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网络红人新闻炒作背后的故事

  摘要:随着网络上的“犀利哥”、“凤姐”等网络红人的出现,不知不觉中我们的网络和传统媒体捧红了一大批的“边缘人”。类似这样的事件和人物也开始频频出现,长此以往任由之发展下去将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和后果。因此此类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本论文的出发点就是针对此类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其产生的恶劣影响和后果展开讨论和论述,并希望在研究中逐渐找到一种合理的方法来改善此种风气。

  关键词:新闻炒作;蝴蝶效应;新闻资源;把关人

  

  一、网络新闻炒作之风盛行影响恶劣

  近一段时间,随着网络红人罗玉凤、“犀利哥”的横空出世,网络上的炒作之风愈演愈烈,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势。随着这些网络红人的知名度的提升他们开始频频获得各种代言和走穴的机会。由此开始腰包大鼓甚至由此开始走上职业艺人的道路上。而这些人走红的方式无非就是凭借出格的言行、个人隐私的“被曝光”、不着边际夸大的言论等等让人不可理解的方式博得出位。依靠着不着边际的言行和夸大的言论来吸引人民的关注,博得观众的注意。这些人得走红与网络有一个共性的特质就是新闻的炒作。这种新闻炒作盛行有其几方面的原因。新闻炒作由于在本质上背弃了新闻规律。它在竞争初期可能吸引了部分受众,为媒体带利益来了一定的短期效益,容易导致红色新闻的泛滥,最终必将影响媒体的美誉度、丧失媒体的公信力,极大地损害媒体的长远利益。长此以往还会形成一种“蝴蝶效应”极大地影响我们社会的风气以及和谐环境的建设。

  应该看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之下,社会责任在某些媒体也有被淡化、被忽视、被忘记的危险。毋庸置疑,不管何种媒体,都需要发展壮大,都需要经济支撑,但我们的做大做强,切不可只着眼于经济,而是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增强主流媒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不能迷失方向。不管媒体市场如何变化,新闻事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责任都是永恒的。其核心就是要对党和国家负责,对社会与公共利益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

  二、以罗玉凤事件作为个例研究

  “以我的智商和以我的能力的话,往前推三百年,往后推三百年,总共六百年之内不会有第二个人超过我”、“必须具备国际视野,有征服世界的欲望。奥巴马才符合我的征婚标准”、 “我经常看的都是人文社会的书,例如《知音》、《故事会》”。

  罗女一出,雷倒众生。她的经典语录一个接一个,每一个都让人或捧腹,或惊骇,或无语,或痛骂。据称,罗玉凤征婚事件为网络营销策划机构策划的炒作,目的就是要罗玉凤出名。果真如此,则让人感到遗憾和悲哀。在眼球经济时代,所有的所有都可能成为炒作者的素材和对象。炒作无罪,但没有尺度地炒作,为了制造新闻而炒作,不惜损害公序良俗地炒作,显然不值得推举,不仅如此,还值得挞伐。如果罗玉凤果真是炒作团队的一个道具,这无疑是让人感到悲哀的,她以示丑的方式引来唾骂,人格被羞辱,精神受戕害,为的是什么呢?而炒作团队推出这样的炒作行为,又为了什么?不管有何居心,这种“牺牲”罗玉凤的做法,都是不厚道、不人道的。

  另一方面,假设幕后并无推手,整个事件就是罗玉凤的一种自我陶醉,那么同样让人感叹。从罗玉凤的表现看,她逾越了世人的心理承受底线,她的自信超乎寻常,与其说自信不如说已经陷入了病态化,这样的人显然需要的不是唾骂、不是羞辱,因此那些骂骂咧咧的人,应该多一些理性,去剖析她的不幸与哀怨。

  三、网络红人走红的原因

  1.省个人方面的原因

  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解析这个个人方面的原因。其一就是针对炒作者自身而言。透析这些网络红人走红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性的特点。他们都是通过一种夸张、夸大的方式,要不就是惊人的言论、要不就是雷人的行为来极大的满足了大众的好奇心和观赏欲,刺激了他们的窥视欲。其二就是作为受众的个人来说,就人的本性而言,人们似乎颇看重自己的隐私,而往往对别人的隐私却天生抱有浓厚的兴趣。网络上存在有一个虚拟的社会,在这个虚拟中的浮躁社里,焦虑的人群与压抑的情绪使得他们无处发泄,折射的是多数人对社会责任迷失的悲凉,庞大的寂寞群体让这部分网友忧虑。在所有这些戏谑性的描述中,罗玉凤也被异化成了一个标签化的怪物,仿佛是一个有病的人,不自量力,可笑之极。

  2.媒介提供的平台和助推作用

  同传统的媒体不一样的是,以电脑为基础快速发展的网络媒介,是一个高度综合性,可以集文字、图片、声画,所有传统媒介优势于一身的快速崛起的新媒介;是一个具有充分的交互性,既可以“点对点”又可以“点对面”,综合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特点与优势的一股新势力;是一个方便性与快捷性相结合的传播新通道。同时又因为网络具有及其广泛的受众群体也就是网民代表,而其网民的分布及其广泛,究其构成而言也是多层次、广结构。同时又因为网络媒体所具有的传播便利性和传播的快捷性以及传达的广泛性等因素进一步为网络炒作的兴起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

  3.商业集团的利用

  有一个问题我们不可忽视,就是知名度的提升最终还要应用到经济效益的获得上来。而知名度提升后你就有可能获得代言产品或者广告的机会。甚至是开始唱歌、演艺、主持事业。他们利用的就是那些所谓的网络红人的知名度一次提高自己产品、企业或者自己节目的知名度。由此那些红人就获得了不菲的经济利益。有了这些企业和集团提供的生钱的温床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公然冒天下之大为开始公然的炒作,只要能出名无所不用其极。大有“我不要脸我怕谁”的架势。

  4.守门人角色在网络媒介传播过程中的缺失,常常表现为一种无奈下的抉择。

  谁应该对网络媒介传播信息来“把关”?是传播者个人、网站的投资人和创办者抑或是政府部门?“把关”的尺度又如何适宜?信息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政府与政府间,民族与民族间,文化与文化间的矛盾与隔阂尚不可能完全消除,如何统一“把关”尺度更是离现实太远太远。而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如何像传统守门人一样担负其信息的检查、加工、评价、导向以及桥梁功能?这样的“把关”期望是在人力资源上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这样的要求,而在技术层面上,技术专家至今仍在尝试,但是即便能够实现对信息中关键词过滤,也不可能实现对信息的真伪鉴别,以及对信息传播的数量上的合理控制,更不可能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评价等等。

  四、结语

  近来,又开始看到罗玉凤整容、罗玉凤在北大读书等消息频频见诸报端或者网络,亦或是其接受的各种媒体的采访的视频风行于网络。试想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对这个人感兴趣呢?无非就是一种看猴子表演的心态,通过看待别人的傻人傻语来放大自身的聪明和高贵。我想社会上有那么多值得我们去关注的焦点和问题。高房价、震灾地区的生活、学生的安全问题等等我们媒体为什么偏偏要把有限的新闻资源全都要浪费到成为别人的嫁衣和炒作的工具上去呢?媒体一方面通过报道这些新奇的事件或者人物提升自己点击率收视率的同共时,是不是也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狠狠的利用了一把呢?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无从选择和全面的认识,我们只能在媒介所提供的“拟态环境”中生存。难道我们真是的社会就是那样吗?所以恳请媒介不要在拿罗玉凤这种人来玷污我们受众的眼球。

  摘要:随着网络上的“犀利哥”、“凤姐”等网络红人的出现,不知不觉中我们的网络和传统媒体捧红了一大批的“边缘人”。类似这样的事件和人物也开始频频出现,长此以往任由之发展下去将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和后果。因此此类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本论文的出发点就是针对此类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其产生的恶劣影响和后果展开讨论和论述,并希望在研究中逐渐找到一种合理的方法来改善此种风气。

  关键词:新闻炒作;蝴蝶效应;新闻资源;把关人

  

  一、网络新闻炒作之风盛行影响恶劣

  近一段时间,随着网络红人罗玉凤、“犀利哥”的横空出世,网络上的炒作之风愈演愈烈,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势。随着这些网络红人的知名度的提升他们开始频频获得各种代言和走穴的机会。由此开始腰包大鼓甚至由此开始走上职业艺人的道路上。而这些人走红的方式无非就是凭借出格的言行、个人隐私的“被曝光”、不着边际夸大的言论等等让人不可理解的方式博得出位。依靠着不着边际的言行和夸大的言论来吸引人民的关注,博得观众的注意。这些人得走红与网络有一个共性的特质就是新闻的炒作。这种新闻炒作盛行有其几方面的原因。新闻炒作由于在本质上背弃了新闻规律。它在竞争初期可能吸引了部分受众,为媒体带利益来了一定的短期效益,容易导致红色新闻的泛滥,最终必将影响媒体的美誉度、丧失媒体的公信力,极大地损害媒体的长远利益。长此以往还会形成一种“蝴蝶效应”极大地影响我们社会的风气以及和谐环境的建设。

  应该看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之下,社会责任在某些媒体也有被淡化、被忽视、被忘记的危险。毋庸置疑,不管何种媒体,都需要发展壮大,都需要经济支撑,但我们的做大做强,切不可只着眼于经济,而是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增强主流媒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不能迷失方向。不管媒体市场如何变化,新闻事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责任都是永恒的。其核心就是要对党和国家负责,对社会与公共利益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

  二、以罗玉凤事件作为个例研究

  “以我的智商和以我的能力的话,往前推三百年,往后推三百年,总共六百年之内不会有第二个人超过我”、“必须具备国际视野,有征服世界的欲望。奥巴马才符合我的征婚标准”、 “我经常看的都是人文社会的书,例如《知音》、《故事会》”。

  罗女一出,雷倒众生。她的经典语录一个接一个,每一个都让人或捧腹,或惊骇,或无语,或痛骂。据称,罗玉凤征婚事件为网络营销策划机构策划的炒作,目的就是要罗玉凤出名。果真如此,则让人感到遗憾和悲哀。在眼球经济时代,所有的所有都可能成为炒作者的素材和对象。炒作无罪,但没有尺度地炒作,为了制造新闻而炒作,不惜损害公序良俗地炒作,显然不值得推举,不仅如此,还值得挞伐。如果罗玉凤果真是炒作团队的一个道具,这无疑是让人感到悲哀的,她以示丑的方式引来唾骂,人格被羞辱,精神受戕害,为的是什么呢?而炒作团队推出这样的炒作行为,又为了什么?不管有何居心,这种“牺牲”罗玉凤的做法,都是不厚道、不人道的。

  另一方面,假设幕后并无推手,整个事件就是罗玉凤的一种自我陶醉,那么同样让人感叹。从罗玉凤的表现看,她逾越了世人的心理承受底线,她的自信超乎寻常,与其说自信不如说已经陷入了病态化,这样的人显然需要的不是唾骂、不是羞辱,因此那些骂骂咧咧的人,应该多一些理性,去剖析她的不幸与哀怨。

  三、网络红人走红的原因

  1.省个人方面的原因

  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解析这个个人方面的原因。其一就是针对炒作者自身而言。透析这些网络红人走红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性的特点。他们都是通过一种夸张、夸大的方式,要不就是惊人的言论、要不就是雷人的行为来极大的满足了大众的好奇心和观赏欲,刺激了他们的窥视欲。其二就是作为受众的个人来说,就人的本性而言,人们似乎颇看重自己的隐私,而往往对别人的隐私却天生抱有浓厚的兴趣。网络上存在有一个虚拟的社会,在这个虚拟中的浮躁社里,焦虑的人群与压抑的情绪使得他们无处发泄,折射的是多数人对社会责任迷失的悲凉,庞大的寂寞群体让这部分网友忧虑。在所有这些戏谑性的描述中,罗玉凤也被异化成了一个标签化的怪物,仿佛是一个有病的人,不自量力,可笑之极。

  2.媒介提供的平台和助推作用

  同传统的媒体不一样的是,以电脑为基础快速发展的网络媒介,是一个高度综合性,可以集文字、图片、声画,所有传统媒介优势于一身的快速崛起的新媒介;是一个具有充分的交互性,既可以“点对点”又可以“点对面”,综合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特点与优势的一股新势力;是一个方便性与快捷性相结合的传播新通道。同时又因为网络具有及其广泛的受众群体也就是网民代表,而其网民的分布及其广泛,究其构成而言也是多层次、广结构。同时又因为网络媒体所具有的传播便利性和传播的快捷性以及传达的广泛性等因素进一步为网络炒作的兴起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

  3.商业集团的利用

  有一个问题我们不可忽视,就是知名度的提升最终还要应用到经济效益的获得上来。而知名度提升后你就有可能获得代言产品或者广告的机会。甚至是开始唱歌、演艺、主持事业。他们利用的就是那些所谓的网络红人的知名度一次提高自己产品、企业或者自己节目的知名度。由此那些红人就获得了不菲的经济利益。有了这些企业和集团提供的生钱的温床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公然冒天下之大为开始公然的炒作,只要能出名无所不用其极。大有“我不要脸我怕谁”的架势。

  4.守门人角色在网络媒介传播过程中的缺失,常常表现为一种无奈下的抉择。

  谁应该对网络媒介传播信息来“把关”?是传播者个人、网站的投资人和创办者抑或是政府部门?“把关”的尺度又如何适宜?信息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政府与政府间,民族与民族间,文化与文化间的矛盾与隔阂尚不可能完全消除,如何统一“把关”尺度更是离现实太远太远。而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如何像传统守门人一样担负其信息的检查、加工、评价、导向以及桥梁功能?这样的“把关”期望是在人力资源上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这样的要求,而在技术层面上,技术专家至今仍在尝试,但是即便能够实现对信息中关键词过滤,也不可能实现对信息的真伪鉴别,以及对信息传播的数量上的合理控制,更不可能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评价等等。

  四、结语

  近来,又开始看到罗玉凤整容、罗玉凤在北大读书等消息频频见诸报端或者网络,亦或是其接受的各种媒体的采访的视频风行于网络。试想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对这个人感兴趣呢?无非就是一种看猴子表演的心态,通过看待别人的傻人傻语来放大自身的聪明和高贵。我想社会上有那么多值得我们去关注的焦点和问题。高房价、震灾地区的生活、学生的安全问题等等我们媒体为什么偏偏要把有限的新闻资源全都要浪费到成为别人的嫁衣和炒作的工具上去呢?媒体一方面通过报道这些新奇的事件或者人物提升自己点击率收视率的同共时,是不是也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狠狠的利用了一把呢?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无从选择和全面的认识,我们只能在媒介所提供的“拟态环境”中生存。难道我们真是的社会就是那样吗?所以恳请媒介不要在拿罗玉凤这种人来玷污我们受众的眼球。


相关内容

  • 网络营销成功案例
  • 赵本山涉黑事件:一场事件营销炒作 摘要:赵本山涉黑行贿的传闻漫天飞舞的时候,赵本山和他的本山集团选择性沉默.从公关学的角度来说,他们错过了一个最好的时机.稍微懂点常识的人,都应该在第一时间出面澄清.可为何本山集.. 赵本山涉黑行贿的传闻漫天飞舞的时候,赵本山和他的本山集团选择性沉默.从公关学的角度来 ...

  • 人民网评出--2009年十大网络红人[组图]
  • 人民网评出 --十大网络红人[组图] 2010年01月03日17:00 来源:人民网 每一个"网络红人"的背后,都会有一个经典的故事抑或是传说.他们,有的是被网友在网上曝光,不经意间成为"网络红人":他们,有的是为了出名,自己抓住一切机会进行"自我炒 ...

  • 网络红人炒作四大经典之炒作
  • 网络红人炒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网络红人炒作的演变模式为:美女-冲突-眼球-商业.曾经兽兽栽在门里后,赢得了广泛的同情网络红人炒作更是成为热点的炒作手段,马诺的宝马自行车论伤了众多男同胞的心,凤姐在网络上说前后五百年的雷人语录和超高征婚要求获得了关注度同样赢得了网络红人的美称,芙蓉姐姐的S型成了街头小 ...

  • 许杰:中国网络时代的非理性主义乱象
  • 2010年11月02日10:38  来源:光明网  作者:许杰 网友评论(0) 0 手机访问 这个网络已经长大成人!走过蒙昧幼稚的童年,越过浪漫狂想的少年,正在迈步成熟的理性时代,在经济社会的今天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许杰先生一不留神便上网十几年,见惯了网上风云,看惯了网态炎凉.虚拟也好,真实也罢,网 ...

  • 新闻传播专业论文范文
  • 从"凤姐走红"谈网络炒作对社会的影响 [前言] "凤姐走红"作为网络炒作现象的典型代表,会使受众混淆网络虚拟与客观真实,对受众的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并有可能促使他们盲目模仿炒作行为以求"出名".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这次炒作 ...

  • 网络红人排行榜网络红人帅哥网络红人前十名2014网络红人斌少
  • 网络红人排行榜 网络红人帅哥 网络红人前十名 2014网络红人斌少 NO.1网络红人斌少 网络红人斌少,原名任兵,昵称:斌少视觉传媒,新生代网络红人.率真的个性和气质为他赢得了不少的人气.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市.2009年开始步入网络的新一代网络名人,由于人缘很好.故被大众视为网络红人中人缘最好的网络红 ...

  • 曹中铭:以丑为"美" 股市出现又一大"杯具"
  • 曹中铭:以丑为"美" 股市出现又一大"杯具" www.eastmoney.com2010年08月23日 23:45曹中铭每日经济新闻 手机免费访问 eastmoney.cn|字体:大中小| 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10) 财经评论人曹中铭(资料图) 时下的网络红人 ...

  • 凤姐资料大全
  • 罗玉凤是重庆綦江人,因一系列雷人言论在网络上走红,被人称为"凤姐".她自称懂诗画.会弹琴,精通古汉语,自称"9岁起博览群书,20岁达到顶峰,智商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及".现主要研读经济类和<知音>.<故事会>等人文社科类书籍. 罗 ...

  • 谈谈我对网络炒作的看法
  • 谈谈我对"网络炒作"和负面炒作的一点看法 做网络推广,运用网络炒作是现在市场营销不得不谈的一个问题,但网络炒作和营销又有一定的区别.近年来网络红人不断出现,其实这就是网络炒作的结果. 凤姐和犀利哥迅速爆红网络就是很好的网络炒作的例子,两个人的走红均是网络寂寞生活的产物,一个是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