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1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1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是

A.黄河长江地区 B·印度河恒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

2.中国当代著名导演艺术家罗锦鳞悲剧在编导古希腊《安提戈涅》中直接写到:“你是君王,我是百姓,但是我们有同样的发言权。”此语表明他侧重古希腊悲剧所展现的是

A.戏剧情节 B.等级观念 C.人文素养 D民主精神

3.古代穆斯林作家比鲁尼说:“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伊斯兰教推动了阿拉伯统一国家的形成

B.在阿拉伯帝国扩张的过程中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

C.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开始了对外扩张

D.伊斯兰教的产生反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4.“男人在田间劳动,女人操持家务;大家一起去教堂做弥散,听牧师讲道;享用一日三餐或领主为酬劳农奴的收割而提供的丰盛晚宴„„”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A.中世纪庄园 B、西周诸侯国 C、古希腊城邦 D、印度种姓制

5、距今一万年前后,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革命,这场革命是

A、采集渔猎 B打制石器 C人工取火 D农业耕作

6、柳宗元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他所说的周秦之制分别是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井田制和郡国制

C奴隶制和封建制 D、井田制和私田制

7、“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商鞅变法 B、文景之治 C、光武中兴 D、孝文帝改革

8、如果要了解唐史,可以选择下列哪一本书进行阅读

A、《从城市国家到中华》 B、《绚烂的世界帝国》

C、《分裂动荡的年代》 D、《疾驰的草原征服者》

9、在宋朝,得到选拔的官吏中,有三分之一多来自平民家庭。“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变法运动的开展

C、农民起义的冲击 D、选官制度的改革

10、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却埋首于考据之学,其背景是

A、中西交流中断 B、商品经济繁荣

C、清廷推行文化专制政策 D、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

11、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A、麦哲伦、达伽马 B、哥伦布、达伽马

C、哥伦布、迪亚士 D、迪亚士、麦哲伦

12、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它

A、超越了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

B、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的局限性

C、思想传播成为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D、对民主思想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3、英国的现代工厂制度最早诞生于

A、纺织业 B、制瓷业 C、采矿业 D、冶炼业

14、下列关于20世纪初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产物

B、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的表现

C、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总是起负面作用

D、垄断组织的出现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

15、中英《南京条约》中明确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此条款集中说明了

A、中国的闭关政策被打破

B、中国的关税税率开始与国际接轨

C、英国要千方百计的打开中国的商品市场

D、中英之间矛盾的焦点是关税税率

16、辛亥革命最大历史功绩在于

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彻底胜利

D、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17、孙中山在《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中写道:“中国革命六年后,俄国才有革命。”这里的俄国革命指的是

A、彼得一世改革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十月革命 D、苏联解体

18、期刊名字反映了时代气息。某一时期,中国出现许多期刊:《曙光》、《救国》、《平民教育》、《新妇女》等,这个时期应是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

19、军队是一个国家反抗侵略、保卫国防的最主要的力量。其中中国军队创建的开始,被称为中国“军旗升起的地方”的是

A、武汉 B、南昌 C、井冈山 D、瑞金

20、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作为:“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文中“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主要是指美国政府

A、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 B、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掠夺

C、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和调控

21、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是

A、《租借法案》 B、《大西洋宪章》生效

C、《开罗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22、1936年12月13日早晨,南京报童沿街叫卖,特大新闻,张杨发动兵变,

蒋总司令遇险。这个特大新闻是指

A、华北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

23、“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中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大搞舆论攻势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进行全面遏制

24、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的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统购统销 B、土地改革 C、工商业改造 D、“一五”计划

25、充分彰显中国顺应全球化潮流的外交成就是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实现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D、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二、非选择题(共70分)

26.臣从仪式

1127年,封臣们宣誓效忠弗朗德勒新伯爵威廉。

4月7日,星期四,另外一些人向伯爵宣誓。一开始,都是按这种

形式行臣服礼。伯爵问(他面前的人)是否愿意完全成为他的人,这个

人便回答说:我愿意。然后把合拢的两手放到伯爵的两手中,两人互吻

以表示巩固联盟。接下来,表示了敬意的臣从向伯爵进行宣誓效忠,誓

词是:“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

诚无欺地效忠威廉伯爵。”最后,这个人还要在圣徒的圣物上宣誓。这

时伯爵用手持的权杖,向所有根据这种盟约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

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

——选自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p.212.

问题:(18分)

(1)举行这种臣从仪式的目的是什么?(5分)

(2)仪式中双方的关系是否平等?请说明理由。(5分)

(3)类似仪式的出现对西欧历史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8分)

37.观“商鞅变法”

材料一 董仲舒说上曰:“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灭亡。

——苏轼

问题:(14分)

(1)材料一中董仲舒对商鞅变法的态度是什么?你如何看待?(8分)

(2)你是否赞同材料二的说法?请说明理由。(6分)

38.凡尔赛和约

材料一 5月7日,克里孟梭在代表战胜国交付和约草案时宣称:“清算的时候到了。你们向我们请求和平。我们同意给你们和平。现在我们就把这项和约的文本交给你们。”

——唐晋《大国崛起》

材料二 基于德国及其盟国之侵略行为,协约国之政府及其国民因战争因而受害。协约国之政府,确认德国必须就她及其盟国引致的一切损失与破坏而负责。

——《凡尔赛和约》第231条

材料三 我们不愿伤害德国,或以任何方式遏制德国的合法影响或权力。我们不愿意用武力或敌对性的贸易措施来对付德国,如果她愿意在合乎正义和法律以及公平交易的公约中与我们及世界上其它爱好和平的国家联合一致的话。我们希望德国在全世界——我们现在所生存的新世界——的国家中占一平等席位,而不是统治地位。

——威尔逊 《十四点原则》

问题:(12分)

(1)材料一中,克里孟梭要“清算”什么?你觉得德国能否接受《凡尔赛和约》中第231条的内容?为什么?(6分)

(2)联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对待德国的问题上威尔逊与克里孟梭的分歧是什么?这一分歧说明了什么?(6分)

39. 一个“南方丽人”的经历

戴安娜·摩根是一位富有的棉花商之女。她曾经是名副其实的“南方丽人”,衣食无虑、养尊处优。大萧条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那时她还在念大学三年级,

圣诞节回家却发现家里已经一无所有了。戴安娜如今要自谋生路了,她被迫加入了就业大军的行列,四处讨生活。最后,她在一个新政机构——土木工程署(CWA)求得一职,主要负责向申请救助者询问一些令人感到羞辱的问题,来确认申请救助者处于穷困状态之中。为新政机构工作的经历改变了戴安娜的生活和处事的态度;并使她成为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她的大萧条经历使其对旨在解决国家的贫穷和不幸的种种努力心存感激。

——节选自[美]加里·纳什等编著《美国人民》,p.777.

问题:(18分)

(1)以戴安娜的经历说明土木工程署这一机构的建立有何意义?(2分)

(2)对于美国历史发展来说,戴安娜的个人经历可以说明什么?(10分)

40.“中国人和外国人彼此看对方”

下面是1858年的一个例子。

我们的商人想要在这个广阔国家内河中来往航行,要想在他们的城

市做买卖和在乡村布道而又不在中国人顽固怀疑的硬壳上消磨自己,那

是不可能的。现在中国整个制度是一个有着坚硬而易碎外皮的壳。„„

什么时候给它适当的一击,它就会完全消失。

夷人自身缺点如此严重,竟然奢谈改善我天朝子民,真是荒谬之至。

如,运来毒品以害人利己,此乃缺乏仁爱。派来舰队和军队掠夺他国,

此乃侈谈正义。„„他们怎能指望改善他人?他们让富贵者当官受爵而

不经过任何考试。他们不向他们国内低微穷人打开晋升之门。以此观之,

外国人实劣于中国人,故不堪加以教化。

——选自罗兹·墨菲《亚洲史》,p.455.

问题:(18分)

(1)上述观点的形成与哪次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有关?(2分)

(2)比较上述材料,概括他们认识的差异。(8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怎样理解中国人和外国人如此看待对方?(

8分)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C 4、A 5、D 6、A 7、D 8、B 9、D 10、C

11、B 12、D 13、A 14、C 15C 16、A 17、C 18、D 19、B 20、C

21、D 22、C 23、B 24、C 25、D

二、非选择题

26.(1)封君和封臣结成联盟。封君通过封臣向其宣誓效忠而获得保护和支持;封臣通过向封君宣誓效忠并承诺履行一定的义务,可以获得封君的保护和一定的封地。(3分)

(2)不平等。封臣必须对封君表示效忠并承担一定的义务。双方是领主与附庸的关系。(3分)

(3)促进了封建等级制度产生和封建制度发展;(2分)采邑连同居住在土地上的耕种者一起分封,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2分)源于国王个人的国家权力削弱,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而在内部,领主和封臣的关系紧密。(2分)

27.(1)董仲舒对商鞅变法基本持否定态度。虽然商鞅变法允许开垦私田、买卖土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商鞅变法改帝王之制,不循礼制;(2分)土地兼并导致贫富差异加大,社会矛盾突出。(2分)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为了国家富强而急功近利,也提倡严刑峻法。而董仲舒是儒家的继承者,自然排斥法家功利主义思想。材料体现了董仲舒的民本思想。(2分)董仲舒生活在汉武帝时代,汉初因无为而治带来豪族势力膨胀,土地兼并、民富分化等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日益严重,不利于大一统帝国的巩固。为了阻止土地兼并,缓和社会矛盾,为汉武帝提供治国主张,借商鞅变法的弊端提出“限田”建议。(2分)

(2)不赞同。商鞅不顾旧贵族、旧势力的反对,厉行变法使秦国富强,并统一六国,终“得天下”,功不可没。(2分)商鞅变法也有利于平民晋升,并不是天下皆怨。(2分)商鞅变法触动了旧贵族利益,招致旧贵族的怨恨这是事实,但材料夸大了个人对历史的作用。秦的灭亡是由于秦的暴政所致,并非由于商鞅变法。(2分)

28.(1)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德国皇帝在凡尔赛宫称帝。法国人要把48年来所受的屈辱加倍送还给德国。(2分)不能接受。大战并非只是由德国引起,

而战争责任亦不应由德国独力承担。(2分)世界大战的爆发源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两大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2分)

(2)克里孟梭主张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在领土上肢解、经济上榨取、外交上孤立、军事上限制;(2分)威尔逊并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在制裁德国军国主义方面显得过于宽容和纵容。(2分)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矛盾重重,出于国家利益考虑,法国欲称霸欧洲大陆;美国想凭借经济实力称霸世界。(2分)

29. (1)解决了戴安娜个人的生存问题,甚至有可能帮助她完成学业;也改变了她的人生态度,使他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对国家心存感激,努力回报社会。(2分)土木工程署这一机构的建立,实施“以工代赈”,不仅解决了失业,扩大了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还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使美国逐步走出经济危机。(2分)

(2)经济危机发生后,戴安娜面临一无所有和失业的困境;在工程署的工作经历又使戴安娜成为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并对国家所做的努力心存感激,给美国历史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说明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国家发展改变个人命运,个人活动创造着国家历史的新发展。(4分)改变命运并非个人的事情,也无法完全依赖于市场运作;在动荡的现代经济中人类个体应该受到某种保护;面对经济危机,国家不能采取放任主义政策,而应干预和调控经济;除调控经济之外还需提供社会保障,国家需要承担起一定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4分)

30.(1)第二次鸦片战争。(2分)

(2)“外国人”认为:中国人顽固怀疑;中国整个制度坚硬而易碎;中国不堪一击。(2分)“中国人”认为:外国人缺乏仁爱;不给穷人以晋升机会;外国人不堪教化。(2分)

(3)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观点(4分)

水平1:能够从双方对对方看法的比较诠释中提出观点。(4分)

· “外国人”基于坚船利炮,基于满足通商、传教等需求;看到了中国制度中腐朽落后与闭关锁国带来的危害;外国人依据的是丛林法则。

“中国人”基于正义和道德教化;看到了外国制度的缺陷;面对变化中的世界,中国人还存有天朝上国的思想。

水平2:能依据材料提出观点。(2分)

·都看到对方的缺点;都基于自己的立场。基于认识的局限,没有看到对方的优点。背景:两次鸦片战争。

水平3:脱离材料,或罗列材料,复述教科书的观点。(1分)

水平4:无观点,或观点与文本无关。(0分)

评分项二:史实(4分)

水平1:能提取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其与所处的背景、立场等史实建

立联系。(4分)

水平2:能从材料提取直接与间接的信息。(3分)

水平3:能从材料中提取直接的信息。(2分)

水平4:没有使用材料信息。(0分)

评分项三:论述(5分)

水平1:能够进行深刻的论述。(5分)

水平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3分)

水平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1分) 水平4:回避问题(0分)

评分项四:组织(2分)

水平1:叙述成结构(2分)

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1分)

水平3:仅能罗列史实(0分)

注:有观点而无史实者,不给分。

11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1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是

A.黄河长江地区 B·印度河恒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

2.中国当代著名导演艺术家罗锦鳞悲剧在编导古希腊《安提戈涅》中直接写到:“你是君王,我是百姓,但是我们有同样的发言权。”此语表明他侧重古希腊悲剧所展现的是

A.戏剧情节 B.等级观念 C.人文素养 D民主精神

3.古代穆斯林作家比鲁尼说:“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伊斯兰教推动了阿拉伯统一国家的形成

B.在阿拉伯帝国扩张的过程中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

C.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开始了对外扩张

D.伊斯兰教的产生反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4.“男人在田间劳动,女人操持家务;大家一起去教堂做弥散,听牧师讲道;享用一日三餐或领主为酬劳农奴的收割而提供的丰盛晚宴„„”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A.中世纪庄园 B、西周诸侯国 C、古希腊城邦 D、印度种姓制

5、距今一万年前后,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革命,这场革命是

A、采集渔猎 B打制石器 C人工取火 D农业耕作

6、柳宗元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他所说的周秦之制分别是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井田制和郡国制

C奴隶制和封建制 D、井田制和私田制

7、“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商鞅变法 B、文景之治 C、光武中兴 D、孝文帝改革

8、如果要了解唐史,可以选择下列哪一本书进行阅读

A、《从城市国家到中华》 B、《绚烂的世界帝国》

C、《分裂动荡的年代》 D、《疾驰的草原征服者》

9、在宋朝,得到选拔的官吏中,有三分之一多来自平民家庭。“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变法运动的开展

C、农民起义的冲击 D、选官制度的改革

10、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却埋首于考据之学,其背景是

A、中西交流中断 B、商品经济繁荣

C、清廷推行文化专制政策 D、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

11、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A、麦哲伦、达伽马 B、哥伦布、达伽马

C、哥伦布、迪亚士 D、迪亚士、麦哲伦

12、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它

A、超越了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

B、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的局限性

C、思想传播成为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D、对民主思想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3、英国的现代工厂制度最早诞生于

A、纺织业 B、制瓷业 C、采矿业 D、冶炼业

14、下列关于20世纪初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产物

B、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的表现

C、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总是起负面作用

D、垄断组织的出现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

15、中英《南京条约》中明确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此条款集中说明了

A、中国的闭关政策被打破

B、中国的关税税率开始与国际接轨

C、英国要千方百计的打开中国的商品市场

D、中英之间矛盾的焦点是关税税率

16、辛亥革命最大历史功绩在于

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彻底胜利

D、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17、孙中山在《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中写道:“中国革命六年后,俄国才有革命。”这里的俄国革命指的是

A、彼得一世改革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十月革命 D、苏联解体

18、期刊名字反映了时代气息。某一时期,中国出现许多期刊:《曙光》、《救国》、《平民教育》、《新妇女》等,这个时期应是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

19、军队是一个国家反抗侵略、保卫国防的最主要的力量。其中中国军队创建的开始,被称为中国“军旗升起的地方”的是

A、武汉 B、南昌 C、井冈山 D、瑞金

20、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作为:“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文中“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主要是指美国政府

A、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 B、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掠夺

C、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和调控

21、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是

A、《租借法案》 B、《大西洋宪章》生效

C、《开罗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22、1936年12月13日早晨,南京报童沿街叫卖,特大新闻,张杨发动兵变,

蒋总司令遇险。这个特大新闻是指

A、华北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

23、“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中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大搞舆论攻势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进行全面遏制

24、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的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统购统销 B、土地改革 C、工商业改造 D、“一五”计划

25、充分彰显中国顺应全球化潮流的外交成就是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实现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D、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二、非选择题(共70分)

26.臣从仪式

1127年,封臣们宣誓效忠弗朗德勒新伯爵威廉。

4月7日,星期四,另外一些人向伯爵宣誓。一开始,都是按这种

形式行臣服礼。伯爵问(他面前的人)是否愿意完全成为他的人,这个

人便回答说:我愿意。然后把合拢的两手放到伯爵的两手中,两人互吻

以表示巩固联盟。接下来,表示了敬意的臣从向伯爵进行宣誓效忠,誓

词是:“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

诚无欺地效忠威廉伯爵。”最后,这个人还要在圣徒的圣物上宣誓。这

时伯爵用手持的权杖,向所有根据这种盟约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

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

——选自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p.212.

问题:(18分)

(1)举行这种臣从仪式的目的是什么?(5分)

(2)仪式中双方的关系是否平等?请说明理由。(5分)

(3)类似仪式的出现对西欧历史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8分)

37.观“商鞅变法”

材料一 董仲舒说上曰:“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灭亡。

——苏轼

问题:(14分)

(1)材料一中董仲舒对商鞅变法的态度是什么?你如何看待?(8分)

(2)你是否赞同材料二的说法?请说明理由。(6分)

38.凡尔赛和约

材料一 5月7日,克里孟梭在代表战胜国交付和约草案时宣称:“清算的时候到了。你们向我们请求和平。我们同意给你们和平。现在我们就把这项和约的文本交给你们。”

——唐晋《大国崛起》

材料二 基于德国及其盟国之侵略行为,协约国之政府及其国民因战争因而受害。协约国之政府,确认德国必须就她及其盟国引致的一切损失与破坏而负责。

——《凡尔赛和约》第231条

材料三 我们不愿伤害德国,或以任何方式遏制德国的合法影响或权力。我们不愿意用武力或敌对性的贸易措施来对付德国,如果她愿意在合乎正义和法律以及公平交易的公约中与我们及世界上其它爱好和平的国家联合一致的话。我们希望德国在全世界——我们现在所生存的新世界——的国家中占一平等席位,而不是统治地位。

——威尔逊 《十四点原则》

问题:(12分)

(1)材料一中,克里孟梭要“清算”什么?你觉得德国能否接受《凡尔赛和约》中第231条的内容?为什么?(6分)

(2)联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对待德国的问题上威尔逊与克里孟梭的分歧是什么?这一分歧说明了什么?(6分)

39. 一个“南方丽人”的经历

戴安娜·摩根是一位富有的棉花商之女。她曾经是名副其实的“南方丽人”,衣食无虑、养尊处优。大萧条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那时她还在念大学三年级,

圣诞节回家却发现家里已经一无所有了。戴安娜如今要自谋生路了,她被迫加入了就业大军的行列,四处讨生活。最后,她在一个新政机构——土木工程署(CWA)求得一职,主要负责向申请救助者询问一些令人感到羞辱的问题,来确认申请救助者处于穷困状态之中。为新政机构工作的经历改变了戴安娜的生活和处事的态度;并使她成为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她的大萧条经历使其对旨在解决国家的贫穷和不幸的种种努力心存感激。

——节选自[美]加里·纳什等编著《美国人民》,p.777.

问题:(18分)

(1)以戴安娜的经历说明土木工程署这一机构的建立有何意义?(2分)

(2)对于美国历史发展来说,戴安娜的个人经历可以说明什么?(10分)

40.“中国人和外国人彼此看对方”

下面是1858年的一个例子。

我们的商人想要在这个广阔国家内河中来往航行,要想在他们的城

市做买卖和在乡村布道而又不在中国人顽固怀疑的硬壳上消磨自己,那

是不可能的。现在中国整个制度是一个有着坚硬而易碎外皮的壳。„„

什么时候给它适当的一击,它就会完全消失。

夷人自身缺点如此严重,竟然奢谈改善我天朝子民,真是荒谬之至。

如,运来毒品以害人利己,此乃缺乏仁爱。派来舰队和军队掠夺他国,

此乃侈谈正义。„„他们怎能指望改善他人?他们让富贵者当官受爵而

不经过任何考试。他们不向他们国内低微穷人打开晋升之门。以此观之,

外国人实劣于中国人,故不堪加以教化。

——选自罗兹·墨菲《亚洲史》,p.455.

问题:(18分)

(1)上述观点的形成与哪次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有关?(2分)

(2)比较上述材料,概括他们认识的差异。(8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怎样理解中国人和外国人如此看待对方?(

8分)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C 4、A 5、D 6、A 7、D 8、B 9、D 10、C

11、B 12、D 13、A 14、C 15C 16、A 17、C 18、D 19、B 20、C

21、D 22、C 23、B 24、C 25、D

二、非选择题

26.(1)封君和封臣结成联盟。封君通过封臣向其宣誓效忠而获得保护和支持;封臣通过向封君宣誓效忠并承诺履行一定的义务,可以获得封君的保护和一定的封地。(3分)

(2)不平等。封臣必须对封君表示效忠并承担一定的义务。双方是领主与附庸的关系。(3分)

(3)促进了封建等级制度产生和封建制度发展;(2分)采邑连同居住在土地上的耕种者一起分封,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2分)源于国王个人的国家权力削弱,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而在内部,领主和封臣的关系紧密。(2分)

27.(1)董仲舒对商鞅变法基本持否定态度。虽然商鞅变法允许开垦私田、买卖土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商鞅变法改帝王之制,不循礼制;(2分)土地兼并导致贫富差异加大,社会矛盾突出。(2分)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为了国家富强而急功近利,也提倡严刑峻法。而董仲舒是儒家的继承者,自然排斥法家功利主义思想。材料体现了董仲舒的民本思想。(2分)董仲舒生活在汉武帝时代,汉初因无为而治带来豪族势力膨胀,土地兼并、民富分化等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日益严重,不利于大一统帝国的巩固。为了阻止土地兼并,缓和社会矛盾,为汉武帝提供治国主张,借商鞅变法的弊端提出“限田”建议。(2分)

(2)不赞同。商鞅不顾旧贵族、旧势力的反对,厉行变法使秦国富强,并统一六国,终“得天下”,功不可没。(2分)商鞅变法也有利于平民晋升,并不是天下皆怨。(2分)商鞅变法触动了旧贵族利益,招致旧贵族的怨恨这是事实,但材料夸大了个人对历史的作用。秦的灭亡是由于秦的暴政所致,并非由于商鞅变法。(2分)

28.(1)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德国皇帝在凡尔赛宫称帝。法国人要把48年来所受的屈辱加倍送还给德国。(2分)不能接受。大战并非只是由德国引起,

而战争责任亦不应由德国独力承担。(2分)世界大战的爆发源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两大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2分)

(2)克里孟梭主张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在领土上肢解、经济上榨取、外交上孤立、军事上限制;(2分)威尔逊并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在制裁德国军国主义方面显得过于宽容和纵容。(2分)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矛盾重重,出于国家利益考虑,法国欲称霸欧洲大陆;美国想凭借经济实力称霸世界。(2分)

29. (1)解决了戴安娜个人的生存问题,甚至有可能帮助她完成学业;也改变了她的人生态度,使他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对国家心存感激,努力回报社会。(2分)土木工程署这一机构的建立,实施“以工代赈”,不仅解决了失业,扩大了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还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使美国逐步走出经济危机。(2分)

(2)经济危机发生后,戴安娜面临一无所有和失业的困境;在工程署的工作经历又使戴安娜成为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并对国家所做的努力心存感激,给美国历史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说明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国家发展改变个人命运,个人活动创造着国家历史的新发展。(4分)改变命运并非个人的事情,也无法完全依赖于市场运作;在动荡的现代经济中人类个体应该受到某种保护;面对经济危机,国家不能采取放任主义政策,而应干预和调控经济;除调控经济之外还需提供社会保障,国家需要承担起一定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4分)

30.(1)第二次鸦片战争。(2分)

(2)“外国人”认为:中国人顽固怀疑;中国整个制度坚硬而易碎;中国不堪一击。(2分)“中国人”认为:外国人缺乏仁爱;不给穷人以晋升机会;外国人不堪教化。(2分)

(3)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观点(4分)

水平1:能够从双方对对方看法的比较诠释中提出观点。(4分)

· “外国人”基于坚船利炮,基于满足通商、传教等需求;看到了中国制度中腐朽落后与闭关锁国带来的危害;外国人依据的是丛林法则。

“中国人”基于正义和道德教化;看到了外国制度的缺陷;面对变化中的世界,中国人还存有天朝上国的思想。

水平2:能依据材料提出观点。(2分)

·都看到对方的缺点;都基于自己的立场。基于认识的局限,没有看到对方的优点。背景:两次鸦片战争。

水平3:脱离材料,或罗列材料,复述教科书的观点。(1分)

水平4:无观点,或观点与文本无关。(0分)

评分项二:史实(4分)

水平1:能提取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其与所处的背景、立场等史实建

立联系。(4分)

水平2:能从材料提取直接与间接的信息。(3分)

水平3:能从材料中提取直接的信息。(2分)

水平4:没有使用材料信息。(0分)

评分项三:论述(5分)

水平1:能够进行深刻的论述。(5分)

水平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3分)

水平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1分) 水平4:回避问题(0分)

评分项四:组织(2分)

水平1:叙述成结构(2分)

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1分)

水平3:仅能罗列史实(0分)

注:有观点而无史实者,不给分。

11


相关内容

  • 实施高中新课程省份高考改革方案比较
  • 从2004年9月开始,山东.广东.海南与宁夏4省.区的高一新生率先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从而拉开了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新一轮高考(论坛)改革的帷幕. 到2010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是本轮高考改革的最直接动力.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是,2006年及之前先行 ...

  • 新课程省份高考改革方案特色比较
  • 新课程省份 高考改革方案特色比较 高考研究 2009-02-20 1250 从2004年9月开始,山东.广东.海南与宁夏4省.区的高一新生率先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从而拉开了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帷幕.到2014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是本轮高考 ...

  • 2011安徽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
  • 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方案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3日 皖教基[2011]3号 各市.县(区)教育局: 根据<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教基[2006]14号)等文件规定,我省从2006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学生开始,在全省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制度,并制 ...

  •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 不同的省份考试的科目与内容有所不同.总体来看,以高中必修模块为主,成绩呈现方式倾向于等级制赋分 从各省份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内容来看,不同的省份考试的科目与内容有所不同. 第一类是全部科目学业水平考试,代表性的省市有安徽.天津.山东.黑龙江等. 如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设语文.数学. ...

  •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策解读
  •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策解读 1.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后外地院校如何在沪招生? 外省市在沪招生高等院校可以根据上海考生的统一高考成绩进行招生.如果外省市高等院校在沪招生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录取的相关依据,须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协商后制定办法,报经教育部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2.实施普通高 ...

  • 浙江万里学院2017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章程
  • 浙江万里学院2017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章程 一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深入实施浙江省新课改高考方案,不断探索高校招生多样化的途径和方法,为选拔具有创新精神和培养潜质,社会责任感强,思想品德优良,身心健康,有一定特长的优秀学生 ...

  • 2014上海市高考改革方案
  • 2014上海市高考改革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支撑服务国家和上海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结合上海实际,现就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考 ...

  • 上海浙江高考改革方案出炉
  • 上海.浙江高考改革方案出炉:2017年实施(全文) 2014年09月19日 09:21 @央视新闻: [#上海高考改革# 3+3模式不分文理外语可考两次]①不分文理②外语有两次考试机会③除语数外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中选考3门,选考5月考试④语数外每门150分:选考科目分等级打分 ...

  • 明年上海高考政策将进行调整
  • 明年上海高考政策将进行调整,考生和家长都能相应程度减负. 2012年上海高考将取消"综合能力测试"这一科目,考试时间将从目前的两天半缩短为两天,总分也从630分变为600分. 上海市教委昨日宣布,上海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政策将从四方面进行调整:取消统一高考科目设置中的& ...

  • 上海浙江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不分文理科
  • 中国教育报讯 经上海市政府.浙江省政府批准,<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今天同时向社会公布.根据试点方案,两地高考(微博)考试科目均为"3+3"模式,不分文理科.同时,两地试点改革都将从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