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平衡]教学设计

《有趣的平衡》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 张红 胡必芳 汤小华 张祖凤 万承林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14—115页《有趣的平衡》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生活中平衡现象的实验,发现“左边的勾码数×刻度数=右边的勾码数×刻度数”这一规律,初步感受杠杆原理。发现当“左边的勾码数×刻度数”不变时,“右边的勾码数”与“刻度数”成反比例关系,加深对反比例关系的理解。

2、通过生活经验的回顾与挖掘,感悟平衡与质量和距离有关,培养思维的周密性、全面性。通过实验寻求规律,培养抽象概括能力,积累动手实验活动的经验,丰富活动体验。

3、通过数学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养成用数学眼光看待身边的生活现象的习惯。通过小组合作与分享,拓宽学生思维视野,感悟差异,丰富学习经验。

重点难点

平衡规律的寻求和抽象。

教具学具

课件、简易称、勾码、小组活动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感悟影响平衡的因素

1.初始经验调动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几幅图都共同反应了一种什么样的现象?你是怎么知道的?(课件:跷跷板、天平等图片)

生:平衡。„„

(教师板书课题)

师:听了几位同学的发言。你觉得平衡与什么有关?(质量)(板书)

[从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入手,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到学生的学习生长点。]

2.加深经验感悟。

师:那么质量是不是平衡的唯一标准呢?我们来看一个跷跷板游戏(出示动画课件),怎样做,才能使跷跷板平衡?

生:轻的一端加重,轻的一端小朋友往后坐,重的一端小朋友往前坐。

师:往前坐或往后坐实际上改变了什么?(与中点的距离)由此可见平衡还与什么有关呀? 生:平衡还与距离有关。(板书:距离)

[多媒体课件有利于配合学生的表达再现生活的场景,不仅引起学生兴趣,更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了平衡的另一因素——距离,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平衡规律的兴趣。]

师:那么,在平衡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数学规律呢?同学们应该在操作与实验中去寻找“平衡的规律”。

[喜欢和好奇比什么都重要。在课的伊始就创设一个平衡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数学规律的奇妙问题使学生充满好奇,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一下子让每个孩子都进入了组内实验的角色。]

二、实验探索规律

1.实验摸索规律。

师: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学具:每组有一根标有刻度的铁棒,25个质量相等的勾码。5根线圈,同学们通过悬挂勾码并通过调整刻度数和增减勾码数来寻找平衡的规律。在实验之前,首先让我们关注一下实验要求。(出示课件)

(1)带着目的去思考,去操作。谁来说说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目的去思考?(看看平衡到底与质量和距离有怎样的关系)好。一会实验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刻度数表示距离,勾码数表示质量。(在距离和质量的下面分别板书刻度数和勾码数)

(2)组长一定要明确分工,让每个组员都参与进来。

(3)边操作边记录,完成手中的实验记录单。

师:同学们明确要求了吗?下面就请同学们4人一组开始实验。

[实验前准确地讲清了实验用具及操作方法,使学生们知道如何操作。而且利用媒体将实验要求呈现给学生.特别是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全体学生明确了实验目的.使学生的操作更具目的性,避免了盲目和随意。]

小组合作实验。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实验中去。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摘记学生的实验数据和实验发现。梳理摘记数据,确定学生汇报人选及汇报顺序。

[有目的地参与到学生的实验中,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统筹安排,为下面学生汇报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其汇报更加有序、有层次,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学生汇报:

1、总结出左右两边刻度数相同,勾码数相同,铁棒平衡。

教师借助这组同学的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另一条规律:左右两边刻度数相反,勾码数也相反,铁棒平衡。

2、实验出现了左右两边刻度数、勾码数都不同铁棒平衡的情况,但学生并没有发现其存在的规律。

3、学生发现铁棒平衡时有乘积等式:6×2=4x4,2x2=4xl。

4、利用图示法总结出了平衡规律。

师:你更喜欢哪种呢?(生谈感受)其实每一种方法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那种就可以了。

2.规律逆用验证。

师:同学们:你们总结出的这条平衡的规律,是否科学、准确呢?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验证。

课件:左边的刻度数和勾码数的乘积是18,猜想一下,右边可以怎样挂? (生猜想4组整数后出现小数)刻度数是小数可不可以?

生齐:可以。

师:这位同学真聪明,想到了小数把我门刻度数的取值范围扩大了,这不仅仅是数据的变化,更是一个研究领域的拓展!

[验证是一种很重要的科学研究思想。课上没有急于在学生汇报后直接总结平衡规律,而是安排了验证这一环节,就是渗透一种让学生逐渐养成科学地对待事物的态度。学生想到小数,从而扩大刻度数的取值范围,扩大了研究领域。教师关注学生们了不起的领域突破,这会在孩子们的头脑中留下一个深刻的烙印,他们再研究的时候,就会考虑得更为全面周到。]

3.抽象概括联系。

师:铁棒都平衡了吗?说明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好!那么现在你能准确的总结出平衡的规律吗?

生:左边的刻度数×勾码数=右边的刻度数×勾码数。

师: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当我们把铁棒一端拿掉一些勾码,使勾码数变小,要想保证铁棒平衡就要把勾码向(外)移,使刻度数变大;反之勾码数变大,刻度数变小。这让我们会联想出以前学习过的哪个知识?

生:反比例的知识。

师:在刚才的实验中同学们有了那么多的发现,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咱们下面增加些难度。刚才我们在铁棒左右两边一个刻度上挂勾码总结出了这条平衡规律,如果在铁棒左右两边多个刻度上挂勾码,还符合这条规律吗?这一次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寻找结论。(生实验)

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组的发现和大家交流一下?

两组学生汇报。

师:单凭你们两组的结论是一样的就能说这条规律是真理吗?得需要更多的验证。其他小组的结论和他们的一样吗?

生齐:一样!

师:实验的数据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不同的实验数据得到了相同的结论,这样才更有说服力。

同学们,实际上这是一条已经被科学验证的规律。希望同学们能够结合自己的操作,理解它。

出示课件:左边勾码数与刻度数乘积之和等于右边勾码数与刻度数乘积之和。

[设疑、质疑,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探求的状态之中。知识上有提升,能力上有发展,思维上有训练。]

三、回顾总结

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其实,很多生活中的现象,如果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就会带给我们更多有趣的思考。

板书设计

有趣的平衡

质量 距离

勾码数 刻度数

左边勾码数×刻度数=右边勾码数×刻度数

《有趣的平衡》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 张红 胡必芳 汤小华 张祖凤 万承林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14—115页《有趣的平衡》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生活中平衡现象的实验,发现“左边的勾码数×刻度数=右边的勾码数×刻度数”这一规律,初步感受杠杆原理。发现当“左边的勾码数×刻度数”不变时,“右边的勾码数”与“刻度数”成反比例关系,加深对反比例关系的理解。

2、通过生活经验的回顾与挖掘,感悟平衡与质量和距离有关,培养思维的周密性、全面性。通过实验寻求规律,培养抽象概括能力,积累动手实验活动的经验,丰富活动体验。

3、通过数学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养成用数学眼光看待身边的生活现象的习惯。通过小组合作与分享,拓宽学生思维视野,感悟差异,丰富学习经验。

重点难点

平衡规律的寻求和抽象。

教具学具

课件、简易称、勾码、小组活动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感悟影响平衡的因素

1.初始经验调动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几幅图都共同反应了一种什么样的现象?你是怎么知道的?(课件:跷跷板、天平等图片)

生:平衡。„„

(教师板书课题)

师:听了几位同学的发言。你觉得平衡与什么有关?(质量)(板书)

[从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入手,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到学生的学习生长点。]

2.加深经验感悟。

师:那么质量是不是平衡的唯一标准呢?我们来看一个跷跷板游戏(出示动画课件),怎样做,才能使跷跷板平衡?

生:轻的一端加重,轻的一端小朋友往后坐,重的一端小朋友往前坐。

师:往前坐或往后坐实际上改变了什么?(与中点的距离)由此可见平衡还与什么有关呀? 生:平衡还与距离有关。(板书:距离)

[多媒体课件有利于配合学生的表达再现生活的场景,不仅引起学生兴趣,更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了平衡的另一因素——距离,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平衡规律的兴趣。]

师:那么,在平衡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数学规律呢?同学们应该在操作与实验中去寻找“平衡的规律”。

[喜欢和好奇比什么都重要。在课的伊始就创设一个平衡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数学规律的奇妙问题使学生充满好奇,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一下子让每个孩子都进入了组内实验的角色。]

二、实验探索规律

1.实验摸索规律。

师: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学具:每组有一根标有刻度的铁棒,25个质量相等的勾码。5根线圈,同学们通过悬挂勾码并通过调整刻度数和增减勾码数来寻找平衡的规律。在实验之前,首先让我们关注一下实验要求。(出示课件)

(1)带着目的去思考,去操作。谁来说说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目的去思考?(看看平衡到底与质量和距离有怎样的关系)好。一会实验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刻度数表示距离,勾码数表示质量。(在距离和质量的下面分别板书刻度数和勾码数)

(2)组长一定要明确分工,让每个组员都参与进来。

(3)边操作边记录,完成手中的实验记录单。

师:同学们明确要求了吗?下面就请同学们4人一组开始实验。

[实验前准确地讲清了实验用具及操作方法,使学生们知道如何操作。而且利用媒体将实验要求呈现给学生.特别是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全体学生明确了实验目的.使学生的操作更具目的性,避免了盲目和随意。]

小组合作实验。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实验中去。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摘记学生的实验数据和实验发现。梳理摘记数据,确定学生汇报人选及汇报顺序。

[有目的地参与到学生的实验中,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统筹安排,为下面学生汇报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其汇报更加有序、有层次,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学生汇报:

1、总结出左右两边刻度数相同,勾码数相同,铁棒平衡。

教师借助这组同学的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另一条规律:左右两边刻度数相反,勾码数也相反,铁棒平衡。

2、实验出现了左右两边刻度数、勾码数都不同铁棒平衡的情况,但学生并没有发现其存在的规律。

3、学生发现铁棒平衡时有乘积等式:6×2=4x4,2x2=4xl。

4、利用图示法总结出了平衡规律。

师:你更喜欢哪种呢?(生谈感受)其实每一种方法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那种就可以了。

2.规律逆用验证。

师:同学们:你们总结出的这条平衡的规律,是否科学、准确呢?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验证。

课件:左边的刻度数和勾码数的乘积是18,猜想一下,右边可以怎样挂? (生猜想4组整数后出现小数)刻度数是小数可不可以?

生齐:可以。

师:这位同学真聪明,想到了小数把我门刻度数的取值范围扩大了,这不仅仅是数据的变化,更是一个研究领域的拓展!

[验证是一种很重要的科学研究思想。课上没有急于在学生汇报后直接总结平衡规律,而是安排了验证这一环节,就是渗透一种让学生逐渐养成科学地对待事物的态度。学生想到小数,从而扩大刻度数的取值范围,扩大了研究领域。教师关注学生们了不起的领域突破,这会在孩子们的头脑中留下一个深刻的烙印,他们再研究的时候,就会考虑得更为全面周到。]

3.抽象概括联系。

师:铁棒都平衡了吗?说明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好!那么现在你能准确的总结出平衡的规律吗?

生:左边的刻度数×勾码数=右边的刻度数×勾码数。

师: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当我们把铁棒一端拿掉一些勾码,使勾码数变小,要想保证铁棒平衡就要把勾码向(外)移,使刻度数变大;反之勾码数变大,刻度数变小。这让我们会联想出以前学习过的哪个知识?

生:反比例的知识。

师:在刚才的实验中同学们有了那么多的发现,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咱们下面增加些难度。刚才我们在铁棒左右两边一个刻度上挂勾码总结出了这条平衡规律,如果在铁棒左右两边多个刻度上挂勾码,还符合这条规律吗?这一次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寻找结论。(生实验)

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组的发现和大家交流一下?

两组学生汇报。

师:单凭你们两组的结论是一样的就能说这条规律是真理吗?得需要更多的验证。其他小组的结论和他们的一样吗?

生齐:一样!

师:实验的数据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不同的实验数据得到了相同的结论,这样才更有说服力。

同学们,实际上这是一条已经被科学验证的规律。希望同学们能够结合自己的操作,理解它。

出示课件:左边勾码数与刻度数乘积之和等于右边勾码数与刻度数乘积之和。

[设疑、质疑,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探求的状态之中。知识上有提升,能力上有发展,思维上有训练。]

三、回顾总结

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其实,很多生活中的现象,如果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就会带给我们更多有趣的思考。

板书设计

有趣的平衡

质量 距离

勾码数 刻度数

左边勾码数×刻度数=右边勾码数×刻度数


相关内容

  • [有趣的平衡]教案1
  • <有趣的平衡>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14-115页<有趣的平衡>.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生活中平衡现象的实验,发现"左边的勾码数×刻度数=右边的勾码数×刻度数"这一规律,初步感受杠杆原理. ...

  • [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
  • <有趣的食物链>教学设计 有趣的食物链>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科学 3.课时:第 1 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①. 课前预习 p.44~46 上的内容, "螳螂捕蝉, 查查 黄雀在后" 这个成语的含义? 你还能知道其他类似 ...

  • 小学数学教案
  • 六年级下册数学<有趣的平衡>设计 天桥区教师进修学校    李起争    2012年2月13日 16:40 课题:有趣的平衡 教材分析: <有趣的平衡>这一课案属于"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板块中的内容.<课标>中对这一板块的内容提出的要求是:&q ...

  • 综合应用_有趣的平衡2
  • 综合应用 有趣的平衡 活动内容: 1.通过实践活动,发现"左边的棋子数×刻度数= 右边的棋子数×刻度数",初步感受杠杆原理. 2.在实验中发现当"左边的棋子数×刻度数"的积不变时 3.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解决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 ...

  • 有趣的杆秤问题
  • 有趣的杆秤问题 观察杆秤秤杆的构造.刻度以及用它称量物体质量的全过程,假定秤杆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回答如下问题: ①杆秤为什么不做成等臂的? ②一杆秤(只有一个秤砣)为什么可有两种刻度? ③为什么杆秤上离提钮越远的地方标示的数值越大? ④量度范围较大的那个提钮的位置为什么比量度范围较小的那个提钮的位 ...

  • 体育教学案例:好玩的轮胎
  • 体育教学案例:好玩的轮胎 [案例背景] 最近我发现活动区摆放的几个轮胎对一年级学生的吸引力非常的大,一到课间活动,孩子们争着抢着去玩轮胎,尤其受到男同学的青睐.因此,我就想"车轮胎"既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又是他们不容易玩到的材料,既然同学们对它这么感兴趣,何不利用轮胎来开展一 ...

  • 三年级[跷跷板]教案
  • 跷跷板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 教学目标: 1.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经验对杠杆尺平衡做出假设性解释: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的平衡原理. 2.善于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杠杆平衡的技术成果:愿意与人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杠杆尺的平衡条件: ...

  • [瓶吞鸡蛋的秘密]
  • 16瓶吞鸡蛋的秘密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和猜测:能利用简单器材设计并进行实验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 2.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3.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知道大气压力的方向来自四面八方.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认识大 ...

  • 大班上学期健康教学计划
  • 大班上学期健康教学计划 第一周 学课间操 第二周 学课间操 第三周 1.队列队形练习 2.复习 第四周 1.红花献给好老师(教参31页) 2.炸碉堡 (教参36页) 第五周 1.绕球跑 (附教案一) 2.拍球接力 (教参232页) 第六周 1.车轮滚滚 (附教案二) 2.夺旗比赛 (教参51页) 第 ...