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服装文化

中世纪服装文化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服装设计与工程09级06班

1.中世纪服装的总体特征:

1.1中世纪分为5-10世纪的“文化黑暗期”、11-12时期的“罗

马式时期”、13-14世纪的“哥特式时期”。

1.2中世纪服装的最大特征是:基督教文化的强烈影响,中

世纪的西欧人苦恼于精神与肉体、理性与情感、理想与现实、的

矛盾心理中,服装上出现了否定肉体(掩盖体形)和肯定肉体(显

露体形)的矛盾现象。

1.3从服装形态上看,中世纪复转从古罗马南方型宽衣文化

经拜占庭文化的润色和变形,经“罗马式时期”和“歌特式时期”的

过渡,最后落脚到以日耳曼人为代表的窄衣文化。从此,西洋服

装脱离古代服装那平面性的单纯结构,进入追求三位空间的立体

构成时代。

1.4现代与古代、西洋与东洋,服装文化以“哥特式时期”为

交点分道扬镳。

2. 拜占庭时代的服装

2.1衣料:

手工业不断发展,已经有了许多名贵的高级面料。从东方纺

织原料和加工技术,极大丰富了服装面料的种类。拜占庭时期的

面料品种已经非常非常丰富并且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2.2特点:

初期沿用罗马帝国末期样式,后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由自然、

朴素、单纯,变得呆板、僵硬,色彩绚丽、华美,流苏、滚边、

宝石装饰非常普遍,表现重点转移到衣料的质地、色彩、表面装

饰上,充满东方文化的特征。给人一种强烈的否定人存在的绝对

的宗教性,人们穿衣是为了包藏和掩盖身体。服饰成了“别等威

显贵贱”的工具。

2.3主要衣物

(1) 达尔玛提卡:没有性别区分的平常服,构成单纯、朴

素,是把不料裁成十字形,中间挖洞,在袖下和体侧缝合的宽松

的贯头衣,从肩到下摆装饰着两条红紫色的条饰-克拉比。克拉

比作为基督血的象征,已纯粹是一种宗教色彩的装饰,可以随便

使用。帝国后期,女子的达尔玛提卡袖口变宽,胸部多余的量被

裁掉,逐渐显出身体的自然形;男子的袖子则是变窄。这是从裁

剪方法上使衣服合体的第一步,使向开始追求裁剪技法的中世纪

服装迈进的先兆性举动,暗示着衣服脱离了古代,进入一个新的

发展时期。

(2)帕鲁达曼托姆:类似古希腊柯拉米斯

斗篷,而希腊式宽松但拜占庭式长而且窄。穿法

是在右肩用很大的宝石别针或扣子将面料两端

别住,露出右臂,斗篷左前边饰有表示其显贵地

位的图案,皆用金线刺绣。在边缘和重要部位镶

有宝石。

3.罗马式服装(公元11-12世纪)

3.1服装特征:

除了男子穿裤子外,男女同形,几乎没有性差。品种有:

内衣-鲜兹;外衣-布里奥;斗篷-曼特。

3.2布里奥特

布里奥是从达尔玛提卡演变来的这个时代特有的外衣。领

口、袖口、下摆都有滚边或缘饰,衣长较鲜兹短,及膝或腿肚子,

袖子有七分袖、八分袖,袖口呈喇叭状。袖子变化很多,是这个

时期服装上最具特色、最精彩的部分。

(1)男式布利奥特:起初,男式的齐膝,后来,

男式衣长同女式一样都长齐地面,有的宽松地穿在

身上,有的腰间束一条普通腰带或珠宝带,袖子长

袖口肥大,呈喇叭形,与古代波斯“凯迪斯”的袖

型很相似。

(2)女式布利奥德:领口呈三角形,边缘用金银线缝制,

在臀胯出系带,松松的围绕两卷,在腹前打结下垂并缀有璎珞,

下垂的衣服褶皱随人体动作而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与希腊罗马

风格一脉相承。

3.3曼特尔:

是一种类似罗马外袍托噶的披风,常包缠或披在布利奥德

外面,庞大厚重,整体效果十分庄重。起着保暖挡风和装饰作用。

为男女外出服装。有半圆形和长方形之分,常以金银线绣边,又

有带帽和不带帽等款式。

4.哥特式时代的服装文化

4.1文化背景

(1)直线和锐角的强调是哥特式的特征。

(2)手工业的发展、工种被细分化、纺织技术和染色技术

的发展。

4.2主要服装:

(1)新式外衣“考特”,内衣改称“修米兹”,下半身内衣男

穿不莱,女穿肖斯。考特仍是男女同形的筒形衣服。女服收腰,

强调曲线美,袖子是宽松的多耳曼式连袖;男子考特原是日耳曼

人穿的丘尼克,13世纪变长。

(2)苏尔考特:穿在考特外面的长罩衫。

(3)苏尔考特维特:样式奇巧别致,构思大胆,具有空间

感和立体感。从肩直至臀部开两个大袖口,从大敞开的袖口里,

不但伸出女子纤长的手臂且露出苗条的腰身和内衣中的装饰。

(4)骑士服:骑士服的装备既完备又豪华。头盔胸甲及胳

膊和腿部护甲,把人从头到

密。在铠甲外还穿着一种织

达。这种衣服是为了减弱太

的热量和保护金属不受雨淋

盖,背心上绣着和盾牌上的

并有军衔标志,既漂亮又实脚都包裹的很严物背心,被称为柯阳照射在铠甲上而生锈,长达膝徽章相同的图案,用。骑士服对男装

向男性化发展起了一定作用。并使在胸前佩戴徽章成为当时流行

装束。

(5)柯达迪亚:女服仍是连衣裙形式,裙长拖地。而男服却与以往不同,为上衣下裤的形式。上穿一件紧身中长外衣,长到大腿和膝盖之间,前襟有一排扣子,袖子即长又紧,一条宝带低低的束在腰下。在肩部有连帽披肩,长垂的帽尖与尖头鞋相呼应,两臂外还有垂袖。下身穿齐臀长的长袜或紧身裤,颜色鲜艳。杂色服饰成为时髦货,衣服由颜色相异的布拼制而成,甚至两只袜子的颜色也不相同。

(6)葡式波音特:一种紧

身棉衬衫式男子上衣,也有人称为

夹衣,是由骑士铠甲里层的厚衬衣

演变而来的。这种夹层的服装不仅

保暖性好,而且结实耐磨,适于运

动。衣身合体,袖子长而紧,并在

前门襟和肘至腕间排满了密集的

口扣子,多达70余颗。在图案精

美的面料中常绣进穿者的族徽,雄浑中见华丽。14世纪以后,它成了男子最时髦的服装,与紧身裤组合,开创了男子服装造型的一个新时代。

(7)豪普兰德:宽松厚大,扣子减少。使用更多的填充物使胸部挺起,也使肩到上臂处高高隆起,形似泡泡袖,再用皮带收紧腰部,更加突出了男性宽厚肩膀和窄臀的造型。领子是直立的高领或无领,领子圈镶有宝石。

(8)格陵兰长袍:裁剪方法是在左右两端胡前后两面,从袖子根到下摆嵌入数条三角形布,这些不规则的三角形布拼接后,在腰身处形成了许多空隙,这实际上就是现今人们在制作衣服中常用的省道。有了省道就可

以去掉平面布料覆合余人体事时

的多余部分,使服装更加合乎人

体,从而构成了过去衣服上所不

曾有过的立体效果。省道的运用

使得人体的曲线美得以更好的展

现。对当时来说,最实际的是改

变了只从两侧收腰时出现的不大

合体的横向褶皱,而随着身躯的起伏变化形成自然垂坠。它的出现,使得东西方的衣服在构成形式和观念上有了更加明显的区别。

5.服装色彩的象征意义

中世纪的欧洲人热衷于色彩的象征作用,拼命追求服装的社会性符号功能。

(1)绿色:男女恋爱,暗示结婚和生育。

(2)蓝色:愚蠢,低劣。

(3)红色:权利,权威。

(4) 黑色:清贫、谦让,丑陋,悲哀、痛苦。

(5)黄色:被判,憔悴、衰老,疯狂的颜色。

中世纪服装文化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服装设计与工程09级06班

1.中世纪服装的总体特征:

1.1中世纪分为5-10世纪的“文化黑暗期”、11-12时期的“罗

马式时期”、13-14世纪的“哥特式时期”。

1.2中世纪服装的最大特征是:基督教文化的强烈影响,中

世纪的西欧人苦恼于精神与肉体、理性与情感、理想与现实、的

矛盾心理中,服装上出现了否定肉体(掩盖体形)和肯定肉体(显

露体形)的矛盾现象。

1.3从服装形态上看,中世纪复转从古罗马南方型宽衣文化

经拜占庭文化的润色和变形,经“罗马式时期”和“歌特式时期”的

过渡,最后落脚到以日耳曼人为代表的窄衣文化。从此,西洋服

装脱离古代服装那平面性的单纯结构,进入追求三位空间的立体

构成时代。

1.4现代与古代、西洋与东洋,服装文化以“哥特式时期”为

交点分道扬镳。

2. 拜占庭时代的服装

2.1衣料:

手工业不断发展,已经有了许多名贵的高级面料。从东方纺

织原料和加工技术,极大丰富了服装面料的种类。拜占庭时期的

面料品种已经非常非常丰富并且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2.2特点:

初期沿用罗马帝国末期样式,后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由自然、

朴素、单纯,变得呆板、僵硬,色彩绚丽、华美,流苏、滚边、

宝石装饰非常普遍,表现重点转移到衣料的质地、色彩、表面装

饰上,充满东方文化的特征。给人一种强烈的否定人存在的绝对

的宗教性,人们穿衣是为了包藏和掩盖身体。服饰成了“别等威

显贵贱”的工具。

2.3主要衣物

(1) 达尔玛提卡:没有性别区分的平常服,构成单纯、朴

素,是把不料裁成十字形,中间挖洞,在袖下和体侧缝合的宽松

的贯头衣,从肩到下摆装饰着两条红紫色的条饰-克拉比。克拉

比作为基督血的象征,已纯粹是一种宗教色彩的装饰,可以随便

使用。帝国后期,女子的达尔玛提卡袖口变宽,胸部多余的量被

裁掉,逐渐显出身体的自然形;男子的袖子则是变窄。这是从裁

剪方法上使衣服合体的第一步,使向开始追求裁剪技法的中世纪

服装迈进的先兆性举动,暗示着衣服脱离了古代,进入一个新的

发展时期。

(2)帕鲁达曼托姆:类似古希腊柯拉米斯

斗篷,而希腊式宽松但拜占庭式长而且窄。穿法

是在右肩用很大的宝石别针或扣子将面料两端

别住,露出右臂,斗篷左前边饰有表示其显贵地

位的图案,皆用金线刺绣。在边缘和重要部位镶

有宝石。

3.罗马式服装(公元11-12世纪)

3.1服装特征:

除了男子穿裤子外,男女同形,几乎没有性差。品种有:

内衣-鲜兹;外衣-布里奥;斗篷-曼特。

3.2布里奥特

布里奥是从达尔玛提卡演变来的这个时代特有的外衣。领

口、袖口、下摆都有滚边或缘饰,衣长较鲜兹短,及膝或腿肚子,

袖子有七分袖、八分袖,袖口呈喇叭状。袖子变化很多,是这个

时期服装上最具特色、最精彩的部分。

(1)男式布利奥特:起初,男式的齐膝,后来,

男式衣长同女式一样都长齐地面,有的宽松地穿在

身上,有的腰间束一条普通腰带或珠宝带,袖子长

袖口肥大,呈喇叭形,与古代波斯“凯迪斯”的袖

型很相似。

(2)女式布利奥德:领口呈三角形,边缘用金银线缝制,

在臀胯出系带,松松的围绕两卷,在腹前打结下垂并缀有璎珞,

下垂的衣服褶皱随人体动作而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与希腊罗马

风格一脉相承。

3.3曼特尔:

是一种类似罗马外袍托噶的披风,常包缠或披在布利奥德

外面,庞大厚重,整体效果十分庄重。起着保暖挡风和装饰作用。

为男女外出服装。有半圆形和长方形之分,常以金银线绣边,又

有带帽和不带帽等款式。

4.哥特式时代的服装文化

4.1文化背景

(1)直线和锐角的强调是哥特式的特征。

(2)手工业的发展、工种被细分化、纺织技术和染色技术

的发展。

4.2主要服装:

(1)新式外衣“考特”,内衣改称“修米兹”,下半身内衣男

穿不莱,女穿肖斯。考特仍是男女同形的筒形衣服。女服收腰,

强调曲线美,袖子是宽松的多耳曼式连袖;男子考特原是日耳曼

人穿的丘尼克,13世纪变长。

(2)苏尔考特:穿在考特外面的长罩衫。

(3)苏尔考特维特:样式奇巧别致,构思大胆,具有空间

感和立体感。从肩直至臀部开两个大袖口,从大敞开的袖口里,

不但伸出女子纤长的手臂且露出苗条的腰身和内衣中的装饰。

(4)骑士服:骑士服的装备既完备又豪华。头盔胸甲及胳

膊和腿部护甲,把人从头到

密。在铠甲外还穿着一种织

达。这种衣服是为了减弱太

的热量和保护金属不受雨淋

盖,背心上绣着和盾牌上的

并有军衔标志,既漂亮又实脚都包裹的很严物背心,被称为柯阳照射在铠甲上而生锈,长达膝徽章相同的图案,用。骑士服对男装

向男性化发展起了一定作用。并使在胸前佩戴徽章成为当时流行

装束。

(5)柯达迪亚:女服仍是连衣裙形式,裙长拖地。而男服却与以往不同,为上衣下裤的形式。上穿一件紧身中长外衣,长到大腿和膝盖之间,前襟有一排扣子,袖子即长又紧,一条宝带低低的束在腰下。在肩部有连帽披肩,长垂的帽尖与尖头鞋相呼应,两臂外还有垂袖。下身穿齐臀长的长袜或紧身裤,颜色鲜艳。杂色服饰成为时髦货,衣服由颜色相异的布拼制而成,甚至两只袜子的颜色也不相同。

(6)葡式波音特:一种紧

身棉衬衫式男子上衣,也有人称为

夹衣,是由骑士铠甲里层的厚衬衣

演变而来的。这种夹层的服装不仅

保暖性好,而且结实耐磨,适于运

动。衣身合体,袖子长而紧,并在

前门襟和肘至腕间排满了密集的

口扣子,多达70余颗。在图案精

美的面料中常绣进穿者的族徽,雄浑中见华丽。14世纪以后,它成了男子最时髦的服装,与紧身裤组合,开创了男子服装造型的一个新时代。

(7)豪普兰德:宽松厚大,扣子减少。使用更多的填充物使胸部挺起,也使肩到上臂处高高隆起,形似泡泡袖,再用皮带收紧腰部,更加突出了男性宽厚肩膀和窄臀的造型。领子是直立的高领或无领,领子圈镶有宝石。

(8)格陵兰长袍:裁剪方法是在左右两端胡前后两面,从袖子根到下摆嵌入数条三角形布,这些不规则的三角形布拼接后,在腰身处形成了许多空隙,这实际上就是现今人们在制作衣服中常用的省道。有了省道就可

以去掉平面布料覆合余人体事时

的多余部分,使服装更加合乎人

体,从而构成了过去衣服上所不

曾有过的立体效果。省道的运用

使得人体的曲线美得以更好的展

现。对当时来说,最实际的是改

变了只从两侧收腰时出现的不大

合体的横向褶皱,而随着身躯的起伏变化形成自然垂坠。它的出现,使得东西方的衣服在构成形式和观念上有了更加明显的区别。

5.服装色彩的象征意义

中世纪的欧洲人热衷于色彩的象征作用,拼命追求服装的社会性符号功能。

(1)绿色:男女恋爱,暗示结婚和生育。

(2)蓝色:愚蠢,低劣。

(3)红色:权利,权威。

(4) 黑色:清贫、谦让,丑陋,悲哀、痛苦。

(5)黄色:被判,憔悴、衰老,疯狂的颜色。


相关内容

  • 中西方服装审美意识的差异
  • 1 前言 每一门学科都有各自的历史,服装也不例外.对于服装的发展来说,首先,是具有继承性的.虽然远古服装以兽皮.动物韧带为服装材料,与现代服装相比,更是面目全非.但是在每一个服装发展的时期,总是有或多或少的上一期元素得到继承.不同地区的风貌千差万别,服装的原始风格随着地域的不同而多姿多彩,决定了数千 ...

  • 中外服装的发展与演变
  • 中外服装的发展与演变 摘要:服装发展史,简而言之是把服装的进程记录下来,是一门历史学.也是一定地域的社会风俗史,是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追溯历史服装是从何而来有几种说法:保护说.遮羞说.装饰说.等.我们的祖先猿猴在历史的演变,先披 ...

  • 中西服装发展史自测习题
  • <中西服装发展史>自测习题 冯泽民 2010.9 第一章 人类服装的起源  一.单选题  ( )1.的发明,标志着最早的缝纫工具的诞生. A.石针 B.骨锥 C.石矛 D .骨针  ( )2.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亚麻植物是在发现的约1万年前的亚麻残片. A.英国 B.西班牙 C.瑞士 ...

  • 唐朝与文艺复兴时期服饰文化比较研究
  • 第23卷 第5期2004年10月天 津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JOURNALOFTIANJINPOLYTECHNICUNIVERSITYVol.23 No.5 October 2004 唐朝与文艺复兴时期服饰文化比较研究 马 昀,马大力 (天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天津300160) X 摘 要: ...

  • 英国服装发展史
  • 英国服饰,之于欧陆的关系,其实犹如日本服饰之于亚陆的关系.英国的服饰本来就是欧洲服饰的一部分,但由于地理位置.政治策略的关系,受欧洲大陆服装风格的影响是渐进性质的,也就是说,是和而不同的.British clothing, the relationship in Europe, the relati ...

  • 西方服装发展史课后习题答案
  • 一 简述古代西亚和北非服装的种类与特点,并举例分析它们对古代欧洲服装产了怎样的影响? 答 1.古代西亚最具有代表性的服饰有 (1)苏美尔服饰,最大的特点就是单纯,男女同质同形,用一种称为卡吾拉凯斯的衣料制成腰衣缠绕身体,由腰部垂下掩饰臀部. (2)巴比伦服装是缠绕式,衣长至膝下的卷衣. (3)亚述服 ...

  • 贵族也是蛮拼的!一文秒懂欧洲贵族服装史
  • 贵族,可能是这个时代最时髦的词之一,欧洲贵族虽已逐渐没落,但贵族文化却沉淀下来,尤其是贵族服装对艺术圈的影响,至今仍在. ▲英剧<都铎王朝>剧照 01中世纪服饰 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 Midieval clothes ▲以中世纪为背景,英剧<古堡情怨>剧照 拜占庭服饰 ...

  • 古典主义服装设计风格的现代设计应用思考
  • ·7纺织科技进展 2011年第4期 4·  古典主义服装设计风格的现代设计应用思考 黄永利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摘 要:从西方古典主义服装设计风格入手,利用其服装 ...

  • 对中国传统服饰的认识
  • 对中国传统服饰的认识 一.传统服装的特点 中国称自己为"衣冠王国".<易经>上曾这样写:"黄帝尧舜垂衣裳治天下,盖取乾坤."中国的传统服装在几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其基本体系没有太大的变化,能基本满足人们的穿着需求.在发展变迁的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了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