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群一期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

高层住宅群一期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

(点击此处下载全文)

正文目录

一、前 言 ..........................................................................................................................................

(一)工程概况 .....................................................................................................................................

(二)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

(三)布孔原则及孔深控制 .................................................................................................................

(四)完成工作量 .................................................................................................................................

(五)勘察质量评述 .............................................................................................................................

二、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

(一)地形、地貌(二)地层岩性(三)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四)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五)场地地震效应 .............................................................................................................................

(六)不良地质作用 .............................................................................................................................

三、场地岩土工程初步分析评价 ....................................................................................................

(一)场地稳定性评价 .........................................................................................................................

(二)场地岩土层工程特性初步评价 .................................................................................................

(三) 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 ...........................................................................................................

(四)基础选型初步分析评价 .............................................................................................................

(五)基坑工程初步分析评价 .............................................................................................................

四、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附图目录

图号 图 名 比例尺

1 一期初勘钻孔布置平面图 1:2000

2~14 1~1′~13~13′线工程地质剖面图 1:200~1:600 15~34 ZK1~ZK20工程地质柱状图 1:200

附表目录

1、勘探点一览表 附表1

2、动力触探试验统计表 附表2

3、土的工程地质性质[Ⅰ] 附表3

4、土的工程地质性质[Ⅱ] 附表4

5、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附表5

6、水质简分析 附表6

一、前 言

(一)工程概况

X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拟在XX市XX区XX南路邻近XX市中心医院南边兴建 住宅小区。受甲方的委托, (以下简称我院)承担了该项目一期的岩土工程初步勘察任务。

甲方提供了XX一期总平面图,拟建建筑物包括23栋高层建筑物及东北部的地下车库,

其中34层的建筑物共12栋,楼栋分别为1#、2#、3#、5#、6#、7#、8#、12#、13#、16#、17#、19#楼;33层建筑物共3栋,分别为18#、21#、22#楼;27层建筑物共4栋,分别为10#、11#、15#、26#楼;1栋,为9#楼。拟建

一期用地面积40848㎡,住宅面积103581㎡,总建筑面积32000㎡,场地现地面标高约

39.33~48.83m。

(二)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以下为设计单位对本次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1、严格遵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并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2、钻孔布置详见附图1《XX市 一期钻孔平面布置图》,勘察单位可根据场地的实际工程地质条件调整钻孔数量和位置。高层建筑应符合(JGJ72~2004)规范要求。

3、勘探深度高层建筑应满足(JGJ722004)规范及其他专门规定要求。

4特征。

5、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并提出整治建议;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6、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水位、变化幅度,明确地下结构的抗浮设计水位,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7、抗震设防烈度6度及以上地区的场地勘察,应划分场地类别,判断场地土类型,划分场地对建筑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必要时应对地层进行液化判别。

8、当有可能采用桩基础时高层建筑应符合(JGJ72~2004)规范第4.2节要求。

9、当存在基坑开挖、支护、降水问题时,应遵守(GB50021~2001)第4.8节要求,高层建筑应符合(JGJ72~2004)规范第4.2节要求。

10、结合场地地质情况和工程特点,除完全可确定为天然地基的情况,可只提供天然地基的相关设计参数外,其余均应提供可能采用的其他类型地基基础方案(桩基、地基处理等)的设计参数;桩基设计参数应按规范GB50021~2001和规范JGJ94~2008的要求分别进行提供。

11

关专门规定执行。 12、当场地存在边坡或整平后存在边坡时,应对场地边坡进行勘察;边坡工程的勘察要求另详。

13、本钻孔图根据现有建筑方案布置,当方案调整时,钻孔位置需相应调整。

(三)布孔原则及孔深控制

布孔原则:本期工程的岩土工程初步勘探点的数量和位置由我院布设。岩土工程初步勘探点的数量和位置按中等复杂地基布置,勘探点间距40~100m,勘探点按建筑物及基坑轮廓布设,控制性钻孔占总孔数的1/3以上,并尽量控制整个场地。孔深控制:高层建筑物场地控制孔进入中等风化岩层5~7m,一般性钻孔进入中等风化岩层5m以上,共设计布孔20个。

(四)完成工作量

我院于2012年8月1日进场,至2012年8月12日完成钻孔20个,总进尺410.60m。本次勘察取原状土样10组,进行土的工程地质性质试验(6组土常规实验、4组颗粒分析试验);取中风化岩样6组进行饱和抗压强度测试;取地下水样2组,做侵蚀性CO2分析和简分析。

(五)勘察质量评述

本次岩土工程初步勘察依据国家有关规范及甲方的有关要求,采用了钻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勘察,经综合分析对场地地基岩土层进行评价:

1、本次初步勘察的勘探点间距按中等复杂地基进行布置;控制性勘探点数量为13个,占65%,满足规范要求;取样及重型圆锥动力触探测试孔18个,占90%,满足规范要求;

主要土层的原状土样数量为10组,标准贯入试验24段,重型圆锥动力触探测12段,满足规范要求;土层及全风化岩石岩芯采取率为85-100%,砂层岩芯采取率>80%,强风化岩石岩芯采取率为65-75%,中风化岩石岩芯采取率为80-90%,满足规范要求。

2、钻孔位置放样:以长江南路已知控制点为基准点,采用全站仪测定钻孔孔位和高程。勘探点坐标为XX独立坐标系,高程为黄海高程。

3、本次勘察执行下列规范:

⑴《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⑵《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GJ72~2004)

⑶《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⑷《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⑸《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⑹《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⑺《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⑻《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⑼《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⑽《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

⑾《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⑿《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二、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一)地形、地貌

场地地貌属湘江Ⅱ级阶地,邻近湘江,现为荒地、菜地等,场地东低西高,地面标高36.60~44.70m,西侧为长江南路,东侧为滨江路,交通便利。

(二)地层岩性

根据本次钻探揭露,组成拟建场地的地层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杂填土、耕植土、粉质粘土、粉砂、细砂、粗砂、砾砂,白垩系泥质粉砂岩、砾岩等。各岩土层的岩性特征及分布情况自上而下依次概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Q4)

(1)杂填土(Q4ml)①:灰褐、褐红、褐黄等色,色杂,松散至稍密状,尚未完成自重固结,主要由粘性土、砾石及建筑垃圾等组成。层厚为0.30~4.20m,平均厚度1.86m,主要分布于场地西侧。

(2)耕植土(Q4pd)②:灰褐、褐黄色,结构疏松,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植物根系及有机质,为场地表层土。层厚为0.20~0.90m,平均厚度0.59m,主要分布于场地中部及东侧。

(3)粉质粘土(Q4al+pl)③:褐黄、灰黄色,局部褐红,硬塑,局部含少量砾石,约10~15%,砾径0.5~3cm,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层厚为

1.70~10.20m,平均厚度4.01m,该层场地均有分布。

(4)粉砂(Q4al+pl)④:褐黄、灰黄色,稍湿~饱和,稍密状,颗粒成分均匀,岩芯呈土柱状。层厚为0.70~10.40m,平均厚度3.28m,该层场地均有分布。

(5)细砂(Q

4al+pl)⑤:浅黄、灰黄色,稍湿~饱和,稍密状,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云母,颗粒级配较好,岩芯呈散状。层厚为

1.50~10.00m,平均厚度6.28m,该层主要分布于场地中部。

(6)粗砂(Q4al+pl)⑥:灰黄,黄褐色,稍密~中密状,饱和,粗砂占55~70%,泥质含量10~20%,其余为砾石,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云母等。层厚为5.00~8.10m,平均厚度6.55m,该层仅ZK15、ZK20有揭露。

(7)砾砂(Q4al+pl)⑦:灰黄、褐黄、灰褐等色,中密状,饱和,大于2mm颗粒含量占30~45%,泥质含量10~20%,其余为砂,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云母等。层厚为1.60~10.30m,平均厚度5.45m,该层主要分布于场地东北侧及西北角。

2、白垩系 (K)

场地下伏基岩主要为白垩系砾岩⑨,局部地段分布有泥质粉砂岩⑧,呈互层形式出现。砾岩以灰、灰褐为主,局部夹褐红色,岩性不均匀,胶结程度不一,风化不均匀,泥质粉砂岩以褐红色为主,局部夹紫红色。根据其风化程度划分为以下三个风化带。

(1)全风化泥质粉砂岩⑧1:褐红、局部夹紫红色,可见原岩结构,风化呈硬塑~坚硬粘性土状,局部夹强风化岩块。该层零星分布于场地内,仅ZK2、ZK8、ZK14钻孔有揭露,厚度0.40~3.60m,平均厚度1.75m。层顶埋深标高26.03~38.43 m。

(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⑧2:褐红、局部夹紫红色,节理裂隙极发育,岩石破碎,岩芯呈块状、碎块状。该层仅ZK1有揭露,厚度0.8m。层顶埋深标高29.85 m。

(3)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⑧3:褐红、局部夹紫红色,中风化,泥砂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完整,岩石较新鲜,岩质较软,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级,岩芯呈柱状、短柱状。该层仅ZK2、ZK7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1.80~2.00 m。层顶埋深标高30.49 ~34.83m。

(4)全风化砾岩⑨1:褐红色,可见原岩结构,全风化,风化呈中密~密实砂土状,含砾石,局部夹强风化岩块。该层层厚1.70~10.70m,平均厚度4.67m。层顶埋深标高31.44 ~38.35m,主要分布于场地西南角。

(5)中风化砾岩⑨2:灰、灰褐局部夹褐红色,中风化,节理裂隙较发育,钙泥质胶结,属较硬岩类,岩石完整,岩体的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为场地下伏基岩,该层揭露厚度0.60~5.80m,平均揭露厚度4.90m。层顶埋深标高21.13 ~34.44m。

(三)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内上覆杂填土①、耕植土②含上层滞水,粉质粘土③、全风化泥质粉砂岩⑧1为相对隔水层,粉砂④、细砂⑤、粗砂⑥、砾砂⑦中含中等~较丰富的孔隙水,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⑧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⑧3、中风化砾岩⑨2含少量裂隙水。场地地下水与大气降水及湘江河水水力联系密切,旱季地下水向湘江排泄,雨季湘江水反向补给场地地下水。根据钻孔内水位实测资料,场地稳定水位高程为36.61~44.73m。引用附近场地资料,含水层渗透系数为22.8m/d(经验值)。具体取值,待详勘后进一步确定。

在钻孔ZK4和ZK19中取地下水样进行侵蚀性CO2和水质简分析,PH值为6.87~7.14,侵蚀性CO2含量均为0.00mg/L,HCO~3含量为4.306~ 7.722mmol/L,表明该场地地下水对

(四)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1、根据室内土的工程地质性质试验资料,场地主要岩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见表2:(略)

2、根据室内土的工程地质性质试验资料,粉砂④的颗粒级配指标统计见表3:(略)

3、根据动力触探试验资料,场地主要岩土层的标贯、动力触探指标统计见表4:(略)

4、根据室内岩石力学强度试验,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的物理力学强度指标见表5: (略)

(五)场地地震效应

1、场地抗震类别划分

拟建场地平坦开阔,无不良地质作用存在,属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

2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标准划分:杂填土①、耕植土②为软土,粉砂④、细砂⑤为中软土,粉质粘土③、粗砂⑥、砾砂⑦、全风化岩⑧1、⑨1为中硬土,强风化⑧2,中风化⑧3、⑨3为岩石。拟建场地土属于中硬场地土,建筑物场地类别为Ⅱ类。

3、地震动参数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标准划分,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小于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小于0.05g,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

(六)不良地质作用

根据本次勘察成果,场地未发现活动性断裂构造,场地地貌类型较单一,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等不良地质作用。

三、场地岩土工程初步分析评价

(一)场地稳定性评价

勘察结果表明:拟建场地周边地区未发现有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地貌属湘江Ⅱ级阶地,地势西高东低,场地稳定性较好。

(二)场地岩土层工程特性初步评价

根据钻探揭露,拟建场地地基为中等复杂地基。现对场地内各岩土层工程特性评述如下:

1、杂填土①:主要由粘性土和由建筑垃圾组成,结构松散,局部稍密状,为新近堆填,

2、耕植土②:松散状,不能作为拟建建筑物地基持力层。

3、粉质粘土③:硬塑状,层位较稳定,力学性质较好,压缩性中等,可作拟建一般建筑物(地下车库)天然地基持力层。

4、粉砂④:稍密状,层位稳定,但力学性质较差,不能满足上部结构的荷载要求,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

5、细砂⑤:稍密状,层位不稳定,力学性质较差,且场地仅局部分布,不能满足上部结构的荷载要求,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

6、粗砂⑥:稍密~中密状,层位不稳定,且场地仅局部分布,不能满足上部结构的荷载要求,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

7、砾砂⑦:中密状,场地均有分布,力学性能较好,但层位起伏较大,不能满足上部结构的荷载要求,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

(三) 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

1、岩土参数的可靠性与适用性分析

(1)取样方法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拟建场地分布的粉质黏土③和粉砂④均采用薄壁式取土器取的原状土样,取样方法为贯入法,尽量减少对岩土结构的扰动。土试样等级为Ⅱ级,可满足室内试验各项要求。

(2)取值标准

a、岩土试验取值标准:密度与比重均取两个测值的平均值;界限含水量取三个测值的平均值;土的压缩性指标在e~p关系曲线上取100kPa与200kPa对应的e1与e2值计算所得;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在抗剪强度与垂直压力曲线上求得,试验方法采用直剪和三轴剪对比进行。

b、成果报告中主要岩土参数的取值:抗剪强度指标取标准值,压缩性指标及湿密度取平均值。

2、岩土参数的选定

(1)根据本次勘察土的工程地质性质试验资料,各主要岩土参数选定见表6:(略)

(2)根据本次室内试验与原位测试资料并结合本地经验,对场地内各岩土层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见表7:(略)

(四)基础选型初步分析评价

拟建楼均为高层建筑物,对承载力要求较高,且对沉降控制要求严格,天然浅基础方案不能满足要求,建议基础型式采用桩基础方案,可采用筏下桩基或静压预制桩方案,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砾岩⑨2。基础选型的具体评价及基础选用方案待场地进一步详细勘察后确定。

11

(五)基坑工程初步分析评价

1、基坑周围环境条件

场地东北侧拟建一层地下车库,地下车库标高及高度暂未确定,场地现为原始地貌,较平坦,地下车库周边无建筑物。北侧距用地红线约7m,东侧距用地红线15m。

2、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后,坑壁主要揭露的地层为杂填土①、耕植土②、硬塑粉质黏土③及粉砂④,坑底出露地层为硬塑粉质黏土③及粉砂④。杂填土①、耕植土②中含少量上层滞水,硬塑粉质黏土③微弱含水,粉砂④含中等~较丰富的孔隙水,场地处于湘江边,地下水较丰富,可采用集水明排的方式降、排水。

3、基坑开挖建议坡比

由于本次勘察为初勘,基坑深度及基坑底部设计标高暂不确定,基坑开挖可采用放坡处理。基坑支护方案待详勘后进一步确定。

四、结论与建议(略)

12

高层住宅群一期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

(点击此处下载全文)

正文目录

一、前 言 ..........................................................................................................................................

(一)工程概况 .....................................................................................................................................

(二)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

(三)布孔原则及孔深控制 .................................................................................................................

(四)完成工作量 .................................................................................................................................

(五)勘察质量评述 .............................................................................................................................

二、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

(一)地形、地貌(二)地层岩性(三)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四)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五)场地地震效应 .............................................................................................................................

(六)不良地质作用 .............................................................................................................................

三、场地岩土工程初步分析评价 ....................................................................................................

(一)场地稳定性评价 .........................................................................................................................

(二)场地岩土层工程特性初步评价 .................................................................................................

(三) 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 ...........................................................................................................

(四)基础选型初步分析评价 .............................................................................................................

(五)基坑工程初步分析评价 .............................................................................................................

四、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附图目录

图号 图 名 比例尺

1 一期初勘钻孔布置平面图 1:2000

2~14 1~1′~13~13′线工程地质剖面图 1:200~1:600 15~34 ZK1~ZK20工程地质柱状图 1:200

附表目录

1、勘探点一览表 附表1

2、动力触探试验统计表 附表2

3、土的工程地质性质[Ⅰ] 附表3

4、土的工程地质性质[Ⅱ] 附表4

5、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附表5

6、水质简分析 附表6

一、前 言

(一)工程概况

X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拟在XX市XX区XX南路邻近XX市中心医院南边兴建 住宅小区。受甲方的委托, (以下简称我院)承担了该项目一期的岩土工程初步勘察任务。

甲方提供了XX一期总平面图,拟建建筑物包括23栋高层建筑物及东北部的地下车库,

其中34层的建筑物共12栋,楼栋分别为1#、2#、3#、5#、6#、7#、8#、12#、13#、16#、17#、19#楼;33层建筑物共3栋,分别为18#、21#、22#楼;27层建筑物共4栋,分别为10#、11#、15#、26#楼;1栋,为9#楼。拟建

一期用地面积40848㎡,住宅面积103581㎡,总建筑面积32000㎡,场地现地面标高约

39.33~48.83m。

(二)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以下为设计单位对本次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1、严格遵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并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2、钻孔布置详见附图1《XX市 一期钻孔平面布置图》,勘察单位可根据场地的实际工程地质条件调整钻孔数量和位置。高层建筑应符合(JGJ72~2004)规范要求。

3、勘探深度高层建筑应满足(JGJ722004)规范及其他专门规定要求。

4特征。

5、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并提出整治建议;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6、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水位、变化幅度,明确地下结构的抗浮设计水位,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7、抗震设防烈度6度及以上地区的场地勘察,应划分场地类别,判断场地土类型,划分场地对建筑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必要时应对地层进行液化判别。

8、当有可能采用桩基础时高层建筑应符合(JGJ72~2004)规范第4.2节要求。

9、当存在基坑开挖、支护、降水问题时,应遵守(GB50021~2001)第4.8节要求,高层建筑应符合(JGJ72~2004)规范第4.2节要求。

10、结合场地地质情况和工程特点,除完全可确定为天然地基的情况,可只提供天然地基的相关设计参数外,其余均应提供可能采用的其他类型地基基础方案(桩基、地基处理等)的设计参数;桩基设计参数应按规范GB50021~2001和规范JGJ94~2008的要求分别进行提供。

11

关专门规定执行。 12、当场地存在边坡或整平后存在边坡时,应对场地边坡进行勘察;边坡工程的勘察要求另详。

13、本钻孔图根据现有建筑方案布置,当方案调整时,钻孔位置需相应调整。

(三)布孔原则及孔深控制

布孔原则:本期工程的岩土工程初步勘探点的数量和位置由我院布设。岩土工程初步勘探点的数量和位置按中等复杂地基布置,勘探点间距40~100m,勘探点按建筑物及基坑轮廓布设,控制性钻孔占总孔数的1/3以上,并尽量控制整个场地。孔深控制:高层建筑物场地控制孔进入中等风化岩层5~7m,一般性钻孔进入中等风化岩层5m以上,共设计布孔20个。

(四)完成工作量

我院于2012年8月1日进场,至2012年8月12日完成钻孔20个,总进尺410.60m。本次勘察取原状土样10组,进行土的工程地质性质试验(6组土常规实验、4组颗粒分析试验);取中风化岩样6组进行饱和抗压强度测试;取地下水样2组,做侵蚀性CO2分析和简分析。

(五)勘察质量评述

本次岩土工程初步勘察依据国家有关规范及甲方的有关要求,采用了钻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勘察,经综合分析对场地地基岩土层进行评价:

1、本次初步勘察的勘探点间距按中等复杂地基进行布置;控制性勘探点数量为13个,占65%,满足规范要求;取样及重型圆锥动力触探测试孔18个,占90%,满足规范要求;

主要土层的原状土样数量为10组,标准贯入试验24段,重型圆锥动力触探测12段,满足规范要求;土层及全风化岩石岩芯采取率为85-100%,砂层岩芯采取率>80%,强风化岩石岩芯采取率为65-75%,中风化岩石岩芯采取率为80-90%,满足规范要求。

2、钻孔位置放样:以长江南路已知控制点为基准点,采用全站仪测定钻孔孔位和高程。勘探点坐标为XX独立坐标系,高程为黄海高程。

3、本次勘察执行下列规范:

⑴《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⑵《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GJ72~2004)

⑶《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⑷《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⑸《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⑹《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⑺《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⑻《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⑼《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⑽《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

⑾《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⑿《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二、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一)地形、地貌

场地地貌属湘江Ⅱ级阶地,邻近湘江,现为荒地、菜地等,场地东低西高,地面标高36.60~44.70m,西侧为长江南路,东侧为滨江路,交通便利。

(二)地层岩性

根据本次钻探揭露,组成拟建场地的地层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杂填土、耕植土、粉质粘土、粉砂、细砂、粗砂、砾砂,白垩系泥质粉砂岩、砾岩等。各岩土层的岩性特征及分布情况自上而下依次概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Q4)

(1)杂填土(Q4ml)①:灰褐、褐红、褐黄等色,色杂,松散至稍密状,尚未完成自重固结,主要由粘性土、砾石及建筑垃圾等组成。层厚为0.30~4.20m,平均厚度1.86m,主要分布于场地西侧。

(2)耕植土(Q4pd)②:灰褐、褐黄色,结构疏松,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植物根系及有机质,为场地表层土。层厚为0.20~0.90m,平均厚度0.59m,主要分布于场地中部及东侧。

(3)粉质粘土(Q4al+pl)③:褐黄、灰黄色,局部褐红,硬塑,局部含少量砾石,约10~15%,砾径0.5~3cm,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层厚为

1.70~10.20m,平均厚度4.01m,该层场地均有分布。

(4)粉砂(Q4al+pl)④:褐黄、灰黄色,稍湿~饱和,稍密状,颗粒成分均匀,岩芯呈土柱状。层厚为0.70~10.40m,平均厚度3.28m,该层场地均有分布。

(5)细砂(Q

4al+pl)⑤:浅黄、灰黄色,稍湿~饱和,稍密状,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云母,颗粒级配较好,岩芯呈散状。层厚为

1.50~10.00m,平均厚度6.28m,该层主要分布于场地中部。

(6)粗砂(Q4al+pl)⑥:灰黄,黄褐色,稍密~中密状,饱和,粗砂占55~70%,泥质含量10~20%,其余为砾石,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云母等。层厚为5.00~8.10m,平均厚度6.55m,该层仅ZK15、ZK20有揭露。

(7)砾砂(Q4al+pl)⑦:灰黄、褐黄、灰褐等色,中密状,饱和,大于2mm颗粒含量占30~45%,泥质含量10~20%,其余为砂,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云母等。层厚为1.60~10.30m,平均厚度5.45m,该层主要分布于场地东北侧及西北角。

2、白垩系 (K)

场地下伏基岩主要为白垩系砾岩⑨,局部地段分布有泥质粉砂岩⑧,呈互层形式出现。砾岩以灰、灰褐为主,局部夹褐红色,岩性不均匀,胶结程度不一,风化不均匀,泥质粉砂岩以褐红色为主,局部夹紫红色。根据其风化程度划分为以下三个风化带。

(1)全风化泥质粉砂岩⑧1:褐红、局部夹紫红色,可见原岩结构,风化呈硬塑~坚硬粘性土状,局部夹强风化岩块。该层零星分布于场地内,仅ZK2、ZK8、ZK14钻孔有揭露,厚度0.40~3.60m,平均厚度1.75m。层顶埋深标高26.03~38.43 m。

(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⑧2:褐红、局部夹紫红色,节理裂隙极发育,岩石破碎,岩芯呈块状、碎块状。该层仅ZK1有揭露,厚度0.8m。层顶埋深标高29.85 m。

(3)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⑧3:褐红、局部夹紫红色,中风化,泥砂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完整,岩石较新鲜,岩质较软,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级,岩芯呈柱状、短柱状。该层仅ZK2、ZK7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1.80~2.00 m。层顶埋深标高30.49 ~34.83m。

(4)全风化砾岩⑨1:褐红色,可见原岩结构,全风化,风化呈中密~密实砂土状,含砾石,局部夹强风化岩块。该层层厚1.70~10.70m,平均厚度4.67m。层顶埋深标高31.44 ~38.35m,主要分布于场地西南角。

(5)中风化砾岩⑨2:灰、灰褐局部夹褐红色,中风化,节理裂隙较发育,钙泥质胶结,属较硬岩类,岩石完整,岩体的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为场地下伏基岩,该层揭露厚度0.60~5.80m,平均揭露厚度4.90m。层顶埋深标高21.13 ~34.44m。

(三)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内上覆杂填土①、耕植土②含上层滞水,粉质粘土③、全风化泥质粉砂岩⑧1为相对隔水层,粉砂④、细砂⑤、粗砂⑥、砾砂⑦中含中等~较丰富的孔隙水,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⑧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⑧3、中风化砾岩⑨2含少量裂隙水。场地地下水与大气降水及湘江河水水力联系密切,旱季地下水向湘江排泄,雨季湘江水反向补给场地地下水。根据钻孔内水位实测资料,场地稳定水位高程为36.61~44.73m。引用附近场地资料,含水层渗透系数为22.8m/d(经验值)。具体取值,待详勘后进一步确定。

在钻孔ZK4和ZK19中取地下水样进行侵蚀性CO2和水质简分析,PH值为6.87~7.14,侵蚀性CO2含量均为0.00mg/L,HCO~3含量为4.306~ 7.722mmol/L,表明该场地地下水对

(四)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1、根据室内土的工程地质性质试验资料,场地主要岩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见表2:(略)

2、根据室内土的工程地质性质试验资料,粉砂④的颗粒级配指标统计见表3:(略)

3、根据动力触探试验资料,场地主要岩土层的标贯、动力触探指标统计见表4:(略)

4、根据室内岩石力学强度试验,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的物理力学强度指标见表5: (略)

(五)场地地震效应

1、场地抗震类别划分

拟建场地平坦开阔,无不良地质作用存在,属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

2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标准划分:杂填土①、耕植土②为软土,粉砂④、细砂⑤为中软土,粉质粘土③、粗砂⑥、砾砂⑦、全风化岩⑧1、⑨1为中硬土,强风化⑧2,中风化⑧3、⑨3为岩石。拟建场地土属于中硬场地土,建筑物场地类别为Ⅱ类。

3、地震动参数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标准划分,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小于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小于0.05g,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

(六)不良地质作用

根据本次勘察成果,场地未发现活动性断裂构造,场地地貌类型较单一,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等不良地质作用。

三、场地岩土工程初步分析评价

(一)场地稳定性评价

勘察结果表明:拟建场地周边地区未发现有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地貌属湘江Ⅱ级阶地,地势西高东低,场地稳定性较好。

(二)场地岩土层工程特性初步评价

根据钻探揭露,拟建场地地基为中等复杂地基。现对场地内各岩土层工程特性评述如下:

1、杂填土①:主要由粘性土和由建筑垃圾组成,结构松散,局部稍密状,为新近堆填,

2、耕植土②:松散状,不能作为拟建建筑物地基持力层。

3、粉质粘土③:硬塑状,层位较稳定,力学性质较好,压缩性中等,可作拟建一般建筑物(地下车库)天然地基持力层。

4、粉砂④:稍密状,层位稳定,但力学性质较差,不能满足上部结构的荷载要求,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

5、细砂⑤:稍密状,层位不稳定,力学性质较差,且场地仅局部分布,不能满足上部结构的荷载要求,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

6、粗砂⑥:稍密~中密状,层位不稳定,且场地仅局部分布,不能满足上部结构的荷载要求,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

7、砾砂⑦:中密状,场地均有分布,力学性能较好,但层位起伏较大,不能满足上部结构的荷载要求,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

(三) 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

1、岩土参数的可靠性与适用性分析

(1)取样方法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拟建场地分布的粉质黏土③和粉砂④均采用薄壁式取土器取的原状土样,取样方法为贯入法,尽量减少对岩土结构的扰动。土试样等级为Ⅱ级,可满足室内试验各项要求。

(2)取值标准

a、岩土试验取值标准:密度与比重均取两个测值的平均值;界限含水量取三个测值的平均值;土的压缩性指标在e~p关系曲线上取100kPa与200kPa对应的e1与e2值计算所得;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在抗剪强度与垂直压力曲线上求得,试验方法采用直剪和三轴剪对比进行。

b、成果报告中主要岩土参数的取值:抗剪强度指标取标准值,压缩性指标及湿密度取平均值。

2、岩土参数的选定

(1)根据本次勘察土的工程地质性质试验资料,各主要岩土参数选定见表6:(略)

(2)根据本次室内试验与原位测试资料并结合本地经验,对场地内各岩土层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见表7:(略)

(四)基础选型初步分析评价

拟建楼均为高层建筑物,对承载力要求较高,且对沉降控制要求严格,天然浅基础方案不能满足要求,建议基础型式采用桩基础方案,可采用筏下桩基或静压预制桩方案,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砾岩⑨2。基础选型的具体评价及基础选用方案待场地进一步详细勘察后确定。

11

(五)基坑工程初步分析评价

1、基坑周围环境条件

场地东北侧拟建一层地下车库,地下车库标高及高度暂未确定,场地现为原始地貌,较平坦,地下车库周边无建筑物。北侧距用地红线约7m,东侧距用地红线15m。

2、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后,坑壁主要揭露的地层为杂填土①、耕植土②、硬塑粉质黏土③及粉砂④,坑底出露地层为硬塑粉质黏土③及粉砂④。杂填土①、耕植土②中含少量上层滞水,硬塑粉质黏土③微弱含水,粉砂④含中等~较丰富的孔隙水,场地处于湘江边,地下水较丰富,可采用集水明排的方式降、排水。

3、基坑开挖建议坡比

由于本次勘察为初勘,基坑深度及基坑底部设计标高暂不确定,基坑开挖可采用放坡处理。基坑支护方案待详勘后进一步确定。

四、结论与建议(略)

12


相关内容

  • 房地产项目开发公司-收益法+基础法
  • 三湘股份有限公司拟收购 上海中鹰置业有限公司 股权项目评估说明 沃克森评报字[2013]第0260号 沃克森(北京)国际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二O一三年九月十日 资产评估说明目录 第一部分:关于<资产评估说明>使用范围的声明 ........... 1 第二部分:企业关于进行资产评估有关事项 ...

  • 建筑工程设计合同1
  • 1. 建筑工程设计合同(一)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合同) 工程名称:秦皇岛南岭国际社区(公富庄村片区)工程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合同编号: (由设计人编填) 设计证书等级:发设 包人:秦皇岛润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计人: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省建筑设计院上海分院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中华 ...

  • 中凯银行贷款可行性报告
  • 上饶市中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 总论 (一).项目基础内容 项目名称:嘉禾公园大地住宅小区(暂定名) 项目位置:上饶县吉阳路南侧.规划东升路东侧.湿地公园北侧 设计单位: 暂定 项目占地规模:66666.08㎡ 拟建设规模:该项目分为东区和西区,总建筑面积为150304.8㎡,其中 ...

  • 泰和中央公园小区结构初步设计说明结构部分修改0921
  • 第四章 结构设计 4.1 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 4.1.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4.1.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4.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4.1.4<建筑结构荷 ...

  • 总经理工作报告
  • 尊敬的董事长: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同仁.各位员工: 今天我满怀感激与喜悦之情,站在这里代表沈阳置业有限公司总结已经过去的一年多的工作. 首先,感谢公司的股东.是公司股东的高瞻远瞩,以战略投资的眼光投资1亿7千万元成立了这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光明前景的公司,非常感激股东一年多来给予了我们以充分的信任 ...

  • 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工作报告
  • 尊敬的 董事长: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同仁、各位员工: 今天我满怀感激与喜悦之情,站在这里代表沈阳置业有限公司总结已经过去的一年多的工作。 首先,感谢公司的股东。是公司股东的高瞻远瞩,以战略投资的眼光投资1亿7千万元成立了这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光明前景的公司,非常感激股东一年多来给予了我们以充分的信 ...

  • 房地产开发前期工作流程一览表1
  • 房地产开发前期工作流程一览表 (说明:本表由相关工作人员收集整理,如在实际办理过程有不符之处,请以实际程序和收费标准为准,本一览表只可作为参考) 序 号 一 办理部门 工商局 注册 科 办理事项 公司工商登 记注册 所需资料 1.名称预核准(变更) . 2.验资. 3.场地证明. 1.营业执照(注册 ...

  • 怎样当好结构负责人
  • 怎样当好建筑结构设计专业负责人 陈继淮 编 (2009.5) 建筑结构专业负责人(专业项目负责人)是工程设计项目的专业技术第一负责人,需要由注册结构工程师担任,在施工图文件盖有注册号的执业印章.其工作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从建筑方案开始即应介入直至竣工验收. 1. 建筑方案阶段 方案设计文件是用于 ...

  • 房地产开发前期报建流程表
  • 房地产开发前期工作流程一览表 (说明:本表由相关工作人员收集整理,如在实际办理过程有不符之处,请以实际程序和收费标准为准,本一览表只可作为参考) 序号 办理部门 办理事项 公司工商登记 注册 所需资料 1.名称预核准(变更) . 2.验资. 3.场地证明. 1.营业执照(注册资本 800 万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