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优秀教学反思论文评选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反思论文评选

论文题目: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学案设计

的实践与思考

知识点编码: 20210700

工作单位: 广州市东圃中学

作者姓名: 杨 莲

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学案设计

的实践与思考

广州市东圃中学 杨 莲

内容摘要:针对我校生源情况,通过对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内容进行重组,设计学案,实施教学与调查反馈发现,我校学生适合先学和重点掌握“加减法”, 在遇到便于运用“加减法”的方程组,也能优先选择“加减法” 进行解题。

关键词: 学案设计 实施 反馈 思考

设计背景:笔者第二轮使用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第一次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单元教学设计学案。在参加了林少杰老师“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课题组的培训和学习后,笔者在思考:怎样的编排和实施教学才最适合我们东圃中学的学生?

问题来源:我们东圃中学初一生源状况是,及格率低,低分率高,学生的四则运算不熟练甚至不过关;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通常不注意观察未知数系数的特点,绝大多数学生尽管感到“代入法”在将某些方程变形时很麻烦,还是习惯选择“代入法”,却偏偏因为在代数运算、等价变形方面较弱,导致在代入计算中频频出错。

设计目的:1、通过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设计出更有利于我校学生学习的学案。

2、探讨问题:面对二元一次方程组,学生通常选择“代入法”的原因,是因为“代入法”比“加减法”更便于学生使用,还是因为教师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先教给学生“代入法”?

可行性:1、以林少杰老师的“非线性”理念指导;2、林少杰老师介绍过:天河中学的做法与课本的编排不同,先加减法,整章结束后没有代入法的教学,而是在测验时给出代入法的例题让学生仿照解题,结果只有少数学生没有做出来。这说明了什么呢?学生无师自通!3、笔者有体会:学生通常习惯优先选择第一种学会的方法。

学案设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内容处理说明

一、教材(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内容的编排以及教参的课时建议(共约6课时)

第1课时:引言、导图、问题1、问题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习题

第2、3、4课时:解决问题2、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

第5、6课时: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用“前一节课代入法解过的练习”,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方程中未知数x 的系数相同,通过尝试相减,发现可以实现消元,再让学生通过将“所求得的解”与“代入法所求得的解比较,来”确认新的解法。

二、本备课组对以上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共约6课时)

一方面,考虑到我东圃中学的生源在代数运算、等价变形方面普遍弱,在解方程组之前安排一节与概念有关的训练作为热身;第二,先学和重点学“加减法”;第三、我们学生能无师自通的极少,因此不敢不介绍也不能不专项练习“代入法”。

第1课时:用简单的实例介绍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习题,(采取低起点引入的办法,删去问题1、问题2不讲,因为这对于绝大部分的学生来讲是个较高的门槛,会占用过多的课时而没有实效,开始都避开。)

第2课时:学习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引导学生归纳方法。

第3课时:学习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4课时:学习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引导学生归纳方法。

第5课时:学习正确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引导学生比较方法。

第6课时:综合运用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师辅导、批改。

实施与反馈:

1、年级按整合重组后设计的学案进行实施教学。

2、在第2课时,笔者与学生一起求出了一个未知数时,提出:“还需要求另一个未知数,怎么办呢?”大部分

学生急急于表现了:“代入! 求另一个未知数。”(在第1课时,把某数对“代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检验是否它的解)。

3、学生在练习以及检测中的表现:(1)易错点为:代入计算;把二元一次方程变形,用一个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字母。(2)遇到便于运用“加减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能优先选择“加减法”。

4、整章结束后,在年级12个班学生的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表明,认为自己习惯采用代入法的有33.1%,认为自己习惯采用加减法的有38.7%,认为自己习惯根据系数特点选择方法的有28.2% 。

结论:1、“加减法”在解题中出错率低,特别是对于等价变形会出现分数系数的方程组;2、掌握了“加减法”, 在求第二个未知数时,常常很自然使用了“代入法”,即便不行,经过教师稍稍加以点拨就可以;“代入法”的确可以在循环训练中得到加强。3、如果学生先学“加减法”,自然会习惯优先选择“加减法”解题。

再学习:学习林少杰老师2006年在天河区的“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课题综述,以及林少杰老师的《数学教学内容的非线性结构》,结合教学实践发现,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学案设计仍然可以进一步整合。

再设计的思考:如果让我再设计本章的学案,我会这样调整。(1)第1课时,在用简单的实例介绍二元一次方程组后,直接学习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还可以大胆删去“给出某数对验证是否某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题目,改为“在学习完代入消元法后,介绍解的概念并略提如何检验”,因为事实上,当学生掌握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后,借助前面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经验,“如何检验”的问题可以在运用中解决,不必单独花费课时。

(2)更注意习题难度呈现的梯度。未知数的系数简单化,由简单整数→较大整数→简单真分数;由两方程直接相加

(3)使得课本中基本的习题(或相减)可消元→一个方程扩大倍数后加减消元→两个方程都扩大倍数后加减消元。

能在课内完成。(4)保证课内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训练,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参考:

1、林少杰老师的《数学教学内容的非线性结构》;

2、刘永东老师的网络《天河区2006年“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课题综述》。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反思论文评选

论文题目: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学案设计

的实践与思考

知识点编码: 20210700

工作单位: 广州市东圃中学

作者姓名: 杨 莲

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学案设计

的实践与思考

广州市东圃中学 杨 莲

内容摘要:针对我校生源情况,通过对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内容进行重组,设计学案,实施教学与调查反馈发现,我校学生适合先学和重点掌握“加减法”, 在遇到便于运用“加减法”的方程组,也能优先选择“加减法” 进行解题。

关键词: 学案设计 实施 反馈 思考

设计背景:笔者第二轮使用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第一次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单元教学设计学案。在参加了林少杰老师“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课题组的培训和学习后,笔者在思考:怎样的编排和实施教学才最适合我们东圃中学的学生?

问题来源:我们东圃中学初一生源状况是,及格率低,低分率高,学生的四则运算不熟练甚至不过关;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通常不注意观察未知数系数的特点,绝大多数学生尽管感到“代入法”在将某些方程变形时很麻烦,还是习惯选择“代入法”,却偏偏因为在代数运算、等价变形方面较弱,导致在代入计算中频频出错。

设计目的:1、通过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设计出更有利于我校学生学习的学案。

2、探讨问题:面对二元一次方程组,学生通常选择“代入法”的原因,是因为“代入法”比“加减法”更便于学生使用,还是因为教师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先教给学生“代入法”?

可行性:1、以林少杰老师的“非线性”理念指导;2、林少杰老师介绍过:天河中学的做法与课本的编排不同,先加减法,整章结束后没有代入法的教学,而是在测验时给出代入法的例题让学生仿照解题,结果只有少数学生没有做出来。这说明了什么呢?学生无师自通!3、笔者有体会:学生通常习惯优先选择第一种学会的方法。

学案设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内容处理说明

一、教材(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内容的编排以及教参的课时建议(共约6课时)

第1课时:引言、导图、问题1、问题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习题

第2、3、4课时:解决问题2、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

第5、6课时: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用“前一节课代入法解过的练习”,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方程中未知数x 的系数相同,通过尝试相减,发现可以实现消元,再让学生通过将“所求得的解”与“代入法所求得的解比较,来”确认新的解法。

二、本备课组对以上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共约6课时)

一方面,考虑到我东圃中学的生源在代数运算、等价变形方面普遍弱,在解方程组之前安排一节与概念有关的训练作为热身;第二,先学和重点学“加减法”;第三、我们学生能无师自通的极少,因此不敢不介绍也不能不专项练习“代入法”。

第1课时:用简单的实例介绍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习题,(采取低起点引入的办法,删去问题1、问题2不讲,因为这对于绝大部分的学生来讲是个较高的门槛,会占用过多的课时而没有实效,开始都避开。)

第2课时:学习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引导学生归纳方法。

第3课时:学习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4课时:学习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引导学生归纳方法。

第5课时:学习正确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引导学生比较方法。

第6课时:综合运用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师辅导、批改。

实施与反馈:

1、年级按整合重组后设计的学案进行实施教学。

2、在第2课时,笔者与学生一起求出了一个未知数时,提出:“还需要求另一个未知数,怎么办呢?”大部分

学生急急于表现了:“代入! 求另一个未知数。”(在第1课时,把某数对“代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检验是否它的解)。

3、学生在练习以及检测中的表现:(1)易错点为:代入计算;把二元一次方程变形,用一个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字母。(2)遇到便于运用“加减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能优先选择“加减法”。

4、整章结束后,在年级12个班学生的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表明,认为自己习惯采用代入法的有33.1%,认为自己习惯采用加减法的有38.7%,认为自己习惯根据系数特点选择方法的有28.2% 。

结论:1、“加减法”在解题中出错率低,特别是对于等价变形会出现分数系数的方程组;2、掌握了“加减法”, 在求第二个未知数时,常常很自然使用了“代入法”,即便不行,经过教师稍稍加以点拨就可以;“代入法”的确可以在循环训练中得到加强。3、如果学生先学“加减法”,自然会习惯优先选择“加减法”解题。

再学习:学习林少杰老师2006年在天河区的“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课题综述,以及林少杰老师的《数学教学内容的非线性结构》,结合教学实践发现,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学案设计仍然可以进一步整合。

再设计的思考:如果让我再设计本章的学案,我会这样调整。(1)第1课时,在用简单的实例介绍二元一次方程组后,直接学习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还可以大胆删去“给出某数对验证是否某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题目,改为“在学习完代入消元法后,介绍解的概念并略提如何检验”,因为事实上,当学生掌握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后,借助前面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经验,“如何检验”的问题可以在运用中解决,不必单独花费课时。

(2)更注意习题难度呈现的梯度。未知数的系数简单化,由简单整数→较大整数→简单真分数;由两方程直接相加

(3)使得课本中基本的习题(或相减)可消元→一个方程扩大倍数后加减消元→两个方程都扩大倍数后加减消元。

能在课内完成。(4)保证课内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训练,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参考:

1、林少杰老师的《数学教学内容的非线性结构》;

2、刘永东老师的网络《天河区2006年“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课题综述》。


相关内容

  • "聚焦课堂,提升质量"主题活动总结
  • 2014年,xx中学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微观课堂"为焦点,以"有效教学"为核心,积极开展了"聚焦课堂,立足有效,提升质量"的主题活动,通过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系列研讨活动,采取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讲课评课.课例交流.研讨反思等多种形式, ...

  • 案例和论文评比要求
  • 案例评比:2009年市局直属学校教学案例评选 2009-10-15 7:51:00  点击数:584  来源:校教师教育·科研处 温教研函[2009]272号 关于举行2009年市局直属中小学(幼儿园) 学科教学案例评选活动的通知 市局直属各学校: 为了提高我市教育教学水平,选拔优秀教学案例参加全市 ...

  • "聚焦课堂,立足有效,提升质量"主题活动总结材料
  • "聚焦课堂,立足有效,提升质量"主题活动总结材料 xx年,xx中学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微观课堂"为焦点,以"有效教学"为核心,积极开展了"聚焦课堂,立足有效,提升质量"的主题活动,通过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系列研讨活动 ...

  • 学校教科室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 2012-2013学年度是教科室成立后面临县教研室的第二次评估年,也是新一届岳集中心学校教育教学目标落实的第一年。岳集中心学校教科室将在县教育局教研室和中心校的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创新为核心,质量为中心、服务为宗旨,管理为保证、提高为重点,努力做好教科研的各项工作,促进中心校教科研的持续发展。 ...

  • 高邮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设方案
  • 高邮市中小学名师(学科)工作室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发挥名师作用.放大骨干效应.提升科研水平.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育质量提升,我局决定组建高邮市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工作总室,下设9个名师工作室和10个学科工作室. 一.组织机构 1.中小学名师工作总室.总室总领衔教师陈国兵,全市所有在职江苏省.扬州市 ...

  • 新安县教研室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各月主要工作安排 三月份: 1. 组织各学科到校听课活动: 2. 组织各学科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课活动: 3. 参加局对各校开学工作检查,参加市督导室对各校督学工作: 4. 组织参加洛阳市"枫叶杯"初中.小 ...

  • 教师素质提升工程自查报告
  • 为了切实做好我校教师素质的提升培训,提高全校教师的教育素养,认真扎实地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根据省<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办法>与xx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教师实施意见精神,切实提高"提升工程"培训的质量和效果,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素质.我校根据上级要求,有计 ...

  • 八一总场中学校本研训自查报告
  •   以课改作为兴校契机 以研训强化教师素质   ——八一总场中学校本研训自查报告   我校本着切实搞好校本研训工作,更快更好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有关指示精神,面向全体教师,以教育教研能力培训、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和青年教师为重点,以新课程实验改革为突破口,通过抓校本研训,努 ...

  • 中学理科组工作总结
  • 合肥市第62中学中学理科组工作总结 (xx年-xx年学年度) 教研组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校整体工作的进展。为此在学校党、政、工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指导和支持下,有效、务实地实现教研组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是学校理科组工作的最大特色所在之处。理科组共有10位老师,承担着学校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