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过程中困惑的心理学解释

一、U 型记忆——系列位置效应

1. 加拿大学者默多克给被试者呈现出一系列无关联的词,如:肥皂、氧、枫树、蜘蛛、雏菊、啤酒、舞蹈、雪茄烟等。首先被试者按照一定顺序学习这些词,然后让他们自由记忆,想到哪个单词就说出哪个单词。结果发现,最先学习的单词和最后学习的单词其回忆成绩最好,而中间部分的单词会议成绩最差。

2. 平时表现:我们对事, 对学习, 最清晰的记忆就是事情的开头和结尾, 学习内容的开始和末端. 清晨起来和晚上临睡前学习有时竟有过目不忘的神效. ,这就是系列位置效应。

3. 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

(1)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具,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钟在找练习本的过程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耍中度过。

(2)背诵文章、单词时变换开始位置。

(3)每次学习时间不宜过长。学习时间过长,中间部分就相应增多,学习效率就会下降。

(4)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同一学习材料学习时间不要过长,前后两段时间中学习的材料要不一样,这样可以避免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

二、不要等墙倒塌再来造墙——遗忘曲线

1. 研究表明:如果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后,甲组学生不久后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

2. 遗忘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一定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记。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3. 科学地运用遗忘规律:及时复习,学习之后要立即复习,并且以后要再复习几次,但复习的时间间隔可以逐渐增加。

改变平时不复习,临考前开夜车、加班加点复习的坏习惯。

三、迈好眼前的一小步——高原现象

1. 常常有高考生问个不休:

在开始复习阶段,我感到学习效率高,收效大,进步也快,但随着复习的进一步深入,虽然与原先同样甚至更努力地学习,却觉得自己所获得的知识越来越糊涂,原来记得的概念、定理,在头脑中也不再清晰。有时一点都学不下去,直走神,一点办法都没有。从而使得成绩停滞不前,甚至下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高原现象”。

如: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你是否有过同样的停滞不前的经历呢?研究表明:词汇量的多少明显影响到我们阅读能力的高低。但是当掌握的词汇量达到3500~4500的时候,就会出现第一次高原现象,平均滞留时间为8个月左右;达到6500~7500时,出现第二次高原现象,平均滞留时间为12个月左右;当词汇量达到了9000~10500时,第三次高原现象出现了,平均滞留约18个月。

2. 正确对待高原现象

(1)在学习方法方面,学习开始阶段所用的方法,到高原期不一定合理,所以当到了高原期,学习者要尽早探索适应该阶段的学习方法。

(2)在个人意志方面,学习者学到一定程度时,会感到非常疲劳,学习动机会下降很多。这时就需要坚持,保持强劲的动力系统。遇到困境时,具有攻克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勇气,有顽强的意志力,才能克服高原现象。

(3)在个人知识方面,知识基础不牢的学生容易遇到高原现象。知识基础不牢的学生在学习上“欠债”太多,固而克服高原现象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丰富自己的各种知识,打下牢靠的知识基础。

(4)高原现象并非是极限,并非是不能再进步的代名词。学习是一个过程,经历从开始阶段、迅速提高阶段、高原期以及再次提高阶段的循环往复。突破了高原现象,往往会收到创造性成果。

四、小考挺好的,大考就砸锅——詹森效应

1. 现象:有的学生平时考试成绩非常好,但一到大考,成绩就下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詹森效应。

2.. 如何让学生避免詹森效应

(1)摒弃心中的非理性观念。许多考试焦虑、紧张的学生经常对自己或别人说:“我在重要考试中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证成功。”“如果我在重要考试中失败,我就会很没有价值,别人就会看不起我,我会很没面子。”“如果不好,我的前程算是毁了。”这些话纵然能增加他们考好的决心,但也容易引起焦虑,不利于正常水平的发挥。要避免詹森效应平时就应矫正自己这些不正确的想法,养成以平常心对待考试的习惯。

(2)加强整合训练,提高考试策略。平时小考针对的是部分知识,大考往往着眼于前后知识乃至各科知识的综合应用。

(3)家长保持平常心。

五、自己人效应

有一种效应叫自己人效应,就是说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你就不惜同对方保持同体观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 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 因此班主任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六、优势效应

一个人只能从自己的优势而不是弱点中成功。

七、邮票效应

与人的某种具体事物、活动和情景相联系的课题,推论出来的准确性就会大为提高。

八、月曜效应

由于星期日的休息,扰乱了学生的正常生活起居和学习秩序,学习意志下降,注意分散,精神不振,从而影响了学习的效果,这种现象称为月曜效应。这种效应在每天的早上和下午第一节课中也常会出现,在假期过后的开学那段时间也甚为显著。按理休息之后应该精神倍加,效率提高,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而是按照月曜效应规律发生。有人把它也称为月曜病。

九、乐队花车效应

人类经常会有一种倾向,去从事或相信其他多数人从事或相信的东西,就是所谓的“乐队花车效应”。为了不让自己在社会中孤立,所以社会个体常常不经思考就选择与大多数人相同的选择,而这种乐队花车效应,就是乐队花车谬误及乐队花车宣传法的基础。

乐队花车直接翻译自英文的bandwagon ,也就是在花车大游行中搭载乐队的花车。参加者只要跳上了这台乐队花车,就能够轻松地享受游行中的音乐,又不用走路,也因此,英文中的“jumping on the bandwagon ”(跳上乐队花车)就代表了“进入主流”。

在选举当中经常可以看乐队花车效应,例如许多选民喜欢将票投给他自己认为(或媒体宣称)比较容易获胜的候选人或政党,而非自己喜欢的,借此提高自己与赢家站在同一边的机会,在台湾这种效应又被称为“西瓜偎大边”。

乐队花车谬误: 从乐队花车效应衍生出乐队花车谬误,又常称为“诉诸大众的谬误”或“从众谬误”,也就是将许多人或所有人所相信的事情视为真实,例如“大家都这么说,一定不会错”!

但许多事实证明,多数或所有人相信的事情,在当下或经过时间的演进,并不一定是对的事情。例如在18世纪,美国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世界上可以有奴隶存在,但在今日美国有这样想法的人已经很少了。或是有人可以宣称“因为有那么多人吸烟,所以吸烟是健康的”,但事实上许多医学证明指出吸烟有害健康,所以应该说:“吸烟有害健康,虽然有那么多人吸烟。”

乐队花车宣传法: 建构于乐队花车谬误的宣传手法则是常见的乐队花车宣传法,宣传者营造出一种“加入我们,否则就是与大家作对”的气氛,要求阅听人接受某种仿佛大家都接受的想法。乐队花车法也暗示阅听人:“宁可与胜利者站在同一边,而不要太去计较是非!”

队花车也常常与其他的手法合并使用,例如在广告中经常可以看到类似“每五个医师中就有四个推荐某种牌子的口香糖„„”的文案,这种文案同时利用了乐队花车及“诉诸权威”两种宣传手法。

十、约翰逊效应

如果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即使平时表现再良好,在竞技场上也会失败。

十一、酝酿效应

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往往会由于某种机遇一下子便找到解决办法。

十二、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亦称光环效应。它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特征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知觉大多数都受着这种效应的影响。由于它使得人们仅仅根据人的某一突出特点去评价、认识和对待人,如某人一次表现好,就认为他一切皆优,犯了一次错误,就说他一贯表现差等等。所以,晕轮效应是一种把我们引入对人知觉误区的常见的社会心理效应。

在对人的外表特征的知觉中,如对人的容貌的识记,晕轮效应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方便。晕轮效应的消极作用往往在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性格特征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它妨碍我们去全面地观察、评价人,使我们不能从消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发现其积极的品质和优点,也不能在积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看到其缺点和不足,对人作出“一无是处”或“完美无缺”的评价。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一无是处和完美无缺的人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晕轮效应其危害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容易影响对人的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认识和掌握这一社会心理效应,有助于我们克服看待别人的偏见,也有利于我们了解别人产生偏见的原因。这一点,对领导者和管理者尤为重要。

十三、增减效应

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显得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显得不断减少的人,心理学家们将人际交往中的这种现象称为“增减效应”。

十四、植物心理学和巴克斯特效应BACKSTER :

我出生在新泽西州的LAFAYETTE 市。我的学业受二战影响而中断,当时我在德科萨斯农机学院读书,是第一个应征入伍的海军军官。在服役前,我对催眠现象极感兴趣,做过许多研究。我对使用催眠术进行情报和反情报方面有一些建议,因为我刚入伍,所以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二战结束退伍8个月后,我有机会在美国陆军反情报处学习。经过短期培训后,我留在马里兰州的总部担任讲师,教授情报调查课程。那时,我的催眠术在情报和反情报方面的应用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开始有自己的办公室,关起窗子进行专门的研究,但进展十分缓慢。有一次,我曾为安全起见,给司令官的秘书使用了催眠术,取得了绝密文件。那个秘书醒来后也没有察觉。为保密起见,当天晚上我将文件加以安全保管。第二天,我将文件交给司令官,说:一个是通知特警逮捕我,一个是认真地听我解释。后来他们仔细地听取了我的解释。当时正值中央情报局刚刚成立,听到这件事后,中央情报局让我提前退伍,雇用我从事使用测谎仪进行背景调查方面的工作。

测谎仪象是一种用于情报工作的特殊仪器,它也好象很自然地联系到了我的催眠﹑夜游这些曾研究过的领域。我试想将它们用于我的工作。但实际上,对在中央情报局从事的工作,我感到乏味。因为当时中央情报局刚刚成立,许多人都希望在FBI 找到一份象样的工作。我们对XXXXX 的人进行测谎检测。将通过检测的人,列入合格名单内。再进行工种调查,以分派合适的工作。我辞掉了政府工作,开始专门从事测谎仪的研究。我在DC 设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在BOLTMORE 扩建了另一个办公室,第三个在纽约。实验室最终在纽约固定下来,并于1959年和我的同行,测谎仪行业的竞争对手一起成立了学校。当时的全美第一所学校教授使用测谎仪。学校成立后,需要使用大量的测谎仪。而测谎仪的1/3部份是肤电反应器,用图线来反应人的情绪变化等。

这是一张标准的测试图,使用模拟的单针心电记录器,画出的有关血压﹑脉搏强度变化。上面的记录是呼吸曲线。我感兴趣的是电子曲线,即肤电反应器画出的曲线。我在给植物浇水,是一盆牛舌兰花。这盆花有一株长长的叶杆,叶子也是长长的,当时它可能生长了1年到1年半的时间,是我的秘书从楼下一个花店买来的,那家店要关门不做生意了,当时我们还买了一颗橡胶树。在浇水时我很好奇,我想知道在根部的水份将花多长时间,穿过长长的叶杆最终到达叶子的顶尖。我想:好阿,正好这些测谎设备可以用来测量它的电阻变化,还能测量出它的肤电感应。把它的叶子连上电极看看会怎样?因为当水份到达叶尖时,夹在电极中间的叶子的导电性能会增强。

在浇水后,我想我将看到画出的曲线会呈现向上的趋势,因为当水份到达后,电阻会变小。出乎意料,曲线的趋势却呈现着不断向下,我把指针移到了上端,曲线连续向下滑。在这里的这段曲线的形状引起了我的注意,如果是肤电反应,我们会解释这段曲线代表着情绪波动,这段曲线代表着情绪恢复,随后整体呈现向下的趋势。这是整个图的局部,这张是一幅标准的呈现向下的肤电图。我意识到这段局部的曲线形状,显示了和人相同的情绪反应,我当时真是吃了一惊。

十五、紫格尼克效应

你不妨试一下:一笔画个圆圈,在交接处有意留出一小段空白。回头再瞧一下这个圆吧,此刻你脑子里必定会闪现出要填补这段空白弧形的意念。因为你总有一种出于未完成感的心态,竭力寻求终结途

径,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有一位叫布鲁玛•紫格尼克的心理学家,她给128个孩子布置了一系列作业,她让孩子们完成一部份作业,另一部份则令其中途停顿。一小时后测试结果。110个孩子对中途停顿的作业记忆犹新。紫格尼克的结论是:人们对业已完成的工作较为健忘,因为“完成欲”已经得到满足,而对未完成的工作则在脑海里萦绕不已。这就是所谓的‘紫格尼克效应”。

紫格尼克效应”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呢? 被誉为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的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类有一种自然倾向去完成一个行为单位,如去解答一个谜语,学习一本书等,这就叫“心理张力”。研究还指出,任何人都企图满足自己的需要,完成动作。其中既有先天的需要(饥、渴等) ,也有半需要(迫切的趋向) 。在勒温看来,个人能动性的源泉是多元的,形形色色的。被唤起但未得到满足的心理需要产生一个张力系统,决定着个人行为的倾向、心理的基调和特点。如果中断了满足需要的过程或解决某项任务的进程而产生了张力系统,就可以使一个人采取达到目标的行动。勒温认为,没有完成的任务使得没有解决的张力系统永远存在,当任务完成之后,与之并存的张力系统也将随之消失。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心理张力”系统,是产生“紫格尼克效应”的心理机制。

十六、自我参照效应

在接触新东西的时候,如果它与我们自身有密切关系的话,学习的时候就有动力,而且不容易忘记。

十七、自我选择效应

一旦个人选择了某一人生道路,就存在向这条路走下去的惯性并且不断自我加强。

一、U 型记忆——系列位置效应

1. 加拿大学者默多克给被试者呈现出一系列无关联的词,如:肥皂、氧、枫树、蜘蛛、雏菊、啤酒、舞蹈、雪茄烟等。首先被试者按照一定顺序学习这些词,然后让他们自由记忆,想到哪个单词就说出哪个单词。结果发现,最先学习的单词和最后学习的单词其回忆成绩最好,而中间部分的单词会议成绩最差。

2. 平时表现:我们对事, 对学习, 最清晰的记忆就是事情的开头和结尾, 学习内容的开始和末端. 清晨起来和晚上临睡前学习有时竟有过目不忘的神效. ,这就是系列位置效应。

3. 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

(1)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具,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钟在找练习本的过程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耍中度过。

(2)背诵文章、单词时变换开始位置。

(3)每次学习时间不宜过长。学习时间过长,中间部分就相应增多,学习效率就会下降。

(4)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同一学习材料学习时间不要过长,前后两段时间中学习的材料要不一样,这样可以避免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

二、不要等墙倒塌再来造墙——遗忘曲线

1. 研究表明:如果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后,甲组学生不久后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

2. 遗忘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一定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记。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3. 科学地运用遗忘规律:及时复习,学习之后要立即复习,并且以后要再复习几次,但复习的时间间隔可以逐渐增加。

改变平时不复习,临考前开夜车、加班加点复习的坏习惯。

三、迈好眼前的一小步——高原现象

1. 常常有高考生问个不休:

在开始复习阶段,我感到学习效率高,收效大,进步也快,但随着复习的进一步深入,虽然与原先同样甚至更努力地学习,却觉得自己所获得的知识越来越糊涂,原来记得的概念、定理,在头脑中也不再清晰。有时一点都学不下去,直走神,一点办法都没有。从而使得成绩停滞不前,甚至下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高原现象”。

如: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你是否有过同样的停滞不前的经历呢?研究表明:词汇量的多少明显影响到我们阅读能力的高低。但是当掌握的词汇量达到3500~4500的时候,就会出现第一次高原现象,平均滞留时间为8个月左右;达到6500~7500时,出现第二次高原现象,平均滞留时间为12个月左右;当词汇量达到了9000~10500时,第三次高原现象出现了,平均滞留约18个月。

2. 正确对待高原现象

(1)在学习方法方面,学习开始阶段所用的方法,到高原期不一定合理,所以当到了高原期,学习者要尽早探索适应该阶段的学习方法。

(2)在个人意志方面,学习者学到一定程度时,会感到非常疲劳,学习动机会下降很多。这时就需要坚持,保持强劲的动力系统。遇到困境时,具有攻克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勇气,有顽强的意志力,才能克服高原现象。

(3)在个人知识方面,知识基础不牢的学生容易遇到高原现象。知识基础不牢的学生在学习上“欠债”太多,固而克服高原现象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丰富自己的各种知识,打下牢靠的知识基础。

(4)高原现象并非是极限,并非是不能再进步的代名词。学习是一个过程,经历从开始阶段、迅速提高阶段、高原期以及再次提高阶段的循环往复。突破了高原现象,往往会收到创造性成果。

四、小考挺好的,大考就砸锅——詹森效应

1. 现象:有的学生平时考试成绩非常好,但一到大考,成绩就下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詹森效应。

2.. 如何让学生避免詹森效应

(1)摒弃心中的非理性观念。许多考试焦虑、紧张的学生经常对自己或别人说:“我在重要考试中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证成功。”“如果我在重要考试中失败,我就会很没有价值,别人就会看不起我,我会很没面子。”“如果不好,我的前程算是毁了。”这些话纵然能增加他们考好的决心,但也容易引起焦虑,不利于正常水平的发挥。要避免詹森效应平时就应矫正自己这些不正确的想法,养成以平常心对待考试的习惯。

(2)加强整合训练,提高考试策略。平时小考针对的是部分知识,大考往往着眼于前后知识乃至各科知识的综合应用。

(3)家长保持平常心。

五、自己人效应

有一种效应叫自己人效应,就是说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你就不惜同对方保持同体观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 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 因此班主任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六、优势效应

一个人只能从自己的优势而不是弱点中成功。

七、邮票效应

与人的某种具体事物、活动和情景相联系的课题,推论出来的准确性就会大为提高。

八、月曜效应

由于星期日的休息,扰乱了学生的正常生活起居和学习秩序,学习意志下降,注意分散,精神不振,从而影响了学习的效果,这种现象称为月曜效应。这种效应在每天的早上和下午第一节课中也常会出现,在假期过后的开学那段时间也甚为显著。按理休息之后应该精神倍加,效率提高,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而是按照月曜效应规律发生。有人把它也称为月曜病。

九、乐队花车效应

人类经常会有一种倾向,去从事或相信其他多数人从事或相信的东西,就是所谓的“乐队花车效应”。为了不让自己在社会中孤立,所以社会个体常常不经思考就选择与大多数人相同的选择,而这种乐队花车效应,就是乐队花车谬误及乐队花车宣传法的基础。

乐队花车直接翻译自英文的bandwagon ,也就是在花车大游行中搭载乐队的花车。参加者只要跳上了这台乐队花车,就能够轻松地享受游行中的音乐,又不用走路,也因此,英文中的“jumping on the bandwagon ”(跳上乐队花车)就代表了“进入主流”。

在选举当中经常可以看乐队花车效应,例如许多选民喜欢将票投给他自己认为(或媒体宣称)比较容易获胜的候选人或政党,而非自己喜欢的,借此提高自己与赢家站在同一边的机会,在台湾这种效应又被称为“西瓜偎大边”。

乐队花车谬误: 从乐队花车效应衍生出乐队花车谬误,又常称为“诉诸大众的谬误”或“从众谬误”,也就是将许多人或所有人所相信的事情视为真实,例如“大家都这么说,一定不会错”!

但许多事实证明,多数或所有人相信的事情,在当下或经过时间的演进,并不一定是对的事情。例如在18世纪,美国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世界上可以有奴隶存在,但在今日美国有这样想法的人已经很少了。或是有人可以宣称“因为有那么多人吸烟,所以吸烟是健康的”,但事实上许多医学证明指出吸烟有害健康,所以应该说:“吸烟有害健康,虽然有那么多人吸烟。”

乐队花车宣传法: 建构于乐队花车谬误的宣传手法则是常见的乐队花车宣传法,宣传者营造出一种“加入我们,否则就是与大家作对”的气氛,要求阅听人接受某种仿佛大家都接受的想法。乐队花车法也暗示阅听人:“宁可与胜利者站在同一边,而不要太去计较是非!”

队花车也常常与其他的手法合并使用,例如在广告中经常可以看到类似“每五个医师中就有四个推荐某种牌子的口香糖„„”的文案,这种文案同时利用了乐队花车及“诉诸权威”两种宣传手法。

十、约翰逊效应

如果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即使平时表现再良好,在竞技场上也会失败。

十一、酝酿效应

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往往会由于某种机遇一下子便找到解决办法。

十二、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亦称光环效应。它指人们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特征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知觉大多数都受着这种效应的影响。由于它使得人们仅仅根据人的某一突出特点去评价、认识和对待人,如某人一次表现好,就认为他一切皆优,犯了一次错误,就说他一贯表现差等等。所以,晕轮效应是一种把我们引入对人知觉误区的常见的社会心理效应。

在对人的外表特征的知觉中,如对人的容貌的识记,晕轮效应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方便。晕轮效应的消极作用往往在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性格特征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它妨碍我们去全面地观察、评价人,使我们不能从消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发现其积极的品质和优点,也不能在积极品质突出的人身上看到其缺点和不足,对人作出“一无是处”或“完美无缺”的评价。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一无是处和完美无缺的人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晕轮效应其危害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容易影响对人的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认识和掌握这一社会心理效应,有助于我们克服看待别人的偏见,也有利于我们了解别人产生偏见的原因。这一点,对领导者和管理者尤为重要。

十三、增减效应

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显得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显得不断减少的人,心理学家们将人际交往中的这种现象称为“增减效应”。

十四、植物心理学和巴克斯特效应BACKSTER :

我出生在新泽西州的LAFAYETTE 市。我的学业受二战影响而中断,当时我在德科萨斯农机学院读书,是第一个应征入伍的海军军官。在服役前,我对催眠现象极感兴趣,做过许多研究。我对使用催眠术进行情报和反情报方面有一些建议,因为我刚入伍,所以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二战结束退伍8个月后,我有机会在美国陆军反情报处学习。经过短期培训后,我留在马里兰州的总部担任讲师,教授情报调查课程。那时,我的催眠术在情报和反情报方面的应用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开始有自己的办公室,关起窗子进行专门的研究,但进展十分缓慢。有一次,我曾为安全起见,给司令官的秘书使用了催眠术,取得了绝密文件。那个秘书醒来后也没有察觉。为保密起见,当天晚上我将文件加以安全保管。第二天,我将文件交给司令官,说:一个是通知特警逮捕我,一个是认真地听我解释。后来他们仔细地听取了我的解释。当时正值中央情报局刚刚成立,听到这件事后,中央情报局让我提前退伍,雇用我从事使用测谎仪进行背景调查方面的工作。

测谎仪象是一种用于情报工作的特殊仪器,它也好象很自然地联系到了我的催眠﹑夜游这些曾研究过的领域。我试想将它们用于我的工作。但实际上,对在中央情报局从事的工作,我感到乏味。因为当时中央情报局刚刚成立,许多人都希望在FBI 找到一份象样的工作。我们对XXXXX 的人进行测谎检测。将通过检测的人,列入合格名单内。再进行工种调查,以分派合适的工作。我辞掉了政府工作,开始专门从事测谎仪的研究。我在DC 设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在BOLTMORE 扩建了另一个办公室,第三个在纽约。实验室最终在纽约固定下来,并于1959年和我的同行,测谎仪行业的竞争对手一起成立了学校。当时的全美第一所学校教授使用测谎仪。学校成立后,需要使用大量的测谎仪。而测谎仪的1/3部份是肤电反应器,用图线来反应人的情绪变化等。

这是一张标准的测试图,使用模拟的单针心电记录器,画出的有关血压﹑脉搏强度变化。上面的记录是呼吸曲线。我感兴趣的是电子曲线,即肤电反应器画出的曲线。我在给植物浇水,是一盆牛舌兰花。这盆花有一株长长的叶杆,叶子也是长长的,当时它可能生长了1年到1年半的时间,是我的秘书从楼下一个花店买来的,那家店要关门不做生意了,当时我们还买了一颗橡胶树。在浇水时我很好奇,我想知道在根部的水份将花多长时间,穿过长长的叶杆最终到达叶子的顶尖。我想:好阿,正好这些测谎设备可以用来测量它的电阻变化,还能测量出它的肤电感应。把它的叶子连上电极看看会怎样?因为当水份到达叶尖时,夹在电极中间的叶子的导电性能会增强。

在浇水后,我想我将看到画出的曲线会呈现向上的趋势,因为当水份到达后,电阻会变小。出乎意料,曲线的趋势却呈现着不断向下,我把指针移到了上端,曲线连续向下滑。在这里的这段曲线的形状引起了我的注意,如果是肤电反应,我们会解释这段曲线代表着情绪波动,这段曲线代表着情绪恢复,随后整体呈现向下的趋势。这是整个图的局部,这张是一幅标准的呈现向下的肤电图。我意识到这段局部的曲线形状,显示了和人相同的情绪反应,我当时真是吃了一惊。

十五、紫格尼克效应

你不妨试一下:一笔画个圆圈,在交接处有意留出一小段空白。回头再瞧一下这个圆吧,此刻你脑子里必定会闪现出要填补这段空白弧形的意念。因为你总有一种出于未完成感的心态,竭力寻求终结途

径,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有一位叫布鲁玛•紫格尼克的心理学家,她给128个孩子布置了一系列作业,她让孩子们完成一部份作业,另一部份则令其中途停顿。一小时后测试结果。110个孩子对中途停顿的作业记忆犹新。紫格尼克的结论是:人们对业已完成的工作较为健忘,因为“完成欲”已经得到满足,而对未完成的工作则在脑海里萦绕不已。这就是所谓的‘紫格尼克效应”。

紫格尼克效应”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呢? 被誉为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的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类有一种自然倾向去完成一个行为单位,如去解答一个谜语,学习一本书等,这就叫“心理张力”。研究还指出,任何人都企图满足自己的需要,完成动作。其中既有先天的需要(饥、渴等) ,也有半需要(迫切的趋向) 。在勒温看来,个人能动性的源泉是多元的,形形色色的。被唤起但未得到满足的心理需要产生一个张力系统,决定着个人行为的倾向、心理的基调和特点。如果中断了满足需要的过程或解决某项任务的进程而产生了张力系统,就可以使一个人采取达到目标的行动。勒温认为,没有完成的任务使得没有解决的张力系统永远存在,当任务完成之后,与之并存的张力系统也将随之消失。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心理张力”系统,是产生“紫格尼克效应”的心理机制。

十六、自我参照效应

在接触新东西的时候,如果它与我们自身有密切关系的话,学习的时候就有动力,而且不容易忘记。

十七、自我选择效应

一旦个人选择了某一人生道路,就存在向这条路走下去的惯性并且不断自我加强。


相关内容

  • 心理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 高中心理教师 学年度个人总结 我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以来以"你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你的成长就是我的成 功"为宗旨,主动热情地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我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我的工 作: 一.广泛宣传 利用学校"心理之窗".黑板报.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单以 ...

  • 量子力学的哲学基础
  • 当代哲学问题探索学习与探索 量子力学的哲学问题研究量子力学的哲学基础 成 摘 素 哲学研究所 上海 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太原要 只有明确了 量子力学的哲学前提蕴含在它的基本假设之中是对量子量子力学的哲学前提力学的原始概念和方程的物理解释 这些哲学前提主要包括实体 关键词 量子力学量子纠缠 统计因果性整体 ...

  • 校园心理剧简介
  • 校园心理剧简介 所谓"校园心理剧"是一种团体心理辅导方式,就是把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冲突.烦恼.困惑等,以小品表演.情景对话等方式编成"小剧本"进行演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通过演戏的方式来表达自己,释放内心隐藏的矛盾与冲突,释放压力, 剧中融入心理学的 ...

  • 小星的青春期叛逆心理咨询个案
  • 小星的青春期叛逆心理咨询个案 一.一般资料 小星,男,14岁,初二学生.父母在两年前离异,跟母亲和外婆居住,父亲是商人.小升初时的成绩就不是很好,年级中等偏下,初一下学期成绩开始下滑,初二时成绩排名年级倒数几名,上课完全听不懂.有些逃学倾向,贪玩,喜欢玩游戏,与父母关系不好,经常欺骗父母和老师,对于 ...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 四川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以海尔为例 学生姓名 院系名称 商学院 专业名称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年 5 月 15 日 摘 要 从光学发展历史的角度讨论光的本质在历史研究中取得的成果,探究研究方法及理论的发展与进步.从波粒二象性的角度讨 ...

  • 心理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 高中心理教师学年度个人总结 我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以来以"你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你的成长就是我的成功"为宗旨,主动热情地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我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我的工作: 一.广泛宣传 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单以及心理小报设计等多种途径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从实际出发,自 ...

  • 提供自考成绩考场电子档案查询,数千套试题
  • <教育发展与心理健康高自考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教育发展与心理健康 课程代码:18975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教育发展与心理健康"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本科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概括地探讨了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基本规律,论述 ...

  • 心理健康知识问答题
  • 339.考试综合症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1.在考试期间.考试前后,学生均出现较严重的紧张恐惧心理.2 出现面色潮红,全身 出汗,两手发抖,心悸胸闷,头晕头胀,注意涣散,思想迟钝.3.原来记熟的复习内容,一时无 法:正确.清楚.具体地表达:适时 表达自己的积极情绪: 356.不合理信念的主要特征:绝对 ...

  • 2012年西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前教育课程论作业
  • 第一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课程实施:是指不同层次的机构和人员,将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 2.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为儿童提供的有益于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 3. 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生成性目标关注的是过程. 4. 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以观察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