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塑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木塑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涛,何

慧,洪浩群,贾德民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广州,510640)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木塑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方法、木粉的表面处理方法及加工性能等。结果表明,木塑复合材料在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方面具有优势,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开发不同木质纤维与多种塑料复合的材料以及可降解的木塑复合材料产品,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环保效应。关键词:木塑复合材料;表面改性;应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TQ351.01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9239(2008)02—0038—04

ProcessinStudy

(CollegeofMaterialsScience

and

on

Wood-plasticComposites

UniversityofTechnology,

LIUTao,HEHui,HONGHao-qun,JIADe—min

Technology,SouthChina

Guangzhou510640,China)

Abstract:The

latestdevelopment

in

theresearch

of

wood—plasticcomposite

in

termsof

the

improve—

mentofinterfacecompatibilityandprocessingpropertywassummarized.Thewood・plasticused

sentKey

compositeis

in

re-

widely

yeas.

inthe

comprehensiveutilization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protection

words:wood—plasticcomposite:surfacemodification;application;progressin

study

1前言

木塑复合材料(WPC)是由木纤维或植物纤维填充改性热塑性复合材料,经过挤出、压制或注射成型成板材或者其他制品,代替木材和塑料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木塑新材料既保留了木材在加工性能方面的优势,又克服了木材不耐用的缺陷,它废弃后能重新利用,原料廉价丰富,可回收,减少环境污染,保护森林资源,是一种全新的绿色环保材料。作为新兴环保材料,WPC受到了诸多赞誉,社会的进步使得人们对木塑复合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家具设计和制造方面,由于木塑复合材料的韧性低于塑料母体树脂,这样很容易导致材料因撞击或局部压力而受损;木塑复合材料在成型加工中流动性较差“,21,制品大部分情况下只能呈现直线状态,几乎没有曲线和弧度;因此,对加工设备、下游的装置、模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

收稿日期:2007—11—27

基金项目: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200623一D0021)

作者简介:刘涛(1983一),男,湖北钟祥人,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新型环保木塑复合材料的研发,(电话)13560336235(电子信箱)1t2072002@yahoo.C01.cn;何慧(1968一),女,四川南充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聚合物共混合金的原位增容及反应挤出、塑料的增韧增强、聚烯烃与多单体固相接枝共聚、聚烯烃与层状硅酸盐接枝插层纳米复合材料、废旧塑料回收再用、复合导电高分子材料等方面,(电话)13724003234(电子信箱)pshuihe@¥cut.edu.crlo

何提高两相组分的相容性和改进制造工艺一直是WPC的研究重点。

2改善木塑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方法

木纤维与热塑性塑料进行复合时,木材的纤维含大量的羟基,具有很强的亲水性。树脂基体,大多是疏水性的【3I。木粉填料与树脂基体界面间不能形成很好的粘合。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较低。同时,木材纤维素分子内含氢键,加热时会聚集在一起,使其在基体中分散不均。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改善木塑界面的相容性及混合的均匀性是制取优良性能的复合材料的关键。目前,改进界面相容性的主要方法有:木质纤维的预处理及表面改性;添加合适的改性剂。2.1木质纤维的预处理及表面改性

木质纤维素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抽提

物等组成,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和化学极性。通过各种化学和物理方法对其进行预处理或表面进行改性,以增加木质纤维表面的粗糙度或使其部分生成疏水的非极性化学官能团并增加流动性,从而降低与疏水性聚合物间的相斥作用,达到提高界面相容的作用。

采用广泛应用的碱溶液处理法Hlo将木粉浸泡于

碱液中。使植物纤维中的部分果胶、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等低分子杂质被溶解除去,纤维表面变得粗糙,使

万方数据 

纤维与树脂界面之间结合能力增强。同时使未处理前的抽提物消失,将形成许多空腔,这些空腔增强聚合物母体与纤维填料的“锁紧力”。另一方面。碱处理导致纤维束分裂成更小的纤维,纤维的直径降低,长径比增加,与基体接触面积增大。碱处理法一般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它取决于碱的溶解形式,碱的浓度,体系的温度,处理的时间。对木纤维通常采用在23℃下用20%的NaOH溶液浸泡48h碱处理【5川】o

加热烘干法是传统的方法,它能降低木质纤维中水的含量,从而降低在复合材料中产生空隙和内部应力的几率。同时,它还能够使半纤维素热降解和木质素重排。使得木纤维表面羟基含量降低,有利于其与聚合物基体的粘结。为了避免被氧化,加热要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19 ̄儿10大部分的半纤维素、果胶等被除

去会引起植物细胞的各项异性收缩、破裂甚至胞壁的

破坏。蒸汽喷发是处理天然纤维的一种新型的方法。它能引起木纤维形态和结构的变化,破坏木粉的细胞壁。消除半纤维和木质素,使得纤维素含量比例增加,从而导致木纤维强度和表面积的增加181。Renneckar,S等1121人用蒸汽爆破法对木粉进行处理,再与PP复合制得复合材料。并用NMR和DMA对其进行表征。NMR谱图显示,木粉表面发生化学变化。同时在复合材料中。纤维素的结晶度由所增加。通过脉冲实验,可以得知,蒸汽爆破暂时可以改变木质素的排列结构,在木质素受热的条件下,木质素可以恢复到原态。DMA谱图显示蒸汽爆破法对PP的玻璃化温度没有影响。

木质纤维表面的加工方法包括低温等离子放电、溅射放电、电晕放电等14・13,“10低温等离子放电处理根据使用气体的不同使纤维表面产生化学修饰、聚合、自由基等变化,等离子体的作用包括质子的获得以及不稳定基团的生成,从而使醇,醛,酮,羧酸等官能团发生变化;溅射放电处理主要引起木质纤维表面物理方面的变化。例如表面变粗糙以增强界面的粘结。电晕处理技术是表面氧化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该方法能激活纤维表面的醛基。进而改变纤维的表面能。

改性表面接枝法就是采用合适的引发剂将单体在纤维表面直接接枝聚合。纤维素用含水的选择性离子处理过,在高能放射激发下.纤维素分子碰撞形成原子基团,再用单体溶液处理纤维的自由基部分。这样它既有纤维素特性,又含有接枝聚合物的特性。

钟鑫等【151人为了提高木粉与PVC基体之间的相容性,采用在木质素表面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方法。用硝酸铈铵作引发剂在纤维表面羟基处形成自由

万 

方数据基,从而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反应形成接枝物。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纤维素大分子的表面接枝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结构单元。当引发剂浓度为总溶液浓度的0.3%左右时,材料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冲击性能都达到最佳。2.2添加合适的改性剂

偶联剂是多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一端可溶解或扩散到界面区的树脂中;另一端可与亲水基团形成键结合,提高填料与基体间的界面粘合性,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1161。用于木塑复合材料制备的偶联剂可分为3类:有机,无机,有机一无机杂化。有机偶联剂包括异氰酸盐(R—NCO)。丙烯酸盐,有机酸盐【l卜2110有机一无机杂化的偶联剂有钛酸酯类,铝酸酯类及硅烷类(Y(cH2)nsi(OR)3)∞J。无机偶联剂中只有少数用于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如硅酸盐141。锆酸盐。李志军等阱1人用硅烷偶联剂A一171和天然橡胶胶SL(MGL一30)改性碱处理后的橡胶木粉。3%的MGL一30提高复合材料冲击强度的效果较A一171要好。MGL一30非极性的橡胶分子链段较长,有利于与基体的缠结和与其相互贯穿,复合材料受外力作用时,能有效地诱导基体树脂发生剪切屈服,因而大幅度提高复合材料冲击强度。

洪风宏1251等人使用钛酸酯偶联剂、油酸酰胺、聚氨酯预聚物3种表面改性剂处理木粉并制备了PVC/木粉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几种木粉表面处理剂均可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其中使用4份聚氨酯预聚体和6份油酸酰胺处理木粉表面的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较优。用Brabender转矩流变仪结果显示,聚氨酯预聚体能改善复合体系的流变性能,但随着改性剂用量的增加,复合体系的平衡转矩先减小后增大,聚氨酯预聚体用量在4~6份时达到极小值。

QINTe—fu等1161人研究了铝酸酯偶联剂对木

粉/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铝酸酯的使用增加

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DMA和DSC结果显示,用铝酸酯处理过的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和耗能模量有所升高,复合材料的熔点较纯PP的熔点有所降低。

Elias

Hanna

Bakraji等u91人考察了无机物加入

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他们用丙烯酰胺或者丁基异丁酸盐浸泡干燥的木粉,向溶液中加入无机物(LiN03,CuSO。,H鑫O。),然后用伽马射线引发丙烯酰胺聚合。将改性过的木粉与聚合物基体复合。几种无机物中只有Li+能增加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

在制备木塑复合材料过程中.加入界面相容剂是最简单而且很有效的方法。各种极性与非极性单体的

共聚物、接枝物是研究的热点,这类相容剂有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马来酸酐接枝乙丙橡胶(EPDM—M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醋酸乙烯酯(EAA)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界面相容剂做过很多的研究。宋永明等1261人研究了EPDM—MA对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EPDM—MA改善了木粉与聚丙烯的界面结合,提高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EPDM—MA的加入。对复合材料的热性能产生影响,改善材料的耐低温冲击性能;EPDM—MA的添加使得木粉微粒以直径约为0.1~1Ⅱm的球状粒子形态分散于聚丙烯中。另外,EPDM—MA的添加,有效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吸水性。

王玮等127’人通过比较MAH增容、MAH/St原位增容、ABS—g—MAH增容等不同增容方法对ABS/木粉复合体系的增容效果,发现ABS接枝物的增容效果优于原位增容效果;同时考察了在ABS/木粉体系中引入复合基体PVC后复合体系的性能。

Bhavesh

Shah等脚J人研究天然高分子壳质

和壳聚糖作偶联剂对木粉/PVC复合材料的影响。其作用机理可能是,含有氯原子的PVC材料显示酸性,分子链中含已酰氨基的壳聚糖显碱性,两者形成很好的结合,同时已酰氨基也可以和纤维素中的羟基发生反应。由于壳聚糖分子链中含有较多的已酰氨基,0.5%壳聚糖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提高了20%,弯曲模量提高了16%,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提高33%,要达到同样的增强效果,还要加入6%的壳质。

徐焕翔等129’人合成多单体接枝共聚物(GPP),将其应用于废聚丙烯(RPP)/稻康(RC)复合体系。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在RC和RPP复合体系之间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增强了稻糠和树脂之间的粘结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大大提高。

在制备复合材料时,改性剂的合理互配常常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刘文鹏等u8】人研究了3种相容剂和3种偶联剂在单独使用和配合使用情况下对PP/木粉(质量比50/50)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相容剂PP—g—MAH、PE—g—MAH、SBS—g.MAH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均有改善作用。偶联剂的加入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Gengdeng

Y等…人研究了聚氨基酰胺(PAE)和硬脂酸酐复合偶联剂的组成、PH值对木粉/HDPE

万 

方数据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由于PAE分子链中的氮杂环在碱性条件下具有强的亲核性,当PH值由5.0变到10.4时,复合材料的强度逐渐增加。红外光谱图显示,硬脂酸酐和PAE均与木纤维生成共价键,两者也相互发生反应。PAE一硬脂酸酐的加入能降低复合材料的吸水性。

3木塑复合材料:[jn-r性能

木塑复合材料流动性较差使得木塑复合材料的

加工显得困难,近几年,木塑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研

究、加工工艺探讨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TQ等12】人用毛细管电流测定仪考察了木

粉/HDPE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通过研究,他们发现复合材料的剪切粘度和外延粘度跟木粉的含量有密切联系,与木粉粒子的大小没有多大的联系,木粉不同于无机填料,木粉的纤维可以在剪切压力下发生形变,使其在复合材料中紧密堆积。同时,高分子偶联剂MAPE的加入还可以起到分子内的润滑剂效果。穆尼分析可以用来表征木塑复合材料溶体的剪切流动,为研究木纤维的分散性问题提供一种方法。

I。i

Q等u1人考察不同润滑剂对木粉/HDPE

复合材料流动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酯类润滑剂不仅能提高木粉在基体中的分散性,还能够起到很好的外部增塑效果。同时,还发现酯类润滑剂和MAPE在提高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方面有很好的协同效果,在增塑方面,一是外增塑,二是内增塑,两者互不干涉。

洪凤宏等l,11人采用开炼机、单螺杆和双螺杆挤出机等加工设备,系统研究了加工过程、混炼工艺等因素对PVC木粉复合体系的性能和结构的影响。通过3种混合设备的比较,双螺杆制备的PVC木粉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最好,木粉在PVC基

体中的分散效果最佳。微观形态观察表明,木粉填料

的分散性与加工方法有很大的关系,直接影响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双辊开炼机混炼所得材料的流变性能最好。

孙作东[321研究了加工工艺对木纹的形成及制品性能的影响,发现挤出机的混炼能力与机头压力、挤出速度、温度等都对仿真木纹的形成和制品性能产生影响。挤出机的混炼能力越强,则越难于形成仿真木纹。要得到较好的仿真木纹,应设置双加料装置。加工时,机头压力不宜过高,设定温度也不宜过高,挤出速

度不宜过慢。否则,不利于仿真木纹的形成。

Nicole

Stark

1331考察了3种加工方法对复合

材料老化性能的影响。红外光谱图表明注射成型制品表面聚合物的分布多。在老化的条件下,注射成型的制品最易变色。注射成型时,融体受的压力较另外两种要大,所以注射成型的制品有较高的密度,在受紫外光的长期照射下,制品仍有高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先挤出后刨削成型制品表面有较多的木纤维,其吸湿性较另外两种成型方法都高。4结束语

木塑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是开拓更多的应用领域,发展质轻、高性能,高纤维含量产品。开发各种木塑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开发不同木质纤维与多种塑料的复合材料研究以及可降解的木塑复合材料产品,使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环保效应。

参考文献:

【1】Li

Q,WolcottMP.RheoloyofWoodPlasticsMeh[J1.

PolymerScience。2006。46:464—473.

【2】

LiT

Q。wolcottMP.RheoloyofWoodPlasticsMeh[J1.

PolymerScience,2005,45:549—559.

【3】中野准三.木质索的化学,基础与应用fM】.北京: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1988.

【4】BledzkiAK.ReihmaneSJ.Gassan.PropertiesandModifi-

cation

MethodsforVegetableFibersforNaturalFiber

Composites[J】.J.Appl.Polym.Sci,1996,59:1329—1334.【51臧克峰,项索云,路萍。等.MAH—g-PP及偶联剂处理木粉填充

PP的研究【J】.中国塑料,2001,15(2):71—73.【6】

杨桂成。曾汉民。李家驹.剑麻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1997(3):12—14.

【7l杨桂成.曾汉民。李家驹.等.剑麻纤维的改性与抗拉性能关系

的研究fJl.中山大学学报,1996。35(4):53—57.

【8】李兰杰,胡娅婷。刘得志,等.术粉得碱化处理对木塑复合材料

性能得影响【J】.合成树脂及塑料,2005,22(6):53—56.f9】RajRG。KoktaBV.CompositesofSilaneTreatedCellu-

losicFibersandHighDensity

Polyethylene[J】.PolymEng

Sci,1991。31(18):1358—1362.【lO】

藤国敏,张勇.万超英.木塑复合材料的界面该性方法【J】.化工新型材料。2005,33(5):7—9.

【11】杨桂成,曾汉民,张维邦.剑麻纤维的热处理及热行为的研究

【J1.纤维素科学与技术。1995。3(4):15一19.

【12】RenneckarK。JohnsonRK,Zink—SharpA,eta1.Fiber

ModificationBy

Steam—explosion:13CNMRandDynamic

MechanicalAnalysisStudiesofCo—refined

WoodAnd

Polypropylene[J】.Composite

Interfaces.2005.12(6):559—

580.

【13l刘英俊,刘伯元.塑料填充该性【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1998.

【141

JayamolGeorge。Sreekah

MS.AReviewofInterface

I订odific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NaturalFibetRein-forcedPlastics

Composites[J1.Poly

Eng

Sci,2001,41(9):

万 

方数据1471—1484.

【15】钟鑫,薛平。丁筠.改性木粉/PVC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J】.

中国塑料.2004(3):62—66.

【161

QinTe—fu。HuangLuo—hua。LiGai—yun.EffectofChemical

Modification

on

the

Properties

ofWood/

Polypropylene

Composites【J】.Journal

of

ForestyResearch。

2005。16(3):241—244.

【17】JosephK。PavithranC,ThomasS.EffectofChemical

Treatment

on

theTensile

Properties

ofShortSisal

Fiber—reinforcedPolyethyleneComposites【J】.Polym。1996,

37:5139—5149.

【18】刘文鹏,李炳海.不同相容荆对PP/木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

影响【J】.塑料.2005。34(5):21—24.

【191

EliasHanna,Bakraji。NumanSalman。eta1.Propertiesof

Wood-plastic

Composites:Effect

of

InorganicAdditives[J】.

RadiationPhysicsandChemistry,2003,66:49—53.【20】Sain

MM,KoktaBV.Polyolefin—woodFiberComposites

【J】.J.Appl.PolyM.Sci,1994.54(10):1545—1559.

【21】GengY,LiK.SimonsenJ.EffectofANew

Compatibilizer

System

on

TheFlexuralProperties

of

Wood—polyethylene

Composites[J】.J.Appl

PolymSci,2004,91:3667—3672.

【22】苑会林,李军,马沛岚.表面处理对木粉增强PVC发泡复合板

材性能的影响【J】.工程塑料应用。2003。31(8):22—25.

【23】

Balasuriya

W。YeL,MaiYW。eta1.MechanicalProper-

ties

of

WoodFlake—polyethyleneComposites[J】.J.Appl.

Polym.Sci,2002,83:2505—2521.

【241李志军,符新,余浩川,等.改性橡胶木粉/HDPE复合材料结

构和力学性能的研究fJ】.塑料,2006。35(3):1—5.

【25】刘涛,洪凤宏.武德珍.木粉表面处理对PVC/木粉复合体系性

能的影响【J】.中国塑料.2005。1:27—30.

【26】宋永民。王清文。郭垂根.等.EPDM.MA对木粉/聚丙烯复合材

料性能的影响【J】.林业科学,2005,41(6):138—143.

【271

王玮,倪忠斌,张红武.ABS/木粉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J1.中国塑料,2005。19(1):31—33.

【28】

BhaveshLShah。LaurentMMatuan,NovelCouplingAgents

for

PVC/Wood-flourComposites【J1.J.Vinyl.

Addit.Technol,2005。11:160—165.

f29】徐焕翔,何慧,洪浩群,等.多单体固相接枝共聚物对废聚丙

烯/稻糠复合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影响【J】.塑料工业,2005,33(5):49—51.

【30】

Geng

Y,SimonsenJ.InvestigationofPolyaminoamide—

epichlorohydrin/stearicAnhydrideComposites[J】.J.Appl.

Polym.Sci。2006,99:712—718.

【31】刘涛,洪风宏,武德珍.PVC/木粉复合体系加工方法与性能的

关系【J1.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22(1):174—176.

f32】孙作东.装饰用改性PVC仿真木纹异型材的加Z[J1.工程塑

料应用。2002,30(10):22—24.

【331

Nicole

M.Stark.EffectofWeatheringCycleandManu-facturing

Method

on

Performanceof

WoodFlourand

High—densityPolyethyleneComposites[J】.J.AppI.Polym

Sci,2006.100:3131—3140.

木塑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刘涛, 何慧, 洪浩群, 贾德民, LIU Tao, HE Hui, HONG Hao-qun, JIA De-min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广州,510640绝缘材料

INSULATING MATERIALS2008,41(2)6次

参考文献(33条)

1.Raj R G;Kokta B V Composites of Silane Trested Cellulosic Fibers and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外文期刊] 1991(18)

2.宋永民;王清文;郭垂根 EPDM-MA对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林业科学 2005(06)3.刘涛;洪凤宏;武德珍 木粉表面处理对PVC/木粉复合体系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塑料 2005(01)4.李志军;符新;余浩川 改性橡胶木粉/HDPE复合材料结构和力学性能的研究[期刊论文]-塑料 2006(03)5.杨桂成;曾汉民;张维邦 剑麻纤维的热处理及热行为的研究 1995(04)

6.藤国敏;张勇;万超英 木塑复合材料的界面该性方法[期刊论文]-化工新型材料 2005(05)7.Li T Q;Wolcott M P Rheoloy of Wood Plastics Meh 2005

8.李兰杰;胡娅婷;刘得志 木粉得碱化处理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得影响[期刊论文]-合成树脂及塑料 2005(06)9.杨桂成;曾汉民;李家驹 剑麻纤维的改性与抗拉性能关系的研究 1996(04)10.杨桂成;曾汉民;李家驹 剑麻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研究 1997(03)

11.臧克峰;项素云;路萍 MAH-g-PP及偶联剂处理木粉填充PP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塑料 2001(02)

12.Bledzki A K;Reihmane S J.Gassan Properties and Modification Methods for Vegetable Fibers forNatural Fiber Composites[外文期刊] 1996(8)13.中野准三 木质素的化学,基础与应用 1988

14.Nicole M.Stark Effect of Weathering Cyc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n Performance of Wood Flourand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Composites[外文期刊] 2006(4)

15.孙作东 装饰用改性PVC仿真木纹异型材的加工[期刊论文]-工程塑料应用 2002(10)

16.刘涛;洪风宏;武德珍 PVC/木粉复合体系加工方法与性能的关系[期刊论文]-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6(01)17.Geng Y;Simonsen J Investigation of Polyaminoamide epichlorohydrin/stearic Anhydride Composites[外文期刊] 2006(3)

18.徐焕翔;何慧;洪浩群 多单体固相接枝共聚物对废聚丙烯/稻糠复合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塑料工业 2005(05)

19.Bhavesh L Shah;Laurent M Matuan Novel Coupling Agents for PVC/Wood-flour Composites[外文期刊]2005(4)

20.王玮;倪忠斌;张红武 ABS/木粉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塑料 2005(01)

21.Balasuriya P W;Ye L;Mai Y W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Wood Flake-polyethylene Composites[外文期刊]2002(12)

22.苑会林;李军;马沛岚 表面处理对木粉增强PVC发泡复合板材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工程塑料应用 2003(08)23.Geng Y;Li K;Simonsen J Effect of A New CompatibilizerSystem on The Flexural Properties of Wood-polyethylene Composites[外文期刊] 2004(6)

24.Sain M M;Kokta B V Polyolefin-wood Fiber Composites[外文期刊] 1994(10)

25.Elias Hanna;Bakraji;Numan Salman Properties of Wood-plastic Composites:Effect of InorganicAdditives[外文期刊] 2003(1)

26.刘文鹏;李炳海 不同相容剂对PP/木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塑料 2005(05)

27.Joseph K;Pavithran C;Thomas S Effect of Chemical Treatment on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ShortSisal Fiber-reinforced Polyethylene Composites[外文期刊] 1996(23)

28.Qin Te-fu;Huang Luo-hua;Li Gai-yun Effect of Chemical Modification on the Properties ofWood/Polypropylene Composites[期刊论文]-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5(03)29.钟鑫;薛平;丁筠 改性木粉/PVC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塑料 2004(03)

30.Jayamol George;Sreekala M S A Review of Interface Mod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aturalFibet Reinfcrced Plastics Composites 2001(09)31.刘英俊;刘伯元 塑料填充该性 1998

32.Renneckar K;Johnson R K;Zink-Sharp A Fiber Modification By Steam-explosion:13C NMR and DynamicMechanical Analysis Studies of Co-refined Wood AndPolypropylene[外文期刊] 2005(06)33.Li T Q;Wolcott M P Rheoloy of Wood Plastics Meh 2006

引证文献(6条)

1.耿伟.刘煜.王浩江.王斌.杨育农 注塑级环保竹粉/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期刊论文]-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1(1)

2.沈凡成.贾润礼 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期刊论文]-塑料助剂 2010(1)

3.熊伟.李大纲.饶鑫.施迎春 湿热条件对塑木复合板材色及抗弯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0(10)

4.伍波.张求慧.王永波 木塑复合材料界面化学改性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化工新型材料 2010(5)5.熊伟 塑木复合材的耐香烟灼烧性能研究[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 2010(17)6.张兆好.齐英杰 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期刊论文]-木材加工机械 2009(z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ycltx200802011.aspx

木塑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涛,何

慧,洪浩群,贾德民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广州,510640)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木塑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方法、木粉的表面处理方法及加工性能等。结果表明,木塑复合材料在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方面具有优势,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开发不同木质纤维与多种塑料复合的材料以及可降解的木塑复合材料产品,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环保效应。关键词:木塑复合材料;表面改性;应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TQ351.01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9239(2008)02—0038—04

ProcessinStudy

(CollegeofMaterialsScience

and

on

Wood-plasticComposites

UniversityofTechnology,

LIUTao,HEHui,HONGHao-qun,JIADe—min

Technology,SouthChina

Guangzhou510640,China)

Abstract:The

latestdevelopment

in

theresearch

of

wood—plasticcomposite

in

termsof

the

improve—

mentofinterfacecompatibilityandprocessingpropertywassummarized.Thewood・plasticused

sentKey

compositeis

in

re-

widely

yeas.

inthe

comprehensiveutilization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protection

words:wood—plasticcomposite:surfacemodification;application;progressin

study

1前言

木塑复合材料(WPC)是由木纤维或植物纤维填充改性热塑性复合材料,经过挤出、压制或注射成型成板材或者其他制品,代替木材和塑料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木塑新材料既保留了木材在加工性能方面的优势,又克服了木材不耐用的缺陷,它废弃后能重新利用,原料廉价丰富,可回收,减少环境污染,保护森林资源,是一种全新的绿色环保材料。作为新兴环保材料,WPC受到了诸多赞誉,社会的进步使得人们对木塑复合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家具设计和制造方面,由于木塑复合材料的韧性低于塑料母体树脂,这样很容易导致材料因撞击或局部压力而受损;木塑复合材料在成型加工中流动性较差“,21,制品大部分情况下只能呈现直线状态,几乎没有曲线和弧度;因此,对加工设备、下游的装置、模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

收稿日期:2007—11—27

基金项目: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200623一D0021)

作者简介:刘涛(1983一),男,湖北钟祥人,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新型环保木塑复合材料的研发,(电话)13560336235(电子信箱)1t2072002@yahoo.C01.cn;何慧(1968一),女,四川南充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聚合物共混合金的原位增容及反应挤出、塑料的增韧增强、聚烯烃与多单体固相接枝共聚、聚烯烃与层状硅酸盐接枝插层纳米复合材料、废旧塑料回收再用、复合导电高分子材料等方面,(电话)13724003234(电子信箱)pshuihe@¥cut.edu.crlo

何提高两相组分的相容性和改进制造工艺一直是WPC的研究重点。

2改善木塑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的方法

木纤维与热塑性塑料进行复合时,木材的纤维含大量的羟基,具有很强的亲水性。树脂基体,大多是疏水性的【3I。木粉填料与树脂基体界面间不能形成很好的粘合。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较低。同时,木材纤维素分子内含氢键,加热时会聚集在一起,使其在基体中分散不均。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改善木塑界面的相容性及混合的均匀性是制取优良性能的复合材料的关键。目前,改进界面相容性的主要方法有:木质纤维的预处理及表面改性;添加合适的改性剂。2.1木质纤维的预处理及表面改性

木质纤维素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抽提

物等组成,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和化学极性。通过各种化学和物理方法对其进行预处理或表面进行改性,以增加木质纤维表面的粗糙度或使其部分生成疏水的非极性化学官能团并增加流动性,从而降低与疏水性聚合物间的相斥作用,达到提高界面相容的作用。

采用广泛应用的碱溶液处理法Hlo将木粉浸泡于

碱液中。使植物纤维中的部分果胶、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等低分子杂质被溶解除去,纤维表面变得粗糙,使

万方数据 

纤维与树脂界面之间结合能力增强。同时使未处理前的抽提物消失,将形成许多空腔,这些空腔增强聚合物母体与纤维填料的“锁紧力”。另一方面。碱处理导致纤维束分裂成更小的纤维,纤维的直径降低,长径比增加,与基体接触面积增大。碱处理法一般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它取决于碱的溶解形式,碱的浓度,体系的温度,处理的时间。对木纤维通常采用在23℃下用20%的NaOH溶液浸泡48h碱处理【5川】o

加热烘干法是传统的方法,它能降低木质纤维中水的含量,从而降低在复合材料中产生空隙和内部应力的几率。同时,它还能够使半纤维素热降解和木质素重排。使得木纤维表面羟基含量降低,有利于其与聚合物基体的粘结。为了避免被氧化,加热要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19 ̄儿10大部分的半纤维素、果胶等被除

去会引起植物细胞的各项异性收缩、破裂甚至胞壁的

破坏。蒸汽喷发是处理天然纤维的一种新型的方法。它能引起木纤维形态和结构的变化,破坏木粉的细胞壁。消除半纤维和木质素,使得纤维素含量比例增加,从而导致木纤维强度和表面积的增加181。Renneckar,S等1121人用蒸汽爆破法对木粉进行处理,再与PP复合制得复合材料。并用NMR和DMA对其进行表征。NMR谱图显示,木粉表面发生化学变化。同时在复合材料中。纤维素的结晶度由所增加。通过脉冲实验,可以得知,蒸汽爆破暂时可以改变木质素的排列结构,在木质素受热的条件下,木质素可以恢复到原态。DMA谱图显示蒸汽爆破法对PP的玻璃化温度没有影响。

木质纤维表面的加工方法包括低温等离子放电、溅射放电、电晕放电等14・13,“10低温等离子放电处理根据使用气体的不同使纤维表面产生化学修饰、聚合、自由基等变化,等离子体的作用包括质子的获得以及不稳定基团的生成,从而使醇,醛,酮,羧酸等官能团发生变化;溅射放电处理主要引起木质纤维表面物理方面的变化。例如表面变粗糙以增强界面的粘结。电晕处理技术是表面氧化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该方法能激活纤维表面的醛基。进而改变纤维的表面能。

改性表面接枝法就是采用合适的引发剂将单体在纤维表面直接接枝聚合。纤维素用含水的选择性离子处理过,在高能放射激发下.纤维素分子碰撞形成原子基团,再用单体溶液处理纤维的自由基部分。这样它既有纤维素特性,又含有接枝聚合物的特性。

钟鑫等【151人为了提高木粉与PVC基体之间的相容性,采用在木质素表面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方法。用硝酸铈铵作引发剂在纤维表面羟基处形成自由

万 

方数据基,从而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反应形成接枝物。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纤维素大分子的表面接枝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结构单元。当引发剂浓度为总溶液浓度的0.3%左右时,材料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冲击性能都达到最佳。2.2添加合适的改性剂

偶联剂是多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一端可溶解或扩散到界面区的树脂中;另一端可与亲水基团形成键结合,提高填料与基体间的界面粘合性,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1161。用于木塑复合材料制备的偶联剂可分为3类:有机,无机,有机一无机杂化。有机偶联剂包括异氰酸盐(R—NCO)。丙烯酸盐,有机酸盐【l卜2110有机一无机杂化的偶联剂有钛酸酯类,铝酸酯类及硅烷类(Y(cH2)nsi(OR)3)∞J。无机偶联剂中只有少数用于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如硅酸盐141。锆酸盐。李志军等阱1人用硅烷偶联剂A一171和天然橡胶胶SL(MGL一30)改性碱处理后的橡胶木粉。3%的MGL一30提高复合材料冲击强度的效果较A一171要好。MGL一30非极性的橡胶分子链段较长,有利于与基体的缠结和与其相互贯穿,复合材料受外力作用时,能有效地诱导基体树脂发生剪切屈服,因而大幅度提高复合材料冲击强度。

洪风宏1251等人使用钛酸酯偶联剂、油酸酰胺、聚氨酯预聚物3种表面改性剂处理木粉并制备了PVC/木粉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几种木粉表面处理剂均可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其中使用4份聚氨酯预聚体和6份油酸酰胺处理木粉表面的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较优。用Brabender转矩流变仪结果显示,聚氨酯预聚体能改善复合体系的流变性能,但随着改性剂用量的增加,复合体系的平衡转矩先减小后增大,聚氨酯预聚体用量在4~6份时达到极小值。

QINTe—fu等1161人研究了铝酸酯偶联剂对木

粉/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铝酸酯的使用增加

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DMA和DSC结果显示,用铝酸酯处理过的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和耗能模量有所升高,复合材料的熔点较纯PP的熔点有所降低。

Elias

Hanna

Bakraji等u91人考察了无机物加入

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他们用丙烯酰胺或者丁基异丁酸盐浸泡干燥的木粉,向溶液中加入无机物(LiN03,CuSO。,H鑫O。),然后用伽马射线引发丙烯酰胺聚合。将改性过的木粉与聚合物基体复合。几种无机物中只有Li+能增加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

在制备木塑复合材料过程中.加入界面相容剂是最简单而且很有效的方法。各种极性与非极性单体的

共聚物、接枝物是研究的热点,这类相容剂有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马来酸酐接枝乙丙橡胶(EPDM—M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醋酸乙烯酯(EAA)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界面相容剂做过很多的研究。宋永明等1261人研究了EPDM—MA对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EPDM—MA改善了木粉与聚丙烯的界面结合,提高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EPDM—MA的加入。对复合材料的热性能产生影响,改善材料的耐低温冲击性能;EPDM—MA的添加使得木粉微粒以直径约为0.1~1Ⅱm的球状粒子形态分散于聚丙烯中。另外,EPDM—MA的添加,有效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吸水性。

王玮等127’人通过比较MAH增容、MAH/St原位增容、ABS—g—MAH增容等不同增容方法对ABS/木粉复合体系的增容效果,发现ABS接枝物的增容效果优于原位增容效果;同时考察了在ABS/木粉体系中引入复合基体PVC后复合体系的性能。

Bhavesh

Shah等脚J人研究天然高分子壳质

和壳聚糖作偶联剂对木粉/PVC复合材料的影响。其作用机理可能是,含有氯原子的PVC材料显示酸性,分子链中含已酰氨基的壳聚糖显碱性,两者形成很好的结合,同时已酰氨基也可以和纤维素中的羟基发生反应。由于壳聚糖分子链中含有较多的已酰氨基,0.5%壳聚糖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提高了20%,弯曲模量提高了16%,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提高33%,要达到同样的增强效果,还要加入6%的壳质。

徐焕翔等129’人合成多单体接枝共聚物(GPP),将其应用于废聚丙烯(RPP)/稻康(RC)复合体系。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在RC和RPP复合体系之间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增强了稻糠和树脂之间的粘结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大大提高。

在制备复合材料时,改性剂的合理互配常常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刘文鹏等u8】人研究了3种相容剂和3种偶联剂在单独使用和配合使用情况下对PP/木粉(质量比50/50)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相容剂PP—g—MAH、PE—g—MAH、SBS—g.MAH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均有改善作用。偶联剂的加入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Gengdeng

Y等…人研究了聚氨基酰胺(PAE)和硬脂酸酐复合偶联剂的组成、PH值对木粉/HDPE

万 

方数据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由于PAE分子链中的氮杂环在碱性条件下具有强的亲核性,当PH值由5.0变到10.4时,复合材料的强度逐渐增加。红外光谱图显示,硬脂酸酐和PAE均与木纤维生成共价键,两者也相互发生反应。PAE一硬脂酸酐的加入能降低复合材料的吸水性。

3木塑复合材料:[jn-r性能

木塑复合材料流动性较差使得木塑复合材料的

加工显得困难,近几年,木塑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研

究、加工工艺探讨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TQ等12】人用毛细管电流测定仪考察了木

粉/HDPE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通过研究,他们发现复合材料的剪切粘度和外延粘度跟木粉的含量有密切联系,与木粉粒子的大小没有多大的联系,木粉不同于无机填料,木粉的纤维可以在剪切压力下发生形变,使其在复合材料中紧密堆积。同时,高分子偶联剂MAPE的加入还可以起到分子内的润滑剂效果。穆尼分析可以用来表征木塑复合材料溶体的剪切流动,为研究木纤维的分散性问题提供一种方法。

I。i

Q等u1人考察不同润滑剂对木粉/HDPE

复合材料流动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酯类润滑剂不仅能提高木粉在基体中的分散性,还能够起到很好的外部增塑效果。同时,还发现酯类润滑剂和MAPE在提高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方面有很好的协同效果,在增塑方面,一是外增塑,二是内增塑,两者互不干涉。

洪凤宏等l,11人采用开炼机、单螺杆和双螺杆挤出机等加工设备,系统研究了加工过程、混炼工艺等因素对PVC木粉复合体系的性能和结构的影响。通过3种混合设备的比较,双螺杆制备的PVC木粉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最好,木粉在PVC基

体中的分散效果最佳。微观形态观察表明,木粉填料

的分散性与加工方法有很大的关系,直接影响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双辊开炼机混炼所得材料的流变性能最好。

孙作东[321研究了加工工艺对木纹的形成及制品性能的影响,发现挤出机的混炼能力与机头压力、挤出速度、温度等都对仿真木纹的形成和制品性能产生影响。挤出机的混炼能力越强,则越难于形成仿真木纹。要得到较好的仿真木纹,应设置双加料装置。加工时,机头压力不宜过高,设定温度也不宜过高,挤出速

度不宜过慢。否则,不利于仿真木纹的形成。

Nicole

Stark

1331考察了3种加工方法对复合

材料老化性能的影响。红外光谱图表明注射成型制品表面聚合物的分布多。在老化的条件下,注射成型的制品最易变色。注射成型时,融体受的压力较另外两种要大,所以注射成型的制品有较高的密度,在受紫外光的长期照射下,制品仍有高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先挤出后刨削成型制品表面有较多的木纤维,其吸湿性较另外两种成型方法都高。4结束语

木塑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是开拓更多的应用领域,发展质轻、高性能,高纤维含量产品。开发各种木塑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开发不同木质纤维与多种塑料的复合材料研究以及可降解的木塑复合材料产品,使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环保效应。

参考文献:

【1】Li

Q,WolcottMP.RheoloyofWoodPlasticsMeh[J1.

PolymerScience。2006。46:464—473.

【2】

LiT

Q。wolcottMP.RheoloyofWoodPlasticsMeh[J1.

PolymerScience,2005,45:549—559.

【3】中野准三.木质索的化学,基础与应用fM】.北京: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1988.

【4】BledzkiAK.ReihmaneSJ.Gassan.PropertiesandModifi-

cation

MethodsforVegetableFibersforNaturalFiber

Composites[J】.J.Appl.Polym.Sci,1996,59:1329—1334.【51臧克峰,项索云,路萍。等.MAH—g-PP及偶联剂处理木粉填充

PP的研究【J】.中国塑料,2001,15(2):71—73.【6】

杨桂成。曾汉民。李家驹.剑麻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1997(3):12—14.

【7l杨桂成.曾汉民。李家驹.等.剑麻纤维的改性与抗拉性能关系

的研究fJl.中山大学学报,1996。35(4):53—57.

【8】李兰杰,胡娅婷。刘得志,等.术粉得碱化处理对木塑复合材料

性能得影响【J】.合成树脂及塑料,2005,22(6):53—56.f9】RajRG。KoktaBV.CompositesofSilaneTreatedCellu-

losicFibersandHighDensity

Polyethylene[J】.PolymEng

Sci,1991。31(18):1358—1362.【lO】

藤国敏,张勇.万超英.木塑复合材料的界面该性方法【J】.化工新型材料。2005,33(5):7—9.

【11】杨桂成,曾汉民,张维邦.剑麻纤维的热处理及热行为的研究

【J1.纤维素科学与技术。1995。3(4):15一19.

【12】RenneckarK。JohnsonRK,Zink—SharpA,eta1.Fiber

ModificationBy

Steam—explosion:13CNMRandDynamic

MechanicalAnalysisStudiesofCo—refined

WoodAnd

Polypropylene[J】.Composite

Interfaces.2005.12(6):559—

580.

【13l刘英俊,刘伯元.塑料填充该性【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1998.

【141

JayamolGeorge。Sreekah

MS.AReviewofInterface

I订odific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NaturalFibetRein-forcedPlastics

Composites[J1.Poly

Eng

Sci,2001,41(9):

万 

方数据1471—1484.

【15】钟鑫,薛平。丁筠.改性木粉/PVC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J】.

中国塑料.2004(3):62—66.

【161

QinTe—fu。HuangLuo—hua。LiGai—yun.EffectofChemical

Modification

on

the

Properties

ofWood/

Polypropylene

Composites【J】.Journal

of

ForestyResearch。

2005。16(3):241—244.

【17】JosephK。PavithranC,ThomasS.EffectofChemical

Treatment

on

theTensile

Properties

ofShortSisal

Fiber—reinforcedPolyethyleneComposites【J】.Polym。1996,

37:5139—5149.

【18】刘文鹏,李炳海.不同相容荆对PP/木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

影响【J】.塑料.2005。34(5):21—24.

【191

EliasHanna,Bakraji。NumanSalman。eta1.Propertiesof

Wood-plastic

Composites:Effect

of

InorganicAdditives[J】.

RadiationPhysicsandChemistry,2003,66:49—53.【20】Sain

MM,KoktaBV.Polyolefin—woodFiberComposites

【J】.J.Appl.PolyM.Sci,1994.54(10):1545—1559.

【21】GengY,LiK.SimonsenJ.EffectofANew

Compatibilizer

System

on

TheFlexuralProperties

of

Wood—polyethylene

Composites[J】.J.Appl

PolymSci,2004,91:3667—3672.

【22】苑会林,李军,马沛岚.表面处理对木粉增强PVC发泡复合板

材性能的影响【J】.工程塑料应用。2003。31(8):22—25.

【23】

Balasuriya

W。YeL,MaiYW。eta1.MechanicalProper-

ties

of

WoodFlake—polyethyleneComposites[J】.J.Appl.

Polym.Sci,2002,83:2505—2521.

【241李志军,符新,余浩川,等.改性橡胶木粉/HDPE复合材料结

构和力学性能的研究fJ】.塑料,2006。35(3):1—5.

【25】刘涛,洪凤宏.武德珍.木粉表面处理对PVC/木粉复合体系性

能的影响【J】.中国塑料.2005。1:27—30.

【26】宋永民。王清文。郭垂根.等.EPDM.MA对木粉/聚丙烯复合材

料性能的影响【J】.林业科学,2005,41(6):138—143.

【271

王玮,倪忠斌,张红武.ABS/木粉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J1.中国塑料,2005。19(1):31—33.

【28】

BhaveshLShah。LaurentMMatuan,NovelCouplingAgents

for

PVC/Wood-flourComposites【J1.J.Vinyl.

Addit.Technol,2005。11:160—165.

f29】徐焕翔,何慧,洪浩群,等.多单体固相接枝共聚物对废聚丙

烯/稻糠复合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影响【J】.塑料工业,2005,33(5):49—51.

【30】

Geng

Y,SimonsenJ.InvestigationofPolyaminoamide—

epichlorohydrin/stearicAnhydrideComposites[J】.J.Appl.

Polym.Sci。2006,99:712—718.

【31】刘涛,洪风宏,武德珍.PVC/木粉复合体系加工方法与性能的

关系【J1.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22(1):174—176.

f32】孙作东.装饰用改性PVC仿真木纹异型材的加Z[J1.工程塑

料应用。2002,30(10):22—24.

【331

Nicole

M.Stark.EffectofWeatheringCycleandManu-facturing

Method

on

Performanceof

WoodFlourand

High—densityPolyethyleneComposites[J】.J.AppI.Polym

Sci,2006.100:3131—3140.

木塑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刘涛, 何慧, 洪浩群, 贾德民, LIU Tao, HE Hui, HONG Hao-qun, JIA De-min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广州,510640绝缘材料

INSULATING MATERIALS2008,41(2)6次

参考文献(33条)

1.Raj R G;Kokta B V Composites of Silane Trested Cellulosic Fibers and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外文期刊] 1991(18)

2.宋永民;王清文;郭垂根 EPDM-MA对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林业科学 2005(06)3.刘涛;洪凤宏;武德珍 木粉表面处理对PVC/木粉复合体系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塑料 2005(01)4.李志军;符新;余浩川 改性橡胶木粉/HDPE复合材料结构和力学性能的研究[期刊论文]-塑料 2006(03)5.杨桂成;曾汉民;张维邦 剑麻纤维的热处理及热行为的研究 1995(04)

6.藤国敏;张勇;万超英 木塑复合材料的界面该性方法[期刊论文]-化工新型材料 2005(05)7.Li T Q;Wolcott M P Rheoloy of Wood Plastics Meh 2005

8.李兰杰;胡娅婷;刘得志 木粉得碱化处理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得影响[期刊论文]-合成树脂及塑料 2005(06)9.杨桂成;曾汉民;李家驹 剑麻纤维的改性与抗拉性能关系的研究 1996(04)10.杨桂成;曾汉民;李家驹 剑麻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研究 1997(03)

11.臧克峰;项素云;路萍 MAH-g-PP及偶联剂处理木粉填充PP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塑料 2001(02)

12.Bledzki A K;Reihmane S J.Gassan Properties and Modification Methods for Vegetable Fibers forNatural Fiber Composites[外文期刊] 1996(8)13.中野准三 木质素的化学,基础与应用 1988

14.Nicole M.Stark Effect of Weathering Cyc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n Performance of Wood Flourand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Composites[外文期刊] 2006(4)

15.孙作东 装饰用改性PVC仿真木纹异型材的加工[期刊论文]-工程塑料应用 2002(10)

16.刘涛;洪风宏;武德珍 PVC/木粉复合体系加工方法与性能的关系[期刊论文]-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6(01)17.Geng Y;Simonsen J Investigation of Polyaminoamide epichlorohydrin/stearic Anhydride Composites[外文期刊] 2006(3)

18.徐焕翔;何慧;洪浩群 多单体固相接枝共聚物对废聚丙烯/稻糠复合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塑料工业 2005(05)

19.Bhavesh L Shah;Laurent M Matuan Novel Coupling Agents for PVC/Wood-flour Composites[外文期刊]2005(4)

20.王玮;倪忠斌;张红武 ABS/木粉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塑料 2005(01)

21.Balasuriya P W;Ye L;Mai Y W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Wood Flake-polyethylene Composites[外文期刊]2002(12)

22.苑会林;李军;马沛岚 表面处理对木粉增强PVC发泡复合板材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工程塑料应用 2003(08)23.Geng Y;Li K;Simonsen J Effect of A New CompatibilizerSystem on The Flexural Properties of Wood-polyethylene Composites[外文期刊] 2004(6)

24.Sain M M;Kokta B V Polyolefin-wood Fiber Composites[外文期刊] 1994(10)

25.Elias Hanna;Bakraji;Numan Salman Properties of Wood-plastic Composites:Effect of InorganicAdditives[外文期刊] 2003(1)

26.刘文鹏;李炳海 不同相容剂对PP/木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塑料 2005(05)

27.Joseph K;Pavithran C;Thomas S Effect of Chemical Treatment on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ShortSisal Fiber-reinforced Polyethylene Composites[外文期刊] 1996(23)

28.Qin Te-fu;Huang Luo-hua;Li Gai-yun Effect of Chemical Modification on the Properties ofWood/Polypropylene Composites[期刊论文]-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5(03)29.钟鑫;薛平;丁筠 改性木粉/PVC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塑料 2004(03)

30.Jayamol George;Sreekala M S A Review of Interface Mod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aturalFibet Reinfcrced Plastics Composites 2001(09)31.刘英俊;刘伯元 塑料填充该性 1998

32.Renneckar K;Johnson R K;Zink-Sharp A Fiber Modification By Steam-explosion:13C NMR and DynamicMechanical Analysis Studies of Co-refined Wood AndPolypropylene[外文期刊] 2005(06)33.Li T Q;Wolcott M P Rheoloy of Wood Plastics Meh 2006

引证文献(6条)

1.耿伟.刘煜.王浩江.王斌.杨育农 注塑级环保竹粉/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期刊论文]-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1(1)

2.沈凡成.贾润礼 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期刊论文]-塑料助剂 2010(1)

3.熊伟.李大纲.饶鑫.施迎春 湿热条件对塑木复合板材色及抗弯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0(10)

4.伍波.张求慧.王永波 木塑复合材料界面化学改性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化工新型材料 2010(5)5.熊伟 塑木复合材的耐香烟灼烧性能研究[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 2010(17)6.张兆好.齐英杰 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期刊论文]-木材加工机械 2009(z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ycltx200802011.aspx


相关内容

  • 纳米,纳米,大家都爱你
  • 在新材料产业中,纳米技术被世界看好,各国间已开展了一场围绕纳米技术的激烈竞争.对纳米的热衷也催生了与纳米相关的专业发展,比如,2011年中国在五所大学招收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本科生.此外,由于在纳米领域发表论文相对容易,以及各国对纳米领域大量注资,也使得申请奖学金出国留学相对容易. 南北高校各有优势 ...

  • 纤维增强聚合物(FRP)耐久性能研究进展
  • 78 纤维增强聚合物(FRP)耐久性能研究进展2009年3月 纤维增强聚合物(FRP)耐久性能研究进展 朱海堂,方高干,孙丽萍 (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纤维增强聚合物(FRP)以其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在土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关于FfuP在温度.湿度.干湿循环.化 ...

  • 石墨烯复合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石墨烯复合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核心提示:石墨烯复合材料项目投资环境分析,石墨烯复合材料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石墨烯复合材料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石墨烯复合材料行业竞争格局分析,石墨烯复合材料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石墨烯复合材料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石墨烯复合材料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石墨烯复合材料 ...

  • 材料科技成就了美国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 引言: 新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每种新材料的出现及应用都将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飞跃.从现代科学技术史中不难看出,每一项重大科技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相应的新材料的发展.所以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之本,美国将新材料称之为"科技发展的骨肉". 新材料技术被称为" ...

  • 高分子读书报告评分标准及要求
  • 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 <高分子材料基础>课程读书报告 要求.评分标准及论文题目 一. 要求 1.读书报告不少于4000字. 2.读书报告内容可选定已给出的内容(已给的45个题目),也可自己选择45个题外的有关高分子材料的内容.但不得同时选择同一题目. 3.文献资料可参考引用,但 ...

  • 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6・ 材料导报2008年5月第22卷专辑X 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王洪磊,周新贵,于海蛟,周长城,王志毅 (国防科技大学新型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73) 摘要 介绍了CNTs的结构和性能,综述了CNTs在金属基复合材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 ...

  • 碳_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 第25卷第3期2011年5月天津化工TianjinChemicalIndustryVol.25No.3May.2011 ·专论与综述· 碳/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乔志军 (天津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天津 300160) 本文综述了碳/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包括碳纤维.基体炭.界 ...

  • 中国宝石材料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核心内容提要 市场规模(Market Size) 市场规模(Market Size),即市场容量,本报告里,指的是目标产品或行业的整体规模,通常用产值.产量.消费量.消费额等指标来体现市场规模.千讯咨询对市场规模的研究,不仅要对过去五年的市场规模进行调研摸底,同时还要对未来五年行业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分 ...

  • 中国服装材料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核心内容提要 市场规模(Market Size) 市场规模(Market Size),即市场容量,本报告里,指的是目标产品或行业的整体规模,通常用产值.产量.消费量.消费额等指标来体现市场规模.千讯咨询对市场规模的研究,不仅要对过去五年的市场规模进行调研摸底,同时还要对未来五年行业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