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农主义在中国与法国实践结果的差异_基于中英法产业革命前后的比较

重农主义在中国

与法国实践结果的差异

——基于中英法产业革命前后的比较

[摘要]长期以来学界对重农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做了大量研究,尽管这些研究在对待中国的立场有褒有贬,但总体来说这些研究详细分析了重农学派各项主张中的“中国渊源”。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法国年鉴学派的长时段分析方法、比较优势原理及正反馈、黑洞效应,着重分析重农学派以“农业中心论”为利益诉求的历史传统原因及现实经济原因,并就中法两国的重农主义在实践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尝试解释重农主义实践在两国的不同结果。

义工商业狂潮所包围,重农学派最终成为一段历史。

那么,在重商主义盛行的欧洲大陆,为什么法国要去选一条不同于别国的发展农业的东方之路?中法两国发展重农经济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法国为什么短暂尝试之后便被吞没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浪潮下而中国却在此之后继续前行了近半个世纪?利用年鉴学派的长时期分析和比较优势分析以及国际贸易中的正反馈、黑洞效应,大概会对以上问题有初步的猜想和回答。

引言

17、18世纪伴随着“中国热”的兴起,中国与欧洲尤其是法国之间,有着一段极不寻常的以西方效法中国为显著特征的文化交流历史。在经济学角度,法国孕育并产生了以崇尚中国文化著称的法国重农学派。领袖弗朗斯瓦・魁奈(FrancoisQuesnay1694 ̄1774)被誉为“欧洲的孔子”,著作《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DespotisminChina)被称为“中国典范的影响达到了它的顶点”。法国在称霸欧洲大陆的道路上不断寻求富国强兵之法,农业中心论在中国的成功给重农学派复兴法国带来了美好的幻想。

1760年下半期,重农学派在法国最为兴旺、活跃和有光彩。随着魁奈的逝世和杜尔哥的下台,1776年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 ̄1790)《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InquiryintotheNatureandCausesoftheWealthofNations)的发表,法国被席卷欧洲大陆的资本主

利用农业表达利益诉求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关于如何增加财富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重商主义者们将财富的来源归结到流通领域。而对于当时的法国来说,重商主义牺牲农业的实践使得法国经济凋敝、民不聊生。面对着复兴法国的愿景的破灭,重农学派将研究的视野由流通领域转向了生产领域。魁奈十分重视农业,强调一切利益的本源实际是农业,它维持国家的繁荣。晏智杰教授评价说,“这些观点恰恰反映了当时法国资产阶级利益和当时发展经济的要求。”

于是,很奇怪的一点出现了,那就是为什么发展农业反映了法国经济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封建主义政治形

 1晏智杰:《西方经济学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3页。

态存在土地这一重要因素。资本主义存在企业这一重要因素。按照这样的理解,土地是法国封建阶级赖以生存的基础,为何资产阶级要维护?通过对比中国社会与法国社会、法国社会与英国社会,大概可以有以下思路。

(一)中法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势力的对比:以从地理环境出发的长时段2分析为例

1.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国既有适宜粮食作物生长的广阔的平原,又有适宜种植经济作物的山地、丘陵。更重要的是,由于北部的长城、西部青藏高原的天然屏障、东部及南部的海洋阻隔,几千年来中国的发展相对独立,不涉及到特别大的种族间的征战和迁徙。封闭的农业经济造就了异常顽固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且两者已然形成了颠扑不破的利益纽带。另外,更重要的是,在这种严厉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高压下,任何财产包括土地的私有权都是相对的,各级地主在土地上的权利要无条件服从皇权,形成一种以帝王为最高所有者的混合性的多级所有制。因而维护小农经济就是维护封建专制。

2.法国古代封建社会。法国活动的范围在欧洲西北部,被大西洋、莱茵河、阿尔卑斯山、地中海和比利牛斯山所限定的“法兰西空间”。这个空间显然比中国的空间范围狭窄得多。也许是地理环境对领土天然造成了分割,法兰克人习惯将遗产均分给每个儿子。这种继承方式显然与中国的嫡长子继承制有极大不同。它趋向于将权力分散,为封建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直到英法百年战争后,法兰西民族国家形成才终于结束分裂局面。随后从路易十一开始,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才完全确立。即便如此,到1661年有着“太阳王”之称的路易十四亲政后依然有意凭借君权神授观念强化君主制度。

3.小结。法国封建社会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最高统治者与其基础是缺乏团结的。封建统治者难以从土地获取支撑自己的力量,土地与法国封建君主统治是长期割裂的状态。重商主义某种程度上也是法国封建最高统治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种权力斗争。而重农学派所提出的反对重商主义、发展农业的要求其实也是顺应了资产阶级与王权抗争的历史诉求。

(二)英法发展路径对比:以比较优势产业分析为例1.英国的比较优势:重商主义。(1)矿藏资源缺乏。随着英国民族国家的不断成长,财政问题越来越成

为英国发展面临的障碍。英国的财政支出主要集中在王室生活费用和战争费用两方面。金银矿藏的缺乏使英国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这迫使英国必须将视野从国内移向国外,寻找有利可图的机会。(2)地理位置优越。就地理位置而言,英国是与欧洲大陆隔离的独立区域,受外界干扰小。另外四面环海,航海业发达,发展商业具有天然的优势。都铎王朝在英国建立统治之际(1485-1603),正值新航路开辟,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闭塞的状况被打破。虽然新航路开辟最直接的收益者是西班牙、葡萄牙王室,但由于西、葡王室并不重视对商业产业建设的投入,只关注自身奢华的享受,因而英国很快便取而代之成为国际商贸的必经之地。并在三角贸易中掠夺了大量的金银和廉价劳动力。(3)产业分工专业。伴随着最开始的简单贸易下的资本原始积累,15世纪末,英国进行了“圈地运动”,剥夺了农民的土地,掠夺了廉价劳动力,大量农民成为产业后备军。这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封建制度内部成长起来。从16世纪中叶起,英国手工业、国内外贸易得到迅速和广泛的发展。

2.法国的比较优势:重农主义。(1)自然条件。法国的大部分领土都位于平原和丘陵之上,塞纳河滋润了巴黎盆地广阔的土地。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东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它也是欧洲最大的农业生产国,粮食产量占全欧洲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一,粮食消费不依赖于外贸进口。一些富足的农副产品还有出口之可能。(2)地理位置。从今天的法国地理位置来看,法国三边临海,三边靠岸。似乎有发展海外贸易的先天优势。然而法国南部是高大的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脉,阻隔了地中海与法国内陆的交流。并且西部北部由于有老牌海上贸易强国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的竞争,拓展海上交通渠道的成本较高。

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同结果

“1770年以后,重农学派虽依然存在,但很快就势单力薄了;重农主义理论虽依然存在,但正趋于消蚀。无论如何,重农主义运动已烟消云散了”(Vilas,1910)。对重农主义的批评者中大部分人站在维护资本主义经济自由主

 2长时段的概念是法国年鉴学派的历史事件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1958年,年鉴派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FernandBraudel,1902 ̄1985)在《历史与社会科学:长时段》中首次提出。布罗代尔认为短时段、中时段、长时段是历史的三种时间概念,政治、军事、外交、事件和以这些事件为中心的政治史、军事史、外交史研究的对象和内容都是短时段。而对历史发展起长期决定性作用的是长时段历史,即一种网络构造的结构,它是一种长期的延续的实在,包括地理结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结构、生态结构等等。

洲地区。17、18世纪欧洲进入资本主义革命的世纪,资本主义浪潮席卷整个欧洲大陆。英国极早地进行的“光荣革命”为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极为迅速。而在资产阶级力量薄弱的法国兴起的重农主义显然是有悖于历史浪潮的。康德拉捷夫认

资料来源:见Barrett(载于Tracy,1990,p.251)

为,自18世纪末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三个周期。熊彼特(J.A.Schumpeter,1883~1950)将这一理论吸收到他的“创新周期论”中,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长波”,其中18世纪80年代至1842年是产业革命发展时期。以英国为代表,凭借着强大的制度吸引力,带动着周边的经济体效法。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发表后会引起如此大的影响。而法国就是在这样一种黑洞效应下被吸入这个制度漩涡之中。

(三)总结

。以上分析似乎有矛盾之处——同样是比较优势,为什么在英法之间,这种机制就不起作用,反而被正反馈效应和黑洞效应所替代?而在中欧或者亚欧之间比较优势的力量就大于正反馈效应和黑洞效应?笔者想可能会有以下几个原因:1.制度背景的相似程度。制度背景如思想文化传统等历史长期积淀下的因素越相似,正反馈效应和黑洞效应发挥的力量越大。英法虽然在地理环境、文化传统上有差异之处,但是当这种差异与中欧间差异对比时,几乎是微不足道的。英法曾经同属罗马帝国的控制范围,在宗教信仰、文化习俗、制度背景等方面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从11世纪到15世纪中叶,英国的民族身份非常模糊。王室和统治精英们都是英法军阀,他们的财产权和收入最初都来自英国和法国的领土政府。并且英国在法国获得及掠夺土地主要是依靠战争和政治联姻。于是在极具感染力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制度的扩张中,法国的加入也是很自然的。2.比较优势的相对大小。中国与法国跟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都是农业,但是两者的比较优势大小有着天壤之别。中国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较早改进的耕作技术,农业生产的效率很高。而正是由于农业的发达,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贡德・弗兰克(AndreGunderFrank,1929 ̄)曾在《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ReOrientGlobalEconomyintheAsianAge)一书中表示,“过去确实有一个包容全球范围的贸易体系和劳动分工……在这个体系里最重要的两个核心

义立场上,批评重农学派强调唯有农业才有生产性、工商业是不生产的观点。1776年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发表,逐渐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经济思想界的主导地位,重农学派成为历史。

而与此同时,中国社会正值“康乾盛世”,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运行机制依然持续发展。上表给出了西欧在1601-1780年的金银出口量。以出口农副产品为主的亚洲成为金银流向最多的地方。

法国重农主义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学派本身理论缺陷,也包括一定的现实原因。在这里,笔者将以区域经济运行体制的比较为出发点,探讨其中的原因之一。

(一)中国与欧洲:比较优势决定了经济结构。如前所述,比较成本优势决定了国际间对外贸易的分工协作。生产向成本最低的地方集中。亚洲相比欧洲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另外,从1400年到1750年,甚至到1800年,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人口增长比欧洲快得多。可以推测,亚洲之所以有如此之高的人口增长,只有一种可能性,即它的生产也增长得比较快,因此才能支持这种人口增长。因此亚洲,特别是中国在农产品生产方面有着极强的竞争力,在比较优势的作用下,中国很自然地成为了世界贸易的出口地区,并且这种经济运行机制持续了仅千年。亚洲之所以吸收大量白银和一部分黄金,主要是由于国际生产成本和价格上的相对差价造成的。直到19世纪欧洲大规模使用机器以后,生产成本的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欧洲才能克服价格差异的影响(Chaudhuri,1978)。因此,就中国和欧洲两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而言,中国农业社会蓬勃发展近千年的动力机制来自于比较优势。

(二)欧洲大陆内部:正反馈效应与黑洞效应。在网络经济中,马太效应被称为“正反馈效应(Feedback)”,意为反馈使系统的输入对输出的影响增大导致系统的运动加剧、发散对这一效应的理解我们可以放到欧

 31925年,俄国经济学家尼古拉・D・康德拉捷夫发表了《经济生活中的长期波动》一文(1935年被译成英文),提出资本主义经济中不仅存在短周期和中周期,而且还存在着长期波动。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A・熊彼特(J.A.JosephAloisSchumpeter,1883 ̄1950)把这个长周期命名为康德拉捷夫周期(Kondratieffcycle)。(Nikolai

Kondratiev,1892 ̄1938)

就是印度和中国。中国的核心地位是基于它在工业、农业(水路)运输和贸易方面所拥有的绝对与相对的更大的生产力……白银最终流向中国。”中法比较优势大小的巨大差异最终使得法国正反馈效应和黑洞效应战胜了比较优势效应。而法国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差异而宣告失败。共同的思维与环境问题使我们可以建立一门经济社会学,“在这门科学中,无论经济学家或社会学家,他们走不多远就会踩着脚跟。”4重农主义的尝试让我们对这种制度本身及其适用性有了更深程度的理解。重农学派已成为历史,然而它在经济思想发展史中占有的光荣地位应当得到肯定,它所遗留的丰富的思想理论遗产值得加以认真的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长达几个世纪的“中国热”让欧洲人对中国这个古老文明充满了向往。而一心想独霸欧洲的法国面对日渐崛起的英国,富国强兵之路的探求一直没有停止。重农学派的领袖魁奈高潮的医术为他带来了施展政治才能、实现政治抱负的机会。然而在这条道路上,魁奈再高超的医术也无法拯救法国的衰颓景象。重农学派从生产领域挖掘财富源泉本身没有错误,可是将农业看做安身立业的根本其实已然不符合社会进步的浪潮。然而这种尝试终因两国不同的历史传统和经济体制内部的作用机制的

 4[美]J.A.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4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英)安格斯・麦迪森,伍晓鹰,许宪春,叶燕婓,施发启译.世界经济千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德)贡德・弗兰克,刘北成译.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3](法)弗朗斯瓦・魁奈,谈敏译.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4](法)杜尔哥,唐日松译.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5]秦世荣主编,吕一民著.法兰西的兴衰[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6]刘勇勤,中西方经济思想的演化及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2010级本科

(上接第24页)指标问责书、查复书和异动情况报告书,从经济资本管理、配置、监测、评价四个维度切实加强管控。对增量贷款一律实行“六单制”管理,即发放一笔贷款必须同时具备信贷审批、定价审批、规模审批、经济资本审批、经济增加值和会计科目审批等“六项”通知单(表),对经济增加值为负的贷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切实将贷款投向经济资本占用低、价值创造能力高的客户。

(二)强化经济增加值管理,促进业务结构多元化。一是做精资产业务。以价值创造能力的强弱为标准,对现有存量贷款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制定退出、维护、支持类客户的名单目录,并在信用等级评定、信贷规模配置和贷款定价等方面实行区别对待;对增量贷款,根据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价格导向,重点营销个人住房贷款、个人商用房贷款、个人助业贷款等个贷产品;加强贷款定价管理,核定贷款业务底线价格水平,提高贷款收益对利润的贡献度。二是做强负债业务。抓紧营销以垄断性行业客户、系统性机构客户、集团性企业客户、成长性中小客户以及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业务或项目、新兴区域等“四户两新”为抓手,突出抓好个人贵宾客户和个人产品交叉销售率提升工作,挖掘贵宾客户价值,大力拓展活期存

款、同业存款、低息结算性存款,有效降低负债成本。三是做优中间业务。重点抓好白金信用卡、惠农信用卡两大产品和分期商户、MIS商户两大业务。对高端投行、代理金融机构、现金管理等目标市场要通过目标牵引、强化辅导、量化考核、及时督导等措施,确保新兴中间业务收入及占比大幅提升。

(三)强化成本管理,促进成本管理最优化。一是要控制财务成本。树立全员成本意识,运用好管理会计系统,建立分部门分产品的成本控制体系,落实好责任会计和成本管理单元,切实把成本管理工作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员工、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二是要控制固定资产增长。必须认真测算和严格控制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大闲置固定资产处置力度,清理压降应收账款、现金库存等无息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用腾出的经济资本来发展优质信贷资产,提高有效资产占比,增加营业收入。三是控制拨备成本。加大关注、可疑类资产的清收转换力度,防止贷款形态向下迁徙,有效防范资产劣变吞噬经济增加值。四是控制税务成本。重点加强所得税、增值税及房产税等税目管理,降低税务成本。

课题组长:李建华成

员:唐道远郑庭国邵华伟

重农主义在中国

与法国实践结果的差异

——基于中英法产业革命前后的比较

[摘要]长期以来学界对重农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做了大量研究,尽管这些研究在对待中国的立场有褒有贬,但总体来说这些研究详细分析了重农学派各项主张中的“中国渊源”。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法国年鉴学派的长时段分析方法、比较优势原理及正反馈、黑洞效应,着重分析重农学派以“农业中心论”为利益诉求的历史传统原因及现实经济原因,并就中法两国的重农主义在实践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尝试解释重农主义实践在两国的不同结果。

义工商业狂潮所包围,重农学派最终成为一段历史。

那么,在重商主义盛行的欧洲大陆,为什么法国要去选一条不同于别国的发展农业的东方之路?中法两国发展重农经济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法国为什么短暂尝试之后便被吞没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浪潮下而中国却在此之后继续前行了近半个世纪?利用年鉴学派的长时期分析和比较优势分析以及国际贸易中的正反馈、黑洞效应,大概会对以上问题有初步的猜想和回答。

引言

17、18世纪伴随着“中国热”的兴起,中国与欧洲尤其是法国之间,有着一段极不寻常的以西方效法中国为显著特征的文化交流历史。在经济学角度,法国孕育并产生了以崇尚中国文化著称的法国重农学派。领袖弗朗斯瓦・魁奈(FrancoisQuesnay1694 ̄1774)被誉为“欧洲的孔子”,著作《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DespotisminChina)被称为“中国典范的影响达到了它的顶点”。法国在称霸欧洲大陆的道路上不断寻求富国强兵之法,农业中心论在中国的成功给重农学派复兴法国带来了美好的幻想。

1760年下半期,重农学派在法国最为兴旺、活跃和有光彩。随着魁奈的逝世和杜尔哥的下台,1776年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 ̄1790)《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InquiryintotheNatureandCausesoftheWealthofNations)的发表,法国被席卷欧洲大陆的资本主

利用农业表达利益诉求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关于如何增加财富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重商主义者们将财富的来源归结到流通领域。而对于当时的法国来说,重商主义牺牲农业的实践使得法国经济凋敝、民不聊生。面对着复兴法国的愿景的破灭,重农学派将研究的视野由流通领域转向了生产领域。魁奈十分重视农业,强调一切利益的本源实际是农业,它维持国家的繁荣。晏智杰教授评价说,“这些观点恰恰反映了当时法国资产阶级利益和当时发展经济的要求。”

于是,很奇怪的一点出现了,那就是为什么发展农业反映了法国经济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封建主义政治形

 1晏智杰:《西方经济学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3页。

态存在土地这一重要因素。资本主义存在企业这一重要因素。按照这样的理解,土地是法国封建阶级赖以生存的基础,为何资产阶级要维护?通过对比中国社会与法国社会、法国社会与英国社会,大概可以有以下思路。

(一)中法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势力的对比:以从地理环境出发的长时段2分析为例

1.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国既有适宜粮食作物生长的广阔的平原,又有适宜种植经济作物的山地、丘陵。更重要的是,由于北部的长城、西部青藏高原的天然屏障、东部及南部的海洋阻隔,几千年来中国的发展相对独立,不涉及到特别大的种族间的征战和迁徙。封闭的农业经济造就了异常顽固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且两者已然形成了颠扑不破的利益纽带。另外,更重要的是,在这种严厉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高压下,任何财产包括土地的私有权都是相对的,各级地主在土地上的权利要无条件服从皇权,形成一种以帝王为最高所有者的混合性的多级所有制。因而维护小农经济就是维护封建专制。

2.法国古代封建社会。法国活动的范围在欧洲西北部,被大西洋、莱茵河、阿尔卑斯山、地中海和比利牛斯山所限定的“法兰西空间”。这个空间显然比中国的空间范围狭窄得多。也许是地理环境对领土天然造成了分割,法兰克人习惯将遗产均分给每个儿子。这种继承方式显然与中国的嫡长子继承制有极大不同。它趋向于将权力分散,为封建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直到英法百年战争后,法兰西民族国家形成才终于结束分裂局面。随后从路易十一开始,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才完全确立。即便如此,到1661年有着“太阳王”之称的路易十四亲政后依然有意凭借君权神授观念强化君主制度。

3.小结。法国封建社会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最高统治者与其基础是缺乏团结的。封建统治者难以从土地获取支撑自己的力量,土地与法国封建君主统治是长期割裂的状态。重商主义某种程度上也是法国封建最高统治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种权力斗争。而重农学派所提出的反对重商主义、发展农业的要求其实也是顺应了资产阶级与王权抗争的历史诉求。

(二)英法发展路径对比:以比较优势产业分析为例1.英国的比较优势:重商主义。(1)矿藏资源缺乏。随着英国民族国家的不断成长,财政问题越来越成

为英国发展面临的障碍。英国的财政支出主要集中在王室生活费用和战争费用两方面。金银矿藏的缺乏使英国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这迫使英国必须将视野从国内移向国外,寻找有利可图的机会。(2)地理位置优越。就地理位置而言,英国是与欧洲大陆隔离的独立区域,受外界干扰小。另外四面环海,航海业发达,发展商业具有天然的优势。都铎王朝在英国建立统治之际(1485-1603),正值新航路开辟,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闭塞的状况被打破。虽然新航路开辟最直接的收益者是西班牙、葡萄牙王室,但由于西、葡王室并不重视对商业产业建设的投入,只关注自身奢华的享受,因而英国很快便取而代之成为国际商贸的必经之地。并在三角贸易中掠夺了大量的金银和廉价劳动力。(3)产业分工专业。伴随着最开始的简单贸易下的资本原始积累,15世纪末,英国进行了“圈地运动”,剥夺了农民的土地,掠夺了廉价劳动力,大量农民成为产业后备军。这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封建制度内部成长起来。从16世纪中叶起,英国手工业、国内外贸易得到迅速和广泛的发展。

2.法国的比较优势:重农主义。(1)自然条件。法国的大部分领土都位于平原和丘陵之上,塞纳河滋润了巴黎盆地广阔的土地。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东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它也是欧洲最大的农业生产国,粮食产量占全欧洲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一,粮食消费不依赖于外贸进口。一些富足的农副产品还有出口之可能。(2)地理位置。从今天的法国地理位置来看,法国三边临海,三边靠岸。似乎有发展海外贸易的先天优势。然而法国南部是高大的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脉,阻隔了地中海与法国内陆的交流。并且西部北部由于有老牌海上贸易强国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的竞争,拓展海上交通渠道的成本较高。

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同结果

“1770年以后,重农学派虽依然存在,但很快就势单力薄了;重农主义理论虽依然存在,但正趋于消蚀。无论如何,重农主义运动已烟消云散了”(Vilas,1910)。对重农主义的批评者中大部分人站在维护资本主义经济自由主

 2长时段的概念是法国年鉴学派的历史事件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1958年,年鉴派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FernandBraudel,1902 ̄1985)在《历史与社会科学:长时段》中首次提出。布罗代尔认为短时段、中时段、长时段是历史的三种时间概念,政治、军事、外交、事件和以这些事件为中心的政治史、军事史、外交史研究的对象和内容都是短时段。而对历史发展起长期决定性作用的是长时段历史,即一种网络构造的结构,它是一种长期的延续的实在,包括地理结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结构、生态结构等等。

洲地区。17、18世纪欧洲进入资本主义革命的世纪,资本主义浪潮席卷整个欧洲大陆。英国极早地进行的“光荣革命”为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极为迅速。而在资产阶级力量薄弱的法国兴起的重农主义显然是有悖于历史浪潮的。康德拉捷夫认

资料来源:见Barrett(载于Tracy,1990,p.251)

为,自18世纪末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三个周期。熊彼特(J.A.Schumpeter,1883~1950)将这一理论吸收到他的“创新周期论”中,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长波”,其中18世纪80年代至1842年是产业革命发展时期。以英国为代表,凭借着强大的制度吸引力,带动着周边的经济体效法。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发表后会引起如此大的影响。而法国就是在这样一种黑洞效应下被吸入这个制度漩涡之中。

(三)总结

。以上分析似乎有矛盾之处——同样是比较优势,为什么在英法之间,这种机制就不起作用,反而被正反馈效应和黑洞效应所替代?而在中欧或者亚欧之间比较优势的力量就大于正反馈效应和黑洞效应?笔者想可能会有以下几个原因:1.制度背景的相似程度。制度背景如思想文化传统等历史长期积淀下的因素越相似,正反馈效应和黑洞效应发挥的力量越大。英法虽然在地理环境、文化传统上有差异之处,但是当这种差异与中欧间差异对比时,几乎是微不足道的。英法曾经同属罗马帝国的控制范围,在宗教信仰、文化习俗、制度背景等方面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从11世纪到15世纪中叶,英国的民族身份非常模糊。王室和统治精英们都是英法军阀,他们的财产权和收入最初都来自英国和法国的领土政府。并且英国在法国获得及掠夺土地主要是依靠战争和政治联姻。于是在极具感染力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制度的扩张中,法国的加入也是很自然的。2.比较优势的相对大小。中国与法国跟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都是农业,但是两者的比较优势大小有着天壤之别。中国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较早改进的耕作技术,农业生产的效率很高。而正是由于农业的发达,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贡德・弗兰克(AndreGunderFrank,1929 ̄)曾在《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ReOrientGlobalEconomyintheAsianAge)一书中表示,“过去确实有一个包容全球范围的贸易体系和劳动分工……在这个体系里最重要的两个核心

义立场上,批评重农学派强调唯有农业才有生产性、工商业是不生产的观点。1776年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发表,逐渐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经济思想界的主导地位,重农学派成为历史。

而与此同时,中国社会正值“康乾盛世”,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运行机制依然持续发展。上表给出了西欧在1601-1780年的金银出口量。以出口农副产品为主的亚洲成为金银流向最多的地方。

法国重农主义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学派本身理论缺陷,也包括一定的现实原因。在这里,笔者将以区域经济运行体制的比较为出发点,探讨其中的原因之一。

(一)中国与欧洲:比较优势决定了经济结构。如前所述,比较成本优势决定了国际间对外贸易的分工协作。生产向成本最低的地方集中。亚洲相比欧洲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另外,从1400年到1750年,甚至到1800年,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人口增长比欧洲快得多。可以推测,亚洲之所以有如此之高的人口增长,只有一种可能性,即它的生产也增长得比较快,因此才能支持这种人口增长。因此亚洲,特别是中国在农产品生产方面有着极强的竞争力,在比较优势的作用下,中国很自然地成为了世界贸易的出口地区,并且这种经济运行机制持续了仅千年。亚洲之所以吸收大量白银和一部分黄金,主要是由于国际生产成本和价格上的相对差价造成的。直到19世纪欧洲大规模使用机器以后,生产成本的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欧洲才能克服价格差异的影响(Chaudhuri,1978)。因此,就中国和欧洲两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而言,中国农业社会蓬勃发展近千年的动力机制来自于比较优势。

(二)欧洲大陆内部:正反馈效应与黑洞效应。在网络经济中,马太效应被称为“正反馈效应(Feedback)”,意为反馈使系统的输入对输出的影响增大导致系统的运动加剧、发散对这一效应的理解我们可以放到欧

 31925年,俄国经济学家尼古拉・D・康德拉捷夫发表了《经济生活中的长期波动》一文(1935年被译成英文),提出资本主义经济中不仅存在短周期和中周期,而且还存在着长期波动。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A・熊彼特(J.A.JosephAloisSchumpeter,1883 ̄1950)把这个长周期命名为康德拉捷夫周期(Kondratieffcycle)。(Nikolai

Kondratiev,1892 ̄1938)

就是印度和中国。中国的核心地位是基于它在工业、农业(水路)运输和贸易方面所拥有的绝对与相对的更大的生产力……白银最终流向中国。”中法比较优势大小的巨大差异最终使得法国正反馈效应和黑洞效应战胜了比较优势效应。而法国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差异而宣告失败。共同的思维与环境问题使我们可以建立一门经济社会学,“在这门科学中,无论经济学家或社会学家,他们走不多远就会踩着脚跟。”4重农主义的尝试让我们对这种制度本身及其适用性有了更深程度的理解。重农学派已成为历史,然而它在经济思想发展史中占有的光荣地位应当得到肯定,它所遗留的丰富的思想理论遗产值得加以认真的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长达几个世纪的“中国热”让欧洲人对中国这个古老文明充满了向往。而一心想独霸欧洲的法国面对日渐崛起的英国,富国强兵之路的探求一直没有停止。重农学派的领袖魁奈高潮的医术为他带来了施展政治才能、实现政治抱负的机会。然而在这条道路上,魁奈再高超的医术也无法拯救法国的衰颓景象。重农学派从生产领域挖掘财富源泉本身没有错误,可是将农业看做安身立业的根本其实已然不符合社会进步的浪潮。然而这种尝试终因两国不同的历史传统和经济体制内部的作用机制的

 4[美]J.A.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4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英)安格斯・麦迪森,伍晓鹰,许宪春,叶燕婓,施发启译.世界经济千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德)贡德・弗兰克,刘北成译.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3](法)弗朗斯瓦・魁奈,谈敏译.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4](法)杜尔哥,唐日松译.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5]秦世荣主编,吕一民著.法兰西的兴衰[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6]刘勇勤,中西方经济思想的演化及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2010级本科

(上接第24页)指标问责书、查复书和异动情况报告书,从经济资本管理、配置、监测、评价四个维度切实加强管控。对增量贷款一律实行“六单制”管理,即发放一笔贷款必须同时具备信贷审批、定价审批、规模审批、经济资本审批、经济增加值和会计科目审批等“六项”通知单(表),对经济增加值为负的贷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切实将贷款投向经济资本占用低、价值创造能力高的客户。

(二)强化经济增加值管理,促进业务结构多元化。一是做精资产业务。以价值创造能力的强弱为标准,对现有存量贷款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制定退出、维护、支持类客户的名单目录,并在信用等级评定、信贷规模配置和贷款定价等方面实行区别对待;对增量贷款,根据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价格导向,重点营销个人住房贷款、个人商用房贷款、个人助业贷款等个贷产品;加强贷款定价管理,核定贷款业务底线价格水平,提高贷款收益对利润的贡献度。二是做强负债业务。抓紧营销以垄断性行业客户、系统性机构客户、集团性企业客户、成长性中小客户以及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业务或项目、新兴区域等“四户两新”为抓手,突出抓好个人贵宾客户和个人产品交叉销售率提升工作,挖掘贵宾客户价值,大力拓展活期存

款、同业存款、低息结算性存款,有效降低负债成本。三是做优中间业务。重点抓好白金信用卡、惠农信用卡两大产品和分期商户、MIS商户两大业务。对高端投行、代理金融机构、现金管理等目标市场要通过目标牵引、强化辅导、量化考核、及时督导等措施,确保新兴中间业务收入及占比大幅提升。

(三)强化成本管理,促进成本管理最优化。一是要控制财务成本。树立全员成本意识,运用好管理会计系统,建立分部门分产品的成本控制体系,落实好责任会计和成本管理单元,切实把成本管理工作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员工、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二是要控制固定资产增长。必须认真测算和严格控制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大闲置固定资产处置力度,清理压降应收账款、现金库存等无息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用腾出的经济资本来发展优质信贷资产,提高有效资产占比,增加营业收入。三是控制拨备成本。加大关注、可疑类资产的清收转换力度,防止贷款形态向下迁徙,有效防范资产劣变吞噬经济增加值。四是控制税务成本。重点加强所得税、增值税及房产税等税目管理,降低税务成本。

课题组长:李建华成

员:唐道远郑庭国邵华伟


相关内容

  • 后现代主义史学的理论与实践_刘华初
  • 2012年第2期总146期史学史研究JOURNALOFHISTORIOGRAPHYNo.2,2012SerialNo.146 西方后现代主义史学研究 编者按: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对自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传统史学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后 强调语言对历史建构的决定性意义,把历史文本等现代主义史学理论质疑历史 ...

  •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1
  •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1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是 A.黄河长江地区 B·印度河恒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 2.中国当代著名导演艺术家罗锦鳞悲剧在编导古希腊<安提戈涅>中直接写到: ...

  • (全英文论文)论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的语篇衔接与连贯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5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 ...

  • 第一专题英国现代化进程
  • 英国现代化进程 一.选择题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有( ) (1)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2)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 (3)开展了大规模武装斗争 (4)反封建是革命的主要内容 A.(1)(3) B.(2)(4) C.(1)(2) D.(3) (4) 2.属于&q ...

  • 电影[暮色]中人物对白的言语行为分析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美国梦的破灭--约瑟夫 ...

  • 初中历史综合问答题知识汇总
  • 初中历史综合问答题知识汇总 初中历史综合问答题知识汇总(一) 1.★学习了某某烈士的事迹以后你有何感想和体会? 答:①从小就具有崇高的革命理想.②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③党的利益高于一切.④我们要继承他们的遗志,努力学习文化,报效祖国.⑤热爱祖国,不畏强暴,甚至不惜牺牲生命. 2.爱因斯坦有哪些地方 ...

  • 英国留学对话历史文化名人
  • 英国留学对话历史文化名人 英国--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许多科学发现和发明最早汇集于此, 蒸汽机.青霉素.脱氧核糖核酸(DNA).多利羊和喷气式发动机等.二百年来,英国各类大专院校随着该国举世瞩目的技术.工业和金融革命发展起来.其世界一流的教育体制与历史更为悠久,可追溯的历史文化名人更是不胜枚举. ...

  • 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侵华史)
  • 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侵华史) 一.知识线索: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1949年)将近110年的历史,是列强侵华的历 史,在此期间列强发动了六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两次面临"危亡的关头",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使中国由封建社会 ...

  • 网络教育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 网络教育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选题原则说明: 1. 2. 3. 4. 5. 后面所附选题为参考选题,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另外选题. 后面所附参考选题只是指出一个研究方向,并非不可更改的题目,学生可以 从一个选题中选择一个具体的问题加以研究. 选题题目不必与所附参考选题完全一致. 选题时应说明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