”(鲁迅2005[10]:329)

鲁迅每译完一本书后,几乎都要在译者序或跋中强调自己奉行的是“硬译”的翻译策略。然而“硬译”理论一提出,就受到梁实秋、对。于是在20年代后期到30难,于1929年9硬译”》和《?,批评鲁迅的翻译“生硬”、“别扭”、“极端难懂”,离“死译”不远。鲁迅则于1930年3月发表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给予反驳。鲁迅从学术角度阐述了他对“硬译”的看法,大致有以下四层意思:“硬译”与“死

(主要指译”有区别,并不是故意的“曲译”;“硬译”

翻译科学的文艺论及其他革命理论著作)自有需要它的读者对象,它在他们之间存在;“我的译作,本不在博读者的‘爽快’,却往往给人以不舒服”,因为思想对立的人觉得“气闷、憎恶、愤恨”是当然的,至于那些对理论知之不多的“批评家”,本是应该有“不贪‘爽快’,耐苦来研究这些理论的义务的”;“硬译”不仅为了“不失原来的精悍的语气”,同时也可以“逐渐添加了新句法”,经过一段时间,可能“同化”而“成为己有”。(陈福康2006:2922293)直译和意译的分歧究其实是翻译主体的文化依附在语言层面的体现,是以主体文化还是客体文化为本位的具体体现。“中国的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

(杨春时1994:251)鲁迅正是强烈地化中吸取力量”

意识到这一点,才坚定了他做一个“盗火者”,导“异

域文术新宗”,“别求新声于异邦”。而要想引进外

国原质文化,“硬译”毫无疑问是首选策略。二、“硬译”是对林纾模式的背叛

鲁迅在1932年1月16日回答日本青年学者增田涉的信中这样写道:

《域外小说集》发行于一九0七或一九0八年,我与周作人还在日本东京。当时中国流行林琴南用古文翻译的外国小说,文章确实很好,但误译很多。我们对此感到不满,想加以纠正,才干起来的,但大为失败。(顾农2008:54)

众所周知,“林纾模式”可以说是一种缺乏边界意识的翻译方式,“归化”程度极高,但凡遇到跟译入语语文规范、语言规范、文化规范、社会规范、伦理规范不一致的地方,都毫无顾忌地大力改写、改编,使之尽可能“中国化”。以译者为中心、。这种”或“中学为体、,”的斑马文章。周作人———晚清严、林以降整整一代译家“以诸子之文写夷人之语”。“他们的弊病,就在‘有自己无别人’,抱定老本领、旧思想,丝毫不肯融通;所以把外国异教的著作,都变成斑马文章,孔孟道德。”(周作人2002:148)

鲁迅受林纾的影响很大,正是在林纾的启发和影响下,他才走上了小说翻译和创作的道路。那么鲁迅为什么要背叛林纾呢?这个悖论可以从当时的文化语境得到解释。五四时期,时代语境已经发生了改变,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百日维新统统失败,中国人步步后退、步步被迫自我否定,使中华民族所依附的、具有自我身份确证意义的传统文化逐渐丧失了神圣性,乃至被疏远和抛弃。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非常明确:“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

(雷亚平、他。”张富贵2000:28)鲁迅认为为了生存,原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踏倒在地,引进西方先进文化,从而建立一种适合生存的新文化。当时的中国内外交困,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双重压迫,推己及人,中国人民对于其他被损害民族的痛苦自然会深切同情。因而了解这些国家的文化、政治、经济情

・71・

况,了解他们反帝、反独裁、争取民主自由的艰苦斗争就具有特殊意义。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叙述了他倾向于介绍东欧文学的原因:“因为所求的作品是叫喊和反抗,势必至于倾向了东欧,因此所看的俄国、波兰以及巴尔干诸小国家的东西

(鲁迅2005[4]:525)在翻译选目上,鲁就特别多。”

迅对波兰、爱尔兰、西班牙、俄国、印度、希腊等“被侮辱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情有独钟,用力甚勤。他的这种翻译选目被称为“弱国情结”(王友贵,2005)。鲁迅的“弱国情结”正是出于对中国“不变革必亡国”的巨大恐惧,他要通过翻译行为来向国人具体生动地展示“亡国”民族的可悲可怕的境遇。对传统文化和语言的决裂态度,对亡国灭种的巨大恐惧,注定鲁迅肯定要背叛林纾,提出与严复、林纾为代表的第一代翻译家截然不同的“硬译”理论。这乃是改造中国传统文化,构建中国现代文化的历史必然,也体现了以鲁迅为代表的新一代译者“容异”与“取异”的文化眼光和文化姿态。从《域外小说集》开始直到《死魂灵》,鲁迅一直采用了“硬译”的文化策略,践行“拿来主义”,积极汲取异质域外文化,三、“硬译”是鲁迅长期以来,,被人,“并非什么前途的目标、范本”而是“在转变中、在进

(鲁迅2005[1]:302)的“化的链子上”中间物”。这

绝非鲁迅的谦辞,而是如实反映了“他自己以及他所处时代的历史过渡性。他是无限运动过程中的一个有限环节,他为无数的后来者铺平了超越自己的道路,他留给后世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社会、自身的

(崔峰2007:14)他的历程中一个真实的横断面。”

“硬译”理论也是“中间物”意识的产物。“历史中间物”是鲁迅于1926年在“写在《坟》后面”一文中提出来的:“以为一切事物,在转变中,是总有多少中间物的。……或者简直可以说,在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鲁迅2005[1]:302)1926年鲁迅又在“华盖集续编・记谈话”中进一步阐发了这一思想:“黑暗只能附丽于渐就灭亡的事物,一灭亡,黑暗也就一同灭亡了,它不永久。然而将来是永远要有的,并且总要光明起来;只要不做黑暗的附着物,为光明而灭亡,则我们一定有悠久

(鲁迅2005[3]:的将来,而且一定是光明的将来。”

378)1930年鲁迅又在“致章廷谦”中谈到了这一思

・72・

想:“梯子之论,是极确的,对于此一节,我也曾熟

虑,倘使后起诸公,真能由此爬得较高,则我之被踏,又何足惜。中国之可作梯子者,其实除我之外,也无

(鲁迅2005[12]:226)思想层面的“几了。”中间物”、“梯子”意识体现在他的翻译实践中必然是“硬

译”的翻译策略,因为“硬译”是输入异域原质文化,从而改造中国语言文字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让“可用的传下去,渣滓就听他剩落在过去里”。无论什么,我是至今主张“宁信而不顺的。”自然这所谓“不顺”,决不是说“跪下”要译作“跪在膝之上”,“天河”要译作“牛奶路”的意思,乃是说,不妨不像吃茶淘饭一样几口可以咽完,却必须费牙来嚼一嚼。这里就来了一个问题:为甚么不完全中国化,给读者省些力气呢?……我的答案是:这也是译本。这样的译本,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中国的文或者话,……虽然创作,。,可用的传,。……但这情形也,其中的一部分,将以“不顺”而成,则因为到底“不顺”而被淘汰,被踢开。(鲁迅2005[4]:391-392)

自然,世间总会有较好的翻译者,能够译成既不曲,也不“硬”或“死”的文章的,那时我的译本当然就被淘汰,我就只要来填这从“无有”到“较好”的空间罢了。(鲁迅2005[4]:215)

阐释学认为,每个翻译主体都不是某一翻译实践的终结者,每部译作都不是终结之作,而是一个历史发展链条中的“中间物”。正因为它是中间物,必定是不完善的,是迈向“既不曲,也不硬”的一个环节。鲁迅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才甘愿充当这从“无有”到“较好”的中间者,并认真履行中间物的职责,宁肯自己吃点苦头,硬着头皮忠实原文。这就是“硬译”存在的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也体现了鲁迅的良苦用心。

四、“硬译”是改造中国语言文字的文化策略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道:“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在鲁迅眼里,翻译同样是实现“启蒙”、“为人生”的手段。既然翻译要起到这一目的,那便是要把外来的新的东西引进来。在这种情形下,译者便会强调译文对译文文化的冲击,便会采用一种让读者走向

原著的翻译方法,不但不会对原著稍加修改,而且尽量突出原著的权威,从而让译文在译文文化里产生最大的“暴力”作用。鲁迅采用“直译法”,为的就是要更有效地起到教化作用,产生更好的启蒙效果,从而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文字。

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鲁迅在创作中使用的语言也是“文白杂糅、半阴不阳”、“疙疙瘩瘩,读起来总

(王晓初2005:75)那么鲁迅在翻译实践有些含混。”中采取“硬译”策略,就是他一贯主张的文化策略的

具体体现。“在鲁迅及其同时代人看来,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语言形式的不同,实质上反映了民族思维方式与感知方式的不同,表现不同的社会历史文

(杨春时1994:234)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化传统。”意义,不仅在于引入新思想与新文学,更是为了促进

民族思维与心理以及民族语言的改造,这就是鲁迅坚持“硬译”标准的深刻内涵和意义所在。正是鲁迅语言的“疙瘩”“杂糅”“别扭”,“才最大限度地凝聚起语言的爆破性力量,将言说与无法言说的、正面与反面的、显露的与潜隐的、冷与热、爱与憎、黑色的与白色的与红色的等多种向度、多种维度的情感、哲思与意向凝聚起来,、(王晓初2005:式。””表明的是一种文化态度,号的尖锐否定和对西方文化及其语言符号的基本肯定而提出来的。只有“硬译”,才能尽量减少西方文化在翻译过程中的损失和变形,才能引进原质性的西方文化和语言形式,从而对中国文化和语言产生一种推动和改革作用。

综上所述,鲁迅提出“硬译”理论有其深刻的文化语境,是对不尊重原作的“林纾模式”的反拨,是鲁迅历史“中间物”意识的产物,也是改造中国语言文字的一种文化策略。注释:

① 这3本专著是刘少勤的《盗火者的足迹与心迹———论鲁

迅与翻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王友贵的《翻译家鲁迅》,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李

寄的《鲁迅传统汉语翻译文体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

② “豪杰译”即译者以“豪杰”自命,不受原文束缚,任意添

削、改动原文。参见方华文《20世纪中国翻译史》,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资料索引

[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2652268.

[2] 雷亚平,张福贵.文化转型:鲁迅的翻译活动在中国社

会进程中的意义与价值[J].鲁迅研究月刊,2000,

(12):25233.

[3] 鲁 迅.鲁迅全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

版社,2005:1842329.

[4]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2006:2922293.

[5] 杨春时.中国文化转型[M].社,1994:2342251.

[6] 顾.鲁迅的“”[J].鲁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M].鲁迅.鲁迅全集:第

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25.

[9] 鲁 迅.写在《坟》后面[M].鲁迅.鲁迅全集:第一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012302.

[10] 崔 峰.翻译家鲁迅的“中间物”意识———以鲁迅早

期翻译方式的变换为例[J].中国翻译,2007,(6):

14.

[11] 鲁 迅.华盖集续编・记谈话[M].鲁迅.鲁迅全集:

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78.

[12] 鲁 迅.书信・致章廷谦(300327)[M].鲁迅.鲁迅

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26.

[13] 鲁 迅.关于翻译的通信・回信[M].鲁迅.鲁迅全

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912392.

[14] 鲁 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M].鲁迅.鲁迅

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15.

[15] 王宏志.鲁迅与左联[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16] 王友贵.翻译家鲁迅[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

[17] 王晓初.论鲁迅思想与艺术的越文化渊源[J].文学

评论,2005,(5):70275.

・73・


相关内容

  • 近年国外鲁迅研究扫描
  • 近年国外鲁迅研究扫描 作者:crazy_man123 在课题的拓展和研究进展上,<鲁迅:中国"温和"的尼采>至少有两个方面作出了 新贡献:第一是在鲁迅对尼采美学的中心主题的吸收方面:第二是在鲁迅与尼采哲学的 政治因素方面.尼采美学思想对中国的影响研究,在王国维研究中产 ...

  • 解读鲁迅小说的一把钥匙--[呐喊]自序(网友来稿)
  • 胡慧琼 南昌二中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序言的文体知识 2.汲取信息,明确<呐喊>创作的缘由及<呐喊>的创作经过. 3.学习鲁迅反抗绝望,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对鲁迅<呐喊>中的作品做大致观照. 二.重难点及学法引导: 重点:作者思想发展变化的过程,个别句子的 ...

  •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知识点总结
  •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知识点总结 一.<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冯至 (1)杜甫,字子美,唐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反映唐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故有"诗史"之称. 故又有之称. (2)冯至,曾被鲁迅 ...

  • [少年闰土]教材解读
  • <少年闰土>教材解读 "深蓝的天空中„„"(配乐朗读这一段)这便是<少年闰土>最精彩的一段.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少年闰土>教材解读.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安排了精读课文<少年闰土> ...

  • 论历史文本解读的逻辑
  • 作者:方军 历史教学 2014年05期 历史教学自然要关注历史文本解读.然对此似乎存在三个误区:一是将文本解读理解成照本宣科,因此用新课程是"用教材教"的帽子来否定之:二是将文本解读误当做汉儒注经,认为逐字逐句,枯燥乏味,投入既大,又收效甚微:三是貌似文本解读,其实文本既偏离,解 ...

  • 在酒楼上的形式主义的解读
  • 关键词:鲁迅 庸众 启蒙 日常生活 诗化叙事 摘要:<在酒楼上>是鲁迅小说的经典文本,其人物设置模式.话语类型选择表现了鲁迅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其诗化的整体叙事风格又对其生命哲学的表达恰到好处地进行了融合. <在酒楼上>写于1924年,是鲁迅描写知识分子命运的著名小说,历来众 ...

  • 中国现当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 中国现当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1. 阿Q"精神胜利法"的心理学分析 2. <阿Q正传>中的丑陋人性 3. <伤逝>和<寒夜>爱情悲剧比较研究 4. 鲁迅<狂人日记>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比较论 5. <狂人日记>的解构主义 ...

  • 80后作家看鲁迅:记忆最深的课文都是鲁迅的
  • 鲁迅逝世七十周年过去了,但各种纪念还是没有退去,大家对鲁迅依然充满热情.那么,作为文坛新四军的80后作家,他们又是如何看待鲁迅的呢?<财经时报>采访了作家"富豪榜"80后新贵郭敬明,希望从更年轻的作家的解读中,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鲁迅. <财经时报>:鲁迅在遗 ...

  • 重读鲁迅的时代
  • 重读鲁迅的时代 --写在鲁迅119周年诞辰之际 王荣鑫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摘要:这是一篇应时的文章,一方面写在鲁迅诞辰之时,另一方面也写在时人对中学教材剔除鲁迅作品的热议中. 关键词:鲁迅:教材:重读 这是一篇应时的文章,一方面写在鲁迅诞辰之时,另一方面也写在时人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